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辛弃疾词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

论辛弃疾词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

论辛弃疾词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
论辛弃疾词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

[收稿日期 ] 2009-06-05

[个人简历 ]杨映红 (1973- , 女 , 广东澄海人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 , 暨南大学在读研究生。

【文学】

论辛弃疾词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

杨映红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 广东汕头 515041

[摘要 ]幽默 , 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 ,

也是其独特的士人处世态度的表现。 ; 是辛弃疾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 “以俗为雅” 审美世风的濡染 ; 是辛“ 。

[关键词 ] ; ; [文章编号 ] (2009 05-0080-04 [中图分类号 ]

I20612 [文献标识码 ] A

幽默 , 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从渊源上说 , 中国的幽默文学萌芽于《周易》 ; 在《诗经》这部最早也是最完备地体现了我们古代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品格的诗歌总集中 , 戏谑性的幽默情诗就已存在 ; 就是屈原的作品 , 也经常出

现一种喜剧式的宽解。 [1]2

细数下来 , 陶渊明、杜甫、韩愈等历代名家的诗文 , 无不闪烁着幽默的光华。 [2]以 629首的作品数

量高居两宋词人创作成果之首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 也有

不少幽默的词作。 (注 :据邓广铭先生 2007年版的《稼轩词编年笺注》统计 , 带幽默性质的词作总数不下 100首 , 在题序中直接标明“ 戏作” 的就有 38首 , 其

中 :江、淮、两湖期间 1首 , 带

湖期间 8首 , 七闽时期 4首 , 瓢泉时期 22首 , 补遗 3首。这是我们研究辛弃

疾人生与词风所不可忽视的。对此 , 有关教材也指出:“ 辛词风格的多样化 , 还表

现在嬉笑怒骂 , 皆成佳篇 ; 亦庄亦谐 , 俱臻妙境。…… 冷嘲热讽 , 痛快淋漓 , 诙谐而不失庄重 , 严峻而不乏幽默 , 是辛词的又一风格特色。”

[3]164

文学即人学。研究幽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研究人。本文试从文化心理的角

度解析辛弃疾词中的幽默 , 并探讨辛词幽默的文化心理成因 ,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文学与人生、社会的密切关系。

一、辛词的幽默表现

“ 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 [4]76

辛弃疾以其

英雄的才气、达人的修养、哲人的睿智来对待逆境中的生活 , 并能在对不公遭遇的抗争中 , 在对黑暗政治的揭露中 , 把这些人类有时很难抗拒的苦难人生发掘出来 , 以一种或愤怒或含泪的微笑一一展示 , 别有一番美学风采。下面择其要列举一

下 :

1. 严肃人生的另类斗争方式———讽刺性幽默

大凡正直有骨气的士人 , 都敢于讥刺黑暗的现实 , 嘲讽当权者。辛弃疾的人

生理想本来是要做统兵将领 , 在战场上博

取功名, “ 把诗书马上 , 笑驱锋镝” (《满江红》 (注 :本文所引辛弃疾词作皆引自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但由于历史的错位, “雕弓挂壁无用” , “长剑铗 ,

欲生苔” (《水调歌头》 , 只得“笔作剑锋长” (《水调歌头?席上

为叶仲洽赋》 , 以另类的斗争方式 , 别树一番“ 弓刀事业” (《破阵子》。在一首《千年调》 (序云 :蔗庵小阁名目“卮言” , 作此

词以嘲之中 , 他畅快淋漓地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逢迎拍马

的小人 :

卮酒向人时 , 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 , 万事称好。滑稽坐上 , 更对鸱夷笑。寒与热 , 总随人 , 甘国老。少年使酒 , 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 , 近日方晓。学人言语 , 未会十分巧。看他们 , 得人怜 , 秦吉了。这是辛弃疾落职后罢居带湖时的作品。词的上阕连用三种酒器和一种中药 , 都是借物以讽人。“ 卮” 是一种酒器 , 其特

点是满则倾 , 空则仰 , 全靠外力 (注酒入内定其倾仰。词即借卮这种酒器的特点 , 比喻那些没有固定思想和主见而俯仰随顺、应声附和的人。“ 滑稽” 是一种能“ 转注吐酒 , 终日不已” 的酒器。“ 鸱夷” 则是用皮革缝制的酒器 , 其容量特大 , 可随意伸缩。这两种酒器的特点 , 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种流转圆通、八面玲珑和舒卷由人的政治小丑。坐上滑稽更对鸱夷笑的描写 , 活画出小人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的丑态。“甘国老” , 即中药甘草 , 其特点是不能单独作药治病 , 但却能作为配味药调和

第 8卷第 5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V ol. 8 N o. 5

2009年 9月 JOURNA L OF T AIY UAN NORM A L UNI VERSITY (S ocial Science Edition Sept. 2009

药性 , 医治寒或热引起的多种疾病。词人以此来比喻那些调和是非、周旋于忠奸之间的欺世盗名的乡人。词的下阕在写自己刚直不随而不为世俗所容之后 , 又以会学人言语的鸟———“ 秦吉了” , 比喻了那些善于学舌 , 像宠物一样供权势者消遣驱使的人。全词上下 , 通篇比拟 , 嘲讽之中 , 透露出词人愤激之情与鄙夷之色。

一首题为“ 苦俗客” 的《夜游宫》 , 辛弃疾则以冷热交替的美学风格展开 :

几个相知可喜 , 才厮见 , 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 , 怎奈向 ! 一回说 , 一回美。

有个尖新的 , 说底话 , 非名即利。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 , 俺略起 , 去洗耳。

这首词可以说是两种俗客的速写。上阕描绘的是那种附庸风雅 , 老是“ 说山说水” 的俗客。一句“ 颠倒烂熟只这是” , 画了俗客的嘴脸。“ 怎奈向” 插入旁听者 (即作者

叹息。尽管旁听者厌恶叹息 ,

, 。下阕作者不客气了, , “ 且不罪 , 俺略起 , 去洗耳。”

讽刺 , 体现了词人主观意识的强化 , 是主体对客观人事的曲折否定 , 是批判与谐戏在特殊形态下的结合。辛弃疾的这类词 , 看似冷眼旁观 , 实则愤情满怀 , 它给人主要的不是轻松一笑 , 而是沉重或愤怒、厌恶的笑。

2. 悲剧性人生的喜剧式宽解———自我调侃

“ 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 , 更进一步 , 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 , 一种应付人生

的方法。” [5]67辛弃疾常用他特有的方式去消解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如《永

遇乐?戏赋辛字 , 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

烈日秋霜 , 忠肝义胆 , 千载家谱。得姓何年 , 细参辛字 , 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

就 , 悲辛滋味 , 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 , 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 , 芳甘浓美 , 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 , 累累却有 , 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 , 从今直上 , 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 , 记余戏语。

作者紧扣词题“ 戏赋辛字” , 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 把自己姓辛的“ 辛” 和艰辛、悲辛、辛酸、辛苦、辛辣的“ 辛” 联系起来 , 倾诉了自己前半生的曲折经历和不幸遭遇。词人尽情调侃戏谑 , 但却无限感慨, “ 芳甘浓美 , 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 , 累累却有 , 金印光垂组。” 可以说是强忍着眼泪的嬉笑。再看一首“ 示儿曹 , 以家事付之” 的《西江月》 :

万事云烟忽过 , 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 ? 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 , 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 :管竹管山管水。

此词颇似作者在一次家庭会上的发言 , 絮絮叨叨地说了些家常话。他先说自己老而无用了 , 只适合喝喝酒呀 , 游山玩水呀 , 或者睡睡懒觉呀什么的 , 然后便吩

咐儿女们 :要早点缴纳科税 , 量入为出 ; 你老爸我还依旧管些事儿 , 管什

么呢 ? ———“ 管竹、管山、管水! ” 家常事 , 口头语 , 但在词人的幽默风趣中深深蕴含着的分明是壮士失志的无可奈何与落寞悲凉。

又如《卜算子?齿落》 :

刚者不坚牢 , 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 , 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

厢 , 又豁中间个。说与儿童莫笑翁 , 狗窦从君过。

齿落舌在 , 是人到暮年身体衰老的生理现象 , 作者却用诙谐甚至有点嘲戏的态度来表现此事。“狗窦从君过” , 既运用典故 , 又非常贴近日常调笑之语 , 把极平常的生理现象谐趣化 , 使整首词呈现出浓烈的世俗人情味 , 并在幽默诙谐中让人领悟

到刚者易折的人生哲理。有时 , 即使是抒写愁情 , 也不忘出以嘲戏之笔 , 让愁情在诙谐之趣中淡化。如《西江月?遣兴》 :

醉里且贪欢笑 , 。近来始觉古人书 , 信。“我醉何如” 。只 ,

:“ 要愁那得工夫。” 接着说 , 遂令人觉着其中有无限人生感 , , 让人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沉郁悲凉。可是下片却避开人生 , 决不言愁说恨 , 而是出人意外地以松为人 , 与松树对话言语 , 在这看似荒唐可笑的谐趣之中 , 实蕴含着难以言述的悲哀。这就真近乎所谓黑色幽默了。

应该说 , 辛弃疾的这类幽默 , 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娱乐的需要 , 这是他在慷慨悲歌以外 , 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 是词人对其悲剧性人生的一种喜剧式宽解。

3. 乐观人生的生活游戏———童稚式打趣

“ 中国人人都有它自己的幽默 , 因为他们常常欢喜说说笑话 , 那种幽默是刚性的幽默 , 基于人生的诙谐的观感。” [5]70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 , 辛弃疾也不忘涉笔成趣。《沁园春》(“ 将止酒 , 戒酒杯使勿近” 写得很有意思 :

杯、汝前来 , 老子今朝 , 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 , 咽如焦釜 ; 于今喜睡 , 气似奔雷。汝说:“ 刘伶 , 古今达者 , 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 , 叹汝于知己 , 真少恩哉 !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鸠毒猜。况怨无大小 , 生于所爱 ; 物无美恶 , 过则为灾。与汝成言:“ 勿留亟退 , 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 , 道“ 麾之即

去 , 招亦须来” 。

戒酒在人 , 与酒杯何干 ? 辛弃疾却说:“ 戒酒杯使勿近” , 把酒杯加以拟人化。词也就从这里入手 , 紧扣词题中“ 戒” 字 , 与酒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和较量。主人像个老顽童 , 疾声厉色 , 对酒杯大加挞伐 , 而酒杯却从容应对 , 进退自如 , 全词气势起伏跌宕。吵吵闹闹 , 只为戒酒 , 词人尽情调侃自己的贪杯。

又如他为族姑八十大寿所写的贺词《品令》 :

更休说 , 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 ; 甚今年容貌八十岁 , 见底道才十八。莫

献寿星香烛 , 莫祝灵椿龟鹤。只消得把笔轻轻去 , 十字上添一撇。

词借众人之口把八十岁老人恭维成十八岁 , 而且要去“ ‘ 十’ 字上添一撇” , 预

祝其寿享千年。别致奇巧的构思 , 稚气十足的语调 , 为寻常寿筵增添了无穷乐趣。

辛弃疾就是这样 , 以游戏人生的方式 , 打趣生活 , 既愉悦他人 , 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二、辛词幽默的文化心理透视

“ 幽默是对人的本质的确认 , 是文化对人的社会属性和审? 1 8?

第 5期杨映红 :论辛弃疾词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

美能力的规定 ; 只有人 , 才能够创造并且欣赏幽默。” [1]8辛弃疾选择幽默的方式来体悟人生并行之于词 , 既是对词这种特殊诗体创作艺术的另类展示 , 也是其独特的士人处世态度的表现。

11幽默 , 是辛弃疾悲情人生的自我心理调节

出生于山东历城 (今山东济南市这个文化礼仪之邦 , 在沦陷区度过青少年时代的辛弃疾 , 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文化、爱国主义、尚武精神等多种思想素质的教育和熏陶 , 培养出忧国愤时的主体意识 , 树立起抗金恢复的雄心壮志。然而 , 慷慨南下“ 归正” 的辛弃疾却始终不得南宋朝廷信用, “ 三仕三已” (《哨遍》。 23岁南

归之初 , 只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判 , 六年后官职虽逐步升迁 , 却都是在地方任职 , 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 , 从 29岁到 42岁 ,13年间调换 14任官职。 42岁的壮年 , 即被弹劾罢职 , 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 52岁起用为福建提刑 , 三年后又被人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后 ,

望再度出山 , 可并未得到重用 , , 道功名蕞尔 , ( ,

铅山 , 直至 68岁 ,

国却无路请缨 , , 却长期失意赋闲。这就是辛弃疾充满传奇色彩的悲情的一生。

面对悲情人生 , 英雄如何自处 ? 落职后的辛弃疾经常嘲弄生活的困窘 , 但并不因此颓丧。他说:“ 吾衰矣 , 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最高楼?吾拟乞归 , 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 赋此骂之》“ 众鸟欣有托 , 吾亦爱吾庐。” (《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 , 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 , 且遣去歌者 , 末章及之》即使是痛苦 , 他也努力把它转换成笑容。“醉里且贪欢笑 , 要愁那得工夫。” (《西江月?遣兴》他在《即事》诗中这样开解自己:“ 百忧常与事俱来 , 莫把胸中荆棘栽。但只熙熙闲过日 , 人间无处不春台。” 笑可以缓和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 让他活得更加通脱自由。

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 , 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 , 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无论表现为语言方式、心理反应还是行为举止 , 都能使人达到心理上的某种满足 , 消解忧虑和焦躁 , 让精神状态进入相对平衡。所以辛词的幽默 , 首先是辛弃疾悲情人生的一种自我心理调节。他借此抒发英雄的意气 , 抚平内心的创伤 , 保持文人的自尊。

21幽默 , 是辛弃疾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思洛认为 , 需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由于某种不足而失去安定的不平衡状态而产生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 表现为为恢复安宁而对重新获得均衡的努力 ;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 , 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 成为所期望的人物的倾向。 [6]394辛弃疾严肃人生的另类斗争方式———讽刺性幽默 , 便是其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直接结果。

英雄本无意以词来名世 , 可英雄失意的命运却偏偏驱使他去作一个大词人。在南宋朝廷投降派的压制下 , 梦想着能够“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的辛弃疾 , 只好把写词作为实现其人生抱负的重要途径。他自觉地

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 陶写之具” , 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他在《鹧鸪天》词中宣称:“ 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

旧事从头记 , 要写行藏入笑林。” 他也实现了自我的创作主张 , 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 [3]157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 2007年定本中所录 , 辛弃疾的第一首编年词 , 始于孝宗隆兴元年 (1163 , 此后四年仅有词 1首。乾道四年 (1168 之后词作才多起来 , 带湖之什 (1182~1192 期间 , 竟高达 228首。对南渡后长期赋闲的辛弃疾而言 , 可谓“生活即词” , “ 词即生活” 了。

不过 , 诚如辛弃疾的学生范开所讲:“ 器大者声必闳 , 志高者意必远。……公一世之豪 , 以气节自负 , 以功业自许 , 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 , 果何意于歌词哉。” (《稼轩词序》

3, “

, 还是家庭摩擦 , 辛 , 愤慨现实 , 趣味自己 , 同 , 这多少有些“ 玩世” 的意味。而其实, “ 玩世” 精神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历久不衰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士人往往以“狂” 自居 , 以“俳优谐怒骂” 说老实话。 [7]这种“ 狂” 实质上是对自身人格真实与独立的维护与追求。“ 玩世” 是中国古代士人既不逃避俗世又不降低其价值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处世哲学。由于它中和了儒、道思想的基本处世原则 , 化解了士人意欲超脱却又留恋俗世的困境 , 因而历代不乏效法此道的文人学士。“玩世” 哲学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士人“ 志于道” 而入世的神圣感 , 卸掉了士人心头“治国平天下” 的沉重包袱。因此 , 士人也就无须把事功俗利看得太重 , 更无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般地固执 , 从而以一种自由轻松的心态出处于世间。隐居无妨 , 入仕也无妨。[8]“ 玩” 就是“ 游戏” , “玩世” 是以人世生活为游戏对象 , 其要义在于否定传统意义上士人入世的神圣感使命感 , 承认士人有悖于传统的生活方式而追求“ 适意” 的合理性。自屈原而下 , 陶渊明、苏轼等历代名家 , 无不闪烁着“ 玩世” 精神。辛弃疾的幽默 , 就是由此发展而来。从前面所举例子中 , 我

们可以看到 , 辛弃疾“ 游戏” 于生活的童稚式打趣 , 即是告诉我们:“ 适意” 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 41幽默 , 离不开宋代“ 以俗为雅” 审美世风的濡染

与唐人相比 , 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似乎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宋代的诗文 , 情感强度不如唐代 , 但思想的深度则有所超越 ; 不追求高华绚丽 , 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这些特征都植根于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和生活态度。宋代的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因而信佛不必禁酒断肉 , 隐居也无需远离红尘。随之而来的是 , 宋人的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 [3]10苏轼说:“ 凡物皆有可观 , 苟有可观 , 皆有可乐 , 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超然台记》黄庭坚也说:“ 若以法眼观 , 无俗不真。” (《题意可诗后》审美情趣的转变 , 促成了宋代文学以俗为雅世风的盛行。

在词体创作上 , 苏轼“ 以诗为词” , 开了宋代文人作幽默词的先河。但包括苏轼在内 , 整个北宋的谐谑词 , 都是滑稽调笑 , 少有严肃的深意。 [3]164而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疆拓土 , 做到“ 以文为词” , 无疑更是把词的俗化发展得淋漓尽致。就题材而言 , 举凡日常生活中所可能有者 , 辛词几乎无不摄入。就语言艺术来说 , 通俗自然的语言和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 , 加上无所不用的使事用典 , 辛弃疾更是“ 横竖烂漫 , 乃如

?

2

8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 8卷

禅宗棒喝 , 头头皆是。”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

“ 以文为词” , 让辛词有了散曲的味道 , 更加深了幽默的意蕴。若从抒情诗发展的角度来看 , 辛弃疾的幽默 , 无疑是大大强化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幽默抒情的传统。

51幽默 , 归根到底 , 是辛弃疾的“ 智慧之一刀”

“ 幽默的人。特别是有深度幽默的人 , 需要很多智慧” [9]

。“ 无论何时 , 当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丰富之智慧足以表露其理想时则开放其幽默之鲜葩 , 因为幽默没有旁的内容 ,

只是智慧之一刀。”

[5]67

“ 辛稼轩当弱宋末造 , 负管、乐之才 , 不能尽展其用 , 一腔忠愤 , 无处发泄。…… 故其悲歌慷慨 , 抑郁无聊之气 , 一寄之

于词。” (《词苑丛谈》卷四梨庄云作为南下的

“归正人” , 热血男儿 , 现实受挫 , 力图超脱而又不能忘怀世事 , 这种复杂的经历、复杂的思想感情 , 正是辛弃疾创作幽默词的根本原因。正是这些原因 , 稽无赖语” , 貌。 , 憎、好恶的感情世界、 , 以及他机智、 , 从而帮助我们更全

面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感情、品格和精神面貌” [10]

。苦难在原型的社会生活中是痛苦的 , 但在高于原型生活的文学中 , 它也是一种美。倘若把辛弃疾的词作比作一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 把他的爱国词比作园中引人注目的花王的话 , 那么 , 其幽默词便是墙边一株怒放的蔷薇 , 它以自己独有的特色同样给游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启迪。辛弃疾用他的“辛式” 幽默 , 为中国古代幽默文学长廊 , 添画上了亮丽的一笔。

三、结语

宗白华先生在《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一文中说:“ 以

悲剧情绪透入人生 , 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 , 是两种意义的人生态度。” 他认为悲剧与幽默都是“重新估定人生价值” 的 , 一个

是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价值 , 一个是在平凡人生里肯定深一

层的价值 , 两者都是给人生以“深度” 的。 [4]76

笔者却以为 , 辛弃疾是以幽默情绪来透入人生的。因为“ 富有哲理和幽默感”

是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之一。 [6]395

无论人生进与退 , 达与不达 , 辛弃疾都能以幽默感顿入生活 , 既是自适 , 又能感染启发他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 , 即不同于他人的“ 精神的个性” 。对辛弃疾而言 , 以幽默情绪来透入人生 , 正是他的精神个性的显现。“ 中国伟大的诗人都是用他们的生命来书写自己的诗篇的 , 用他们的生活来实践他们的诗篇的。像屈原、

陶渊明、杜甫都是这样。” [11]

(词人 , , , 与屈原的选择自杀、 , , 显然 , , 无疑给今天的我们提供了更。● [参考文献 ]

[1]郑凯 . 先秦幽默文学论 [M].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2. [2]黄雏华 . 幽默的古典存在———读杜说谐 [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院学报 ,2005, (4 .

[3]袁行霈 . 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宗白华 . 艺境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5]林语堂 . 吾国与吾民 [M].北京 :华龄出版社 ,1995.

[6]叶浩生 .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4.

[7]余英时 . 士与中国文化 [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8]赵维江 . 论白朴词的文化心理内涵 [J].殷都学刊 ,2001, (2 . [9]王蒙 , 王干 . 王蒙王干对话录?真诚的意义与幽默的限度 [M].桂

林 :漓江出版社 ,1992.

[10]邱俊鹏 . 辛弃疾的幽默词探析 [J].天府新论 ,1998, (1 . [11]叶嘉莹 . 唐宋词十七讲 [M].长沙 :岳麓书社 ,1989.

【责任编辑张琴】

On the H umor and Its Cul tural Psychology in Xin Q iji’ s Ci 2Poems

Y ANG Y ing 2hong

(Department o 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Shantou Pro fessional Techinical Institute , Shantou , 515041China

Abstract :The hum or has always existed in ancient China’ s literature w orks. The hum or in X in Qiji’ s ci 2poems is both an off 2beat presentation of the artistic style of the ci 2poem and a display of his unique philos ophy as a scholar. The hum or is X in Qiji’ s self 2adjustment of his pathos life ; is his need for self 2actua lization ; is the development of cynical spirit by scholars of various generations. The hum or in X in Qiji’ s w orks is his " sw ord of wisdom" in fluenced by general aesthetical m ood of "taking vulgarity as elegance" in S ong Dynasty. K ey w ords :X in Qiji ; ci 2poem ; hum or ; cultural psychology

?

38?第 5期杨映红 :论辛弃疾词的幽默及其文化心理

最新优秀原创大学生心理剧剧本《重生》精选

剧本名:重生 梗概:在心理咨询室的心妍接到一通同学杨一打来的发泄电话,在倾听过程中得知杨一服用安眠药准备自杀,心妍在与杨一的沟通中劝服杨一放弃自杀,并为其拨打120使其获救。这时心理咨询老师张老师推门走入,查看割腕自杀未遂的心妍。心妍回想自己刚刚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又想到对杨一的救助,感叹生命的脆弱,终于想通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编剧:陈婷婧 主要演员:心妍,杨一,张老师,母亲 场景一: 地点:心理咨询室 人物:心妍,杨一,张老师,旁白 道具:桌子,电话,椅子 (“叮铃铃”躺在椅子上盖着毛毯的心妍惊醒,坐起,看向电话。“叮铃铃”心妍看向门口,又看向电话。“叮铃铃”心妍抓起电话。) 心妍:喂,你好。 杨一:老师,我能跟您聊几句吗? 心妍:你好,我…… 杨一:您说,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样受苦受难。活着根本一点意思也没有。 心妍:你遇到什么挫折了吗? 杨一:我的家境不好,爸爸妈妈辛苦挣钱让我上学。因此从小我就特别刻苦,成绩一直很优秀,上大学以后我觉得好日子终于来了,就开始玩乐,成绩一直挂科的边缘摇摆。我一直对自己说,我已经是个大学生了,找工作还不是小事一桩。时光飞逝,今年我就要大四毕业了,可是我却连一份满意的工作都找不到。从去年学校的大型招聘会,到公务员国考,到各事业单位招聘,到刚刚过去的省考,竟然没有一个适合我的岗位。我上了这么多年的学,却没有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就打工的同学过得好,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每次看到父母、朋友期待的目光,我都好羞愧。我真是没用,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已经吃了50颗安眠药,我要离开这个让我难过的世界。 心妍:同学,你,你现在在哪里? 杨一: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心妍:同学,生命那么长,有些波折是难免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逃避生活,轻视生命的借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你不必对过去的时光太过自责。你年纪还小,未来的路还很长。像历经挫折的保尔和海迪不也是在挫折中成长,干成了一番大事业吗? 杨一:老师,你讲的道理好是好,可是你真的面临我和他们这样的境遇,你还会说这样的话吗?这些都是你无法感受到的。 心妍:我能,我经历的痛苦远比你多千倍百倍,不止精神上,还有肉体上的。 杨一:老师,您…… 心妍:同学,你看看窗外。金色的阳光,蔚蓝的天空,这世界是多么温馨啊。倘若你就这样离去了,还能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吗?就算,你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希望,但至少你要想想你的父母啊,他们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你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如果你死了,他们怎么还怎么活下去? 杨一:可是我活着好痛苦,死了就轻松了。是我对不起我的父母,就当他们没生我这个儿子吧! 心妍:你这个懦夫,就只会逃避。你连死都不怕,还怕这一点点失败。当面临死亡你就会知道死亡有多可怕,永远都不能再拥有你最爱的事,最爱的人。这样的恐惧,是你追求的吗?杨一:我……我没有力气了,我好像要死了。我真的要死了(呜咽声)。可我还想再吃一口

大学生心理剧剧本

心理剧剧本《错误》 ? 人物:刘小北(女主角) ?罗欣(寝室长) 孙娇(室友) 王梓(室友,酷爱诗歌,绰号“诗人”),? 李悦(室友) 尤野(室友) 田老师(女)[心理辅导老师] 道具:一张桌子,五、六个凳子,一本书 ? 第一幕 (音乐起,舒缓、伤感的曲调) 旁白: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哥哥一个人在那儿好孤单。幸福早已离我远去……(配火车呼啸远去的鸣笛音) 罗欣登场,表情凝重 罗欣:怎么搞的?寝室卫生评比我们又是倒数第一,你们几个快快快过来,赶快找找原因,必须得拿出个解决方法来,我们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刘小北正在写东西) 孙娇:我们也太伟大了吧! 李悦(放下书):我看是刘小北同学更伟大哈!不注意个人卫生、形象,托您的福,我们全寝室又跟着伟大了一回! 孙娇:(摘下眼镜,用布擦拭):刘小北,提醒你一句,以后注意点儿,别让我们寝室老挂红牌!刘小北,刘小北,说你哪!嘿……!怎么没反应哪?像个木头一样! 王梓(放下手中的诗歌全集):每天生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真叫人痛不欲生,活着便成一种罪恶。 李悦:哎!刘小北,你咋不说话?要不来个获奖感言让我们大饱耳福? (旁人冷笑一声,刘小北仍沉默不语) 尤野急急忙忙进入宿舍:你们谁见我的钱包了吗?我钱包怎么找不到了,我这个月的生活费可都在里面呢,急死我了。。。 罗欣:你仔细找找,看看是不是忘哪里了? 尤野:没有啊,我都找遍了,你们有人见到吗? 罗欣:大家都帮小野找找吧。 所有人都起身寻找,刘小北依然静静的坐着。。 李悦看向刘小北:刘小北,你怎么不动啊?难不成你知道在哪? 孙娇:我说呢,她怎么不说话,做贼心虚啊,我看八成就是她拿的 众人议论,,,,, 刘小北(突然猛地站起来):行!钱包是我偷的!宿舍倒数第一也是因为我!都是我的错,行了吧!我的错!(甩掉手中的笔,踢翻垃圾桶夺门而出) 李悦:哎哎哎……!这什么人哪?切! 罗欣(看向地上的垃圾):咦,小野这不是你的钱包吗? 尤野:对啊,我的钱包怎么在垃圾桶里? 李悦:好像是我早上擦桌子不小心碰掉的,不好意思啊,, 王梓:我们好像冤枉小北了,,, 孙娇:谁让她表现的那么怪异的。

中国文化心理学

1、“中国文化心理学”不是指中国的文化心理学,而是指中国文化里的心理学,即中国文化里所蕴含的心理学;广义的中国文化指中国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2、评判方法:专家评判法、特色比较法、历史考察法 3、证明中国文化里有心理学: (1)内容相似论证法(简便易行) 弱点:它只能从中国文化里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而不能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不同的、体现中国文化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因内容相似论证从方法论上属于一种求同研究。所谓求同研究,指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时,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为参照,找出中国文化里与外国的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 求同研究的优点是较易做,并且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求同研究易让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者找到“对话”的语境或桥梁,从而使得不同研究者在研究同一主题时,尽管研究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可以彼此相互”对话“,而不是各自”独白“,这既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心理学研究者彼此认识到各自研究的独特文化价值,也有助于文化心理学的健康成长。 (2)基本问题论证法(最佳) 这就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蕴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留下了生存空间,也使在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贯彻求异研究原则称为可能。 4、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称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5、“做人”,实指一个生物性个体(自然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转变成一个社会性个体(社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6、社会化中中国文化有三种观点:一是习性论;二是慎染说;三是童心失说(1)习性论突出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结果”,即“性与习成” (2)“染不可不慎”:慎染说,指谨慎对待环境的教化对个体品行的影响的一种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然童心胡然而邃失也”: 童心失说,一个人只有保持童 心,才能做一个真人;反之,一 个人一旦失去童心,就变成假 人,说假话,做假事。 7、中国人的社会化理论 (1)它所持的是多因素论。(遗 传、环境、教育和主体性) (2)重视环境在个体社会化中 所起的巨大作用。 (3)推崇“少成若天性,习惯 成自然”的道理。 (4)突出了双主体的作用。(充 分认识到不同环境对人的人格 影响不一样) 8、自我,又叫自我意识,指个 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 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 向。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 它指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 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它指 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 验。自我意向,它指伴随自我认 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 倾向和行为倾向。 9、“我”的称谓: (1)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君 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显 示出中国文化强调做人要有“共 生”取向) (2)重素质尤其是品质:寡人、 不才 (3)推崇自谦乃至自贬:小可、 奴才、老朽、在下 中国文化为了彰显社会我的的 地位与价值,不惜忽略乃至压抑 个体我的地位与价值;西方文化 则相反,为了凸显个体我的地位 与价值,很少花力气去讲社会我 的地位与价值。 10、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 (1)重礼节,“油多不坏菜,礼 多人不怪”;重视长幼尊卑之序, 提倡在适当的“场合”做适当的 “行为”——“场依存性” (2)怕“出格”指一个人在自 我表现时,惧怕与多数人不一样 的心态。“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 鸟” (3)好兜圈子: ~1习惯用带有模糊或弹性空间的词语来 与人交流。“一语双关”、“锣鼓听音,听 话听声”、“这是我同学” ~2喜用间接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虽 然,但是” ~3习惯用复数代词来称自己与他人。不 用“我、你、他”,多用“我们、你们” (4)喜含蓄 ~1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与人交往里。 ~2表达心情如喜悦之情的方式中。“笑 不露齿”、“会心一笑” ~3体现在审美观念和所创造的艺术品 里。中国建筑一般都用照墙、照壁或者 假山之类的装饰物,室内有屏风。 (5)表里不一。“不坐、不坐” (6)内外有别。“圈子心理”指一个人 在与他人交往时,有意无意地产生一种 划圈子的心理习惯。 11、“真和”指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人际 关系。一是交往双方都从心底彼此尊重 并接受对方合情合理的个性特征,并相 互鼓励对方发展自己的健全人格;二是 做到“心和”,即交往双方都要从心底彼 此友爱,从心底彼此理解对方合乎道义 和法律的所作所为,在此基础上再通过 民主协商对话、互融互让或适度竞争等 方式来寻求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管仲 和鲍叔” 12、“伪和”指虚假的和谐人际关系。 (1)“面和心不和”:交往双方表面关 系和谐,但心中彼此怨恨对方,或一方 对另一方心存不满甚至怨恨。 (2)以“同”代“和”:以自我为中心, 抹杀其他人的个性,从而谋求一种无差 别的一致性人际关系。 产生原因:一、交往双方或一方没有真 正理解“和”与“同”的本质差异,误 将“同”视作“和”;二、在特定场合或 特定群体内部(军队),有时“同人心” 往往能产生巨大力量,“二人同心其利 断金”;三、管理者出于方便管理的需要, 往往喜欢以“同”代“和”;四、受中国 传统“群体优先”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 当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一些 人自愿或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

大学校园心理剧剧本

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剧本 母爱如山 剧情介绍:某大学生宿舍请了一位钟点工,没想到她竟是其中一女生夏灵熏的母亲,下岗的母亲为了女儿的生活费,不怕苦、不怕累地寻找一切挣钱的机会, 而女儿小雅却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人物: 夏灵熏--女大学生 陆采钰--女大学生 向念薇--女大学生 钟点工--40多岁妇女 时间:当代 地点:某大学女生宿舍 第一幕 宿舍里几件说明性摆设,显得整洁明快 在歌曲《我是女生》的音乐声中幕启 夏灵熏、陆采钰挽着胳膊哼唱着《我是女生》轻快上场。 夏灵熏:(进宿舍门,惊呀)哇,有没有搞错?!我们走错门啦(欲退出)。 陆采钰:没有错呀,是我们宿舍呀? 夏灵熏:有这么整齐漂亮,不可能呀? 向念薇:(得意地)两位快乐的女生,你们没走错宿舍,这是202室,“丑小鸭”宿舍。 夏灵熏:Dear向念薇,这是你的壮举? 陆采钰:Miss向念薇,你太伟大了。 夏灵熏、陆采钰俩人欲上前哄闹。 向念薇:怎么样,好好欣赏一下,快乐的女生宿舍。 夏灵熏:(夸张地)哦,Dear向念薇,我爱你。 陆采钰:(夸张地)你是楷模,典范……我更爱你(冲上前拥抱向念薇)。 夏灵熏:(突然地)Miss向念薇,从实招来,你又抓了哪个男生的壮丁。 向念薇:男生?(乐)那些娇宝宝(boy),还要人去侍侯他们呢! 陆采钰:那到底怎么回事,莫不是你那当老总的老爸派人来收拾的吧? 向念薇:这也太离谱了,这种事去劳驾他,找骂! 夏灵熏、陆采钰:难道真的是你? 向念薇:你们也太抬举我了,我哪是这块料。

夏灵熏:(疑惑)那…… 向念薇:你们忘了?前几天我们不是讨论过吗?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生活质量,让我们从洗衣服、打扫屋子的琐碎事中解放出来,打算合伙请一个保姆吗? 夏灵熏、陆采钰:(点头)是讨论过。 向念薇:我呀,去了一趟保姆介绍所,他们给介绍了一位钟点,工钱二百元,要求是我们上课时来干活,不得影响我们下课后的休息,先试工半个月,如不满意另换别人,怎么样,她刚来收拾了一番,初见成效吧。 陆采钰:哇,您真英明、伟大。 夏灵熏:这安全吗? 向念薇:嗨,你老外啦,她是保姆介绍所介绍的,再说,这宿舍里除了床和书,还有就是她要做的一堆事。 陆采钰:舒歌,这保姆费不会是你一个人包了吧? 向念薇:瞎说,老规矩AA制,正好,我们宿舍四个人,每人50元。 夏灵熏:小意思,我给我老妈打个电话就可以啦,不就50元吗,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我们读好书,他们不在乎花钱,他们是什么都舍得,我们是宝陆采钰疙瘩,我们是他们的希望。 陆采钰:(理解地)那么我们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吧 向念薇:(大气地)行,没问题。 夏灵熏:呀,都晚上8点钟啦,我们去吃饭吧,吃什么好呢? 向念薇:我们去学校食堂小餐厅吧,听说新来了一个师傅,做的菜很好吃的 陆采钰:这个真心的可以有 夏灵熏:不去学校食堂诶,一点都不好吃,去吃肯德基吧,我请你们,我妈今天给我打了500块钱,一起去吃全家福。 陆采钰:我们不是刚吃过肯德基不久嘛,吃一次好贵的呢 向念薇:没事的,不是有小雅吗?就吃肯德基,小雅在,啃的起呢 夏灵熏:(飘飘然)对,没事的,有我的呢,走你。 向念薇:快,把要洗的衣服归在一起,一会儿钟点工还要来帮我们洗衣服。 三人纷纷把一堆衣服放在桶盆里,垮着包包簇拥着下楼。 第二幕 钟点工妇女提一塑料袋洗洁用品及一小搓衣板上场,她动作麻利地收拾好一切,端起那堆衣物向另一侧走去,夏灵熏床头的一件挂饰引起她的注意。 夏灵熏(急冲冲)真是越乱越忙(推门进宿舍寻找手机,发现钟点工) 钟:(回头惊愣)小雅?! 夏灵熏:妈?!你怎么来了?有事吗? 钟:小雅,你搬到这间宿舍来了? 夏灵熏:是的,喏,这张床就是我的。(拿出一白雪公主挂式挂在床头) 钟:看妈忙的,也顾不上常到学校来看看你(欲回身洗衣) 夏灵熏:妈,你在干嘛哪,你快别洗了。 钟:(笑了笑)我不洗,你们堆在那儿,衣服会讴坏的。 夏灵熏:妈,这不用你烦,等会儿有个钟点工会来帮我们洗的,(突然想起什么),咦,妈,你是怎么进来的?是不是那个钟点工已经来了(四下寻找)。

原创大学生心理话剧剧本《只因为爱》 2

剧本《只因为爱》 剧本梗概:李响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在一家小餐厅做服务员,从小学到初中,因为身体瘦弱、个头矮小他屡屡被同学欺负,以前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他渐渐变得沉默,初中的他完全失去了一个人的尊严,这成为了他永远的伤痛。他默默地忍受同学的欺凌,发誓有朝一日必报羞辱之仇。父母目不识丁,整天忙于生计,为孩子的上学和生活奔波劳碌,与李响很少交流,母亲笨嘴拙舌,父亲简单粗放,李响从未把心中的苦痛向父母诉说。他一方面不想让父母为他的事多操心,不好意思诉说,另一方面对家庭出身不满,总在内心深处对父母有怨恨情绪,恨无人了解他、帮助他,他有被社会遗弃的感觉。他对父母有疏远和排斥之感,一心埋头于书籍之中。考上县重点后,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在重点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李响渐渐迷失了自己,上课时间看小说、逃课上网,网吧几乎成为他的第二个家。直到最后因为跟别人打架被学校开除。母亲为了给他争取再次学习的机会向老师跪下求情,李响彻底醒悟过来。距离高考只剩100天了,李响开始每晚挑灯夜读,他决心不能辜负母亲为他而流的那么多泪水。因功课落下太多,高考成绩公布李响没有达到本科分数线,父母没有责怪他。李响没有填报志愿,选择了外地一所更好的高中复读。复读的紧张和压力不久便压垮了他的身体,他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一直扛着,直到有一天接到母亲的电话。在复读这样惜日如金的时间里,七天病假意味着差距,压力和恐惧让李响萌生了放弃复读的念头。复读返校的那天早上他伤透了父母的心。最终,父母出于对李响身体的考虑,同意了他的选择。父母到车站送他,上车后他给母亲发了一条前夜编好的短信,决心好好学习,不再让父母伤心。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这个陌生而充满诱惑的环境里,他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奋斗。自习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坚持着自己。校园活动、学生社团也活跃着他的身影。汗水过后是优异的成绩,两年后,他获得了大学的最高荣誉“国家奖学金”他在获奖台上道出了对父母的感谢之情。 剧本内容: 李响的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在一家小餐厅做服务员。在生活的重压下母亲很少有微笑挂在脸上。直到中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母亲脸上露出久违的笑。中考,李响考取了县重点高中。 场景:李响家中时间:正午 1、妈妈正在屋里做饭,厨房里热气升腾,妈妈忙碌而专注。 2、(李响飞奔回家,推门而入) 李响:妈,妈……我考上了!(书包扔在身后,打开电视机,慵懒的躺在椅子上看电视) 妈妈:好!响儿,好样子!(激动,围裙手上动作,擦汗) 李响:妈,没见过你这样的,哭什么!今儿给我多做几个菜,做我最爱吃的。 (李响返回电视机前)妈,快点做啊!等不急了! 妈妈:恩,响,没鸡蛋了,要不? 李响:不,我就要吃。(停顿)算了,算了。随便你! (沉静了一会儿) 妈妈:响,给你爸打个电话。他还不知道你考上了。让你爸也高兴高兴。 李响:哎呀!我还要看东方神起的演唱会了。妈,你自己打!

论社会文化因素对中国人心理疾病的影响

论社会文化因素对中国人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是社会取向。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历依赖、求同、自抑等方面的训练和塑造。具体说,依赖训练是出现于中国人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在家庭中子代对亲代的依附。而且代际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父母往往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不希望代际间出现断裂,这造成了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的形成都与此有关。 中国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冲动的控制和对成就的追求,自我控制情绪与对挫折的适应是传统文化中要求的东西。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是孩子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之源。家庭取向、孝、长者为尊是中国学生不得不做出适合家长需要的努力。且中国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其重要性也使不少人对此充满恐惧。中国人所患的社交恐怖症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传统文化中关系取向对个体的社交能力的过高要求。 传统文化下形成的认知因素控制点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以情景为中心的,其中个体的行为取决于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大多是外控倾向,这是造成心理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外控,我们总是以他人的标准和看法生活。大众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控制点理论也与归因理论有关。有人指出,中国人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人际间活动人物间的关系和体现在传统的缘的观点。缘的概念起源于佛教,它被用来对人际关系的结果加以解释,它暗示着命运、先决条件和外在的控制。研究者发现人们用此概念来当作一种决定人际关系状况的力量,同时它又是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身的一种描述。缘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外在因素,它可以使人们将人际关系中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界的控制,而这样一种归因又可以使人们对已有的结果不负责任,于是缘的概念就有着一种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它通过使人们不丢脸面而保护个体,同时也不使别人丢失身份,并通过减少个体的自责和他人的责难而有助于个体理智地面对失败。研究者认为缘的概念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有助于精神健康的,但过度依赖它就会阻止个体主动的应付行为。在现代,缘的概念已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会因个体和社会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逐渐学会内在的控制。 但是缘仍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解释,尤其是异性的关系。缘一个给人诸多浪漫想法的字,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为相识、相交、分离找到了一个无论何时什么情况下都合理的开脱理由。一切都是命运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语。也许这种现象较之以前已有了改变,但人类的进化是缓慢的,至少在现在它仍是人们生活中防御的底线。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心理疾病的表现 (1)躯体化 躯体化指一个人的某种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患者本身并不知道有此机制,坚持认为自己身体不适,且否认自己有任何的心理或情绪症状。也就是中国人倾向于以躯体不适的方式去申述自己的情绪问题。 (2)神经衰弱 美国精神病学会1980年已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称谓,认为其属于抑郁症。但中国医学界仍保留使用是因为中国人更敏感于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并作为脑力劳动过度的代名词。高中生有很多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且都认为是用脑过度的原因。如果中国实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标准,相信不会再有如此多的中国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也许是这个原因,中国门诊多为神经衰弱,而抑郁症、强迫症较少。 (3)对多动症的难以忍受 中国文化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特别强调适度和克制性,反映在儿童身上,就是成人对儿童的好动与不安的难以接受。现代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与孩子一起玩耍,因此孩子

校园心理剧剧本

校园心理剧《真正的好朋友》剧本(初中) 一、地点:教室 (小亮在楼梯下见三人背影,举手要打招呼,三人背影走进教室里。 快步跑向教室,准备躲在门后吓吓三人,贴在门后听。) 小明:小亮真不够意思,找他出去上网他都不去。 小丽:不去也就算了,竟然还告诉老师,害得我被妈妈狠狠的说了一顿!我不会和他做朋友了,你们呢? 小倩:哼,他这种不讲义气的我才不理他呢 小丽:快走免得他又黏上来和我们一起回家! (三人收拾完书包离开教室,见小亮,尴尬相视一笑。) 倒退几步三人齐说:“呵呵,不好意思,我们今天有点事,先走了。”(转身跑下。) (小亮尴尬一笑,没说话。) 二、地点:小亮家 小亮(坐在桌前对着习题册,愁眉苦脸,玩着笔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唉,我这么做到是不是好朋友应该做的呢? (放下笔,苦恼):平常都是大家一起出去上网玩,但是自从成绩退步了,经过老师和妈妈一番用心良苦的教导,尤其是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朋友是互相帮助的,不应该拉着朋友一起退步啊,你带着他们一起上网你哪里算是他们的朋友啊!但是现在朋友们都不理解我,反而讨厌我,我真的做错了么?我该怎么办啊? (趴下,哭泣。) 亮母(走进房间,手扶孩子的肩膀):怎么啦? 小亮(抬头,手擦泪):没……没什么? 亮母: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心里会舒服,是不是今天没考好呀? 小亮摇头。 亮母:那有什么事情呢?你一向是个快乐的孩子,今天这样,肯定有事情,说出来,妈妈来帮帮你。 小亮点点头,低声说:朋友们因为我告发他们都不理我了,妈妈,我就他们几个朋友,而且我真的是想为了他们为了我真正的朋友着想,但是他们都不理解我都不和我作朋友了,我好伤心啊妈妈。(扑进妈妈怀里,放声大哭。) 亮母:孩子,这件事情你做的对,我想如果他们明白了你真正的内心想法,也一定不会怪你的,只是现在他们不明白你真正的心意,只认为你是那种爱背后告状的小孩,你要动动脑子,如果妈妈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像你一样不好受,但你已经长大,妈妈相信你有办法解决好这件事,用心想想,该怎么办,你的朋友一定能和你重归于好。(吻了一下孩子的脸颊)妈妈该去做事了,你先自己想想办法。加油哦!

医学类大学生心理情景剧迷路剧本

迷路 人物:陈医生、王医生、李先生、李太太、杉杉、杉杉妈、张院长、张护士、刘护士 第一幕 场地:病房 人物:王医生、李先生、李太太、杉杉、杉杉妈 旁白:20年前的晓明和小军一起走出了医学院的大门,如今的它们成为了同一所知名医院的心外科专家。医院里同时住了两个需要进行换心手术才能活下来的病人,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属都在等待着合适的心源…… 杉杉:妈,我好疼,我不想死 杉杉妈:妈知道你疼,你相信妈,妈不会让你死的 杉杉:妈,救救我 杉杉妈:嗯 医生查房,王医生、张护士、刘护士进场 王医生:今天怎么样啊,有哪里不舒服的吗 李先生:医生,这合适的心源什么时候能找到啊,我老婆这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 杉杉妈:医生,我女儿这……

王医生:我正要跟你说呢,你女儿的心源找到了,明天张护士会带你们去做各项检查。 杉杉妈:这是真的吗?这……这真是太好了!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王医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好好准备一下吧,别太担心了。(转身离开)李先生:(老公追上来,边走边说)医生医生,她可以做手术了,那我们的呢? 王医生:心源不是说有就有的,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杉杉已经等太久了,我们医院会继续寻找心源,一有消息我会马上通知你的,请放心。 李先生:我是等得了,可我老婆这身体等不了啊!医生,我拜托你,救救我老婆吧,我求求你了。 王医生:你放心,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的,请耐心等待(说完就走) 李先生:医生,医生……(看一眼在病床上的妻子,摇头叹气) 第二幕 场地:医生办公室、手术室前 人物: 旁白:李太太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作为丈夫的李先生实在受不了看着妻子这么痛苦地活着,他来到了王医生的办公室…… (李先生敲门) 王医生:请进。哦,是李先生啊,有什么事吗?

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与整合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2):315~32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与整合 李炳全 (肇庆学院教育系,广东肇庆 626061) 摘要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都是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之产物,二者都重视对文化的研究,要求把文化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因而有很多方面相似,但也存在着一些本质的不同。跨文化心理学是在不改变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或假设的前提下对其加以修正,而文化则与之相反,它要从根本上否定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硬核。不过,二者各有优劣,在心理学研究中应把二者整合起来,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关键词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 分类号 B84-09 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经历了“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跨文化心理学,正愈来愈受到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虽然代表两种不同的心理学发展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相互攻讦到相互接纳、吸收,形成整合之势[1]。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者各有优劣,呈互补态势。为更好地整合它们,进一步明晰和把握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有必要对二者加以分析、比较。 1 跨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跨文化心理学?(1)有人认为“是对人类行为及其传播的科学研究,探讨社会和文化力量形塑和影响行为的途径或方式[2]。”该定义界定了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世界上人的行为之差异及个体行为与文化语境的联系。(2)有人认为“是对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变量进行明确、系统地比较,以确定行为差异发生的前因和过程。”[3]该定义明确指出文化和行为是因果关系。(3)有人更加关心心理学知识的普遍化,认为是“对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中的人的研究,使用相同的测量方法,测定一般心理学号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有限性,并修正它们以使其更具普遍性[4]。”(4)有人突出文化经验的种类及由之引发的人类行为差异,认为“是对不同文化种群成员的经验性研究。这些文化种群有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导致行为方面的可预测的意义之差异[5]。”(5)有人则提出文化变迁及其与个体行为的关系,认为“是关于行为和经验的系统研究,这些行为和经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中,受文化的影响,或导致在现存文化中变化[6]。”(6)还有人从研究变量的角度出发,认为是“对不同的文化和种族群体中的个体心理机能的相似性和同一性、心理变量与社会文化、生态学和生物学变量之间关系及这些变量当前变化的研究[7]。” 收稿日期:2005-04-29 通讯作者:李炳全,E-mail:libq1221@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9531337.html, 尽管每个人看法都各有差异,但存在一些共同方面。首先,都把跨文化心理学看作是一种研究方法或研究策略,即一种比较方法和策略。许多跨文化心理学家认为,“跨文化心理学一直是由其比较方法而不是由其内容来界定。”[8]一些人指出:“跨文化心理学首先或主要是一种方法。”[9]其次,都把文化看作是自变量或准自变量,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看作是因变量,力图确证二者间的因果关系。第三,都认为存在着跨文化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跨文化心理学就是要探究这些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以找出人类心理和行为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东西。第四,都强调应从生态、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去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既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共同性一面,也要研究其差异性一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的的看法基本相同。其目标主要有三:首要的和最为明确的目标是检验现有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的一般性或普遍性。“为了能更为有效的检验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效度”[10],“用来自于全世界多种多样的人的资料来做跨文化心理学研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作者:杨德森来源:昆明国际心理治疗大会文献资料 一个历史长存的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必须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历代传承的民族性,它是长期共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共同需要与利益、共同命运和理想所形成的。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人在这个共同的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征或民族性格呢?当国家初步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面向廿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交融化的新时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又将如何发展变化呢?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中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它对维持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规范行为与人才培养,起过有益的作用。但是它压抑个性自由,缺乏平等意识,没有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与尚武、创新意识。 儒家文化强调伦理道德,所立项目与释义众说纷纭,以仁为例,至少有几十种解释,即在论语中,也见于多处而含义不一。到共和国成立之前,儒家学者仍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和“礼、义、廉、耻”的四维等提法。 儒家文化通过教育对民族性格与价值取向有广泛的影响。儒者立身处世,接受与奉行入世与济世的、积极有为的、讲究伦理道德的下列原则: 修齐治平,仁义忠孝; 少立大志,耀祖光宗。 内圣外王,立德立功; 刚健有为,人定胜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朵奇花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并存两千余年。虽然历代统治者多数支持与利用儒家文化,达到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王侯统治地位的目的,甚至是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道家以其辩证思维、尊重个性、超脱风度(否定权威崇拜与等级依附)与道法自然的哲学,在百家争鸣之中独树一帜,如鹤立鸡群,与儒学正统既分庭抗礼,又相辅相成。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他们是如何讨论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但是老干道德经第十八章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是”直接与儒学的忠孝仁义的治国思想针锋相对的;第十九章继续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老子对圣智、仁义、巧利的否定。而老子提倡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复古倒退思想和愚民政策,与儒家的法先王,赞古风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心理剧剧本

心理剧剧本 ——职场人生

一.旁白:一年一度繁忙的毕业季又来临了,众多大三大四学子又开始奔波于人才招聘市场。眼下,某知名设计公司正在筹备他们的平面广告设计师招聘工作,于是,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二.人物介绍:面试官(设计部门主管,男) 文秘 丽雅:22岁,相貌出众,有貌无才 郑佑倩:23岁,普通大学学生,富家千金,高傲,不可一世 齐卓峰:23岁,211高校毕业生,认真踏实,才华横溢 高亦翔:普通本科毕业生,高谈阔论,夸夸其谈 三. 道具:两张桌子,两张凳子,一份文件夹,一支笔,四份简历 第一幕 九月的某一天,平面广告设计公司招聘点,部门主管正在准备面试新人,文秘拿着资料夹走出办公室。 文秘:今天我公司招聘的职位是平面广告设计师,请面试者拿着各自的简历按顺序入场。首先,第一位,丽雅,二号郑佑倩请准备。 丽雅:我的美貌我做主,世界上的一切男人都会拜倒在我的脚下,今天,面试一定会成功。 丽雅走进办公室。 丽雅:Hi.帅哥,我终于见到你了。(一个穿着紧身上衣,超短裙的性感美女,踩着猫步,扭了进来,向主管抛了抛媚眼。) 主管:(瞪大了眼睛。)咳咳,这位女士,请让我看一下你的资料。 丽雅:哎呀,总监,人家这么美,还需要资料吗?(丽雅像牛皮糖一样黏上去了,手不安分地乱摸) 文秘:哎,小姐,请你回到主题。(文秘站了起来,把丽雅从总监身上拉了起来) 总监:咳咳,丽雅小姐是吧,请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总监看了看报名表)丽雅:讨厌啦,人家叫丽雅,今年23岁,貌美如花,沉鱼落雁,嘻嘻,(装作害羞地笑了笑)最重要的是,人家还单身哦! 总监:(脸部开始变得僵硬)好吧,小姐,请你先出去,等候通知。 丽雅:Daring,bye-bye!(送上一记香吻,扭腰,出了门) 第二幕 文秘:下一位,郑佑倩,齐卓峰准备。 郑佑倩身着一身名牌,趾高气昂地走进办公室,向总监投递简历,双手插于胸前,作高傲状。 主管:郑佑倩小姐,请问你为什么要参加我们公司的应聘,你是怎么看待我们公司的? 郑佑倩:这家公司在市场上是具有盛名的,能进该公司也是大家羡慕的,能进入这家公司,我在上层社会的圈子会更有名。 (主管皱了皱眉) 主管:郑小姐,如果我们让你去负责对外合作事项,那么你认为该如何更好地去做合作事项呢? 郑佑倩:合作嘛,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社会是金钱和关系的社会,拉一些合作嘛,我能做好的。

大学生情景剧剧本(1)

转身拥抱阳光(话剧剧本) 转身拥抱阳光(大学生心理剧剧本) 故事简介:赵雨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她自卑,却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这使她显得很清高,她的内心开始远离真实的自己,变得冷漠孤僻,细心的室友在相处过程中逐渐注意到她这种心理,安排了一次生日会,化解她们之间的种种误会。 人物:A赵雨(贫困大学生)B王悦然C李欣D张可可 道具:椅子,书本,馒头,饭盒,电话,洗面奶护手霜等用品,蛋糕,字条 第一幕 音乐起(3秒后旁白起) 旁白:伴随大学生活的来临,同学们也进入了新的环境,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熟悉的一切,孤独寂寞的情愫油然升起。 王悦然,(边哼着歌边上):啊……,就我一人来了啊(有点惆怅,坐下,继续听歌)(3秒后李欣上台) 王悦然:Hi,你好啊。你叫什么名字啊? 李欣:你好,我叫李欣,你呢? 王悦然:王悦然,哎,听说你是来自淮安的,哪儿的肉圆蛮好吃的,我一直都想去尝尝 李欣:好啊!好啊!随时欢迎,包你吃个够! (赵雨走进寝室) 李欣:你好啊! (赵雨低头不语走到自己的床铺整理东西) 王悦然:(凑到李欣耳边)她怎么不说话阿? 李欣:算了,也许陌生,过一阵子就好了,你是从安徽来的,那黄山你一定去过咯? 王悦然:那是,那里的风景漂亮着呢! (张可可进) 张可可:你们都在啊,我叫张可可,江西人,以后请多多关照阿 王悦然:(故作严肃)王悦然,女,安徽人 李欣:(跟着故作严肃)李欣,女,重庆人 (接着笑成一片,赵雨仍旧做着自己的事情) 张可可:我刚去逛了下学校,挺漂亮的,现在差不多到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吧!王悦然,李欣:(一起说)好啊好啊! 张可可:(转向赵雨)你不去吗? 赵雨:(小声说)我叠好了被子再去,你们先去吧。 张可可:好吧,那我们先走了。 第二幕 (食堂) 王悦然:唉,到了这里才知道妈妈做的菜是最好吃的 李欣:那还用说,家乡菜永远是最好吃的! 张可可:怎么,你们才来就想家了呀? 李欣:嘿嘿,寝室就是我们的家了,等会回去就是了,还用想吗? (李欣无意中看到赵雨独自坐在不远处) 李欣(指着赵雨);你们看,那不是赵雨么? 王悦然:她怎么一个人坐那儿阿,我去叫她过来一起吃吧.(走到赵雨身边)赵雨,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个人在这吃啊? 赵雨(吓了一跳):啊?我饿了就来了啊

跨文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1.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ACD 2.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文化是可以共享的 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A,B,C,D 3.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 A.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B 4.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A.对 B错 A 5.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对 B.错 A 第二章: 1.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物质主义 D.竞争 ACD 2.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中国 D.日本

AB 3.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都是环境的产物。 A.对 B.错 A 4.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对 B.错 B 5.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A 第三章: 1.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吗? A.对 B.错 A 2.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中性文化 B.感性文化 C.高情境文化 D.低情境文化 B 3.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A 4.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B.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毕业的”。 C.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群体内。 D.成就型文化的管理者总是希望别人能够顺从他。 D

跨文化心理学复习提纲

《跨文化心理学》2012年秋季学期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默许反应偏差:对研究者呈现的大多数或所有的陈述和问题,都给予同意而不是反对的倾向。 2.生态谬误:认为在不同的分析层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仍然相同的错误信念。过去通常指从国家层面关系到个人层面关系的不合逻辑的推断。(“生态谬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3.主位法和客位法:主位研究是从研究的直接背景中抽取材料,对其发现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不做假设。而客位研究是做出一个暂时的假设,认为正在研究的现象是可比较的和普遍的。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即报道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将报道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主位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体系、分类系统,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用比较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民族志提供的材料。这样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并能够联系研究对象实际材料进行应用。 4.强加式客位研究: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客位的测量。事先没有评估它的适用性或者它的意义是否等值,就应用与其他的文化背景的研究的。(采取绝对主义的哲学预设,认为西方心理学者所建构出来的理论和研究典范具有一定程度普适性,可以运用到不同文化之中,不必做任何的调整与修改) 5.社会文化适应:通过学习当地社会系统的运转和获得必要的技能和方式,以在不熟悉的文化情境中完成一些事物,从而去适应新的文化背景。 6.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自我知觉的一个维度,既重视自主行动的能力又强调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7.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一种对持续的亲缘关系和后代行动的自主性都给予强调达到代际关系系统。 二、简答题 1.列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三种家庭模型,并举例分析。 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国):一种特别强调持续的亲缘关系和代际依赖的代际关系系统。强调的是顺从和服从,不管是在子女们年幼时还是已经长大成人,原生家庭在生计上均对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每个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都有经济上的贡献。在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倾向于对孩子进行服从性导向的教育,并不会促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独立性不被当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被看成是对家庭完整和生计的威胁。代际之间的依赖性是通过家庭

大学生心理剧剧本《心灵深处的阳光》

心灵深处的阳光 人物介绍 朱小北主角,性格内向,因为姐姐的去世性格变得孤僻。 林然寝室长 张扬室友 王强室友,爱好文艺,时尚青年 李浩室友 胡一帆室友 王老师学院心理辅导站老师,负责大二心里辅导工作。积极了解了朱小北的情况,化解室友之间的矛盾。 故事梗概: 在陌生的城市里,朱小北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因为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长时间的自我封闭让他对周围感到冷漠。大学生活让他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大学生活开始不久,朱小北的姐姐因病去世了。敏感内向的朱小北十分伤心,苦闷。伤心过度的他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浑浑噩噩,寝室卫生评比也因他而排名靠后。室友们将事情的责任归于朱小北。朱小北和室友们之间的矛盾层层加深。朱小北也觉得室友们有意无意地冷落自己。心理辅导站王老师发现了朱小北的情况,积极帮助朱小北改变的学习和生活,朱小北也开始一步步走出心灵的枯井,他也开始得到成长。 剧本正文 第一幕 (音乐起,带着淡淡哀伤,愁绪万千) 旁白:姐姐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人们都说她去了天堂,我知道我永远见不到她,她永远地消失在我的世界里面,再也不会相见了。姐姐,姐姐,你在天堂还好吗?我,我,我好想你啊! (朱小北走来走去,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林然登场) 林然:靠!怎么搞的?昨天轮到谁打扫卫生啊?这次寝室卫生评比我们寝室又是

倒数第一。怕名都挂到女生寝室楼门口了。我的天哪!咱的脸可真是丢尽了。(朱小北正在写东西) 张扬:得了,不爱卫生的消息传到女生耳朵里了。这下四年别想找到女朋友了李浩(放下手机):我可记得昨天是轮到朱小北打扫卫生啊。朱小北,你怎么回事?这下可让我们寝室可风光了一回。 朱小北;我,我,我忘了。 胡一帆:(摘下眼镜,用布擦拭):刘小北,哥提醒你一句,以后注意点儿,别让我们寝室老挂红牌! 张扬:朱小北,朱小北,说你哪!嘿……!怎么没反应哪?像个木头一样! 王强(放下手中的吉他):天天吵吵,有什么可吵的。没文化,有时间去多读点书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感觉很不好。 李浩:哎!朱小北,你咋不说话?要不来个获奖感言让我们大饱耳福?(旁人冷笑一声,朱小北仍沉默不语) 朱小北(突然猛地站起来):都是我的错,行了吧!我的错!怪我,怪我,行了吧(甩掉众人摔门而出) 李悦:哎哎哎……!这什么人哪?说两句就不行了啊。还大老爷们呢。害的我们丢脸还不能说了是吧 林然(向门外望了一下):得了得了,都别吵了。你能不能不总这么毒舌啊说得小北怪难受的。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忘了就忘了,脸是自己挣得,下次挣回来就行了。我可觉得小北最近挺奇怪的,闷声闷气的,也不爱说话。怕不是出了什么事,你们有时间关心一下他。 其他人都沉默了,此时灯光顿暗,还有室友小声默叨:“搞什么啊,本来就他做得不对”,“他倒有气了,”“可不是,整个儿一奇葩”。 第二幕 (朱小北在校园闲逛,旁边心理老师王老师坐在花坛的长椅上看书) 旁白(小北心里独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月下孤灯眠,重阳夜里独徘徊,偏遇亲朋已故日,心中悲切几人知,旁人不解愁滋味,是非几句乱我心。悲!悲!悲!叹!叹!叹!剪不断,理还乱。 朱小北:姐姐,你在天堂还好吗?从小到大,我不开心的时候,你都在我身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