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软组织损伤诊断分型标准

软组织损伤诊断分型标准

软组织损伤诊断分型标准
软组织损伤诊断分型标准

软组织损伤诊断分型标准皮肤缺损

闭合性皮肤损伤的AO分型:

开放性皮肤损伤的AO分型:

肌肉、肌腱损伤

AO 分型:

AO分型:

周围神经损伤

Sunderland分型:

四肢血管损伤

分型:引自《现代创伤骨科学》514页作者:侯树勋1血管完全断裂伤

2血管部分断裂伤

3血管壁内伤

4血管痉挛

5血管壁弹性丢失

6动脉受压

分级: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依据不同的文献报告为5%-39%。作为上肢的活动枢纽,肩关节决定了整个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空间精确度。而肩袖肌群作为肩关节空间位置精确控制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对肩关节的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肩袖损伤会使肩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在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将就肩袖损伤的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概述。 一、肩袖的解剖和功能 1、解剖肩袖由前方的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上方的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superior facet),后方的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middle facet)和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inferior facet)构成。它们在接近止点的位置与关节囊相愈着并相互融合形成袖套样结构包绕在盂肱关节的周围。 2、功能同髋关节相比,肩关节活动度更大,但内在稳定性低。肩袖的存在为肩关节提供了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和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在进一步谈肩袖的功能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nman[1]在1944年提出并由Burkhart在1993年进一步完善的力偶平衡理论。 力偶平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冠状面上的平衡:位于肩关节旋转中心下方的肩袖肌肉,包括肩胛下肌的下部、冈下肌的下部和小圆肌的全部,所产生的力矩能够与三角肌产生的力矩平衡,使合力的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抵抗三角肌收缩产生的向上的牵引力,维持了肩关节在上举过程中的稳定。 (2)在轴面上的平衡:指位于前方的肩胛下肌与位于后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力矩平衡。也即所产生的合力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使肩关节能够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空间位置保持稳定性。 肩袖的功能就是提供以上两个平面上的力偶平衡,满足肩关节的功能要求。 二、肩袖损伤的病因学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无汗液;衣服和被服清洁干燥、无皱褶,被汗液、尿液等浸湿时应及时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2. 积极治疗或纠正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患有皮肤病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防止继发感染;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机体抵抗力。 3. 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预防褥疮发生。 4. 对昏迷、瘫痪、老年等患者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协助定时变换体位,2~3小时一次,必要时缩短变换体位的时间。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因治疗需要不允许过多翻身者,应使用特殊床垫、器具防止褥疮发生。 5. 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6.若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7.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腰穿、骨髓穿刺、活检、关节穿刺、静脉输液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给患者换药时应戴口罩、无菌手套。 8.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9.接触皮肤感染部位分泌物、脓液、血液及其污染物品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10.严格器械清洗、灭菌。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先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11.严格环境消毒。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后的环境,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 12.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应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中焚烧。 涡阳县中医院院感办 2015-1-1

呼吸衰竭定义及分类

呼吸衰竭总论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是指多种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功能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排血量降低等因素。 疑问:心内解剖分流比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导致的动静脉血液分流,未进行气体交换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理解这不是呼吸衰竭的问题;但是原发排血量降低的因素?这不就是心衰吗?心衰会导致PaO2下降吗?机制是什么? 二、呼吸衰竭的分类: (一)根据血气分析分类:最重要的标准:PaO2<60mmHg(考试); 1、I型呼吸衰竭:由于换气功能障碍,又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正常或下降; 2、II型呼吸衰竭: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又称通气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50mmHg;即缺氧伴CO2潴留; 3、吸氧状态:PaO2>60mmHg,PaCO2>50mmHg-------II型呼吸衰竭; 4、吸氧状态:PaO2>60mmHg,PaO2/FiO2<300mmhg---呼吸衰竭(肺损伤); (二)根据病程、起病急骤分急、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数秒或数天发生,机体来不及代偿,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 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在原有肺部疾病,机体产生代偿反应,主要是血HCO3-代偿性增高。在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病情急性加重,在短时间出现PaO2显著下降和PaCO2显著升高,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三)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神经性呼吸衰竭; (四)按发病机制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换气性呼吸衰竭; 1、通气性呼吸衰竭:也称泵衰竭,主要引起通气功能衰竭,表现为II型呼吸衰竭;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中枢、外周神经、神经肌肉组织(神经-肌肉接头和呼吸肌)、胸廓统称为呼吸泵,这些部位病变称为泵衰竭。 2、换气性呼吸衰竭:也称肺衰竭,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I型呼吸衰竭;严重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如COPD)影响通气功能障碍,造成II型呼吸衰竭。

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

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 发表时间:2015-11-16T16:06:03.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董子帅王东海(通讯作者)陈君霞 [导读]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 467499 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 46749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细清创法彻底清创,修整伤口,用整形技术修复错位损伤及深部组织断裂,无张力精细缝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100%。结论: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整形美容技术;软组织损伤;面部皮肤 面部皮肤暴露于人体表面,易受损伤,虽然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但大大影响美观[1],传统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方法为在简单消毒的条件下,利用粗针粗线直接进行皮肤拉拢及缝合,拆线后也不进行抗瘢痕治疗[2]。这种治疗方式常导致者疼痛、皮肤瘙痒、挛缩、伤口瘢痕增生、面部皮肤表面不光滑、面色灰暗等,不良后果严重,患者满意度低[3]。为了改善皮肤外观,纠正上述不良后果,我院采取整形美容技术对损伤的面部皮肤软组织进行修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患者18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95例,年龄7-58岁,平均年龄(36.3±13.9)岁,致伤原因有切割、车祸、爆炸、摔伤等,车祸和摔伤者比例最大。受伤部位有额部、颊部、眼睑、鼻部、颏部,也有多部位损伤患者。伤口性质有切割伤、挫裂伤、撕脱伤等,部分患者伤口内有色素物沉积。全部患者均经检查证实无生命危险。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致伤原因、受伤部位、伤口性质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仔细了解患者病情,损伤时间、部位,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做合理地手术设计,询问患者是否有个人要求,根据患者所提的特殊要求,进行伤口缝合及手术的设计及方式选择[4]。局部麻醉,严重受损者全身麻醉。碘伏溶液、双氧水反复冲洗创面,去除皮肤内部的异物,彻底止血。(2)修复:对于张力较小,创面边缘整齐的伤口,6-0无损伤美容线直接缝合;伤口边缘皮肤严重挫伤,创面边缘不整齐的伤口,首选应修剪掉创面边缘的皮肤,再进行缝合,皮肤利用6-0无损伤美容线缝合,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利用4-0 至5-0 薇乔线间断缝合,缝合时彻底止血,不留死腔,缝合后在伤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后进行包扎。对于皮肤有缺损情况,缝合有张力的患者,采用V-Y 成形术、“Z”成形术对创面进行修复,若缺损面积较大,可进行移植游离皮瓣,再进行包扎[5]。(3)包扎:术后适当加压包扎,1-3d后正常包扎,伤口外敷油布,无菌敷料覆盖,松紧适度。(4)术后处理:常规抗感染治疗,4-5d,补充充足维生素。忌食辛辣,忌烟忌酒。5-8d插线,温的生理盐水仔细清洗伤口缝合处,康涂抹抗瘢痕药物每日2次,持续1个月[6]。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运用X2检验分析,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修复效果评价: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1年内,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伤口错位畸形以及瘢痕增生等并发症,伤口均得到良好恢复。 2.2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结果问卷显示,180例患者对于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满意度为97.8%。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外科处理原则对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修复,注重的是功能恢复及伤口愈合,虽然伤口愈合效果较好,但常伴随着严重的继发畸形及明显瘢痕,影响着患者面部美观,常常还需进行后期手术修复[7]。软组织损伤主要指由于慢性劳损或者外界伤害以及自身疾病原因造成的人体皮肤、肌肉、韧带、腱鞘、肌腱、滑膜囊、关节囊、周围神经血管等的病理受损。临床表现主要为畸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8]。修复软组织损伤必须要遵循美容外科的技巧及原则:(1)无创伤操作:手术过程中每一项操作都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创伤,手法轻柔、准确、熟练,避免不必要的挤压、扭转、拉扯、钳夹等。(2)术中要按照解剖层次分层对损伤组织进行缝合、修复,准确到位,做到各解剖层次严密对合。缝合要张力适度,张力主要分布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表皮层和浅层不应有张力。(3)从美学角度对伤口、伤口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皮肤软组织上的缺失范围、缺失大小能够进行评价,做到伤口修复完成后,各种解剖标志线及面部器官无移位变形[9]。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容貌,以往的外科修复方法不能使患者满意,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面部软组织创伤,可以抑制瘢痕增生,减轻炎症反应,疗效确切。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80例患者中,术后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1年后瘢痕基本消失,患者对于该种修复方式认可度高,满意度为100%。 综上所述,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愈合效果及美学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咏璇,杜学亮,陈平,刘必来,邓林.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修复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06(6):433-435. [2]邹元明.应用整形美容技术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05(6):62+64. [3]金武军,马越波,徐佩君,谢小丽.整形外科技术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01(7):11-12.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呼吸衰竭 ?定义 ?病因、分类、分型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结核性呼衰的特点 定义 ?当人体的气体交换发生严重障碍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功能,不能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时,即为呼吸衰竭。?它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 ?因此呼吸衰竭是一种功能失常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呼吸衰竭的病因 ?气道阻塞性疾病 ?肺实质浸润性疾病 ?肺水肿性疾病 ?肺血管疾病 ?胸壁与胸膜疾病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呼吸衰竭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 ?周围神经系统或胸壁的异常 ?气道的异常 ?肺泡异常 呼吸衰竭的分型 ?按病理生理分: 泵衰竭:指神经肌肉病变引起者 肺衰竭:指呼吸器官病变引起者 ?按动脉血气分: Ⅰ型呼衰:P a O2<60mmHg,P a CO2降低或正常 Ⅱ型呼衰:P a O2<60mmHg和P a CO2 >50mmHg 或P a O2 >60mmHg和P a CO2>50mmHg(吸氧) ?按发病急缓分: 急性呼衰:数分钟到数小时

慢性呼衰:几天或更长,体内已充分代偿 慢性呼衰急性加重:酸碱代偿机制不充分,pH改变明显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脑对缺氧敏感,缺氧最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 ?完全停止供氧4~5min →不可逆的脑损害 ?急性缺氧→烦躁不安、抽搐,短时间内死亡 ?轻度缺氧→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 ?P a O2<50mmHg →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 ?P a O2<30mmHg神志丧失、昏迷 ?P a O2<20mmHg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 缺氧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缺氧早期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心率↑、心排血量↑、血压↑→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严重缺氧→心率↓、心肌的舒缩功能↓、心输出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致死。 ?缺氧→肺小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肺源性心脏病 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一、疖、痈、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衣服宽松,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2、积极治疗皮肤病,减少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防止继发感染,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扁桃体炎、龋齿及手足癣感染。 4、对住院的危重症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产生。 二、新生儿皮下坏疽 1、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 2、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其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 3、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三、褥疮 1、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勤翻身,保护骨隆起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2、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 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易发生褥疮的病人应经常检查受压部位; 4、增加营养摄入,增强体质。 四、烧伤感染 1、烧伤患者应安置在有消毒隔离条件的病房,对病情严重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2、烧伤隔离病房内空气保持清新、流通,必要时进行动态空气消毒。 3、进入烧伤隔离病房前,医护人员应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进入烧伤隔离病房后,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手套,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更换手套,脱手套后消毒双手,视病人创面情况穿隔离衣。 5、严格无菌操作,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应远离烧伤创面。 6、所有床单位物品,如布类必须高压灭菌备用,病室内固定相应诊疗器具,如听诊器、血压计及体温计等。 7、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8、严格探视制度。 9、患者出院、转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

肩袖损伤最全评估总结5个要点,3项特殊检查和5块重点肌肉

肩袖损伤最全评估总结 | 5个要点,3项特殊检查和5块重点肌肉! 一提到肩痛、颈肩不适,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肩周炎。但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科普过,其实80%的肩部问题都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损伤」。 什么是「肩袖损伤」呢? 肩袖损伤又称肩袖创伤性肌腱炎。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共同组成肩袖,它们的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把肩胛骨与肱骨相互连接,形状相似于袖口把肱骨固定在盂窝,故名「肩袖」。

造成肩袖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内因包括肩袖肌力量不平衡、肩袖肌灵活性差、内在弹性负荷过度、血液供应差、组织退变;而外因则有肩峰下撞击、肩锁关节形状及外伤、肩胛运动异常、周围肌肉不平衡、关节内损伤或病变、弹性负荷过度、反复应力等。 但其实,临床处理中会遇到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即便诊断为「肩袖损伤」,也不能仅考虑肩关节周围解剖结构。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个肩痛处理案例,不仅牵涉到肩关节本身问题,还包括腹部、颈椎和内脏等的影响。 1、肩痛评估的5个要点 2、肩部常用的3项特殊检查 3、案例评估结果分析 4、肩袖损伤处理必知的5块肌肉 肩痛评估的5个要点 ▼ 案例展示 王女士,40岁,因双侧肩膀酸痛2年,反复发作10月余前来就诊。晨起加重、热敷缓解。仰头、低头活动受限,伴有手麻、头晕。 患者自述左侧肩部疼痛明显,诱因为2年前意外摔伤,左侧肩关节负重撑地后持续疼痛,做外展位下外旋时,出现肩关节落臂征。后MRI显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颈椎C5、6,C6、7椎间盘突出,但无明显压迫硬膜囊现象。无其他疾病史。 接下来,我们康复机构的治疗师从以下5点为王女士进行了评估和病症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护理目的:观察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治疗中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临床疗效,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采用VSD治疗的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 资料及护理疗效。结果:30例患者创面经VSD引流术后植皮完全成活。护理过程中负压引流密闭有效,引流通畅,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护理结果满意。术后随访0.5~3.0年,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VSD可以一期封闭创口、减少毒素吸收,促进创面愈合,减轻肿胀,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负压密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封闭式负压引流是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的理想选择。 标签:封闭式负压引流;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护理 VSD是一种设计思维独特、对传统外科引流作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更为一些用传统方法处理困难、疗效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性[1]。随着交通业的发展,户外活动、意外伤害的增加,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日趋增多,特别是大面积的和/或合并创面污染、出血、感染的患者,临床处理比较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需经历反复的换药、清创,病程长,患者痛苦大,且易由于感染控制不佳等因素造成组织进一步损伤。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应用VSD技术治疗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0~60岁,平均35岁;上肢8例,下肢22例;其中锐器损伤18例,车祸伤12例。 1.2 治疗方法采用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次性使用VSD扩创材料。该材料是用缩入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泡沫制成的医用泡沫敷料。在彻底清创后,根据创面情况,如果创面平整,VSD敷料直接覆盖创面;如果有深部创腔,呈烧瓶状或倒三角形状,VSD敷料通过修剪塑形填充埋入创腔,再用生物半透膜覆盖,覆盖范围应超过创缘3 cm以上,保持创面的封闭性。创面较大者,常用多块VSD敷料,各引流管通过“Y”形连接管逐渐连接至脉冲式吸引器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调整负压值在125~450 mm Hg(0.017~0.060 Mpa)之间,间歇负压引流7~10 d。当出现生物泡沫敷料干结,灰暗有异味,而创面肉芽水肿不新鲜,创腔仍然有较大缺损,及时更换VSD敷料,直至肉芽生长新鲜呈细颗粒状,创腔基本长满,予以创面植皮,皮瓣缝合。 1.3 护理方法 1.3.1 保持引流的通畅VSD材料轻度塌陷贴伏创面,内管形态明显凸现。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 一、概述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1、肩袖的相关解剖 肩袖(Rotator cuff),又叫旋转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共同组成,呈一个袖套状包绕肱骨头,维持盂肱关节的稳定,同时提供肩关节活动时所需的动力。冈上肌起自冈上窝,止点位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作用是另上臂外展。其上方为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下方是盂肱关节的关节囊,前方与喙肱韧带相邻,后方与冈下肌前部的纤维相邻。冈下肌起于冈下窝,止点位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作用是另上臂外旋。在进行MRI 扫描时,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显示冈上、冈下肌腱最佳。

小圆肌起自肩胛骨的外侧缘,止点位于肱骨大结节下部,作用是另上臂外旋。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止点位于肱骨小结节,作用是另上臂内收、内旋。在MRI扫描时,轴位和斜矢状位上显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最佳。 肱二头肌长头腱起自关节盂上结节和上盂唇,由冈上肌、肩胛下肌肌腱于结节间沟处共同包绕,行走于肩关节腔内和结节间沟中。在MRI上表现为原型的无信号结构。有时由于肌腱鞘内含有脂肪,在MRI上表现为高信号,常被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在轴位上显示最佳。 肩袖间隙(rotator cuff interval)位于喙突的外侧、冈上肌腱及肩胛下肌腱之间的一个三角形的间隙,其尖端由肱二头肌肌腱上方的横韧带构成,是肩袖最薄弱的部位。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详解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依据不同的文献报告为5%-39%。作为上肢的活动枢纽,肩关节决定了整个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空间精确度。而肩袖肌群作为肩关节空间位置精确控制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对肩关节的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肩袖损伤会使肩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在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将就肩袖损伤的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概述。 一、肩袖的解剖和功能 1、解剖肩袖由前方的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上方的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superior facet),后方的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middle facet)和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inferior facet)构成。它们在接近止点的位置与关节囊相愈着并相互融合形成袖套样结构包绕在盂肱关节的周围。 2、功能同髋关节相比,肩关节活动度更大,但内在稳定性低。肩袖的存在为肩关节提供了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和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在进一步谈肩袖的功能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nman[1]在1944年提出并由Burkhart在1993年进一步完善的力偶平衡理论。 力偶平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冠状面上的平衡:位于肩关节旋转中心下方的肩袖肌肉,包括肩胛下肌的下部、冈下肌的下部和小圆肌的全部,所产生的力矩能够与三角肌产生的力矩平衡,使合力的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抵抗三角肌收缩产生的向上的牵引力,维持了肩关节在上举过程中的稳定。 (2)在轴面上的平衡:指位于前方的肩胛下肌与位于后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力矩平衡。也即所产生的合力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使肩关节能够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空间位置保持稳定性。

呼吸衰竭定义及分类-呼吸衰竭定义及分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呼吸衰竭总论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是指多种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功能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排血量降低等因素。 疑问:心内解剖分流比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导致的动静脉血液分流,未进行气体交换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理解这不是呼吸衰竭的问题;但是原发排血量降低的因素?这不就是心衰吗?心衰会导致PaO2下降吗?机制是什么? 二、呼吸衰竭的分类: (一)根据血气分析分类:最重要的标准:PaO2<60mmHg(考试); 1、I型呼吸衰竭:由于换气功能障碍,又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正常或下降; 2、II型呼吸衰竭: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又称通气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50mmHg;即缺氧伴CO2潴留; 3、吸氧状态:PaO2>60mmHg,PaCO2>50mmHg-------II型呼吸衰竭; 4、吸氧状态:PaO2>60mmHg,PaO2/FiO2<300mmhg---呼吸衰竭(肺损伤);(二)根据病程、起病急骤分急、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数秒或数天发生,机体来不及代偿,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 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在原有肺部疾病,机体产生代偿反应,主要是血HCO3-代偿性增高。在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病情急性加重,在短时间出现PaO2显著下降和PaCO2显著升高,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三)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神经性呼吸衰竭; (四)按发病机制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换气性呼吸衰竭; 1、通气性呼吸衰竭:也称泵衰竭,主要引起通气功能衰竭,表现为II型呼吸衰竭;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中枢、外周神经、神经肌肉组织(神经-肌肉接头和呼吸肌)、胸廓统称为呼吸泵,这些部位病变称为泵衰竭。 2、换气性呼吸衰竭:也称肺衰竭,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

呼吸衰竭诊断和鉴别诊断

呼吸衰竭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根据患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或其他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病史,有缺O2和(或)CO2潴留的临床表现,结合有关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衰的性质和程度,对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均有重要价值。 一、动脉血氧分压(PaO2) 指物理溶解于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健康人PaO2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并受体位等生理影响。根据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氧合血红蛋白离解曲线呈S形态,当PaO2>8kPa(60mmHg)以上,曲线处平坦段,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PaO2改变5.3kPa(40mmHg),而血氧饱和度变化很少,说明氧分压远较氧饱和度敏感;但当PaO2<8kPa以下,曲线处陡直段,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故PaO2小于8kPa(60mmHg)作为呼衰的诊断指标。 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是单位血红蛋白的含氧百分数,正常值为97%。当PaO2低于8kPa(60mmHg),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处于陡直段时,血氧饱和度才反映出缺氧状态,故在重症呼衰抢救时,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来帮助评价缺O2程度,调整吸O2浓度使患者SaO2达90%以上,以减少创伤性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这对合理氧疗和考核疗效起积极作用。 三、动脉血氧含量(CaO2) 是100ml血液的含氧毫升数。其中包括血红蛋白结合氧和血浆中物理溶解氧的总和。CaO2=1.34×SaO2×Hb+0.003×PaO2.健康者CaO2参照值为20ml%.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SVO2)为75%,其含氧量CVO2为15ml%,则每100ml动脉血经组织后约有5ml氧供组织利用。血红蛋白减少,SaO2低于正常,血氧含量仍可正常范围。 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PaCO2为4.6kPa-6kPa(35-45mmHg),大於6kPa为通气不足,小於4.6kPa可能为通气过度。急性通气不足,PaCO2>6.6kPa(50mmHg)时,按Henderson-Hassellbalch公式计算,pH已低于7.20,会影响循环和细胞代谢。慢性呼衰由於机体代偿机制,PaCO2>6.65kPa(50mmHg)作为呼衰诊断指标。 五、pH值 为血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正常范围为7.35-7.45,平均7.40.低于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但不能说明是何种性质的酸碱中毒。临床症状与pH的偏移有密切相关。 六、碱过剩(BE) 在38℃,CO2分压5.32kPa(40mmHg),血氧饱和度量100%条件下,将血液滴定至pH7.4所需的酸碱量。它是人体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定量指标,加酸量为BE正值,系代谢性碱中毒;加碱量EB为负值,系代谢性酸中毒。正常范围在0±2.3mmol/L.在纠正代谢性酸碱失衡时,它可作为估计用抗酸或抗碱药物剂量的参考。 七、缓冲碱(BB) 系血液中各种缓冲碱的总含量,其中包括重碳酸盐、磷酸盐、血浆蛋白盐、血红蛋白盐等。它反映人体对抗酸碱干扰的缓冲能力,及机体对酸碱失衡代偿的具体情况。正常值为45mmol/L. 八、实际重碳酸盐(AB) AB是在实际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下人体血浆中所含的碳酸氢根的含量。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值为24mmol/L.HCO3-含量与PaCO2有关,随着PCO2增高,血浆HCO3-含量亦增加。另一方面HCO3-血浆缓冲碱之一,当体内固定酸过多时,可通过HCO3-缓冲而

呼吸衰竭试题1

一、A1题型 1.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诊断指标是 A.Pa02<6.65kPa,PaC02>8.0kPa B.Pa02<7.32kPa,PaC02>7.32kPa C.Pa02<8.0kPa,PaC02>6.65kPa D.Pa02<9.3kPa,PaC02>5.32kPa E.Pa02<6.32kPa,PaC02>9.3kPa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099】 【正确答案】C 2.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呼吸频率增快 C.呼吸困难与发绀 D.神经精神症状 E.双肺有大量湿啰音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100】 【正确答案】C 3.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 A.通气/血流>0.8 B.通气/血流<0.8 C.弥散功能障碍 D.肺动一静脉样分流 E.肺泡通气不足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101】 【正确答案】E 4.引起I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疾病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阻塞性肺气肿 C.气管异物 D.膈肌麻痹 E.ARDS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102】 【正确答案】E 5.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产生二氧化碳潴留的最主要的机制是 A.通气不足 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肺动一静脉样分流 D.弥散障碍 E.氧耗量增加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103】 【正确答案】A 6.对呼吸性酸碱失衡的判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pH B.PaC02 C.BE D.AB E.SB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10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此题正确答案为B. PaC02,PaC02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最优价值的指标。 BE:参考范围:-3—+3(注:在正负3之间) 实际碳酸氢盐(AB):指从人体血浆中实际的HCO3-含量。标准碳酸氢盐(SB):指在体温37度时PaCO2在5.32kPa(40mmHg),血红蛋白在100%氧饱合条件下测出的HCO3-的含量. AB:动脉血21-26mmol/L;静脉血22-28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SB:21-25mmol/L。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7.肺弥散功能障碍最常出现 A.Pa02正常,PaC02上升 B.Pa02下降,PaC02上升 C.Pa02正常,PaC02正常 D.Pa02正常,PaC02下降 E.Pa02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105】 【正确答案】E 8.肺性脑病与高血压脑病鉴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气短 B.头痛 C.发绀 D.高血压 E.昏迷 【本题1分】 【答疑编号19107】 【正确答案】C 9.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高浓度氧疗仍无效.其原因很可能为 A.严重肺通气功能障碍 B.严重肺动一静脉样分流 C.通气/血流比例增大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概述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肩袖损伤的诊断及分型。 肩部疼痛,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肩周炎。我们在临床的时候,有肩部疼痛的患者来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问:“医生我可不可能是肩周炎,我能不能变成肩周炎?” 其实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像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盂肱关节脱位和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炎、腋神经损伤,这些都会导致肩部疼痛。临床统计肩部创伤患者中,肩周炎只占肩痛的10%-15%,而肩袖损伤占到了40%-60%。如果我们将肩袖损伤误诊成肩周炎,从而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锻炼,或者针对肩周炎的一些推拿治疗,这时可能就会把已经损伤的肩袖造成更大的破坏,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1788年,蒙罗首先描述了肩袖撕裂,此后肩袖撕裂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解剖基础 肩袖又称旋转腱袖,它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其中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其余三肌自前至后抵止于大结节上,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一袖口,故名肩袖。又因冈下肌、小圆肌外旋肱骨而肩胛下肌旋肱骨,故又称旋转腱袖。8月14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站)←点击查看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手呈半握拳状,其拇指放置于肱骨小结节处,其余三指自然放松,置于肱骨大结节处,其拇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小结节处的肩胛下肌,食指代表的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顶部的冈上肌,中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的冈下肌,无名指代表的就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下部的小圆肌。 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肩袖解剖和肩袖的功能,这图我们看到的是肩袖的正面观和背面观。

呼吸衰竭地诊断与治疗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呼吸衰竭 ?定义 ?病因、分类、分型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结核性呼衰的特点 定义 ?当人体的气体交换发生严重障碍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功能,不能排出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时,即为呼吸衰竭。 ?它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伴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 ?因此呼吸衰竭是一种功能失常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呼吸衰竭的病因 ?气道阻塞性疾病 ?肺实质浸润性疾病 ?肺水肿性疾病 ?肺血管疾病 ?胸壁与胸膜疾病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呼吸衰竭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 ?周围神经系统或胸壁的异常

?气道的异常 ?肺泡异常 呼吸衰竭的分型 ?按病理生理分: 泵衰竭:指神经肌肉病变引起者 肺衰竭:指呼吸器官病变引起者 ?按动脉血气分: Ⅰ型呼衰:P a O2<60mmHg,P a CO2降低或正常 Ⅱ型呼衰:P a O2<60mmHg和P a CO2 >50mmHg 或P a O2 >60mmHg和P a CO2>50mmHg(吸氧) ?按发病急缓分: 急性呼衰:数分钟到数小时 慢性呼衰:几天或更长,体已充分代偿 慢性呼衰急性加重:酸碱代偿机制不充分,pH改变明显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脑对缺氧敏感,缺氧最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 ?完全停止供氧4~5min →不可逆的脑损害 ?急性缺氧→烦躁不安、抽搐,短时间死亡 ?轻度缺氧→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 ?P a O2<50mmHg →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 ?P a O2<30mmHg神志丧失、昏迷 ?P a O2<20mmHg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 缺氧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缺氧早期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心率↑、心排血量↑、血压↑→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严重缺氧→心率↓、心肌的舒缩功能↓、心输出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致死。 ?缺氧→肺小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诊疗规范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 2 )降 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年第8卷第1期《呼吸衰竭的表现、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及人民卫生出版社《西医内科学》第六版“呼吸衰竭”章节有关内容。 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 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 )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 分压(PaCO 2 )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 按动脉血气分析有以下两种类型: 1.缺氧无CO 2潴留,或伴C0 2 降低(Ⅰ型) 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氧疗是其指征。 2.缺02伴C02潴留(Ⅱ型)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02和C0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0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解决。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中枢性呼衰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使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导致呼衰;外周性呼衰是由于呼吸道、呼吸肌、胸廓等疾患所致者。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多见于突然发生的气道梗阻、神经肌肉损伤、胸廓病变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原因,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抢救才可挽救生命。慢性呼衰多继发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起病徐缓,病程漫长,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但一旦有呼吸道感染,加重呼吸功能负担,即可出现危重症状。 【诊断流程】 一、病史及症状: 1.多有支气管、肺、胸膜、肺血管、心脏、神经肌肉或严重器质性疾病史。 2.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二、查体发现: 可有紫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三、辅助检查: 1.血气分析;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 2 )<8.0Kpa (6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6.7Kpa(50mmHg)为Ⅱ型呼衰,单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为I型呼衰。 2.其它检查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发现。 【鉴别诊断】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延边大学延边医院摘要: 呼吸衰竭问题是内科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 比较严重的是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临床分型和诊断多数根据动脉血气进行分析。 此外,引发呼吸衰竭的病症还有呼吸泵和肺部实质性或呼吸道的病变。 本文将针对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治疗等几个部分对呼吸衰竭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氧气治疗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由各种急慢性致病因素引起肺部正常气体交换,影响呼吸功能,通气、换气障碍而发生机体组织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造成的低氧或高碳酸血症,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和代谢平衡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 引发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分为以下两点: (1)影响呼吸泵的疾病。 (2)影响呼吸道或肺部的疾病[2]。 严重的呼吸衰竭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后果[3]。 1.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1 呼吸困难如呼吸频率加快、 1 / 6

幅度变浅,严重时出现节律的改变;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常常出现紫绀。 1.2 低氧血症表现如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患者则表现为淡漠、嗜睡、昏睡,乃至昏迷。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引起各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机体出现无氧酵解和乳酸堆积,致使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失调[4]。 2.呼吸衰竭病因 2.1 通气障碍(1)阻塞性;(2)限制性;(3)呼吸动力性。 2.2 换气障碍(1)通气/血流比例(V/Q)失调,(2)肺内分流,(3)弥散障碍。 2.3 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 2. 3.1 引起器官组织缺氧(1)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脑的耗氧占全身总耗氧量的 20%。 缺氧时脑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可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严重时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病理改变,甚至脑细胞死亡[5]。 (2)对呼吸影响: 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产生抑制作用。 严重缺氧时,这种反射变得迟钝。 (3)对心血管影响:

呼吸衰竭范本

任务十二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一、选择题 1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 A.PaO2﹤30mmHg,PaCO2﹥80mmHg B.PaO2﹤40mmHg,PaCO2﹥70mmHg C.PaO2﹤50mmHg,PaCO2﹥60mmHg D.PaO2﹤60mmHg,PaCO2﹥50mmHg E.PaO2﹤70mmHg,PaCO2﹥40mmHg 2. 慢性呼吸衰竭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先决条件是 A.控制肺部感染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应用呼吸兴奋剂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加强营养 3. 慢性呼吸衰竭常见的基本病因是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重症肺结核 C.肺间质纤维化 D.尘肺 E.肺炎 4.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是 A.咳嗽 B.发绀 C.呼吸困难 D.烦躁不安 E.嗜睡 5. 慢性呼吸衰竭缺氧的典型症状是 A.发绀 B.呼吸困难 C.烦躁不安 D.心率增快 E.定向力障碍 6.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发生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是 A.出现呼吸困难 B.出现发绀 C.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D.出现循环系统症状 E.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7.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出现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等症状应考虑并发A.休克 B.窒息 C.心力衰竭 D.肺性脑病

E.肾功能衰竭 8. 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安排病人在监护室 B.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C.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D.对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提供营养 E.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持续吸氧 9. 呼吸衰竭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 A.清除积痰 B.使用呼吸兴奋剂 C.合理给氧 D.纠正酸碱平衡 E.控制呼吸道感染 10.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吸氧最适宜的流量为 A.1~2L/min B.2~4L/min C.4~6L/min D.6~8L/min E.﹥8L/min 11.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吸氧的适宜浓度为 A.15%~19% B.20%~24% C.25%~29% D.30%~34% E.35%~40%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控制感染 B.纠正缺氧 C.维持体液平衡 D.治疗相关基础疾病 13. 呼吸衰竭患者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 A.心率加速 B.紫绀 C.血压下降 D.呼吸困难 E.肝肾功能损害 14. 呼衰病人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应采取的措施是A.可施行同步电除颠 B.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C.可用于心内注射利多卡因 D.可施行非同步电除颠 E.立即做心内按压 15. 要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肺泡通气与肺血流灌注之比应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