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培养方案说明文档

培养方案说明文档

培养方案说明文档
培养方案说明文档

培养方案说明文档

重庆大学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矿业工程

学科(专业)代码:0819

培养单位名称: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2015年12月20日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1)硕士学位

1)基本知识培养目标

具有矿业工程学科领域较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基本素质培养目标

具备较高科学素养,法制观念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3)基本能力培养目标

较深厚的专业素养,对矿业工程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有清晰的理解和初步明确的判断;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数值计算软件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内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学术交流和外文论文写作能力。

具备较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 博士学位

1)基本知识培养目标

具备矿业工程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

2)基本素质培养目标

具备较深厚的学术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备一定学术潜力;遵纪守法、诚信公正,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

3)基本学术能力培养目标

深厚的专业素养,对矿业工程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具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科研组织协调和参与工程实践的能力;具备学术创新能力,对

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能够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

1)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学术型硕士生应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采矿工程专业知识,对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计算机技术等研究手段有一定了解,且应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地质学、工程力学、矿山机械、矿业经济、矿井灾害及防治技术、矿山环境、矿山企业管理等。

学术型硕士生应具备文献查询、资料收集、实验室试验能力,以及高级数值计算能力、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能力;应围绕采矿工程学科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并开展研究工作,系统掌握该学科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矿山及实验室勘察、实验工作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该方向的基本研究方法;借助学位论文的科学选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理论方法和研究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加深对该学科方向的理解。

硕士生应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训练,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及有关观测、实验仪器设备,并能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具有承担采矿工程有关科研和教学的能力。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2)基本素质

学术素养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有较好的才智、涵养和创新精神。硕士生应关注采矿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兴趣、学术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能够将采矿工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洞察力、扎实地开展工程现场调查、试验和室内数值模拟与反演相结合的工作能力、较好的学术潜力和创新意识。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亦应掌握并尊重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本领域相关材料的发现者、相关观点的提出者进行明确而又准确的表达,避免重复研究,杜绝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遵循学术研究伦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借助学科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学术道德

本学科硕士生应遵守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法律和规章,具有科学奉献和务实诚信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禁以任何方式漠视、淡化、曲解乃至剽窃他人成果,杜绝篡改、造假、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

3)学术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当具备通过研究动态分析、生产实践调查、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科科学技术研究前沿问题,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有效获取研究所需要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硕士生应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和生产实践需求,避免盲目选题。应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工程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反演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等方面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以使自己的学位论文得出可靠的结论。

本学科硕士生应认真研读前人或同行的研究成果,加强学术交流,从中体会前辈和同行学者的研究方法,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研究对象的恰当方法。

科学研究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不仅应具备学习、分析和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能力,还须要掌握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和现代岩石力学、工程地质、现代采矿、矿物学等现场勘查、观测技术以及相关的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及实验室实验等基本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备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以及完成科研过程的能力。并在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和推理,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论证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采矿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生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及取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在开展学术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本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采矿工程专业技术领域发现自己研究方向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践能力

采矿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生应具有一定实践能力,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

学术交流能力

本学科硕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具有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和一定水平的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语言进行准确、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学术成果的展示主要体现于适时在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科研创新活动等平台中发布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发明。

(1)博士学位

1)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掌握地学、力学、数学、机械、电气、安全、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采矿工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能运用实验、系统工程、物理模拟、数值计算、计算机仿真等方法与手段,创造性地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工艺及与本学科有关的其他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熟悉并了解矿山岩石(岩体)力学与采矿学基础理论,井巷施工方法与工艺、露天与地下开采方法与工艺、地压控制理论与技术、岩体支护与加固技术、矿井安全与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矿山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矿业经济与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博士生应具有扎实的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计算机技术等研究手段,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口语表达能力。2)基本素质

学术素质

博士生应对采矿工程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以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矿业产业、丰富和发展传统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的理论、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精神来学习和研究采矿工程学科,具有创造性的发现和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博士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及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计算机技术等研究手段,且应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地质学、工程力学、矿井灾害与防治、矿山环境、矿业经济等,同时应系统全面地掌握与自己主攻研究方向联系密切的学科知识。

作为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合作内容包括:研究计划的制订、现场调查、实验及其分析、综合技术路线的实施等,且应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术道德

博士生应遵守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法律和规章,具有科学奉献和务实诚信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采矿工程专业领域生产、教学、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带头人的基本素质。博士生还应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能够客观分析,正确辨识,引用他人学术成果时,应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规范和标注,这主要包括采矿工程研究中的数据、图表、公式、研究方法、研究论文和工程计划等表征采矿工程研究成果的重要方面。

3)学术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

博士生应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基本方法、规范路径和程序;具备深入、系统分析、评价文献资料的能力;注意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的社会发展背景、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获取彼此之间的联系性和独立性,以及它们在引导采矿工程发展上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分析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的学术感性能力,能有效获取和消化最新专业知识,善于知识整合、设计及创新。

博士生应具有对采矿工程学科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及学术思想的学术鉴别能力。主要包括:对已有成果的总结、概括、剖析能力;对其科学性、真理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的比较与分析能力;对相关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数据、推理推导、文字表述、分析方法以及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逻辑性、概括性、准确性等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

博士生应全面了解国内外采矿工程科学技术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掌握矿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善于发现采矿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采矿工程领域内具有共性的、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有重要作用的关键问题;能熟练运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行业知识,开拓新方法,开发新技术,不断解决本学科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工程实际问题,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创造实验条件,独立进行实验设计,以及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并具备在本研究领域组织课题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的能力。

学术创新能力

博士生应尊重科学,崇尚实践,具有辩证思维,具备学术质疑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及取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采矿工程专业技术领域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在采矿工程相关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

学术交流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的能力,应具有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及一定水平的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撰写的学术论文或技术报告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在学术报告中能准确清楚地表达出科研工作的内容和结论。

实践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熟练掌握本领域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独立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 其他能力

博士生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科学洞察能力和良好的国际视野。

二、学科及研究方向

采矿业是工业的龙头,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动力和生产原材料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庆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创办于1935年,是全国最早开办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1996年获准设立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重庆大学采矿工程学科于2006年被批准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煤矿与安全工程领域”国家级特色专业,并于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根据“华盛顿协议”( Washington Accord ) 建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协议体系”标准进行的专业认证。经过80余年的发展,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目前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我国西部省市区高校中唯一拥有采矿工程学科的985高校,也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特色专业之一。目前,采矿工程学科拥有“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具有国内一流的科研实力。重庆大学矿业工程在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矿业学科排名中名列第4。

本学科主要有以下研究方向:

1、矿床开采理论及技术

2、矿山岩石力学

3、矿井灾害预测及控制

4、矿物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

5、矿业经济

6、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理论与技术

7、矿山环境工程

8、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

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以上各研究方向尤其在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矿山灾害与防治(煤瓦斯突出防治)、矿山岩石力学、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与理论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采矿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矿山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使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2.5-3年。博士生(硕博生取得博士学籍起)学制3年、学习年限3-4年。直博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4-5年。

硕士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1-1.5年,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博士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0.5-1年,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2年。直博生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1.5-2年,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2年。

学业成绩优秀、科研业绩突出、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申请提前答辩。

因承担重要科学研究课题需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可申请延长在校时间;优秀创新创业研究生,可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四、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由课程学分、其他培养环节学分及学位论文工作学分三部分组成。见表1。

硕士生应修满不少于44学分,其中课程不少于26学分(含公共必修课程6学分+专业必修课程8学分),其他培养环节不低于3学分,学位论文工作15学分。

博士生应修满不少于41学分,其中课程不少于13学分(含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学分),其他培养环节不低于3学分,学位论文工作25学分。

直博生(含硕博连读)应修满不少于67学分,其中课程不少于39学分(含公共必修课程11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2学分),其他培养环节不低于3学分,学位论文工作25学分。

其他培养环节包括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硕士中期考核、博士生综合考试与预答辩、三助一辅与创新创业实践、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等环节。其中: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1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为硕士生、博士生必修环节(直博、硕博连读生可减免硕士阶段必修环节);博士生综合考试1学分,为博士生必修环节;博士预答辩为必修环节,作为学位论文工作的组成部分,学分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学分中;研究生参加三助一辅部分工作与创新创业实践,计1学分;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为必修环节,计1学分。

学位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要体现申请者创造性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符合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的相应规定,符合重庆大学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规定。

(一)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并需经过充分的论证,在大量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阅读,整理、分析、加工等研究、分析过程,综合论述所研究领域前期的研究基础、前人的研究进展、已有的技术状态,论证自己对已有成果的认识,展望技术发展的态势,客观评价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实验条件、分析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可能面临的瓶颈或制约因素。综述中应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见解。

根据撰写综述的需要,查阅,分析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然后提出所选定的学术研究命题,综述全文一般不少于2000字,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70篇,其中最近10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要求占1/2以上,国外文献一般不少于15篇。

选题和综述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1)研究问题的背景;(2)研究问题在采矿工程学科领域的地位与作用;(3)研究问题在采矿工程中的科学意义或对矿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意义;(4)研究问题的阶段性进展或已有基础;(5)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6)研究的思路、目标以及主要的科学或技术问题,技术路径和主要技术路线等。

2、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按照《重庆大学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执行,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同时,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还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须经历选题报告、中期检查、预审报告(预答辩)和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报告、预审报告(预答辩)、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2)论文选题要切合实际,理论依据成立且可靠,选题切入点要鲜明,选择上不宜全而宽,可就某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3)论文必须有关于选题的文献检索,选题涉及的文献除经典学术专著和专论外,必须是近10年内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4)、硕士学位论文表述必须用科学语言,避免口语化。除了本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必须注明全称,其中,英文缩略语必须有中英文全称。

(5)论文正文不少于70页,且论文必须有适当的参考文献,原则上不少于70篇,其中最近10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应占1/2以上,国外文献一般不少于15篇。参考文献目录中所列的所有文献必须在论文正文相应位置标明引注。

(6)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等要求按照《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7)学位论文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学校将根据《重庆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进行处理。

3、质量与成果要求

论文的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要可靠。实验或研究内容应完整,数据翔实、充分,分析合理。论文要有自己的新见解,论文中的设计、计算、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讨论等环节应连接密切,论文撰写必须严格按照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书写规范条理,文字表达和图表清晰。凡是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论述、分析、数据和计算结果等,必须在相应的地方加以标注示和引住。本学科学术型硕士论文必须在采矿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技术途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是硕士生研究方向上的某一种或几种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创新。

学习期间,硕士学位申请者须在本专业领域至少发表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二)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1、选题与综述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并需经过充分的论证,在大量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阅读、整理、分析等过程,综合论述所研究领域前期的研究基础、前人的研究进展、已有的技术状态,论证自己对已有成果的认识,展望技术发展的态势,客观评价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实验条件、分析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可能面临的瓶颈或制约因素。综述中应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见解。

根据撰写综述的需要,查阅、分析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然后提出所选定的学术研究问题。综述全文一般不少于5000字,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0篇,其中最近10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要求占1/2以上,国外文献一般不少于30篇。

选题和综述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1)研究问题的背景;(2)研究问题在采矿工程学科领域的地位与作用;(3)研究问题在采矿工程中的科学意义或对矿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意义;(4)研究问题的阶段性进展或已有基础;(5)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6)研究的思路、目标以及主要的科学或技术问题,技术路径和主要技术路线等。

2、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按照《重庆大学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执行。同时,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还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须经历选题报告、中期检查、预审报告(预答辩)和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报告、预审报告(预答辩)、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2)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论文的体例格式、插图、表格、计量单位、数学公式、数字用法、参考文献等必须符合国际上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参考文献目录中所列的所有文献必须在论文正文中相应位置标明引注。

(3)博士学位论文表述必须用科学语言,避免口语化。除了本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必须注明全称,其中,英文缩略语必须有中英文全称。

(4)博士学位论文应有相关章节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各种结果进行交叉和互为印证,并进行适当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创新点,突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后人研究提供参考。

(5)论文正文不少于100页,且论文必须有适当的参考文献,原则上不少于150篇,其中最近10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应占1/2以上,国外文献一般不少于30篇。参考文献目录中所列的所有文献必须在论文正文相应位置标明引注。

(6)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等要求按照《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执行。

(7)学位论文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学校将根据《重庆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进行处理。

3、创新性及成果要求

(1)创新性要求

本学科博士论文必须在采矿工程领域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具体包括如下一个或几个方面:

采矿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

露天与地下开采的新方法;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

采矿工艺、技术与装备;

矿物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

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与工艺;

矿井灾害防治新理论与新技术

无废害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

“三下”、深部及高寒地区等特殊条件下开采技术、方法和工艺的新进展;

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领域。

(2)成果要求

学习期间,博士学位申请者须在本专业领域至少发表1篇3区以上SCI和1篇4区以上SCI或1篇国内权威期刊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需发表2篇3区以上SCI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八、毕业及授位

根据《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相应培养环节,满足学位申请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并授予学位。

九、文献阅读经典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表2 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文献阅读经典书目和重要期刊目录

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单位备注(必读或选读)

1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s: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and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William A. Hustrulid and Richard L. Bullock;

Society for Mining, Metallurgy, and Exploration (June 1, 2001) 选读

2 Subsurface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Malcolm J. McPherson;Springer; 199

3 edition (April 30, 1993) 选读

3 Rock Mechanics: For underground mining Barry H.G. Brady and E.T. Brown;Springer; Softcover reprint of the original 1st ed. 1985 edition (March 14, 2012) 必读

4 Mining Economics and Strategy Ian C. Runge;Society for Mining, Metallurgy, and Exploration; 1 edition (January 1, 1998) 必读

5 Mine Safety: A Modern Approach Balbir S. Dhillon; Springer; 2010 edition (May 12, 2010) 选读

6 Geology for Engineer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3rd Edition) Alan E. Kehew; Prentice Hall; 3 edition (January 21, 2006) 选读

7 Rock Blasting and Explosives Engineering Per-Anders Persson, Roger Holmberg ,Jaimin Lee; CRC Press; 1 edition (October 25, 1993) 选读

8 Air Pollution Control C. David Cooper and F. C. Alley,Waveland Press, Inc. 2010)

选读

9 煤矿开采学徐永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选读

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 选读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选读

12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选读

13 Engineering Geology 选读

14 Fuel 选读

15 NATURE 选读

16 SCIENCE 选读

十、其他

1、本学科留学生学术学位硕士和博士暂按本方案执行。

2、本培养方案从2016级起开始执行。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单位公章:

日期:

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教师自主发展的原则,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目标要求及教学理念。为了扎实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意识超前、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教师队伍,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独挡一面的胜任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整合。 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二、培养对象 2018年年龄在40周岁(1978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以后每年减去满40周岁且考核等次为优秀的教师,新增调入(分配)到我校的一线教师(不管年龄)。 三、培养措施 1.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每位青年教师要量体裁衣,制订一份具体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书”(根据自己实际培养年限);每学期初要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学期末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专业发展计划落实情况的总结)。 2.拜师结对

在每一学年开学初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传、帮、带”工作。“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帮”即帮助熟悉教材、课标,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带出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来。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师德、学技能,仔细研究老教师的讲课技巧,学习老教师的讲课思路,尽快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技巧,提高授课水平。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听青年教师的课4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8节,切实做好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四个环节工作。 3.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有一定数量的学习笔记,并写一篇读书心得。 (2)每学期阅读一本专业外书籍,并能撰写一篇读书心得。 (3)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以便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视野,取长补短,增长见识。“走出去”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交流。“请进来”即不定期请专家来校对青年教师进行讲座或座谈交流。 4.强化汇报课制度 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1节汇报课。由各组组织实施,组织好课前磨课、说课,课后评课,写好教后感或反思。学科内全体教师都要听课,提倡青年教师跨学科听课。 5.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每年要进行一次“三字二话(化)”考核,成绩直接进入相应的学期考核评价之中。三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即普通话,一化即教学信息化。 6.快速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纪要

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纪要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纪要 时间:2011年9月24日 地点:雨花校区四楼会议室 主题: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参会人员:王小红(湖南塑料研究所副所长、科天公司总经理)、戴文利(湘潭大学教授)、曾宪章(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副院长)、谭乐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长)、雷明智、王利民、杨中文、陈枝晴、谢圣英、刘西文等 会议纪要: 陈枝晴: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本专业关于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此次我代表我们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就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做一简单汇报,恳请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2011级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是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讨论、再由我执笔撰写,希望通过此次论证,还请各位、尤其是2位行业专家能就初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次论证主要想讨论如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方面的本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②初稿中本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是否合理?③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删减或增加的课程?课程教学中有何特别要求?④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是否合理?⑤教师的培训有何建议?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主要就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即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职业岗位面向和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做一简单汇报和说明……(略)。需要一提的时,刚才增院长提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我认为这种说法更符合我们专业的目标,因此此后我会把它改过来。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敬请各位提出批评和指正! 戴文利: 仔细看了方案,并就其中的一些地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首先,

新教师培养计划 (方案)

新教师培养计划 焦山寺小学 2015.2

焦山寺小学新教师培养计划 为了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短期内能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并逐步培养成为骨干教师,经研究特拟定我校《新教师培养计划》,以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一、领导小组 组长:王璞 二、培养对象 2013年调入的新教师—王楠 三、培养目标 培养新教师的目标是“一年合格,二年胜任,三年成才”。一年内使之能基本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两年内使他们能胜任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三年以后,使她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又能开展教科研工作,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 1.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勇于进取,认真执行岗位职责。 2.能独立根据教材,备出详案,及时写好“教学后记”,并在学习了别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再创造设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熟练掌握必要的教学常规,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能承担各种类型的课:汇报课、示范课、观摩课。 4.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能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四、培养内容与途径

1.培养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科课程标准、《宝坻区实施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学校考核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校本教研制度、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常规、日常德育要求等等。 2.途径:师徒共同学习和讨论、个人自学教育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师徒共同备课研究,互相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撰写心得及反思札记、教学一得、个案。以科研促教改,促教学能力提高。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当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参加各类培训和科组活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上交学习心得。 (3)提倡每学期读一到两本与业务有关的书籍,上交读书笔记。 (4)坚持粉笔、钢笔两字训练。 3.全程逐步推进,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导处指定高彩霞老师为指导教师,与其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

目录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类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院确定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机械制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检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能在材料、机械、汽车、冶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工艺与设备设计、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宽广的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从事金属与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实验研究、工艺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检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的基础知识,受到材料性能及检测、工程计算和绘图、外文资料阅读与翻译、文献检索、语言文字表达等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种材料成型的生产工艺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

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 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和了解工程材料、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具有模具设计的能力;具有工艺实验研究与产品质量检测、分析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 4. 具有材料成型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 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材料检测能力及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6. 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原理、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材料检测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表面工程与技术、模具制造工艺、焊接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 五、主要实验课、实训课与实践环节 主要实验(或实训)课程:AutoCAD应用实验、Pro/ENGINEER应用、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等。 实践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冲压工艺学课程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七、学制、毕业资格及授予学位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二)毕业资格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72学分,其中必修课最低91.5学分,选修课最低36.5学分、实践环节最低44.5学分,取得毕业资格。 (三)学位授予

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201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具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在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营销、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商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工商企业管理实际工作中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及必备的英语、计算机、应用文写作等文化知识; 2.具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运作、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 3.具备本专业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市场营销开发与管理、会计统计核算能力、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等; 4.职业(岗位)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5.具备获取新知识、自身发展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6年,标准学制4年 学分要求:177学分 五、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学项目管理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统计学货币银行学 七、实践性教学安排 学生于第2、4学期暑假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完成调查报告一篇;第6学期进行专业实习(4周),完成专业实习报告一篇;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报告一篇;第7~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 在学习期间,主要的专业实践有:工商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物流管理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等。 八、职业技能培训要求 在学习期间,原则上要求通过国家英语4级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或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通过与经济管理类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 九、毕业条件及必要的说明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表

***技工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 尊敬的领导: 您好!为进一步明确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加强我校专业的内涵建设,必须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方论证。特请您,在百忙之中能够对我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为进一步完善方案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能够与行业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突出中职教育特色,就业面向准确,符合市场人才需求。 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否正确?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并提出了与人才培养规格相对应的综合素质要求,以及行业通用、职业特定、跨行业等各项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方向正确。 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方向课程、平台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任选课三种类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一致,适应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四、本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是否适当?

专业核心能力表述准确,结构合理,适应了行业企业及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 五、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是否合理? 教学计划进度能够根据学情进行安排,总体上体现了知识、能力培养的规律,课时适中,次序合理。 六、本专业实训内容及安排是否规范? 实训内容体现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实训项目合理,时间安排恰当。 七、本专业方案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及改进的建议。 减少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适当增加实训内容。 论证人(签字):职务: 论证时间:年月日

教师培训方案及计划

城郊中心学校2015年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为了建设一支师德师风积极向上,业务、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根据省、市、县教师队伍培训工作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精神,全面开展教师培训。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分层培训”的原则,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建立起师德高尚、学历合格、理念先进、学科配套、业务精良、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培训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以教育事业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教师履行义务与自觉学习相结合,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培训机制。 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以师德建设为首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系统设计培训项目,整合资源、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全面开展校本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主要任务 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分级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通识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传统培训和网络培训、理论学习和挂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实施学历提升、通识培训、专题学习、高层研修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教师和校长培训。 (一)师德培训 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师德,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开展系统的师德培训,启动师德形象工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大力弘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师德典范,并通过师德典范,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二)校本培训 要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工程,紧密结合教师各自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培训重点:一是加强新课标学习及业务学习。二是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三是开展教学常规大练兵活动,如:写规范教案、讲达标课、示范课等活动。四是坚持开学前一周、放假后一周的假期学习制度。开学前一周重点研读课标、教材,开展集体备课;放假后一周,主要开展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活动。五是建立健全以教学反思、问题研究、学情分析、听评课和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培训,特别要利用好教育部“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资源,督促教师学习,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会议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记录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1年9月24日地点:雨花校区四楼会议室主题: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参会人员:王小红(湖南塑料研究所副所长、科天公司总经理)、戴文利(湘潭大学教授)、曾宪章(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副院长)、谭乐平(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长)、雷明智、王利民、杨中文、陈枝晴、谢圣英、刘西文等会议纪要:陈枝晴: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本专业关于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此次我代表我们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就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做一简单汇报,恳请大家提出批评和指正。2011级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是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的讨论、再由我执笔撰写,希望通过此次论证,还请各位、尤其是2位行业专家能就初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本次论证主要想讨论如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方面的本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②初稿中本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是否合理?③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删减或增加的课程?课程教学中有何特别要求?④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是否合理?⑤教师的培训有何建议?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主要就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即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职业岗位面向和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做一简单汇报和说明……(略)。需要一提的时,刚才增院长提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我认为这种说法更符合我们专业的目标,因此此后我会把它改过来。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敬请各位提出批评和指正!戴文利:仔细看了方案,并就其中的一些地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首先,人才培养方案像一个法律,制定好后要执行一段时间才作修订,因此修订工作一定要认真、严谨。①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宗旨还是很明确,即培养的不是一般的操作人员,而是班组长以上的一线技术人才,所以定位要注重的是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此外,高职应该是连接本科与中专的一个纽带,中专强调操作,本科强调理论研究,高职则是技术应用,事实上,现在的本科、甚至是研究生也开始向技术应用型调整。②人才培养规格中的专业核心能力要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了解管理科学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扎实管理学理论和知识,熟练掌 握各种定性分析和定量模型相结合的分析工具;具备一定的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各类实际问 题的技能;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强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应用型企业管理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涉外企业、外贸公司、金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 依托我校经济、管理、法学、文学学科优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熟悉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论和知识;得到工商管理理论、方法的良好训练;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运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具体表现在: 1?知识结构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⑴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会计与财务管理、统计学等; ⑵专业知识:国际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资本运营、创业管理、运筹学、管理决策与模型、管理信息系统等; ⑶相关专业知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物流管理、经济法、国际商法等; ⑷其他知识:文学、美学、社会学、军事、自然科学等。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2?能力 通过培养,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⑴能够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公司会计与财务分析、跨文化管理、资本经营以及相关政策与法规的综合运用等专业技能; ⑵具有熟练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工具的基本能力; ⑶具有熟练应用英语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⑷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⑸通过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综合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企业管理方面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⑹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⑺具有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定稿)

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迅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以便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尽快适应教学工作,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使用,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关键所在。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深化改革,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强管理,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培训对象 35周岁以内青年教师 三、培养目标 按照青年教师“一年胜任熟练,二年能挑重担,三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力争三年内所有青年教师成为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优良教师。 四、培训内容 每学期制订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做出具体安排。包括师德规范,教育理论,教学工作,教育工作(班主任),教育科研等各项内容。 (一)师德方面 利用例会、青年教师座谈会等时间,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系统地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材料,从而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习教育理论 利用大组教研活动、区级教研活动、区市或更高等级培训等时间,认真学习: 1.现代教育理论,中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状况和趋势。

2.学科专业教育理论、新课程教育理念,系统地学习相应的教学法、心理学等知识。 3.典型的教改经验,特别是要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成功的教学方法。 4.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和有关方面的制度。 目标:要求掌握现代教育理念,自觉指导教育实践。在掌握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况下,让孩子接受最大化。 (三)学科教学 1.扎实做好教师基本功,钢笔字每周一张,在每周五上午12点之前交至研训处处,粉笔字每周一上午12点之前放到二年级一楼走廊的大厅处备查。规范课堂用语,教学时请讲普通话。(上交作业写清编号和姓名) 2.认真做好六认真工作,认真备课,主动求教,每周主动与师傅交流一次,并做好记录。主动听师傅的课,讲授新课前先听课,再上课。 3.每周主动请师傅听自己的课一节,两周认真完成1篇5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于次周周一交至高书记处。(本学期共十篇) 4.每学期开设青年教师汇报课 1 次,汇报课可以与教研活动整合,虚心听取听课教师意见。 5.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论文或案例,请师傅帮助修改。 6.每学期末上交师徒结对工作总结一篇(徒弟总结)。 (四)班主任工作 1.通过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的学习培训,落实班主任工作细节,培训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加强与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开展班级活动,主题班会观摩。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层次、艺术。 目标:要求能通过自己教育教学体现教书育人,通过对班级组织管理体现管理育人,通过具体工作体现服务育人。 (五)教育科研 1.邀请专家或区内教科研优秀个人开展教学研究的规范,教育科研方法介绍,论文撰写方法及发表的途径等。

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二、培养目标及特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数理基础与工程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工商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经济管理实践训练,胜任技术经济分析、资产评估与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投融资分析、项目咨询策划、市场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创新型管理人才。 本专业依托首都建设和学校建筑土木类学科优势,培养服务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于首都城乡建设的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够在建筑和房地产领域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投融资机构、咨询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从事经营、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运营等实务的管理人才。 三、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 四、主干课程 1.主干基础课程 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管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2.主干专业课程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战略管理、房地产项目开发与策划、项目投资与融资、财政与税收、物业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会计学大作业、房地产开发经营沙盘、财务管理大作业、房地产项目策划实践、数据分析技巧与应用实践、营销现场实践、虚拟企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践、企业管理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毕业学分要求 参照北京建筑大学本科学生学业修读管理规定及学士学位授予细则,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应达到16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28.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1.5学分。 七、各类课程结构比例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加入: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经过论证,认为: 主要问题:1.格式 2.无专家签名 一、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任务书) “能力本位”是中专人才的重要特征。我们把能力分为三个层次来培养:一是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等;二是专业能力,包括建筑识图与绘图能力、施工测量能力、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能力、合理组织工程施工的能力、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的检验与事故的处理能力等;三是发展能力,如人际能力、创新能力、施工能力等等。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共同整合为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符合行业、企业、社会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任务书) 依照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优化调整由企业、行业、建筑专业协会和学校多方教育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通过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现场施工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岗位引导、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以“建筑展示楼工区式”模拟的建筑施工现场实训基地为依托,校外真实建筑施工现场为后盾,培养学生具备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招投标等多元能力。新生入学进入建筑集团进行认知实习2周,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建筑集团、监理企业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学习4周。最后一学期安排到¥###集团等8个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锻炼,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 三、课程体系完整、清晰。(任务书)

通过校内外专家共同对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分析、改革目前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课程结构,结合现行规范、行业标准及能力模块实施课程整合,同时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等岗位职业资格能力融入课程中,生成建筑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与建筑施工过程岗位相适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建筑工程土石方、混凝土、砌筑等施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为模块的课程体系。新型的课程体系将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既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按照建筑工程管理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能力形成分为三个大的模块: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专项技能学习模块、综合技能形成模块。 第一模块为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仿真情景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环境。 第二模块为专项技能学习模块: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形成的规律,将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分为不同项目,构成不同的学习领域,形成连续的逐步提升的项目阶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 第三模块为综合技能形成模块:学生进入建筑企业,进行真实的工作实践,积累经验形成真实的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及发展打下基础。 课程体系设计能体现培养目标,便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是否能得到保证,课程、学时、学分设置具有科学性,符合教育规律。 四、实践环节。 学校现已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江苏省高水示范型实训基地,创设仿真的实训环境,基地建设具有先进性、配套齐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场所。基地模拟、仿真或真实的培训设备要

教师培养计划

教师培养计划; 一、新老教师结对子。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要求青年地理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胜任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能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素质较高的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地理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地理课程的教育规律。过好教学设计关、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关、实践课教学关、考试命题关等。 3、具备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能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等。 4、具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学校优质教育课题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并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5、青年专业教师要力争做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站好讲台,五年成为骨干,八年能挑大梁。。 三、主要措施; 根据青年地理教师成长和学校实际,部确立“教育引导,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合理安排、使用,鼓励冒尖”原则,采取“专业教研组带教、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措施。

1、加强对青年专业教师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青年专业教师是我区地理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提高青年专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及实践技能水平,是我区高中地理教师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把培养青年地理教师的工作,放在地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上,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地理教师培养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青年地理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当作一项重点工程来抓。 2、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鼓励青年地理教师建功立业每学期专门研究青年地理教师培训工作,建立与同青年地理教师的联系制度,召开青年地理教师座谈会,听取对青年地理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同关心青年地理教师成长的大好局面,中老年教师要地关心、爱护和扶持青年地理教师。青年地理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严要求,自觉磨炼,促进自己尽快成熟起来。要积极承担校际或组内公开课,展示自己,鼓励冒尖。积极参加本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撰写学科论文并积极投稿或参与有关教研部门的评选。 3、实行导师制,落实师徒结对子的计划。导师要有计划、有要求、有指导地对青年地理教师进行培养,指导青年地理教师的备课、上课、技能训练以及科研工作,帮助青年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关,提高科研能力。师徒之间要加强相互听课、评课,青年地理教师听导师的课要求用专门的听课本以备期末检查。要求青年地理教师在听课后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想。

培养专业兴趣(工商管理专业)

兴趣是第一老师 _如何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没有兴趣那便会让人缺少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学习必须让人感到它有趣,这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对我们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是这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繁多,专业性强,学业任务重,学习起来难免让人觉得枯燥无味。若是没有兴趣的支持,很难坚持下去,从而得不到最好的结果。 根据我们《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需要成为具备关键的职业素质并且能够胜任各种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应用型人才。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学好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要学好这个专业,这就需要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对专业的兴趣。要培养专业兴趣,首先得了解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对这个专业有充分全面的认识。这样你才会在后面逐渐形成对专业的兴趣。其次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要像在高中那样填鸭式的学习,那样对培养专业兴趣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要在学习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并且由点及面,形成良性循环,逐渐培养出对这整个专业的兴趣。我们可以参考《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最后附录的图:专业课程逻辑结构图,由此形成一个

适合自己并且具有逻辑性的学习方式,增强对专业的学习效率,并从中获得愉悦感,从而培养出对专业的兴趣。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繁多但是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每个方面都精通,这并不现实。因此需要我们做出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形成一样精多样通的局面,既可以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又提高对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的兴趣。我们的荣誉感也可以成为培养专业兴趣的方式之一。每个人都渴求荣耀,都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可以受人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多去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既可以加强对培养专业的兴趣,又可以提高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的水平。 专业兴趣在学习中非常重要,但是它并不是专业学习的唯一影响因素,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若是只把时间和精力用去培养对专业的兴趣而不对学习投入时间和精力,那也没有什么用。我们之所以要去培养对专业的兴趣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可以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但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只顾着去培养专业兴趣,却忽视了作为基石的学习。我们需要分清培养专业兴趣与学习的主次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学校新教师培养方案范文

学校新教师培养方案范文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为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构建一支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打造一流的学校。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方案: 一、校情、师情分析 我校地处镇郊,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目前有13个教学班, 668名学生,外市生435人。学校现有教师31人,其中公办教师22人,合同教师3人,过渡合同教师6人。学历达标率100%,高一级学历比例为90%,小学高级教师14人。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3人。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教师有7人,近五年参加工作的教师有4人。 二、新教师培养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 为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需要下设“导师组”、“师徒组”、“专家组”、“教育管理组”、“教学科研组”五个工作小组。 (二)指导思想 1.围绕“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

魅力、精湛的业务功底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学习型教师队伍”的队伍建设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一流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对青年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培养过程中,重视过程管理,重视行动研究,始终倡导“问题即是课题,教学即是研究,成果即是成长,教师即是研究者”的培养理念。 (三)培养目标 第一年:使新教师在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均能适应教学需要,培养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岗精神,在较短时间里全面熟悉各教学环节,掌握教学规律,并能独立、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年:逐渐成为学校教学能手。 第三年:逐渐成为学校、镇级以上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四)新教师具体培养策略 1.实行导师责任制 每位新教师配备一位党员做导师,从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全面关心新教师的成长,帮助新教师顺利跨出上岗第一步。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每月导师坚持与新教师谈心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发现思想问题及时汇报。 2.实行师徒带教制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经管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造就适应新世纪工商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 2.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历教育 3.学制: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学生毕业可适应的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适应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海关,宾馆,商场,会务中心等部门的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2.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熟练掌握工商管理及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公共外语四级水平,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考取非专业人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4)实行“双证”毕业制度,在校期间要取得学院规定的公共和专业技能训练

合格证书(或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税务师等工商管理类所需的资质证书)。 (5)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获得过关证书)以上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要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7)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3.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具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作风严谨、吃苦耐劳的工作素质。 (3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4)奋发向上,具有开拓创业的精神。 五、主要课程介绍 (一)文化基础课 l、德育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 论证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加入: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经过论证,认为: 主要问题:1.格式 2.无专家签名 一、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任务书) “能力本位”是中专人才的重要特征。我们把能力分为三个层次来培养:一是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实践能力等;二是专业能力,包括建筑识图与绘图能力、施工测量能力、常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能力、合理组织工程施工的能力、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的检验与事故的处理能力等;三是发展能力,如人际能力、创新能力、施工能力等等。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共同整合为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符合行业、企业、社会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任务书) 依照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优化调整由企业、行业、建筑专业协会和学校多方教育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经过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现场施工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岗位引导、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以“建筑展示楼工区式”模拟的建筑施工现场实训基地为依托,校外真实建筑施工现场为后盾,培养

学生具备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招投标等多元能力。新生入学进入建筑集团进行认知实习2周,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建筑集团、监理企业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学习4周。最后一学期安排到¥###集团等8个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锻炼,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 三、课程体系完整、清晰。(任务书) 经过校内外专家共同对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分析、改革当前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课程结构,结合现行规范、行业标准及能力模块实施课程整合,同时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等岗位职业资格能力融入课程中,生成建筑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与建筑施工过程岗位相适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建筑工程土石方、混凝土、砌筑等施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为模块的课程体系。新型的课程体系将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既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按照建筑工程管理能力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能力形成分为三个大的模块: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专项技能学习模块、综合技能形成模块。 第一模块为专业基本技能学习模块: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仿真情景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环境。

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及方案

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及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我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现代型优秀教师。学校决定,教师实施有计划地培养,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完善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不断完善、发展自我。培养出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县优质课教师、教学能手等;形成优秀教师的群体。 三、培养目标 1、教师努力目标 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业绩突出的人。最终实现“四高”、“四转化”。 (1)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

科转到教多种课程。 (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 (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教师发展方向 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牌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起带头作用),能操作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信自尊、尊重他人、讲究效率,有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 具体目标: (1)高素质:具备现代化教育观念,具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有合作、竞争的精神。 (2)高学历:35岁以下全部达到本科学历。 (3)高技能: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基本的英语会话,具备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引导探究的创新能力。 (4)高水准:具备科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提练,干得出成绩,讲得出道理。 三、培养模式。 1.沙龙式培训。“权威论坛”主要聘请知名专家、名师就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