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而优则仕---孔子

学而优则仕---孔子

学而优则仕---孔子
学而优则仕---孔子

一、评述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

孔子力求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士、君和成人,达到改良社会政治的目的。他的弟子子夏提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学而优则仕”的“优”训优秀、成就、余力,其义无多大差别,其基本含义是把学优与仕优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为学的人应该得到一定官职并把自己主张推行到治国安邦实践中去。孔子强调先学后仕,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就表明,孔子是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这与孔子倡导的“举贤才”又是相吻合的。他的“举贤才”,一是为平民开拓从政的道路,二是为治理国家提供了善人为邦的贤人政治。“学而优则仕”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而且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然,“学而优则仕”也产生过一些副作用,即把读书与做官直接联系起来,把求学作为高官厚禄的敲门砖,产生一些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类的陈腐的观念。

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人常常把“学而优则仕”作为批判的重点,说它是没落奴隶主阶级教育路线的核心;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人也常常批判“学而优则仕”,把它说成是封建教育的灵魂;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又把“学而优则仕”说成是所谓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精神支柱之一。林彪、“四人帮”的阴谋及恶果已为人所共知,然而,“学而优则仕”被视为没落的、反动的教育思想,似乎仍然是一种定论。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人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学而优则仕”不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

“学而优则仕”一语直接出自《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他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争论,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优”字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优”即悠闲、空余,意思是说,做官有余力者则去学习,学习有余力者则去做官;另一种认为,“优”即优秀、优良,意思是说,做官成绩优秀者则去继续学习,学习成绩优秀者则去做官。争论的双方都做了大量考证,但终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我认为,从研究孔子的全部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种解释比较合理,通常人们也往往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学而优则仕”这个命题。其实,两种解释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就是做官要经过教育和学习。我想这恰好是这一思想的基本含义。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统治阶级选拔、任用人才的原则,用现代话来说,它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干部路线或组织路线。但是,它对培养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成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选用人才的原则和标准都影响着培养人才的方针,这恐怕算是一条规律。

二、封建社会不能真正实行“学而优则仕”

人们常常说“学而优则仕”是封建教育的灵魂。其实,这个结论并不全面。

人们常常把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教育的典型形式,并以此作为封建教育实行“学而优则仕”的重要证据。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封建教育的全部情况和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封建社会并不是一开始就实行科举制度的。从汉代的选举制,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才形成典型意义上的科举制度。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中,都贯穿着“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学而优则仕”和“不学而仕”的激烈斗争。

汉代的选举制,即所谓“乡举里选”,也称荐举或察举,实际是由地方官逐级考察保举,送到中央,加以考查,再委派官职。选举的名目繁多,初无定规。据《文献通考》载:“按汉制,郡国举士,其目大概有三:曰‘贤良方正’也,‘孝廉’也,‘博士弟子’也。”又据《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说:“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选士之方也。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此外,“德行高妙,志洁清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明习法令,足以决断”、“刚毅多略,遇事不惑”者,也可随材遴选。表面看来,当时相当重视德才,而且初期也确实选出过一些人才。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些办法并不能保证选中者必有德才,有德才者必能入选。在实行过程中,荐举大权操在地方官吏手中,于是“窃名伪服,寝以流竟,权门贵势,请谒繁兴”,而“耆宿大贤,多见废弃”,结果竟闹出“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的大笑话。尽管汉代统治者也采取若干措施力求防止或扭转这种情况,如加强考试,对荐举的对象加以策问、试文、课笺奏等,并规定地方官吏荐举错了的治罪,荐举对了的赏功,但终究难以奏效,一无身世、二无后台的英才俊士仍未必能被选中。据《文献通考》载:“辕固……以贤良征,诸儒嫉毁,言固老,罢归之。”可见,汉代的选举制,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实行“学而优则仕”。

三、从批判“学而优则仕”中吸取经验教训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是作为世卿世禄制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在同“不学而仕”和“学优而不能仕”的现象反复斗争中发展的。然而,在以往的时代,这种对立和斗争主要是在剥削阶级范围内存在和展开的,是一个剥削阶级反对另一个剥削阶级,或同一个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而剥削阶级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对劳动人民的奴役,任何一种“治国治民”的“良策”,都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剥削阶级的私利和偏见。因此,“学而优则仕”思想本身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它反对先天决定论,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反对以门第身世论贵贱,重视德才的作用,反对“任人唯亲”,提倡“任人唯贤”。这种重视教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思想是积极的、进步的,而且是它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它又鼓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三场辛苦磨成鬼,一朝成名人上人”等追求个人升官发财的名利思想,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厌恶体力劳动,鄙视劳动人民的意识。这类糟粕对旧社会的读书人有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历史遗产的基本原则。在对待“学而优则仕”的问题上,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已经表明,遵循这条原则,就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违背或破坏了这条原则,就必然阻碍甚至毁灭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二、评述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开始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改革。关于学校的系统问题,教育部曾规定了一个学校体系,并附有9条说明。1912年9月公布,称为《壬子学制》。自该新学制公布至1913 年8月,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规程,对新学制有所补充和修改,于是又总合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学制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

简介

中国在1912年(壬子)至1913年(癸丑)制定公布的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得入高等小学校(3年)或乙种实业学校((3年)。高小毕业后得入中学校(<4年)、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或甲种实业学校(3年)。中学校毕业后得入大学(本科3至4年,预科3年)、专门学校(本科3至4年,预科1年)或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全部教育年限为18年,6岁入学。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施行到1922年。废除了教育上的两性差别和满清贵宵学堂。除高师外,允许开办私立学校。

学制

纵向学制系统

该学制规定:儿童从6岁入学到23、24岁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年或18年,分三段四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两级:初等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乙种实业学校;高等小学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甲种实业学校。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校,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大学本科3年或4年,预科3年;专门学校本科3年毕业(医科4年),预科1年。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不计年限。

横向学制系统

除去上述自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普通教育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统。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均为3年毕业,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各类。分别实施完全或简易普通实业教育。

在推行新学制的同时,教育部于1912年9月、10月先后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师范教育令》,1913年8月颁布《实业学校令》,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设置、学校设备、入学条件、教职员任用、经费及领导管理都作了具体规定。

宗旨

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中学校以完成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取消了清末的文实分科制度。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大学以国家需要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为宗旨。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现在大学中的系)。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中学校、师范学校教员为目的。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必需之知识技能为目的。

影响

学制改学堂为学校,废除了尊孔读经,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该学制施行到1922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主要内容

这个学制规定,儿童从6岁入学到23、24岁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年或18年,分三段四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两级:初等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乙种实业学校;高等小学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甲种实业学校。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校,学习年限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大学本科3年或4年,预科3年;专门学校本科3年毕业(医科4年),预科1年。

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不计年限。

除去上述自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普通教育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统。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均为3年毕业,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各类。另外,还有补习科、专修科、小学教员讲习所等,是上述各校附设或特设学科。

配套法规

在推行新学制的同时,教育部于1912年9、10月先后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师范教育令》,1913年8月颁布《实业学校令》,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设置、学校设备、入学条件、教职员任用、经费及领导管理都作了具体规定。

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设缝纫。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设农业、女子加设缝纫,并视地方情形加设英语或其他外国语。与清末相比,取消了读经课,授课时数也略有减少。

中学校以完成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取消了清末的文实分科制度。中学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加课家事、园艺、缝纫。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因地方条件可任择法、德、俄语之一种。与清末相比,取消了读经课,增加了手工课。

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专门学校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

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七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现在大学中的系)。预科分三部:第一部预科生入文、法、商三科;第二部预科生入理、工、农及医科的药物门;第三部预科生入医科的医学门。

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中学校、师范学校教员为目的。男、女师范学校都分本科和预科,本科又分一、二两部。男师第一部学科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女师本科第一部学科,除不设农业、另加家事、园艺、缝纫外,外国语为选修,其他与男师相同。男女师范第一部均为4年。男师本科第二部学科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女师第二部不设读经和农业,另加缝纫,其他与男师相同。男女师范第二部均修业1年。预科修业1年,科目有修身、读经、国文、习字、外国语、数学、图画、乐歌、体操。女师加缝纫。高等师范学校分预科、本科、研究科。预科1年,科目为伦理学、国文、英语、数学、论理学、图画、乐歌、体操。本科3年,分国文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物理化学部、博物部。各部又有分习科目。本科各部还有共同必修科,科目为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英语、体操。研究科1年或2年,就本科各部选择二、三科目进行研究。此外,还有专修科和选科,视需要临时设立。从学习内容看,较清末师范教育,增添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用科目和教育理论科目。各级师范学校学生均可享受公费待遇。

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必需之知识技能为目的。甲种实业学校施完全之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施简易之普通实业教育;亦得应地方需要授以特殊之技术。实业学校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校。甲种实业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乙种实业学校3年毕业。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从孔子的观点延伸思考如何对待孝道

【论文关键词】孝道孔子《孝道》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子日:“(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生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极其礼记。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这在《论语·八佾》中体现出来,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问题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曾经写过《孝经》。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主张父母的葬礼要谨慎对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关于孔子的事迹

关于孔子的事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寻迹孔子故里》教案 《寻迹孔子故里》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品德与社会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孔子故里、孔子生平、孔子教诲、孔子名言等资料 二、教学课题 1、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的影响。 2、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运用多种方式探究,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教材分析

《寻迹孔子故里》是(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最后一课,“寻迹孔子故里” 中“至圣先师” 主题活动,从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入手,然后以孔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展示孔子的一些思想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通过这个主题活动,使学生对孔子及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孔子是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三孔的录像资料,孔子讲学图及其有关资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孔子像图片、孔子的生平资料、三孔录像、孔子小故事,做成PPT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给学生听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1 2、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本课活动以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为主,继续培养学生通过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以指导学生体验专题研究过程为主,在帮助学生确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解决研究中的问题上下功夫,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儒学思想的精深,学生不易理解,课文只选取了一些同属移动的名言和小故事,初步展示孔子的文化。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孔子,感受孔子、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我们齐鲁文化的精髓吗? 师:不错,“一山一水一圣人”,便是我们齐鲁文化的精髓。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08历史2班 0806010063 夏艳 【摘要】孝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孝显的尤为重要。孔子认为孝为“仁之本也”,是一个人所有德行的根本。并且认为真正的孝子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其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敬爱其父母。同时孔子提倡的“孝”与“礼”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当孝与其他德行发生冲突时,孝先于一切。但孔子在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过度地强调礼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有些矫枉过正的趋势。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混乱的阶段,复行孝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孔子孝文化礼 一:孝:“仁之本也” 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头,孝敬父母的“孝”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孝文化是传统儒家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系统的阐发了他对孝义的理解和要求。 首先他强调孝的重要性,把孝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他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孝不仅仅只是一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源头,马克斯·韦伯在《儒家与道教》中说道“在一个家产制社会里,子女对父母的孝被转化到所有的从属关系里,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官员——孔子有段时间也做过大臣——会认为孝是所有其他德行的源头,孝是对履行官僚体制最重要的等级大臣——无条件的纪律——的考验和保证”。从这我们又可看出孔子的“推己与人”的思想,“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孟子对孔子的孝义进行了继承和提升,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只有在爱自己的父母子女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去尊敬别人的父母与小孩。试想,一个连对把自己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父母都不尊敬和爱护,他会爱护社会上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可能互不相识的老人和儿童吗?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孔子孝道观今析

孔子孝道观今析 摘要:孔子孝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上“能养”,精神上“敬”、无违与谏诤、子承父志、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体现了内在亲情,包含了礼和仁。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使孝道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孝道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感恩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家庭美德建设和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孝”最早出现在“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尚书·商书·太甲中》),其主要含义是尊祖祭祖,后来逐渐加进了孝亲的伦理内涵。到西周时期,孝已是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由虔诚祭祀祖灵、祈求佑护逐渐向善事活人、孝敬父母的方向过渡。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经过孔、孟的理性提升及《孝经》的理论化、系统化,孝逐渐上升到百德之首、百善之先的地位。汉代以后,出现“以孝治天下”、“举孝廉”、“九品中正”之类,孝被赋予了政治化的内涵。 一、孔子关于孝的基本观点 “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给孝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孝”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孔子的孝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家庭伦理道德,其具体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子女对父母“能养”且“敬”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能够伺候父母,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并关心父母的年龄和身体健康。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子女要紧随父母身旁多加伺候,不要使年迈的父母担忧自己。更重要的是作为儿女,还要做到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的身体。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从内心尊敬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如果孝仅仅是够养活爹娘变行了,而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诚心诚意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对母的孝包括物质和精神二个层面,物质层面是基本的,精神层面是更高要求。孝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从内心去尊敬他们。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竞可认为是孝吗?关键在于在侍奉父母时态度要好。 2.无违与谏诤 孟懿子问孝有明确记载。子日:“无违。”(《论语·为政》)无违就是不违背礼节,顺从父母的意志。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但无违并不是听父母所有的话。父母错了,要谏,不谏就是陷父母于不义,这种谏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之上的谏。孔子对孝的规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谏亲,就像君臣关系一样,当父母有错我们要谏,这是大孝。谏诤也是为了维护家庭总体的利益。子女对父母的错误的正确态度是谏诤,但要讲究方方式,态度要好,不要伤害亲情。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1、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 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孔子认为只有恢复“礼”,才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谐局面,这是孔子的正名思想。他站在时代的门槛,面对现实的混乱,还是向前望了望,却终究没有继续前行。 孔子继承了“孝”的道德观念。“孝”是“仁”的一种要求,并且把“孝”与“为政”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为政就是要把“孝”的精神推广于政治,在家孝亲也是为政。 此外,孔子还突出了“德”的政治含义。“德”原来有“揖让”、重视文治和不尚暴力的含义。孔子崇德尚文,反对武力征伐,反对春秋霸道的盛行。只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才是德政,才能达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统治效果。 综上几点可见,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伦理道德是实行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人生哲学观.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没有完全摆脱西周时代“天”的观念,但他却没有谈到“天”的意志一类的话,而且谈“天”时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如其弟子颜回去世,孔子曰“天丧予!”;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摘要:孔子“孝”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无违、孝敬父母。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姓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孝”具有某些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的“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礼仁 一、综述 (一)孔子“孝”的基本观点 “孝”的观念在西周时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1、“无违”谓之“孝” 《论语·为政》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活着的时候, 按照礼节伺候他们;死了, 按照礼节埋葬他们, 按照礼节祭奠他们。” 一般认为,“无违”有两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二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另外,不违背父母意志还表现为继承父母遗志。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看法是孔子片面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个性和自由。比如陈国庆、何宏在书中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道”是指父亲的人生准则,他生前的愿望、志向。比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父之道”解释为“父亲的途径、方向”,他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真正原因是保持氏族生存经验的重要性。 2、不使父母担心谓之“孝”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是指子女非常关心和担忧父母生病呢?还是指子女使父母只关心自己的疾病而

中国文化概论-孔子孝道思想极其当代意义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孔子孝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姓名: X X 学号: X X 院部:中国语言学院 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班级: 2011-1班

提纲: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重视“孝”,并做出一些违背“孝”的本质的事情。本文主要通过对孔子的《论语》中关于“孝”的部分思想进行浅析并探讨孔子的这些孝道思想对现在人们的指导意义及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一、孝的起源 二、孔子的“孝” <一>“孝”是根本 <二>“孝”与“敬”的合一 <三>报恩 <四>无违与几谏 <五>父子相隐 <六>以孝治天下 三、“孝”的当代意义 <一>积极意义 <二>消极意义

一、孝的起源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两个,第一个是尊祖敬宗。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第二个是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二、孔子的“孝”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并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创新。 <一>“孝”是根本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是说:有德行的正人君子,都非常重视做人的根本,根本牢固了,人的道德才会产生,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几十年,我们理应孝顺父母,从点滴小事中关心父母,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二>“孝”与“敬”的合一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论语·为政》中说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论孔子孝道观的时代价值_对_论语_中_孝_的解析.

第 20卷第 1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Vol. 20No. 12011年 1月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an. 2011 孝道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全面 , 对当下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论语》中孝的内容 1.1行孝要怀仁 “ 仁” 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 , 也是其伦理学说的根本内容。孔子认为 ,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必须有仁爱之心。孔子的“ 仁爱” 思想 , 不仅是指“ 爱亲人” , 而且还指“ 爱众人”, 即泛指爱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 可以是地位显赫的人 , 也可以是平民 ; 既可是好人 , 也可是坏人。同样 , 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 , 就会真心实意地孝敬父母。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 ; 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 ,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 其为仁之本也! ” 由此可见 , 孔子把行孝作为是否为仁的前提条件。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 是不太可能去冒犯长辈和上级的 ; 一个人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 , 反而喜欢犯上作乱 , 那也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孔子认为,“ 仁” 是从孝悌开始的。在儒学的教材中就有这种观点:“ 夫孝 , 天之经也 , 地之义也 , 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可见 , 孝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孝 , 就没有君臣之义 , 就没有家庭和睦。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 是知恩图报的 , 我们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兄长的关怀之情。同理 ,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 没有贤臣的忠孝 , 一个国家就不可能繁荣强盛 , 甚至有走向灭亡的境界的可能。 1.2行孝要守礼 孔子所说的“ 礼” , 指的是当时社会的伦理规范和政治秩序 , 对个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一面。孔子讲“ 克己复礼”, 就是用“ 礼” 的规范约束自己。如孟懿

孔子的事迹

孔子的事迹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二岁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岁公元前549年,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去世,葬于防(今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携孔子移居鲁国的首都曲阜阙里定居,孤儿寡母,家境贫寒。 四岁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五岁公元前547年,周灵王二十五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在鲁。 六岁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演习礼仪。 七岁公元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鲁。 周灵王死,其子贵立,是为周景王。 八岁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鲁。 吴公子季札赴鲁观周礼——鲁系周公封地,可用 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完备。 九岁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十岁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鲁。 鲁襄公死,其子裯(chóu)继位,是为鲁昭公。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然朋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孔子的孝道观

孔子的孝道观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 一、《论语》中的孝道精华 (一)孝悌,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一》)在孔子的思想里,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非常重要。《围炉夜话》里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百善孝为先。” (二)养老更要“敬”老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二》)孔子认为,如果养活父母没有诚敬之心,那么和养活动物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三)“孝”和“悌”相结合

36张图了解孔子的一生

36张图了解孔子的一生 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称当世木铎,遗响千年; 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使文脉延续,不绝若缕。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孔子,我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会是如何。他的一生行迹,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了解。 【尼山致祷】 尼山致祷: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氏在尼丘山上祈祷后,第二年生下孔子。孔子生来头顶的形状是中间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一样,故起名叫孔丘,字仲尼。 【麒麟玉书】 麒麟玉书:孔子还没有出生时,有只麒麟在他家里口吐天降之书,上面有文字说:“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孔子

的母亲感到很奇怪,就用绣绂系在麒麟的角上,隔了两夜才离去。孔子的母亲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了孔子。 【二龙五老】 二龙五老: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孔子诞生的晚上,有两条龙从天降下,绕护着他家,五位神仙从天上降到他家庭院中。 【钧天降圣】 钧天降圣:孔子出生时,顔氏在房中听到天乐鸣空,还听到空中声音说:“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之音。”孔子生来就与凡人不同。 【俎豆礼容】 俎豆礼容: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孔子五六岁时,跟其他小孩不同,常喜欢摆上俎豆等祭祀用品,模仿祭祀的礼仪。他有礼仪的天赋,无师自通,许多小孩都跟着他学礼,他的名声在当时的诸侯国中不胫而走。

【职司委吏】. 职司委吏:孔子成年后,曾做过季孙大夫家的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称量算数都很公正。 【命名荣贶】 命名荣贶:孔子十九岁成婚之后,在第二年生了儿子,鲁昭公赐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为了显耀国君的赏赐,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用志不忘君恩。 【职司乘田】 职司乘田:孔子二十一岁时,曾任乘田吏,主管苑囿,负责养牛羊牲畜。孔子都能尽心做好工作。 【学琴师襄】 学琴师襄: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十日不更换曲子,襄子曾三次劝他改习别的曲子,孔子分别以尚未体会此曲的韵律、志趣、和作者而推辞。后来孔子在弹奏中突然说:“非文王,谁能为此?”老师惊叹孔子的悟性,说此曲正是《文王操》。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0、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1、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2、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1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4、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8、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9、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1、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 22、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3、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 2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5、子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 26、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