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冀教版8年上生物知识点

冀教版8年上生物知识点

冀教版8年上生物知识点
冀教版8年上生物知识点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2013年12月版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

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4、种子的萌发过程: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

1、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2)、做出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温度、空气、水分,等。)

1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3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4号瓶和2号瓶,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注意:阳光、肥料、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1)、胚必须是完整的;(2)、胚必须是活的;(3)、充足的营养物质。(4)、种子在寿命期限之内。

4、(1)、播种之前先松土:为了给种子提供充足的空气。(2)、浇水:为了给种子提供适量的水分。(3)、春播:为了使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4)、地膜覆盖:为了提高土壤的温度,使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量÷供检测的种子数量) ×100%

第三节芽的发育

1、芽的分类:

(1)芽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位置不同)主干和侧枝顶端的芽都叫顶芽

(2)芽可以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发育结果不同)

2、发的发育:

芽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幼叶→发育成叶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芽轴→发育成茎

3、顶端优势:

第二章根的吸收作用

第一节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根冠具有保护功能,分生区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伸长区具有伸长能力,成熟区具有吸收能力。

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使根不地向地下生长延伸。

2、根的生长原因

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伸长区细胞由小变大使体积增大. 根尖中长得最快的结构是:伸长区。

3、细胞生长的方向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

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烧苗)

2、根毛吸水原理

(1)、根毛吸水的条件: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

(2)、根毛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3、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水分)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根内层细胞(及各层细胞间隙)→导管

→茎和其他器官

第三节、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

1、农家肥来源广,成本低,肥效长能改良土壤,但肥效较慢,适宜做基肥;化学肥料的肥效高,见效快,

但养分单一,长期使用不仅污染环境,土壤也易板结,适宜做追肥.合理施肥:化肥和农家肥配合使用

2、无机盐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主要有氮、磷、钾;微量元素主要有硫、镁、钙、锌、硼、铁、锰等。

3、氮、磷、钾的作用及缺乏症状

一句话总结:氮长叶子、磷肥促进开花结果、钾肥长茎。

4、缺锌引起小叶病:缺硼造成只开花不结果

第三章叶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产物

1、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过程参照书P32-33)

实验步骤:1、暗处理处理一昼夜:(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2、叶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设计对照实验)

3、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溶解叶绿素。(大烧杯内是清水,小烧杯内是酒精)

4、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5、清水漂洗,观察变化(见光部分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结论: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产生淀粉 2、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的意义: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

3、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

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

1、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原理------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步骤:1、甲水槽内加入氢氧化钠乙水槽内加入清水

其余步骤参照《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现象:甲:不变蓝乙:变蓝

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同位素标记法可以验证光合作用的氧气来自于水。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1)施加有机肥或适当施用碳酸氢铵肥料。

(2)控制好农作物的种植密度,通风良好,可以有效提高农田中地二氧化碳的含量。(3)在大棚或温室中种植作物,可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

2、气孔:由半月形保卫细胞构成。气体进出的门户,水分散失的通道。

3、叶脉内有输导组织:导管——送来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走有机物

4、光合作用定义、公式及转化:

(2):转化:一、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二、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5、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1、合理密植

2、立体农业初级形式:复种、间作、套种

第四章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第一节:呼吸作用

定义: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场所:线粒体

公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上方填写线粒体)

意义:植物体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小部分能量转变成热散放出来。

4、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应用

①、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温度、水分、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条件的影响。

②、促进呼吸作用的方法: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③抑制呼吸作用的方法:低温贮藏、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④新疆的哈蜜瓜比别处的甜,吐鲁番的葡萄比湖南的甜,都是因为那里昼夜温差大,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晚上因温度低,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的原因。

⑤贮存粮食时,要想法抑制呼吸作用。如及时晒干、充分加氮气或二氧化碳等。

⑥作物生长时要促进呼吸作用,如及时松土、淹水后要及时排涝、用底有小孔的瓦盆,而不用瓷盆栽花等。第二节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降低植物体的表面温度.

2.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3.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运输

4.可以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

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绿色植物能为所有(人类、动物)生物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提供了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

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产生有机物和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生态平衡;

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

④.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作用参与并促进了水循环。

总结:绿色植物的作用:为人类和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碳氧平衡;促进水循环。此外还有: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挡风吸尘、消毒杀菌、消除噪音等。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

第一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基础

1、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

骨:杠杆作用;骨连接: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

2、长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

(2).长骨的生长、再生

长粗和再生:靠_骨膜内层_成骨__细胞的分裂。(2)长长:靠__骺端软骨层细胞的分裂。

(3). 骨含有比例适当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硬而不脆。

坚而不重、硬而不脆的性质使骨适于动物身体的支撑和运动。

3、骨连接的种类:

(1)无活动性的骨连结,如_颅骨____的连结。

(2)有一定活动性的骨连结,如__椎骨____之间的连结。

(3)关节:_能够活动___的骨连结,如__肩关节___、膝关节等。

4、关节的结构:

(1)、基本的结构:

(2)、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有_

韧带_,增强了关节的__灵活性和

牢固性__。

(3)、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有

关的结构分别有:提示:(1)灵活性:关节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囊、韧带。

(2)牢固性:关节头和关节窝的结合,关节囊和韧带。

5、骨骼肌的组成:肌腱(两端)和肌腹(中间)。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5、骨折的救护方法:见课本P68.(亲自做)。

第二节运动的完成

1、骨和骨骼的区别:

成年人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不同的方式连结成的。

2、哺乳动物运动的完成:骨骼和骨骼肌协调配合完成。骨骼由骨和骨连接组成。

3、曲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两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直臂垂直提一桶水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某人右上肢瘫痪(肌肉不能收缩),是由于(控制右上肢的神经受损)

5、运动产生的过程:神经刺激→骨骼肌(收缩)→骨(绕关节运动)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

1、动物的行为就是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

它包括内容十分广泛,如爬行、奔跑、游泳、飞翔,以及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

甚至动物竖耳静听、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止不动、注目凝视等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2、动物行为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它不仅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还包括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第二个特点:它是由于适应环境而产生,对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特点:动物行为是动物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和激素调节产生的,所以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3、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在于认识动物活动的规律,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控制有害的动物,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和谐发展。

第二节物活动的类型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有时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动物的行为类型主要有: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穴而相互攻击。

防御行为:种间进行,防御敌害的行为。

繁殖行为:雌雄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

节律行为: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

社群行为:有简单的社会分工。

3、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了动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第三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第一章细菌和病毒

第一节细菌

1、细菌的形态:①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②都是单细胞生物;③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

基本形态。

2、细菌的结构:

⑴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荚膜、鞭毛等结构。

⑵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和营养),有些细菌生有鞭毛(“运动器官”),却没有叶绿体。

⑶、芽孢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3、细菌的营养方式:

⑴、绝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只能利用现成的

有机物来生活,属于异养生物。少数自养如:蓝

细菌。

4、细菌的呼吸方式:

①:好氧细菌(需氧型)。如:枯草杆菌等

②:厌氧细菌。如:乳酸菌、甲烷菌等

5、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6、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⑴:有利:根瘤菌-固氮;甲烷细菌-制沼气;

苏云杆菌、杀螟杆菌-杀多种农林害;醋酸杆

菌-制醋;棒状杆菌-制味精;乳酸菌-制酸奶、泡菜、青贮饲料;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⑵:有害:病原菌-使人体患病;结核杆菌-结核病;软腐病菌-使白菜、番茄等腐烂;

7、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

第二节病毒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寄主细胞)内进行复制从而繁殖新个体。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

(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⑴.病毒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使人畜得病,农产品减产等。

⑵病毒能造福人类。通过疫苗可以防治某些疾病,通过基因工程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第二章真菌

1、真菌的种类:

(1)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2)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

(3)大型真菌:木耳、牛肝菌、香菇、灵芝(多细胞真菌)

2、真菌的结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真菌的生殖:用孢子繁殖后代

4、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⑴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⑵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5、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

⑴形态:(多细胞)

⑵结构:青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状,青绿色

曲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状,黑褐色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6、蘑菇(多细胞真菌)

⑴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制作孢子印时,放射状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

⑵营养方式:异养(腐生)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生活环境: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5、真菌的主要特征:

①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②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③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发酵食品的制作

1、食品制作。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酵母菌酸奶、泡菜——乳酸菌

制醋——醋酸菌制酱——霉菌

2、制作酸奶等发酵食品的一般过程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等步骤。

第二节食品的保存技术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等、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脱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渗透法、冷藏冷冻法

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注意:脚气和细菌、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3)与动植物共生。

2、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1)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3)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胰岛素是对大肠杆菌转基因形成治糖尿病的药物。

4、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1、是植物主要的生殖器官。花的结构包括:。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和,与结出果实与种子有直接关系。 2、开花后,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和两种。 3、什么叫做受精 什么叫做双受精 其中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4、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要经过、、、。 5、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和其优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优点: 6. 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嫁接时,必须使对齐,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嫁接的植株保持的优良特点。 7. 图中植物依靠传粉,其传粉方式属于,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发育成,珠被发育成,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8、昆虫的发育过程(选择、图)——各个阶段的发育过程、发育名称 家蚕、蚊、蝇、蜜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若虫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1 2 3 4 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它的发育属发育,与豆天蛾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9.两栖类的发育过程(判断、选择) 两栖类动物将精子和卵排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可以到陆地上生活,用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 10.家蚕能产丝是因为家蚕体内有,里面充满了透明的,该液体从吐丝孔吐出,遇到空气就凝结成蚕丝。 11.一个蜂群由、和三种蜂组成。和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而是孤雌生殖产生的。 14.取一只鸡蛋来观察鸡蛋的结构。将鸡蛋的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到培养皿内,你可以看到: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0710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科院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0710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一.研究方向 01系统生物学 二.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④847遗传学 三.复试笔试科目 专业综合考试(包括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四.参考书目 1.初试参考书目 7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生物化学》沈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分子生物学》瞿礼嘉高等教育出版社 847遗传学:

【1】《普通遗传学》杨业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林木遗传学基础》朱之悌中国林业出版社 2.复试参考书目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技术;系统生物学相关前沿领域发展概 五、北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习备考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生物知识整理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 ?? ???根据生活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从种到界?????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分类的意义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三者之间关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①__________把生物划分为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④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⑥__________关系和⑦__________关系。 2.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⑧__________,在被子植物中, 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和○ 11__________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12__________和○13__________。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 二 从种到界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①__________,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为②__________界、③__________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④_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 2.⑩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名师点拨】1.物种是一个生物群体,一个物种并不是一个生物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结合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 有性生殖的过程:-------------------------- 2.无性生殖:不的结合,由新个体。 应用:,,压条,、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和两种。 嫁接的关键:与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节。 b.茎段上方的(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与的和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仅有,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运筹学与控制论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616数学分析 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 [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 [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复试原则 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复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其中专业知识成绩占60%,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占20%,综合素质成绩占20%。 在面试环节,每位考生有5分钟自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口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等。 1、专业知识面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2、外语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3、思想品德的面试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科研道德、遵纪守法以及心理素质等内容。 4、体检主要了解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包括体能、体质和心理素质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为完全变态发育。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2020 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 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 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 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 ——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 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 对染色体.(男:44+XY女: 44+XX) 2.其中22 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新版苏州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苏州大学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1)生物化学(F)

(857)细胞生物学(F) 参考书目为: 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 2. 2.《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写作用词的准确度和自由度。例如:damp,wet,dank,moist,humid都含“潮湿的”意思。damp指“轻度潮湿,使人感觉不舒服的”。wet指“含水分或其他液体的”、“湿的”。moist指“微湿的”、“湿润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常见的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名称及与人类的关系 (1)环节动物:身体有很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 蚯蚓与人类第二,能提高土壤肥力 的关系第三,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第四,处理有机废物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和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等 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4、昆虫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3对足和2对翅 (2)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2)代表动物名称: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二、鱼类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 (5)用鳃呼吸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6)雌雄异体,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生物信息学论文

生物信息学论文 论文题目 PBL教学法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指导老师:谷峻 学生姓名:吕晓莹 学号: 20112501092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撰写时间:2014年4月

摘要:PBL Problem-Based Leaming),即基于问题学习,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并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PBL 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本论文通过对照PBL 教学理念和生物信息学课程理论,来探究PBL 教学法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与实践,为提高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关键词:PBL 教学法,生物信息学,应用与实践 1 前言 生物信息学是20世纪90年代由多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而兴起的一门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以及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现指数增长的生物医学数据的一门学科,具有开放性、发展性、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鉴于此,尽管国内的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受到师资、教材、授课对象、教学条件、教学法等因素限制,开设该课程的高校尚未真正形成一套成熟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目前, 国内的生物信息学教学基本沿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 进行“满堂灌”式教育, “照本宣读”的方式也比较常见。缺乏与生物信息学交叉前沿性特点相适应的型教学模式。同时,实验教学比较单一, 常以验证性为目的, 有些甚至成为了“文献检索”课程, 缺乏和专相适应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代教学改革与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突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既要注意张扬学生“个性”,更要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与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局面格格不入,迫切需要变革。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参与热情,探索先进的教学法以革新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以PBL 为例的教学法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应用与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2 PBL 教学法的优势 2.1 PBL 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 生物学不断发展, 知识不断更新, 老师要讲的内容越来越多, 学生要读的书越来越厚, 授课内容与课时不相适应的矛盾非常突出, 且教学双方负担过重, 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越来越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上, 着重培养创造能力, 学会自己寻找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本领。而PBL 教学模式能明显减少说教式教学和学习负担, 既能加强学生独立学习,又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形成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 教师课堂讲解为主, 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均由老师决定,其 对象是学生整体, 容易忽视单一个体的学习兴趣、能力及个性特征,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 不利于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而PBL 教学法打破传统的界限,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 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教材、图书馆、录像、模型、文献检索系统、电脑学习软件、网络以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自学。课堂上,PBL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和长期记忆的形成。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指导老师长期与同一小组学生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八年级上册生物 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 种子植物 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 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判断鱼是否新鲜可以辨别鱼的鳃丝是否鲜红)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辨认是否是鱼可 看它是否用鳃呼吸)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 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6、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7、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镛鱼。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 (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完整word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推荐文档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生殖和发育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母体直接产生个体如:嫁接,扦插。组织培养。无性生殖意义: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克隆”—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有性生殖。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4、嫁接关键:接穗与蛅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确保成活 “金蝉脱壳”中壳指外骨骼(蜕皮)蝗虫的若虫与成虫最主要的区别是: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 6、两栖动物(变态发育) ①青蛙:卵虫。体外受精。发育过程:卵→蝌蚪→幼蛙→成蛙 ②雄蛙鸣叫意义:吸引雌蛙,实现抱对。(只抱对不交配) ③抱对意义:提高受精率 7、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必须经过的阶段。 8、特点:体内受精、卵生、鸟卵的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 9、鸟卵的结构:(见课本p17“鸡卵的结构”) 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胎盘。胚胎发育的部分是胚盘。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生物的性状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如血型等)和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方面的特征。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4、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的是精子和卵细胞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状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出生殖细胞外)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7、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不成对存在。比如: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分别是10条,10条部成对 8、每条染色体上有一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9、孟德尔遗传规律;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②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基因组成为DD 或Dd时表现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时表现为隐性性状;③基因型为Dd时,表现为显性性状,但隐性基因d并没有消失,还会遗传下去。 10、判断性显性隐性方法;⑴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和来进行杂交,子代所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显性性状;子代来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例;纯和高茎(DD)×纯和矮茎(dd)→子一代全为高茎(Dd)(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⑵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毕为3;1,亲本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本未表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如,高茎×高茎→高茎:茎(3:),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⑶“无中生有,有为隐性”比如,两株结白色的棉行杂交,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则棕色棉花为隐性性状。 11、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

整理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练习:看图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方式,属于生殖。 (2)①称为,②称为。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3) (列举一例)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作用: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 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作用: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昆虫的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1.根据不同生物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方面的相似程度对生物进行分类。(植物分类依据: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生物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种最高级:界 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3.林奈:“双名法”:生物的学名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代表生物所在属,第二部 分为种加词。(拉丁文斜体,第一个字母大写) 4.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特殊:病毒界) 第二节:原核生物 1.原核生物:地球上出现最早,最原始,包括细菌和蓝细菌等。 特点:细胞中没有成型细胞核。(DNA集中在核区) 形态:球状(球菌),杆状(杆菌),螺旋状(霍乱弧菌)。(乳酸菌,即乳酸杆菌,为细菌) 2.细菌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鞭毛:用来运动) 3.营养方式:细菌等原核生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异养包括①腐生: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 ②寄生生活在活的动植物体及人体上,从中获取营养。 特殊!!!蓝细菌:营养方式为光合自养。(利用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 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与植物细胞不同,无叶绿体,不能光

合作用) 4.基本特征:单细胞。无成型细胞核。营养方式主要为异养,但蓝细菌为光合自养。 5.细菌大多数有益:分解有机物,供植物利用,酸奶,抗生素,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里, 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污水处理,土壤净化。 有害:使人患病。 第三节:原生生物 1.原生生物:结构简单的真核生物。大多数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包括藻类和原生动物。 2.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观察时用碘液染色),包括水绵,衣藻等。有小 有大。 3.水绵:很多圆柱状的细胞连接而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为带状,螺旋盘旋在细胞质中。 4.衣藻:单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杯状叶绿体,眼点,鞭毛。 5.藻类与绿色植物区别:无根茎叶等器官。 联系:都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自养) 6.藻类颜色不同:藻体中所含色素不同。(绿藻:水绵,衣藻。褐藻:海带,鹿角菜。红 藻:紫菜,石花。) 7.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大多数原生动物是吞噬食物的原生生物。) 均为单细胞,生活在水中,和动物一样可自由移动并捕食(捕食方式:吞噬食物颗粒,形成食物泡,然后在细胞质内消化。)大多数营养方式为异养 8.原生生物基本特征: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为单细胞(动物或藻类)或多细胞(藻类)生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知识点:1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2植物无性生殖的类型 3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 重点: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难点: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3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点:1家蚕及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变态发育的概念 3完全变态发育与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重点:变态发育的概念 难点:完全变态发育与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昆虫的生殖发育及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及过程 情感目标:关注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点:1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重点: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 难点: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比较早期蝌蚪与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观察和分析,总结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意识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点:1鸟卵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鸟的生殖发育及特点 3鸟卵适应鸟在陆地生存的结构特点 重点:鸟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难点:鸟卵相适鸟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认识鸟卵的结构及其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020-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

2020-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由母体直接发 育成新个体的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为有无生殖细胞的结合。 2、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的优点为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3、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4、无心插柳柳成荫为扦插,一棵树上多种花为嫁接。 5、嫁接的关键是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6、嫁接产生的新植株保持接穗的性状。 7、嫁接分为芽接和枝接。(如右图) 8、题中凡是提到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和种子字样的都为有性生殖。 9、受精卵发育成胚;果皮和果肉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10、组织培养的原理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11、椒草用叶繁殖;月季、葡萄用茎繁殖;果树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土豆用芽繁殖。 12、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 发育叫变态发育。 13、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蚕丝产生于幼虫期,抽丝在蛹期):家蚕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 14、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家蚕、 蝶、蛾 15、蝗虫的三个时期:卵、若虫、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 17、金蝉脱壳中的壳指“外骨骼”因为外骨骼限制昆虫的生长,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 18、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 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例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是两栖动物,但是乌龟、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19、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20、发育过程(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1、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物信息学 第二章 GenBank序列数据库

第二章GenBank序列数据库 简介 一级蛋白质和核酸数据库在分子生物学界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以致于我们很少会去考虑这些普遍存在的工具是如何建立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序列是如何汇集到一起的,这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掘这些记录中蕴藏的信息。 GenBank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维护的基因序列数据库,汇集并注释了所有公开的核酸以及蛋白质序列。每个记录代表了一个单独的、连续的、带有注释的DNA或RNA片段。这些文件按类别分为几组:有些按照系统发生学划分,另外一些则按照生成这些序列数据的技术方法划分。目前GenBank中所有的记录均来自于最初作者向DNA序列数据库的直接提交。这些作者将序列数据作为论文的一部分来发表,或将数据直接公开。GenBank由位于马里兰州Bethesda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建立,与日本DNA数据库(DDBJ)以及欧洲生物信息研究院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核苷酸数据库(EMBL)一起,都是国际核苷酸序列数据库合作的成员。所有这三个中心都可 以独立地接受数据提交,而三个中心之间则逐日交换信息,并制作相同的充分详细的数据库向公众开放(虽然格式上有细微的差别,并且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也略有不同)。 这一章描述GenBank数据库是如何构成的,它如何与蛋白质数据库相衔接,以及如何解释其中的数据成分。关于序列数据库,前人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具体可参见(Schuler et al., 1996; Bairoch and Apweiller, 1997; Benson et al., 1997; George et al., 1997; Stoesser et al., 1997; Tateno et al., 1997)。所有这些论 文都指出了数据库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对如何利用这些生物学资源提出了建议。出于科学研究的考虑,以及由于历史的原因,序列数据被分别存放在核苷酸和蛋白质数据库中。核苷酸序列是查询核苷酸数据库以及蛋白质数据库时的主要出发点,并且目前有一种趋势,将核苷酸数据库介入到蛋白质数据库的管理之中(正如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那样)。这并不奇怪,因为数据库维护者与数据提交者之

人教版 八年级 生物 上册 知识点归纳 完美版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姓名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 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雨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1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5、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6、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7、鱿鱼为软体动物, 鲸、海豚、海豹为哺乳动物, 娃娃鱼(大鲵)为两栖动物,海马是鱼类, 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也叫生殖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潮湿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