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阶段中国4G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剖析

现阶段中国4G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剖析

现阶段中国4G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剖析

中国报告网

现阶段中国4G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剖析

导读:现阶段中国4G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剖析,虽然3大运营商已经在去年底各获得了一张TD-LTE制式的4G牌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4G牌照已经彻底尘埃落定,对中电信和中联通来说,除TD-LTE之外,两者应该还会获得一张FDD-LTE制式的4G牌照,这一点只要简单地对比一下3大运营商获得的频谱资源就可以明白了。

参考《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T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

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从3G向4G技术升级、重塑产业格局的过程中,4G 生态链中的各方——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应用服务商……,面临着哪些迷局需要破解?怎样的挑战需要面对?

201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我国3大电信运营商发放了4GTD-LTE 牌照,宣告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4G之路已经是一片明朗,相反仅仅是将4G迷雾吹开了一角,对于4G生态链中的各方,无论是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应用服务商,甚至普通用户,仍有众多的挑战需要面对、众多的迷局需要破解、众多的看点有待观察。

电信运营商:3大难题如何破解?

3大运营商近日大幅调整了其4G资费策略,降价幅度惊人,套餐种类也更加丰富,这无疑将增强4G对用户的吸引力,但运营商在4G发展上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就是牌照问题。虽然3大运营商已经在去年底各获得了一张TD-LTE制式的4G牌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4G牌照已经彻底尘埃落定,对中电信和中联通来说,除TD-LTE之外,两者应该还会获得一张FDD-LTE制式

的4G牌照,这一点只要简单地对比一下3大运营商获得的频谱资源就可以明白了。

当初在3G牌照发放之初,中移动的TDD模式共获得35MHz频谱资源。而中电信和中联通的3G制式均基于FDD模式,分别获得30MHz频谱资源,中移动多出来的5MHz频谱是国家出于对TD-SCDMA这一我国自主3G标准政策上扶持的考虑。而在4G上,3家获得的都是TD-LTE牌照,但中移动获得130MHz频谱资源,3倍于中电信和中联通分别获得的40MHz频谱资源。由于我国的无线频谱资源不是通过竞标或拍卖形式,而是采取政府分配、运营商付少量使用费方式发放,因此公平起见,3大运营商所获频谱即便不完全一样,也应基本相当。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所缺的频谱会在发放FDD-LTE牌照时补给中电信和中联通,业界估计两家应分别能获得60~80MHz左右的FDD-LTE频谱。

如此一来,中电信和中联通获得的FDD-LTE频谱将超过TD-LTE频谱,再加上两家运营商的3G制式均基于FDD模式,在3G网络建设后期就已经考虑到未来向FDD-LTE演进,为节省升级成本部署的基站都是可升级到FDD-LTE的产品,因此在中电信和中联通未来4G布局中FDD-LTE将占据重要甚至主导地位,这一点应该是不用怀疑的。那么,现在FDD-LTE牌照一天不下来,中电信和中联通就一天无法真正开始大规模的4G网络建设,其将对两家运营商4G网络建设策略以及后续用户发展、终端采购、业务策略等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其次,OTT的威胁。从3G时代开始,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OTT业务对运营商语音类业务(主要是话音和短信)收入的侵蚀就非常严重。以短信为例,工信部网站刚刚发布的《2014年4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4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下降18.8%,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19.9%,短信业务实现收入173.6亿元,同比下降13.8%。而在5月22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中移动总经理李跃也表示,受到微信的影响,中移动2013年短信量锐减15%,在今年前4个月,跌幅进一步扩大至20%。李跃预期,微信业务将继续对公司短信业务带来较大冲击。

其实,微信等OTT业务能够快速占领传统短信的市场份额原因很简单:首先在客户体验上,相较微信等OTT业务传统短信毫无竞争力;其次,在定价上,发送同样的一条文本信息用短信要花0.1元,而微信折算下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用户抛弃短信而转用OTT业务也是情理之中。

进入4G时代,OTT的威胁将进一步放大,一方面4G的流量费用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能力的增强,OTT业务将有可能更多地将视音频、位置服务、IVR等增值业务融合进来,进一步侵蚀运营商在相关业务上的收入,这对增值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一半的运营商来说,面临着彻底管道化的严重威胁,运营商已经到了必须转变来应对这一威胁的时候了。

最后,“营改增”的不利影响。今年6月1日,营改增将在电信行业全面实行,为此中电信、中移动、中联通3大运营商日前发出通告称,营改增在短期内

将给公司利润带来较大的下滑。由于我国目前只在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等少数几个行业实行营改增试点,所以从短期来看,营改增后将使运营商的大部分运营成本难以取得上游的增值税抵扣(例如折旧摊销及人工成本等),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税负增加、利润减少。此外,“营改增”对运营商的业务发展模式、运营模式、上下游产业链,以及组织架构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挑战。

当前正是运营商4G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电信运营商在3G时代最常用的营销策略比如预存话费赠送手机,大规模集中采购降低手机终端成本,乃至积分兑换、业务定价、采购议价等策略都将受到营改增的影响。4G时代,这些方法仍将是运营商争取用户、发展4G业务的主要手段,如何才能调整和变革相应的策略以最大限度消除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运营商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芯片市场:一家独大格局能否改变?

随着3大运营商4G商用的大规模启动,我国的4G手机市场战火正在不断升温,这也直接导致了上游手机芯片领域的激烈竞争。在3G时代,由于德仪、博通这样的国际手机芯片巨头的先后退出,手机芯片市场形成了高通一家独大的格局,而这在4G发展的初期更加明显,比如中国移动2013年的TD-LTE终端采购中,采用高通芯片的终端就超过了60%。再以中国移动要求的5模10频芯片为例,目前只有高通和海思能提供,其中海思芯片主要供给华为中高端机型,其他芯片厂商要到今年3季度才能陆续推出各自的5模10频芯片,相应的手机产品大规模上市则要到年底左右。

短期来看,在高端4G手机领域,高通凭借其无人可及的技术实力和专利壁垒,独霸市场的格局恐将难以撼动;但在中低端市场,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去年年底,高通推出骁龙410处理器,集成了很多专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特性,比如同时支持双卡和3卡、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主打当下最为火热的千元档4G智能手机市场,以试图进一步巩固其在中低端市场的领先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厂商就没有机会,包括海思、联发科、展讯、联芯等国产芯片厂商正在“组团”发力追赶。

一方面,在利润相对比较微薄的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内芯片企业相对于国外芯片巨头具有成本优势,对“微利”的承受能力比国外企业高得多;此外对国内的广大中小手机厂商而言,国内芯片企业在本地化客户服务能力、比如响应速度和技术支持上也具有优势。

另一方面,不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相信都不愿意看到上游的手机芯片市场被一家厂商把持这样的局面出现,一定会采取种种措施扶持弱势的芯片企业、鼓励市场竞争,以期市场上能出现更多满足要求、可供选择的产品。

所以随着海思、联发科、展讯、联芯等的多模芯片产品在2014年底前陆续投入商用,届时整个4G芯片市场格局最有可能首先在中低端市场发生变化。

从4G芯片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其应该具备高集成度、多模多频、更快的速度、更强大的多媒体数据处理能力等特点;与此同时,4G芯片研发带来的成本大幅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的洗牌。

4G的确是个新的机会,但如何把握时机?如何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如何在产业链中找准定位、合理布局?将是一件考验所有芯片厂商智慧的事情,结果究竟如何值得期待。

手机终端:看“中华酷联”们能否再上层楼?

在3G发展初期,手机终端曾经成为制约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3G发展的最大短板,相信两家运营商对此应记忆深刻,绝不会允许这种现象在4G时代重演。所以即便从今年开始3大运营商由于种种原因改变了原有的终端补贴政策,将补贴额度大幅下调近100亿元,但主要集中在2G、3G产品,在4G手机终端领域则屡屡“重拳”出手,扶持力度丝毫不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未来4G终端、尤其是4G智能手机将是中国手机终端市场竞争的焦点,甚至可以说“未来得4G 者得天下”。

此前,由于诺基亚和黑莓的意外衰落,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崛起,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根据IDC的报告,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5名中,华为和联想分别居第3和第5,已经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

4G时代的到来,为所有的手机厂商带来了新的机会,特别是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中国厂商,更是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布局4G。比如酷派早在去年11

月就提出“领航4G”的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抢占中国4G市场第一宝座,据悉目前酷派80%的研发人员、供应链资源已集中在4G产品的生产及研发上;另一家手机厂商中兴也不约而同地将目标放在“成为4G终端本土第一品牌”上,今年年初便在业内抛出了“3C”战略,形成以首席体验官、互联网思维和聚焦用户为核心的终端发展规划……可见,“中华酷联”们能否抓住4G发展的契机,突破自我、再上层楼,无疑将是未来我国智能手机市场最具价值的看点之一。

此外,以小米、魅族、锤子为代表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一代智能手机厂商将会对传统手机厂商带来多大冲击?也是未来4G手机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根据Canalys的数据,今年1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6;魅族在国产手机品牌中取得单机出货第2名佳绩;此外,锤子手机一经发布就引起市场热议,发布会直播累计登录观看人次高达274万,创下历史记录。可以说小米们已经凭其过硬的业绩证明了其“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全新盈利模式的价值。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商们产品比拼的不外是外观设计和性能配置,如何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突出有差异化的产品是手机厂商们未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应用服务:什么样的业务将在4G时代大放异彩?

如果说什么才是4G时代最激动人心、最引人眼球、让整个产业上到运营商下到普通用户都企盼期待的,就是4G网络的应用服务了,从1G到2G再到3G,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标志性的应用服务,1G的话音、2G的短信和彩铃、3G 的微信和手游等,那么,什么样的业务将会在4G时代大放异彩?

4G的数据带宽和速率与3G相比获得了大幅提升,但现有的移动业务绝大部分是针对3G甚至2G网络环境设计的,除了实时视音频业务之外,无法充分发挥4G网络的优势。以手机游戏为例,现有的手机游戏产品大部分是静态的、2维的、轻量级的,画面质量一般,缺乏互动性,这样的产品形态3G网络就能很好地满足,如何才能发挥4G网络的优势,引入更多的新元素,创新现有的业务形态,打造出一批4G杀手级业务,将是广大应用服务和内容提供商面临的主要课题。

事实上,过去几年高速发展的移动应用已经对3G网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3G网速越来越难以跟上移动应用高速发展的需求,无法完全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移动体验。4G的到来将给包括移动社交、高清视频、手机游戏等在内的移动应用服务提供一个更快速、更高效的网络环境,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最终将会演绎出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用户:除了资费还关注什么?

运营商4G资费的大幅调整无疑会对提高3G到4G的用户转化率发挥重要作用,但仅仅降价是否就足够了,此前的一份4G用户调查显示,有将近2/3的用户认为现在3G网络更加成熟稳定,还没有到转向4G的时机。由此可见,资费水平、网络覆盖、信号稳定性是用户对移动网络的最基本诉求,在上述方面4G至少要能提供与3G、2G网络相当的服务水平,才能满足数量最为巨大的普通用户转网的基本要求。

那么,除此之外,用户到底还关注什么?哪些因素对用户转向4G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国外4G运营商的经验来看,4G网络的第一批用户通常是“数据饥渴”

型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较大的用户),一旦4G网络能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就会毫不犹豫地转向4G网络。但对数量更加巨大的普通用户而言,满足了基本要求也并不意味着这些用户就一定会转网。不转网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比如对数据业务需求不大现在的网络可以很好满足、刚买的3G手机用的挺好不想更换、换网要更换号码给工作造成很大不便,等等,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有很大的共性,那就是4G网络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让用户权衡之下无法下定决心。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T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大纲

?【报告名称】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T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

?【关键字】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T 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市场前景前景研究

?【出版日期】2014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订购电话】全国统一客服务热线:400-007-6266(免长话费) 01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a99275.html,/hulianwang/191488191488.html

第一章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相关概述

第一节IDC基础阐述

一、IDC业务范围

二、IDC起源与发展演进

三、IDC网络基础架构

四、现代数据中心的需求

五、数据中心分类

六、物理布局

第二节IDC的常见接入方式

一、双IP双线路实现方式

二、单IP双线路

三、用BGP协议实现的单IP双线路

第三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应用

第二章2009-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市场运行环境解析第一节2009-2012年中国IDC政策环境及其对IT应用影响

一、两化融合战略的快速推进为市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行业灾备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三、节能减排政策对数据中心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第二节行业发展与竞争及其对IT应用影响

一、业务发展

二、行业竞争

第三节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对IT应用影响

一、行业收入

二、行业投资

第三章2009-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09-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现状综述

一、我国数据中心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数据中心市场规模

三、数据中心行业结构

四、中国数据中心区域结构

第二节2009-2012年中国IDC热点服务项目分析

一、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

二、网站加速服务

第三节2009-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新进展

一、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二、企业建设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分析

三、数据中心与数据集中分析

四、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量分析

五、数据中心核心任务分析

六、数据中心建设方式分析

七、数据中心需求特点分析

第四章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IT产品应用分析

第一节硬件产品应用状况

一、投资规模与结构

二、产品应用特征

三、重点产品品牌分布

第二节软件产品应用状况

一、投资规模与结构

二、产品应用特征

三、重点产品品牌分布

第三节服务应用状况

一、投资规模与结构

二、产品应用特征

三、重点产品品牌分布

第五章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IT解决方案应用分析第一节虚拟化解决方案

一、主要用户及其应用情况

二、主力厂商及其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绿色节能解决方案

一、主要用户及其应用情况

二、主力厂商及其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基础设施控管解决方案

一、主要用户及其应用情况

二、主力厂商及其竞争力分析

第六章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市场需求

第一节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需求影响因素

一、市场推动因素

二、技术推动因素

三、应用推动因素

第二节2012年中国重点行业数据中心IT应用市场需求分析

一、金融

二、电信

三、政府

四、能源

第七章2012年中国IDC IT应用重点产品市场剖析

第一节服务器

一、中国服务器总体市场综述

二、数据中心建设对服务器的投入规模

三、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品牌份额

四、数据中心建设对服务器的需求特点分析

第二节存储产品

一、中国存储产品总体市场综述

二、数据中心存储产品的投入规模

三、数据中心存储产品市场份额

四、数据中心建设对存储产品的需求特点分析

第三节网络产品

一、中国网络产品总体市场综述

二、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的投入规模

三、数据中心网络产品市场份额

四、数据中心对网络产品的需求特点分析

第四节IT服务

一、中国IT服务总体市场规模及增长

二、数据中心IT服务的投入规模

三、数据中心建设IT服务市场份额

四、数据中心建设对IT服务的需求特点分析

第八章2012年中国重点行业企业级数据中心分析第一节金融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二节电信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三节制造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四节政府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五节交通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六节能源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七节教育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八节医卫

一、IT市场规模及特点

二、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特点及趋势分析

三、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及增长

第九章2012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T应用重点厂商透析第一节HP

第二节IBM

第三节DELL

第四节EMC

第五节浪潮

第六节联想

第七节EMERSON

第八节APC

第九节科华

第十章2014-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市场前景展望

第一节2014-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新趋势探析

一、企业级数据中心全球发展趋势

二、应用与技术趋势分析

三、市场规模预测

第二节2014-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市场前景预测

一、中国下一代数据中心前景预测分析

二、电子商务发展前景20

三、数据中心网络基础架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2014-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投资前景预测分析第一节2014-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投资环境利好

一、金融、电信等行业容灾系统建设提速

二、既有机房的升级改造加速推进

三、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四、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兴未艾

五、各行业更注重灾备中心建设

第二节2014-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投资前景预测

一、未来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投资规模预测

二、未来中国数据中心IT应用投资结构预测分析

1、产品结构预测

2、区域结构预测

3、行业结构预测

第三节权威专家投资指导

一、关注政府重点投资项目,进一步挖掘市场发展潜力

二、密切追踪用户业务发展,加强针对性解决方案提供

三、研发绿色安全智能产品,提供高效能产品服务

四、抢抓服务市场发展机遇,规划、标准化服务产品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什么是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调研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调研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市场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关于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调研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核心内容

调研企业通过自身营销及庞大互联网市场,掌握市场宏观微观经济,为国内外的企业单位、

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提供专业可靠的市场情报、商业信息、投资咨询、市场战略咨询等服务。

2、研究报告使用人群

我公司报告使用者范围较广,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人或团体。

3、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内容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书主要研究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出口分析、渠道分析、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重点企业分析(经营特色、财务分析、竞争力分析)、商业投资风险分析、市场定位及机会分析、以及相关的策略和建议等。

4、调研方式和数据来源

观研天下有自己独立研发部门。部门成员分别擅长在中国宏观经济、食品、医药、机械、IT通讯、能源化工等领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定期不定期采访各行业资深人士,并进行约稿。各行业公开信息:业内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数据部分来自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关于报告调研机构

关于我们(Intoduction)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观研天下)

Insight & Info Consulting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sight & Info)

公司主要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在产业研究、投资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提供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

The company mainly provides enterprises,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professional, authoritative research report, data product and solution on industrial research, investment analysis, market survey, etc.

核心理念(Core Values )

持续创新>>企业的发展之源。只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精益求精>>企业生存之基。只有精品才能得到市场的最终认可,发展才可持续

和谐发展>>企业的文化核心。只有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在发展上形成一致,

企业才能展现出生命力。

Continuou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resource of the Corporation:Onlyinnovation enables the Corporation to survive and develop.

Refinement>> Existence foundation of the Corporation:Only fine productscan achieve ultimate acceptance of the market and facilitate sustainable evelopment of the Corpor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Core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Developmentconsistency between the Corporation and society, as well as between the Corporation and employees is required to fully exhibit the Corporation’s vitality.

业务领域(Scope of Busines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