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优秀篇〕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优秀篇〕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优秀篇〕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优秀篇〕

第三章证明(三)

1.平行四边形(二)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所涉及的很多命题在前几册中已由学生们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所以学生们了解这些结论。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能够通过探索、猜测、合作、交流、质疑等基本的数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猜测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具有了初步的推理论证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特殊结论到一般结论的归纳思想、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然后再进行证明,从而将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体会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在获得结论中各自发挥的作用。

注意引导学生探索证明不同思路和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证明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环节1:回顾、导入新内容;环节2:探究、质疑找方法;环节3:中途小结、强化思路;环节4:应用、深化认识;环节5:课堂总结。

环节1:回顾、导入新内容

内容: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判定的具体内容。

生: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有4条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那有没有同学能够从命题的角度指出到这四条判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生:这4个命题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

生:他们都是真命题。

生:我们特别关注第一条,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又包含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它与其它3条不同的地方。

师:大家刚才的发言都非常好,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它们都不是我们现在知识体系中的公理?它们的正确性是需要我们证明的。

生:原来数学这么严密、只会用是不行的,还必须知道为什么。

师:很好的体会,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团队的力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找到解决问题路上的“坎儿”。

目的: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己已经构建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提出符合其个人认知层次的问题,从而为“教--学”找到良好的切入点。

实际效果:

为本节课找到了较为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良好的切入点,并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学习作了良好的知识、热情的准备。

环节2:探究、质疑找方法

内容:学生自由组合,探索有关平行四边形判定的问题,自由交流、质疑、寻求帮助。

目的:尽可能以学生“生成的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作为课堂重要的

支撑点。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原认知、和已有的知识构建去解决新问题。

实际效果:自由组合,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

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断:

生:老师我们发现这种命题没法证明。

师:为什么?

生:比如说下面这个题:

它有已知条件(AD//BC, ∠CDB=∠DBA)吧?

师:对。

生:它有让我们解决的问题(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吧?

师:对。

生:那你说在上面的命题中,哪一个有这些?找不到已知条件还怎么证明阿?师:这一组同学找到了解决问题途中的一个坎儿,看看其他同学又没有好的建议或方法?

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结论”两部分构成,比如下面这个命题: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是它的条件,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小组的坎儿是:虽然能够找到“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它不象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图形。

师:没有图形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影响吗?

生:当然有。那一组平行且相等的边没有标记,会导致我们没

有办法写过程 ,就算我们根据题意自己构造了下面这个四

边形,哪一组对边是命题里说的那一组?你知道吗?难道能随便选择一组对边就可以?

师:看来上一组同学的问题(找不到已知条件)已经解决了。对于这一小组同学

的问题那些同学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我们也不确定......

师:那好,每一组同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选择AB,CD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

另一组同学选择BC,DA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看看我们能不能完成对 ●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个命题的证明。

生:我们选择“AB,CD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

这样命题

●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就变成了“四边形ABCD中,AB//CD且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接BD

∵AB//CD

∴ ∠ ABD=∠CDB

又∵AB=CD,BD=BD ∴△ADB≌△CBD ∴∠ADB=∠CBD

∴CB//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生:老师他们的这个题目连接AC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

师:很好,我们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同学们的思路也很开阔,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加以验证。那选择“选择BC,DA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的同学得到结论了吗?

生:我们选择“BC,DA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这样命题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rray就变成了“四边形ABCD中,BC//DA且BC=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接BD

∵BC//DA

∴∠CBD=∠ADB

又∵BC=DA,BD=BD

∴△CDB≌△ABD

∴∠ABD=∠CDB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我们也可以连接AC再证明。

环节3:中途小结、强化思路

内容:

师:大家看我们构造了两种符合题意的图像,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我

们却最终同样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其实也就是说.... 生:只要我们构造的图像符合命题的原本意思就可以。

师:非常好。通过我们共同的交流合作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现

在我们来试着总结一下我们的探索过程

遇到新问题:(命题的证明)―――>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探索求解策略或提出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寻找已知求证、如何构造图象)―――>我们合作交流各个击破每一个小问题―――>使新问题得到解决 师:哪位同学试着总结一下对于命题的证明其主要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生:我们要根据命题构造出符合其真实意思的图像,写出明确的已知、求证然后

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师:既然大家已经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了证明一个命题的基本思路,下面我们来

证明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由前面的证明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得到证明的过程: 首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像,写出已知求证。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BC=A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接BD

∵AB=CD,BC=AD 又∵BD=BD ∴△ADB≌△CBD ∴∠ABD=∠CDB ∠ADB=∠CBD ∴AB//CD,BC//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同理我们也可以连接AC来证明。

师:这位同学对于基本的证明命题的思路已经掌握得比较好。那还有没有不同的

思路?

生:老师既然刚才我们已经证明了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只要将刚才的思路稍加改动就可以得到另外一种思路 证明:连接BD

∵AB=CD,BC=AD 又∵BD=BD ∴△ADB≌△CBD ∴∠ABD=∠CDB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种思路同时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里有必要再次回顾一下我们

的公理体系: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证明的依据,但当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旦被验证我们称之为定理。可以直接成为我们证明一个新命题的依据。(如上一同学的方法)

目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从思考中掌握方法、提出猜想、大胆突破的好的数学品

质。

实际效果:通过这种阶段性的小结,学生从知识和学习品质上的收获都比较大。

环节4:应用、深化认识 内容:

师:下面我们来处理一些具体问题 已知:如图

求证:四边形MNOP 是平行四边形 生1展示其证明过程: 证明:

(x-3)2—(x —5)2=42

∴x=8

∴MN=5=PO

∴PM=3=ON

∴四边形MNOP是平行四边形.

师:还有不同的思路吗?

生2展示其证明过程:

证明:

(x-3)2—(x—5)2=42

∴x=8

∴PM=11-8=3

∴PM2+MO2=PO2

∴∠PMO=90?

∴PM//ON

且ON=8-5=3

∴四边形MNOP是平行四边形.

生3分析证明过程:

我们还可以在得知x=8以后,证明△MPO≌△ONM,从而得到内错角相等,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得证。

目的:巩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在探索过程中所渗透的基本的数学方法、数学品质,期待其思维能受到一定的冲击、有所突破。

实际效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明显的加强,并且恰当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环节5:课堂总结

内容:

师:刚才大家的分析都非常好。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课

生:学习了命题证明的方法。

生:解决新问题可以把它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

生:互相合作可以解决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我希望课后我们能有时间我们再交换一下意见。..........

目的: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回顾的品质,以及从回顾中找到自己学习中还存在的不足、问题的求实的作风。

实际效果:通过总结对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思维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反思

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为主轴来完成本节课,而没有机械的套用课本的设计。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通过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3、注意的方面:

这种以学生的生成问题为主导的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效果都非常好,但是对于一部分思维特别活跃的学生来说,其潜能力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如何更好地预测这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动向,为其上课备好充足的“营养”需要我们继续加强。

,成功的人都人,激励身边

、奋斗的

的挫折。你想

得坚持一道底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 《XXXXXXXX》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年级有三个教学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对美的事物也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存在问题: 1、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 2、部分学生作业上交或做作业方面比较慢。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XXXXXXXX的技术和方法; 2、在XXXXXXXX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XXXXXXXXX的过程,并能用XXXXXXX美化生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和尝试XXXXXX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XXXXXX画面效果与XXXXXXX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XXXXXXXXXXXXX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3.观察 4.探究、 5.了解技法

6.制作实践、 7.感受色彩魅力 8.美化装饰、 9.培养设计应用意识 10.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XXXXXXXX,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 XXXXXXXXX 2、欣赏XXXXXXXX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XXXXXXXXX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XXXXXXX方法。 (1)教师出示XXXXXX作品展板,提示XXXXXX基本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XXXXXX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XXXXXXX方法。 3、尝试XXXXX过程。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分饼教案

《分饼》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分饼》P40—P42.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具学具:挂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喜欢看西游记吗?你最喜欢西游记的哪个人物? 好,一向脑子不开窍的猪八戒遇到困难了,他化缘回来,发现只有3张一样大的饼,可是要平均分给他们师徒四人,该怎么分呢?每人应分到多少张饼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吧。 二、探究新知,互动生成 活动一: 1、拿出自己准备的圆片,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出最佳的方案,派个代表汇报讨论出来的结果,并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组1: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张饼每人分得1/4,然后再分两次,这样每个人共得3/4张饼。 组2:先把3张饼叠在一起分,每人可分到3个1/4的饼,合起来就是3/4张饼。提问:这里的4分之3表示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过程。 2、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5个人呢?6个人?7个人?…..你会分吗? 总结:像1/4、3/4、3/5、3/6….这样的分数叫真分数。 师:仔细观察这些真分数,你看出什么了?谁能再给我们举例出其他的真分数吗?并说说它们表示了什么意义? 活动二: 1、同学们非常能干,帮八戒解决了难题。可现在八戒又犯难了,如果有9张饼 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可能会有两种答案) 小组讨论,汇报想法和结果。 组1: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1张,每人4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地分,9个4分之一就是4分之9。 师:4分之9在这里表示什么? 组2: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4分之一张,合起来是2张加上4分之一张。 师:2张加上4分之一张,写成分数就是:2 1/4,读作:二又四分之一。二又四分之一在这里表示什么? 每人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吗?也就是4分之9等于2又4分之一。 观察4分之3、4分之9、2又4分之1这三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小于分母分子大于分母) 总结:在数学里,我们把分数分为两类,把分子大于分母这类分数叫做假分数,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6页“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个性化修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1、谈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不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这有助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活动,并分为两个层次展开教学。第一个活动是3个饼分给4个人, 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去理解,有两种具体的分法。 第二个活动是把9个饼分给4个人,可以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去展开,在此基础上揭示真 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再介绍带分数。 学习目标: 1、在猪八戒分饼的活动中,体会假分数与带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 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圆形纸片10余张,小剪刀。 2、动手剪一剪,动脑想一想,一边看书、一边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设计: 1、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13个—是(),5个—是,也就是()5 5 7 1 —里有()个,9个—是() 8 4 2、看书中37页上面的图,用几句话编一个小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 我编的故事是:

3、尝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可以用圆形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 4、如果上面的问题你都解决了,你真聪明,猪八戒会谢谢你的。但如果是9张饼呢?每人又 分到多 少张饼呢? 画一画: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5、读书38页上面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特点,并举例 子。 真分数—— 举几个真分数: 假分数—— 举几个假分数: 带分数——

举几个带分数: 6、检验自学的效果。 尝试做书中38页练一练。 教学流程: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圆形纸片和剪刀(带来了的同学举手) ●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汇报情况) ●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指名回答。 2、情境导入: ●根据书中主题图讲一个故事,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以先交流,再全班汇报。(生: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好心人给了3个饼, 猪八戒要想把它平均分成4份,该怎么分呢?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 3、操作中体验真分数产生: ●利用纸片代替饼进行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实践感知中解决问题。(生小组合作完成, 并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 ●集体汇报怎么分的?举手发言,可以结合预习作业第3题说。(用实物投影展现学生 做的过程,边说边做。亦可多问他生来叙述这个过程,感知真分数产生的过程。) 4、操作中体验假分数产生: ●方法同上。 9 1 ●介绍— = 2—结合分饼的过程来理解。并说明读法和写法。 4 4 5、读书,揭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 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 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 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 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A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 图形/统计与概率)”领 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 习 (),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分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 《分饼》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五年级数学——《分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的合理性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培养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从直观具体到抽象出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片若干,剪刀。 (一)复习 1、用分数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2、填空: 4/7里面有()个1/7,5个1/8是() 13个1/8是(),27/14里面有()个1/14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在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化斋得到3张大小一样的饼,3张饼分给4个人,要想分得公平,该怎么分呢 2、提出问题:3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能分到多少张饼呢同学们,你们能替他想个办法吗? (三)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平均分3张饼 1、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说一说。 2、动手操作:让生小组4人扮演唐僧师徒四人,然后用3张圆片代替3张饼,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汇报交流: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Qiaozhis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注意听啊,听后你可要告诉大家,它唱的是什么。 (播放桥的歌曲) 师:谁来说说,它唱的是什么呢? 师:你听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桥之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必不可少,它装点着乡 村和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 种各样的桥吧。 (课件: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师解说其中的几种)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引发了作者樊发稼许 多的思考,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它们很感兴趣,也许会引发你更 多的思考,那就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 地方多读几遍,不要忘记正确的读书姿势啊。开始吧。

2 师:课文读完了,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同位两个比比赛,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同位互相检查) 师:生词朋友们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它们了,注意了,我可不一定叫到谁啊,一个人读——小组读——大组读——全班读。 (出示生字词 幽静碧波粼粼魅力交*巍峨雄伟构筑和谐) 师:全班同学再来认真地读一读。 师:声音响亮,读得又准确,真不错!生字朋友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请同学们再来认真的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这篇课文中都了解(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引导生用自己的话大体谈一谈) (生大体谈谈,谈到第一小节中的桥的功能,样式,材料)师知道了这么多桥的知识,真了不起!那么桥有这么多的功能(样式,材料),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第一小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小节,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 (说全了后)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一、语文 (一)文本分析 基本结构: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模板内容(一般文章):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文(准确、优美、形象、生动、质朴、简洁),通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模板内容(诗歌):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认识XX字,学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阅读/分小组讨论….方式,学会用XX修辞、语言,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观察/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体会到….之美/之富足,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写字指导 (1)看。学生仔细观察汉字,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情况,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说。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尤其交流写时应注意什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规范表达汉字的相关名称,或肯定,或强调,或纠正,与学生一同发现汉字的特点,为写夯实基础。 (3)教师范写,学生临空模仿。 (4)写。学生首先试写一、两个,再与其他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知道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还有不足;最后练写。 (5)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展示优秀作品。 2.一般阅读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观导入:为学生们呈现景色的图片、视频 模板: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一段视频),(展示图片或视频后询问)大家觉得美不美?大家知道这是哪里么?我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美丽的xxx。 问题导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模板:同学们!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设计理由】: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贴近生活,引发学

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分饼》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分饼》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 西游记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遇到了一道数学问习题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么?大屏幕展示图片,指名读。 1.3张大小一样的饼,均匀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呢? 2.估一估:3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一张完整的饼吗? 3.请你能用手中的圆片替代饼帮他们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均匀分3张饼 1.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说一说。 2.动手操作:用3张圆片替代3张饼,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报告交流: A方案:一个一个分。边说边演示分的方法及过程。 为什么是3/4呢? B方案:三个叠放分。还是3/4 4.大屏幕展示三种分法的动态图 小结:两种分法尽管不同,但分的结果雷同,每人分得了3/4张饼,这和我们估计的每人分得的饼少于1张是一致的。 活动二均匀分9张饼 1.出示课件:猪八戒吃了一张饼的3/4,没有吃饱,就让悟空再弄几张饼,悟空就去其他地方又化斋来9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该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张?” 2.师:9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怎样分? 3.估一估:9张饼均匀分给4个人,每人大约得到多少饼呢? 4.动手操作:组长拿出9张圆片,小组同学合作,画一画,分一分。 5.报告交流: A方案:一个一个分 B方案: 9个叠放分:均匀分成4份,每人分得了9/4。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9/4呢?问:9个1/4是多少? C方案:先拿8个分,每人2个,剩下的1个均匀分成4份,每人即2+1/4(板书) 师:2和1/4合起来就是二又四分之一(板书: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生齐读两遍。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板书:带分数)介绍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两局部组成的并强调带分数的书写模板。 6.分数的分类: 师: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子比分母小师: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板书:真分数)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真分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五、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小黑板。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案] (一)情境引入 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水 (1)号杯:2小杯 18小杯 (2)号杯:30毫升 270毫升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 2:18 蜂蜜与水的比 (2)号杯 30:270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

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分饼 教学设计

1 课 题 5.3 分饼 课时 1 上课时间 领导签批 教学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认识大部分的真分数,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通过直观了解,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从而较全面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总结“真分数”“假分数” 的特点。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分数可以分为3类的错觉,应在学生总结“真、假分数”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加以强化,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和带分数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 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难点: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教 学具 圆形纸片、课件等。 板 书 设计 分饼 411是带分数,读作:一又四分之一。 像21,32,4 1,43,...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 像23,33,45,49,...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 1.检查预学情况,引导学生交流、质疑。 2.问题导入:把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么分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 今天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分饼》。 二、学 (一)问题探究一:观察教材67页情境,把5张饼平均分给四个人,你 有什么好办法?利用手中的圆纸片代表饼,画一画,分一分,填一填,并与同桌交流。 1.学生尝试解决。完成三学一测的问题探究一。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代 替饼,实际画一画,分一分。 2.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方法一:先分4张饼,每人1张;再把剩下的1张平均分 成4份,每人4 1张,合起来是张。

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在生活的重要价值,并理解、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求近似值的方法 2、难点:理解人民币与外币相互兑换的的汇率与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导课 师:前两周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今天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是什么?从中导出课题——人民币兑换 2、引导学生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 (1)、师先请学生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外币,如果你和你的爸爸、妈妈想去外国旅游、探亲;应怎样办呢?然后老师课件出示汇率表 (2)、男女生各自读一条中国银行05、9月的一天的兑换率,便读边感受。(同时可以介绍现在人

民币与美圆的兑换利率1美元=7.0002元人民币,与XX、9比现在人民币已经升值约13.5%)。 3师问:港币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港币 4、师:美元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美元 请学生说明道理:一美元可以换取我们8块多钱,所以美元价值大些。 5、带着感觉齐读:欧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同理类推。适时情感渗透,我们从小要立志报国的决心;只有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雄厚了,我们的人民币才能在世界上更有价值。 6、师问:泰国铢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人民币 7、师问:你是如何知道人民币谁更值钱? 8、小组合作研究要求: (1)、每个人都要认真倾听。 (2)、循环发言,不重复别人的话。 (3)、汇报时用语:我们小组认为....... 指明小组代表汇报:我们小组认为人民币价值大些,一泰国铢只能兑换0.1967元人民币,也就是

新北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主备:王志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P25“练一练”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数数、数学符号等方式,初步体会加法(合并在一起的)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习用品:“细长身体黑心肠,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二、探究学习,体验意义 1、有几支铅笔 (1)(课件出示图一)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图二)现在笑笑怎么做了?(突出“合起来”) 让我们跟着笑笑做一遍这个动作。 (3)做完这个动作,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4)揭示课题:《一共有多少》 (5)现在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是5支的? 2、有几只熊猫

(1)同学们还想不想猜谜语呢?猜一种动物:“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大熊猫(课件出示情境图)。 (2)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谁能用数学图形来表示这3只吃竹子的熊猫呢? 生:用3个圆形表示3只在吃竹子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3(板书“3”) 能不能也用数学图形表示这2只大熊猫呢? 生:用2个圆形表示2只在玩皮球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2(板书“2”) (4)课件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大熊猫?为什么是5只,说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把○用红色的圈圈起来。) 师:一共是5只。(板书:5)把3和2合起来,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我们把它读作“加号”。(板书加号后引导学生边跟读边书空两次) 师:这个算式读作:3加2等于5,(板书)指名读、齐读。 (5)师:现在,在这个加法算式中3代表的是? 2呢?那“+”呢?(配合手势) 谁能来完整地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呢? (6)师小结:3+2=5是一个加法算式,加法是表示把两部分(或几部分)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以上环节中学生如有说出2+3=5的算式,建议加以肯定和引导,初步渗透加法交换律。下同。 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摆一摆,算一算”里的桃子、花和鸭子,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并交流算式里的数字和加号各表示什么,完整地说出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课件依次出示“说一说,填一填”的三幅情境图片。 (1)小朋友的表现真棒!小鸟也被你们吸引过来了。谁能当当小老师,来读一读题目。 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可以怎么列式呀?说说你的想法。(3+2=5/2+3=5)

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用

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用 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小学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其中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授(初读、析读、品读)、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写......等字,会读并理解... ...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 ...方式,提高... ...能力,体会...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 ...共鸣;培养... ...精神;陶冶... ...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难点的确立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依旧拓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设置疑问、引起悬念、直观演示等。 2.讲授新课——初读 A.初读:自主探究:默读、轻读(1)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2)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情感:画出感动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B.检查反馈(1)字词关:范读朗读:教师/名家交流汇报:记忆方法,解决途径个别纠正:重点识记指名朗读:共同评价(2)内容关: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讲授新课——析读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等。 4.讲授新课——品读文章写的感人至深,你觉得是哪里写的好呢?品手法:比喻、对比、排比、首位照应、说明方法、感官等等品情感:感人、启发(联系生活实际) 5.巩固练习要求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虑到进行的方式和所需时间。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饼 1

分饼 一、教学内容:第37----38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3.情感目标: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 带分数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进一步理解真分数的意义) 1.故事引入:在唐僧师徒四人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寻得3张大小一样的饼,要想分得公平,四个人该怎么分呢?这可难住了猪八戒。同学们,你们能替他想个办法吗?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在小组内分一分。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各组汇报分法及分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把每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14 ,共分一张饼的34 。 第二种:把3张饼摞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14 。 自我修改

4.多媒体演示两种分法,并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一张饼的34 也就是3张饼的14 。 (二)活动二:分一分(认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有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张? 2.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结果。 第一种:一张一张地分,每人分到9个14 即94 。 第二种:先分8张,每人分2张,再分1张,每人分14 张,共分2张加14 张。(教师说明第二种分法2张加14 张写作214 张,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3.教师小结:说明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 板书:94 =214 (三)分数的分类。 1.多媒体出示下列分数,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分类 14 、23 、34 、94 、33 、65 、55 、89 、63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并汇报(说出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4 、23 、34 、89 分子<分母 (2)65 、63 分子>分母

《分饼》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上)

分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在分饼的活动中,体会假分数与带分数产生的 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 的关系。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圆形纸片10余张,小剪刀。 教学过程: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圆形纸片和剪刀。 ?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长汇报情况)。 ?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指名回答。 2、情境导入: ?根据书中主题图,用几句话编一个小故事,讲这个故事, 学生可以先交流,再全班汇报。(生:在唐僧师徒西天 取经的路上,好心人给了3个饼,猪八戒要想把它平均 分成4份,该怎么分呢?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

3、尝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可以用圆形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把这个过程说给同学听,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 饼。 4、操作中体验真分数产生: ?利用纸片代替饼进行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实践感知中解 决问题。(生小组合作完成,并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 ?集体汇报怎么分的?举手发言。(用实物投影展现学生 做的过程,边说边做。亦可多问他生来叙述这个过程, 感知真分数产生的过程。) 5、操作中体验假分数产生: ?把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张饼呢?画 一画,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方法同上。 9 1 ?介绍— = 2 —,结合分饼的过程来理解。并说明假分 4 4 数读法和写法。

6、读书,揭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 ?看课本上部分内容。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 7、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特点,并举例子。 ?真分数—— ?举几个真分数: ?假分数—— ?举几个假分数: ?带分数—— ?举几个带分数: 8、检验教学的效果。尝试做书中练一练中的3题。 ?根据图形填写假分数和带分数。理解整体1指谁,平均分 成了几分,取了几份。 ?第二题,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 ?第三题,可以投影出来,让学生讲解,教师总结。 9、小结。 本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探索出来的?你还有什么疑问? 10、拓展、巩固。 展示练习,小组讨论完成,再集体汇报订正。

新北师大版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面的旋转教 学设计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1、面的旋转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内容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淘气可是一个有人心,他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轮,彩带随车轮转动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下面各图,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呈现下图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说说你能发现什么? (2)同时呈现下图2、图3。你又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线”“面”“体”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寻找一下。 看来面的旋转学问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主要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板书:《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

中小学教案模板优秀范文

中小学教案模板优秀范文 大家收集整理了“语文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借鉴! 语文教案模板1 课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是依据教材确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B自我评析 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1、谈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