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推荐:中国土木工程集团

推荐:中国土木工程集团

推荐:中国土木工程集团
推荐:中国土木工程集团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

经过三十多年国际市场的风雨洗礼,己逐步发展成为以铁路工程为特色,以工程承包为主业,设计咨询、劳务合作、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实业投资、酒店餐饮等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土集团凭借优异的经营业绩、雄厚的综合实力和上乘的服务质量,不仅跻身国际顶级承包商的行列,而且连续多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并位居前70名之内。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评选的中国建筑500强排行榜,2011年排名第11位。今天的中土集团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常驻机构,经营业务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一大批熟练掌握国际商务、投标报价、施工管理的海外经营人才。

先后承揽实施了坦赞铁路、尼日利亚铁路修复改造、博茨瓦纳铁路更新改造、吉布提工商学校、缅甸仰光丁茵公铁两用桥、卢旺达国家体育场、阿联酋城市立交桥、科威特公路、尼泊尔国际会议中心、香港西部铁路、澳门西湾大桥、澳门边检大楼等代表工程。2003年,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精神,公司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进行战略重组,成为中国铁建的海外龙头企业。重组后,中土集团公司作为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履行总公司海外事业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组织协调总公司海外市场业务,承办总公司外事管理工作。

依托中国铁建国内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中土集团有了实现大发展、完成大跨越的底蕴和勇气,担当起了这个中国建筑业巨人的海外龙头重任,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几年来,公司充分依托中国铁建设计、施工、投融资总体实力,发挥自身海外经营地缘、人才、管理优势,强强联合,高端运作。

在海外大型、特大型项目承揽上,连续三次刷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单体合同额最高记录:土耳其高速铁路项目,合同额12.7亿美元;联合承揽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项目,框架合同额57.5亿美元;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合同额83亿美元。

2发展历程编辑中土集团公司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援外办公室,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负责组织、实施著名的非洲坦赞(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工程。

1979年6月1日,中国土木工程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四家外经公司之一。

1996年12月26日,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准,以中国土木工程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了中土集团,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同时更名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

2000年9月,中土集团公司完成与铁道部脱钩工作,划归中央企业工委直接管理。

2003年初,包括中土集团公司在内的196家中央企业由国资委直接管理。

2003年9月,根据国资委《关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实施重组的批复》(国资改革函[2003]153号)文件精神,中土集团公司以并入的方式实现了与中

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战略性重组。

中土集团公司是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级单位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理事成员。

二十多年来,中土集团公司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逐步形成了以工程承包为主业,以铁路工程为特色,多业并举的经营格局;市场覆盖地域不断扩展,市场布局已初具网络框架雏形;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成功承揽实施了一大批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的大中型综合项目;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净资产规模稳步增加;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拥有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主项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和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两个增项资质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一级两个专业增项资质;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品牌优势初步确立,在境外市场香港、尼日利亚、阿联酋、坦桑尼亚和博茨瓦纳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当地经营的最高资质。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创造优秀的土木建筑工程,特设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第二条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简称詹天佑大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于1999年联合设立,是“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奖项,是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之一。 (注:“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于2001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首批核准登记,包括詹天佑大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奖。)第三条本奖项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联合颁发,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等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进行。 第四条本奖项的奖励对象是: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本奖项应充分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权威性”。

第五条本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获奖工程一般不超过30项,必要时可设立“特别奖”。 第二章评选工程范围及申报条件 第六条本奖项评选范围包括下列各类工程: 一、建筑工程(含高层建筑、大跨度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小区工程等); 二、桥梁工程(含公路、铁路及城市桥梁); 三、铁路工程; 四、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工程; 五、公路及场道工程; 六、水利、水电工程; 七、水运、港工及海洋工程; 八、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含轨道交通工程); 九、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燃气热力工程); 十、特种工程(含军工工程)。 第七条申报条件 申报本奖项的单位必须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团体会员。申报本奖项的工程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须在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尤其是自主创新),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 二、必须突出体现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有较高的

国内土木工程EI与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 《中外公路》 《现代隧道技术》 《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

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 《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 《现代矿业》(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 《建筑工业》(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 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 /95758X/ 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确认为核心期刊,并在建筑类核心期中列首位;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管理规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有效利用电力科技信息,更好地为电力各级科技决策和研究服务,规范电力科技查新(以下简称查新)的管理,参照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要求,按照《科技查新规范》,围绕项目科学技术要点,针对查新点进行文献检索和对比分析,查证其新颖性的信息咨询服务。 第三条查新工作服务的范围通常包括: 1、科技决策;2、科研立项;3、项目鉴定(验收、评价); 4、科技奖励;5、技术咨询;6、其他。 第四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受委托负责管理和指导全国电力行业的查新工作,包括对电力查新机构(以下简称查新机构)的资质认定和业务管理等。 设电力查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同有关单位提出,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批准。 第五条查新机构应取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认定。依据工作需要分为一级查新机构和二级查新机构。查新业务由获得资质认定的查新机构具体实施。 第六条查新工作实行有偿服务。 第七条一级查新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1、属于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承接过电力行业的查新业务并有良好的信誉;得到其挂靠单位及其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推荐;在某行政区域内和在发电或输配供电专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 2、具有5人以上取得电力行业查新资格证书,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3人; 3、具有10年以上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数据库; 4、具备国际联机专业检索系统; 5、有完善的查新项目审核、用户反馈和监督检查等规章制度和严密的工作程序。 第八条二级查新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1、属于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承接过电力行业的查新业务并有较好的信誉;得到其挂靠单位及其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推荐。 2、具有3人以上取得电力行业查新资格证书,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人; 3、具有10年以上国内专业文献数据库;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土木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二、土木工程发展历史概述 2.1古代土木工程 古代土木工程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它大致从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些文明古国的不少传世杰作,至今巍然屹立。譬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公元6世纪建成的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于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上地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2.2近代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前后约300年时间。在此期间,建筑材料从以天然材料为主转向以人造材料为主,建造理论也从主要以总结长期建造经验向重视科学兼顾经验转变。建造技术方面,一些性能优异的大型机械伴随着各种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能建造结构复杂或所处环境恶劣的土木工程。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如1875年法国莫尼埃主持修建了一座长达16m的钢筋混凝土桥、1883年美国芝加哥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了钢铁框架作为承重结构,建造了一幢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被誉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开端、1889年法国建成了高达300m的埃菲尔铁塔,该塔已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开端。1886年美国首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1928年预应力混凝土发明。1825年英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等。 2.3现代土木工程 现代土木工程起始于20世纪中叶。发展至今,土木工程在建筑材料、结构理论和建造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进步。 建筑材料方面,高强度混凝土、高强低合金钢、高分子材料、钢化玻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上。结构理论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绘图能力,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结果的实际情况,使得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可靠。对于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机—电—计算机的一体化,施工过程中,不论是上天、入地还是翻山、下海,都已不是施工的障碍了;而焊接技术的普遍使用,也使得钢结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土木工程造就的举世瞩目的建筑有:我国台北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茂大厦,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双塔楼,法国的诺曼底斜拉桥等。 三、对土木工程的现状的认识及其现代特点认识

展望未来中国的土木工程

展望未来中国的土木工程 摘要:展望了新世纪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中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了中国土木工程发展随着自然科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其采用的材料的改变,土木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有了很好的改进。同时对土木工程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未来发展 Looking to the future of China's civil engineering ABSTRACT: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industry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 century, analyzes the Chinese civil enginee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ofmechanics and mathematics, with its changes in materials, civi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changed into good. At the same time, thesuggestion for future study on civil engineering is put forward. Key word:Civil Engineer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引言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有人说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 ,也有人说 ,新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但是 ,在工业要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也需要提高 ,要盖厂房、造住宅 ,要挖隧道、架桥梁。因此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土木工程建设最为活跃的国家,工程规模之大、工程投入之高、工程技术之新使得我国成为一个大的建筑工地和新型建筑试验和实践场所。那么, 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如何继续发展下去?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在21世纪将继续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 ,促进提高、创新和发展;同时,它将保持其自身的特点 ,不可能完全偏离已有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中国土木工程发展现状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认识现状,才有可能预测未来。 土木工程的涵义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场专委会2018年年会论文集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委会2018年年会论文集 - 1 -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地址 邮编; ENGLISH TITLE NAME Name-name Addr. ABSTRACT: □□□□□□□□□□□□□□□□□□□□□□□□□□□□□□□□□□□□□□□□□□□□□□□□□□□□□□□□□□□□□□□□□□□□□□□□□□□□□□□□□□□□□□□□□□□□□□□□□□□□□□□□□□□□□□□□□□□□□□□□□□□□□□□□□□□□□□□□□□□□□□□□□□□□□□□□□□□□□□□□□□□□□□□□。 KEY WORD: □□□□□;□□□□□□;□□□□□□ 摘要:□□□□□□□□□□□□□□□□□□□□□□□□□□□□□□□□□□□□□□□□□□□□□□□□□□□□□□□□□□□□□□□□□□□□□□□□□□□□□□□□□□□□□□□□□□□□□□□□□□□□□□□□□□□□□□□□□□□□□□□□□□□□□□□□□□□□□□□□□□□□□□□□□□□□□□□□□□□□□□□□□□□□□□□□□□ 关键词:□□□□□;□□□□□;□□□□□ 1 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 aaaaaa 外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aaaaaaaaaaaaa □□□□□□□□□□□□□□□□□□□□□□□□□□□□□□□□□□□□□□□□□□□□□□□□□□□□ 中文表题 Tab 中文图题 Fig 1.2 二级标题□□ □□□□□□□□□□□□□□□□□□□□□□□□□□□□□□□□□□□□□□□□□□□□□□□□□□□□□□□□□□□□□□□□□□□□□□□□□□□□□□□□□□□□ 2 一级标题□□ □□□□□□□□□□□□□□□□□□□□□□□□□□□□□□□□□□□□□□□□□□□□□□□□□□□□□□□□□□□□□□□ 致谢 □□□□□□□□□□□□□□□□□□□□□□□□□□□□□□□□□□□□□□□□ 参 考 文 献 [1] 参考文献内容:参考文献正文用方正书宋简体 [2] 参考文献内容:参考文献正文用方正书宋简体 [3] 参考文献内容:参考文献正文用方正书宋简体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 项目资助: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XXXXXXXXXX )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土木工程材料,功能要求多样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工程设施大型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土木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与机遇,因此,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也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重大工程项目奖陆续兴起;土木工程将向太空、海洋、荒漠开拓;工程材料向轻质,高强,多功能化发展;设计方法精确化,设计工作自动化;信息和智能化技术全面引入土木工程,还有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多功能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立体化 一、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1、在土木工程材料方面,从早期使用的砖、瓦、砂、石、灰、木材到近代使用钢材,水泥,混凝土,直到现代的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就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极细的活性颗粒渗入混凝土,使它们在水泥浆中的细微孔隙中水化,减少和填充混凝土的毛细孔,达到增密和增强的作用。)、高性能混凝土(超高的强度、低渗透性、良好的结构性能、优越的耐久性、可观的经济效益、环保性,有关常规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亦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而有所提高或改善。)、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加入合成材料纤维丝成钢纤维,是由纤维和水泥基料,如水泥石,砂浆成混凝土,组合的复合材料的统称),纤维混凝土能增强塑性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显著降低其塑性流动和收缩微裂纹。这种减少或消除塑性裂纹使混凝土获得其最佳的长期整体性。这些纤维呈各向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混凝土,使混凝土得到辅助的加强,以防止收缩裂缝。在随处都有纤维的混凝土中,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受力状态下混凝土可能出现裂缝的宽度和长度。 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少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是:建材生产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采用低能耗,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其成果有以粉煤灰、空心砖、以磷石膏,脱硫石膏等等。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 《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 《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 《中外公路》 《现代隧道技术》 《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

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 《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 《现代矿业》(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 《建筑工业》(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 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 /95758X/ 本刊于1979年创刊,是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确认为核心期刊,并在建筑类核心期中列首位;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个国内重要的数据库收录,并能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网和重庆维普网全文检索;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网络版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主编:陈生水 国际标准刊号:SSN 1000-4548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124/TU 地址:南京市虎踞关34号 邮政编码:210024 期刊类型:双月刊 创刊日期:1979年 2.工程地质学报 _journal/index.htm /98122X/ 本刊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1993年批准创刊发行,现为季刊,16开本,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工程地质学报》办刊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工程地质学报》着重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学报主要介绍当前规

土木工程现状

浅谈土木工程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加上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事北方面贏得了很大的胜利。当然,这也带动着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土木工程是建设国家的必要保证,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使得土木工程在现实的实践中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效,关于其中的结构力学和工业设计都可以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在近几年,科技的进步也为土木工程的长足发展增添了必不可少的动力,尤其是在高层大跨结构工程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不容忽视。所以,针对当今土木工程的发展形势,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社会需要,笔者通过自身经验对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土木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包含建造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设备以及勘察、设计、施工、保养维护等活动;同时也包括工程建造的对象。可以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内涵广泛、结构复杂、门类众多的学科,。 土木工程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处处都与土木工程相关联。其中“住”直接依赖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而对于“衣、食、行”的影响表现为:可以通过兴修水利、建造农田灌溉设施以及城市供水系统来解决人们的衣食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建造道路桥梁来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总之,土木工程与人类

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从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建筑物中直接察觉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现状。 土木工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仅是体现在工程建造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结构力学的理论分析或者结构设计的手段和技术等方面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土木工程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天然材料、砖瓦材料、钢铁材料以及混凝土材料四个阶段。早期人们的土木工程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泥土、木材以及石料等天然材料。我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开始出现砖瓦的制造,这种就地取材进行加工的建筑材料在结构力学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泥土和木材,因此逐渐被广泛应用,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 直到17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19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便是土木工程的发展第二次飞跃。从19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这些材料更加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土木工程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9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19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工作总结 20××年,在中国科协"×大"会议精神的指导和在挂靠单位、会员单位的支持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下称学会)以"围绕中心、服务重点、立足学会、促进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动学会工作的新发展。 一、坚持以加强学术建设为基础,营造科学共同体 (一)国内学术会议注重学术氛围、质量与效果 学会组织了电力节能、电力节水、清洁煤发电等学术交流会议。20××年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特点是:提高了会议的互动性,使参会者有更多的参与度,学术氛围浓厚;会议提交的论文质量有明显提高,学术交流取得了显著效果。 1. 5月主办"第十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电力产业峰会",会议以"科技引领未来合作创造共赢"为主题,安排了14个主旨报告,主要内容是"节能与环境保护"、"电网安全与灾害防范"、"现代输变电技术"、"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分布式发电"; 2. 6月主办"第二届工业企业节电技术研讨会",会议就当前节能降耗形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3. 9月组织2007科协年会单元会场"电力节能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会议对燃煤污染物的生成与减排、生物质能利用与节能减排、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影响等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4. 11月与中国华电集团联合主办的"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07年会",围绕"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需求与挑战"的主题,组织了18个主旨报告、1个专题讲座、1个科普讲座,并安排了2场论文交流; 5. 11月主办"2007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会议以"清洁电力和谐社会"为主题,组织了11个主旨报告、30篇专题报告, 4场论文交流,会议评选出优秀论文21篇。 (二)学会各专委会(分会)和省级学会,结合电机工程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应用的科技成果,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 1.电力信息化专委会9月召开的"2007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2.火力发电分会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清洁化石能源专家组共同举办的"和谐可持续煤基发电,清洁化石能源技术研讨会"。 3.电力系统专委会召开了"2007年电力系统新技术研讨会"。 4.电站焊接专委会召开的"第十届电站焊接学术讨论会"。 5.电力建设专委会召开的"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 6.电力土建专委会召开的"2007年年会"。 7.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联合召开的"第十四届输配电技术研讨会"等。 (三)组织较高层次有影响的国际会议,积极介入国际组织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摘要: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的涵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空间开发新材料新趋势土木工程有面临的挑 战土木工程发展方向 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

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着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条例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创造优秀的土木建筑工程,特设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第二条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为“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奖项。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设立,于2001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首批核准,国家建设部认定为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 第三条本奖项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国家创新工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颁发;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等建设主管部门支持与指导下进行。 第四条本奖项的奖励对象是:在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本奖项应充分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权威性”。 第五条本奖项评选始于1999年,每两年评选一次,自2003年起本奖改为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获奖工程30项左右,必要时可设“特别奖”。

第二章评选工程范围及申报条件 第一条本奖评选范围包括下列各类工程: 一、建筑工程(含高层建筑、大跨度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小区工程等); 二、桥梁工程(含公路、铁路及城市桥梁); 三、铁路工程; 四、隧道及地下工程、岩土工程; 五、公路及场道工程; 六、水利、水电工程; 七、水运、港工及海洋工程; 八、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燃气热力工程); 九、特种工程(含防护工程、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塔桅工程、管道工程等)。 第二条申报条件 申报本奖项的单位必须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团体会员。申报本奖项的工程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须在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尤其是自主创新),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 二、必须突出体现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代表性。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土木工程的含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工工程具有专业性强、跨学科多、施工时间长、加工一次成型、投资高、价值 大的特点。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土木工程内涵丰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以17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作为近代土木工程的开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 木工程的起点。 15世纪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近代土木工程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17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使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了变革。近代工业生产出新的工程材料──钢铁和水泥,土木工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继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土木工程的新特征是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和交通高速化等。土木工程在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也出现了新趋势,即材料轻质高强化、

中国土木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

中国土木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 0引言 我国对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左右,并且也将这项工作列入了我国第一个十二年计划,但是这项工作正式获得发展却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国也相应的成立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检测委员会,在该组织的影响和作用下,我国更是先后举办了多次全国性的学会论坛等交流会,同时还组织了多项研究课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标准的制定,此外还开展了相应的科普工作。总之,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此,本文就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对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1我国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常用检测方式 ①在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方式主要有回弹法、拔出法、钻芯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等。在此项工作的实际开展中我国也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要求与流程,比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以及《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等。②在对混凝土的缺陷问题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冲击回波法、雷达波法和超声法等。我国也针对此项工作制订了相应的规程,如《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等。③对钢筋直径或是钢筋位置进行检测的主要方式为电磁感应法和雷法波反射法。④进行装置质量检测的主要方式主要有饰面砖粘结力试验、建筑连接锚控的检测和红外线成像等检测手段。⑤射线检测也是我国土木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检测方式,射线的检测方式主要是利用中子散射法对混凝土中的缺陷进行检测。 2检测方法新技术的使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在发展中主要采用的是统计数学为根本的数据处理技术手段,比如统计回归或是模糊数学分析等方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到了九十年代,检测方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走向了信息处理阶段,在此环节中信息变换、频率分析和成像技术等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在对混凝土测厚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小波变换技术与分离谱技术的应用。上述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在此项技术中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直观性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 3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 3.1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技术①回弹法。在此项技术中主要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硬度进行推算,以便更为准确的获取混凝土真实的抗压强度。当前我国已经生产出多种类型的回弹仪,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主要有HT225、高强度回弹仪GHT450等。②超声回弹综合法。在此项技术中主要运用超声的传播速度和回弹值进行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综合分析,所以这项方法需要在专用曲线或是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实施办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实施办法 (二0一六年修订稿) 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最高奖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于1999年共同创立,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评审范围包括铁道、水利、交通、大型公用与民用建筑领域的优秀项目。为促进我国住宅建设水平与整体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2003年增设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奖。 为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同意,自2004年始,在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住宅小区奖下设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负责,每年先行组织开展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住宅小区金奖的征集和评选。要求获奖项目具有较高的综合质量、突出科技应用与创新,能够代表中国住宅建设的先进水平。 作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最后一轮候选工程,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届设奖项20个左右,并从中择优推荐给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会。 一、参评项目基本条件 1、建于大城市规划区内,总建筑面 积10万平方米以上(含1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或居住区;建于中、小城市(镇)规划区内,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含5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或居住区。须说明项目总占地面积和申报区域占地面积。 2、已竣工验收的工程;工程竣工验 收合格率100%,施工质量优质的工程(荣获国家或自治区、直辖市优质工程奖者)可优先推荐。 3、工程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 境设计及施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等的规定。 4、工程达到国内同类型工程的先进 水平;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施工及物业管理体现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在技术方面有创新或突破,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设计理念有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项目名称】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提名意见】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举世罕见:室内材料和物品引发的挥发性 污染均非常严重,危害亿万人健康,有机化合物(VOC)污染、大气雾霾导致的室内PM 2.5 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控制中认知、理论、技术、装置和标准存在明显不足。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资助下,历时十五年,围绕上述难题深入研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系统化创新成果,主要技术发明点为: 1. 发明了室内材料和物品VOC释放特性参数测评系列技术和装置; 2. 发明了基于无量纲参数的空气净化性能测评系列方法和装置; 3. 研发了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和控制设计技术。 该项目发现并克服了以往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标准和方法中的严重缺陷,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获重要应用:被直接应用于项目组主/参编的《木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速率检测逐时浓度法》、《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设计标准》、《空气净化器》、《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等10余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成为我国载人空间站、(核)潜艇空气质量保障平台的关键技术和装置;成为国家标准物质,并被美国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采用;被多家房地产企业用于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和控制设计。成果应用建筑面积逾500万平方米,并将随全国健康建筑评价的推广获大规模应用。 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论文32篇),经济效益逾亿元。部分成果获2010年教育部一等奖、2018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等奖(公示中)。教育部组织的成果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健康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污该项目属土木工程建筑环境领域。我国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PM 2.5 染严重,已成为严重威胁全民健康和平均寿命的主要因素。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资助下,历时十五年,发现并克服了以往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体系中的明显不足,把原先“以VOC为主控污染物、含量评价建材污染度、洁净空气量评价净化 为主控污设备性能、项目验收为主要工程控制手段的技术体系”发展为“以VOC、PM 2.5 染物、可释放量评价建材VOC污染度、洁净空气量和累积净化量评价净化设备性能、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项目验收和运行控制并举的主要工程控制手段的技术体系”。主要发明点如下: 1.建立了基于可释放量等关键参数的室内VOC源头测评技术体系。项目组研究发现:材料VOC释放率和可释放量直接相关,和以往国内外标准采用的含量无直接关联,

土木工程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虎跃 摘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古代建筑闻名世界,万里长城故宫还有最早的石拱桥赵州桥都属于土木工程范畴。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O世纪5O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城市的数量、规模和人口数量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更多的建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单是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尤其是房屋建筑,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发展涉及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有深度。 关键词:土木工程历史;工程建造对象;现状;发张趋势; Abstract: the civil engineering is to build all kinds of engineering

facil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refers to the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conducted reconnaissance, desig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other technical activities; Also refers to the objec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are built on the ground or underground, land or wat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or human life, production,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of all kinds of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uch as pipeline, houses, roads, railways, tunnels, Bridges, canals, DAMS, ports, power stations, airports, offshore engineer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d protection.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2 o 5 o s hasn't been stopped, and developing rapidl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 almost the whole of China is a big construction site. New high-rise buildings, exhibition center, railways, highways, Bridges, ports, waterways and larg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cross the country, such as bamboo shoots, new structure,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Develop fast, the amount of, make the world amazing: however,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he number of cities, the scale and the population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This requires more buildings to meet the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Single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at present, urban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can't satisfy people's need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