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_贾良良

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_贾良良

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_贾良良
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_贾良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6(3):67~73

Jour nal of China Ag ricultural U niv ersity

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①

贾良良② 陈新平 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宏斌 吴健繁

(北京市农业局土肥站)

摘 要 1998—1999年在北京市设置了10个6水平氮肥试验,发现氮肥在大多数试验点对小麦都有增产作用,且在施氮量超过180kg hm-2时大多数试验点并未表现出产量降低现象,而是出现一个产量相对稳定的平台。以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加平台、二次型和平方根共4个氮肥效应模型对冬小麦施氮量和籽粒产量拟合,对模型拟合程度和施肥经济效益分析发现,除施氮没有增产效应的2个点外,50%的点氮肥效应模型以线性加平台最优,20%的点以二次型加平台最优,10%的点以二次型最优;其中,10个点中有2个点可以不施氮, 2个点施氮量为1~90kg h m-2,4个点施氮量为91~200kg h m-2,另外2个点施氮量为201~242kg hm-2;10个点氮肥的平均施氮量为119kg hm-2。由此可以判断,北京市冬小麦不同田块适宜氮肥用量变幅很大,其中80%的田块低于200kg hm-2,只有少数田块适宜施氮量在201~242kg h m-2之间。北京市存在严重的过量施氮问题。

关键词 施氮量;氮肥效应模型;冬小麦

中图分类号 S143.1

Study of Optimum N Supplying Rate in Winter Wheat

in Beijing Area

Jia Liang liang Chen Xinping Zhang Fusuo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AU)

Liu H o ng bin Wu J ianfan

(S tation of Soil and Fertilizer,Beij ing)

Abstract Ten ex periments with fer tilizer N in6lev els were conducted in Beijing area in 1998—1999.The yield in mo st sites did no t decrease with N fertilizer ra te increase w hen N fertilizer rate ex ceeded180~270kg hm-2,but kept as a pla teau.In all of ten sites,the effect o f N fertilizer on wheat yield could be sim ula ted by linear plus plateau model in six sites,by quadratic model in one site,by quadratic plus plateau mo del in o ne site,and could no t be fitted into any mo dels in a no ther two sites.The av erage ra te of o ptimum N fertiliza tio n w as119kg hm-2in the ten ex perim ents.Of all of ten sites,20%of them needed no t a ny N input,20%optim um applica tion ra te w as1~90kg hm-2,40%optim um applicatio n rate was91~200kg hm-2,20%optimized application rate w as201~242kg hm-2optimized N fertilizer ra te in about80%sites w as low er than200kg hm-2.Ov er N fertiliza tio n w as a serio us problem in Beijing suburb.

Key words o ptimized N fertilizer rate;N fertilizer response m odel;winter w hea t

收稿日期:2000-11-13

①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69800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00085,39870479)

②贾良良,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100094

68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

氮是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农民把施氮作为增加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据调查北京市冬小麦平均施氮量为225~300kg h m-2,最高施氮量竟达345kg hm-2[1]。施氮量过高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首先,在过量施氮情况下,冬小麦产量不再增加甚至减产,经济效益降低;其次,过量施氮造成土壤中大量的氮素积累,随降雨或灌水可能会渗入地下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由于北京市冬小麦过量施氮问题很严重,因此研究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适宜的氮肥推荐用量以优化氮肥投入,对促进北京市冬小麦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重要的意义。

在确定氮肥推荐用量中,施肥模型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对施肥模型的选择问题已经进行过许多研究[2~5]。美国Iow a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加平台、二次多项式和平方根等模型都能够很好地拟合玉米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其中以线性加平台和二次型加平台为最优[6]。在对施肥模型的评价上,研究者一致认为应该从模型统计检验的拟合程度和推荐施肥量的节省程度来考虑[7~9]。国内近年来有关推荐施肥的研究中,绝大多数都采用了二次多项式模型,从目前研究的进展看来,有重新加以评价的必要。

本文采用多点的6水平氮肥田间试验,采用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平方根和二次型加平台模型对冬小麦产量与施氮量关系进行拟合,试图优选出适合北京市冬小麦生产的最佳模型,进一步确定北京地区冬小麦适宜施氮量,并对北京市当前氮肥施肥现状作出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998—1999年在北京市大兴求贤、昌平涧头、昌平大练庄南、昌平大练庄北、昌平泥洼、顺义农科所、顺义垡上北店、顺义长阳镇篱笆房村、顺义南彩、怀柔东庄共10个点分别设置了6水平氮肥试验,氮肥(N)用量分别为0,90,180,270,360,450kg hm-2,基肥追肥各半。基肥在整地前撒施,追肥在拔节期撒施并立即灌水。磷肥用量为(P2O5)90kg hm-2,钾肥用量为(K2O)75kg hm-2,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小区面积25~40m2,小麦品种以京411为主。栽培、灌溉等管理措施均与当地大田生产措施一致。

在收获期分小区取样方测产,计算产量等。

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

(1)线性加平台(linear plus plateau)模型:

y=a+bx (x

 y=p (x≥c) (2)其中,y为籽粒产量(kg hm-2),x为氮肥用量(N,kg hm-2),a为截距;b为回归系数,m为直线与平台的交点,p为平台产量(kg hm-2)。

(2)二次多项式(quadratic)模型:

y=a+bx+cx2(3)其中,y为籽粒产量(kg hm-2),x为氮肥用量(N,kg hm-2),a为截距,b为直线回归系数,c 为二次回归系数,最佳氮肥用量通过边际分析求得。

(3)二次加平台(quadratic plus plateau)模型:

y=a+bx+cx2 (x

y=p (x≤c)(5)其中,y为籽粒产量(kg hm-2),x为氮肥用量(N kg hm-2),a为截距;b为直线回归系数,c为

二次回归系数,m 为二次型曲线与平台的交点,p 为平台产量(kg hm -2

)。

(4)平方根(square ro ot )模型:

y =a +bx 0.5

+cx

(6)其中,y 为籽粒产量(kg hm -2),x 为氮肥用量(N,kg hm -2),a 为截距;b 为平方根回归系数,

c 为直线回归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物产量对施氮量的反应

氮肥在大多数试验点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图1)。各试验点基础产量不同则氮肥的增产效应不同。基础肥力高的地块,施肥的增产幅度较小,而基础肥力低的地块增产幅度较大。其中南彩最高产量达到7825kg hm -2

,但其对照产量也有5501kg hm -2

,接近涧头、大练庄北、泥洼、和长阳镇篱笆房村的最高产量。昌平涧头和泥洼2个试验点不同施氮量小麦产量变化不大,氮肥没有增产作用。

大多数试验点在氮肥施用量超过180~270kg hm -2

时作物减产并不显著,而是趋近于一个平台。由于近20年来有计划地筛选耐倒伏、耐肥和高产的品种,因此国内目前普遍推广应用的小麦品种在达到较高产量水平的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并不因施氮过量而立即导致倒伏和减产,而是出现一个产量平台。

2.2 氮肥推荐模型的选择

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很多,一种数学模型不可能对所有产量对氮肥的反应作出准确的拟合,因此氮肥效应模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研究认为,线性加平台模型可以在保证产量不会过分降低的情况下使推荐施肥量较低。

在本试验中以昌平大练庄南为例对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平方根和二次型加平台模型拟合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从图2可以发现,不同氮肥效应模型对氮肥施用量与冬小麦籽粒产量间的关系拟合程度(R 2

)都很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二次型、平方根、线性加平台和二次型加平台模型都可以很好地表征氮肥用量与小麦产量间的关系。

从不同模型计算的最佳施氮量来看,以线性加平台模型的最佳施氮量最低,为162kg hm -2,二次型最高,为309kg hm -2,较前者高出147kg hm -2

而计算的理论最佳产量却以二次型最高(6319kg hm -2),较线性加平台模型高出221kg hm -2。从氮肥施用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则以线性加平台模型最高,二次型加平台和二次型模型次之,平方根模型最低(表1)。据

此分析,该试验点最优的氮肥效应模型应为线性加平台模型。

用上述分析方法,对其他9个点的小麦产量与氮肥用量的关系用不同的肥料效应模型进行了数据拟合,经比较得出的不同试验点的最优模型及相应的最佳施氮量和最佳产量(表2)。除2个施氮不增产的点(昌平泥洼和昌平涧头)外,8个试验点中有4个点(求贤、大练庄南、大练庄北、顺义三高)的产量和施氮量的关系以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最好,1个点(垡上北店)以4个模型拟合均不显著,但以线性加平台拟合较佳。2个点(南彩和怀柔东庄)以二次型加平台拟合最好,1个点(长阳镇篱笆房)以二次型拟合的结果最佳,另有1个点(怀柔东庄)以4个模型拟合均不显著,但以二次型加平台拟合的决定系数最高且经济效益最好。

由此可见,根据试验点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肥料效应模型是十分重要的。

69

第3期贾良良等: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图1 冬小麦产量与施氮量关系表1 不同氮肥效应模型比较(大练庄南)

模 型R 2最佳(高)产量/(kg hm -2)最佳施氮量/(kg hm -2)

施氮的经济效益/(元 hm -2)线性加平台

0.584160981620二次型

0.52016319309-256二次型加平台0.57486098226-253平方根

0.547

1

5978

225

-429

注:按氮肥价格 4.0元 kg -1、小麦价格1.5元 kg -1计算(1998年价格);

设线性加平台模型经济效益为0。

施肥经济效益=小麦价格×施肥增产量-肥料价格×肥料施用量。

7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

图2 冬小麦不同氮肥效应模型比较(大练庄南)表2 各试验点最佳推荐模型及最佳施氮量、最佳产量

试验点 模 型 最佳施氮量/(kg h m -2)

最佳产量/(kg hm -2)

R 2求贤

线性加平台12758750.4425大练庄南线性加平台16260990.5841大练庄北线性加平台19953400.5189泥洼 —

04666—南彩

二次型加平台11974780.9293怀柔东庄二次型加平台6155400.1482长阳篱笆房二次型

24256190.8225顺义三高线性加平台24170800.9120垡上北店线性加平台4060410.2729昌平涧头

4744

2.3 北京地区合理施氮量和施肥现状评价

对北京市农民氮肥施用的情况调查(表3)发现,北京市冬小麦氮肥平均施用量高达255.7kg hm -2

,大大超过本研究所得到的最佳施氮量,过量施氮问题十分严重。因此,采用切实可行的推荐施肥技术来针对性地指导具体田块氮肥的合理施用是十分必要的。

对10个试验点的氮肥最佳施用量进行频率分布发现(图3),北京市郊县冬小麦最佳施氮量均在242kg hm -2以下,其中91~200kg hm -2占40%,0kg hm -2,1~90kg hm -2和201~242kg hm -2

各占约20%,10个点平均的施氮量为119kg hm -2

。生产中常习惯于用平均的推荐施肥量指导农民施肥。表4结果表明,在10个试验点中,以研究所得的平均的推荐施肥量(119kg hm -2)对各点进行推荐,将造成平均476元 hm -2的经济损失,而以目前北京市农业部门采用的平均推荐施肥量(225kg hm -2

)进行推荐,将造成106kg hm -2

的过量施氮及543元 hm -2的经济损失。不同试验点最佳施氮量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说明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平均适宜施氮量指导生产是极不合理的。

71

第3期贾良良等: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表3 北京市郊县农民氮肥施用量调查

试验点所在区(县)点 数

平均施氮量

/(kg hm-2)

顺义24240.0昌平9240.0怀柔73271.5平谷12271.5平均255.

7

图3 氮肥最佳推荐施用量表4 不同氮肥推荐施用量的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点 试验点适宜氮肥推荐量 研究所得平均推荐施氮量 北京市平均推荐施氮量适宜用量

/(k g hm-2)

经济效益

/(元h m-2)

平均推荐用量

/(kg h m-2)

经济效益

/(元h m-2)

推荐用量

/(kg h m-2)

经济效益

/(元hm-2)

求贤127155511911742251163大练庄南162254511918642251308大练庄北199281911917542252715泥洼00119-476225-900南彩119249011924902252066怀柔东庄611126119894225470长阳篱笆房242134211911702251397顺义三高24117121197562251582垡上北店401109119793225369昌平涧头00119-476225-900平均1191470119994225927

注:按照氮肥价格 4.0元kg-1,小麦价格 1.5元kg-1计算(1998年价格);

设线性加平台模型经济效益为0;

施肥经济效益=小麦价格×施肥增产量-肥料价格×肥料施用量。

3 结论

①10个试验点的小麦产量结果说明氮肥在大多数试验点对小麦有增产作用,施氮量在超过180~270kg hm-2时大多数试验点并未表现出产量降低现象,而是出现一个产量相对稳定的平台。

②在大练庄南试验点,4个氮肥效应模型对冬小麦施氮量和籽粒产量的拟合都很好,均可表征氮肥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综合最佳施氮量和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以线性加平台模型最优。

③10个试验点中,除2个施氮没有增产效应的点外,50%的点氮肥效应模型以线性加平

7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

台最优,20%的点以二次型加平台最优,10%的点以二次型最优。

④北京市冬小麦最优施氮量为0~242kg hm -2,其中20%的点上可以不施氮,20%的点施氮量为1~90kg hm -2,40%的点施氮量为91~200kg hm -2,20%的点施氮量为201~242kg hm -2

。10个点氮肥的平均施氮量为119kg hm -2

⑤以北京市目前推荐使用的平均适宜施氮量225kg hm -2推荐和以研究所得到的10个田块适宜氮肥用量的平均119kg hm -2进行推荐,将使经济效益分别比实际适宜氮肥用量的经济效益下降476元 hm -2

和543元 hm -2

⑥在确定冬小麦的适宜施氮量时,应当根据具体田间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单一的平均适宜施氮量方法是不合理的。

参 考 文 献

1 赵久然,郭强,等.北京郊区粮田化肥投入和产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北京农业科学,1997,15(2):36~382 Cady F ,J lair d R .Bias er ro r in yield func tio n as influenced by meat design and postulated mo del .Soi Sci

So c Amer Proc ,1969,39:282~296

3 Co w ell J D.So me co nsider atio n in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fe rtilizer s o n cro p yield.J Aust Inst Ag ri Sci,

1981,32:142~146

4 Russell C M ,Tho mas R S.Eff ect o f nit rog en supply o n maize yield :Ⅱ.Field and model analysis.Ag ro n

J ,1995,87:642~648

5 Cerr ato M E,Blackmer A M.Co mpa riso n o f models for describling co rn yield respo nse to nitro ge n

fertilizer .Ag ro n J ,1990,82

:138~1436 Tho mas R S,Russell C M.Effect o f nitro gen supply on maize yield :Ⅰ.M odeling physio lo gica l re-sponse.Ag ro n J,1995,87:632~641

7 陈新平,周金池,张福锁,等.小麦-玉米轮作制中氮肥效应模型的选择——经济、环境效益分析.土壤学报,2000,37(3):346~354

8 毛达如,张承东.推荐施肥技术中施肥模型与实验设计研究.土壤通报,1991,22(5):216~2189 王兴仁.分类回归法在区域施肥决策中的应用.土壤通报,1989,20(1):17~20

73

第3期贾良良等: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摘要通过无氮、精确施氮和常规施肥做精确施氮试验,以确定氮肥的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与施氮量有显著关系,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绿度值呈增加趋势;茎蘖数、有效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到一定量时呈持续缓慢增加;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量后不增加反而下降;施氮量对粒重的影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粒重下降。据此可知,从无氮施肥到精确施氮是有增产空间的,但并非越多越好,只有做到氮肥用量适宜,才能减少浪费。 关键词氮肥;水稻;生长;影响 为了真正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净收益,必须尽快建立水稻精确施氮技术指导体系,努力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降低污染系数,发展高产、高效、安全的生态水稻生产。为此,大丰市土肥站在白驹镇狮子口村茅林玉家的责任田里做了精确施氮试验。 1材料与方法 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为9023,基肥施45%的枫叶牌氮磷钾比例为18-17-10的复合肥450kg/hm2,腊肥施46.3%尿素300kg/hm2,拔节孕穗肥施46.3%尿素150kg/hm2,生长中后期,喷施兴砍牌安利素750g/hm2,相隔6~7d喷1次,计2次。小麦实际产量为7 425kg/hm2。 本次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无氮对照(No),面积33.3m2,施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90kg/hm2作基肥,整个生育期不施氮肥;精确施氮(Nj),面积66.7m2,施纯氮84kg/hm2,五氧化二磷60kg/hm2,氧化钾90kg/hm2作基肥,分蘖肥施氮66kg/hm2,穗肥施氮135kg/hm2,相当于尿素294 kg/hm2,分2次施,第1次在倒4叶施尿素144kg/hm2,第2次在倒2叶施尿素114kg/hm2;常规施肥(Nc),面积333.3 m2,施氮67.5kg/hm2,五氧化二磷67.5kg/hm2,氧化钾67.5 kg/hm2作基肥,分蘖肥施172.5kg/hm2,穗肥施氮69kg/hm2。 处理No、处理Nj、处理Nc使用同一水稻品种徐稻4号,按照统一密度和栽插方式,行距25cm,株距14cm,34.5万穴/hm2,小区筑埂分条,并用塑料薄膜包裹,沟系配套,不得漫灌,防止串水、渗肥、小区内肥力均匀,地势高低一致,防止病虫草害的管理措施一致,6月21日移栽,水稻移栽时秧龄6.1叶,成熟期为10月28日,观测项目包括株高、剑叶面积、茎蘖动态、叶色、地上部分

合理施用氮肥的基本要求

合理施用氮肥的基本要求 合理施用氮肥的基本要求,除确定适宜的施用量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氮肥数量及品种的合理分配 合理分配氮肥的数量,是提高农作物总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有的地区土壤本身氮素储量丰富,氮肥施用量却相当高,以皮相反,一些低产地区却不能得到适量的氮肥供应。如果条件可能,应将更多的氮肥分配到低产、土壤贫瘠的地区,以提高氮肥总的增产效果。 合理使用氮肥品种也很重要。如果将态氮肥使入稻田,就会造成严重的反硝化损失,倘若将氯化铵施到忌氯作物上,则会影响作物的品质。假设把硫铵施入缺硫土壤上,将有利于改善土壤硫素水平和作物的硫素养分。 2. 氮肥与其它肥料的配合 作物需要的大量养分元素,除氮外还有磷和钾。此外,作物还需要钙、镁、硫等中量养分元素,硼、钼、锰、锌、铜等微量养分元素。缺乏任何一种养分元素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发育和产量。当极端缺乏某种养分元素时,作物的生长会

爱到严重障碍,乃至颗粒无收。因此,在施用氮肥时要注意与土壤供应不足的其它养分,特别磷肥和钾肥的配合施用,以达到养分平衡协调。在高产和高量施氮肥的情况下,作物对其它养分的需求量增加,配合施用其它肥料更为重要。有机肥包括人畜粪尿、堆肥、秸秆等,含有多种养分元素,而且有机肥中的氮大多释放比较缓慢,肥效稳而长,与化学氮肥配合施用,效果一般都很好。总之,创造协调的养分条件,是提高氮肥增产效果的重要方面。另外,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水分状况,也有利于氮肥增产效果的发挥。 3. 氮肥施用时期 不同种类、品种的作物,对氮素的需求特点不同。例如,双季早稻在移载后三周之内有一个需氮高峰,而单季晚稻在分蘖盛期和穗分化期出现两个需氮高峰。 土壤供氮特性和作物需氮特点的不协调,可通过适宜的氮肥施用时期来调节。 减少氮素损失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目前,减少氮素损失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氮肥种类

氮肥种类

一、氮肥与磷肥的种类 (一)氮肥种类 1、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 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 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反 应(pH8.2-8.4)。 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 全部分解。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 10天的损 失率分别为9%、48%、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 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 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适合于各类土壤 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尿素:分子式为(NH2)2CO,含氮46%左右。普通尿素为 白色结晶,吸湿性强。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 进行了防吸湿处理。在气温10-20℃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 的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尿素属中性肥料, 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施入土壤后,经土壤微生物分 泌的尿酶作用,易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其水解过 程为:(NH2)2CO+2H2O→(NH4)2CO3水解速度与土壤酸度、湿 度、温度有关,也受土壤类型、熟化程度和施肥深度等因素 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尿素全部水解成碳酸铵的时间是:气

温10℃时约10天,气温20℃时4-5天,气温30℃时约2天。所以,尿素的肥效比较慢,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 3、氯化铵: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酸性土壤、盐碱地及忌氯作物(果树、烟草等)不宜施用氯化铵。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素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 施用氯化铵应结合浇水,争取将氯离子淋洗至下层土壤,以减轻它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施用。 4、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5%。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 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NH4+-N),有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NO3--N),二者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333759.html,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总结 作者:唐庆刚王钢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9期 摘要:通过试验设置不同氮肥用量5个处理,以处理3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进行小区 随机区组试验,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平方米穗数、千粒重、结实率最高,产量高,表现好。 关键词:氮肥用量;水稻;产量;产量性状 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元素,氮肥可以提高水稻群体生物量,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同时也能增加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能提高光合速率,氮肥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表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内则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为了掌握最佳的氮肥施用量,特进行此次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七星农场科技园区水稻试验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土壤养分状况属本场之间,有机质含量48.9 g/kg,碱解氮172mg/kg,速效磷31.3mg/kg,速效钾87mg/kg,PH 值6.39。 1.2供试品种:空育131。 1.3 试验设计:采用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处理面积30m2。 处理3为当地常规施肥:46%尿素8公斤,46%磷酸二铵10公斤,50%硫酸钾8公斤。氮肥施肥比例为:3:3:1:3。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调查表 通过表2生育期调查显示,始穗期至齐穗期处理5较其他处理推迟1天,成熟期处理3、5与处理4相比推迟1天,与处理1、2相比推迟两天。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期水稻生育期有所推迟。 2.2 产量性状调查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一>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 根据化合物形态分: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一、铵态氮肥: 含有铵根离子(NH4+)或氨(NH3)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碳酸氢铵(NH4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4OH)、液氨(NH3)等。 1.共同特点: (1)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 (2)NH4+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移动性小,不易淋失。 (3)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在使用时,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储运时防止挥发(密封、开袋后使用);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 (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 (5)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可作追肥,也可作基肥。 2.常用的铵态氮肥: (1)氯化铵:分子式NH4Cl,含N 24~25%。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状较好,吸湿性略大于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适宜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用时忌氯作物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 (2)硫酸铵:分子式(NH4)2SO4,一般称为标准氮肥。含N 20~21%。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质好(不吸湿、不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酸化。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喜硫作物施用效果更好。施用时不宜长期单独施用,石灰性土壤或水田要深施,水田不宜长期施用。 (3)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含氮17%左右。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损失氨,易发生潮解、结块,不残留任何副成分,被称为“气肥”。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肥时一不离土,二不离水。二、硝态氮肥: 含有硝酸根离子(NO3-)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 1.共同特点: (1)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属速效性氮肥。

氮肥种类

一、氮肥和磷肥的种类 (一)氮肥种类 1、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反应(pH8.2-8.4)。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全部分解。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 10天的损失率分别为9%、48%、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尿素:分子式为(NH2)2CO,含氮46%左右。普通尿素为白色结晶,吸湿性强。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进行了防吸湿处理。在气温10-20℃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尿素属中性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施入土壤后,经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尿酶作用,易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其水解过程为:(NH2)2CO+2H2O→(NH4)2CO3水解速度和土壤酸度、湿度、温度有关,也受土壤类型、熟化程度和施肥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尿素全部水解成碳酸铵的时间是:气温10℃时约10天,气温20℃时4-5天,气温30℃时约2天。所以,尿素的肥效比较慢,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

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 3、氯化铵: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酸性土壤、盐碱地及忌氯作物(果树、烟草等)不宜施用氯化铵。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素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施用氯化铵应结合浇水,争取将氯离子淋洗至下层土壤,以减轻它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施用。 4、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5%。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 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NH4+-N),有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NO3--N),二者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二)磷肥种类: 1、过磷酸钙。主要成分分子式为Ca(H2PO4)2·H2O,含有效磷(P 2O5)14-20%。产品色泽和磷矿原料有关,一般为灰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次要成分是无水硫酸钙,约占总量的50%,含有3-5%的游离酸

氮肥合理施用准则(发布稿)

65.080 B13 DB51 氮肥合理施用准则 Rules for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617—2007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氮肥类型 (2) 5 施用原理 (2) 6 施用依据 (2) 7 施用技术 (3) 8 效益评价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氮肥施用总量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施肥的效益评价 (6) I

DB51/T617—2007 II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琦、孙锡发、曹旭辑、曹均成、熊俊秋。

DB51/T617—2007 氮肥合理施肥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氮肥类型、施用原理、施用依据、施用技术、效益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400 尿素 GB 2945 硝酸铵 GB 3559 农业用碳酸氢铵 GB 535 硫酸铵 GB/T 2946 氯化铵 GB/T 6278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肥料fertilizer 以提供植物所需养分为主要功效的物料。 3.2 大量元素macronutrient 对氮、磷、钾元素的通称。 3.3 氮肥nitrogen fertilizer 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3.4 磷肥phosphate fertilizer 具有磷(P2O5)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3.5 钾肥potassium fertilizer 具有钾(K2O)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钾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3.6 有机肥料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 3.7 植物养分plant nutrient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3.8 肥料养分nutrient from fertilizer 肥料中可供植物吸收的养分。 3.9 施肥量fertilizer rate, fertilizer dose 施于单位面积耕(林)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养分(包括土壤调理剂)的质量或体积。 3.10 植物的土壤氯容量chloride capacity of soil and plant 作物耐氯临界值减去土壤含氯量的差值。 1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试验表明,小麦成穗数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而每穗粒数、产量在施氮量300kg/hm2以内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分别达到29.4粒、7 177kg/hm2的最高值,超过300kg/hm2的每穗粒数、产量均有所下降;千粒重则以不施肥最高,施肥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显著增加。 关键词小麦;施肥量;产量;品质 2003年起我县连续4a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促使我县优质小麦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为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做大做强优质小麦产业,我站于2005年承担了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现将施氮量试验分析总结如下,以期为我县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及配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5~2006年度在赣榆县塔山农业示范场稻茬田进行,供试品种:烟农19。 1.1试验设计 试验处理设置为不施肥(E0),施纯氮180kg/hm2(E1),240kg/hm2(E2)、300kg/hm2(E3)、360kg/hm2(E4)5个处理。氮肥运筹基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3∶2∶2,氮磷钾配比1∶0.6∶0.6;试验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5m×6m),重复3次。 1.2播种管理 播种时间:10月26日;基本苗:600万株/hm2;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1.3考察记载 1.3.1茎蘖动态。定点定期与普查相结合,每处理定100株/区,于齐苗、冬前、拔节、孕穗期考察基本苗、叶龄进程、群体动态。 1.3.2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测定。在越冬、拔节、孕穗、开花期及花后7d、14d、21d测定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知识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知识 根据化合物形态分: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一)铵态氮肥: 含有铵根离子(NH4+)或氨(NH3)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碳酸氢铵(NH4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4OH)、液氨(NH3)等。 1.共同特点: (1)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 (2)NH4+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移动性小,不易淋失。 (3)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在使用时,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储运时防止挥发(密封、开袋后使用);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 (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 (5)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可作追肥,也可作基肥。 2.常用的铵态氮肥: (1)液氨:液态氨气,成分是NH3,含N 82.3%,常温常压下气态,故储存在耐压容器中。化学碱性,具有强烈的腐蚀、刺激性,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做基肥,深施,不宜作追肥和种肥。防挥发。

(2)氨水:分子式NH3〃H2O,含氮12-17%,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氨臭,化学碱性(PH大于10)。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稀释后深施并覆土,加入吸附性物质可防挥发。 (3)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含氮17%左右。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损失氨,易发生潮解、结块,不残留任何副成分,被称为“气肥”。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肥时一不离土,二不离水。 (4)硫酸铵:分子式NH4SO4,一般称为标准氮肥。含N 20~21%。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质好(不吸湿、不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酸化。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喜硫作物施用效果更好。施用时不宜长期单独施用,石灰性土壤或水田要深施,水田不宜长期施用。 (5)氯化铵:分子式NH4Cl,含N 24~25%。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状较好,吸湿性略大于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适宜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用时忌氯作物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 (二)硝态氮肥: 含有硝酸根离子(NO3-)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 1.共同特点: (1)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属速效性氮肥。 (2)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淋失。

氮肥项目初步方案

氮肥项目初步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该氮肥项目计划总投资5768.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112.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29%;流动资金1655.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1%。 达产年营业收入126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9897.30万元,税金及附加105.08万元,利润总额2726.70万元,利税总额3207.88万元,税后净利润2045.0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62.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27%,投资利税率55.61%,投资回报率35.45%,全部投资回收期4.32年,提供就业职位190个。 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氮肥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undefined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4987.49平方米(折合约22.4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3.28%,建筑容积率1.3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7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3.0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4987.4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0982.83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19483.7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2883.40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510.27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66台(套),设备购置费1367.10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43524.88千瓦时,折合66.80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5217.07立方米,折合0.45吨标准煤。 3、“氮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43524.88千瓦时,年总用 水量5217.0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7.25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7.4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5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xx临港经济技术开 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 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 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5768.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112.68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1.29%;流动资金1655.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1%。

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扬麦16号产量的影响初探

- 55 - 上海农业科技 2013-1 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扬麦16号”产量的影响初探 贾晴晴 董洋阳 朱新春 汤剑平 刘章生 王雅凤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611) 由于松江区水稻主栽品种多为晚熟品种,收获期偏晚,造成小麦播种期推迟,所以小麦栽培中,很多农民盲目增加播种量和氮肥用量,以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本试验以“扬麦16号”为试材,研究了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探索了适宜松江区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扬麦16号”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达到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小麦品种“扬麦16号”,肥料为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尿素。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1年11月~2012年6月设在松江区泖港镇科技农场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土质为青紫泥,土壤肥力中等,pH6.68,有机质含量3.24%,水解氮174.25 mg/kg,有效磷4.82 mg/kg,速效钾96.64 mg/kg。前茬作物为水稻,播种期11月4日,播种方式为撒播后机器开沟覆土。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播种量(A)为主区,设12.5、15 kg/667 m2 2个水平;氮肥用量(B)为裂区,设纯氮15、20、25 kg/667 m2 3个水平。试验共设6个处理(见表1),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小区周围设保护行。氮肥运筹比例均为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壮蘖肥于5叶期施用,拔节肥于叶龄余数2.5叶时施用,孕穗肥于叶龄余数1.2叶时施用。磷(P2O5)、钾(K2O)肥用量均为5 kg/667 m2,运筹比例均为基肥∶拔节肥为5∶5。病虫草害管理措施与当地农业生产管理相同。1.4 考察项目 于各节气考察田间逐期茎蘖数,成熟期考察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实割产量,并在实验室测定株高、穗长、穗下节间等指标。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图1可看出,整个生育期的茎蘖数整体上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高峰苗出现在“惊蛰”前后,但本试验两种播种量的茎蘖动态变化稍有不同:播种量12.5 kg/667m2处理表现为“单峰”趋势,播种量15 kg/667 m2处理则表现为“双峰”趋势。“大寒”节气后茎蘖数稍有减少,可能是因为播种量大,造成基本苗过多,影响冬前麦苗根系生长,越冬期有麦苗受冻害死亡。“立春”后进入春发阶段,茎蘖数快速增加,在“惊蛰”时达到峰值,然后无效分蘖消亡,茎蘖数再度减少。 图1 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扬麦16”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茎蘖数表现为播种量15 kg/667 m2处理高于播种量12.5 kg/667 m2处理;相同播种量条件下,随氮肥用量增加,“高峰苗”前茎蘖数随之增加,“高峰苗”后茎蘖数则随之减少,说明增加氮肥用量,生育前期可促进分蘖生成,生育后期由于群体过大,则会加快小分蘖消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茎蘖成穗率。2.2 对“扬麦16”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由表3、4可看出,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随播种量增加, ——————— 收稿日期:2012-12-10 摘  要:为研究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扬麦16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特以播种量为主区、氮肥用量为 裂区进行了二因素裂区试验,探索了“扬麦16号”适宜的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技术,以期为“扬麦16号”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播种量对“扬麦16号”产量形成影响不显著,而氮肥用量对产量形成有显著影响;在直播常规栽培中,在松江区适宜播种期内(10月底~11月上旬)播种,以常规播种量12.5 k g/667 m 2、氮肥用量20kg/667 m 2较为适宜,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若因水稻收割期、天气等原因,播种期推迟至11月底以后,可适当增加播种量至15 kg/667 m 2、氮肥用量控制在15~20 kg/667 m 2,以弥补迟播所造成的出苗率低、基本苗不足、分蘖少等不利影响。 关键词:扬麦16 号;播种量;氮肥用量;产量 播种量(A)(kg/667 m2) 12.5 15 氮肥用量(B)(kg/667 m2) 152025 152025 编号A1B1A1B2A1B3A2B1A2B2A2B3 表1 播种量、氮肥用量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氮素及氮肥

氮素及氮肥—企业培训教材 中海化学科技部沈兵 1.1 植物和土壤中的氮素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元素。而我国的土壤普遍缺氮,氮肥的用量远远超过磷肥和钾肥。在氮、磷、钾中氮肥肥效一直居于首位。 空气中氮气占五分之四,是取之不尽的氮源。可惜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必须通过工业或生物的途径,将空气中的氮合成为氮的化合物,才能被植物利用。前者主要是生产合成氨,后者主要是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 氮占植物体干重的0.3%-5%,平均含量约为1.5%,是除C、H、O外含量最高的营养元素。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组成元素。蛋白质中含氮16%-18%,核酸中含氮15%-16%。蛋白质是构成植物细胞原生质的基础物质,没有氮就不能形成蛋白质,植物就不能维持生命。氮素是一切生物体不可缺少的,故有生命元素之称。核酸及其与蛋白质结合的核蛋白,在植物生活和遗传变异过程中有特殊的作用。②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称光合作用。缺少氮素会影响有机物的合成。③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组成元素。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转化的催化剂,控制着各种代谢过程。此外,氮还是一些维生素和生物碱的组分。 氮素不足或过量容易从作物长相上看出来。氮素不足时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叶色浅绿甚至发黄,植株常出现早衰,禾谷类作物穗小,籽粒不饱满。氮素在植物体内可再度利用,缺氮时老叶中的蛋白质分解,氮素可供幼叶利用。因此,植株下部叶片先黄化,逐步向上部扩展,可作为判别作物缺氮的显著特征之一。氮素过量时作物叶片肥大,颜色深绿,柔软多汁,茎秆细弱,贪青晚熟,易倒伏。棉田因叶片相互遮荫,通风透光差,蕾铃脱落严重。瓜果则糖分下降,不耐贮藏。马铃薯、甘薯则地上部旺长,结薯小而少。因此,必须合理施用氮肥。 除豆科作物能与根瘤菌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外,绝大多数作物所需要的氮素来自土壤。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可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两大类。在耕层土壤中有机态氮占90%以上。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氮素含量也高。有机态氮主要存在于土壤腐殖质、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施入的有机肥料中。有机态氮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态氮才对作物有效。按分解的难易有机态氮可分为易溶于水、分解快的氨

辣椒氮肥用量优化施用研究

辣椒氮肥用量优化施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1-11T15:06:56.603Z 来源:《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作者:彭伊孟[导读] 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辣椒单果重、果长和果宽,能显著提高辣椒产量。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357班410004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辣椒氮肥优化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辣椒单果重、果长和果宽,能显著提高辣椒产量。 关键词:辣椒氮肥产量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属茄科辣椒属,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等热带地区,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湖南是我国辣椒主产地之一,辣椒是当地春夏季的主要蔬菜作物,截止2014年全省辣椒播种面积171万亩。在辣椒种植过程中,菜农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往往过量地投入肥料,导致肥料养分流失严重,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污染了生态环境,出现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等问题。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通过对辣椒施用不同量氮肥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辣椒的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辣椒品种为兴蔬215,供试土壤为河流冲积形成的水稻土, 基本理化性状为:PH6.98、有机质20.1g/kg、碱解氮74.3mg/kg、速效磷(P2O5)15.3mg/kg、速效钾(K2O)87.5mg/kg。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 P2O512%)、氯化钾(含K2O60%)。 2.试验方法 试验在长沙县春华镇武塘村实施,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小区面积24m2(4m×6m),栽种株距0.4m、行距0.5m。施肥方法为20%尿素、100%磷肥和40%钾肥作基肥,80%尿素和60%钾肥分4次随水追施。供试辣椒于2015年3月10日播种,4月20日移植,6月15日开始采摘,8月20日采摘结束,每次采摘均记录各小区辣椒产量。期间7月15日在每小区取有代表性植株10株测单果重、果长和果宽。病虫害防治及除草等日常管理按照当地习惯进行。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施氮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产量是辣椒的重要经济指标,辣椒施氮较不施氮增产极明显,各处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先迅速增加再趋于平稳下降。不施氮肥处理1产量最低,为1311.8kg/亩,施氮后辣椒产量增加682.7~1241.3kg/亩,平均增产1020.6kg/亩,增幅达52.0%~94.6%,平均增幅77.8%,增产效果较显著。以上分析得出,氮肥用量每亩从10 kg提高至25kg水平,产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与王敏等研究的结果一致。 2.不同施氮量对辣椒果实性状的影响 辣椒施氮较不施氮处理可明显增加单果重、果长和果宽,其中单果重增加7.4%~12.7%,平均增加10.4%;果长增加9.8%~12.6%,平均增加11.3%;果宽增加7.5%~12.5%,平均增加10.3%。以上数据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辣椒单果重、果长和果宽,从而提高辣椒产量,这与王安乐等研究的辣椒产量与果宽和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一致。 3.辣椒氮肥施用量优化 为明确氮用量与产量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氮用量(N)与产量(Y)关系模型:Y=1288.9+99.185N-2.0343N2(R2=0.9806),根据该模型计算辣椒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施氮量(氮肥和辣椒分别按5.0、2.0元/kg计算)。结果表明,每亩施氮量为24.4 kg/亩,此时可获得的理论最高产量为2497.9kg/亩;每亩施氮量为23.7kg/亩,此时可获得的理论最佳经济产量为2496.9kg/亩。 综上所述,结合湖南长沙县春华镇辣椒生产的实际,建议辣椒生产中每亩施用氮肥为23~25kg较合适。 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辣椒单果重、果长和果宽,辣椒施氮肥能显著增加产量。经回归分析每亩施氮量为24.4kg/亩,可获得理论最高产量为2497.9kg/亩;每亩施氮量为23.7kg/亩,可获得理论最佳经济产量为2496.9kg/亩,结合湖南长沙县春华镇辣椒生产的实际,建议辣椒生产中每亩施用氮肥为23~25kg较合适。 参考文献 [1]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333759.html,/news/762617/。 [2]谢建昌陈际型菜园土壤肥力与蔬菜合理施肥[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41-46。 [3]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 [4]何建文姜虹詹永发等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9):24-26。 [5]王敏张文黄绍文肖日新翁艳梅唐继伟吉清妹海南露地辣椒施氮效应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02:57-58。 [6]王安乐邓稳桥吉甫成湖南主要辣椒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5,05:1-3。 [7]谭金芳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64-89。 [8]邱治龙杨小刚氮磷钾肥不同配施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2,(5):45-46。

大白菜氮肥用量分析

大白菜氮肥用量分析 摘要:大白菜是三都县蔬菜产业中的主要种植品种,种植模式逐步由“菜-稻”向“菜-稻-菜”或“菜-菜-菜”等 两菜或纯菜3熟制、多熟制模式发展,大大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关键词:大白菜;氮肥;用量分析 氮素是蔬菜生长过程中用量最多的元素,特别是叶菜类蔬菜,在白菜生产过程中,科学地控制氮肥施用量,注重磷、钾和微肥配合施用,会使白菜优质高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大白菜品种为甜脆绿。 肥料:有机肥为乡农有机肥,N-P2O5-K2O=7-6-6;复合 肥为N-P2O5-K2O=8-8-9 和N-P2O5-K2O=15-15-15两个产品,46%尿素、12%过磷酸钙、50%硫酸钾。 2 试验地点 三合镇猴场村李旺海的责任田。田块位于东经107°50′56.4″,北纬25°59′21.0″,海拔426m;土壤测试值为:有机质43.2g/kg、碱解氮283mg/kg、有效磷13.3mg/kg、速效钾122mg/kg,pH值5.6。

3 试验设计 3.1 基础施肥试验 基础施肥试验取“2+X”中的“2”为试验处理数:(1)常规施肥区:有机肥50kg/亩、尿素25kg/亩、三元复混肥(8:8:9)50kg/亩(N-P2O5-K2O=15.5-4-4.5)。施肥时期:有机肥和复混肥作基肥,尿素作追肥。8片真叶时开始进入莲座期,追施8kg/亩尿素,结球期追施尿素12kg/亩。(2)优化施肥区:肥料种类和数量为乡农有机肥100kg/亩、三元复合肥(15:15:15)30kg/亩、尿素20kg/亩、硫酸钾10kg (N-P2O5-K2O=13.7-4.5-9.5)。有机肥和复合肥作基肥施用,尿素和硫酸钾作追肥施用。基础施肥设大区处理2个,面积46.44m2。 3.2 小区施肥试验 为了不断优化蔬菜氮肥适宜用量,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设4个处理2次重复共8个小区:(1)无氮区;(2)优化施氮量;(3)70%的优化施氮量;(4)130%的优化施氮量。各处理详见表1。 从表2看到,无氮处理产量低,优化施肥产量最高,产量从高至低依次是优化施肥>处理3>常规施肥>处理2>处理4>处理1,说明亩优化施肥和处理3的配方有利于大白菜产量提高,12kg/亩的施氮量是白菜有效临界值。 从表2看到,常规处理和氮肥调控处理的白菜产量差不

氮肥施用十大注意事项

氮肥施用十大注意事项 一是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因为混施后会产生氨气挥发、降低肥料效果。常用的氮态氮肥有碳铵、硫酸铵、氮化铵、酸铵、硝酸铵等,碱性肥料有钙镁肥、草木灰、石灰等。 二是硝态氮肥不宜与有机肥混用。有机肥含有较多有机物,遇硝态氮肥会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硝化作用,损失氮素。常用的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钙等。 三是硝态氮肥不宜在稻田中施用。硝态氮肥在厌气条件下,易被反硝化细菌分解造成氮素损失,分离出的硝酸银随水流失,降低肥效。旱地也应禁止在大雨前后施用或施用后浇大水。 四是尿素不宜浇施。因为施入土壤后,尿素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会水解成碳酸氢铵,然后分解出氨而挥发。 五是尿素不宜紧贴种子。尿素含有少量缩二脲赊影响种子发芽,浓度过高时会使种子中毒。用尿素作种肥时,不要直接接触种子或控制尿素施用量,每亩不应超过2.5公斤。 六是尿素作根外追肥浓度不宜过高。用作叶面肥,尿素效果确实好,但盲目加大用量会适得其反。适宜的施用浓度是,粮棉作物

0.8--1%,果菜茶药高效经济作物0.4--0.6%。 七是碳酸氢铵不宜施在上表太久。忌浅施,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定,施后应立即覆盖。 八是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硫酸铵属于酸性肥料,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施用在.石灰性土壤上,硫酸根离子会与钙瓜使土壤板结。因此,要与其他氮肥交替施用。 九是硫酸铵不宜在水田中量施用。因为施入后会落入缺氧的还原层,硫酸根被还原为硫化氢,在稻根周围形成黑色的硫酸亚铁,形成黑根,养分损失。 十是氮化铵不宜施在忌氮作物上。施用在甘庶、甜菜、与铃薯、柑桔、葡萄、烟草等忌氮作物上会产生副作用,使作物生理机能遭到破坏,甚至死亡,而且使收获物质量下降。

氮肥 我们用得太多了

氮肥我们用得太多了 蔬菜大棚的故事 记得不久前采访时遇到这样一件事:某地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不断地迁棚。一个大棚,种上几年的蔬菜,就得换个地方架棚,原来这块地方改种大田作物。为什么要换?让化肥“闹”的。“大棚里刚用上化肥,那叫好使,产量噌噌地上。用上几年,这招不灵了,即使再多施化肥,产量也不再增加,有的年头产量甚至还会下滑。”农民说,没辙了,换地方。好歹咱们地方多。如此这般几个轮回才发现,现在想找块适合种大棚蔬菜的地方也难了,并且种过大棚蔬菜的地方即使种粮食,产量也不令人满意。 农民朋友说,最开始也没想到化肥这么有用。过去多少年,种地都用有机肥。后来,因为偶然多用了些化肥,带来了巨大的产量变化,特别是蔬菜。从此化肥大行其道。 相关专家解释,上世纪80年代末“大棚经济”兴起时并没有人专门研究,农民纯粹在实践当中体验到了化肥的神奇之处,并且当时的施肥方法就是大水大肥。其实,当时这些笼统称为化肥的小颗粒就是尿素,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所以一般都叫氮肥。那时种大棚就是在浇水灌溉时,将化肥撒进水里、冲进土地。大家都觉得,化肥用得多,蔬菜产量就高。

其实这并不奇怪。有研究表明,我国的农田以前一直处于氮素亏缺状态,上世纪70年代开始才逐步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氮肥的使用当然会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的增长。但是,慢慢的,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施氮肥不见效了,听说磷肥管用,上面提到的农民朋友又开始大量使用磷肥。现在,他觉得磷肥也不灵,返璞归真,有机肥才是人间正道。 其实在专家看来,这位农民朋友的做法还是有失偏颇。 过犹不及的化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教授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与消费国,从消费看,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我国经济作物以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又占了一半的氮肥消费量。 那么如此高的氮肥消耗量究竟正常不正常呢?氮肥的确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常规氮肥具有活泼的特性,如果使用方法不当,通过气态、淋洗和径流,大量的氮素极易流失于环境之中,除了资源的浪费之外,还加速了土壤的酸化,同时也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产生影响。在我国目前大众化的施肥方法下,氮肥利用率一般不会高于30%,尤其在大水漫灌的条件下,利用率竟然低于10%。

化肥的使用原则及氮肥

化肥使用的基本原则 (1)根据土壤、气候、作物吸肥规律进行施肥。各地土壤不同,有酸、有碱、有肥、有瘦,供肥能力大相径庭;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化肥施用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作物产量、作物茬口、肥料效应、肥料利用率制订具体的施肥方案,确定合理用量。 (2)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因为有机肥料的特点是肥效缓、稳、长、养分齐全,而化学肥料的特点是肥效快、猛、短、养分单一,二者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既有前劲、又有后劲,平衡供应作物养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可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肥料进一步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又有助于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供给作物吸收利用。全国化肥试验网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高于单纯施用化肥。 (3)氮磷钾合理配比施用。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是按一定比例有规律吸收的,各种营养元素都有特定的作用,不能代替,但能互相促进。如氮肥能促进磷的吸收,钾肥能提高磷肥的肥效,同时又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起到连应效果,大大提高肥料的使用率。 (4)因地制宜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量有限,但不能缺少。植物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僵苗死亡。微量元素的缺乏,与土壤供应状况和作物吸收利用的情况有很大关系,不同土壤提供微量元素的量是不同的,不同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也不同。由此,施用微量元素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施用。有些微量元素使用不当,还会对植物造成毒害。 (5)确定合理的施肥方式。化肥一般养分浓度高、水溶性大、易于流失,因此在施肥上用量不宜过多。施肥过多不但不经济,还易造成倒伏减产。氮肥应注意深施,以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氮肥还应根据土壤的状况掌握分次施肥,不要直接接触种子、幼芽和叶片,以防烧种、烧苗。磷肥到了土壤中容易固定,移动性很小,而且后效长。因此,磷肥施用一般做底肥,施用时尽量集中施于作物根部,不要撒施。钾肥一般做底肥施用,也有少量的做追肥或叶面肥。微量元素肥料既可做基肥、种肥,也可做追肥。使用方法有喷、浸、拌、穴、撒、沾等多种方法。 无土栽培如何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