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史料教学的策略和方法-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史料教学的策略和方法-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史料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著名史学家周谷城说“离开史料,不能讲历史……离开史料固不能有历史”①。新课程改革以来,史料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明确规定:“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达到教育部提出的目标,史料教学是一个根本的途径。

一、搜集、选取史料

虽然主张收集和选取史料的工作需要学生去主动完成,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和某些条件的限制,这部分工作大部分还是主要靠老师来完成。广泛搜集史料也是对教师知识储备上的基本要求。从哪里搜集史料?我们可以从历史专业著作中寻找搜集史料,也可以从历史专业论文、网络资源、高考试题中寻找搜集史料,还可以从我们生活中收集史料。尤其在高考试题中,每年的各地试中都会有很多作为材料的史料,因为是作为考查用的所以基本是贴近教学要求的。这也是收集史料的一条捷径。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去多渠道搜集、积累和保存史料,历史教师必须建立自己的史料资源

库。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将教科书中已有的史料。教材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其所选取的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因此应充分关注教材中的相关史料。

史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并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历史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因为史学工作者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囿于时代、社会、情感和经验,必然会融人个人的好恶、立场和观点,故史料难免也会有真伪、存没、精粗之别。

落实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真实,在指导学生搜集史料时要教会学生鉴定真伪,选取最能揭示问题本质的史料,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②”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表达是课堂有效性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教师必须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形式要多样,具有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史料,如故事、漫画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常用的史料有三大类:文字史料、图片史料、音像史料。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样能形象生

动地补充说明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

选取的史料难度要适宜,数量要合理。教材所提供的史料由于经过编者的筛选,难度和高中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相适应。要注意所引入课外史料难度的适宜性。在运用史料时,数量不能过多。过多的史料只能起到负面影响,每则史料学生都读到但不能真正理解,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完成。

二、运用史料

所谓史料的呈现指的是在历史教学中,史料逐步展现的过程。一节富有特色的史料课堂教学需要呈现大量的史料。而大量的史料的呈现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而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一定的逻辑推理。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形式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在教学中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像史料和文字性史料。图像型史料包含诸如文物、照片、图表、影视片、纪录片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但却能使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将各种形式的史料结合起来使用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有趣。在教学手段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呈现史料时一定要注意对史料的取舍。一张幻灯片上的文字史料不能太多,如果密密麻麻,字数多且字体小,从

而导致教学过程学生看不清楚,效率低下。其次幻灯片张数要适宜,否则造成整节课上,教师和学生都在幻灯片翻动中度过,没有思考的时间。历史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应用多种史料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历史认识。

2.设置问题,解读史料

在对史料设问时应根据史料类型和品质,注意问题设置的指向要有准确性,内容要有拓展性;通过高质量的史料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讨论,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其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其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史料教学“活”起来。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诱导学生知识迁移,引发学生探究欲望。设置的问题还要有开放性,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结论,从而克服思维僵化定势,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文科综合卷)第39题: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10,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通过甄别史料、提炼信息、辨析比较、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将从中获得的认识,开拓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品质。

总之,要上好一节有特色、高效而富有的课堂,就离不开史料教学。史料教学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史料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善于开发史料资源、用心积累史料素材,不断优化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页.

② 姬秉新.《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③ 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9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