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3运动的快慢

13运动的快慢

13运动的快慢
13运动的快慢

樊城区青泥湾中学学校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课题:运动的快慢课型:新知探索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章文波日期:

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2.了解速度单位及其换算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4.渗透体育运动竞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理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是本节重点,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难点。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

1、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2、(2014年襄阳市)2013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卧龙大桥是襄阳首座斜拉桥,全长4343.5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卧龙大桥是继襄阳市汉江大桥、汉江长虹大桥、汉江四桥之后,汉江襄阳市区又一特大桥梁。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 ( )

A .4min

B .6min

C .8min

D .10min

3、(2014年武汉市)武汉市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已开始施工,规划设站27座,线路全长36Km ;单程运行时间约1h 。如图所示,6号线的汉阳琴台站与汉口武胜路站通过汉江隧道相连。列车单程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36 Km/h ,相当于 10 m/s 。

发展能力★★

4、2007年4月18日,我国实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参与这次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 ”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若一“D ”字头列车在某段上以216km/h =_____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某同学要想以1.5m/s 的速度横路穿9m 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在距列车_____m 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5、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 ”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右表: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_____min ,它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提升素养★★★

6、(2014年杭州中考)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 ,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7、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 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 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 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s ,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A B C D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 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解析: 当时间非常小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在这段很小时间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故A 正确;平均速度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故B 错误;根据定义,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 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故D 错误. 答案: A 2.在下列各种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 .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 B .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 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C .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 D .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 m/s 解析: 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 ,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 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度;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 ,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 m/s ,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度. 答案: BD 3.对速度的定义式v =x 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 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 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 v =x t 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 除以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x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答案: BCD 4.列车沿平直铁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列车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也越大 B .列车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其速度必越大 C .列车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D .列车在任何10 s 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 内位移的10倍 解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相等的. 答案: BCD 5.对于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B .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C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D .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解析: 要抓住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定义进行比较、理解.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只有速度均匀变化时才满足这种关系. 答案: CD

运动的快慢(基础)知识讲解

运动的快慢(基础) 责编:冯保国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 2.能利用公式进行有关速度的计算,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理解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高清课堂《运动的快慢》)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v=s/t,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换算:1m/s=3.6km/h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要点诠释: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要点三、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要点诠释: 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 要点四、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5.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还记得是哪几个概念? 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

师: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描述物体位移的? 生: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 1表示t l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t1对应的点x2表示时刻t2物体的位置,则△x=x2一x l,就表示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师:我们已经知道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物体的运动快慢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师: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板书)§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新课教学]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 [讨论与交流] 以百米赛跑为例,你参加赛跑的跑道是笔直的,你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坐标用来表示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比如,我在起点的位置、我在终点的位置或我在全程中点的位置(50 m处)等,都可以在建立坐标系后用坐标上的点来表示,而在我从起点跑到终点的这段过程中,我的位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间的坐标变化量来表示. 课件投影图1—3—l,让学生观察,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思考与讨论] 1.图1—3—l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 2.如果汽车沿x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教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生:汽车在沿x轴正方向运动,图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 处,则Δx =x2-x1=30m一10m=20m,位移Δx >0,表示位移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师:我们的这种数学表述是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相一致的,比如,汽车沿笔直的公路向东行驶,我们可以规定向东作为x轴的正方向,来讨论汽车的位置和位移. [课堂训练] 教师用课件投影出示题目,并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 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 m 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对应的时刻怎样表示) 答案:小车在第1 s内的位移为5m,方向向西;第2s内的位移为一2m,方向向东.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位移和时间都不同,如何比较运动快慢? 一、速度 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 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4.单位:国际单位:m /s (或m ·s-1)。 常用单位:km /h (或km ·h-1)、cm /s (或cm ·s-1)。 5.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小组讨论 问题一: △x 越大,v 越大吗? 问题二:两辆汽车从某地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出发,速度的大小都是20m/s ,他们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吗?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100m ,那么他1s 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 呢? 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 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x v t ?=?x v t ?=?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例1] 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例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 [分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东行作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接着的第3s~5s内静止;第6s内继续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匀速反向西行,至第8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 12s内从原点西行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由s-t图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 AB段:v2=0; [说明] 从图中可知,经t=12s后,物体位于原点向西4m处,即在这12s内物体的位移为-4m.而在这12s内物体的路程为(12+12+4)m=28m.由此可见,物体不是作单向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等. [例3] 图1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分析]这四个物体的位移图象都是直线,其位移又都随时间增加,

说明都向着同方向(位移的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只是其速度的大小和起始情况不同. [答]a、b两物体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t=0时从位于原点前方s1处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时间t1才开始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中可知,任取相同时间△t,它们的位移△s大小不同:△S c>△S B>△S a>△S d,所以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 c>v B>v a>v d. [说明]这四条图线所对应的物体的运动,可以想象为四个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发令枪响,a、b两运动员从起跑线上以不同速度匀速出发.c 运动员则“抢跑”——在发令枪响前t0时刻已开始出发,因此在发令枪响时刻(t=0)已跑到正前方s1处.d运动员则反应迟缓,发令枪响后经一段时间t1才开始出发——相当于在发令枪响时(t=0)从位于起跑线后s0处出发的(图2). 根据图线斜率的意义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图象斜率的大小等于速度,即 [例4] 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例1]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 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算出所求时间内的位移或通过所求位移需要的时间,即可由平均速度公式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火车在开始的15min和接着的10min内的位移分别为: s1=v1t1=10×15×60m=9×103m s2=v2t2=15×10×60m=9×103m 所以火车在前25min和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因火车通过最后2000m的前一半位移以v2=15m/s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所以最后2000m内的平均速度为:

[说明]由计算可知,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都不相等. [例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 [分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东行作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接着的第3s~5s内静止;第6s内继续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匀速反向西行,至第8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 12s内从原点西行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由s-t图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 AB段:v2=0; [说明]从图中可知,经t=12s后,物体位于原点向西4m处,即在这12s内物体的位移为-4m.而在这12s内物体的路程为(12+12+4)m=28m.由此可见,物体不是作单向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等. [例3]图1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 的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A .24 km/h B .0 C .36 km/h D .48 km/h 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 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8.图示为某物体的s —t 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 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 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km. 10.某质点沿半径R =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21 圆周.该物 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11.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 是 3 km/h ,有一小狗以 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标与教材解析】 对于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新课标对此部分的要求为: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例如,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理解速度,掌握极限处理方法对后面的加速度教学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了解坐标与坐标变化量,能够通过坐标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 2.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掌握速度的单位、符号和公式。 3.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辨认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4.基于以上的理解与掌握,形成运动“速度”的物理观念,能够定位速度究竟是个怎么样的物理量。 科学思维 1.提出物体运动快慢的表述—速度,理解比值定义方法。 2.通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模型构建,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法思维。 3.从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的过渡,培养和锻炼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科学探究 1.通过DIS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探究,学会观察实验、处理数据等,经历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物理角度出发,而向解释生活现象的过渡,如-汽车是否超速的判断,使学生有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物理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其肩负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速度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许多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大小和方向直接相关的实例, 也不多不少会了解到一些关于速度的生活现象。学生已有一些关于速度的经验,但没有引起重视,对速度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而本节课是速度更深层次的学习,是初中物理的拓展和延伸。高一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思维还常常依赖于感性的经验相联系,从初中的标量过度到高中的矢量的过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中需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强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矢量性,带领学生进一步探讨“速度”的新知识,让学生逐步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进行模型构建、实验探究,让学生确切理解速度,体会瞬时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是,加速度和速度与速度变化大小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分析几个错误的论述,目的是区分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然后利用位移与速度的对比,类比的讨论、分析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大小的区别。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产生认同感,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说出来比通过耳朵听进去更容易识记。事实证明,采用先讨论、交流后讲解的教学策略,经过学生认同了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反思二: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速度是贯穿整个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物理量,也新课改下学生们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个重要矢量。当速度分别和时刻时间对应后,又可以得到两外两个重要的物理量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本节教学内容十分重要。 1、由于引入了坐标系和时间轴,在本节教学中更侧重于数学方法的应用和物理研究方法的渗透。在时间轴上得到了时间间隔然后让两点无限接近又可以得到时刻,在这应该更讲究教学效果,时间与时刻的教学可与数学上的线段和点做对应,以加深理解。 2、由于速度这一概念学生在小学初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还要以已学过的位移矢量为引子,让学生分析得到速度也是矢量的结论,同时明确在对速度进行描述是,必须同时描述其大小和方向。 3、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教学应结合时间与时刻进行教学,或者直接明确瞬时速度与某一个时刻或某个位置相对应,而平均速度与某段时间相联系。

反思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第一点,初高中的速度怎样理解。速度是初中学过,学生熟悉,从来也没怀疑过的物理概念,但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对速度有了新的定义。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被骗了?这是速度,那初中学习的是什么?既然不一样,为什么都叫速度?。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疑惑,那么这些疑惑一直萦绕在脑子里,会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所以,如何重新认识和接纳初中速度是个不小的难点。速度就是位移与时间之比。初中学习的速度严格来讲是错的。但是,鉴于初中学习的运动规律都是单向的直线运动,所以,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的研究范围内,用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并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正确的。 第二点,瞬时速度如何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接受。我认为需要给学生一个体验的过程很重要,让他们知道在怎样的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的认为是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反思 四: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讨论与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坐标纸上收集数据,并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实验与探究环节中让学生在计算出平均速度的基础上结合图象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渐向学生渗透无限逼近的方法和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发生知识的迁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经历这样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思路的建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第三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研讨板块,“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拓展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追及跑”游戏,是对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复杂方向,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重点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难点 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方法 类比推理法 教学用具 有关数学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质点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速度 提问:运动会上,比较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学生: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提问: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 学生:那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老师:那运动物体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 学生: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到了比较的统一标准。 师:对,这就是用来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时同学就接触过这个概念,那同学回忆一下,比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侧重,有所加深。 板书: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用v =s/t 表示。 由速度的定义式中可看出,v 的单位由位移和时间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 ·s —1,常用单位还有km/h 、cm/s 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书: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 =s/t 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来表示。 例: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100m ,那么他1s 平均跑多少呢? 学生马上会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 师:对,这就是运动员完成这100m 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书: ?????????=一致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体运动的快慢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移)的平均速度,用叫这段时间(或这段位所用时间的比值, 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大小: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t s v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 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 等于零 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 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 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 的 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 A .24 km/h B .0 C .36 km/h D .48 km/h 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 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8.图示为某物体的s —t 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 ,从第2 s至第3 s内物 体的速度是 ,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 ,4 s内通过的路程是 ,位移是 ,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 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km. 10.某质点沿半径R =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21 圆周.该物 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11.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 是3 km/h ,有一小狗以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12.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 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 参考答案 1. ACD 2. ABC 3. AC 4. B 5.解析:题目中的“7s 末”“9 m/s”和“10.2 m/s”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 然是变速运动.“100 m”和“10 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是人教版教材第2章第3节的内容,要求学生对速度有全面的理解。“速度”是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它对于整个运动学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课要让学生对速度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又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方法,又应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幸福和智慧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符号、单位和物理意义,知道它是矢量。 (2)通过实验及比较分析,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3)通过观察及理论分析,明确瞬时速度的概念。 (4)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参与实验和理论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如比值法、极限思维法)的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速度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主动获得知识的乐趣,增强友爱互助,团结奋进的情感。多处联系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和谐美,从而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速度、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理解瞬时速度的含义。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速度”这个词听起来通俗易懂,没学过物理的人也知道大致的意思,但就是这种似懂非懂的认识,造成了人们对它认识的误区,同时也给这节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一般都有限制时速的标记,如“120km”,很多人认为是指1h不可以超过120km,其实,是指任一时刻的速度都不可以超过每小时120km。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前概念澄清认识,深入理解速度的物理含义。 这节课设计的整体构思是:从生活实例引出问题,用科学实验来解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学习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新课学习】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在研究物体沿直线的运动时,我们沿物体运动的方向建立x坐标轴,这样: 1.物体的位置可以用表示; 2.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表示。 3.△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4.当我们用一维数轴表示时间轴时,同样的可以用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t= 。 例1:一辆汽车在沿平直公路运动,设想我们以公路为x轴建立直线坐标系,时刻t1汽车处于A点,坐标是x1=10m,一段时间之后,时刻t2到达B点,坐标是x2=30m,求汽车的位移△x。 总结: 二、速度 试比较下面四个物体A和B、B和D、B和C的的快慢程度: 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 30 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 10 2500 思考:比较各组快慢程度的方法是什么? 速度 1.定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公式:v= 3.意义: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4.单位:常用的有: 5.矢量性:速度是,其方向就是。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位移)内 的。 (2)公式:(严格按公式计算)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进一步说明如何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和位移,为速度概念的叙述作好准备。教材的重点是速度,从平均速度引入,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过渡到瞬时速度,说明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教材最后说明速度的应用,特别以“STS”栏目形式从一个侧面说明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速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很熟悉。由于在初中学习的是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且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没有强调方向性。高中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准确地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学生开始时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可能有误,不注意其方向性,也不清楚平均速度与时间和位移的一一对应性。在平均速度的基础上引入瞬时速度也要处理好,要让学生体会极限的思想,学生接受这一概念的难度应该不是很大。 设计思路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用位移与时间的比来定义,直线运动中质点的位移用坐标的变化量Δx来表示的方法是重要的。以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为例,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理解用Δx表示位移大小和方向的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思考问题的思路,如先选定质点运动的直线为一维直线坐标系,确定坐标轴的原点和坐标轴的正方向,并确定坐标轴的标度。 学生开始时可能误认为平均速度与初中学过的速度没有区别,可通过实例让学生注意到,初中学的速度定义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它没有方向。现在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用极限思想介绍瞬时速度是可行的。定义了平均速度 x v t ? = ? 后进一步指出 “为了使运动的描述精确些,可以把Δt取得小一些,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 些;Δt越小,描述越精确;想像Δt非常小,可以认为 x t ? ? 表示物体的瞬时速

比较运动的快慢

初中物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1.两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速度较大,乙速度较小,则() A.甲通过的路程长 B.乙通过的路程长 C.它们通过的路程一样长 D.无法判断 2.小红和兰兰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红总比兰兰提前10m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采用下面的方式比赛: (1)仍在同一起跑线,兰兰先跑出10m远时,小红再立即出发,结果是() (2)将小红的起跑线后移10m,兰兰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小红先到达终点 C.兰兰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3.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一一猎豹快跑时,速度可达40m/s;游动最快的鱼一一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飞行最快的鸟一一褐海燕1min内能飞5km。如果这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则( ) A.猎豹是冠军 B.褐海燕是亚军 C.旗鱼是季军 D.猎豹是季军 4.每年的春季,参加全国足球甲A联赛的运动员都要参加体能测试,其中一项叫“12分钟跑”。就是看你在12分钟内能跑多远,跑得最快的能跑3500m,跑得最慢的还不到2900m。那么最快的速度是______m/s,最慢的速度是________m/s。 5.看一看,图中是天鹅飞行的情景,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6.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___________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7.图中所示是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设计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20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10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30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102500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一、速度 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 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