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易卜生《玩偶之家》

易卜生《玩偶之家》

易卜生《玩偶之家》
易卜生《玩偶之家》

易卜生《玩偶之家》讲课稿

一、作家简介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人,世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和最著名的作家,商人家庭出身。一生共写剧本26部。《觊觎王位的人》、《厄斯特洛的英格夫人》等早期剧作,大多以历史题材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浪漫色彩浓郁;中期创作就有意识地揭示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有《培尔·金特》、《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国民公敌》等剧作。代表作《玩偶之家》(1879)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伦理和妇女地位等社会问题,对现实的批判深刻有力。晚期的《野鸭》、《罗斯莫庄》、《海上夫人》、《咱们死人再生时》等剧作转向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象征主义色彩浓厚。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

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有进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和个人奋斗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工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知,并学习文艺写作。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青年易卜生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意识,他开始写了一些歌颂历史英雄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剧作。接着,他先后在卑尔根和奥斯陆被剧院聘为导演和经理,达十余年之久。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挪威社会政治的失望,于是愤而出国,在意大利和德国度过二十七年(1863-1891)的侨居生活,同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晚年才回奥斯陆。

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散文剧即话剧。这些散文剧大都以习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通常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和《人民公敌》(188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二、作品简介

(一)创作背景

易卜生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写成。女主人公原型劳拉·皮德生的经历与娜拉非常相似,她对丈夫基勒感情深厚,为了给丈夫治病,偷偷借债,到期还不上,伪造保人签字。事情暴露后,基勒暴跳如雷,责怪劳拉败坏了他的名誉,毁灭了他的前途。劳拉看到

丈夫如此绝情,大出意外,精神受到打击,得了精神病,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基勒提出离婚,幸福家庭从此宣告完结。

但易卜生在以劳拉生活为原型创作《玩偶之家》时,融进了更深、更广社会内容,戏剧的结局也大不相同。

【那么下面我们就跟着戏剧的发展来梳理一下故事情节。】

(二)剧情梳理

《玩偶之家》所讲的“事情发生在克里斯替阿尼遏海尔茂的家里。”其中一共出现了五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海尔茂、娜拉、阮克医生、林丹太太、尼尔·柯洛克斯泰。每一幕中主要人物都悉数出场。

第一幕

时间:

圣诞节前一天

主要情节:

娜拉兴冲冲地赶回家准备过节,她与孩子们玩游戏。娜拉的老同学林丹太太来找她。林丹太太为生活所迫,她急需找个工作。娜拉同情林丹太太的遭遇,并尽力相助,说服丈夫海尔茂答应在银行里为林丹太太安排个职位。

阮克医生是海尔茂的朋友,极度消沉的他常常到海尔茂家来寻找精神寄托,并暗恋着活泼热情的娜拉。

品行不正的银行小职员柯洛克斯泰曾冒犯过新升任银行经理的海尔茂的尊严,海尔茂便抓住他的过错,想借此把他辞退。作为曾经借钱给娜拉帮助她挽救丈夫生命的债主,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以揭露娜拉背着海尔茂假冒父亲签名借款来要挟娜拉在丈夫面前为他说情,但海尔茂并不听娜拉的劝说。

第二幕

时间:

圣诞节

主要情节:

被海尔茂辞退了职位的柯洛克斯泰终于把揭露真情的信件投进了邮筒,再次对娜拉进行威胁、恐吓,娜拉内心掀起了不安的波涛,但她对海尔茂还存在幻想,她相信一旦海尔茂知道了真情,必定会出现奇迹:他将主动承担全部责任。但她又作好准备,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丈夫的名誉受到损害,于是她想到自杀。

得知真相的林丹太太决定帮助娜拉摆脱柯洛克斯泰的威胁,同时鼓励娜拉将偷偷借钱给丈夫养病与假冒父亲签名的事情告诉丈夫海尔茂。

第三幕

时间:

圣诞节第二天

主要情节:

海尔茂表面上也很爱娜拉,装出一副愿意为妻子牺牲一切的模样,然而,当他看到柯洛克斯泰的信,得知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时,便暴跳如雷,辱骂娜拉“犯罪”葬送了他一

生的幸福,却丝毫不考虑娜拉那样做正是为了给他治病,不得已而为之的。

柯洛克斯泰在旧日情人林丹太太的劝告下,为了自己的生计,把娜拉签了字的借据退还给了海尔茂。当海尔茂看到这第二封信时又化悲为喜,快活地叫起来:“没事了,我没事了。”

冷酷的现实教育了娜拉,使她看透了海尔茂自私、卑劣、虚伪的灵魂,也认识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问题,她根海尔茂的见解完全不同,她最终和海尔茂决裂,毅然离开了那个“玩偶之家”。

剧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妇女在家庭中所处的从属地位,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而易卜生对戏剧结尾的情节处理,又使这种意义得到很大提高。娜拉的爱情虽然破灭了,但她不脆弱,而是觉悟了出走。因此这个形象的塑造比起原型来更高、更集中、更具有典型性。

【表面看起来戏剧中的主要矛盾主要出现在第三幕,出现在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但实际上剧中人物关系与剧情设置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复杂。我们首先对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做一下分析。】

三、人物分析

(一)主要人物:娜拉

娜拉出身在挪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她的父亲是个比较讲究实际,忙于谋生的人,但他并不富裕。娜拉从小就是父亲的玩偶——“小宝贝儿”。她受过资产阶级学校的教育,能歌善舞,天真烂漫。她嫁给最初是政府职员后来当了律师的海尔茂后,又成了丈夫的玩偶。她起初满足与平庸的家庭生活,处处顺从丈夫的意志。

在丈夫生了重病后,为了使丈夫能去国外治病,娜拉瞒着丈夫,以父亲的名义向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贷款。她不让丈夫知道是因为一向反对向别人借钱,而得不到丈夫的同意她是不能去借钱的。同时为了不给病危的父亲增添烦恼,她在借据上假造了父亲的签名。缺乏社会经验的娜拉并不了解冒名签字在法律上会影起严重的后果。

父亲死后,娜拉一个人挑起债务的重担。为了还债,她一直省吃简用,为了补贴家庭费用,她做针织、绣花、抄写之类的工作虽然累得不得了,但心里很痛快。

八年后,海尔茂当了合资股份银行经理。丈夫的晋升使娜拉很高兴,她看到了生活的转机,认为苦日子过完了总是件痛快的事,以后的日子可就发不相同了。

但借钱事件的揭露让娜拉看清了生活的现实。在柯洛克斯泰的要挟下,娜拉希望奇迹出现(丈夫海尔茂主动把罪名揽到自己身上),甚至想到自杀来挽回丈夫的名誉。但海尔茂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使她看透了丈夫自私、卑劣、虚伪的灵魂,她所幻想的奇迹根本不可能在丈夫的身上出现,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她再也不能忍受这种耻辱的处境。她决定出走。

为了保住自己的夫权地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海尔茂搬出了资产阶级的一套法律、宗教、道德来责问娜拉,企图阻挠她出走的行动。

娜拉不仅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识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问题,她根海尔茂的见解完全不同,她意识到她面前摆着一个“社会

正确,还是我正确”的严重问题。觉醒了娜拉要争取做一个独立、平等的人,这种思想支持她勇往直前。她终于和海尔茂决裂,毅然离开了那个“玩偶之家”。

分析:

娜拉的性格起初表现为无忧无虑、单纯任性。从剧作开始她瞒着丈夫偷吃杏仁饼干的细节中,就体现出她十足的孩子气。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娜拉的形象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位性格坚定、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的女性。在借债为丈夫治病,伪造保人签字、靠自己的努力按期偿还债务,在债权人的要挟和丈夫的管制夹缝中周旋的过程中,她表现得镇定、有主见,在还债过程中,她能够吃苦受罪,这些显然才是娜拉真正的性格。

从品行方面看,娜拉是一个善良、诚恳的女性。她伪造保人签字是为了拯救丈夫的性命,对处于困境的林丹太太,她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即使是用人和保姆,她也以平等关系相待。善良的心地使娜拉行为做事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这个标准又与无情的律法产生冲突,“父亲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去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办法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样不讲理的法律。”而这种法律却是她的丈夫那一流人竭力维护的,是他所在的社会阶层得以安定、平稳存在的保障。

在爱情观念上,娜拉爱情的最高理想就是为所爱的人甘愿舍弃一切,甚至生命。她主观地把她与海尔茂的相爱想象成这种理想的实现。她对丈夫已无条件、无保留的付出实践着爱情的理想。因此,当考虑到伪造保人签字一事将要威胁到丈夫的前程时,她宁愿自己承担全部罪名,甚至想到自杀。

正是因为娜拉的性格及观念、理想与丈夫及其时代产生很大的差异,所以她才能有毅然离家出走的行为。离家出走显示出娜拉坚决摆脱玩偶之家的决心。此前她瞒着丈夫借债治病的行为就是不自觉行使自主权利的表现,对男权法则已构成了侵犯;如今,她勇敢地在身后关闭玩偶之家的大门,是思想上自觉向男性权威的宣战。她要以自己在社会上寻找到位置证

明女性应有的权利,更证明女性具有行使权利的能力。

(二)海尔茂

海尔茂原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和娜拉结婚后辞去了工作。那时候他的位置并不高,升不上去,薪水不多,只好想办法额外多赚几个钱。为了要多点收入,海尔茂起早熬夜不休息,日子长了支持不住,就害了重病。后在娜拉的照料下得以恢复。八年后,海尔茂当了合资股份银行经理。稳固的地位和丰富的收入使他感到满足和快活,他把追求金钱和地位看作唯一的生活目的。

升任银行经理后,海尔茂便利用手中的权利要辞退银行的小职员,同时也就是娜拉的债权人——柯洛克斯泰,受到柯洛克斯泰要挟的娜拉劝阻丈夫,但刚愎自用的海尔茂根本不听信娜拉的劝告,反而提前发出辞退信。他拒绝保留柯洛克斯泰在银行的职位,是因为柯洛克斯泰是他的大学同学,知道他的根底,随便在别人面前乱叫他的小名。

海尔茂有一套自己行为准则,并用之于娜拉身上,他几乎是决定并安排着娜拉的日常生活,不允许娜拉吃杏仁甜饼干之类的东西,不允许娜拉对他有一点点的隐瞒,当然更不允许娜拉去做他认为的有损他名誉,有损他面子的事情。娜拉瞒着他借钱这件事无疑打破了他的准则。他丝毫不考虑妻子这样做是为了不给已经病重的父亲增添烦恼,是为了挽救他的性命,

反而对妻子破口大骂。而当柯洛克斯泰把借据送来,他首先考虑到自己没事了,对妻子的态

度立马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却没有想到妻子有没有事。

当娜拉觉醒后要离开这个家时,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夫权地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海尔茂又搬出了资产阶级的一套法律、宗教、道德来责问娜拉,企图阻挠她出走的行动。

分析:

他是作为男权社会的典型人物出现的。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无可挑剔的人。他既不酗酒,也不赌博,更无寻花问柳的恶习,在家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外是个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然而,撇开起形式上易于迷惑他人的举动,他的自私、卑劣的品行无论在重大考验面前还是面对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都毫无遗漏地暴露出来。林丹太太多次来到他家,他便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与他们一家过从甚密的阮克医生病入膏肓,并未引起他丝毫怜悯,他却以尽快打发掉他以便与妻子独享温情为满足;对妻子的态度前后不一致。生活安定时,他说:“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一旦妻子的所作所为对他的名誉、地位、利益构成威胁时,他便翻脸无情,根本不顾及妻子的行为完全是为了他。甚至训斥娜拉下贱无耻,是个罪人,撒谎的人,毁了他前途的人,对娜拉要寻死也不表同情,反而指责她装腔作势。他的虚伪、自私、卑劣的市侩面目暴露无遗。

作为一个男人,他是小气的,他开除柯洛克斯泰的原因不是因为品行问题,在他看来这是可以不计较的。在大学期间“他随便乱叫我的小名,不管旁边有没有人。他最爱跟我套亲热,托伐长托伐短的叫个没完!”这就是开除柯洛克斯泰的根本原因,他记着他带给他的“屈

辱”。可见这是一个小气至极的人。

(三)林丹太太

林丹太太一身兼三职:娜拉的老同学,海尔茂银行的新职员,柯洛克斯泰的旧情人。

林丹太太与娜拉一样,是一个非常高尚的人。她富有责任心,林丹太太原本与柯洛克斯泰是情人关系,但为了维护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的生活,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离开柯洛克斯泰而嫁给一个有钱但她不喜欢的男人。林丹太太也十分坚强,丈夫死后,她开小铺,办小学,为母亲养老送终,抚养几个弟弟自立,最后剩下她孤单一人仍在为找工作到处奔波。后在娜拉的帮助下她获得了海尔茂银行的一个职位,但不想那正是旧情人柯洛克斯泰被辞掉的位置。而知晓娜拉与柯洛克斯泰的纠葛后,理智而聪明的她并没有选择放弃银行中的职位来帮助娜拉,因为多年的阅历与艰苦给了她教训。最终她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劝说柯洛克斯泰放弃了揭露娜拉、报复海尔茂夫妇的念头。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但同时也是她让柯洛克斯泰把揭露真相的信留下,希望海尔茂能够知晓真相,与娜拉夫妻两人能彻底了解,不用“躲躲闪闪,鬼鬼祟祟”。但她完全没有想到正是这封信暴露了海尔茂的真面目,让娜拉产生了

出走的想法。

(四)尼尔·柯洛克斯泰

他不同于一般戏剧中的“坏人”,没有脸谱化、单一化,是个比较复杂的、具有双重性的人物。

一方面,他是社会的受害者。他原本是一个出身清贫、颇为老实的人。他爱过一个女子,但由于经济上无法负担女友的家庭生活,终于使他的女友被迫嫁给了一个并不相爱的富商。

后来,他也结了婚,但不久妻子得了重病,为拯救妻子的性命,他不得不在借据上冒名签了

字。从此,他冒犯了社会,身败名裂,为社会所不容。社会把他推向了绝境,连一个小职员的饭碗也被打破了。

同时,他又是一个害人者,为了恢复自己的名誉,他不择手段地往上爬;为了金钱,他利用高利贷残酷地剥削那些向他借钱的弱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蹂躏别人的权利和荣誉;为了保全自己的工作,他不借把别人置于死地,对人家进行侗吓和要挟。特别是当我们看到他要挟娜拉,把她一步步地逼上绝路时,这时的柯洛克斯泰已完全变成了一个凶狠、冷酷之

徒。

(五)阮克大夫

他是海尔茂多年的密友,又是海尔茂一家的家庭医生,同时也为其他病人看病。他心地善良、待人耐心、做事细心。作为医生,他算得上尽职尽责。作为朋友,他也称得上两肋插刀。他不幸受花柳病感染而病情严重,极度消沉的他常常到海尔茂家来寻找精神寄托,娜拉对他的不幸给予了真切的同情,而海尔茂对这位经常跟他在一起的医生只是敷衍,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情。他深爱着娜拉。他对娜拉极为照顾和体贴。他是娜拉放松时倾诉的朋友,是娜拉证明自己被需要的人。

在阮可大夫面前娜拉表现出的是一个女人真实、成熟的一面。在娜拉、海尔茂两个人之间是娜拉依赖海尔茂,而海尔茂只把她当作解闷的玩偶;在娜拉和阮克之间,是阮克大夫依恋娜拉。娜拉能够洞悉阮克大夫的对自己的需要,她心理明白并从容的享受着这种爱,这不是出于简单的虚荣。对于性格中存在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却找不到机会证明自我价值的人来说,有时候被需要就被证明存在,娜拉需要这种存在感,而且阮克不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否定娜拉,不会像海尔茂那样动不动就教育她,和阮克大夫在一起的空气是自由自在的,是由她主导的,所以她喜欢同阮克大夫在一起,在两人的关系上也经常会不失体面地带给阮克大夫一些模糊的肯定和鼓励。

四、人物关系

《玩偶之家》共织造了娜拉、海尔茂、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阮克医生这五个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他们每人都有着一个神秘的心灵世界,都肩负着多种不同的角色,有着明暗不同的两重乃至多重关系,由此构成了剧中错综复杂而又多变的人物关系网络。

海尔茂过了年就要当上银行经理,前途无量,娜拉贤惠孩子们可爱,娜拉与海尔茂,夫唱妇随、举案齐眉。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表面上是和谐、幸福的。但是,八年前娜拉背着海尔茂做了假冒签名借款一事,无形之中在他们夫妻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

随着林丹太太的出场、柯洛克斯泰被辞退,阮克医生的死亡,剧情变得复杂起来。娜拉和柯洛克斯泰,表面上并无往来,实际上却是借钱人和债权人的关系。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过去是关系不错的老同学,现在却是银行中的上司和下属。林丹太太更是一身兼三职:娜拉大学时代的老同学,海尔茂银行的新职员,柯洛克斯泰的旧情人。剧本通过她和周围人物的各种纠葛,完成前情回顾——即娜拉瞒着海尔茂假冒签名借钱一事。林丹太太对于整个剧情的发展,她起了导火索的作用,扮演了一个核心角色。曾经是娜拉的闺蜜兼老同学,也是柯洛克斯泰年轻时候的情人,现在却无意中踏上了和柯洛克斯泰争夺银行职位的独木桥,而最

终还是她力劝柯洛克斯泰收回成命,成为使矛盾缓解的解铃人。

以林丹太太作为导火索,娜拉作为最特殊的一点,在这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上,人物两两之间的纠葛形成了几组矛盾,构成了人物关系中的几条矛盾线索。

(一)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的矛盾

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是大学同学。海尔茂在银行工作期间不但不对老同学柯洛克斯泰照顾,反而以图解除他的职务而后快。这条矛盾线索本来是潜伏着的,但由于林丹太太的出现,由于林丹太太托娜拉向海尔茂求情给自己安排工作,这就加速了海尔茂对柯洛克斯泰的辞退,从而使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之间的矛盾冲突公开化。

(二)柯洛克斯泰和林丹太太的矛盾

柯洛克斯泰原是林丹太太的旧日情人。柯洛克斯泰在银行的职位被林丹太太取代后,他和她的旧有矛盾更加深了。从表面看,这一矛盾线索似乎与全局关系不大。但实际上,这条矛盾线索的产生,客观上也是引起了柯洛克斯泰和娜拉“冒名借债”这条矛盾线索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柯洛克斯泰和娜拉的矛盾

这一矛盾主要由前两种矛盾引起。由于这条矛盾线索的发展,就将剧情迅速引向全剧主线: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柯洛克斯泰因失业向海尔茂进行报复。娜拉的冒名借债.成为他对海尔茂要挟的把柄。爱惜名誉的海尔茂,怒斥娜拉,他的伪善面目大暴露。

(四)全剧主要矛盾——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

这是全剧中心矛盾,全剧重心所在。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是在娜拉冒名借债的事件上爆发的。海尔茂口口声声宣称爱娜拉,表示愿意为她冒生命危险。当“冒名借债”这件事在他面前公开后,海尔茂露出了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狰狞面目。全剧的第一个高潮形成了。接着,柯洛克斯泰和林丹太太重修旧好;隹备结婚,第二条矛盾线索解决。在紧要关头,林丹太太使柯洛克斯泰突然送还借据,第一个高潮马上平息,矛盾冲突暂时缓和。但并没有消除娜拉和海尔茂之间在性格上的严重冲突,而是把情节的基本矛盾引向新的顶点,形成了全剧的第二个高潮。

娜拉立刻认清了丈夫的本质和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身份,毅然和海尔茂决裂,选择出走。全剧第二个高潮,也是林丹太太促成的。“回溯”的艺术结构和由林丹太太的出场所导演出的戏剧情节,就这样紧紧围绕着娜拉的性格的形式成逐步发展,同时也逐步揭示出人们都在关心的社会问题。同时也使《玩偶之家》的情节结构显得极为紧凑而经济,使这部佳作产生了极富魅力的艺术效果。

五、作品主题

《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它的主题不是单一的。通过查阅资料,探讨分析,

我们归纳出这样几个主题:

(一)社会主题

1、贫困

这一方面可以从剧中三个人物身上表现出来:

(1)、主人公娜拉丈夫病重、父亲将死为了不劳烦父亲挽救丈夫而借钱。

(2)、林丹太太为养活母亲和弟弟不得已抛弃最困窘时刻的情人柯洛克斯泰;

(3)、柯洛克斯泰为生活窘迫伪签了借据而犯了罪并弄得身败名裂;

2、疾病

这个方面主要由一个相对特殊的成员——阮克医生表现出来。阮克医生因为父亲的荒唐得了病就连在他最好朋友面前他都有所隐瞒表现的不自然,这里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有心理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阮克医生可以说是死于性病,但他又和娜拉、海茂尔等人有相当暧昧的关系,让其周围有亲密关系的人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

【这可以通过阮克医生的一些话语看出来】

阮克:

“别人造了孽,我替他活受罪!这公平不公平?你仔细去打听,家家都有这么一笔无情的冤枉帐。”

“我父亲欠了一笔荒唐帐,逼着我这倒霉冤枉的脊梁骨给他来还债。”

“尽管我活着是受罪,能多拖一天,我总想拖一天。”

(二)家庭主题

《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的妇女平权问题。

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条,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里现代妇女的奴隶处境,可谓振聋发聩。因此,人们认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

娜拉:

“可是能这么做事挣钱,心里很痛快。我几乎觉得自己象一个男人。”

“跟托伐在一块儿有点象跟爸爸在一块儿──”

“可是咱们的家只是一个玩儿的地方,从来不谈正经事。在这儿我是你的"泥娃娃老婆",正象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泥娃娃女儿"一样。我的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你逗着我玩儿,我觉得有意思,正象我逗孩子们,孩子们也觉得有意思。托伐,这就是咱们的夫妻生活。”

海尔茂:

“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做老婆的就象重新投了胎,不但是她丈夫的老婆,并且还是她丈夫的孩子。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吓坏了的可怜的小宝贝。”

“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

(三)法律主题

1、在法律面前,女人的地位远远低于男人。

“林丹太太:做老婆的不得她丈夫的同意没法子借钱。”

2、这个时间,法律是完全的不平等,也不完善的。

柯洛克斯泰因为妻子重病,犯了“伪造签字”的罪,弄得他身败名裂,在社会上到处难站脚。

娜拉更对法律大加控诉:

“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父亲得病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样不讲理的法律。”

娜拉的控诉,是对资产阶级的法律伪善及不合理的揭示。

(四)宗教主题

宗教对人的行动有指导作用,但同时也限制着人们的行动。宗教所要求的仁义道德不过是人心解放的枷锁,海茂尔用宗教的责任想让娜拉留下不过是最大的讽刺。

海尔茂:难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颠扑不破的道理指导你?难道你不信宗教?

娜拉: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除了行坚信礼的时候牧师对我说的那套话,我什么都不知道。牧师告诉过我,宗教是这个,宗教是那个。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我要仔细想一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用不

合用。

(五)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念的死亡

剧作者通过主人公娜拉的切生体验,宣告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念已经死亡。

娜拉对托伐·海尔茂的心理过程是“迷茫的完全的信任——强烈的失望——幡然的醒悟”(娜拉和海尔茂的关系是和谐、美满到对立、解体),这样的过程也是让女主人公放下一切离开的前提,也是她从幻想的爱情中醒来的过程。

娜拉一直将丈夫与家庭放在首位,为丈夫而活着。在海尔茂遇到生命危险时,自己全力以赴不惜生命。因此她认为,在自己遇到危难的时刻海尔茂也会挺身而出,慨然把责任承担起来,就像自己对待他那样。但是,事实无情地击碎了这种梦想──她自己所醉心那种“奇迹”并没有出现,海尔茂一连串的怒骂,不仅使娜拉从所谓“爱情”的幻象中苏醒过来,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那种曾令她舍身、使她快乐的生活观念,她不再相信“奇迹”。这个社会中,包括自己的家庭中自己所倾心的那种爱情已经没有位置。所谓奇迹,也只是一种不可能发生的幻象。意识到这一点,娜拉的灵魂中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却已死亡。当娜拉准备离开海尔茂时,再次提到“奇迹”:

海尔茂问:“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一个陌生人?”娜拉答道:“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海尔茂问:“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娜拉说:“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哦,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海尔茂在娜拉已经走出门后依然念叨着“奇迹中的奇迹……”但是海尔茂显然不懂也无法领会这种浪漫的观念,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正是他所代表的中产阶级的社会观念消灭了这种“奇迹”。《玩偶之家》结局,看起来是娜拉的胜利,其实,是海尔茂的胜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把所有精神、情感都加以物化,在这种情况下,黑格尔所描绘的那种浪漫主义爱情观念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六、艺术特色

四、结构分析

(一)“动作压缩法”的运用

《玩偶之家》的结构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它的“动作压缩法”,这里的动作不是指舞台上演员表演的人物的举手投足的动作,而是指的戏剧的剧情动作。“动作压缩法”就是说情节十分集中。由于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剧情动作不能拖沓繁长,必须要集中。

在《玩偶之家》中,易卜生没有顺序一幕幕吧娜拉赶过去的借钱,父亲病时的她假签字,陪伴丈夫在意大利养病,丈夫任经理等等全部展现在舞台上。也没有从娜拉隐瞒丈夫的事即将败露在危机开幕。前者,势必显得戏剧很拖沓:后者,则要用大段的对话回溯剧情。《玩偶之家》的开幕是:娜拉买回大量东西,要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此时林丹太太来求她讲情找工作。这离最后海尔茂发现妻子瞒他借钱、二人正面冲突,还有一段距离,还有由于柯洛克斯泰即将失业,求情有无结果,因此报复写信,终于揭发娜拉假签字这一个有关剧情的关节事件的过程。这些情节与动作必须展现为舞台场面。这是揭露家庭中妇女的玩偶地位至关紧要。易卜生的“压缩动作的方法“在于他不专一用一场来回溯过去,不专一写一幕交代性地说明来龙与故事前因的戏。他的技巧是在剧情不断进展中,在人物的对话里,一点一滴地、让人不知不觉地就回溯了过去的某些方面。如果过把分散的点滴回溯,链接起来,就是整体的说明与交代。开场林丹太太来求娜拉给丈夫讲情好使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就谈起了过去,谈起了海尔茂过去的害病和到意大利养病,谈起养病所花的那笔钱……在戏剧的结尾处,娜拉在谴责海尔茂时,还是用回溯过去的事实,一来是揭露海尔茂的本质,二来说明舞台上发生的情节之前的情况。娜拉说:“这整整的八年,要是从咱们认识的时候算起还不止八年,咱们从来没有在正经事情上头谈过一句正经话。”这正是交代当前冲突的远因。易卜生把大半段的戏(动作)分散进后半段(舞台上)的情节中,这不能不说是艺术结构上技巧的高明之处。

(二)在情节各个环节安排上,疏密紧缓的灵活而适当,使情节的发展在张驰起伏上节凑匀称

1、首先《玩偶之家》有松有紧,有张有弛,安排贴切。如第一幕:开幕后海尔茂与娜拉两夫妇谈家常与花钱,娜拉愉快地歌唱,欣赏自己买的一大推过圣诞节用的物品,海尔茂高兴地称自己的妻子为“小鸟儿”、“小松鼠”,舞台气氛是欢乐的。当谈起钱与欠债,二人一见不和,娜拉生气了,剧情为之一紧。海尔茂给妻子钱,娜拉高兴地数,气氛又缓和了。接着娜拉妩媚地玩弄丈夫的衣钮,再向丈夫要钱,接着海尔茂说娜拉花钱如其父,并盘问在外是否吃嘴,剧情又由缓到紧。结果。又以娜拉顺从和林丹太太登场,缓和了夫妻二人暗含的矛盾。林丹太太求情的过程:由进门到提出问题,经过这些起伏,是合乎她的身份和心境的。娜拉的自我满足的侃侃而谈,和提问对方,又是合乎她的身份和心境。作者把这一过程安排的有松有紧,是很有节凑的。

2、《玩偶之家》在安排情节的突转,有急促时刻,大起大落,升降幅度较大,出人意料,

又合情合理。在情节发展的节奏上,高峰低谷相间。如剧本第三幕中,娜拉畅快痛舞,是准备自杀,内在情绪的波动已经起伏很大了。接着海尔茂甜言蜜语地说:“我常盼望着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这也许是真诚的。幸福的感受洋溢舞台。但他看完信,自私的本质暴露无遗,持信从书房走出来,大骂娜拉是“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骂到了绝顶之际,女仆爱伦送来夹有借据的信,一下子又跌落千丈,海尔茂则表现出无穷的歉意、喜悦、欣慰之情。人们以为夫妻矛盾可以缓和,但娜拉换衣服出来谈判,提出离婚并出走。这里连接的转折,都是突然的,矛盾在剧情轴心两侧的最边缘的远处来回大摆动,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如果不是艺术大师,是不蹦有如此放得开的气魄和收的拢的驾驭能力的。

(三)《玩偶之家》中埋伏笔、前后照应,先铺垫,再杨高矛盾,也是它艺术结构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这个剧本中,一个人物的登场,一个情节的发生,都不是没有预先交代的,都不是突然到没有原委的。一般来说,作者先让观众遭不注意中,捎带出一笔,然而,这却是一个伏笔;以后有情节、场面、台词来与之相照应。或者说,后来的人、事、情、话,重要的一些的,都可以在前面找到源头。如娜拉对事变可能的恶果的考虑。在第一幕中,她已受到威胁,危机开始四伏了。第二幕中,她则多方面考虑恶果,逐渐下定了决心,这决心并没有说明,而是由许多小的伏笔暗示,一层一层垫起来,最后使人知道她要自杀,矛盾无比的尖锐。第一幕末尾,娜拉让安娜带好孩子,第二幕一开始,娜拉对安娜说:“要是我的孩子没有母亲,我知道你一定会——,”这些伏笔是暗示,是对矛盾的铺垫。把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分成各个部分或环节,分别在结构的不同地方加以布置,并使它合成一个整体,这也就使剧本的艺术结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了。

《玩偶之家》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其中在艺术结构方面有许多技巧与奥妙之处,值得发掘、玩味、鉴赏。

五、艺术特色

一、提出了迫切的重大社会问题,严格地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易卜生从生活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人物是观众所熟悉的,矛盾也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迫切问题,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EG: “一间屋子,布置得很舒服很雅致,但并不奢华。后面右边,一扇门通过门庭。左边一扇门通过海尔茂的书房。两扇门中间有一架钢琴。左边中央有一扇门,有一扇窗。靠窗有一张圆桌,几把扶手椅和一只小沙发。右墙里靠后又有一扇门,靠墙往前一点,有一只磁火炉,火炉前面有一对扶手椅和一张摇椅。侧门和火炉中间有一张小桌子。墙上挂着许多版画。一只什锦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一只小书橱里放满了精装书籍。铺着地毯。炉子生着火。”

正如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所说:“莎士比亚把我们自己搬上舞台,可是没把我们的处境搬上舞台······易卜生不但把我们搬上舞台,并且把在我们自己处境中的我们搬上舞台。”

结构严密完整;对比鲜明

他以柯因被海辞退,利用借据来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这件事为主线,引出各种矛盾的交错展开,同时让女主人公在这短短三天之中,经历了一场激烈而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最后完成娜拉自我觉醒的过程,取得了极为强烈的戏剧效果。

作者把剧情安排在圣诞节前后三天之内,借以突出渲染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娜拉勇敢和镇定地“静”和海尔茂恐惧和怯懦地疯狂的“动”之间的对比

在明码实价、主次分明地“冲突”中回溯

易卜生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他常常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然后运用回溯手法,把前情逐步交代出来,使得矛盾的发展合情合理、有条不紊。主要矛盾是围绕“假冒签名”所引起的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矛盾,同时人物的意志、思想性格也随着事件的展开而一步步呈现在观众面前。次要矛盾有娜拉和柯、林与柯、海与柯之间的矛盾。四、“讨论式”的融入。

海尔茂:难道你不明白你在自己家庭的地位吗?难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颠扑不灭的道理知道你吗?难道你不信仰宗教?

娜拉:托伐,不瞒你说,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

海尔茂:你这话怎么讲?

娜拉:除了行坚信礼的时候牧师对我说的那套话,我什么都不知道。牧师告诉过我,宗教是这个,宗教是那个。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我要仔细想一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用不合用。

海尔茂:喔,从来没听过这种话!并且还是这么一个年轻女人嘴里说出来的!要是宗教不能带你走正路,让我唤醒你的良心来帮助你——你大概还有点道德规范吧?要是没有你就干脆说没有。

娜拉:托伐,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我实在不明白。这些事情我摸不清。我只知道我的想法跟你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我也听说,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父亲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麻烦。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

海尔茂:你说这些话像个小孩子。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娜拉:我真不了解。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

讨论问题:

1、娜拉为救丈夫不打扰病危的父亲而冒名借钱对不对。

2、丈夫把妻子当玩偶这种夫妻关系对不对。

3、妻子要求人格独立对不对。

4、海尔茂维护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

五、出色的心理描写

这种描写决不是单靠人物的独白或旁白取得,而是利用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如信箱和跳舞在表现娜拉内心活动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灭,最后完成觉醒的转变,就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增加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六、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剧的结尾是一声门响。门在这个地方具有象征意义:关门不仅意味着娜拉决然离开了海尔茂这个家,而且“门”是以男权为特征的社会与作者理想中的新生活之间的界限。关门意味着娜拉人生观念上的跨越,也意味着一种充满陌生感的模糊的新生活的诞生。

六、易卜生对戏剧艺术的贡献

易卜生的戏剧是西方戏剧史上,继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的又一座艺术高峰。他对戏剧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一、易卜生以前的戏剧,大多以一个观众并不熟悉的、充满传奇或激变的故事为戏剧的核心。易卜生则把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搬上了舞台。

1、环境:“一间屋子,布置得很舒服很雅致,但并不奢华。后面右边,一扇门通到门庭。左边一扇门通到海尔茂书房。两扇门中间有一架钢琴。左边中央有一扇门,靠前一点,有一扇窗。靠窗有一张圆桌,几把扶手椅和一只小沙发。右墙里靠后,又有一扇门,靠墙往前一点,一只磁火炉,火炉前面有一对扶手椅和一张摇椅。侧门和火炉中间有一张小桌子。墙上挂着许多版画。一只什锦绣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一只小书橱里放满了精装书籍。铺着地毯。炉子生着火。”这段描述,看起来很平常,但在易卜生时代的戏剧创作上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在以往的戏剧中,故事发生的时空环境往往与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距离甚远。易卜生使西方戏剧告别了那个崇尚自我的时代,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来,开创了一个新的戏剧时代。

2、人物:在易卜生的戏剧中,人物是不带任何传奇色彩的,林丹太太、阮克医生,是许多家庭都可以看到的平常人物,易卜生在设置戏剧的情境时,力求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看戏的人感到熟悉亲切,容易同剧中人认同。

3、语言:他开创的通俗易懂的对话一直被戏剧界看作写作的典范。其戏剧中对话的简炼、深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并利用对话塑造了极其复杂的人物。这种简炼独特的语言对演员也提出了挑战,他要求演员在演出中达到完全忘我的程度。

二、突发的“事件”在戏剧的构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点上,易卜生同他的前辈(如莎士比亚、莫里哀)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而同契科夫以及一些现代主义戏剧家有区别。

在《玩偶之家》中共有两个“事件”:即柯洛克斯泰的两封信。整部戏剧就是围绕这两封信展开的,主要人物娜拉和海尔茂的思想性格也随着事件的展开而一步步地呈现在观众前面。

1、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是全剧的冲突引爆点。因这封信,海尔茂与娜拉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从“小鸟儿”、“小宝贝”、“小松鼠”到“坏东西”、“下贱女人”,这种态度的转变,使娜拉明白了自己的生活究竟是否幸福。与海尔茂的恐惧和怯懦却表现为疯狂的“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娜拉的勇敢和镇静表现为“静”,这种似乎相悖的表现十分具有戏剧性。

2、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是海尔茂态度的转折点。在获悉自己的名誉不会受损后,海尔茂又回归以前的保护者的状态,但出乎意料的是娜拉不再接受自己的保护,她不再是那顺从的“小鸟儿”,娜拉毅然决然地走出家门。

《玩偶之家》该剧采用的封闭式结构。全剧剧情十分紧凑并通过对往事的暴露向前发展,其中包含着尖锐的矛盾冲突,紧张的戏剧场面和人物心理活动,有力的戏剧悬念和各种鲜明对

比的描绘。整个剧情的发展一经达到高潮,很快就宣告结束。这样的结束方式,无论就内容或形式而言都是对传统的创作方法的挑战。

七、小组研究成果

易卜生《玩偶之家》对中国的影响

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近代欧洲的戏剧大师”,首先因为他是一个戏剧艺术的革新者。他将戏剧当做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镜子,把舞台当做讨论当代政治问题的论坛。《玩偶之家》便是他有关妇女问题的一部杰作。剧中描写了海乐茂夫妇的家庭关系由和睦转为决裂的故事,通过娜拉逐渐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爱情、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此剧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了易卜生戏剧的特点: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语言精炼。 娜拉和海尔茂8年的“恩爱”生活在一纸票据面前竟然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不由令人想起一位作家的慨叹:你怎么夸张了夸张不过生活,你怎么想像民想像不过现实!复杂的生活矛盾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一切却在情节的发展中让读者看了个明白。剧情被巧妙安排在圣诞节前后3天之内,突出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与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作者以柯洛克斯泰被海尔茂辞退,利用借据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一事为主线,引出了多种矛盾的错展开;娜拉也在这短短3日内,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在痛苦中自我觉醒,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由作家使用的“回溯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如她自己所说,是父亲的“泥娃娃女儿”,是丈夫的“泥娃娃老婆”。但她热爱生活,热爱家人,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已。 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形象,在外人眼中,他无疑是一个“正人君子”“模范丈夫”;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的展开,他的面具被层层剥离,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社会上他是一个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的维护者,他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他不得爱,亦不知被爱,妻子只是他的一件私有财产。听听他所说的话吧:他将娜拉倾吐的痛苦心声斥为“花言巧语”、“装腔作势”;将她的牺牲评价为“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前途也让你断送了”;称爱他的妻子为“伪君子”、“犯罪的人”;当风平浪静后,他第一个反应即为“我没事了”;尔后“安慰”妻子说“你的事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你只要一心一意依赖我”;当娜拉作出离开“玩偶之家”的抉择,他竟说出“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的话,并为自己作出辩护“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可以说,正是这些像刀子般的话使娜拉快速成长起来,激发了她在叛逆性。她控诉“我不了解你”,“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现在我不爱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新的娜拉站了起来。娜拉在“麻烦”解决掉之后毅然决定出走,给人们的警示和启发更为深远,这种结局的安排突出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设想 一、易卜生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对他做一些全面的介绍还是必要的。在介绍易卜生时,应该突出以下三点:第一,他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戏剧思潮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他拉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首创了“社会问题剧”,显示了戏剧对生活的干预作用;第三,他在现代戏剧的革新上有重要的贡献。 二、《玩偶之家》选段的赏析是本单元的重点。《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因此,不能不讲它的社会意义。可以考虑突出两点:第一,娜拉对于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 三、本单元艺术技巧的学习着重领会“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也是希望通过这个侧面认识戏剧区别于小说、散文、诗歌的重要特征。 赏析举隅 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条,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玩偶之家》教案 【教材分析】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了解,引导同学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2.同学能感受分析《玩偶之家》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教学过程】(鉴赏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 1.PPT出示课题。 2.简单了解作者易卜生生平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矛盾冲突的导火线。(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由什么事件直接引发的?) 二、初读作品,理解内容 1.女主人公—娜拉 (1)娜拉性格分析,并阐述娜拉不断觉醒的过程: (2)理解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 男主人公—海尔茂 海尔茂性格分析,了解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 林丹太太 (1)林丹太太性格分析,了解林丹太太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新女性的代表; (2)从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爱情悲剧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受金钱支配的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之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 之家》 内容梗概 娜拉是个性情活泼、思想单纯的年轻女人,结婚八年来衣食无忧,生活在丈夫的宠爱和三个孩子之间,感到十分幸福。这些天她尤其快活,丈夫海尔茂刚刚升任银行经理,他们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圣诞节。 但是娜拉也有自己的烦恼。几年前,海尔茂身患重病,必须去南方疗养,可是却没有钱。万般无奈之下,娜拉瞒着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通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款子。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她还在偷偷地省吃俭用积钱还债。现在海尔茂当上银行经理,娜拉暗暗松了口气,把债还清的日子不远了。 不料这天柯洛克斯泰突然找上门来,以借债一事要挟娜拉。原来他被海尔茂解雇了。他要娜拉向海尔茂求情,否则就将伪造签字的事公布于众。娜拉闻言顿感惊慌失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友林丹太太,后者建议她向丈夫坦言相告。娜拉深感为难,她不想让丈夫知道这件不光彩的事,她更害怕丈夫会因此而断送前途和社会地位。海尔茂总是对她说,他爱她,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一定会把整件事的责任都拉到自己身上。娜拉不愿看到这一切发生,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丈夫的名誉。

柯洛克斯泰没能达到目的,就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海尔茂读信后大发雷霆, 一反平日的温柔体贴,大骂娜拉是个坏东西。他得知娜拉想一死了之,非但不安慰,反说她是骗人,死了也洗不清罪过,还扬言要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利。娜拉惊呆了。 就在此时,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信中附有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款单据,并向娜拉致歉。原来柯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的感化,改变了主意。危险解除了,海尔茂的前程和名誉保住了,他顿时又变得温存起来,口口声声唤娜拉我的小鸟儿,可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的真实嘴脸,不再相信那一套虚情假意。她感到好像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彼此都不了解。娜拉看清了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的实质,毅然离家出走。在她身后传来响亮的关门声。 研究综述 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剧作,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影响。早在清末民初,他的作品就由著名翻译家林纾介绍入中国,在当时的文化界激起了极大的反响。1907年,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到易卜生,对其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推崇不已,同年又写《文化偏至论》称易卜生之所描写则以更革为生命,多力善斗,即迂万众不摄之强者也,旨在激励

从《玩偶之家》看易卜生的写作艺术

《玩偶之家》 海尔茂律师刚谋到银行经理一职,正欲大展鸿图。他的妻子娜拉请他帮助老同学林丹太太找份工作,于是海尔茂解雇了手下的小职员柯洛克斯泰,准备让林丹太太接替空出的位置。娜拉前些年为给丈夫治病而借债,无意中犯了伪造字据罪,柯洛克斯泰拿着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后勃然大怒,骂娜拉是“坏东西”、“罪犯”、“下贱女人”,说自己的前程全被毁了。待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说动,退回字据时,海尔茂快活地叫道:“娜拉,我没事了,我饶恕你了。”但娜拉却不饶恕他,因为她已看清,丈夫关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名誉,所谓“爱”、“关心”,只是拿她当玩偶。于是她断然出走了。 《玩偶之家》的主要艺术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在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对话充满辩论色彩,把“讨论”带进戏剧;成功了运用“追溯法”。 1、易卜生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他常常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然后运用回溯手法,把前情逐步交代出来,使得矛盾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主要矛盾是围绕“假冒签名”所引起的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有娜拉和柯、林与柯、海与柯之间的矛盾。 2、作者把剧情安排在圣诞节前后三天之内,借以突出渲染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他以柯因被海辞退,利用借据来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这件事为主线,引出各种矛盾的交错展开,同时让女主人公在这短短三天之中,经历了一场激烈而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最后完成娜拉自我觉醒的过程,取得了极为强烈的戏剧效果。 3、出场人物不多,除保姆、佣人和孩子外,只有五个人物,但每一个人都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的作用。 4、剧中的对话也非常出色,既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要求,又富于说理性,有助于揭示主题,促使读者或观众对作者提出的社会问题产生强烈的印象,对后来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玩偶之家》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在剧中主要提出、探讨了以下问题:首先,在资产阶级家庭中,妇女处于什么地位。女性并没有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关系。那么,这种不平等用什么包裹起来,从而使妇女误以为进入了平等的时代,获得了妇女在家庭中应有的地位? 其次,对资产阶级社会拥有特权的男性自私、虚伪的本质的揭露。 第三,妇女的出路问题。易卜生认为,妇女首先必须认清自己在家庭、男女关系中的地位,然后必须为自己争取作为人的权利而斗争。在娜拉身上,寄托了易卜生的希望,表达了易卜生对妇女出路的思考。

【赏析】易卜生《玩偶之家》 文学考研

易卜生:《玩偶之家》 内容梗概 娜拉是个性情活泼、思想单纯的年轻女人,结婚八年来衣食无忧,生活在丈夫的宠爱和三个孩子之间,感到十分幸福。这些天她尤其快活,丈夫海尔茂刚刚升任银行经理,他们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圣诞节。 但是娜拉也有自己的烦恼。几年前,海尔茂身患重病,必须去南方疗养,可是却没有钱。万般无奈之下,娜拉瞒着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通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款子。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她还在偷偷地省吃俭用积钱还债。现在海尔茂当上银行经理,娜拉暗暗松了口气,把债还清的日子不远了。 不料这天柯洛克斯泰突然找上门来,以借债一事要挟娜拉。原来他被海尔茂解雇了。他要娜拉向海尔茂求情,否则就将伪造签字的事公布于众。娜拉闻言顿感惊慌失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友林丹太太,后者建议她向丈夫坦言相告。娜拉深感为难,她不想让丈夫知道这件不光彩的事,她更害怕丈夫会因此而断送前途和社会地位。海尔茂总是对她说,他爱她,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一定会把整件事的责任都拉到自己身上。娜拉不愿看到这一切发生,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丈夫的名誉。 柯洛克斯泰没能达到目的,就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海尔茂读信后大发雷霆, 一反平日的温柔体贴,大骂娜拉是个“坏东西”。他得知娜拉想一死了之,非但不安慰,反说她是骗人,死了也洗不清罪过,还扬言要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利。娜拉惊呆了。 就在此时,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信中附有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款单据,并向娜拉致歉。原来柯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的感化,改变了主意。危险解除了,海尔茂的前程和名誉保住了,他顿时又变得温存起来,口口声声唤娜拉“我的小鸟儿”,可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的真实嘴脸,不再相信那一套虚情假意。她感到好像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彼此都不了解。娜拉看清了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的实质,毅然离家出走。在她身后传来响亮的关门声。 研究综述

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潜在矛盾暴露出来,并产生激烈冲突,从而完成主题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全剧采用追溯的手法,通过债主的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交代剧情发展的关键事件娜拉伪造签名,然后集中刻画他们冲突、决裂的过程。 海尔茂律师刚谋到银行经理一职,正欲大展鸿图。他的妻子娜拉请他帮助老同学林丹太太找份工作,于是海尔茂解雇了手下的小职员柯洛克斯泰,准备让林丹太太接替空出的位置。娜拉前些年为给丈夫治病而借债,无意中犯了伪造字据罪,柯洛克斯泰拿着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后勃然大怒,骂娜拉是“坏东西”、“罪犯”、“下贱女人”,说自己的前程全被毁了。待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说动,退回字据时,海尔茂快活地叫道:“娜拉,我没事了,我饶恕你了。”但娜拉却不饶恕他,因为她已看清,丈夫关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名誉,所谓“爱”、“关心”,只是拿她当玩偶。于是她断然出走了。 十九世纪后期在欧洲戏剧舞台上, 新女性形象的大辩论的发起者是挪威著名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易卜生是现实主义戏剧大师, 以社会问题剧而闻名于世, 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面向社会, 面向现实的人生是他的剧作的最大特点。 《玩偶之家》写于1879 年, 它通过海尔茂与娜拉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 描写了女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 最后终于脱离“玩偶”家庭的自我觉醒的过程,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 热情歌颂了妇女的解放。 作品从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社会矛盾,对娜拉和海尔茂的不同性格,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作品之中。 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她出身在一个中小资产阶级家庭里,她的父亲并不富裕“钱一到手,不知怎么又从手指缝里漏出去了”。按海尔茂的话说,娜拉的父亲是个“不信宗教,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的人,实际上是个比较讲究实际,忙于谋生的人。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对娜拉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娜拉受过资产阶级学校的教育,善歌善舞,天真烂漫,容易满足于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生活,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她不同于大资产阶级的妇人、小姐,追求不劳而获的靡烂生活,她不希望过寄生虫的生活,为了补贴家庭费用,她做针织、绣花以及抄写之类的工作;虽然有时“累得不得了”,但她“心里很痛快”。娜拉的这种不厌工作,乐观知足,热爱生活的性格,同她的家庭出身是有密切关系的,她同情社会上的受害者、不幸者。对阮克医生的不幸,娜拉伸出友谊之手,表示深切的同情。 娜拉身上更为可贵的品质,就是倔强,不肯向恶势力屈服。从外表看,人们以为她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其实这是误会。她对林丹太太说:“你们都以为在这烦恼世界里,我没经过什么烦恼事?”实际不是这样,她也有“烦恼事”,如家庭经济困难,要借钱为丈夫治病,借了钱要想尽办法还债等等,但她从不垂头丧气。还是很积极、乐观。债主柯洛克斯太利用她的借据上的假签字,对她进行威胁、恐吓,她没有丝毫软弱的表现。为了救丈夫的命去借债,债主威逼她,她仍然不把事情告诉丈夫,自己坚定地准备承担一切责任,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甚至决定自杀,所有

易卜生《玩偶之家》

易卜生《玩偶之家》讲课稿 一、作家简介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人,世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和最著名的作家,商人家庭出身。一生共写剧本26部。《觊觎王位的人》、《厄斯特洛的英格夫人》等早期剧作,大多以历史题材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浪漫色彩浓郁;中期创作就有意识地揭示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有《培尔·金特》、《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国民公敌》等剧作。代表作《玩偶之家》(1879)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伦理和妇女地位等社会问题,对现实的批判深刻有力。晚期的《野鸭》、《罗斯莫庄》、《海上夫人》、《咱们死人再生时》等剧作转向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象征主义色彩浓厚。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 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有进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和个人奋斗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工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知,并学习文艺写作。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青年易卜生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意识,他开始写了一些歌颂历史英雄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剧作。接着,他先后在卑尔根和奥斯陆被剧院聘为导演和经理,达十余年之久。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挪威社会政治的失望,于是愤而出国,在意大利和德国度过二十七年(1863-1891)的侨居生活,同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晚年才回奥斯陆。 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散文剧即话剧。这些散文剧大都以习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通常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和《人民公敌》(188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二、作品简介 (一)创作背景 易卜生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写成。女主人公原型劳拉·皮德生的经历与娜拉非常相似,她对丈夫基勒感情深厚,为了给丈夫治病,偷偷借债,到期还不上,伪造保人签字。事情暴露后,基勒暴跳如雷,责怪劳拉败坏了他的名誉,毁灭了他的前途。劳拉看到

2019-2020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案

2019-2020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易卜生与《玩 偶之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设想 一、易卜生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对他做一些全面的介绍还是必要的。在介绍易卜生时,应该突出以下三点:第一,他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戏剧思潮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他拉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首创了“社会问题剧”,显示了戏剧对生活的干预作用;第三,他在现代戏剧的革新上有重要的贡献。 二、《玩偶之家》选段的赏析是本单元的重点。《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因此,不能不讲它的社会意义。可以考虑突出两点:第一,娜拉对于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 三、本单元艺术技巧的学习着重领会“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也是希望通过这个侧面认识戏剧区别于小说、散文、诗歌的重要特征。 赏析举隅 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五单元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七十篇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七十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包头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 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奋斗就是每一天都艰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难。因 此,人应该奋斗。 C、阿拉善盟巴丹吉林沙漠雄浑奇特的大漠风光,近几年越来越多地成为旅游爱好者们热衷和青睐的 胜地。 D、通过汉字书写大赛在各地举办和热播,让很多观众对司空见惯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人 们重温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 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计划于今年底开放的长沙市“两馆一厅”将为市民的休闲时光提高浓浓的文化味。 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功能,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好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我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 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世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 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 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 提。 D、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每个人的 身份证都有不同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卡夫卡,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是被誉为美国当代戏 剧奠基人的尤金?奥尼尔。 B、独幕剧《玩偶之家》是擅长写“社会问题”剧的挪威作家易卜生写的。 C、“新月社”取名于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提出“三美”理论的闻一多就是“新月社”的成员之一。 D、文艺复兴是在欧洲兴起的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最早兴于意 大利,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五幕悲剧。 【答案】: 【解析】: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野鸭》之间的差异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野鸭》之间的差异 易卜生一生写有25部戏剧,其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中期创作是他的成熟期,期间创作的九部社会问题剧,例如《玩偶之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社会矛盾,宣扬个人的反叛精神 易卜生后期的作品是在对社会现实失望的情绪下创作的。社会的日益黑暗使他看不到改革的可能性,因受当时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特别是克尔凯戈尔和尼采哲学的影响,他创作的内容从社会批判逐渐转向了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和精神世界的剖析,在诗意的抒情中注入了象征的意蕴。《野鸭》 接下来所要分析的两部作品,《玩偶之家》和《野鸭》分别是作者的中期和后期作品。它们之间的差异总共一下几点: 一.表达主题: 《玩偶之家》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的过程。这部戏剧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会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同时,这部戏剧再现了十九世纪挪威资本主义总体社会制度的背景。在易卜生笔下的社会中,法律的制定反映了剥削阶级意志并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它们都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资产阶级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宗教必须在法律这个强制性的“固有模式”之中,挪威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才是真正的“操控者”,他们从内部操纵,“法律”就是从外部制约人,在这样的操纵之下,人彻底失去了自由与自我。剧中的海尔茂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是资产阶级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宗教和法律这个“固有的模式”的拥护者。他复杂多变失去了自我的性格特征,顺应了”适者生存”人的两难处境。娜拉却是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挣脱“固有模式”活在真实中的自由人。它表现了易卜生《玩偶之家》戏剧的社会讽刺性,凸现反社会性,并希望以此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包括法律、道德、宗教和受金钱支配的结构进行严厉的判决 《野鸭》这部五幕悲喜剧围绕威利和艾克达尔两家的背景展开,是一部看似平常的家庭悲剧,实际上却是易卜生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象征主义戏剧。在缓缓的叙述中揭示出理想生活和庸俗生活的矛盾,不经意地表现了幻想对人的全部意义。 这部戏剧也是易卜生所有戏剧创作中颇为令人困惑和茫然的一部。这部剧中似乎传达着这样一个主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时时处处都充盈着由各种谎言和假象所构成的幻景;我们陶醉和浸淫其间,只要没有人来捅破它的虚幻性,生活还是可以平静而快乐的,拿剧中清醒者瑞凌医生的话来讲,那就是,“只要我们有法子甩掉那批成天向我们穷人索要‘理想的要求’的讨债鬼,日子还是很可以过下去的。” 这个剧本的写作意图也并没有《玩偶之家》那么明显,批评家评论说,“人们竭尽所能地要去弄明白易卜生的意图,却茫然不知其所向。“易卜生似乎已经料到了这种情况。他在该剧发表之前写给他的出版人的信中就提到:他的《野鸭》,无论是主题还是技巧,都有新的突破,会给年轻的戏剧家们以新的滋养,也会给批评家们以争论和评析的新材料;而这正是他所期望和喜悦的。 全剧的基调是灰色的,貌似喜剧的结尾更是黯然,大大消除了此剧的批判性。迷茫悲观的易卜生似乎无法定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庸俗生活压倒性地战胜高尚理想。哪怕老威利遭到了报应,眼睛要瞎了,那又怎样呢?除了无辜的海特维格过早的离开人间,一切都恢复了原样。雅尔马夫妇在无奈中已经和解;格瑞格林被瑞凌说服,只好接受自己的命运,他说:“我的命运像现在这样,倒也很好。”维持庸俗生活的现状,保持幻想,继续过自欺欺人的日子,这个发展成喜剧的结局其实是相当悲凉、淡漠的,合乎现实生活的常理,显示了易卜生晚期创作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也反映了易卜生从乐观到消极的心路历程。 二.表现手法: 《玩偶之家》中通过对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社会矛盾: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简介

xx的《玩偶之家》简介 本节重点: 娜拉和海尔茂的形象特征、《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易卜生的主要作品、“社会保题剧” 亨利克?易卜生是挪威伟大的戏剧家,欧洲现代戏剧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诗人。 易卜生的主要作品有《布朗德》、《培尔?金特》、《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野鸭》、《建筑师》等。 “社会问题剧”: 针对19世纪 70、80年代充斥在戏剧舞台上的奇情剧只在形式上作文章,缺乏生活内容的状况,易卜生创作了他的“社会问题剧”。他把当代社会同人们有关的切身问题搬上舞台,使舞台上表演的就是人们自己的生活和他们关心的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剧本中的戏剧冲突来自现实生活,戏剧情节的发展完全沿着生活本身的逻辑进行,非常真实自然。他把19世纪后期的欧洲戏剧从形式主义的泥潭中挽救出来,并作了革新和创造,对后代戏剧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娜拉的形象特征: 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美丽、活泼、真诚、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在识破海尔茂虚伪面目前,她一直生活在脉脉温情之中,从未考虑过妇女在家庭中的位置问题。但她是位品格高尚的女子,她忠于爱情,为了丈夫治病,勇敢地假签支票借据,并独立地还债,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而准备自杀。 她对林丹太太、阮克医生抱着真正的同情心,并勇敢和坚强地面对柯洛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没有屈服,而是准备承担一切责任。识破海尔茂虚伪、自

私自利的面目后,她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人格不独立的可悲情况,对于男权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和宗教产生怀疑并进行谴责,毅然离家出走。 海尔茂的形象特征: 海尔茂是一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的典型形象。按照资产阶级的世俗观点,他是“正人君子”、“模范丈夫”。实际上,他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 他的冷酷和自私主要表现在辞退柯洛克斯泰上。他的伪善和男权主义则体现在他对娜拉的态度上。他不但是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秩序和思想的维护者,资本主义制度的卫道士。 《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戏剧矛盾集中突出,情节集中、紧凑和精练。成功地使用“追溯法”。 2、把讨论带入戏剧,善于提出问题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促进人们的思考,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3、成功的心理描写。擅长运用细节和动作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简介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简介 本节重点:娜拉和海尔茂的形象特征、《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易卜生的主要作品、“社会保题剧” 亨利克?易卜生是挪威伟大的戏剧家,欧洲现代戏剧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诗人。 易卜生的主要作品有《布朗德》、《培尔? 金特》、《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野鸭》、《建筑师》等。 “社会问题剧”:针对19世纪70、80年代充斥在戏剧舞台上的奇情剧只在形式上作文章,缺乏生活内容的状况,易卜生创作了他的“社会问题剧”。他把当代社会同人们有关的切身问题搬上舞台,使舞台上表演的就是人们自己的生活和他们关心的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剧本中的戏剧冲突来自现实生活,戏剧情节的发展完全沿着生活本身的逻辑进行,非常真实自然。他把19世纪后期的欧洲戏剧从形式主义的泥潭中挽救出来,并作了革新和创造,对后代戏剧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娜拉的形象特征: 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美丽、活泼、真诚、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在识破海尔茂虚伪面目前,她一直生活在脉脉温情之中,从未考虑过妇女在家庭中的位置问题。但她是位品格高尚的女子,她忠于爱情,为了丈夫治病,勇敢地假签支票借据,并独立地还债,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而准备自杀。她对林丹太太、阮克医生抱着真正的同情心,并勇敢和坚强地面对柯洛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没有屈服,而是准备承担一切责任。识破海尔茂虚伪、自私自利的面目后,她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人格不独立的可悲情况,对于男权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和宗教产生怀疑并进行谴责,毅然离家出走。 海尔茂的形象特征:

第五单元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备课资料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备课资料 导读:第五单元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设想 一、易卜生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对他做一些全面的介绍还是必要的在介绍易卜生时,应该突出以下三点:第一,他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戏剧思潮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他拉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首创了“社会问题剧”,显示了戏剧对生活的干预作用;第三,他在现代戏剧的革新上有重要的贡献 二、《玩偶之家》选段的赏析是本单元的重点《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因此,不能不讲它的社会意义可以考虑突出两点:第一,娜拉对于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

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 三、本单元艺术技巧的学习着重领会“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也是希望通过这个侧面认识戏剧区别于小说、散文、诗歌的重要特征赏析举隅 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条,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里现代妇女的奴隶处境,可谓振聋发聩因此,人们认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现在应该提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出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命题在当代有没有过时?据说,该剧近年在美国演出时,海尔茂、娜拉的有些台词常引起观众的哄笑,觉得太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赏析举隅素材 新人教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易卜生《玩偶之家》 赏析举隅 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条,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里现代妇女的奴隶处境,可谓振聋发聩。因此,人们认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现在应该提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出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命题在当代有没有过时?据说,该剧近年在美国演出时,海尔茂、娜拉的有些台词常引起观众的哄笑,觉得太过时、太滑稽了;还有的观众质疑娜拉抛开三个孩子出走是否道德。还有,如果灾祸降临时海尔茂采取“我是男子汉大丈夫”慨然担当的态度,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在中国,男人要求女人顺从是以男子在危难时对女子的保护作为交换的。如果有了这个前提,男权主义是否就变成了好东西?这些问题令我们深思。中国有的剧院上演时曾将海尔茂改成中国人,娜拉嫁到了中国,结尾是娜拉离开中国返回挪威。这一改动将原剧本的女权与男权社会的冲突转换为中西文化的冲突,这样做是否妥当值得讨论,但剧本也提出了中国的男权主义是否比西方更甚的问题。在当代西方社会,还出现丈夫抛弃妻子、儿女、不负赡养责任的“海尔茂出走”的问题,而且越来越突出。其结果是“娜拉”(妻子)生活艰难、孩子得不到父亲的爱和指导,这实际上是男权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也很值得讨论。 《玩偶之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通过主人公娜拉的亲身经历,揭示出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念已经死亡。前面讲过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分别显示了中国和西方的浪漫主义爱情观念。这一观念可以用黑格尔的下列话语描绘: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在我身上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活着;双方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个同一里。” 也就是说,作为恋爱的双方自己都活在对方的身体里和对方的精神世界里,如果失去了对方,不说是最大的不幸也得说是一个很大的不幸。剧中的娜拉也是这种爱情观念的笃信者。由这种信念出发,娜拉认为,在海尔茂遇到生命危险时,自己应该全力以赴不惜生命,同样,在自己遇到危难的时刻海尔茂也会挺身而出,慨然把责任承担起来,就像自己对待他那样。但是,事实无情地击碎了这种梦想──她自己所醉心那种“奇迹”并没有出现,海尔茂一连串的怒骂,不仅使娜拉从所谓“爱情”的幻象中苏醒过来,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那种曾令她舍身、使她快乐的生活观念,她不再相信“奇迹”。这个社会中,包括自己的家庭中自己所倾心的那种爱情已经没有位置。所谓奇迹,也只是一种不可能发生的幻象。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娜拉而言,几乎是致命的,这是精神支柱的崩塌。娜拉没有去自杀,但是她的灵魂中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却已死亡。当娜拉准备离开海尔茂时,再次提到“奇迹”:海尔茂问:“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一个陌生人?”娜拉答道:“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海尔茂问:“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娜拉说:“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哦,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海尔茂在娜拉已经走出门后依然念叨着“奇迹中的奇迹……”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