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Lemology

(供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属内科学的一个专业,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和儿科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打下基础,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杨绍基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七版《传染病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讲课、自学、实习、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教学。本大纲确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医学本科专业传染病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每章的“目的要求”项目中,指出掌握、熟悉与了解三级要求。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学习39学时,见习6学时。

本课程为考试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教学时间分配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及关系。

2、掌握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3、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熟悉其临床特点。

4、掌握传染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5、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及影响流行因素。

6、熟悉国家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其报告时限和管理办法。

7、了解传染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引言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传染病学的定义。学习传染病学的意义。

2、传染与免疫传染的概念。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互相斗争和适应。共生状态。机会性感染。

感染谱。

3、传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进入机体的途径。感染后表现:(1)被清除与定居;(2)隐性感染

的发生率与后果:获得免疫,携带状态;(3)显性感染的发生率与后果:恢复健康,恢复期携带者;(4)病原携带状态:定义,急性、慢性、潜伏期、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5)潜伏性感染。

4、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5、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保护性免疫与变态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吞噬

作用,体液因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6、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机体内扩散与定位,排出途径);组织

损伤的发生原理(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理);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体温升高,代谢改变,内分泌改变)。

7、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8、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临床特点(病程经过有一定

的顺序与规律性、发热、皮疹和粘膜疹、毒血症)。

9、传染病的诊断依据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强调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检测、

血清学检查的重要诊断价值。

10、传染病的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治疗包括一般支持疗法、病原治

疗、对症治疗等。

11、传染病的预防遵守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制度,针对流行过程三个基本条件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第三章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掌握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了解新肝炎病毒研

究进展。

2、掌握各类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熟悉不同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3、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了解其病理生理基础。

4、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熟悉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了解其应与哪些

疾病鉴别。

5、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预防。

教学内容

1、病原学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抗体系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亚型;丙型肝炎的基因组结构;丁型肝炎病毒的 delta系统。

2、流行病学甲、乙型、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特点。

3、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黄疸、腹水、出血、肝性脑病等发生机理;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

4、临床表现及预后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各临床类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毒性肝炎的预后。

5、诊断肝炎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及病原学检查)。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病原学检测:血清标志物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生化学检查:ALT,AST,GGT,ALP,ALB,GLB,TB,D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查)。

6、鉴别诊断: 与其他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鉴别;与其他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疾病鉴别。

7、治疗综合基础治疗:饮食与活动的控制,肝损害因素的防避,治疗用药的合理选择,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的重要作用;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与并发症的治疗。强调综合基础治疗对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作用。

8、预防综合预防措施;被动免疫预防(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应用);主动免疫预防(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成功应用)。

第四节流行性感冒

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

2、熟悉重症流感的处理措施、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

3、了解流感病毒的分型及其变异。

4、了解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流感病毒的分型及其变异。

2、流行病学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流感经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毒的入侵引起局部的病变及毒血症。单纯流感与流感病毒肺炎的病变。

4、临床表现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典型流感的临床表现。轻型流感、流感病毒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5、诊断流感的疫情,临床表现,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等。

6、鉴别诊断其他病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等。

7、治疗对症治疗。抗菌素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

8、预防隔离病人,减少集会,接种疫苗。

第五节人禽流感

目的要求

1、熟悉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

2、了解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概述近年人禽流感的发病情况。

2、人禽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潜伏期在7天以内,感染H9N2和H7N7亚型的患者症状轻,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往往病情重。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出现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

4、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降低,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确诊病例的标准。

5、治疗隔离,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斯他韦的应用。重症患者的治疗。

6、预防。

第六节麻疹

目的要求

1、掌握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及诊断要点。

2、熟悉麻疹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3、了解麻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麻疹的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麻疹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发病机理与病理(发病过程、两次病毒血症与临床的关系、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呼吸道的病变及机体的免疫反应)。

2、麻疹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的临床三期过程、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的并发症(肺炎、心肌炎、脑炎)。

3、麻疹的实验室检查:早期鼻咽及颊粘膜处粘膜涂片查多核巨细胞。用荧光技术检测体内麻疹抗原。早期及恢复期血清测麻疹抗体。

4、麻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靠流行病学资料及典型麻疹各期临床表现。与风疹、幼儿急疹、药疹、猩红热鉴别。

5、治疗:以一般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为主,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6、预防:麻疹减毒活疫苗及丙种球蛋白的应用。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避免交叉感染。

第八节流行性腮腺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

2、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3、了解腮腺炎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及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内容

1、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解剖(病毒入侵部位、病毒血症、累及器官、腮腺非化脓性炎症的病理特征、其他受累器官的病变)。

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潜伏期、全身感染症状、腮腺肿胀特点。并发症: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炎、睾丸炎、附睾炎、肾炎、心肌炎等。

3、实验室检查: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和血凝抑制试验测抗体)。病毒分离(唾液、血、脑脊液、尿)。核酸检测。

4、诊断和鉴别诊断:流行情况、接触史、腮腺肿大的特征。与化脓性腮腺炎、症状性腮腺炎、颈部淋巴结炎、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相鉴别。

5、治疗:中医中药、激光局部照射、对症治疗。对重症或并发重型脑膜脑炎、心肌炎、睾丸炎等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第九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目的要求

1、掌握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3、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

4、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特性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

2、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毒学说、免疫学说。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组织,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导致低血压、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引起组织、器官的充血,出血、变性甚至坏死。肾脏,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右心房内膜病变尤为显著。腹膜后胶冻样水肿是本病的特征。

3、临床表现潜伏期、病程各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两期交叉重叠。临床分型(轻、中、重、极重)、并发症。

4、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本病应与急性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及肾脏疾病相鉴别。

5、治疗:发热期的治疗(一般治疗、免疫疗法、抗病毒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低血压期的治疗(补充血容量、调整胶体渗透压、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药物的应用);少尿期的治疗(利尿剂的应用、抗凝治疗、导泻疗法、透析疗法,出血、抽搐及继发感染的治疗);多尿期的治疗(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6、预防: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措施。灭螨及个人防护。

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及病理损害和预防。

3、了解乙脑病毒特性。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乙脑病毒的特性及其抵抗力),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性与免疫力、流行特性)。

2、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毒侵入及散布的途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广泛性,病理变化主要为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严重者形成坏死软化灶。脑膜血管充血、扩张。脑实质中有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周围胶质细胞增生。

3、临床表现潜伏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临床表现。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口腔溃疡、败血症、尿路感染、褥疮)。

4、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病毒分离,脑脊液抗体测定。

5、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季节、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变化、实验室血清学检查。本病应与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脑膜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中暑、脑血管意外及脑型疟疾相鉴别。

6、治疗一般及对症治疗。高热、惊厥,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脑水肿、继发感染的处理。中医中药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7、预防灭蚊,隔离病人。预防接种。动物宿主猪的管理。

第十四节狂犬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狂犬咬伤后的处理措施。

2、熟悉狂犬病的发病机理、各期临床表现。

3、熟悉狂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4、了解狂犬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及流行特征。

教学内容

1、病原学(狂犬病病毒的特性,“野毒株”与“固定毒株”的区别),流行病学(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经病犬咬伤,带毒唾液污染伤口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咬伤后的发病率)。

2、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毒对神经系统的亲和力,其侵入和排出途径。恐水、呼吸围难、吞咽困难的发生原理。脑及脊髓的主要病理变化。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的发现及重要意义。

3、临床表现:潜伏期,各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的临床特征。

4、实验室检查:血、尿和脑脊液,免疫学试验,病毒分离,内基小体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被病犬咬伤史和典型症状,病毒分离、内基小体检出、中和抗体效价、动物接种和免疫学检测阳性结果在诊断中的价值。本病应与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脑炎、狂犬疫苗接种后反应及类狂犬病性癔病等鉴别。

6、治疗:对症治疗。维护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性。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纠正。

7、预防:正常犬的管理。病犬及病猫的捕杀。咬人犬及猫的观察。伤口合理处理的重要性。狂犬疫苗及高价免疫血清联合应用的指征。预防接种的适应证。

第十五节艾滋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

2、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形态及基因结构。

3、熟悉艾滋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4、了解HIV的病原学特点及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病原学 HIV属逆转录病毒,形态及基因结构。

2、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以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对HIV普遍易感。

3、发病机理CD4+T细胞受损的方式及表现(免疫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机会感染及肿瘤。

4、临床表现潜伏期,临床分期(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艾滋病期)。机会感染及肿瘤(呼吸、消化、内分泌、中枢神经、血液系统、眼部、皮肤粘膜感染及肿瘤)。

5、实验室检查 HIV抗体检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荧光法作初筛,蛋白印迹法及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进行确诊);或病毒分离;免疫学检查(T细胞绝对计数、CD4+T细胞计数)。

6、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临床症状,高危因素,血清学和病毒学确诊,目前以血清学确诊为主。本病应与结核、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相鉴别。

7、治疗: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叠氮脱氧胸苷、双脱氧肌苷、双脱氧胞苷)、中医中药治疗。

8、预防:宣传教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疫苗研制。

第十六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目的要求

1、掌握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监测及预防措施

2、熟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

3、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致病因素。

教学内容

1、病原体概况 SARS 相关冠状病毒,病毒形态,对外抵抗力,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2、流行病学主要传染源为病人;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多流行于冬未春初,呈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

3、发病机制及病理尚不清楚,主要认为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伤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弥漫性肺泡损伤病变为主,有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

4、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热、感染中毒症状、极期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

5、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测,细胞培养分离病毒,胸部影像学检查,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别诊断:其中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最重要,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

6、治疗隔离和护理;一般治疗;氧疗的方法和指征;糖皮质激素指征、剂量、疗程。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增强免疫力方法;重症病例的处理。

7、预防控制传染源:疫情报告: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患者的隔离治疗;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社区综合性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医院发热门诊的设立;实验室的防护。保护易感者。

8、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伤寒、副伤寒

目的要求

1、掌握伤寒各期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熟悉伤寒的发病机理、预防。

3、了解伤寒杆菌的特性及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内容

1、病原学伤寒杆菌的性状,抵抗力、抗原的特性。

2、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病人排菌情况;慢性带菌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传播途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持久的免疫力;流行特点。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原菌侵入途径,病理变化发展过程,两次菌血症和肠道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4、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病例的主要症状及临床经过(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轻型、逍遥型、迁延型、重型、顿挫型;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婴幼儿及老年伤寒的特点;复发与再燃。

5、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

6、实验室检查血象,血、骨髓、粪便培养病原体的时间及其诊断价值。血清凝集试验(肥达氏反应)的意义和应用。

7、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与其他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鉴别。

8、治疗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带菌者的治疗。并发症的治疗:肠出血、肠穿孔的处理原则。

9、预防饮食、饮水的卫生、粪便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

目的要求

1、掌握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熟悉食物中毒的病原及发病机理。

3、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特性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1、病原学: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类型及特点。

2、流行病学:传染源:被致病菌感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经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传播。人群易感性。流行特点。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发生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发病与否及病情轻重的因素,重症病例可引起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

4、临床表现潜伏期。各种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5、实验室检查可疑食物、呕吐物、粪便细菌培养。

6、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本病应与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坏死性肠炎等鉴别。

7、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止吐、止痛、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病原治疗(正确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8、预防饮食卫生及食品卫生管理。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

1、病原学:肉毒杆菌的特点。

2、流行病学:地区分布。传染源:家畜、家禽、鱼类。传播途径(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肉毒杆菌外毒素的入侵途径,脑、脑膜的主要病理变化,婴儿肉毒中毒的发病机理。

4、临床表现:潜伏期。起病方式,脑神经麻痹症状的主要特点,重症患者的症状,婴儿肉毒中毒的临床特点。

5、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的主要依据。本病应与河豚、毒蕈所致食物中毒、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症肌无力、低血钾、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和中毒性神经疾病相鉴别。

6、预后: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

7、治疗:抗毒素的应用。防止外毒素继续吸收。支持和对症治疗。婴儿肉毒中毒的处理原则。

8、预防:严格管理食品。多价抗毒血清的应用。

第四节霍乱

目的要求

1、掌握霍乱的各期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2、掌握霍乱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补液治疗。

3、熟悉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理。

4、了解霍乱弧菌的特性。

教学内容

1、病原学霍乱弧菌的生物特性,两种生物型的鉴别要点,三种血清型。

2、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水(为主),食物及生活接触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力,流行特征。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霍乱弧菌的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和肠毒素)及其致病性,剧烈泻吐、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的发生原理,主要病理变化。

4、临床表现潜伏期。各期(吐泻期、脱水期和恢复期)和各型(轻、中、重、暴发型)的临床特征。

5、并发症肾功能衰蝎,急性肺水肿。

6、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浆比重、尿的变化。细菌学检查(粪便悬滴染色、镜检)。血清学检查。

7、诊断和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查。本病与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菌痢、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砷中毒等鉴别。

8、治疗严格隔离。输液治疗的掌握。口服补液的适应证。抗菌药物:四环素、氯霉素、复方磺胺药、氟哌酸等。

9、预防传染源的管理。饮水消毒和食物管理。预防接种。

第六节细菌性痢疾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性痢疾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掌握细菌性痢疾(包括中毒性痢疾)的治疗及抢救措施。

3、熟悉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理、预防。

4、了解痢疾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内容

1、病原学痢疾杆茵的性状,抵抗力、分类与其在流行病学上的变迁。

2、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食物、水等;普通易感。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原体的肠毒素与侵袭力的作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病理特征,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理。

4、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性菌型(普通型、轻型、中毒型)的临床表现。慢性菌痢(迁延型、急性发作型、隐匿型)的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粪便:肉眼观察、镜检、培养。

6、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症状、实验室(粪便性状及显微镜检查、细菌培养)检查。各型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7、预后影响预后的固素。

8、治疗急性菌痢: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的情况。对症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菌痢:抗菌药物内服与药物保留灌肠疗法。中医中药应用。中毒性菌痢:高热、惊厥、循环衰竭的治疗;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纠正;脑水肿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抢救。抗生素的应用。重

症病人的护理。

9、预防发现及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卫生宣教。口服依链菌株的活疫苗。

第十二节猩红热

目的要求

1、掌握猩红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熟悉猩红热的发病机理、预防。

3、了解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内容

1、病原学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特点及其分型;

2、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为主,流行特点。

3、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中毒性、化脓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的发生原理,累及器官的病理变化。

4、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发热、咽峡炎、皮疹Pastia线、口周苍白圈、草

莓舌、杨梅舌),非典型(轻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或产科型)的表现。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血象,细菌培养,尿的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接触史,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应与猩红热样皮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药疹、风疹及其他咽峡炎鉴别。

7、治疗病原治疗,青霉素G为首选,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的适应症。一般治疗,并发

症的治疗。

8、预防病人及接触者的管理,药物预防的适应症。

第十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

2、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原则与抢救措施。

3、熟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机制。

4、了解脑膜炎双球菌的特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病原学脑膜炎球菌的细菌特性与分型、耐药问题。

2、流行病学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为传染源),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流行季节和因素。人群免疫水平与周期性流行菌群的变迁。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鼻咽部感染、菌血症、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的过程。暴发型发病原理。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和脑疝,各型的病理改变。

4、临床表现潜伏期。普通型各阶段症状和体征,脑膜刺激征,出血点。暴发型各型表现。慢性败血症型及轻型的表现。

5、并发症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癫痫、硬膜外积液、脑积水。

6、实验室检查血、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包括咽拭、血、脑脊液培养及涂片),免疫学检查、脑脊液及血清抗体检测。

7、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出血点涂片。与其他化脑、结脑、乙脑、病毒性脑膜炎、中毒性菌痢等鉴别。

8、预后病死率与及时治疗、年龄、临床类型、并发症等有关。

9、治疗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磺胺药、青霉素G、氯霉素、氨苄西林、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等的应用。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型及脑膜脑炎型)的抢救措施。

10、预防病人隔离及带菌者处理。切断传播途经。药物预防及菌苗注射。

第十六节败血症

目的要求

掌握各型败血症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熟悉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及诱因。教学内容

1、定义败血症与SIRS的概念,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菌血症、脓毒血症的区别。

2、病原学常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脆弱类杆菌、念珠菌等的简要介绍,致病菌菌谱的变迁情况。败血症致病菌种类与年龄、性别、感染灶、原发病、免疫功能、感染场所的关系。

3、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各种致病菌侵入人体的途径,诱发败血症的重要因素,主要病理变化和迁徙性病灶。

4、临床表现潜伏期,败血症的重要临床表现(毒血症、发热、皮疹、关节症状、肝脾肿大、迁徙性病灶等)。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主要区别。各种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厌氧菌败血症、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特殊类型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老年人败血症、烧伤后败血症、医院内感染败血症)。

5、实验室检查血象。血、骨髓培养,血厌氧培养,真菌培养以及原发或继发病灶脓液涂片或培养的重要性。对四唑氮兰(NBT)试验,鲎溶解物试验(LLT)等的评价。

6、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发病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应与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应性亚败血症、粟粒性结核、伤寒等的鉴别。

7、治疗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抗生素(包括联合)的应用原则及选择,局部病灶的处理,DIC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等的治疗要点,各种败血症的预后。血液中血药浓度的监测对指导治疗的重要意义。

8、预防采取综合劳动防护,避免创伤和疮疖挤压。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

第十七感染性休克

教学目的

1、掌握感染性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早期的临床表现。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 (预示休克发生的可能征象) 。感染性休克的抗休克治疗原则及方法。

2、熟悉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中毒性休克综合症(TSS),常见致病菌,原发病。

2、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微生物及其毒素等激活宿主的一系列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微循环障碍,器官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酸碱失衡等。

3、临床表现早期和晚期休克的表现。

4、化验检查血象,红细胞压积,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血气分析。血中电解质,肝、肾功能的检测,DIC和纤溶等测定,病原学检查。

5、诊断易并发休克的某些疾病。提示并发休克的现象,临床特点。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实验室检查。

6、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

7、治疗原发感染的治疗;抗休克治疗(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原则);重要器官的维护;DIC的治疗;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症。抗内毒素治疗和抗炎症介质治疗。

第七章螺旋体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

目的要求

1、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理。

3、了解钩端螺旋体的特性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病原学钩端螺旋体的特点。国内外常见类型。

2、流行病学传染源以鼠和猪为主。经皮肤及消化道传播。人群易感性。地区、季节、职业等流行特点。流行形式:雨水型、稻田型、洪水型、散发型。

3、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原经皮肤侵入,形成钩端螺旋体血症,广泛微血管中毒损害。出血为本病特点。肾、肝、肺、心脏、脑、脑膜、肌肉的病变特征。脑血管、眼等的后发病变。

4、临床表现潜伏期。早期中毒症候群。各临床类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的特点。后发症的表现。

5、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尿、脑脊液培养与豚鼠接种。血清学检查(凝集溶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抑制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等)的诊断意义。

6、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早期及各型特点、病原体分离、血清学检查的诊断意义。各类型及鉴别诊断。

7、预后肺大出血型预后差。重症黄疸出血型的严重性。影响预后的因素。

8、治疗就地治疗。青霉素G、其他抗生素等早期应用的重要性。赫氏反应。强心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肺大出血型的应用。

9、预防灭鼠、圈猪,疫水管理、菌苗接种、个人防护。

第八章原虫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阿米巴病

目的要求

1、掌握阿米巴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

3、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一、阿米巴肠病

1、病原学溶组织阿米巴、大小滋养体与包囊的形态。发育过程与致病力。包囊对外界的抵抗力。

2、流行病学排包囊者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点。

3、发病机制与病理侵入人体的过程。病变部位。溃疡形态与特征。大便性质。迁徙及蔓延。基本病理改变是组织溶解性坏死。急性期、慢性期的病理改变。

4、临床表现潜伏期。普通型阿米巴肠病、暴发型(中毒型)、慢性型、无症状型阿米巴肠病的临床特点。

5、并发征肠出血、肠穿孔、阑尾炎、非痢疾性结肠病变。

6、实验室检查血象。粪便及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乙状结肠镜检查。

7、诊断与鉴别诊断症状、粪便性状及镜检。本病应与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癌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

8、治疗支持治疗。甲硝唑、去氢吐根碱、氯喹、二氯尼特及5-羟基喹啉等抗阿米巴药物的选用。并发症处理。

9、预防与菌痢基本相同

二、阿米巴肝脓肿

1、流行病学与阿米巴肠病的关系

2、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侵入途径。阿米巴肝脓肿的部位、个数、大小、脓肿性状、穿破与细菌继发感染。

3、临床表现发热、肝肿大压痛、肝脓肿部位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胸膜反应等。

4、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脓肿穿破。

5、实验室检查血象。粪便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超声波检查,肝穿刺。

6、诊断与鉴别诊断痢疾病史、症状、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肝穿刺及脓液检查。必要时诊断性治疗,鉴别诊断:细菌性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胆囊炎、膈下脓肿、肝包虫病。

7、治疗抗病原治疗:甲硝唑、氯喹、去氢吐根素。肝穿刺排脓。

第二节疟疾

目的要求

1、掌握疟疾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2、掌握疟疾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3、熟悉疟疾的流行病学。

4、了解疟原虫的生活史及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内容

1、病原学四种疟原虫生活史及其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

2、流行病学传染源是病人与带疟原虫者。传播媒介是按蚊。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季节性。

3、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疟疾临床发作的原理、贫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肝、脾肿大、脑部变化。

4、临床表现潜伏期,各型疟疾典型发作过程,其他症状与体征。疟疾的凶险发作:脑型、肺型、胃肠型。再燃与复发。

5、实验室检查血象,血片、骨髓涂片查疟原虫,血清学检查。

6、并发症黑尿热、肾损害。

7、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典型发作的表现,查疟原虫,诊断性治疗。本病应与伤寒、败血症,中毒性菌痢相鉴别。

8、治疗抗疟治疗(常用抗疟药);一般病例的治疗;耐药性疟疾的治疗。

9、预防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灭蚊,避免蚊虫叮咬。预防用药。免疫预防。

第九章蠕虫感染

第一节日本血吸虫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3、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及流行病学特征。

4、了解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全过程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

教学内容

1、病原学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童虫。

2、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保虫宿主)。传播途径(含虫卵的粪入水、钉螺孳生、接触疫水)。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流行类型(水网型,湖沼型、山丘型)。

3、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发病机制(尾蚴性皮炎,童虫、成虫所致病变,虫卵肉芽肿),病理(肠、肝脏、脾、脑、肺等脏器的病理改变)。

4、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发热、血清病样表现、肝脾肿大、腹部症状、肺部症状;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型、有症状型;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异位损害:肺、脑的异位损害。

5、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结肠癌、合并感染。

6、实验室检查血象。肝功能试验。B超,粪便沉淀或孵化找虫卵及毛蚴。

7、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本病需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结核性腹膜炎、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等相鉴别。

8、治疗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对症治疗:巨脾、腹水的治疗。

9、预防人畜共治,查螺灭螺,粪便管理。

常用专业英文词汇表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10.钩体病后发症: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 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者。 菌体纤细,长短不一,一般为6~20um,宽~,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常为“c”、“s”等形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象一串发亮的微细珠粒,运动活 泼,可曲屈,前后移动或围绕长轴作快速旋转(见图16~2)。电镜下钩体为圆柱状结构,最外层 是鞘膜,由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内为胞壁,再内为浆膜,在胞壁与浆膜之间有一根由两条轴 丝扭成的中轴,位于菌体一侧。钩体是以整个圆柱形菌体缠绕中轴而成,钩体的胞壁成份与革兰 氏阴性杆菌相似。 二、选择题 1.关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然引起发病 C.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生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是不同的表现之一 E.病原体必定引起炎症过程和病理改变 2.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 A.艾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讲义汇编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传染病学临床作业

(一)选择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 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 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 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 特异性免疫,被称为(C)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7.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C)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8.甲类传染病是指(D) A、SARS,狂犬病 B、黑热病,炭疽 C、高致病性禽流感,天花 D、鼠疫,霍乱 E、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 9.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0.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协助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 追踪传染来源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学作业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潜伏期 2.感染 3.病原携带 4.隐性感染 5.复发 6.再燃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2.简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窗口期 2.胆酶分离 3.血清转换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2.简述HBV感染后主要的复制指标有哪些。 3.典型乙脑患者极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简述乙脑治疗的“抢三关” 5.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如何对高危人群预防措施? 6.试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第3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2.试述恙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第4章 一、名词解释 1.感染性休克 2.脑膜炎球菌病 3.第二次菌血症 4.伤寒复发与再燃 5.干性霍乱 6.Pastia线 二、简答题 1.何种征象提示存在感染性休克的可能?2.简述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的要求。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4.典型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霍乱的治疗原则。 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黑尿热 二、简答题 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如何鉴别? 2.疟疾引起黑尿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1章至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传染源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病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3章至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与再燃 2.霍乱肠毒素 二、简答题 1.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如何鉴别。 三、论述题 1.试述肠阿米巴病的治疗原则 2.间日疟典型的临床经过包括哪几期?各期表现是什么?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国开-04299-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 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第1题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第2题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 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第3题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 A. 轮状模式 B. 三角模式 C. 疾病因素模式 D. 生态学模式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轮状模式

第4题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第5题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分层抽样 B. 单纯随机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单纯随机 第6题 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 B. 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C. 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 D. 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第7题 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 A. 外围的远因 B. 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总论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 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 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 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

中农大2013兽医传染病学作业1及答案

欢迎您:W329901121051 | 退出系统 ?在线作业 ?成绩管理 您的目前成绩为:85.0 查看详情 详细信息 兽医传染病学-在线作业_A 用户名:W329901121051最终成绩:85.0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叫感染。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动物发病和死亡的现象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动物对某病原微生物无免疫力称为感染 能够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病理反应的叫感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知识点: 2. 流行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跨越省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 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动物传染病在动物中的直接传播 传染病在动物中的流行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知识点: 3. 病死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动物群体死亡总数与该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 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某病死亡数占动物平均数的百分比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知识点: 4. 检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为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对家畜家禽进行疫病检查 对烈性传染病或危害大或防治困难的疫病进行检查。 主要是对我国没有发生而国外常发生的疫病进行检查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知识点: 5. 消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指消灭被消毒对象上的所有微生物 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用化学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 用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用生物热使粪便无害化、通过阳光,紫外线,高温等杀灭环境和物体上的微生物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知识点: 6. 疑为炭疽动物的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 在剖检过程中,可取肝、脾、心血等进行涂片和培养,进而再做鉴定 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生前采取耳静脉血或取尸体的耳朵(双结扎,断端消毒),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判断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0.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知识点: 7. 口蹄疫病毒的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欧洲1共7型

流行病学考研必背重点

1、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得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就是传染病)或分布(其她疾病、伤害与健康)得现象,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得规律与原因,可以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得病因假说。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得策略与措施,可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实现。 4、流行病学研究得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现代流行病学中得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得分布,其中包括疾病得流行现象;②疾病得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得感染过程与传染病得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得关系,即疾病得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就是多因论;④病因推断得原则;⑤疾病防治得原则与策略,其中包括疾病得三级预防;⑥疾病发展得数学模型等。 6、流行病学得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流行病学得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②疾病得监测,疾病得监测就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得一项很好得措施;③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得研究,这就是为了达到预防疾病得目得而必须进行得工作;④疾病得自然史,该应用时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得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⑤疾病防治效果评价,这涉及防治疾病效果得最终判断。 7、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与理论流行病学。 8、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得特征,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得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得各种分布现象入手,而不仅就是考虑个人得患病与治疗问题,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得问题。 ②对比得特征,在流行病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得思想,对比就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得特征,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得强度或死亡得危险度。 ④社会心理得特征,疾病得发生不仅仅同人体得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得影响与制约。在研究疾病病因与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得生物、心理与社会生活状况。 ⑤预防为主得特征,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得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得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得研究内容之一。 ⑥发展得特征,针对不同时期得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得定义、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得。 9、疾病分布:就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与死亡得群体现象。 10、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11、发病率:就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得频率。 12、计算发病率需考虑得因素:(1)新发病例数;(2)暴露人口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 分)得分:20 1.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 甲类1 种、乙类23 种、丙类11 种 2. 甲类2 种、乙类25 种、丙类10 种 3. 甲类3 种、乙类28种、丙类9 种 4. 甲类3 种、乙类24种、丙类9 种 5. 甲类3 种、乙类30 种、丙类10 种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2. 在感染过程的5 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原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3.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 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 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 1 是正确的

4.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 前驱期 2. 潜伏期 3. 症状明显期 4. 恢复期 5. 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5.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 最短潜伏期 2. 平均潜伏期 3. 最长潜伏期 4. 传染期 5. 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6.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 隔离治疗病人 2. 隔离治疗带菌者 3. 切断传播途径 4. 疫苗预防接种 5. 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7. 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 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传染病学课程讲义

传染病学课程讲义 01. 第一单兀传染病概论 02. 第二单兀病毒感染 03. 第三单兀细菌感染 04. 第四单元螺旋体病 05. 第五单元原虫感染 06. 第六单兀蠕虫感染 第一单兀传染病概论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一)感染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广义的传染病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致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二、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感染过程最终结局: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 (一)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如霍乱弧菌)、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 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 、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 (二)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 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亦无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隐性 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 结局:大多数隐性感染都可使人体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体内持续 存在病原体而不发生明显病理损害者,称为健康携带者。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传染病都可有健康携带者。 【真题库】5 ?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答案:B

【真题库】11.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lgG(+)。 其12岁女儿体检时 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2003) A.隐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毒携带状态 E.垂直感染 答案:A (2003) 【真题库】17?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 称为(2003)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答案:C (2003) 【真题库】&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 体征,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病原体被清除 答案:C (三)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 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五种过程中发生率最低。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而感染者获得稳固的免疫力,如伤寒。然而,有些传染 病,如菌痢、流行性感冒等 ,病后感染者的免疫力并不稳固,容易再度受感染而发病。 小部分显性感染者可转变为病原携带者。 2006-2-035 .在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最不常见的表现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