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年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老年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老年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老年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治疗指南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治疗指南 高达80%的胃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部分肿瘤患者的致死原因是营养不良及其相关并发症,而非肿瘤本身的侵袭与转移。 2019年初,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胃癌是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2高发的恶性肿瘤,也给我国肿瘤的防治带来严峻压力。 早期胃癌因肿瘤对机体的全身、局部影响较小,营养不良发生率低。在进展期胃癌,营养治疗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或纠正营养不良,使机体能够承受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基础。 合理的营养治疗是对伴有营养不良的胃癌病人实施有效治疗的突破口,了解病人的机体代谢变化特点及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有利于对胃癌围手术期的营养不良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胃癌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营养风险筛查 胃癌病人明确诊断后,须尽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作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评分。NRS-2002评分≥3分者具有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者无营养风险。营养评估 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应进一步进行营养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体重丢失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去脂肪体重指数(fat free mass index,FFMI)、血生化指标(如白蛋白)等,有条件时可采用病人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进行营养评估。临床诊断 2018年发布的GLIM共识指出,营养不良的诊断应首先采用有效的筛查工具(例如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明确病人存在营养风险。 在此基础上,须至少符合一项表现型指标和一项病因型指标,即可诊断营养不良。表现型指标包括: (亚洲地区)BMI<18.5(<70岁)或BMI<20(>70 岁)。 无意识的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6个月以上体重下降>10%。通过有效的人体成分检测技术确定的肌肉量降低(去脂肪体重指数、握力等)。病因型指标包括: 能量摄入量降低≤50%(>1周),或任何比例的能量摄入降低(>2周),或导致病人吸收不足或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道症状。 急性疾病、损伤,或慢性疾病相关的炎症。 围手术期能量和蛋白质目标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能量的目标需要量推荐采用间接测热法实际测量,或按照25~30kcal/(kg ·d)(1 kcal=4.184 kJ)来计算,蛋白质的目标需要量推荐按照1.2~1.5g/(kg·d)计算,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术前营养治疗 胃癌病人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后,若术前营养状况良好,无须营养治疗;重度营养不良病人或中等程度营养不良而须接受大手术的病人推荐在术前实施

围术期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自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制定《临床诊疗指南:肠内肠外营养 学分册》至今已有10年,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得临床营养实践,我们按照当今 国际上指南制定得标准流程,根据发表得文献,参考各国与国际性营养学会得相 关指南,综合专家意见与临床经验进行回顾与分析,并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 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本指南。 指南制定方法学 本指南主要采用德国医学科学委员会、苏格兰学院指南协作网及牛津大学循证医 学中心所提供得分级系统,并根据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做出评定[1]。 证据级别主要由研究得数量与类型决定,用来评判相关证据得质量与效果得确定 性,等级从“高”到“极低”,最高证据质量来源于多项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所产生得一致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表 1)[2]。 表1《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采用得证据分级 证据级 别 定义研究类型 高我们非常确信真实得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无限制、一致性好、精确、可直接应用、无发表偏倚得 RCT;效应量很大得观察性研究 中对效应估计值我们有中等程度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 得可能性有严重限制、结果严重不一致、精确度严重不足、部分不能直接应用、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得RCT;有剂量反应、效应量大得观察性研究 低我们对效应估值得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有极其严重限制、结果极其严重不一致、精确度极其严

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重不足、大部分不能直接应用、很有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得RCT;观察性研究 极低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有非常严重限制、结果非常严重不一致得RCT;结果不一致得观察性研究;非系统得观察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报告) 注:RCT为随机对照试验 根据PICO系统构建合适得临床问题,通过相应得关键词进行系统文献检索,文献搜索资源中,一级文献数据库包括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二级文献数据库包括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ic Reviews、 the 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再利用Google学术搜索进行搜索(含电子出版物),搜索时间截至2016年3月29日。所有文献由2~3名工作人员采用提取数据形式得方法进行数据验证与研究方法质量评估,每篇文献生成一个共识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GRADE Pro 软件对分析后得数据就干预措施与其结果得证据主体质量进行评估并生成森林图。如就某个问题,观察性研究就是唯一可用得证据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如无RCT或观察性研究能直接回答相关问题时,由相关专家对最佳临床实践意见进行协商,推荐意见归为“专家协商意见”。 确定推荐强度时,通过评价推荐意见得效益比、回顾支持性证据等方法进行综合协商,采用Delphi法进行群体决定与投票后达成一致;每个特定推荐需获得75%得参与专家同意方可成立。强烈推荐指确定针对特定群体或患者得临床决策或干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关键词】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胃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提供人体所需营养,还能有效维护肠黏膜完整,降低肠源性感染发生率。胃癌术后,患者都需要禁食1周左右,以往主要采用静脉高营养的方法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但是费用高、并发症较多,而肠内营养则是通过预先放置在小肠内的导管,向小肠远端滴入特制的肠内营养液,逐步加量,直到病人完全正常进食。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这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1 营养状况的测定 胃癌本身影响营养的摄取和消化,加之外科手术创伤、放疗、化疗等治疗,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0 %~80 %[2]。术后及时进行营养状况测定尤为重要。 1.1 人体测量指标 人体测量是应用最广泛的无创营养评估方法,可以了解机体的脂肪和肌肉的储备情况,包括体重、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测定。胃癌术后患者都有体重减轻、消瘦等症状。 1.2 实验室指标

(1)血清蛋白: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营养评价指标之一。胃癌术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主要为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应激状态,临床表现为明显的生化指标异常;(2)氮平衡:是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最可靠和最常用的指标,氮平衡=24 h 摄入氮量-24 h总氮排出量。胃癌患者手术的创伤和应激以及手术后短期内饮食摄入受限,可使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出现负氮平衡,体重减轻;(3)总淋巴细胞计数:是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的简易方法,测定简便,快速。胃癌术后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 置管方法 术前将营养管末端插入胃管侧孔,按常规将胃管、营养管一同经鼻腔插入胃内。术中将糖球缝于营养管末端推入空肠,并分别将营养管及胃管妥善固定好,以防脱落[3]。营养管一般留置1~2周,经口进食无不适后,拔除营养管。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管饲时间长,且多为24 h持续进行,绝大多数患者对术中放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有畏惧心理,有的甚至拒绝应用。针对患者的这种心态,我们安慰、关心、鼓励患者,术前、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配合要点,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生理和心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防止因不适而自行拔出导管[4]。输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最新胃癌的术前术后护理

胃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胃癌系位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占二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局第四位。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一.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二)饮食护理及营养调整患者应少量多餐,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患者起病以来,食欲欠佳,体重减轻约5kg,实验 室结果提示中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遵医嘱予以少 量多次输血、血浆等,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患者有轻度的电解质紊乱,应遵医嘱以纠正并复查 电解质情况。 (三)术前准备了解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出凝血时间,以及心、肝、肾功能,电解质情况; 遵医嘱备血,准备术中用物,如特殊药品,X线片, CT、腹带等。 (四)皮肤准备患者手术部位皮肤无化脓性病灶及其他特殊情况,嘱咐患者术前1天淋浴、理发、剃须、 剪指甲,手术日晨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工作,并更 换清洁衣裤。

(五)肠道准备患者未合并幽门梗阻,术前不需要洗胃,术前晚指导患者口服泻药,交代患者术前12小 时禁食,4~6小时禁水。 (六)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及深呼吸、有效咳嗽。 (七)手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遵医嘱予以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一)体位与活动: 全麻未清醒时平卧头偏向一侧(易于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病人清醒后血压平稳的病人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及引流,减轻切口疼痛,术后一日可坐起,3-4天可下床在室内活动,7-10天可在走廊活动。 (二)禁食与营养: 术后暂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补充营养素。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合理补液,若患者出现营养差或贫血,遵医嘱补充蛋白、血浆或全血。一般术后3-4天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实验饮水或米汤,拔出胃管后进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全流食,软食,逐渐恢复普通饮食。 (三)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钟1次,病情平稳后每1-2小时监

2019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19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9月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1],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103万例。中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41万例[2]。胃癌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机制复杂,与肿瘤本身的特点及抗肿瘤治疗对机体的影响有关[3]。恶性肿瘤导致进食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导致的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等,引起厌食和早饱,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4]。同时,肿瘤病人的营养物质代谢特点不同于非肿瘤病人,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蛋白质转化率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脂肪储存减少、肌肉及内脏蛋白消耗、瘦体重减少、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能量消耗改变等,均会诱发和加重营养不良[5]。肿瘤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促分解代谢因子及肿瘤微环境引起的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也加速了营养不良的进程。除以上全身性因素外,胃癌病人还可能面临消化道梗阻、胃排空延迟、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导致的消化吸收障碍等局部因素,导致营养摄入进一步减少。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营养不良不断进展,骨骼肌蛋白减少,甚至发展为恶液质。早期胃癌因肿瘤对机体的全身、局部影响较小,营养不良发生率低。在进展期胃癌,营养治疗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或纠正营养不良,使机体能够承受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基础。合理的营养治疗是对伴有营养不良的胃癌手术病人实施有效治疗的突破口,了解病人的机体代谢变化特点

及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有利于对胃癌围手术期的营养不良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 为指导临床,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通过检索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结果,参考国际和国内营养学会发布的相关指南,结合临床实际,制定《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本共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涵盖了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相关常见问题。 本共识的制定采用Delphi法进行调研和投票,确定专家共识的内容。每一项推荐内容获得75%的专家同意方可达成共识。强烈推荐指临床决策或干预措施的获益大于不良影响,或者无不良影响;有条件推荐指不能确定临床决策或干预措施的获益是否大于不良影响。以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效应量大的观察性研究作为证据时,为证据级别高;有限制、结果不一致、精确度不足、可能不能直接应用或存在偏倚的随机对照研究,或结果不完全一致的观察性研究作为证据时,为证据级别中等;有严重限制、结果严重不一致的随机对照研究,或结果不一致的观察性研究作为证据时,为证据级别低。 问题1.胃癌病人如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 推荐1:胃癌病人确诊后均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鉴别是否存在营养风险。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作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评分。NRS-2002评分≥3分者具有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者无营养风险。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09-21T16:48:22.69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作者:李红 [导读] 讨论:参照胃癌患者的病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依次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参照胃癌患者的病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康复外科理念;胃癌;围手术期 胃癌是肿瘤科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危重症,主要是指胃粘膜上皮组织产生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发病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1]。胃癌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具体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依次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56.8±2.7)岁;参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0~70岁,平均年龄为(57.1±2.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信息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胃癌患者都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定位肿瘤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后,全身麻醉、实行胃癌根治术。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体征检测、病情讲解、术前准备、饮食指导等[2];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操作步骤如下:(1)术前讲解: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健康宣讲,让患者对营养风险、肠内营养方法有全面的认知,将对患者饮食筛查的结果第一时间内告知患者,对于患者存在疑虑的地方给出合理建议;(2)手术准备:由于胃癌根治术的技术性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肚脐处皮进行清洗,将脐内的污垢以合理方式清除,确保脐内皮肤无损伤情况[3],告诉患者在手术前一周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和食用辛辣生冷刺激食物,要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手术前对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确保一切无误后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手术操作;(3)营养护理: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营养筛查,术后要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要补充营养液;(4)心理护理:患者在围手术期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烦闷等消极情况,要给予合理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态。 1.3 指标观察 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依次是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表示,组间运用t值、X2值,P<0.05,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n=30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胃癌作为一种危重症,病变部位不受限制,可产生于整个胃部组织中,如胃窦部、胃小弯、胃大弯等,胃癌归属于腺癌的范畴[4],早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1T16:58:09.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3期供稿作者:黄志新孟凡伟 [导读]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为首位肿瘤死因。 黄志新孟凡伟(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342-03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0例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预防或已发生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针对临床患者需求精心护理,能满足患者的身心等需要,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胃癌手术前手术后护理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为首位肿瘤死因。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仍然很低,进展期胃癌仍占大半。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手术仍是首选方法。从2010年1至2010年12月对40例胃癌患者,通过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使手术顺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至2011年6月对40例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37~60岁。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恶病质等。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3个月~1年。手术前后病理检查均为腺癌。 1.2 方法与结果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胃周邻近组织、器官无明显浸润和无远处转移的所有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如胃癌已有远处转移,无法根治的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22例,姑息性手术18例。其余患者的切口都一期愈合,很快康复,住院天数为15d左右。 2 护理 2.1 手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胃癌手术的治愈性及手术的必要性,以具体病例讲明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鼓励其生活的勇气,解除顾虑,消除厌世及焦虑心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医患的配合。 2.1.2 术前营养支持护士应根据病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合理制定食谱。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食物;对不能进食者,应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热氮量,必要时输血浆或全血,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 2.1.3 术前良好的胃肠道和呼吸道准备,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为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术前戒烟,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训练。 2.2 手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全麻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若血压稳定取低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减少切口缝合处张力,减轻疼痛与不适。对切口疼痛所致的不舒适,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休息和睡眠。 2.2.2 保持有效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积气、积液。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常因顽固性呃逆而感不舒适。多发生于术后2~3d内,可因术中刺激迷走神经和膈神经、术后留置胃管刺激胃壁或胃内积气、积液等因素诱发膈肌痉挛所致。病人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短则5~10min,长则30min,极其痛苦。因此,应①保持有效胃肠减压,抽吸胃内积气、积液;②压迫眶上缘; ③必要时给予穴位针灸治疗等以缓解症状;④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使其放松,也有利于呃逆的缓解;⑤遵医嘱给予镇静或解痉药物,以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2.2.3 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因胃肠减压期间引流出大量含有各种电解质,如钾、钠、氯、碳酸盐等的胃肠液,加之病人禁食,易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和营养缺乏。肠外营养支持术后需及时输液补充病人所需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必要时输血清清蛋白或全血,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切口的愈合。同时应详细记录24h出入液量,为合理输液提供依据。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一般应持续胃肠减压2~3天,禁食3~4天。全胃切除后,可通过空肠吊置造瘘口减压,禁食5-7天。在此期间,应每日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适当输血或血浆。在拔除胃管及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恢复饮食,仍应按流质、半流质的顺序逐渐增加。控制输入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和速度: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温度偏低会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温度过高则可灼伤肠道黏膜,甚至可引起溃疡或出血;营养液浓度过高易诱发倾倒综合征。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2.2.4 严密观察术瘘后合并症的发生。全胃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手术后几天之内,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发热、或腹膜刺激症状,应考虑有感染或吻合口瘘的可能。行B超或CT检查,如发现膈下有液体聚积,常提示并发同侧胸腔积液,可在B超或CT引导下行膈下间隙穿刺吸出脓液,同时让病人口服稀释的美蓝溶液后,若穿刺吸出液带蓝色,即可明确为吻合口瘘。有时吻合口瘘入胸腔引起脓胸。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应禁食,并行手术探查及引流,于膈下吻合口瘘附近置双套管及冲洗管行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空肠造口补充营养,并给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吻合口瘘人胸腔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 2.2.5 术后出血包括胃或腹腔内出血。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神志和体温的变化。指导病人禁食。维持适当的胃肠减压的负压,避免负压过大损伤胃黏膜。观察胃肠减压引流液量和颜色。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持续不止,应警惕有术后出血,需及时报告医师处理。观察和记录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若术后持续从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新鲜血性液体,应怀疑有腹腔内出血,须即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若病人术后发生胃出血,应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和输新鲜血等,或用冰生理盐水洗胃。若经非手术疗法不能有效止血或出血量>500ml/h时,应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并做好相应的术后护理。 2.2.6 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是及时引流腹腔内的渗血、渗液,避免腹腔内液体积聚致继发感染和脓肿形成。妥善固定引流管:病人卧床时引流管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过短则易在病人活动时脱出,过长则易扭曲。保持引流通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的疗效比 较 作者:曹水江蒋清华方子兴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全·肠内营养·胃肿瘤·外科手术 胃肠道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手术治疗使营养不良患者的免疫功能严重下降,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1],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2]。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近代外科学的重大进展之一[3],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对60例胃癌患者行择期手术,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TPN,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胃癌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82岁,平均59.3岁。术前排除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EN组和TPN组,每组各30例。 1.2方法 营养素供给量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按计算值90%供给,卡氮比150∶1。术后第一天开始TPN或EN。TPN组采取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全合一3 L袋输液泵控制下匀速滴入,采用糖脂双能源供能,糖脂能量比为6∶4,使用7~10 d,营养制剂为华瑞制药公司产品。EN组实施经鼻置胃管或术中放置肠内营养管,营养液选用

荷兰Nutricia公司的能全力,每500 mL含能量2 092 J、纤维素7.5 g,术后当天静脉滴入生理盐水500 mL,后给予能全力,渐加量至1 500~2 000 mL,输液泵控制下匀速滴入,使用7~10 d。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8 d测定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和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体质量,测定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2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治疗相关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述,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未发生置管和代谢并发症。EN组和TPN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各1例,EN组尿路感染1例,经抗感染后治愈。 手术前后2组ALB、PA、TFN、Hb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2组患者的CRP水平术后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TPN组术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2组手术前后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術期监护方法,改善高龄胃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监护经验。结果:6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2~245 min,平均(173.5±34.5)min。术中出血142~368 ml,平均(185.5±35.5)ml。围手术期发生吻合口瘘3例,急性胰腺炎2例,肺部感染4例,手术切口感染4例,1年生存率为93.7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围手术期病情监护,并积极治疗并发症,是保证高龄胃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随着我过居民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发展,高龄胃癌患者在胃癌发病人群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提高高龄胃癌患者的治疗和监护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1]。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进行手术治疗64例高龄胃癌患者,经过精心监护,患者均临床痊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4组患者均为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4.4±5.8)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严重不适和胸闷44例,黑便12例,上腹部包块9例,体重下降18例,低蛋白血症15例。肿瘤部位:C区42例,CM区15例,CMA区7例。其中肿瘤侵犯胰尾10例、膈肌4例、脾脏6例、横结肠大网膜5例。TNM分期:Ⅱ期15例,Ⅲa22例,Ⅲb16例,Ⅳ期11例。术后病理报告显示: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39例,低分化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9例。 1.2 治疗方法确诊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6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全胃切除+改良布朗Ⅱ式空肠代胃术治疗35例,行全胃切除+Roux-y空肠代胃术治疗29例。侵犯胰尾的10例患者合并进行胰腺切除,侵犯脾脏的6例患者联合行脾切除术,常规进行附近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122~245 min,平均(173.5±34.5)min。 2 结果 6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2~245 min,平均(173.5±34.5)min。术中出血142~368 ml,平均(185.5±35.5)min。围手术期发生吻合口瘘3例,急性胰腺炎2例,肺部感染4例,手术切口感染4例,1年生存率为93.75%。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得到逐步提高,治疗效率也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逐步提高。但是,由于高龄胃癌患者合并症较多,身体素质差,对手术和放化疗的耐受能力降低,术后因严重并发症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8-21T14:29:41.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作者:于丽芹付爱军[导读] 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于丽芹付爱军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270-02 【关键词】癌症术后肠内营养护理 为缓解胃癌患者肠内营养干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创口愈合,为患者谋幸福,我科结合2009~2011年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对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进行了认真实践、总结和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1岁~78岁。期间,发生恶心5例,呕吐2例,腹痛、腹胀10例,腹泻2例,管道不畅1例,管道脱出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均得到了有效解决。结论是肠内营养干预可行,护理要及时跟进。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病人因营养液输注周期长,很容易产生厌烦、对立情绪,所以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前、术后要向患者、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并向患者介绍病区已经康复的病例,赢得病人的信任,取得其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顺利营养打好基础。 2.2鼻肠管留置 肠内营养全部通过鼻胃肠营养管进行,术前将鼻胃肠营养管前端置入胃管侧孔后,同时置入胃内,术中将鼻胃肠营养管下端向下拉,置于吻合口以下20cm处。胃癌患者术后经鼻胃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2.3肠内营养液的输注 2.3.1速度 患者术后24h开始输注少量生理盐水;术后48h开始输注生理盐水和部分肠内营养制剂,72h后开始全量肠内营养输注。通过重力输注或输液泵连续输注12~24h,输注速度由40~60ml/h开始,如无腹痛、腹泻等不适,逐渐增加至100~125ml/h。 2.3.2温度 一般液体应加热至30℃~40℃后输注,肠内营养液温度一般调至38℃为宜。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可用加热器加热。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2.3.3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或床头高度≥30°—35°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输注后保持半卧位30min—60min,以防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3.4预防营养管堵塞 为防止营养管堵塞,应8~12h常规冲洗营养管一次或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和药物前后冲洗营养管。 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粘膜的完整性,每天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润滑鼻腔。腹胀、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营养液浓度和输液速度有关。肠内营养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了解腹胀、腹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呕吐物及胃管抽吸出胃液的内容、颜色,判断有无返流。准确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培养及常规检查。 3.讨论 目前,早期肠内营养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避免静脉置管的危险性和对外周静脉的刺激,而且还能营养肠道本身,促进肠蠕动,保证食物吸收,防止肠粘膜的萎缩,减少肠内细菌易位,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使用不当同样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和相关问题,医护人员要认真观察与护理,加强肠内营养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病人营养液输注顺利、营养供给充足,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林玉兰.《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52-53.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精)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 [ 10-09-07 08:41:00 ] 作者:郑华灵编辑:studa090420 胃癌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由于术后禁食、手术创伤和应急所引起的高分解代谢又加剧营养不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目前营养支持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胃癌是普外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一般肿瘤病人发生时间更早,更严重,大部分胃癌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可以改善状况,降低手术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三门人民医院自2000年以来,开始开展营养支持治疗与以前治疗相比,取得良好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1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1.1 良好营养状况是普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经常伴有各种营养缺乏,术前禁食和高代谢分解,机体可以迅速发生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提供维持细胞,器官与组织正常生理功能,加速组织修复,促进病人康复。研究认为,不能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将发生严重器官功能障碍,使病死率上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保证胃癌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及康复十分重要。 1.2 合理选用营养支持的方法:在各类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中,机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如果病人不能进食或吞咽困难,但胃肠道功能完整,应给予经胃管或空肠管全肠内营养(TEN)。当病人处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时,不能经口或经肠道营养时,应选用全胃肠外营养(TPN)。 2 护理要点 2.1 TPN护理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防导管感染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输液管道每天更换,管道连接处旋紧,外用无菌纱布包裹。中心静脉导管仅用于输注TPN,其它的静脉药物应在外周另建输液通道,有助于防止导管脓毒血症发生。输液完毕,以肝素溶液(100U/ml)2ml冲洗,肝素帽封管。导管口换药不宜过勤1次/7—10天。若有污染及时更换。在换药时,如果导管口已结痂,不要用镊子强行清除,用碘伏消毒即可,以无菌纱布覆盖导管口,并用胶布固定。潮湿容易导致导管周围发生脓毒症感染,不宜用透明敷贴。若病人发热,又无明显感染源时,应及时拔除导管,并做导管尖 端部、营养袋残液及血液的细菌培养。 2.1.2 中心配制营养液,注意配伍禁忌院内统一配制营养液。采用3L袋配制全营养混合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药物配伍禁忌。配制后的营养液应在小于25℃的环境中24小时输完,暂不用营养液,应置于4℃冰箱中保存,并在48小时内用完。 2.1.3 加强输液巡视,做好各种监测注意TPN输液速度的调节,以匀速24小时输注,严防空气进入形成栓塞,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及血常规变化,以了解有无发生导管感染或代谢紊乱。在快速输注含高糖的营养液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可引起血糖升高。一开始每天监测血糖1~2次,平稳后一天一次。若血糖升高,可以减少糖的输入量或增加外源性胰岛素的应用量。在营养输注过程中,血胰岛素水平维持于一个较高水平,停止输液时,要

胃癌 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8例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病人全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平均 住院18天。结论加强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提 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Experience of nursing care for gastric cancer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care for gastric cancer in the pre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The nursing care for 68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the preioperative period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 safety passed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had no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ime was 18 days. Conclusion: That strengthen care for patients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preioperative perio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mprove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 life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手术 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1]。我科从2007年9至2010年9月对68例胃癌患 者实行根治术,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低,均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胃癌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31~79岁,胃体癌36例,胃窦癌24例,胃贲门癌8例,低分化腺癌36例,中分化腺癌32例。自发病至 就诊时间为3个月~26个月,平均7.6个月。本组患者均行胃大部分切除根治术。术后7~12 d拆线。68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癌症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巨大,焦虑、恐惧、绝望、抑郁 等心理反应常常会令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加上胃癌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对手术及预后的担忧等,可引起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使机体抵抗力 下降,影响病情发展,从而导致手术质量降低。因此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胃癌 手术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应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患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 要性,详细交代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帮助督促和观察患者,协助医护人 员共同抚慰开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取得患者的信赖和 配合,积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焦虑心理,使患者心情得到放松,从而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 2.1.2 术前营养护理:胃癌患者机体消耗大,常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因此,术 前应增加病人营养,以提高手术耐受力。调整饮食,注意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无刺激性的少渣饮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经口进 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可根据医嘱静脉补充高能量营养或要素饮食[2]。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准确记录出入量,对重度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贫血者,术前补 蛋白质或输血。 2.1.3 术前准备:有幽门梗阻者,术前3天每晚用温盐水500~1000ml洗胃, 消除胃内积存物,减轻胃粘膜水肿。对于幽门不完全梗阻者术3天给予流质饮食。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摄入、 降低费用、早日痊愈。方法:患者术前均置入i-a液囊空肠导管(包括鼻肠管、硅胶胃管),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术后早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也可快速恢复体力,缩短住院日,降低费用。因此,胃癌术后实施en是使患者早日康复 的一条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胃癌;en ;应用;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was operating through an i-a sac jejunum catheter, which was placed preoperativel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result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can promote not only bowel function recovery, but also physical strength recovery. at the mean time, it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reduce cost.conclusion: our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并总结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27例胃癌患者施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27例胃癌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是有效的,可行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早期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1]。我院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对27例胃癌患者施行胃癌根治手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7例胃癌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6.5岁。均进行胃癌根治手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术后10~14d拆线,均痊愈出院。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经济上的担忧以及手术的预后情况很茫然,患者产生了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我们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适时给予心理疏导。讲解胃癌发生的相关常识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鼓励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手术,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引导患者与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交流[3]。我们通过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焦虑心理,增强了治疗疾病的信心,给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2术前准备术前增加患者营养,以提高手术耐受力。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根据需要可予以高静脉营养,必要时输新鲜血。术前2 d讲解术后呼吸、咳嗽、翻身、早期下床活动、训练床上小便的意义,并指导深呼吸、按压伤口咳嗽的方法[4]。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观察生命体征1次/15~30 min,直至血压平稳,一般24 h病情平稳即可。还应定时观察患者神志、体温、尿量、出汗、伤口的渗血、渗液和引流液的情况等,为合理输液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