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三次作业参考(第三章 吴文化 第四章 维扬文化)(整理)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三次作业参考(第三章 吴文化 第四章 维扬文化)(整理)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三次作业参考(第三章 吴文化  第四章 维扬文化)(整理)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三次作业参考(第三章 吴文化  第四章 维扬文化)(整理)

第三次作业(第三章吴文化第四章维扬文化)

一、填空题

1、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2、吴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后产生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3、常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史称“龙城”。

4、公元前202年,无锡正式建县,始有无锡名称。

5、宋代,太湖地区有“苏常熟、天下足”之美誉。

6、明清之际,苏州与江宁、杭州并列为我国丝绸生产的三大中心,苏州被誉为“丝绸之府”。

7、无锡发展近代工业较早,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8、“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上古史籍《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

9、扬州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10、文游台,因苏轼路过高邮时,曾和秦观等文人在此饮酒论文而得名。

11、清代全国共录取文状元114名,江苏就占49名,其中苏州26名,为全国第一。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展示了人民海军从泰州白马庙诞生至今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二、名词解释

1、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农业飞速发展,出现许多新型农具,人们掌握了施肥技术,普遍种植瓜果蔬菜。手工业也高度发达,制陶、竹编、木器制造、丝麻纺织、琢玉等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尤其是玉器制作精湛卓绝,出土的玉器的数量、种类、工艺,为同期其他文化望尘莫及。

2、苏州刺绣:在图案、针法、色彩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以其“精细雅洁”而闻名天下,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绣”。

3、昆曲:也称昆剧,明代产生于吴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在剧本文学、表演程式、音乐唱腔、服装造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完整形式,独具特色,堪称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对其他剧种产生很大影响。

4、锡剧:清乾隆中期发源于无锡、常州的一种地方戏曲。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个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

5、扬剧:是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扬州

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一个地方剧种。

6、泰州学派:是明朝中后期由泰州安丰场人王艮创立,在

我国的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三、简答题

1、简述吴地的地理特征。

吴地以太湖平原为核心,地表以水网稠密、湖荡罗列为特点,丘陵以山体单薄破碎、山势和缓低矮为特征,并零散分布着一些孤山残丘,亦多名泉。

2、简述无锡惠山泥人的特点。

无锡惠山泥人的特点是绘塑结合,所谓“绘七塑三”,色彩浓重,对比强烈。

3、简述无锡近代工业兴盛的意义。

无锡发展近代工业较早,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粮食加工、棉纺、缫丝和机械等工厂。抗战前夕,无锡成为全国第三大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号称“小上海”。

4、宜兴紫砂茶具的造型有哪些特征?

宜兴紫砂茶具的造型千变万化,饰以文字与纹样,集书、画、篆刻等艺术门类于一体。

5、吴地已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典园林有哪些?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等。

6、简述东坡公园的建筑格局与特征。

是一处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该园原名东郊公园、舣舟亭等,南宋时,常州百姓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

7、简述扬州菜肴的特征。

清鲜平和,浓淡兼备,咸甜适度,南北皆宜。

8、简述扬州学派的主要成就。

扬州学派是乾嘉学派的重要分支。乾嘉学派是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以考据为治学方法的学派。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颇多如焦循、汪中、阮元、王念孙等等。

汪中(1743—1794),是扬州学派的领袖人物,对先秦古籍、三代、两汉学制以及文字、训诂、名物等方面有深刻的研究,且精于金石之学。其经学著作有《经义知新录》,《大戴礼记正误》《春秋释义》等,乡土著作有《广陵通典》《广陵对》等,治学经验有《述学》六卷。

1 / 2

阮元(1764—1849),一生虽为达官而不废学问,于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都有很深的造诣,著有《畴人传》、《研经室集》。

王念孙(1744—1832),在扬州学派中受到特别推崇,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贡献突出,最著名的著作为《广雅疏证》。

四、论述题

1、试述苏州的历史沿革。

良渚文化证实,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吴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阖闾迁都姑苏,从阖闾大城延续到今日苏州,历经了2500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吴地属会稽郡,苏州为治所,始设吴县。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元代,吴地属江浙行省。明朝,苏州设府,明朝中后期,吴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初年,吴地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年间,江南省划分为江苏、安徽两省。

2、试述宋代以来吴地书院的兴盛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宋代以来吴地建有众多著名书院,如无锡东林书院、崇正书院,苏州金乡书院、鹤山书院、文正书院、紫阳书院,常州龙城书院,太仓州娄东书院等,无论是数量、教学质量还是社会影响,吴地书院都位于全国前列。书院聘请一流学者主讲,讲学之余也议论朝廷得失,品评官吏良莠,关心国家,关注现实。

3、举例说明吴地古典园林有哪些建筑特征。

吴地现存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第一,吴地园林大多属官僚巨商私家所有,而北方园林主要是封建帝王的皇家苑囿。例如,苏州四大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都具有这个特征。

第二,吴地园林艺术风格以精巧、雅致、自由、写意取胜,而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宏大、严整、富丽、浓烈的特点。例如,苏州园林是一种摹拟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艺术样式。在设计构筑中,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浓缩了奇美的山水风光。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收到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同时,园林的巧构还表现了园主人的人生感悟和审美情趣,营造出悠远的意境。

第三,吴地园林中,建筑、假山、水池、花木四要素缺一不可,而其他地区的园林则不一定四者俱备。无锡著名的园林、景点大多围绕太湖展开,如鼋头渚为伸入太湖中的一个半岛;蠡园地处风光秀美的五里湖(即蠡湖)畔;而梅园则是依山而建,遥领太湖。

4、举例说明扬州雕版印刷的价值。

扬州的雕版印刷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印刷术发明不久的中唐时期即已开始,宋代,扬州的刻书业在全国占有相当的地位,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即是扬州州学教授汤修年主持刻印的,成为该书此后各种刊本的祖本。

2 / 2

陆咸:吴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陆咸:吴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中华文化起源是“多元一体”的。所谓“多元”,指的是起源是多方面的;黄河地区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吴越地区的良渚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些原始文化,在长期交流中互相影响,逐步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统一的思维方式,统一的典章制度,统一的文字,大体相近的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 虽然说中华文化是融合了各个地方文化的精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的,但在中华文化形成的比较长的时间中,中原地区的文化显然起着中心的作用。被奉为中华民族祖先的黄帝,以及以后对中华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堯、舜、禹,活动的中心都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汉字的起源也在中原地区。春秋时期,孔子把中华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主要是整理中原地区的文化。这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文化比较先进,为其它地区的人民所仰慕。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的文化也吸收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覆盖全中国的中华文化。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在大的统一方面的同时,也还存在因地方差异而形成的地方区域文化。虽然随着交通的发达,传媒手段的进步,地区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但不可能完全消失。 吴文化产生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吴越文化,现在统称为“良渚文化”,主要从事农、渔生产,擅长开河、行船,在玉器雕琢和丝绸生产方面也有很大成就。据现在考古发现,在当时就和北方文化就有交流。到吴国建立以后,和其它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史书上说吴王寿梦时期“始通中国”,就是指吴国加大了和中原地区国家的交流。文化交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派人出去学习是交流,外交活动是交流,打仗也是交流,战争往往可以向敌对方面学到很多东西。 吴地文化和其它地区的交流,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良渚文化阶段,属于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对外交流,只是规模较小。第二阶段是吴王争霸时期,寿梦派小儿子季札出使中原各国,吴王夫差开邗沟,在战胜齐国后和中原各国会盟,都是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吴、越两国先后灭亡后,吴地被楚国占领,则大量吸收了楚文化。第三阶段是在汉代,由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统治。从这一时期起,中华文化称为“汉文化”,中心地区仍在中原。武帝独尊儒学,儒学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吴地当然也受到儒家思想统治,从这一时期起,吴文化成为汉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朱卖臣。第四阶段是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是五胡乱华,大批中原地区贵族和士子过江来到南方,和南方贵族结合,带来了大量北方文化,促进了江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陶渊明的诗文,王羲之的书法、陆机的文论、顾恺之的画,他们的成就,开启了隋唐文化的兴旺,至今仍有重大影响。陆机和顾恺之都是吴地人。隋朝时,隋炀帝把邗沟延伸为京杭大运河,对以后吴地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加速交流起了极大作用。第五阶段是两宋时期和元代。北宋把都城建立在开封,南宋时建都杭州,吴地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苏杭地区被称为“天堂”,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第六阶段是明、清时期,由于棉布和丝绸业的发展,吴地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而且成为“衣被天下”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商品经济有了极大发展。明清文化上出现了“吴风吴俗主天下雅俗”的局面。吴地的学术思想、文学作品、绘画、戏曲、建筑艺术等,都走在全国前列。

评弹与吴文化

评弹与吴文化 历史探究 男女平等地位历史的追溯社会的变迁 方言的魅力 为何会有弹词的出现 当时人们何为会创作这些 现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些苏州本地的年轻人为何不重视这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能让苏州评弹陷入“发票门”困境! 郭凡 苏州评弹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苏州最靓的一张文化名片。 深受国人喜爱,尤其是受到吴文化地区老百姓的喜爱。 我曾在苏州呆了大半年,亲身感受到来自这门艺术的淳和儒雅至情至性的文化魅力。任何一位没接触过这门艺术的人,只要你能坐下听上十分钟,基本就会被其“拿下”。 原因是这门艺术的精致不由得你不为其折服! 这种精致来自一代又一代评弹艺人的精心打磨和不断丰富。 苏州评弹名家辈出,腔调各有精到、奥妙、迷人之处,大书小书均能令人百听不厌。(为帮助外地人听书,书场不备有文字小册子,以便理解,很是方便。) 苏州税务部门也是苏州人,为振兴苏州评弹自然责无旁贷。 苏州评弹真正的生命力源于民间,说的听的主要群体都在民间。这是苏州评弹得以生 存和发展的根本。 说实话,就我所看的苏州评弹民间艺人,是很努力很敬业也是很辛苦的。为了不误场,带病上场为观众演出,为了期间的一两声咳嗽,还向听众连连道歉。令台下听众为之动容。 民间评弹艺术家的劳动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尤其是在西风东浸的当下,中国优秀 传 统艺术更需要得到苏州当地父母官切实有效的保护,才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苏州税务部门为那点碎银子伤了苏州评弹的根本,也就是聪明人办蠢事了。

苏州本是苏州评弹最后一块长年演出阵地,如果真为这事弄得民间评弹艺人难以为续, 不论是为官还是为人,也只怕是你们当下这些管事的难向后人有个交待了。 说唱形神 评弹目前问题与解决方案 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 客观: 地域的局限苏州评弹是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表演的地方曲种,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这两个不同的曲种在流传过程中和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相结合的产物。 苏州评弹是以苏州话为叙事语言 2014苏州人口数据显示:苏州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持平 2014年年底,全市总户籍人口数为6538372人,全市流动人口登记数为6538536人,两者趋于持平,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评弹这种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是一件好事吗,有着地域特色的评弹,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进苏州,更多的是一些打工群众,生活得不到保障又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听评弹呢?苏州评弹性质、特性(生活的娱乐方式) 这次走访,了解到没时间一般那些上班族工作狂现在科技发达电脑手机谁还会去听评弹呢 创作不新颖一大批青年作家还在上演”拿来主义”,直接从传统经典和大师手中直接拿来。。。 周团长 去了吴文化政协 评弹艺术究竟如何才能适应市场,评弹团如何才能摆脱困境走出低谷? 本次实践我们针对苏州特有的地域文化——苏州评弹做了一个深入的探究,对此也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 我们对本市最历史悠久的书场——光裕书社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了对评弹深有研究的周团长,,,,现任?并来听评弹的听众发放问卷调查,倾听听众的心声。(走访的形式) 苏州评弹目前一些基本情况 存在的问题 题材老 缺少接班人 听众都为老年人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从文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古以来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吴语;吴歌;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吴语对歌曲、戏文、话本小说、弹词说唱、俗谚笑话等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主要来说,以吴语为载体,形成了吴歌、吴语小说和地方戏曲等吴语文学。 吴歌,是指在吴语区内流行的民歌和歌谣,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迄今为止,唐末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B唱的一首即兴的山歌是最早用吴语记录的山歌。 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原始吴歌起源很早,但《诗经》中没有收录吴歌。顾颉刚《吴歌小史》说:至春秋时代,一些文献中记载了吴歌。《吴越春秋?渔父歌》:“日月照耀乎??已迟,与子期乎芦之漪。”又曰:“日已夕兮,余心忧悲。月已迟兮,何以渡为?事??急兮将奈何!”这大概是以汉语汉字译写的吴歌,而不是吴地歌谣的汉字记音。吴歌之名,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楚辞?招魂》有“吴歙蔡讴,奏‘大吕’些”之句。先秦时期吴歌即名吴?Q。春秋战国广为流传的《南山有鸟》,就是

地道的吴歌。 《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的“阿谁”;《迢迢牵牛星》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几许”等,在今天的吴语中还在使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阿母、阿女、阿兄、阿妹”,在称谓前加上词头“阿”字也是吴语至今尚在的使用习惯。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业成为吴地的中心,“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此所指的吴声歌曲,后来被人统称之为“吴歌”。在此之前,吴歌很少见诸文字,吴声歌曲弥补了先前的空白,有很高的价值。现存在《乐府诗集》里的吴歌,共326首。 《晋书?乐志》:“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最初用吴语演唱,都是清唱形式,被称为徒歌,比较纯朴,在《子夜歌》等吴声歌曲中保留了这种特点。而且,今存各种子夜歌中大多表现了称人为“侬”(“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和称己为“侬”(“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擘枕北窗卧,郎来说侬嬉”。)的吴侬特色。后来发展到用管弦乐来伴奏,这样,吴歌就从民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此后,许多文人加入仿作吴歌的行列,吴歌的文学意味日渐浓郁。 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翘楚,他们从吴歌中汲取养料,又仿照其体裁,写下了优

浅谈吴文化论文

常熟理工学院 日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浅谈吴文化 作者完成日期2014年 4 月日 培养单位 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论文类别 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日

浅谈吴文化 日语专业 研究生:指导老师: 摘要 吴中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对日本的文化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磨灭不了的影响,留下了许许多多于此相关的宝贵作品和文化瑰宝,对日本的来说,吴文化的影响已溶于血液之中,再难以分割。 关键词:吴文化意义影响日本 目录 第1章绪论4

1.1 吴文化的发展历程4 1.1.1吴文化的含义4 1.1.2吴文化的地位4 1.1.3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5 第2章吴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6) 2.1 吴文化对吴地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6 2.1 吴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7 2.1.1吴越文化东传对日本国的形成发展的意义。7 2.1.2吴文化对日本农耕文明的影响8 2.1.3吴文化对日本和服的影响9 2.1.4吴文化对日语语言体系的影响。10 第3章吴文化的特色及对当代社会应如何发展吴文化 (10) 3.1吴文化的本质特征10 3.2吴文化的特色及发展道路11

第1章 1.1 吴文化的发展历程 吴文化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吴越地区生活着勾吴和于越两个部族,夏商时代吴和越分别在江浙地区形成两个国家。春秋时期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吴越长期相互征伐,最后先后灭亡。两国政权虽亡,但“吴越”这一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吴越两国社会经济发展虽互有差异,而在历史渊源、地理分布和语言习俗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它们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彪炳史册的吴越文化。 吴文化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弘扬吴文化,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 1.1.1吴文化的含义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1.1.2吴文化的地位 江南文明之源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

吴文化资料

在学习吴文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学到了也知道了非常多的吴文化知识,现在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锡、苏州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故吴人的风俗习惯虽与越人相仿,但吴地距中原为近,开发较早,接受华夏文明的浸润较深,其百越文化基因不够显扬,越人则保留了较多的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一种多少带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气质。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以及无锡、苏州等江南地区,其中苏锡常一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弘扬吴文化,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吴国国都一直迁徙,诸樊为吴王时在今苏州吴中区的木渎建都,后公子光刺王僚后为吴王即是阖闾,在伍子胥主持下重新建造都城阖闾大城就是后来的吴郡郡城、苏州府城、今天的苏州城。这见诸于从《越绝书》、《吴越春秋》以来所有关于苏州历史古籍的记载。从此吴郡郡城、苏州府城、苏州成为吴文化的中心至今。 苏州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 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各族人民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互相交往,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统一的政治制度,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吴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其经济特别繁荣,其文化尤为发达,从这里的辉煌灿烂历史文化中,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之一斑。 一、从全国第一古城说起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吉刚先生在他的《苏州史志笔记》中说: “1951年农历新年,苏州市长王东年偕同党方开老人会,予亦被邀请前往,席上请来宾发言,予因述:‘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时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为河道所环故也......’。” 这里说的全国第一古城,是指历史悠久而城址不变者(注释:根据此标准,西周东都洛邑为周公所筑,且位于现洛阳市中心。故苏州为“全国第一古城”之说并不成立)。据历史上记载,比苏州城更古老的并不少,但能保持至今的则没有了,如郑州商城,距今3500多年,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殷墟以及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丰与镐,建城均比苏州早,但都早已废弃或仅剩遗址。在历史古城中也不乏比苏州城更大更繁华的,如隋唐长安城,北宋汴梁城,明、清北京城等。但建城时间却都比苏州城晚建一二千年。由此看来,说苏州是中国“历久而不变”的第一古城,是言之有据的 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建城历史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时间所建的城,大都较小,有的只是个大城堡。埃及古城卡宏,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巴比伦城很大,但已不存在了。雅典城是规模较大、至今犹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比苏州建城要晚得多。古罗马城在建设上有辉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的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且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系统 由于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因军事、政治、经济发展和交换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标志着建筑艺术的巨大进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缩影。苏州古城的建立,就表明当时吴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相当高,后来又延续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吴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000多年来,以苏州古城为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延续繁荣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步形成了宁、沪、杭、嘉、湖、绍、甬、通、镇、扬、苏、锡、常等庞大的城镇群体,又进一步拉动了苏州的社会进步,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共同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不同的区域文化,其间都蕴藏着一些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要充分了解并发挥区域特色文化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刻揭示其本质内涵,全面把握其发展演进脉络。 从吴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来看,吴地中心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里山明水秀、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气候温润,降水充沛,加之庞大的太湖水、长江水、运河水等水体,构成了吴人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水乡泽国,成为吴地显著的地域特色。水成了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元素。 自然环境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对文化特征的培育与影响是真实的。吴文化以水为标识,是水的文化,其最直观的表象特征与水直接相关。一是秀美的水乡特色。谈起吴地,湖山、古镇、

小桥、流水、园林、曲径、荷池等精致小巧、优美典雅的自然文化景观就会自然浮现眼前。吴人的生活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是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因素,对吴人的生产、生活以至性格特征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吴文化就其主导性、基础性特征来说,是具有水的清新气息。吴人衣食住行中的蚕桑丝绸、稻米鱼虾、城和村、桥和船等,莫不与水相关。吴文化尽显江南水乡和谐秀美的特性。二是婉约的吴语文化。吴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方言。吴侬软语清秀斯文、谦逊温和。吴语文化突显其了细腻、灵动的特点。吴地居民用吴语交流,用吴语抒发感情,从事创作,产生了极富人文特色和情韵的吴语文化艺术。如:纯朴清新、温柔敦厚的吴歌、吴乐,委婉清丽、悠扬动听的锡剧、昆曲、评弹等,倍受人们喜爱并代代相传。三是温良的民风习性。天然的湖光山色,和谐的水乡环境,加之吴人长期偏安一隅,得以修养生息、修身养性。文化的生态化取向培养起了吴人温良、平和、安祥的性格。外柔内刚是吴地民风习性的典型性征。吴地民俗,清丽委婉。无锡泥人“大阿福”和“老寿星”,笑容可掬、和谐可亲,即是写照。 但凡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肯定呈现着一些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一个长期葆有文化稳定性的形态,其内核一定存有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一是厚

论吴文化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

第6卷第2期 2007年4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 ol.6 No.2A pr. 2007 =江南文化>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孙周年(1958-)女,湖北武汉人,教授. 论吴文化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 孙周年, 肖向东 (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 要]在中国文化地图中,地处长三角的吴文化特具一种开放气度,凸显一种和谐精神,此与吴文化生成的历史元素、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吴地文化精神传统有着重要的文化关联,在当下中国/和谐文化/、0和谐社会/的建构中,研究吴文化的这一特性,探究/长三角经济文化圈0形成的文化秘密,应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课题。文章在中西文化的纵横坐标系中着力搜寻吴文化的/开放0/和谐0因子,以纯文化的思维拨开历史迷雾,解读吴文化潜在的文化内质,这种学理性的探讨,或许对进一步认知吴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解开/长三角之迷0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学术途径。 [关键词]吴文化;和谐文化;开放气质;精神特点;未来走向[中图分类号]G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07)02-0031-05 Characteristics of Wu C ulture:Open and Harmonious SU N Zhou -nian, XIAO Xiang -do ng (Scho ol of L iter atur e,Southern Y ang tze U niv ersity ,W ux i 214122,China) Abstract:Wu culture is o pen and harmo nious.Now adays,China is in the construction o 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 onious culture ..T herefo re,it is important to pro vide an academic path into the under 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Wu culture and the constr uction o f -eco no mic -social cir cle of Chang jiang River Delta .through the contrastiv e studies of w ester n and eastern culture. Key words:Wu culture;harm onio us culture;o pening;spirituals;future directio n 当下,在理论创新的呼声中,/和谐文化0与/和谐社会0的构建,正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中心话题。/和0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家庭内部唯/亲和0、邻里之间求/和睦0、化解民族矛盾用/和亲0、消弭战争讲/和平0,社会发展须/和谐0。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演变与历史演进中,/和0这一文化观念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和治国理念,并以不同的形式渗透进了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之中,成为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袤的国家不同区域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思想。 然而,文化既有历时序的积淀,又有地域性的差异。/和0的文化理念,在中国思想的发展中,其内涵虽然是处在不断的创新与积淀中,但一个不能忽略的 文化现象,是它同时又因地域的差别而显现出不同的 文化特点与文化性征,我们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视角,试图来讨论当下中国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吴文化0所特具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 一、吴文化开放气度形成的历史元素 论及吴文化的生成,吴地学者具有共识的学术见解是,吴文化的起源应自/泰伯奔吴0而始。泰伯入吴之前,吴地已有土著人在此生息,但文化意义上的开化却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农耕文明有着很大的文化距离。泰伯奔吴为吴地先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从此也开启了吴地打破文化封闭、接纳异质文化的先河。如果说近世以来在中国相关区 31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下面给大家说说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供大家阅读!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海纳百川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聪慧机敏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

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经世致用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如今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敢为人先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吴越文化的影响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研究吴越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吴文化与酒文化 苏州是我的家乡,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里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独树一帜,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吴文化的丰富宝藏中还蕴藏着一个灿烂的瑰宝:酒文化。 酒文化,在苏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历史文化土壤里整整流淌了2500年。她源远流长,酿造了多少醉透古今的文化遗产;她独领风骚,在华夏酒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篇章。 吴文化和酒文化有着血溶于水的关系。可以说,吴文化孕育了酒文化,酒文化丰富了吴文化,酒文化是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文化中的一个精华。离开了酒文化,吴文化将逊色不少;有了酒文化,吴文化才更加绚丽夺目。 唐宋时代,苏州城开始走向繁华,酿酒业也开始发展。“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白居易在《谢李苏州寄五投酒》一诗中这样描述。苏州酿酒业的崛起,酒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唐代壁画《吴王宴姑苏台图》,流传甚广。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五投酒至宋时仍负盛名,其法“曲米与浆水已入瓮,翌日又以米投之,有至一再投者,谓之投,其酒则清冽异常,今谓之五投。”到了清代苏州城的民间酿酒日益盛兴。出的名酒有坛酒、女贞酒、福贞酒。酿酒业的进一步发展,给苏州名城的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源泉。 苏州的名人贡献于吴文化,同时也酿造了酒文化。苏州的历史名人多,名人之中又数文人多。历代状元吴地独占鳌头,文状元45位,武状元5位。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文思如泉,每有佳句华章。一部浩瀚的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着酒的芳香。历代文人嗜酒,苏州文人尤甚。据考证,苏州历史上的文人大都饮酒,且酒的诗文、绘画、书法佳作甚多。唐代“饮中八仙”之一的张旭是苏州人,号称“酒帝诗仙”的顾嗣立也是苏州人,还有陆龟蒙、范成大、唐伯虎、祝枝山、张灵、冯梦龙等也都是苏州人。张灵豪放喜饮,每以刘伶、李白自况。相传唐伯虎为其作《张灵行乞图》,盛传一时。冯梦龙撰写《酒史》,选录和描述当时名酒《酒品》一篇,其中诗词歌赋可征者占56%,为中国酒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唐寅更是酒酣作画,皆入神品,当时有“若得伯虎画一幅,须费兰陵酒千锺”之谚。祝枝山的《春日醉卧戏效太白》诗写独自饮酒的乐趣妙趣横生。还有外来定居苏州的文人墨客,如“汉书下酒”的苏舜钦,自称“醉吟先生”的白居易,“千日之醉我可醒”的范仲淹,一生爱酒兼咏酒的杨万里,等等。这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豪,往往饮酒也是鼎鼎大名。假如没有这些文人,苏州历朝历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将寡淡许多;假如没有酒,这些文人的佳作韵味也将少了许多。 苏州的名胜带动了旅游文化,也滋润了酒文化。苏州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在江南一枝独秀,历朝历代生活富裕,经济发达。魏晋东渡以来,苏州就是旅游胜地。旅游业促进了餐饮业,产生了苏州的美食文化。美食文化和酒文化不可分割。苏州王四酒家的出名,就是文人与酒的结晶。苏州《小小得月楼》、《满意不满意》电影的拍摄,乃至小说《美食家》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苏州成为驰名中外的美食之乡,同时也成为享有盛名的酒文化之乡。 苏州的地域习俗体现着独特的酒文化,也为酒文化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民间节日之一,纪念的是爱国大诗人屈原。但是苏州的端午节却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所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具有一整套

浅谈常州与吴文化

浅谈常州与吴文化 常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已经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 常州古属吴地,是吴公子季札的封邑,素称“三吴重镇”、“中吴要辅”,是我国一座古老而文明的江南名城,是长江三角洲一个地区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性的文化,是古代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与江南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形成的,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二省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在西周和春秋时都属于吴国的范围。这一地域的广大人民及其代表人物都对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在吴文化的研究中,出现了十分有益的讨论。苏州以吴国晚期国都而谓吴文化的发祥地和吴地文化的精华代表;无锡以太伯最早奔吴建国之地,故称开吴立国的发祥地和吴文化的源头;镇江以出土的宜侯簋和西周古墓作为最有力的佐证,认为宁镇地区应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吴文化是由宁镇地区逐步向太湖地区扩展的。常州在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常州有着丰富的先吴文化遗存。常州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是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经对遗址的考察,已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处,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考古资料,尤以常州戚墅堰圩墩遗址、武进郑陆镇的寺墩遗址以及金坛的三星村遗址,在国内很有影响。

圩墩遗址经三次发掘,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700余件,各种陶片5万多片,这是一处拥有相当人口的原始社会村落,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左右。从出土文物看,圩墩先民已经使用各种磨制石器,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已有从事纺织的陶制纺轮和骨制的缝制工具,还出土了木浆和木橹,说明当时人们已能制造独木舟等原始交通工具,在河湖上航行和捕鱼。还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米粒,这是太湖流域水稻起源的珍贵实物资料。 寺墩遗址是高出地面20多米的椭园形土墩,经考古学家认定,寺墩原为一大型祭坛。寺墩上曾建有寺庙,环墩四周有一道河流,河道与祭坛之间有许多贵族大墓。墓的外围为平民居住区,平民区之外又有一道河流相环绕。占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距今约5000余年。出土随葬重要玉器有玉琮、玉壁、玉钺、玉带钩,还有数十件珠、管、椎形坠组合而成的项链,质地晶莹、润滑,做工精细。 金坛三星村遗址是一座大型墓葬群,是距今约6500年至5500年间氏族或部落的公共墓地,为马家浜文化中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的古文化遗存,具有宁镇地区和太湖地区文化的双重特征,填补了两大原始文化地区交界地带的空白。 这些足以证明,常州地区古代文明相当发达,是我国早期文明的重要例证。常州丰富的先吴文化底蕴,是形成吴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然而,虽然关于常州的吴文化传统,大家都知道是一段灿烂多彩的史诗。但我们现在的常州人却逐渐忘却了这段优秀的历史,取而

吴文化、楚文化与吴楚文化

吴文化、楚文化与吴楚文化 张硕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本文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以及吴楚文化的门类以及突出成果等方面入手,阐明吴、楚文化的交流与吴、楚文化的发展相始终,特别是吴文化和楚文化相互吸收和融汇异质文化的养分,不断更新和增宏本体文化的现象尤其引人注目。 关键词:吴文化;楚文化;吴楚文化 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张硕(1966—),湖北蕲春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楚文化因楚国楚人而得名,是对中华文化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区域文化,绵延800余年,与周朝相始终。 现在,我们一般把楚人先祖熊绎被西周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作为楚建国封号的开始。据《夏商周断代年表》,周成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从周成王时期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国约有800余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楚国作为江淮流域的最大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指出:“楚国八百余年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七国中秦楚应是对历史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 在8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楚从立国之初偏居今鄂西北荆山一隅的一个蕞尔小邦,经过不断扩张,逐步拓展到横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广大地区的泱泱大国,在楚国鼎盛时期,曾经领有东至东南沿海,西至川东,北至河南、山东,南至两广的广袤版图,厕身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之长,是“地方六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天下之强国”。 随着楚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楚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耀眼的光彩。屈原的《离骚》是我国诗坛上的千古绝唱。人们熟知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题目: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不仅对古代社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考察对我们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 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一统的理想社会。这些大师无不主张国家统一,从而奠定了我国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法令由一统,彻底改变了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并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承秦制。汉朝不仅继承了秦朝天下一统的局面,而且实行了秦始皇制定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基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秦始皇开创的统一大业,到汉武帝时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秦皇、汉武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

此受到子孙后代的崇敬。从秦汉时起直到现在,我国统一的时间大概在三分之二以上,分裂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它说明,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多数政治家、思想家和广大人民都反对分裂;而在分裂时,人民又盼望统一,进步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们则为争取国家统一而奋斗不息。 (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君主专制,强调臣民要忠君,但同时也有不少政治思想家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贵君轻,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因此尊君重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人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一种奋斗拚搏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孔子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苟且偷生。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认为,生命与道义都是可贵的,假如二者不能兼得,就应该舍生以取义。他认为,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一种“富贵不能淫,

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摘要: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苏州园林名胜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园林之美体现在自然、空间、人文之中,古朴精妙,既有自然闲趣,又有精雕细琢,小巧玲珑,委婉细腻,常使人留恋往返。 关键字:园林、历史、美、自然、空间、人文、吴文化、发展。 正文: 一、园林历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汉族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二、园林之美 苏州园林甲天下,集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之大成。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其之精髓无不被前人后人所瞻仰,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其间,正如一位含蓄优雅而又不乏迷人的媚的古典美女。这种建筑给生活,给环境增添了不少的的美感与情趣。同时人们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依山伴水的自然怡情,其然身心健康两者皆宜,其极致展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博大与奥妙。 (一)自然美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从假山堆叠的巧夺天工、争奇竞秀与两岸石块的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从“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叶老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充分肯定;从对花墙廊子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所致的幽深含蓄之美至角落处补上几竿竹子和几棵芭蕉的诗意与雅致,或大笔渲染,或细笔勾勒,活脱脱一个中国式的古典美的世界,这与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然灵动、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一脉相承。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大展示了花草树木、石子楼亭的自然美。 (二)空间美 苏州园林都很小,但游人却并不感觉其小,正是这种独特的空间结构处理,让游人深刻体会到其空间美。苏州园林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在咫尺之地,造就出千岩万壑,清流碧潭的山林野趣。 现在让我们分析造就其空间美的原因: 1 、空间分割:世间所有园林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苏州园林的面积更小,想在咫尺间营造出千沟万壑、层次多变、处处有景、方方有境的如诗如画般的园林胜境就需要在造园之初将其完整规划。虽然这样的规划没有固定样式,但还是有道可循的。但在宏观地进行控制上艺术地把握大局。所以说苏州园林中的水在其功能上既起到了分割全园的作用,

矛盾研究简答题自考复习(吴文化视野中的浙西现代作家)

绪论 1、文学存在(地域性),具有地域文化的色彩。 2、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位置和自然疆域内形成的具有强烈区域特征和明显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系统。它在保留 传统文化精神和思想结构的背景下,带有独立性、地域性和特殊性等特征,更多地体现着地区性的风俗传统、心理状态、生存方式和行为规范。 3、最早关注地域风貌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创作是1800年,法国文学史论家斯达尔夫人。1865年,法国文学艺术史家史纳 在《艺术哲学》中以荷兰为例论述了地理环境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他还在论述意大利人和一般的拉丁民族的想象力时说:“表现这种想象力最完全的两大民族,一个是法国民族,更北方式,更实际,更重社交,拿手杰作是处理纯粹的思想,就是推理的方法和谈话的艺术;另外一个是意大利民族,更南方式更富于艺术家气息,更善于掌握形象,拿手杰作是处理那些诉之于感觉的形式,就是音乐与绘画。“ 4、南北文化区别之论,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礼记中庸》中记载孔子的话说:“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北方之强 也,而强者居之”。郑玄对此注说“南方以舒缓为强”“北方以刚猛为强”。早在《左传》襄公十八年的记载中,已经出现了“北风”和“南风”之语。 5、刘勰《文心雕龙》在《物色》篇中初步论及了自然环境对于形成不同文学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6、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基本上是以阴阳来剖析中国最大的区域文化场。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 了中国文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南北形态的差异,全面而深刻地梳理了南北两大地域文化与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关联。 7、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也说“物质上生活还直接影响于习惯及思想。” 8、当代学者在研究我国南北文化的不同特质时也认为:“中国文化向来有南北之分,即北方是实用的、政治的、道德的, 而南方则是飘逸的、艺术的、审美的。” 9、浙东作家大多刚韧、劲直,文风多带“土性”,于是浙东就会出现两个特色鲜明的文学群体:乡土作家群和左翼作家; 反观浙西,如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等作家,大抵多情、浪漫,文风偏于温婉、飘逸,于是浙西就会有浪漫文学创作群体的形成。 10、吴文化地域的论定,一般是指长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即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括上海、南京、苏州、常州、 无锡、镇江以及杭州、嘉兴、湖州以及长江以北的南通、扬州等地区的一个地域整体。 11、所谓“浙西”是历史上钱塘江为界,江之东称为浙东,江之西为浙西,史称两浙。 12、以会稽(绍兴)为中心的“浙东”为越文化范畴,而处于浙西的杭嘉湖则属于吴文化圈。本书涉及的“吴文化”的 概念,是指以太湖流域包括苏南、浙西在内的这个区域偏重于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它泛指该区域人民自古以来的社会生活方式、精神风貌、行为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13、文学的地域性研究可分两种情况:一是研究文学地域风格,研究某一地区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色,即某一 地区生活环境、方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另一种是某个历史时期的特定地域的创作,虽未形成完整的风格或流派特征,但却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共趋性的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在创作上出现了相似的共同特征。这两种情况均可挖掘其地域性的内在的心理特征。 14、从地域的视角研究浙西现代作家,具有多方面意义:其一、从纵向的角度审视,浙西现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 集聚了丰厚的文学库藏。他们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他们的特色也是鲜明的,他们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开拓和建设,具有择定方向和路标的意义。其二,从文学研究的类型来看,文学活动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仿佛是个名符其实的“场”,地域概括了这个“活动场”。因此,对文学的研究不能光从“点型”和“线型”的语码去研究,还应结合地域人文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