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看张生如何娶得崔莺莺

看张生如何娶得崔莺莺

看张生如何娶得崔莺莺

《西厢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书生张生在普济寺遇到了美女崔莺莺,并在其危难之时帮助了她。两人在崔莺莺的侍女红娘的帮助下,互诉衷肠,倾诉爱意。没成想,半路杀出一个崔夫人,声称“俺崔家三代没有白衣女婿,小样儿你想空手套白狼,揍你个满地找牙!要想娶俺家姑娘,得拿出真本事来。”张生问:“啥真本事?”崔夫人鼻子一哼,当当地扔下两个字“状元!”这张生也不含糊,拉着崔莺莺的手唱了一段“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背上行囊,挥挥手,告别了崔妹妹,进京赶考去了。结果,当当的真拿了一个状元回来。于是,花好月圆,郎才女貌,张生携着崔莺莺做神仙眷侣去了。

但这只是一个故事,现实生活中,张生果能凭借状元娶得崔莺莺吗?我们不妨以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为例,看张生如何娶得崔莺莺。

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为三级:地方考试、省级考试、中央考试。我们可爱的张生因为是白身(读书人没有功名),所以必须从头开始考起。

首先,张生参加了户籍所在地的童试,这是所有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起点。如果张生是外地人,他得巴巴地跑回去。很幸运,我们算他是本地人了,免了他的奔波之苦。完了之后,张生还要参加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主持的府试。最后,还有省政府学政大人举行的院试。天啊,这么多!

多吗?别急还有呢。美女哪能如此轻易到手。这一切考试完了之后,张生终于得到了一个称号——秀才。他为此付出了近三年的时间,如果其中任何一次考试失手,得,再等三年。

刚刚参加完地方考试的张秀才刚长出了半口气,秋天在省里举行的升级考试——乡试的通知单就到了。张秀才噎着半口气,想着千娇百媚的崔美女正望眼欲穿地等着他,只好拿起《孟子》狂念“鱼,我所欲也。”

鲜花在盛开,张生顾不得看;知了在鸣叫,张生顾不得赶。秋天终于到了,张生,哦不,张秀才参加了乡试。谢天谢地,张秀才考中了,他现在已改称“张举人”了。明清科举考试制度规定: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其余考中者为“举人”。举人便有了当官的资格,也有了进京参加中央考试的资格。

张举人拿着举人的证书想着这四年的辛苦,不禁百感交集,泪水盈眶。这泪水刚流到一半,同宿舍的学生告诉他,明年是大比之年,加油啊,张生!张生擦干后半截眼泪,对着崔美女的画像高喊:“我努力,我奋斗,我成功!熊掌亦我所欲也!”

冬天,漫天飞雪,山河皆冻。我们可怜的张生在一盏如豆的灯下,认真地念着“舍生而取义也。”旁边守候他的是崔大美女的画像。“呵——”张生呵了一口热气。想想此时与自己同样受冻的莺莺,顿时感慨万千:“莺,别怕,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我们的后代,这苦,咱吃了。”想到这,张生不禁把上次的后半截泪流了出来。

第二年正月,张生终于踏上了参加中央级考试的路程。农历二月,他在考场上挥汗如雨地答着礼部举行的“会试”考卷。虽然北京春寒料峭,但张生心内翻腾似海啸。因为功名就在眼前,美女就在眼前。

会试结束,张生勇夺第一,朝野瞩目。他是不是状元了呢?不,张生此时已被人称为“贡生”,距状元还差一步。紧接着,农历三月十五,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开始了。这是张生最后的决战。“为了莺莺,豁出去了。”张生自己鼓励自己。

殿试结束,皇帝龙目御览,张生获得第一,终于得到了状元的称号!张生喜极而泣,张开双臂,刚要欢呼。“且住,张状元,皇帝有旨。”太监传出了圣旨:所有新科进士到翰林院学习一年,一年后再次考试受职。

张生和新科进士们在翰林院学习了一年的国家法律、政策等等文件,第二年,考试又当当地拿了第一,被授予了翰林学士。他终于可以帽插红花,身披红袍,鸣锣开道娶崔莺莺了。

此时,距他们分别已有六年了。

洞房内,崔美女靠着张状元的肩头,娇滴滴地说:“老公,你现在最想的是什么?”

张状元抽抽鼻子,哇的一声哭出来:“老婆,我后怕啊,第二名的榜眼考了三十年,第三名的探花考了四十年啊!”

崔美女连忙安慰张生:“老公别怕,我们在唐朝,不在明朝啊。”

张生一听,哭得更响了:“那就更完了,在唐朝除了参加科举考试,还有名人举荐一条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