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直模拟击高考]

[直模拟击高考]

[直模拟击高考]
[直模拟击高考]

第5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

[直击高考]本单元包含的章节为中国古代史第五章,涉及的高考考点有(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①北宋的建守和分裂局面的结束②中央集权的强化③科举制度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②庆历新政③王安石变法(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①契丹的兴起和建国②宋辽的和战③西夏的建立④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①金的建立②辽和北宋的灭亡③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④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①蒙古的兴起②成吉思汗的政权建设和征战③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6)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③民族分化政策④元朝的灭亡(7)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①科学技术②理学③教育④文学等

五代、辽、宋、夏、金、元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从列入高考的考点来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政治、民族关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

政治方面:总体趋势是从分裂割据,若干个民族政权的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为了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由于过分地集权,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北宋中期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宋仁宗时出现了“庆历新政”、宋神宗时出现王安石变法,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改革失败。积贫积弱状况依然如故,统一未能完成,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其长期并立,这种分裂对峙局面一直持续到元的统一。元实行了行省制度,有效管辖了广大的版图,说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政制度,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民族关系方面:两宋时期,北部的少数民族如契丹、党项、女真等族都建立过政权。它们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成员和组成部分。我们一方面要掌握各民族政权的建立、发展、与汉政权并存及灭亡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正确地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两宋时期的三次和议,对汉政权来讲,虽属屈辱性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反映了两宋政权的腐败。但客观上维护了长久和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高潮。两宋时期的民族战争,在性质上是有正义性和非正义之分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肯定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文化方面: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三大发明的传播与使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教育、史学、艺术各个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卷概要]

本套试题考查的范围为中国古代史第五章: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考查的内容则重于各历史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套试题的特点是:(1)突出知识的整体性与新颖性。本套试题通过习题训练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把握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结构。在试题的设计上力求把历史知识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构筑历史知识的整

体,如第l~4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为背景,第5~11题以范仲俺、王安石变法为背景,12~15以民族关系为背景,题型设计规范,由浅入深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全面。(2)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宋元历史近几年成为各省高考的重头戏,尽管涉及面比较广,但大多还是围绕改革、民族关系、科技文化来命题,本套试题反映高考的命题这种趋势,使单元练习更富有针对性。如:选择题5—11题、材料题26题就是对改革的相关知识的考查;选择题12—15题、材料题27题就是对民族关系相关问题的考查;选择题22—25题、问答题29题就是对科技文化史的考查; (3)充分发挥史学的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通过22—25题、29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间的“议和”与“战争”,同时掌握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融合相关的史实,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试题全解]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国统一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此,回答1——4题

1、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其中首要措施是(A)

A、削夺大将兵权

B、削弱丞相权力

C、削弱地方的权力

D、扩大科举规模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宋初统治

者吸取了唐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加之宋太祖原是禁军大将,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

所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首先从削夺大将兵权开始。

[答案]A

2、北宋在军事部署上,最能体现其“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目的的是(C)

A、“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兵权

B、解除节度使的权力

C、禁军分别驻守京师和地方

D、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中集中军权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北宋为了消弱地方军事力量,规定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

这就是“强干弱枝”,另一半驻守各地,即“内外相制”。

[答案]C

3、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宋太祖任命文官周渭到这里担任知县,符彦卿亲往城

外迎接,周渭仅在马上拱手致意,—向目中无人的符彦卿心中极为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其

原因是(B)

A.地方行政长官握有驻军将领任免权B、地方军、政、财权分离,互不统属

C、驻军粮饷要依靠地方行政长官支拨D.驻军的实力不强,厢兵、乡兵强大

[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再认、再现能力。知县周渭不把大将符彦卿放在眼里,主要是因为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派转运使管财政。即地方军、政、财权分离,互不统属。

[答案]B

4、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B )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B.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条件

C.消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D.使朝廷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小部分作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条件。同时A、C不是政治方面的影响,D时间不合,北宋初年就设转运使了,而北宋送“岁币”议和是中期以后。

[答案]B

北宋中期统治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范仲淹、王安石先后进行了改革。回答5——11题

5、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C)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括百姓,以备岁币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富室田连阡陌”可知当时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从“为国守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可知北宋统治者是纵容土地兼并的态度。

[答案]C

6、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主要区别在于(D)

A、是否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B、是否在统治危机四伏的背景下进行

C、是否从根本上挽救危机

D、是否在各方面进行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能力。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都是在统治危机四伏的背景下进行,目的都是为了挽救危机,维护封建制度。所不同的是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政治改革,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则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所以正确的答案为D

[答案]D

7.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

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青苗法就是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班费20%的利息;募役法就是政府向不愿服役的人包括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方田均税法就是重新丈量土地,增加国家的田赋收入。它可见这三项措施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答案]A

8.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C)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①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②是王安石变法中实行的“募役法”;③不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④王安石变法中实行的“青苗法”,选项①②④都体现了王安石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观点。

[答案]C

9、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①是利用封建国家权力干预经济②目的在于限制大商人操纵市场③在—定程度上可以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④政府能增加财政收入

(D)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分析四个选项,①反映了该法的特点是政府干预经济,②说明了实行该法的目的,③④说明实行市易法的作用。所以正确的答案为D

[答案]D

10、下列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哪一项与唐代的“庸”相似(B)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内容和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唐代的“庸”规定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就是政府向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与唐代的“庸”相似。

[答案]B

11、“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这段话反映的是( B )

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D、新法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解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青苗取息二分”可知是王安石改革中“青苗法”的内容。“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反映出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由于有利可图,提举使对各郡定额、强制分配,把它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答案]B

五代、辽、宋、夏、金、元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时期,尽管并立的政权间,有战有和,但经济文化的交流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据此,回答12—15题

12、10至13世纪的民族大融合与3—6世纪的民族融合相比较,其最突出的特点是(C)

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B.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条件

C.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D.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能力。10至13世纪即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与3—6世纪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相比较,A、B、D都是两个时期所共有的特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宋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即辽、夏、金学习中原文化、采用中原的政治制度。故出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答案]C

1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D )

A.北宋和辽的友好交流B、在宋辽边境设置榷场

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D.北宋向辽提供“岁币”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可知北宋每年给辽岁币。从“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北宋和辽交付的地点是在雄州。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为D [答案]D

14.澶渊之盟以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B)A.北宋的军事力量受到严重削弱B.宋辽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宋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寂寞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客观影响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澶渊之盟,北宋每年给辽“岁币”,虽属屈辱性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反映了北宋政权的腐败。但客观上有得于经济的发展即“生育蕃息,牛羊被野”,维护了长久和平,所以“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答案]B

15、绍兴和议和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是两宋(C)

A、割让领土

B、屈辱称臣

C、贡纳岁币

D、战败议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澶渊之盟是北宋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同辽签订的和约,北宋与辽约兄弟之国,每年给辽“岁币”,但没有割地。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订立的,和议中含有割地、称臣、给岁币等条款。对比两次议和,相似之处为C [答案]C

16、北宋时期与之并存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为“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甘肃固原东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是(A)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大致地理位置。从材料中少数民族政权东到黄河,西到玉门,南到今甘肃固原,北到蒙古大漠。可知该政权在北宋的西北部,然后联系与北宋并存这个条件,可判定选择A

[答案]A

17.与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推行的猛安谋克制的功能最接近的军事制度是(B )A.募兵制B.府兵制C.禁军制D.保甲制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能力及分析、比较能力。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推行的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隋朝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其功能与猛安谋克制最接近。

[答案]B

18、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其中“靖康耻”是指(B)

A、辽宋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宋金议和,南宋向金议和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灭亡等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靖康”是北宋宋钦宗的年号,即1127年,这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就是指这件事。

[答案]B

19、下列地区在历史上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先后顺序是(B)

①新疆②西藏③广东④黑龙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先后顺序的再认再现能力。西汉时期设立的西域都护统治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秦朝时

设立的南海郡,郡治就在今天的广州。唐朝时黑龙江正式划入了唐朝的版图。故上述四个地区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先后顺序是B

[答案]B

20、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

A、蒙古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

C、辽攻北宋之战

D、辽攻金之战

[解析]本题从民族战争的性质角度命题,考查再认、再现史实和运用正确史实与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辽攻宋、金和金攻宋的战争,都是奴隶主贵族发动的掠夺式战争.是非正义的。故排除B、c、D三项。而蒙古统一中国的战争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应予肯定。

[答案]A

21、元世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不包括(C)

A.设中书省B.设枢密院C、实行行省制度D.设御史台

[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解题时应抓住题目的限定条件来分析。本题所给选项A中书省为元朝时最高行政机关,选项B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选项D御史台为最高的监察机关。以上三项均为中央机关,可排除。只有C符合题目要求,因为行省制度是元政府在地方设置的。

[答案]C

宋元时期,诗词、理学等文化高度繁荣,三大发明的传播与使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回答22—25题

22、李清照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真正寓意是( C )

A.赞叹项羽死的悲壮B.对项羽之死表示同情

C、借赞美项羽来嘲讽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自保的行为

D、借赞美项羽来劝说南宋统治者重用“人杰“奇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金军南下,她离开故土,流落到南方,她非常怀念中原。而当时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所以李清照对此不满,借赞美项羽来嘲讽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自保的行为。

[答案]C

23、在宋代,词用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达到空前繁荣。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B)

①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市民队伍的扩大③苏轼等人对词的革新④程朱理学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②③都是宋词繁荣的原因。而程朱理学兴起于南宋,宋词则在北宋就已繁荣,故它不能作为宋词繁荣的原因。[答案]B

24、受佛教传播的影响( A )

1、魏晋萧梁时,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②董仲舒提出“天命观”

③回族形成④宋代的理学形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佛教传播的影响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魏晋萧梁时,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宋代的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故①和④都受到了佛教传播的影响,而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而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年,③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故②、③与佛教的传播没有关系。

[答案]A

25、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属于宋元时期并领先于当时世界的是( B )

①管形火器的发明子午线长度的测定脚点③《授时历》的颁行④活字印刷术的创制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再认再现能力。解题时注意两个条件:一是宋元时的科技成就,二是领先于当时世界的。①、④是宋代时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③是元朝时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②是唐朝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故正确的选项为B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共24分。要求:分析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

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2 分)

(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2 分)

(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3分)

[解析]此题通过围绕王安石变法措施及评价方面的几段材料,旨在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阅读、比较、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盖免役之法”“而募役必不均矣”和材料二“敛免役钱”得出他们争论的是: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说明实行“募役法”的好处是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宽富而困贫”,使“公民失业”。说明“募役法”的危害。回答第二问、第四问时,可以依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即: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一切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以此理论来思考作答。解答第三问时,要注意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材料二、材料三都是指出变法的危害,可知是反对变法。材料三还指出变法对以后历史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是其不同点。

[答案](1)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宽富而困贫”,使“公民失业”。

(2)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并非(1)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宽富而困贫”,使“公民失业”。

(2)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并非如此,而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为害大、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青苗水利法为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为害久远。

(4)一致。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

27、阅渎下列材料:

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大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

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

材料二:天会(金太宗年号,1123~1138年)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能执工艺自食力者颇足自存,富戚子弟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樱(遭受)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粘罕驱所掠宋人至夏国易马,以十易一:又卖高丽、蒙古为奴,人二金。——《靖康稗史》

材料三:(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上谓宰臣曰:“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金国地方行政单位)户之民,往往骄给,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佃种)取租而已。近已禁卖奴婢,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金史》

材料四: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仁。”—一—一《元史》

材料五:元朝建立后,中原汉学者许衡给元世祖上疏指出:“国朝土宇旷远,诸名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塑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一—一《鲁斋遗书》

问答:

(1)据材料一,指出辽国太宗在位时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分)

(2)据材料五,许衡建议“行汉法”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2分)

(3)对比材料二、三.判断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4)据材料一、三、四,说明契丹、金国、元朝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其统治者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客观效果怎样?(4分)

[解析]此题属于综合型材料解析题,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归纳、理解能力,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本题是以文字材料为背景而设计的,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注意条件限制:时间在宋元时期;主题是民族关系中的旧俗与汉法的关系问题;本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设问,对不同的没问要有针对性;从材料中寻找能体现题意的史实、观点、原理进行分析,对材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要联系到—…国两制问题,也可以说是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材料二:表明当时的金统治者掳掠大量宋人为奴,材料三表明金统治者已采用令汉人佃种而取租的封建剥削方式,材料四和五表明了蒙古族入主中原后采取了汉族政权的社会制度也就是汉法。解题时要注意条件限制,同时要联系教材,对认识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分析。

[答案](1)一国两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2分)(2)后魏、辽、金因“行汉法”而“历年最多”。(2分)(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材料二表明当时的金统治者掳掠大量宋人为奴;材料三表明金统治者已采用令汉人佃种而取租的封建剥削方式。(6分) (4)均采用了汉人的制度。主观动机是维护和,加强对汉人的统治,其客观效果是增进了民族

融合,加速了自身的封建化进程。(6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26分。

28.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5分)其特点是什么?(3分)试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说明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6分)

[解析]本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特点、原因来命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第一小问难度小,主要是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再认再现。作答时注意归纳、语言要简洁。第二小问是本题的难点,要求学生分析措施,

从措施中概括特点。第三小问分析形成原因时,一定要把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思考,即北宋之前曾经历长期的藩镇割剧局面,同时宋太祖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的方式上台的。

措施:(1)集中军权。赵匡胤建立北宋后,解除朝中大将和一些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更戌法”防止武将专权,选编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建立“内外相制”的驻军制度。(2)集中行政权。在中央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在地方,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设通判让其互相牵制。(3)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财政,把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5分)

特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是从皇帝直接控制兵权入手,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3分)

原因:唐朝后期,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造成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最后导致了唐朝的覆亡和五代十国长期的分裂混战局面。宋朝建立时,国家尚未统一。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他通过“陈桥兵变”做了皇帝。他总结了前朝的教训,防止有人效法他发动兵变,所以特别注意把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6分)

29.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从民族政权并立逐渐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历史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

(1)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哪些表现?(4分)其基本特点是什么?(4分)

(2)结合史实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4 分)

[解析] 本题为小切口、深分析、高概括类试题,它以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宋元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为切入点,以指出表现、分析特征来命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深层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关健是审题:一是注意时间是元朝,二是弄清“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包括民族融合、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再从具体史实中分析其特征。解答第二问时注意答题的模式为:特征+史实,但思考时不妨先想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再分析这些科技成果有什么特征,概括出来作为论点,再用史实说明如分析“活字印刷术、“十二气历”、“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等可知这些发明与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

[答案]表现:汉族和边疆各族相互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契丹和女真等族与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藏族地区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澎湖巡检司的设置,加强了对琉球地区的管辖。(5分)

特点: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地方行政区划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中央与地区、中原与边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6分)特征: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领先于世界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有很强的实用性。(3分)表现: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北宋时期为抵御辽、西夏、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北宋沈括创造了有利于安排农事的“十二气历”;元代郭守敬编成了《授时历》,并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5分)

[备考资料]

1、(2005·北京春季招生文综)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A)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措施王安石变法诸措施的再认、再现能力。A、B、C、D四个选项均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A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B旨在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C旨在增加国家的田赋收入,D旨在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答案]A

2.(2004·全国文综)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C )

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有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通过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有关史实再认、再现得知:北宋设立转运使负责把地方上的赋税上缴中央。

[答案]C

3.(2004.上海)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D )

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有关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能力以及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材料中“收入高达22000多万缗”和A相矛盾,B项不是统治危机的根源而是表现,C项和史实不符,D项的含义是庞大的官僚机构和腐败的吏治是造成统治危机的根源。

[答案]D

4.(2004·上海)“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B )

A、宋

B、.元

C、明、D.清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建立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能力以及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获取有效信息:兴起于蒙古草原,后来灭掉了西夏、金、大理、南宋而统一全国,和元朝建立有关史实相对照得出。

[答案]B

5.(2004.北京文综)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D )

A.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

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D.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辽民族关系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对材料进行整理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的分析得出这是指辽统治者自己认为:他们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亚于北宋。只有D项符合这一含义。

[答案]D

6、(2004.天津文综)元朝统一后,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D)

①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②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③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该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民族融合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有关史实再认、再现,四项都符合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表现。所以正确的选项为D

[答案]D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下省尚书中书省

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摘自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睛、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摘自《史学集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的各自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解析]本题三段材料以唐、北宋、元朝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而导致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为中心来命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以及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三省六部制作用、三省的职能,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都可以通过再认再现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材料二“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表明了作者的看法: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材料三能教材上均有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统治,所以实行行省制度。

[答案] (1)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六部。中书省和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2)措施: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合肥四中历史组李安朝搜集整理

电子邮箱icegreen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864113.html,

欢迎光临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864113.html,/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高考模拟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理综模拟考试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5.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的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20届高考全国I卷理综化学全真模拟冲刺卷02

2020届高考全国I卷 理综化学全真模拟冲刺卷02 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7.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B.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②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H2,故A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构成反应物中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①→②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正确;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则①→②的过程放出能量,故C错误;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的过程中Ni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正确。 8.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 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吲哚的分子式为C8H7N,故A错误;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CHO中C是sp2杂化,立体构型是平面形,因此苯甲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全部共面,故B错误;苯甲醛中含有醛基,能使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时,出现红色沉淀,中间体中不含醛基,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现象,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故C正确;1 mol中间体中含有2 mol苯环和1 mol碳碳双键,因此1 mol中间体最多与7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9.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模拟卷20

1.(2015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计算题;光的折射定律;34(2)) (10分) 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ABC放置于真空中,∠B=30°,CA的延长线上S点有一点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由D点射入玻璃砖,如图所示。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垂直BC边射出,且此光束经过SD用时和在玻璃砖的传播时间相等。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BD=√2d,∠ASD=15°。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 ②S、D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 ①由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i=45°,折射角r=30°(2分) n=sini sinr (2分) 可得n=√2(1分) ②在玻璃砖中光速v=c n (2分) 光束经过SD和玻璃砖的传播时间相等,有 SD c =BDsin30° v (2分) 可得SD=d(1分) 答案:①√2②d 2.(2015呼和浩特高三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计算题;光的折射定律;34(2))(10分) 如图所示,山区盘山公路的路面边上一般都等间距地镶嵌一些小玻璃球,当夜间行驶的汽车的车灯照上后显得非常醒目,以提醒司机注意。若小玻璃球的半径为R,折射率是√3,今有一束平行光沿直径AB方向照在小玻璃球上,试求距离AB多远的入射光线经玻璃折射→表面反射→玻璃折射后,能够射出后沿与原方向平行返回,即实现“逆向反射”? 解析: 光路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θ1=2θ2(2分) n=sinθ1 sinθ2=sin2θ2 sinθ2 =2cos θ2=√3(3分)

解得cos θ2=√3 2 ,θ2=30°(2分) θ1=60°,sin θ1=√3 2 d=R sin θ1=√3 2 R(3分) 答案:√3R 3.(2015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作图题,计算题;光的折射定律;34(2))(10分) 如图为一平行玻璃砖,折射率为n=√3,下表面有镀银反射面。一束单色光与界面的夹角θ=30°射到玻璃表面上,结果在玻璃砖右边竖直光屏上出现相距h=4.0 cm的光点A和B(图中未画出)。 ①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示意图; ②求玻璃砖的厚度d。 解析:①光路图如图所示(光线无箭头不得分) (2分) ②设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为γ 则有n=sin(90°-θ) sinγ (1分) 解得γ=30°(1分) 设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为α,则有sinγ sinα=1 n (1分) 解得α=60°(1分) 由几何关系得h=2d tan γ·cot 60°(2分) d=6 cm(2分) 答案:①见解析②6 cm 4.(2015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计算题;光的折射定律;18(2)) (9分)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O为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的圆心,B为半圆柱形玻璃的顶点。一条平行OB的光线垂直于玻璃界面入射,从A点射出玻璃,出射光线交OB的延长线于C点,AO=AC,∠ACO=α。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 ②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 解析:①由光路图可知 入射角i=α,折射角r=2α(1分) n=sinr sini (2分) 解得n=2cos α(2分) ②光在玻璃过的路程s=R cos α(1分) 传播时间t=s v (1分)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c(1分)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2020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2)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引起人类恐慌,主要是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 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C.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正确的叙述是 A.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都要经过衰老和坏死的过程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 C.有丝分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数目的唯一方式 D.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正确叙述有几项: ①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个体的保存②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③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④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 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 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 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5.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C.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6.以下图示分别是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其中,假设和推论与图示相符的是()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及答案全套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及答案全套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O 16 Cu 64 Mn 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甲、乙、丙、丁为细胞内某些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 B.乙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 C.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2.我国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了核糖核酸酶RNaseP(E)加工tRNA前体pre-tRNA(S)的机制(如图所示)。RNaseP是一种通用核酶,由特定蛋白与特定RNA形成的复合体,它能加工tRNA前体的核苷酸链的5’端,最终形成成熟的tRNA(P),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构成RNaseP和pre-tRNA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B.RNaseP是一种通用核酶可加工多种核酸,故不具有专一性 C.RNaseP能使pre-tRNA转化为tRNA所需的活化能明显降低 D.水稻叶肉细胞中含有成熟tRNA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对应截取三种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这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IAA和赤霉素、含赤霉素、含IAA三种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培养3天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从幼根获取相应切段进行处理,结果与上图一致 B.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切段伸长具有两重性 C.该浓度IAA对切段S2的促进生长作用低于切段S3 D.该实验结果可证明赤霉素和IAA共同作用促进伸长效果更好 4.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结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生成醛甾酮诱导蛋白(AIP),AIP可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促进细胞ATP的产生,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醛甾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 B. 醛甾酮的作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 醛甾酮-受体结合物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Na+ 5.下图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家族每代都有患者,测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 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正常情况下,Ⅲ中女性均患病 D.若该病致病基因为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则Ⅲ中可能岀现患病男孩 6.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P-31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时必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基因A与其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不一定相等 C.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D.造成同卵双生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2“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 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 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 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3.下图是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甲中,切断②,刺激④,不会发生反射,但⑤有反应 B.在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的方向一致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新冠病毒COVID-19,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化学成分相似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C. A 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5.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 B和b指导 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 品系X hB X 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二起, B纯合(X hB X hB、X hB 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 导致的 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 的

2020高考理综模拟预测卷及答案

2020高考理综模拟预测卷及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可能是蛋白质或RNA,均具有专一性 B.不仅仅是大分子物质,某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胞吐运出细胞 C.观察藓类的小叶,能观察到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液泡周围 D.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的起源关系可解释病毒的寄生性 2.数学模型是研究生命发展规律,发现和分析生命现象的工具。下列现象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其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 O浓度的变化 2 C.沙丘、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D.在温度和pH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 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现象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是通过基因表达实现的 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中彩球总数不一定相同 C.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明显缩短复制所需要的时间 D.HIV的遗传物质会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浆细胞增殖、分化 B.人体感染HIV后不能发生免疫应答,不能产生抗体 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都是蛋白质或脂质 D.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是神经冲动传导的基础 5.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调查的过程或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可以采用调查法和系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人类伴性遗传问题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 C.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 D.林德曼运用定量分析揭示了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6.某种昆虫(2n=56)的性别决定类型未知,为XY型或ZW型中的一种。体色正常对体色透明为显性,由一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T、t控制;身体有斑点对无斑点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基因G、g控制;各种性状雌雄虫均有。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性别决定为XY型,则体色正常有斑点雌虫的基因型有4种 B.若性别决定为ZW型,则体色正常有斑点雌虫的基因型有2种 C.经过减数分裂,雌虫和雄虫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均不相同 D.可选择体色不同的雌虫和雄虫,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性别决定类型 7.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旧聚酯高效再生级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中聚酯是天然高分子有机物 B.“长飞光纤光缆技术创新工程”中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全国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S 32 Na 23 C 12 Cl 35.5 Mg 24 AI 27 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中,所选用的实验试剂或实验材料,不 太理想的是 A.病毒均为非细胞生命体, 以复制的方式繁殖 B.控制病毒性状的基因位于DNA或RNA上,要借助宿主细胞的 原料才能合成自己的病毒核酸和外壳蛋白 C.从图中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合成的DNA 要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才能表达 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在细胞外代谢 3.疟疾是流行于热带地区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疟原虫可通过雌按蚊叮人时由血液侵入肝细胞和红细胞,发作时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患者高烧、昏迷,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青蒿素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细胞膜)—线粒体功能,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使其损失营养,而又不能从宿主细胞得到物质补充,因而很快死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B.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它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膜结构破坏其功能也会丧失。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共同协作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是细胞代谢和繁殖的基础。4.黑朦性白痴是由于人溶酶体内缺少一种酶造成的遗传病。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内部的pH为5,细胞质基质的pH为7.2。以下有关溶酶体和黑朦性白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可以通过膜主动运输吸收H+,故其内部的pH较低 B.溶酶体有“自溶”和“他溶”功能:既能分解吞噬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又能分解 自身正常的细胞或细胞器 C.溶酶体内的多种酶均由核糖体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加工 D.黑朦性白痴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5.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 苗端长出(见右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生长素向近苗端运输从而促进其长 (芽)叶但抑制其长根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6.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定昼夜节律。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per及其三个等位基因per5、per L、per01都仅位于X染色体上,突变基因per s、per L、per01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19h( per s)、29h( per L)和无节律( per01)。下图所示为野生型及纯合突变体l、2、3的羽化节律,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导致per s、per L、per0l出现 B.突变体1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F1羽化周期均为24h C.突变体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1羽化周期大约为19h D.突变体3与2杂交,F1雄性的羽化周期与野生型不同 7.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合成氨B.高炉炼铁 C.生产硫酸 D .石油分馏 8.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理科综合第1页(共16页)理科综合第2页(共16页)

2019高考理综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理综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理综 目录 2015高考理综模拟试卷 (2) 第I卷(126分) (2) 第Ⅱ卷(174分) (8) 2015高考理综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20) 选择题部分 (20) 非选择题部分 (20) 物理部分 (20) 化学部分 (22) 生物部分 (23)

2015高考理综模拟试卷 第I卷(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链霉素能让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说明链霉素能让DNA直接通过核孔 B. 中心法则适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但是不适用于病毒 C. 翻译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ATP和RNA聚合酶 D. 转录过程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有A—U,C—G,T—A,G—C 2. TIBA(三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有关TIBA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 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 B. 用适当浓度的TIBA浸泡大豆种子,能提高萌发率 C. 若没有TIBA,采用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让大豆增产 D. 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的效果 3. 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蛋白质注入细胞中,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于: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膜 ②卡尔文向小球藻提供14C标记的CO2,并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③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④要证明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可以将15N标记的细菌放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后,再检测后代DNA放射性的强弱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4. 用血球计数板测得某培养基中肿瘤细胞密度为6000个/mL,经过6小时后,将培养液稀释10倍,测得肿瘤细胞密度为9600个/mL。下列关于该肿瘤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种肿瘤细胞在6小时内分裂了4代 B. 这种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一次约需1.5小时

2021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高考模拟理综试题及答案

高考理综模拟考试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高考理综模拟卷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17届高考理综模拟卷(一)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或结构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D) A.性激素和磷脂分子 B.胰蛋白酶和tRNA C.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 D.胰岛素和细胞骨架 【解析】性激素、磷脂分子属于脂质,A项错误;以RNA作为模板,翻译的产物为蛋白质;t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B项错误;神经递质中的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都不是蛋白质,C项错误;胰岛素和细胞骨架都是蛋白质,D项正确。 2.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蓝藻细胞的光合片层膜上含有色素和光合酶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C.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 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解析】蓝藻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中含有色素和光合酶,因而蓝藻具有光合作用能力,A正确;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仅含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呼吸酶,B错误;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有利于细胞间信息交流,C正确;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内质网是脂质合成车间。D正确。 3.图1是某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用与该遗传病相关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制成探针对家系中1~4号四个个体分别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 A.图2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杂交带2为致病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基因检测时所形成的杂交带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解析】根据图1分析,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4号基因型为aa,其父母1、2都是Aa,3号可能是AA或Aa,根据图2可知a、b、d的基因型相同,则说明c是4号aa,且3号的基因型肯定是Aa,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杂交带2为致病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基因检测时所形成的杂交带,B正确;3号基因型为

2020年高考全国I卷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高考全国1卷模拟理科综合试题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Al-27S-32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的淀粉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B.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某些酶的合成原料 C.“寨卡病毒”的核酸中含有脱氧核糖与核糖 D.脂质可以被苏丹Ⅰ染液染成橘黄色 2.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镜可观察到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所形成的细胞板 B.个体衰老时,体内细胞不再分化 C.克隆猴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有关T2噬菌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B.T2噬菌体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分散的核糖体 C.T2噬菌体合成蛋白质时,位于DNA上的终止密码不代表任何氨基酸D.T2噬菌体的染色体发生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要控制好诱变剂的剂量,就可以定向突变 B.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不会出现三倍体细胞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是有利变异 D.达尔文曾指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5.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体内的细胞拥有稳定而适宜的存活条件。对此的相关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在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用所辐射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25eV ,则 氢原子辐射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种数为 A .2 B .3 C .4 D .5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 图 像),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s 时刻图像乙的切线交时间轴t=1.5s 点处,由此判断质点乙在t=0时刻的速度是质点甲速度的 A .15倍 B .25倍 C .38倍 D .58倍16.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两根长直导线A 、B 垂直于纸面水平放置,两导线中通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a 点为A 、B 连线的中点,a 、b 两点关于B 对称,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1、B 2,方向均竖直向下,则撤去匀强磁场和长直导线B 以后,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A .102 B B -,120232 B B B -+B . 102B B +,120232B B B +-C .102B B -,120232B B B +-D .102B B +,120232B B B -+17.如图所示,小球B 用细线悬挂静止,将小球A 从图示位置斜向上抛出的同时将细线剪断,不计空气阻力,结果两个球在空中相遇,已知两球开始时的位置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A 抛出时的初速度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θ >B .α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