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兰科植物检索

兰科植物检索

兰科植物检索
兰科植物检索

兰科植物,兰科花卉分属检索表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拼音名:lanke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科学分类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科:兰科 Orchidaceae

中国植物志:17:1

亚科

拟兰亚科

杓兰亚科 Cypripedioideae

树兰亚科

兰亚科 Orchidoideae

香荚兰亚科

兰科(学名:Orchidaceae

植物俗称兰花,亦叫胡姬花,

是开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

样性的科,约有超过800个

属和25,000

列出超过30,000

另外100,000余个园艺家培

养的交配种和变种。英国皇

家植物园的“世界兰花对照

表”列出了约24,000

的种名,每年还会增加约800个新种。兰科植物的种类比包括硬骨鱼纲的所有脊椎动物还要多,约占单子叶植物纲所有种类的1/4。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兰科与水玉簪科分类于微子目内,在1998年发表的APG 分类法中归于仙茅目中,而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则将其列于天门冬目下,并认为与仙茅科亲缘关系接近。兰花由于植物区系的极度复杂性,花的所有特征都充分表现对昆虫授粉的高度适应性,并与真菌建立共生关系,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顶点。回到顶部

(奇*((乐))欢迎您在()奇*乐植(物(网)查看w w w*z$hiwu%w,*com更多花卉植物种植栽培养护知识各种花卉*图片图谱

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生活方式有地生(如红门兰、白芨、绶草等)、附生(或有石生,绝大部分兰花皆有附生习性)和最奇特的腐生(如天麻、山珊瑚、上须兰、蕙兰属的大根兰和多根兰等等),也有少数为攀缘藤本(如香草兰),有须根,附生的有气根;茎直立、悬垂或攀缘;单叶互生,有叶鞘;花因与昆虫的授粉模式而特化出唇瓣,花器构造复杂;假鳞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器官,主要

见于附生兰。有些品种的花朵大型而美丽,而且具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因此常被作为花卉栽培观赏。

除了南北二极外,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尤以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最多。常见的品种有蕙兰、春兰、寒兰、建兰、墨兰、石斛兰、兜兰、蝴蝶兰、万代兰、文心兰与嘉德丽雅兰等。

国兰的概念

中国很早就有兰花的概念。《诗经·郑风·溱洧》有:“溱与洧,方涣涣兮,仕与女,方秉蕑兮。”《离骚》吟:“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中国的兰科植物计有6个亚科、17个族、26个亚族及173个属大约100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而台湾原生兰约有95个属。其中,蕙兰属中有8

种兰在大中华地区被称为国兰,均为地生兰。

兰科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兰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兰花为浙江省省花。

兰科所有属:

Acampe 脆兰属 , Acanthephippium坛花兰属 , Acriopsis 合萼兰属 , Aerides 指甲兰属 , Agrostophyllum禾叶兰属 , Amitostigma 无柱兰属 , Androcorys 兜蕊兰属 , Anoectochilus 开唇兰属 , Anthogonium 筒瓣兰属 ,

Aphyllorchis 无叶兰属 , Apostasia 拟兰属 , Appendicula 牛齿兰属 , Arachnis 蜘蛛兰属 , Arundina 竹叶兰属 , Ascocentrum 鸟舌兰属 ,

Bletilla 白及属 , Brachycorythis苞叶兰属 , Bulbophyllum 石豆兰属 , Bulleyia 蜂腰兰属 , Calanthe 虾脊兰属 , Callostylis 美柱兰属 , Calypso 布袋兰属 , Cephalanthera 头蕊兰属 , Cephalantheropsis黄兰属 , Ceratostylis 牛角兰属 , Chamaeanthus 低药兰属 , Chamaegastrodia叠鞘兰属 , Changnienia 独花兰属 , Cheirostylis 叉柱兰属 , Chiloschista 异唇兰属 , Chrysoglossum 金唇兰属 , Cleisostoma 隔距兰属 , Coeloglossum 凹舌兰属 , Coelogyne 贝母兰属 , Collabium 吻兰属 , Corallorhiza 珊瑚兰

属 , Corybas 铠兰属 , Corymborkis 管花兰属 , Cremastra 杜鹃兰属 , Cryptochilus 宿苞兰属 , Cryptostylis 隐柱兰属 , Cymbidium 兰属 , Cypripedium 杓兰属 , Cyrtosia 肉果兰属 , Dendrobium 石斛属 , Dendrochilum 足柱兰属 , Didymoplexiella锚柱兰属 , Didymoplexis 双唇兰属 , Diglyphosa 密花兰属 , Diphylax 尖药兰属 , Diplandrorchis双蕊兰属 , Diplomeris 合柱兰属 , Diploprora 蛇舌兰属 , Disperis 双袋兰属 ,

Doritis 五唇兰属 , Epigeneium 厚唇兰属 , Epipactis 火烧兰属 , Epipogium 虎舌兰属 , Eria 毛兰属 , Eriodes 毛梗兰属 , Erythrodes 钳唇兰属 , Erythrorchis 倒吊兰属 , Esmeralda 花蜘蛛兰属 , Eulophia 美冠兰属 , Flickingeria 金石斛属 , Galeola 山珊瑚属 , Gastrochilus 盆距兰属 , Gastrodia 天麻属 , Geodorum 地宝兰属 , G oo dyera 斑叶兰属 , Grosourdya 火距兰属 , Gymnadenia 手参属 , Habenaria 玉凤花属 , Hancockia 滇兰属 , Haraella 香兰属 , Hemipilia 舌喙兰属 , Herminium 角盘兰属 , Herpysma 爬兰属 , Hetaeria 翻唇兰属 , Hippeophyllum 套叶兰属 , Holcoglossum 槽舌兰属 , Holopogon 无喙兰属 , Hygrochilus 湿唇兰属 , Hylophila 袋唇兰

属 , Ione 堇兰属 , Ischnogyne 瘦房兰属 , Kingidium 尖囊兰属 , Lecanorchis 盂兰属 , Liparis 羊耳蒜属 , Listera 对叶兰属 , Ludisia 血叶兰属 , Luisia 钗子股属 , Malaxis 沼兰属 , Malleola 槌柱兰属 , Microtatorchis拟蜘蛛兰属 , Microtis 葱叶兰属 , Mischobulbum 球柄兰属 , Monomeria 短瓣兰属 , Myrmechis 全唇兰属 , Neofinetia 风兰属 , Neogyna 新型兰属 , Neottia 鸟巢兰属 , Neottianthe 兜被兰属 , Nephelaphyllum云叶兰属 , Nervilia 芋兰属 , Neuwiedia 三蕊兰属 , Nothodoritis 象鼻兰属 , Oberonia 鸢尾兰属 , Odontochilus 齿唇兰属 , Orchis 红门兰属 , Oreorchis 山兰属 , Ornithochilus 羽唇兰属 , Otochilus 耳唇兰属 , Pachystoma 粉口兰属 , Panisea 曲唇兰属 , Paphiopedilum 兜兰属 , Papilionanthe 凤蝶兰属 , Parapteroceras虾尾兰属 , Pecteilis 白蝶兰属 , Pelatantheria 钻柱兰属 , Pelexia 肥根兰属 , Pennilabium 巾唇兰属 , Peristylus 阔蕊兰属 , Phaius 鹤顶兰属 , Phalaenopsis 蝴蝶兰属 , Pholidota 石仙桃属 , Phreatia 馥兰属 , Platanthera 舌唇兰属 , Pleione 独蒜兰属 , Podochilus 柄唇兰属 , Pogonia 朱兰属 , Polystachya 多穗兰

属 , Pomatocalpa 鹿角兰属 , Porolabium 孔唇兰属 , Porpax 盾柄兰属 , Pteroceras 长足兰属 , Renanthera 火焰兰属 , Rhynchostylis 钻喙兰属 , Risleya 紫茎兰属 , Robiquetia 寄树兰属 , Sarcoglyphis 大喙兰属 , Sarcophyton 肉兰属 , Satyrium 鸟足兰属 , Schoenorchis 匙唇兰属 , Sedirea 萼脊兰属 , Smithorchis 反唇兰属 , Smitinandia 盖喉兰属 , Spathoglottis 苞舌兰属 , Spiranthes 绶草属 , Staurochilus 掌唇兰属 , Stereosandra 肉药兰属 , Stigmatodactylus指柱兰属 , Sunipia 大苞兰属 , Taeniophyllum 带叶兰属 , Tainia 带唇兰属 , Tangtsinia 金佛山兰属 , Thelasis 矮柱兰属 , Thrixspermum 白点兰属 , Thunia 笋兰属 , Tipularia 筒距兰属 , Trichoglottis 毛舌兰属 , Tropidia 竹茎兰属 , Tsaiorchis 长喙兰属 , Tuberolabium 管唇兰属 , Tulotis 蜻蜓兰属 , Uncifera 叉喙兰属 , Vanda 万代兰属 , Vandopsis 拟万代兰属 , Vanilla 香荚兰属 , Vexillabium 旗唇兰属 , Vrydagzynea 二尾兰属 , Yoania 宽距兰属 , Zeuxine 线柱兰

属。

兰科形态特征

单叉柱兰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的1科,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与豆科的第3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一个十分进化的支系,大多数都是虫媒植物。

花常美丽或有香味,一般两侧对称;花被片6,均花瓣状;外轮3枚称萼片,有中萼片与侧萼片之分;中央花瓣常变态而成唇瓣,唇瓣由于花序的下垂或花梗的扭转而经常处于下方即远轴的位置,基部常有囊或距;雄蕊与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蕊柱。蕊柱顶端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

个柱头凹穴;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来,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团块,有时一部分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块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变成固态的粘块,称粘盘,有时粘盘还有种种柄状或片状的延伸附属物,称蕊喙柄;花粉团与花粉块柄是雄蕊来源的,而粘盘与蕊喙柄则是柱头来源的,两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块,但花粉块也并非都由这4

个部分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进化的类群中才有;花粉团质地有粒粉质与

蜡质之分,数目一般为2~8个。兰科植物凭借这种特殊构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适应于昆虫传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传粉的。染色体基数x=6~29。花粉大多为四合体,仅少数原始类群中为单粒。无萌发孔,具一薄壁区,1槽或2小槽,或具3~4个略呈圆孔状的萌发孔。地兰科史中无关于兰科花粉的记载,但大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始新世(意大利北部),称Protorchis,接近于今日的红门兰属。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附生兰,亦即附生于岩壁或乔木之上。这一类兰花主要见于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中透光处,如金蝶兰属、卡特兰属等。它们的茎常变态而成肥厚的假鳞茎。叶也常常有厚的角质层,有时变成肉质,也有变成圆柱形的。气生根通常比较发达,外面复以肥厚的根被,间有小孔相通,在下雨时能迅速吸收水分。少数种类的气生根甚至变成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除附生兰外,还有地生兰与“腐生兰”。它们生于地上,多半见于腐殖质丰富、荫蔽、排水良好的地方。“腐生兰”没有叶绿素,如天麻,靠蜜环菌取得养分。兰科植物由于种子很小(每个蒴果可含 0.3~400万个种子),胚乳极端退化,胚也没有分化,多数需要靠真菌共生来促进其萌发,尤其“腐生兰”与地生兰更是这样。

兰科生态分布

兰科共700脆兰属20000多种,分布遍及全球,主要在热带地区。中国产1171属约1247种,以云南、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种类最多。主要的属有:石豆兰属、玉凤花属、石斛属、羊耳蒜属、虾脊兰属、舌唇兰属、毛兰属、角盘兰属和杓兰属等。中国特有属和特有种比较丰富,有些特有属非常原始,如进兰属、无喙兰属等。兰科植物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附生兰,亦即附生于岩壁或乔木之上。这一类兰花主要见于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中透光处,如金蝶兰属、卡特兰属等。它们的茎常变态而成肥厚的假鳞茎。叶也常常有厚的角质层,有时变成肉质,也有变成圆柱形的。气生根通常比较发达,外面复以肥厚的根被,间有小孔相通,在下雨时能迅速吸收水分。少数种类的气生根甚至变成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除附生兰外,还有地生兰与“腐生兰”。它们生于地上,多半见于腐殖质丰富、荫蔽、排水良好的地方。“腐生兰”没有叶绿素,如天麻,靠蜜环菌取得养分。兰科植物由于种子很小(每个蒴果可含0.3~400万个种子),胚乳极端退化,胚也没有分化,多数需要靠真菌共生来促进其萌发,尤其“腐生兰”与地生兰更是这样。。

兰科经济意义

中国产的兰属、万带无叶兰兰属、石斛属、蝶兰属、兜兰属等为重要花卉;天麻、白芨、石斛等至今仍供药用。此外,香果兰属中有少数种类可提取香精,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兰科经典分类

经典分类系统通常把兰科和水玉簪科放在一起,组成微籽目。但J.哈钦森则主张把假兰族从兰科中分出,作为一个独竹叶兰立的假兰科,并与小金梅科一起放在给血草目中。诚然,小金梅科中的仙茅属不仅体态接近于假兰族,两者花粉形态也很相似。但是有些学者通过对单子叶植物表皮气孔器的研究,发现假兰族与其他兰科成员一样,气孔没有副卫细胞,而小金梅科则有2个副卫细胞。其他如蕊柱、果实、种子等也不同于小金梅科,故一些学者仍主张将假兰族留在兰科内。兰科包括 4个亚科5个族。

假兰亚科

花辐射对称或近辐射对称;雄蕊2~3,宿存;柱头顶生,3裂,无蕊喙;花粉单粒,不形成花粉块;子房3室,中轴胎座;种子具厚壳,无透明种皮,极少例外。含假兰族1族,包括三蕊兰属和假兰属。

杓兰亚科

花两侧对称,唇瓣囊状,2枚侧萼片通常合生;雄蕊2,宿存;柱头顶生,向下弯,不明显的3裂。无蕊喙;花粉单粒,不形成花粉块;子房1或3室,中轴柳兰胎座或侧膜胎座;种子具厚壳或具透明翅状外种皮。含杓兰族1族,包括杓兰属和兜兰属等。

鸟巢兰亚科

花两侧对称,极少例外;雄蕊通常1,凋落;柱头侧生,常凹陷,极少顶生,通常有蕊喙;花粉一般为四合子,形成花粉块;子房1室,侧膜胎座;种子一般具透明翅状外种皮。分两族:①鸟巢兰族,包括一些非常原始的属,如进兰属、双蕊兰属以及无喙兰属等。②树兰族,包括万带兰属、石斛属等产于热带地区的属。

兰亚科

花两侧对称;雄蕊1,花药基部与蕊柱完全合生,宿存;柱头侧生,凹陷或突出,具蕊喙;花粉为四合子,形成花粉块,花粉块粒粉质,由许多小块组成;子房1室,侧膜胎座;种子具透明翅状外种皮。含兰族1族,包括红门兰属和玉凤花属等。

兰科代表植物

鹤顶兰

属:鹤顶兰属产地分布:其分布非常广泛,除了中国以外,在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甚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等地的丛林鹤顶兰中都能看到其鲜艳的花朵。形态特征:花茎直立,生于假鳞茎的侧面。花朵大型、较多,花期长。花色变化范围很宽。生长习性:鹤顶兰喜光,在亚热带地区,可以在直射阳光下生长,但气温不要太高。景观用途:盆栽观赏。培育繁殖:一是科学繁殖。其可通过无菌播种和组培法大量繁殖;一般以分株繁殖为多;常在春季新芽萌发前或开花后暂短的休眠期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生长健壮的植株2?D3年可以分株一次;将植株从盆中倒出,去掉旧营养土,再将生长密集的假鳞茎丛小心分开,使每3个假鳞茎成一丛,并带有新芽。

万带兰

属:万带兰属产地分布: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形态特征:是典型的附生兰类。叶片在茎上排成两列,花较大,色泽鲜艳,有粉红色、黄色、紫红色。总状花序从叶腋抽生,有花10~20朵。生长习性:万带兰要求高温、高湿和较强的阳光,适于热带地区栽培。北方需在高温温室种植,室温保持在20℃以上可用木框种植,吊在空中。景观用途:适于盆栽观赏。暖带可于庭院种植。培育繁殖:用组织培养和试管苗栽培繁殖。

美丽兜兰

别名:拖鞋兰、美丽囊兰、香港兜兰属:兜兰属产地分布:中国广西、云南有分布。泰国和印度也有。形态特征:每苗有叶6~8片,绿色,背面稍浅,基部有亮紫色斑点,中脉向下呈龙骨状。冬春季开花,通常为一

朵花,花大型,色彩比较朵,以黄绿色为主,背萼为粉红色。生长习性:有的生长在地上,有的附生在树权或岩石表面。自然生长于湿润、具有散射光的半阴环境。直射阳光和干旱的气候对兜兰生长极为不利。兜兰喜温暖环境,生长适温3~9月为16~18℃,9月至翌年3月为12~16℃。冬季温度,绿叶型兜兰越冬的夜间低温在5℃以上,斑叶型兜兰夜间温度不低于景观用途:除园林布置以外,开始用于盆栽观赏。培育繁殖:兜兰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贝母兰

属:贝母兰属产地分布:产中国南部之关东、云南暖热地区,印度也有分布。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附生性,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状矩圆形,顶端叶2片;叶革质,矩圆状披针形,花茎在2叶片之间着生,花茎短,花长常为1多,少数2-3朵,黄色,苞片长,鞘状,脱落,唇瓣三裂,基部凹下,蕊柱有翅,花期秋季(7—11月)。生长习性:繁殖用分株。要求温暖、潮湿、半阴、疏松透水、耐久的栽培基质。常用泥炭藓,树叶。泥炭土加木炭栽培。温室内盆栽或木框,越冬温度10℃以上。

独蒜兰

别名:一叶兰属:独蒜兰属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生或半附生。假鳞茎狭卵形,顶生1叶,叶于花同时出现,叶基部狭窄成柄,抱花葶。花葶高15~25cm,花1朵,淡紫色或粉红色,花大而艳,唇瓣不明显,3裂,有2~5条褶片。生长习性:喜半阴、凉爽、通风环境,宜植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耐寒性较强,越冬温度不低于10℃。花期夏季。景观用途:适作盆栽室内观赏。培育繁殖:分株或无菌播种法繁殖。

报岁兰

别名:墨兰、建兰、国兰、拜岁兰属:兰属产地分布:中国广东、福建及台湾等省,印度支那、日本、缅甸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根长而粗壮。假鳞茎椭圆形。叶剑形,4-5枚丛生,叶长50-100厘米,宽可达3厘米,光滑,端尖,直立性。花葶高约60厘米,常高出吉面,着花5-15朵,花瓣多具紫褐色条纹。花期11-1月。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报岁兰耐寒力稍弱,在华中地区栽培,冬季需移入室内越冬。多野生于湿润山谷的疏林下,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兰根均分布于表土层中,根长可达50-80厘米。在树下半荫处生长最为繁茂,在南坡日光较充足而干燥处,叶稍黄而着花多;而在阴坡,叶浓绿繁盛。景观用途:本品是著名的珍贵盆花,常设置兰圃进行专类栽培。它无花时叶态飘逸,四季常表,有“看叶胜看花”的誉称。开花时花容清秀,色彩淡雅,幽香四溢,耐人品味。一些兰属杂交种是国际上名贵的切花,一支花在常温下水插可观赏1个多月。兰花的花、叶均可药用;花可食用。培育繁殖: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虽可用播种繁殖,但实际应用很少,主要用于杂交育种。近些年来,兰花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繁殖,进展较快。

杓兰

别名:紫花杓兰属:杓兰属产地分布:原产中国北部地区,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北分布广泛。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30cm,具根茎,茎生叶3~4片,椭圆形。花单生,苞片叶状,花被紫红色,唇瓣呈兜状。花期4~5月。生长习性:喜夏季凉爽、湿润、半阴环境,宜于

肥沃、疏松砂壤土生长。景观用途:杓兰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需要进行人工司种驯化,使之成为家庭花卉,盆栽可用于装点室内环境。培育繁殖:繁殖多采用分株法,也可用组培培养育苗。人工栽培须选择背风向阳小气候。栽培用土一般选用泥炭土、细沙,按2:1的比例混合而成。

石斛

别名:金钗石斛、吊兰花属:石斛属形态特征:多年报春石斛生草本花卉,为气生兰。茎细长,节膨大,叶柔软或革质,顶部叶片在冬季有时宿存。叶带状披针形或卵圆形,花序着生在上部节处,上萼片和瓣片近等长且同形,侧萼片、瓣片与蕊柱合生,形成短囊或长距,唇瓣大且变化较多,基部有鸡冠状突起。花黄色和白色,也有黄白相间。生长习性:增高温,冬季有明显的修眠期,耐旱力较强。培育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花后进行。

石仙桃

别名:石橄榄、石上莲属:石仙桃属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形态特征:根茎肥厚,短匍匐伏。假鳞茎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肉质。叶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短柄。花亭从被鳞片包被住的幼小假鳞茎顶端伸出。总状花序,直立或下垂,有花8-22朵。花绿白色。花期4-5月。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半阴而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常生于山野间岩石上或其他树上。景观用途:石仙桃假鳞茎硕大似桃,青翠犹如碧玉,叶色鲜绿光亮,是一种清雅别致的室内观赏植物。假鳞茎可供药用。培育繁殖:用分株繁殖。

虾脊兰

属:虾脊兰(根节兰)属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或落叶花卉,株高40-50cm,地下部分为根茎,似虾脊。叶宽大呈椭圆形,略带皱折。花茎从叶丛中抽生,较长,穗状花序顶生,花色有白、黄及青紫色和红紫色,花期3-5月。生长习性:耐高温,怕冷,喜半阴的环境,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景观用途:以分株繁殖为主,一般在花后进行,2-3年一次。

蝴蝶兰

别名:蝶兰属:蝴蝶兰属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花卉,茎较短。叶卵状蝶兰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质地较厚,全缘。花茎较长,有时会出现分枝,呈拱形,花茎上着花10-15朵,花朵呈蝴蝶状,花色有白色、黄色、红色,也有在白色或黄色花瓣上夹有红色和褐色斑点,花期为2-4月,有时7-8月也可开第二次花。生长习性:阳性,不耐寒,喜空气湿润,土壤以排水良好的为宜。培育繁殖:分株繁殖,秋季进行。

芳香石豆兰

别名:石枣子属:石豆兰属产地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东南部。是中国特产。形态特征芳香石豆兰:根状茎纤细。假鳞茎矩圆形,顶生1叶。叶革质,矩圆形,先端微凹,基部骤狭成短柄。花葶纤细,直立,顶生1朵花。花大,淡黄色。生长习性:喜阴湿环境,常附生于山间密林中树上。景观用途:芳香石豆兰花大而有香味,适宜附生于庭园树上或假山上,是装饰庭园荫蔽处的好材料。培育繁殖:用分栽假鳞茎繁殖。

白芨

别名:良姜、紫兰属:白芨属产地分布: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各省,分布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cm,假鳞茎呈扁球形,黄白色,叶3-6片,广披针形,基部鞘状抱茎而生,平行脉突起

使叶片形成皱褶。总状花序,着花3-7朵,花被片6,不整齐,花淡紫红色,花期4-5月。蒴果圆柱形。生长习性:喜凉爽气候及腐殖质丰富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半阳地也可栽培,但干旱、高温,会使叶片枯萎黄。3月下旬萌芽,霜后地上枝叶枯萎。景观用途:常丛植于疏林下或林缘隙地,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假鳞茎入药,有清肺和胃止血之效。培育繁殖:一般采用分株繁殖,春季萌发新叶前掘起老株,将假鳞茎分别成几份,每份带1-2个芽,另行栽植。

短距槽舌兰

属:槽舌兰属产地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北、四川、云南形态特征:茎短。叶条形,半圆柱状。花小,萼片及花瓣纯白色,唇瓣白色有红紫色条纹,中部有黄斑。短距长约6毫米。花期5月。生长习性:喜多湿与半阴环境,需要的光度是全日照的40-60%,相对湿度为70%。常附生于乔木树皮上。景观用途:短矩槽舌兰叶形清秀,花色艳丽,是良好的悬挂花卉。培育繁殖:用分株繁殖。

苞舌兰

别名:兰草属:苞舌兰属产地分布: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印度东北部、缅甸形态特征:陆生兰。假鳞茎扁球形,具1-3枚叶。叶狭披针形,先端渐尖,具柄。总状花序顶生,疏生2-8朵花。花黄色。生长习性:生于山野林间、山坡路旁或田野。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通风的环境。景观用途:苞舌兰株形优美,初夏开花,芳香远逸。适宜于假山园坡地或林下片植,也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培育繁殖:用假鳞茎分株繁殖。。

兰科部分属种介绍

白及属

约6种,分布于东亚,其中4种产中国:白及、小白及、黄花白及和台湾白及。假鳞茎均供药用,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陆生兰,具假鳞茎;叶数枚,具折扇状蜘蛛兰脉;花数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常较艳丽;唇瓣3裂,上面有褶片,侧裂片多少围抱蕊柱;蕊柱细长,无蕊柱足;花粉块8,成2群,粒粉质,有不明显的花粉块柄,无粘盘。

石豆兰属

近1000种,分布于热带,中国有36种,产南部。附生兰;假鳞茎生于细长的根状茎上,顶端具1叶,极罕2叶;花葶从假鳞茎底部或两假鳞茎之间的根状茎上抽出,通常具头状花序、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罕有减退为单花;3枚萼片相似,侧萼片基部宽阔并与蕊柱足合生,但其内缘不粘合;唇瓣小,肉质,铰链般地着生于蕊柱足,活动,不裂;蕊往短,常有明显的翅,翅向顶端延伸成一对芒状或齿状附属物,高出于花药之上;蕊柱足明显,花粉块4,多少成2对,蜡质,一般无附属物,罕有具粘盘。

虾脊兰属

约100种,分布于除南美洲外的全球温暖地区(包括中美洲),中国约有40种,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区均产之。陆生兰,有短的根状茎;茎通常较短且多少变为假鳞茎状,全部为叶鞘所包;叶数枚,通常较大,干后变黑色;花葶从叶腋或茎基部侧面抽出;花中等大,排成总状花序;唇瓣下部与蕊柱全部或一部分合生成管状,基部有距;蕊柱多半较粗短,直立;柱头有时分为2个,位于距口两侧;花粉块8,成2群,蜡质,多数具明显的粘盘。

隔距兰属

近1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澳大利亚,中国有大序隔距兰等16种,个别种类,如蜈蚣兰,向北可达青岛与连云港,为本属中分布最北的一种。附生兰,茎直立或悬垂;叶扁平或圆柱状;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通常具较多的小花;唇瓣3裂,有距;距通常具纵隔鸢尾兰膜,分距为两室,罕有隔膜退化为狭脊的,在距的后壁上具1枚大的胼胝体,它有时与唇瓣基部的突起连接,完全封闭距的入口;蕊柱粗短,基部较宽,呈金字塔状,具明显的蕊柱足或无足;花粉块2,具不等的裂隙,有蕊喙柄及粘盘。

贝母兰属

近2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中国有16种,产南部至西南部。附生兰或陆生兰;假鳞茎顶端具1-2叶及花葶;花大,通常数朵排成总状花序,有时减退为单朵,艳丽;萼片常凹陷;唇瓣3裂,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两侧,唇盘基部凹陷;蕊柱直立,长而有宽翅,无蕊柱足;花粉块4,蜡质,有花粉块柄。

兰属

约40种,主要分布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大洋洲与非洲,中国有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不少被广泛栽培,如墨兰、建兰、春兰及蕙兰等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为园艺珍品。陆生兰或附生兰,极罕为不具绿叶的腐生兰,多半有假鳞茎;叶成簇,近基生,通常带状,极少为椭圆形而具柄;花葶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具多花或少有减退为单花;花中等大;唇瓣3裂,具2条纵褶片;蕊柱较长,稍向前倾;花粉块2,近球形,蜡质,有裂隙,生于共同的花粉块柄上,有粘盘。柳兰。回到顶部

杓兰属

约40种,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有23种,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全国均产之。陆生兰,具根状茎;叶2至数枚,茎生或少有近基生;花通常单朵或2-3朵,少有更多;中萼片一般宽大,侧萼片常合生为一,较少例外;唇瓣囊状,较大;蕊柱下弯,具2枚侧生雄蕊和一个巨大的背生退化雄蕊;柱头顶生,下弯,柱头面扩大,稍3裂;花粉不粘合成花粉块。

石斛属

约14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中国有60种,产秦岭以南各省区,尤以西南与台湾最多,其中不少种类可供药用,如石斛、细茎石斛、钩状石斛、细叶石斛等的茎经加工后即为中药。有些种类亦供观赏。附生兰,有根状茎;茎一般较长,有时分枝,具多节,纤细或膨大成种种形状;叶茎生,通常多枚,扁平,两侧压扁或圆柱状,基部有时具关节;总状花序常生于茎上部节上,具数朵至多朵花,少有减退为单花;花大、艳丽;侧萼片与蕊柱足合生成萼囊;唇瓣不裂或3裂,基部有时有短爪,无距;蕊往较短,有明显的蕊柱足;花粉块4,蜡质,无附属物。

羊耳蒜属

约250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北温带,中国有45种,约有19种产台湾,其余以西南为最多。陆生兰或附生兰;茎多少膨大,通常形成种种形状的假鳞茎;假鳞茎具1至多节;叶1至多枚,基生、茎生或生于假鳞茎顶端,有时具关节;花葶从假鳞茎顶端发出,具总状花序;唇瓣常较萼片与花瓣宽大得多,通常不裂,近基部常有1-2枚胼胝体;蕊柱长,常向前弯,上部多少有翅,无蕊柱足;花粉块4,成2对,蜡质,无花粉块柄。蜘

蛛兰

毛兰属

约57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中国有36种,产南部至西南部。附生兰,通常具根状茎;茎常膨大成种种形状的假鳞茎;较少不膨大,具1至多节;叶1枚至数枚,通常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处,较少在不膨大的茎上呈二列排列,扁平或圆柱状;花序侧生或顶生,有时减退为单花;萼片背面与子房常被绒毛;侧萼片多少与蕊柱足合生而成萼囊;唇瓣活动或不活动,无距;蕊柱足短或长;花粉块8(极罕为4),成2群,每群具一花粉块柄。

兜被兰属

6种,分布于欧洲至东亚,其中兜被兰与二叶兜被兰等4种亦产中国。陆生兰,具块茎;叶常2枚,近基生;总状花序顶生,偏向一侧;中萼片与花瓣靠合成兜状;唇瓣3裂,基部有距,距常多少向前弯;蕊柱短;柱头2,多少棍棒状;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组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

鸢尾兰属

约300种,分布于非洲与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有20种,产南部,以西南与台湾为最多,其中较常见的有狭叶鸢尾兰与棒叶鸢尾兰等。附生兰,常丛生,具茎;叶2列,肥厚,两侧压扁而互相套叠,有时有关节;总状花序常呈圆柱状,具许多密集的小花;萼片常外折;花瓣常较萼片为狭;唇瓣位于上方,基部多少抱蕊柱;蕊柱极短,无蕊柱足;花粉块4,成2对,无花粉块柄。。回到顶部

红门兰属

约100种,分布于整个北温带以及亚洲和北非的温暖地区,中国约16种,全国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均产之。陆生兰,具根状茎或块茎;叶1至数枚,生于茎上或近基生;花中等大,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中萼片常与花瓣靠合而成兜状;唇瓣基部有距;蕊柱直立,短,与花药基部完全合生;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联合而成,有花粉块柄,粘盘藏于粘囊中。

天麻属

约20种,分布于东亚、马来西亚至大洋洲,中国有3种,其中天麻从东北至西藏均产之,根状茎供药用,有熄风镇痉作用,为著名中药。腐生兰,具块状根状茎;花序通常数花至多花,极罕减退为单花;花中等大;萼片与花瓣合生成管状,顶端5齿裂,萼裂片大于花冠裂片;唇瓣藏于管内;无距;蕊柱一般较长,具短的蕊柱足;花粉块2,粒粉质。近来我国用人工繁殖已取得成功。(参阅《植物学报》,16(3);288-290,1974。)

蝶兰属

约3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澳大利亚,中国有4种,其中蝶兰P. wilsonii Rolfe产云南,海南蝶兰P. hainanensis Tang et Wang产海南岛,台湾蝶兰P. aphrodite Reichb.f. 和小花蝶兰P. equestris(Schauer)Reichb. f. 产台湾。本属植物花艳丽,不少种类栽培供观赏。附生兰,茎很短;叶扁平或圆柱状;花序常较松散,有时分枝;花常较大,少有较小;侧萼片常略与蕊柱足合生,但一般不形成萼囊;唇瓣3裂,常有胼胝体或其他附属物,无距;蕊柱有明显的蕊柱足;花粉块2,有裂隙,蜡质,具条形或匙形的蕊喙柄和较大的粘盘.

约5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中国有12种,产西南至台湾;其中石仙桃分布最广。假鳞茎疏离或密集,顶端具1-2叶;花葶生于假鳞茎顶端,与幼叶同时出现;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序轴常多少曲折;侧萼片背面通常具龙骨状突起;唇瓣基部无耳状小裂片,但有囊;蕊柱较宽而短,顶端有宽阔的翅,围绕花药,无蕊柱足;花粉块4,蜡质,具弹性花粉块柄。手参

手参属

约10种,分布于北温手参带,其中手参与西南手参等3种产中国,前者见于东北至西藏,后者产西南。陆生兰,具掌状分裂的块茎;叶数枚,茎生;总状花序顶生,具较密集的花;中萼片与花瓣分离;唇瓣前部3裂,基部具细长的距;蕊柱短;柱头2,较大,近楔形;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与粘盘。。回到顶部

玉凤花属

约600种,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均产之,中国约有70种,以西南为最多。陆生兰,常具块茎;叶近基生至茎生,常2至数枚,较少为1枚;花大小变化较大,通常多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萼片相似;花瓣通常2裂;唇瓣通常3裂,基部一般有距,极罕无距;蕊柱短;蕊喙厚而有臂;柱头 2,多半分生;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

舌唇兰属

约200种,分布于北半球,向南可达中美洲和热带亚洲,中国约40种,南北均产之,以西南为最多。陆生兰,常有块茎;叶基生或茎生,1至数枚;总状花序顶生,具数朵花;中萼片常与花瓣靠合成兜;唇瓣一般不裂,舌状,基部常呈耳状,有距;蕊柱贴生于唇瓣基部;药室平行或叉开;柱头1个;花粉块2,由许多松散小块组成,有短的花粉块柄与粘盘。

堇兰属

中国有7种,产台湾、云南、西藏,体态极近斑叶兰大苞兰属,区别点在于本属的花苞片比花(连同子房与花梗)短,两个花粉块柄与粘盘(4个花粉块,每2个成一组,各具1个花粉块柄与粘盘)互相分开。但近代大多数学者均主张并入Sunipia.(关于这两个属的合并与专论,可参阅Kew Bull.26:183-184,1971。)。回到顶部

寄树兰属

约20种,分布于东南亚,其中寄树兰R. succisa(Lindl. )Tang et Wang 和大叶寄树兰R. spathulata(Bl. )J. J. Smith亦产中国海南岛等地。附生兰;茎坚硬,悬垂;叶扁平,有关节;花序分枝或不分枝,具许多小花;唇瓣3裂,基部有距;距较大,前壁有一肉质胼胝体,后壁常有一个叉状附属物;蕊柱短,无蕊柱足;花粉块2,有裂隙,蜡质,具长的蕊喙柄和小的粘盘。

万带兰属

约6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中国南部有8种,其中琴唇万带兰V. concolor BI. ex Lindi. 分布于西南至广西。本属花较大,且花期较长,不少种类曾被栽培供观赏。附生兰,茎较长;叶扁平或少数近圆柱状,2列,有关节;总状花序近直立;花数朵疏离,较大;萼片与花瓣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短距;蕊柱短,基部两侧常增厚而凸起,蕊柱足不明显;花粉块2或4,前者有深裂隙,蜡质,具宽而短的蕊喙柄和较大的粘盘。

仅梅兰1种,产中国广东梅县。腐生兰,体态近似无叶兰属Aphyllorchis,区别点在于本属花被辐射对称,即唇瓣与花瓣完全相同,而且柱头位于蕊柱顶端,即顶生或近顶生。为中国特有的一个原始属。

花被片均呈花瓣状;雄蕊1或稀可2,与雌蕊生长在一起而形成1个合蕊柱。一八一兰科

植物单轴生长,不具假鳞茎或肥厚的根状茎、块茎等;花粉团十分坚硬,通常有粘盘柄。Trib. Vandeae Lindl 万代兰

大一植物学简答题

简答题 2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的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4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5 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6 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

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植物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理意义。 ☆7、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答: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其维管束鞘发达,是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种“花环”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C3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等,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是薄壁的,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中为少;肉层是厚壁的,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C3植物中无“花环”结构,且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很少,这是c3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8 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 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9 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答: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有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强,因为被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

植物学章节答案

植物学章节答案

第一章答案 二、判断与改错 1. ×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 2. √ 3. √ 4. ×改错:"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改为"因所观察的是无原生质体的木栓细胞"。5.√ 6.√ 7.×改错:将"蛋白质"改为"水"。 8.×改错:将"一切植物"改为"除细胞,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 9.×改错: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 10.√ 11.√ 12.×改错:题改为:"胞质运动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向"。 13. √ 14. ×改错: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 15. √ 16. ×改错:将"G1"改为"S"。 17. ×改错:?quot;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18. ×改错: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改为"后期1"。 19. √ 20. ×改错:删出"生活"二字,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 21. ×改错:将"微丝"改为"微管"。 22. √ 23. ×改错:将原生质体改成原生质。 24. ×改错:将:"核糖体"改为"白色体"。 25. ×改错:将"将"合成糖"改成"蛋白质"。 26. ×改错:将"细胞内"改成"液泡"。 27. √ 28. ×改错:将"侧生分生组?quot;改成"次生分生组织"。 29. ×改错:将"胞间隙"改成"胞间层"。 30. √ (三)填空 1. 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 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 细胞壁、质体、液泡 4. 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 蛋白质合成 6. 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 7. 初生壁、胞间层

(实习心得体会)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

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

认识菌根——《农业技术基础》教学分析

认识菌根——《农业技术基础》教学分析 课本《农业技术基础》中的“根瘤和菌根”一节讲述了细菌和放线菌可以与植物形成根瘤,而对菌根是这样描述的:“油菜、玉米、柑橘等许多农作物和果树的幼根,常有白色的丝状物覆盖着,这是真菌与根建立的共生体,称菌根”;“在菌根的共生体中,真菌的菌丝起着根毛一样的吸收作用”。此外,在《种植技术》的有关果树、蔬菜、花卉、大田作物和药用植物生产章节中,共有八处出现了菌根一词。在教学中,常有学生问:“放线菌有没有参与菌根的形成?”、“有菌丝起吸收作用,根尖还存在吗?”、“常见植物有哪些种类能形成菌根?”。回忆大学所学知识,相关内容实在太少,是后来读了不少有关菌根的专著,才对菌根有了一个总体认识。 科学家把植物根系与非放线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称做菌根,将参与菌根形成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根据菌根形态结构特征的不同,将菌根分为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内外生菌根、兰科菌根、浆果鹃类菌根、水晶兰类菌根和欧石楠类菌根等七类。 一、丛枝菌根 丛枝菌根是球菌门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分布最广,是最重要、最古老的一类菌根。其特有结构是丛枝与泡囊。菌丝通常无横隔,而其他类型菌根菌丝均有横隔。形成丛枝菌根的根系仍能继续生长,根毛的生长发育也不受抑制。所有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都形成丛枝。真菌侵入根系皮层细胞内,其菌丝连续二叉式生长,呈树枝状,即丛枝。丛枝是丛枝菌根最重要的结构,是真菌和植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丛枝菌根真菌是活营养体真菌,必须通过根内丛枝从寄主获得碳水化合物。真菌菌丝在根内产生泡囊,或在土壤中形成类似泡囊的结构,泡囊具有繁殖、储藏养分功能。目前已发现地球上90%的维管植物都能形成丛枝菌根,而具有外生菌根和内外菌根的植物占3%,具有其他类型菌根的植物占4%,而至今发现没有菌根的植物只占3%;不能形成或很少形成丛枝菌根的只有十字花科、藜科、石竹科、莎草科、蓼科、灯心草科、荨麻科等十余科的全部或部分植物,形成丛枝菌根最普遍最广泛的是豆科和禾本科植物;课本中的全部果树(银杏、石榴、猕猴桃、板栗、枣、葡萄、柿、梨、桃、李、枇杷、杨梅、草莓、柚、柑橘、甜橙、酸橙、金柑、枳、柠檬)、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大麦、甘薯、水稻、高粱、绿豆、花生、大豆、棉花、烟草、苎麻、甘蔗)、大部分蔬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黄瓜、丝瓜、冬瓜、西瓜、豇豆、菜豆、胡萝卜、芹菜、莴笋、葱、大蒜、韭菜、姜、芋)、部分花卉(茉莉、月季、玫瑰、非洲菊、菊)、部分药用植物(西洋参、薄荷、金银花)均能形成丛枝菌根。 二、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由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侵染寄主植物幼嫩根的皮层,菌丝不进入细胞内部,而仅在根系表面和细胞壁之间延伸生长;外生菌根由菌套、哈氏网、外延菌丝、菌索以及菌核等组成。在植物吸收根表面,形成一层由菌丝体紧密交织而成的菌套,是吸收、贮藏养分的器官;在根系皮层细胞间隙形成类似网格状的结构,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植物学 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分,总40分) 1.石竹科的子房1室室,具有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 2.双子叶植物原始花被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常2 层;合瓣 花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上,珠被常1 层。 3.苏铁的大孢子叶羽状分裂,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_, 在松柏纲 大孢子叶称为珠鳞,买麻藤纲珠被形成珠孔管。 4.表明苏铁和银杏具有联系,是它们在生殖过程中都产生兼作 吸器的的花粉管;大形陀螺状有多数鞭毛的精子;前胚期具有具有多数的游离核阶段。 5.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6.(8分,每空1分)无花果属的学名是:Ficus ;Cinnamomum是樟 属的学名;茶的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 ;大豆的学名是:Glycine max;Cymbidium sinensis是墨兰的学名;Oryza sativa是水稻的学名;人参的学名为Panax ginseng ;Cucurbita是 南瓜属的学名。

7.菊科植物的萼片, 通常变态为冠毛、鳞片和倒刺三种类型。 8.山毛榉科的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果为坚果, 外有总苞(壳斗)包被。 9.写出右下图中小叶罗汉松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套被; (2)种子; (3)苞片; (4)种托; (5)苞片。 10.泽泻科植物具有离生的雌雄蕊,缺乏胚乳的种子。 11.在松柏纲四个科中, 松科的珠鳞与苞鳞大部分分离, 杉科的珠鳞与苞鳞 大部分合生, 柏科的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 而南洋杉科珠鳞退化、苞鳞发达。 12.在所学过的被子植物中, 具有下列特征的各举两个科: (1) 心皮多数, 分 离, 螺旋状排列的有木兰科、毛茛科。(2) 叶对生, 子房下位的有茜草科、桃金娘科。(3) 叶有香气并有透明腺点的有芸香科、桃金娘科。(4) 茎具双韧维管束的有夹竹桃科、萝摩科。(5) 植物体具白色乳汁的有桑科、夹竹桃科。

菌根

菌根 mycorrhiz 植物根与真菌组成的共生体。具有这种共生特异性的真菌称为菌根菌。 种类和特征已知能在根部形成菌根的植物有2000多种,能在植物根部组成共生体的真菌种类也很多。根据菌根的形态可区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在植物根表面缠绕大量的真菌菌丝,形成密实的菌丝鞘,其中部分菌丝伸入根组织的外层细胞间隙中,构成胞间的菌丝网络,称为哈式网,成为菌丝与宿主物质交换的场所(图1)。外生菌根改变了植物根的形态,使根的分枝增多,侧根缩短。外生菌根的真菌主要是Basidio mycetes,宿主主要是树木,如松科、柏科、杨柳科等。 内生菌根包括泡囊—从枝菌根(VA菌根)、兰科菌根和杜鹃花科菌根。其中主要的是VA菌根。菌根的菌丝着生于根组织皮层细胞间隙或细胞中,但不进入内皮层和中柱。一些菌丝伸出根外与土壤接触,但不在根表面形成菌丝鞘。因此,受VA菌感染的根系形态没有改变。这种菌在根皮层细胞内的菌丝末端,可以反复二叉分枝形成类似吸器的丛枝,某些菌丝可以膨大形成直径为50微米的泡囊(图2)。VA菌根的真菌主要为Endogonaceac科。宿主植物很广泛,除十字花科和藜科外,大多数农作物都能感染菌根菌。而且它们与宿主植物之间无专一性。 生长条件VA菌对温度很敏感,在10~20℃以上,扩展迅速,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明显增高,而在16℃以下则急剧减小,8℃时几乎停止扩展。 菌根的形成还受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尤其是与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和磷肥中水溶性磷含量有关。水平越高,菌根感染率越低。

图1 未感染根与外生菌根剖面 (a)未感染的根(b)外生菌根 1.中柱; 2.表皮层; 3.哈氏网; 4.菌丝鞘 图2 VA菌根着生于植物根组织中的示意图

植物心得体会

2011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始学习植物学的时候,学姐就跟我们说之后会有一次的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2011-10-23,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认识一种植物,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或拍照,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晰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晰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次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即使下雨天,依然没使我们停下实习的脚步,依然撑着伞,一路认植物。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 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也看到了与恐龙统一时期的桫椤,还有以板状根闻名的红拷树。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金毛狗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福建出名的南靖热带雨林,那里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异、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兴奋、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爱好,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由于这次实习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 但是,今年的野外实习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野外实习经费不足。交通费、住宿费、实习物品费等,明显高于往年。希望校方今后酌情增加野外实习经费;否则,经费问题将会显得十分棘手;作为其结果,全盘考虑、重新选址也许迫不得已。 (2) 野外工作压力大。带队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为采集多种动物标本而跋山涉水,时刻操心野外安全事宜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故野外工作负担实在太重。为保证野外实习的顺利执行,请校方考虑酌情增加人力以缓解野外实习工作的高压。 通过参加野外实习,学生们巩固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自我锻炼与提高。总体而言,野外实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感谢老师的指导!篇二:植物学心得体会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外出实习的机会很是难得,因此这次实习是令我很兴奋。虽然这次去实习时为了学的更多的知识,但是还未去实习时我就开始在幻想去实习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神秘,实习时是多么的开心。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实习时间历时三天(2011年11月9号~11号),第一天实习是小哨山上,我早晨9:00出发,下午13:30坐车回来。我们的任务是上山采集植物并将采集好的植物制作成

植物学练习题及解答

1.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2. 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一,自花传粉:(1)两性花,花的雄蕊常围绕雌蕊而生,而且挨得很近,所以花粉易于落在本花的柱头上。(2)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必须是同时成熟的。(3)雌蕊的柱头对 于本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中雄配子的发育没有任何生理阻碍。 二,异花传粉:(1)花单性,而且是雌雄异株植物;(2)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在雄、雌蕊异熟现象中,有雄蕊先熟的。(3)雄、雌蕊异长或异位的,也不能自花 传粉。(4)花粉落在本柱头上不能萌发的,或不能完全发育以达到受精的结果。 3. 简述孢原细胞到形成成熟胚囊的过程。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大孢子经过三次有丝分裂,形成了8个核,8个核进一步形成7 个细胞的胚囊,即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内有两个极核。有的植物种类;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在受精前,仍保持分离状态,有 的植物种类,二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一,称为次生核。 4. 简述双子叶植物花和禾本科植物小穗的组成。 双子叶植物花分为五部分: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被又分为花萼和花冠,雌蕊分为柱头、花柱、子房。乔本科植物 小穗分为浆片、外稃、雄蕊、子房、内稃、柱头、花丝、花药、颖片。 5.请叙述小枝与复叶的区别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称为单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称为 复叶。 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 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结构形成后,由于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 木桩形成层的活动,接着进行次生生长,从而形成次生结构,和根的 次生生长相同,使茎不断加粗。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共篇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共 篇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篇一: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 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篇二:植物学实习报告 1.实习任务与目的: 植物分类学野外实习时植物分类学教学中必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我们形象生动的了解并熟悉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和生活习性,在了解生态环境的同时,认识常见植物的科属及特征甚至功能,初步学会植物标本采集,压制,鉴定和保存等方法,在巩固课堂认识的同时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争取顺利完成

6种兰科植物菌根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研究2009

第37卷 第7期2009年7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Sci.Ed.) Vol.37No.7 J ul.2009 6种兰科植物菌根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研究3 伍建榕a,吕 梅b,刘婷婷a,刘 丽a,马焕成b (西南林学院a保护生物学学院,b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摘 要] 【目的】探讨6种兰科植物地下营养根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菌根真菌侵入方式及在菌根内的分布和消长状况,为菌根真菌与兰花共生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连续切片的方法,用分离自野生状态的菌根真菌菌株CLB113和CLB111接种春兰(Cy mbi di um goeringii)、墨兰(Cy mbi di um sinense)、虎头兰(C y mbi di um hookerianum)和卡特兰(Cattley a sp.)、齿瓣石斛(Dend robi um devonianum)、长距石斛(Dend robi um longicornu)种子繁育组培苗,使共生形成菌根,观察菌根形成途径及结构,并与自然状态下的菌根结构进行比较。【结果】经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菌根与非菌根(组培苗根)在根的基本结构上没有明显区别,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根中是否有入侵的菌根真菌,在皮层细胞中常见到分布不匀、形状不一、着色较深的菌丝结;不同兰科植物真菌的入侵方式不同,地生兰菌根真菌是通过破坏根被组织侵入根皮层细胞,而附生兰菌根真菌是通过通道细胞进入;在光镜下观察到的菌丝结,在电镜下是真菌菌体围绕皮层细胞核所形成的。【结论】兰花与菌根真菌的共生机理是,菌根真菌侵入兰花的皮层细胞内,使其中存在有大量新定殖的菌丝和正在被消化的菌丝,随着菌丝及菌丝团被逐渐消解吸收,伴随新菌丝的生长和侵入,内生真菌可不断地为兰花提供营养,促进兰花快速生长。 [关键词] 兰科植物;菌根;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中图分类号] S682.31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29387(2009)0720199209 Study on observation of the mycorrhiza under optical and electronic microscope of six orchids WU Jian2rong a,L V Mei b,L IU Ting2ting a,L IU Li a,MA Huan2cheng b (a Facult y of Protection and S out hwest Forest College,b Key L aboratory of B iodiversit y Conservation in S out hwest China of S tate Forest ry A dminist ration,S out hwest Forest College,Kunming,Yunnan65022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mycorrhizal of orchids is a nat ure p henomenon,but how does t he f ungus p rovides nut rition for t he orchids to support t he growt h is t he solution to manual cultivation of orchids.【Met hod】Optical and elect ronic micro scope was used to obserue CLB113etc.【Result】We found t he pat h2 way of infection and st ruct ure of mycorrhizal in Cy mbi di um goeri n gii,C.si nense,C.hookeri anum and Den2 d robi um devoni num etc,which demonstrated t hat t hey had typical orchidaceous root s wit h velamen and t hick cortical tissue.For t he terrest rial orchids,t he infection pat hway was t hat f ungi invaded velamen first2 ly and t hen entered cortical tissue by breaking t he velamen.But for D.devoni num of orchid,t he f ungi en2 tered t he cortical tissues t hro ugh passage cell and t he colonized and infected ot her cells co ntinuously by means of hyp ha penetrating t he cell wall.【Conclusion】Thus,it can be concluded t hat t he mechanism of symbiosis between orchid and mycorrhizal is as follows:first,cortical tissues is infected by mycorrhizal.Af2 3[收稿日期] 200821022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71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6Z057B);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9B05) [作者简介] 伍建榕(1963-),女,福建清流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森林病理学及资源微生物利用研究。 E2mail:wujianrong63@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880053.html, [通信作者] 马焕成(1962-),男,湖南武冈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困难地段的生态恢复与生物质能源林培育。 E2mail:mahuanch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880053.html,

兰科植物图谱,兰科植物图片大全

兰科植物图谱,兰科植物图片大全 热带兰图片大全热带兰,很显然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兰花,或许是因为气候的原因,此种兰花有很多的气生根,花朵也会格外的艳丽,常见的品种有石斛兰、卡特兰、蝴蝶兰、蕙兰、文心兰、兜兰、万代兰等。3269飘扬的彩带——飘带兜兰飘带兜兰的外形,就像偏偏起舞的美女,拿着彩色的缎带,绕着舞台转着圈,享受着舞蹈的美妙和灵动。545云南特产——紫毛兜兰紫毛兜兰,花比较雅致,色彩比较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瓣较厚,花朵开放期比较长。属观赏类花草。340杏花微雨逢君——杏黄兜兰兜兰属植物是兰科植物最具欣赏价值的物种之一,而杏黄兜兰因其非常罕见的杏黄花色,填补了兜兰中黄色花系的空白。杏黄兜兰花大色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355报春兜兰来报春报春兜兰,植株丛生。花绿黄色,背萼绿色,花瓣平展、扭曲,绿黄色,退化雄蕊心形,绿色;花期春夏季。232国王兜兰的盛世美颜国王兜兰为绿叶兜兰的一种,花朵异常美丽,两侧的侧瓣呈飘带状,螺旋下垂,潇洒飘逸,长度约为30厘米,它的开花率极低,要经过7~8年栽培才可能开花。所以异常珍贵!300把你捧在手心——捧心兰捧心兰原生于中南美洲多雾的森林之中,属于群聚的附生植物,常附着于树上或岩石表面。其花朵大、有蜡质、花期持久,花型呈现

艳丽的三角形。318霸气侧漏钻喙兰钻喙兰,植株具发达而肥厚的气根。根粗6-16毫米。茎直立或斜立,通常长3-10厘米,有时更长,粗1-2厘米,不分枝,具少数至多数节,密被套叠的叶鞘。502独立高山之巅——琴唇万代兰琴唇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极具观赏价值。298高贵典雅紫香兰紫香兰,兰科接瓣兰属(紫香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轭瓣兰或接瓣兰。因花瓣以紫色为基调色,偶有香味,故得名。820 造型奇特的兜兰兜兰,又称拖鞋兰,是栽培最普及的洋兰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林中,花期长,部分种类可四季开花。461 报岁新春——墨兰墨兰又名中国兰,常生于山地林下溪边,花序直立,花朵较多,从上往下一个序列排下来,丛生众多却丝毫没有拥挤之感。386 带着禅气的花朵—文殊兰文殊兰跟佛教颇有因缘,它名字是来自于端坐在佛家寺院里,神情端庄,为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文殊菩萨,是人间智慧的化身。260 舌心点水—大雪素 大雪素,因叶宽、花白如雪,且花型端庄和谐,清雅高洁而得雪素一名。又因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开花,又名元旦兰。197 丛间舞女——文心兰文心兰,别名吉祥兰,跳舞兰、舞女兰、金蝶兰、瘤瓣兰等,整颗植株轻巧、

药用植物学答案

《药用植物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 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是 A黄酮类 B强心苷 C皂苷 D生物碱类 E酚类 2.马兜铃花的特征是 A花被管基部球形 B花被管顶端向一侧扩大 C花被管顶端3裂 D雄蕊12 E雄蕊6 3.具有单性花的科是 A马兜铃科 B蓼科 C小檗科 D葫芦科 E天南星科 4.具有托叶的科是 A豆科 B木兰科 C桑科 D罂粟科 E 蓼科 5.蓼科植物的特征是 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C花两侧对称 D花辐射对称 E托叶形成鞘状 6.何首乌花的特征是 A花被外侧3片背部有翅 B花被5裂 C花被6裂 D花被外侧3片背部无翅 E花白色 7.百合科植物的果实是 A瘦果 B蒴果 C胞果 D浆果 E核果 8.商陆科植物的特征是: A单叶互生 B全缘 C单被花 D重被花 E子房上位 的特征是: A草本 B单叶 C复叶 D特立中央胎座 E中轴胎座10.为Campanulaceae的植物是 A太子参 B党参 C沙参 D华山参 E人参11.具有两侧对称花的科是 A毛茛科 B百合科 C豆科 D天南星科 E唇形科12.属于Ranunculaceae的属是 A天南星属 B乌头属 C铁线莲属 D百合属 E黄精属13.花两侧对称的科或属是 A乌头属 B唇形科 C百合科 D木兰属 E忍冬科14.沙参属的特征是 A有白色乳汁 B花钟形 C具心皮柄 D聚合果 E蒴果 的特征是 A草本 B灌木 C雄蕊离心式发育 D具有花盘 E聚合果16.小檗科的特征是 A草本 B灌木 C聚合果 D单雌蕊 E单性花主要特征是 A含有皂苷类化合物 B常为木质藤本 C花单性 D雄花的雄蕊通常6 E伞形花序 属的特征是 A藤本 B乔木 C单性花 D辐射对称花 E浆果19.具油细胞的科是

大学植物学试题及答案汇总-植物学题库及答案

植物学复习 绪论 一.填空题 1.植物界几大类群中, 哪几类属高等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管植物包括哪几个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大类群植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维管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颈卵器; ________植物具有花粉管; ________植物具有果实。 4.植物界各大类群中, 称为孢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颈卵器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5.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三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三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而裸子和被子植物二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二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上述四类植物又可合称为_________植物。 6.从形态构造发育的程度看, 藻类、菌类、地衣在形态上_________分化, 构造上一般也无组织分化, 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殖器官_________, _________发育时离开母体, 不形成胚, 故称无胚植物。 7.维德克(Whitaker)把生物划分为五界系统。即_________界、__________界、________界、__________界和____________界。 8.藻类和真菌的相似点, 表现在植物体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生殖器官都是________的结构; 有性生殖只产生合子而不形成________, 但是, 藻类因为有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通常是________, 而真菌因为无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是________。 9.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依次是__________。 10.一个完整的学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用_______________文书写。 11.为避免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和便于国际交流, 规定给予每一物种制定一个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 称为学名(Scientific name),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 物种的学名应采用林奈提倡的_________, 而物种概念并不完全确定, 一般认为衡量物种有三个主要标准, 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 1.(1分) 将植物界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的重要依据: A. 植物体内有无维管束 B. 生活史中有无明显的世代交替 C. 生活史中有无胚的出现 D. 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 三.判断题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形成颈卵器。( ) 2.所有高等植物都具有世代交替, 同时都具有异孢现象。( )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共7篇)

篇一: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 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篇二:植物学实习报告 1.实习任务与目的: 植物分类学野外实习时植物分类学教学中必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我们形象生动的了解并熟悉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和生活习性,在了解生态环境的同时,认识常见植物的科属及特征甚至功能,初步学会植物标本采集,压制,鉴定和保存等方法,在巩固课堂认识的同时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争取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的同时,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实习的同时,巩固课堂知识,学习使用解剖镜,认识了解常见植物。

中国兰科植物三个新记录种

金 陈 心启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究所, 北京100093) 摘要: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的三个新记录种 ,裂唇卷瓣兰 (Bulbophyllum picturatum), 长柄虾脊兰( Calan-the allizettei)和绿花毛兰(Eria lanigera)。裂唇卷瓣兰的中萼片全缘前部具一粒状附属物,唇瓣基部两侧具 耳。长柄虾脊兰的中裂片非常小并具三条褶片。黄花毛兰的花黄绿色,唇瓣不裂。 关键词:裂唇卷瓣兰;长柄虾脊兰;绿花毛兰;兰科;新记录;中国 中图分类号:Q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700(2007)02-169-02 JIN Xiao-Hua**,CHEN Sing-Chi (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93,China) Bulbophyllum picturatum,Calanthe allizettei and Eria lanigera,three Chinese new recorded species of Orchi-daceae are reported.B.picturatum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ntire dorsal sepal with a seta and lip with two auricles at base. Calanthe allizettei can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its relatives by its lip with three lamella and small midlobe.Eria lanig- era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ntire lip and yellowish green flowers. Bulbophyllum picturatum;Calanthe allizettei;Eria lanigera;Orchidaceae;New record;China During our fieldwork in southern Yunnan from March to April2006,three new recorded Orchidaceae species from China were discovered and here reported. (Lodd.)Reichenb.f.in .in Dansk Bot.Arkiv. Bind.33.Nr.3.1979.———Cirrhopetalum picturatum Lodd. in Bot.Reg.Misc.49.1840.裂唇卷瓣兰(新拟) (云南):Menglian(孟连),alt.1100 m,epiphytic on trunks in limestone areas forest,2006-03-13, X.H.Jin8087(PE). Epiphytic on trunk.Rhizome creeping,3mm in diam.Ro- ots fro m nodes with pseudobulbs.Pseudobulbs narrow conical,3 -5cm long, 1.5cm in diam.,2-3cm far away each other. Leaf one on each pseudobulbs,linear,25cm long,3cm wide. Umbellate inflorescences arising from base of pseudobulbs,15cm long,infertile sheathed bracts2-3,fertile bracts lanceolate,7 mm long,1.5mm wide,5-10-flowered.Ovary with pedicel1.6 cm long.Flowers yellow,purple dotted.Dorsal sepal concave, entire,tip with a7mm long seta,ovate,6mm long,6mm wide,densely purpl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880053.html,teral sepals long lanceolate,3.5 cm long,0.6cm wide,acute,twisted,adnate at upper part about2cm,apart only at base and apex.Petals ovate,densely purple potted,dentate.Lip lingulate,movable,with two round- ed auricles at base,5mm long, 1.5mm wide,fleshy.Column yellow,3mm long,enlarged at base.Anther cap dentate in front,pale purple. .in Bull.Mus.Hist.Nat.Par- is,Ser.2,xxii.508.1950.Seidenf.in Opera Bot177. 1992.长柄虾脊兰(新拟) (云南):Malipo(麻栗坡),alt.1684 m,terrestrial in limestone areas forest,2006-04-10,X.H. Jin8139(PE). Terrestrial.Pseudobulb conical,1cm tall,1cm in diam. Leaves basal,2-4on each pseudobulb,full developed at anthe- sis,45cm long,formed the pseudo-stem about20cm long;peti- ole25cm long;blade lanceolate,20cm long,6cm wide,acu- minate.Inflorescence10cm long,3-10-flowered.Bracts trian- gular,acuminate,2-4mm long,1mm wide.Pedicel with ovary 云南植物研究2007,29(2):169~170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Received date:2006-06-13,Accepted date:2006-09-19 作者简介:金效华(1975-)男,博士,主要从事兰科植物的分类研究。 Foundation item:This research was funded by S henzhen Fairy Lake Botanic Garden and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China(2005D K A2100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