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的经济权利(上)

我的经济权利(上)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 1--4 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案

教学内容:第(十二)课(3)节

课题: 我的经济权利(上) 主备:余培周辅备:审核: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依法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树立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的意识

★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和智力成果。

★知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知道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难点:财产所有权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具体权利。

多媒体准备:另见本节课的课件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12、3 我的经济权利(上)

一、导入:由生活引出“财产”一词

二、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2、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保护对象----合法财产

(2)保护方法

三、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四、小结、谈收获

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及权利

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及权利: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受特定法律制度支配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测算领海的基线算起不超过200海里。在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对特定事项的管辖权,即在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享有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域内从事经济性勘探和开发,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和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建造和使用,对海洋科学研究、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将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活动、损害海水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的有害影响。 海洋环境;是指以人类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相对其存在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海洋自然和非自然的全部要素的整体。 内海;是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域,包括海湾、河口湾;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小道连接海洋的海域。 海峡是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的宽度较窄的水道。其特点是流急,沉淀物粗化,多为沙砾。 违反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的一般违法行为主要有:1、未办理勘查登记手续擅自进行勘查;2、擅自进入他人勘查工作区进行勘查;3、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4、不按规定备案、报告有关情况、拒绝接受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5已经登记的勘查项目,满六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满六个月的;6、不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的行为。法律责任:警告、罚款、吊销勘查许可证。 采矿权审批应报送的资料:(一)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应提交的资料:1、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报告;2、与矿山建设相适应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3、探矿权人申请办矿的,应出具该区域的勘查许可证影印件;探矿权经转让取得的,还应出具转让审批有关文件。 (二)办理采矿登记应提交的资料:1、采矿权申请登记书;2、以地形地质图为底图的矿区范围图。3、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4、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体营业执照;5、具有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的证明材料;6、申请由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还应报采矿权评估、确认的有关资料;7环境影响报告及环保部门的审批意见;8、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开发利用方案中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涉及审批意见;9、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或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设立采矿权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10、市级以上国土部门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11、下一级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实地勘验报告和书面审查意见;12、开采地热、矿泉水的,提交水行政部门核发的取水许可证;13、在行洪、排洪河道内采砂的,提交河道主管部门颁发的采砂许可证;14、有县级以上国土部门用地预审手续。 探矿权审批报送资料:1申请登记书2申请区块范围图3资金来源证明或计划任务书4勘查资质复印件5勘查计划、合同或委托勘查证明6勘查实施方案及附件7工作范围图8交通位置图9县级国土矿权设置证明材料。 地质灾害的种类10大类31种:1地震2岩土位移3地面变形4土地退化5海洋(岸)动力灾害6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7特殊岩土灾害8水土环境异常9地下水变异10河湖(水库)灾害。

下列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一项是

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受教育权,宪法规定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公民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 1、受教育权: 被认为是一种人类权利并被理解为一种自由的权利,明确了对儿童进行初级教育、对所有儿童推广中等教育的义务、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及对未接受过完整初级教育的个体进行基础教育的义务。2、休息权: (1)、休息权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规定劳动者享受的休假或者休养的权利。 (2)、国家规定了休假制度,如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制度、节假日制度和探亲假制度等;同时,国家发展各种休息场所与设施。3、财产所有权: (1)、范围:公民可合法拥有的私人财产,包括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财产。 (2)、保护途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国家赔偿等三种。 (3)、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同时意味着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一项是(B) A.劳动权 B.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C.退休生活保障权

D.休息权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特点包括()。A.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B.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C.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D 我国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A.正确B.错误 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是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A.正确B.错误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只有全国人大才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A.正确B.错误 医学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是A.尊重病人的生命B.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C.尊重病人平等 导赤散的药物组成不包括A.栀子B.竹叶C.生甘草梢D.生地黄E.木通 目前,我国卫生法规中所涉及的民事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是A.恢复原状B.赔偿损失C.停止侵 下列哪项有误A.心在体合脉B.肺在体合鼻C.脾在体合肉D.肝在体合筋E.肾在体合骨 建设工程定额是工程建设中各类定额的总称。按照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可以将建设工程定额分 下列关于进口设备抵岸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货价=离岸价(FOB价)×人民币外汇牌价B.国外 下列关于存货周转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存货周转率的指标

名词解释及答案(经济法)

名词解释及答案 1)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是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4)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5)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6) 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7) 公司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司法既是组织法,也是行为法,但主要是组织法。 8)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9)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10)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11)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2) 发起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13) 募集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14)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5) 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登记成立的公司。外国公司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6) 母公司(子公司):根据公司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实际控制其他公司的公司是母公司。受其他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是子公司。它们都具有法人资格。 17) 总公司(分公司):根据公司在管辖与被管辖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总公司和分公司。管辖全部公司组织的总机构是总公司。受总公司管辖的分支机构是分公司。前者具有法人资格,后者不具有法人资格。 18)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是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 19)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以股票为表现形式的、体现 股东权利和义务的,公司资本的组成 部分。 20)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 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 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1) 全民所 有制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是 指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 的、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 的商品经济组织。 22) 厂长负责制: 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 管理工作由厂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 责的一种企业内部领导制度。它是一 种首长负责制。 23) 职工代表大会: 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24)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以生产资料的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独立 的商品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企业包 括城镇和乡村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制企业。 25)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 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 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我国私营企业分 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 司三种。 26) 独资企业:是指依照 《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 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 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 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27)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 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 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 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28)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我国法 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 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 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根据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中 国投资者包括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 经济组织,外国投资者包括外国的企 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29) 外商投资企业法:是调整国家协调经 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外商投资 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 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国法律的 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 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 险及亏损的企业。 31) 合营企业的 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合营企业在登 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应为合 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 32) 合 营企业的投资总额:是指按照合营企 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 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 的总和。投资总额包括注册资本和企 业借款。 33)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是指中国合作者和外国合作者依照 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 办的,按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 益或者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 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属于契约式的 合营企业。 34) 外资企业:即外商 来我国举办的独资企业。它是指依照 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 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 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 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35) 破 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时,依法将其全部财产抵偿所欠的各 种债务,并依法免除其无法偿还的债 务。 36) 破产财产:是指在破产宣 告后,可以依法对债权人的债权进行 清偿的破产企业的财产。 37) 破产 债权:是指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可 以通过破产程序从破产财产中获得 清偿的债权。 38) 反不正当竞争法: 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 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39)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 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 济秩序的行为。 40) 商业贿赂:是 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争取 交易机会,特别是为争得相对于竞争 对手的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 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 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 或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 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41) 商业秘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 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 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和经营信息。 42) 折扣:亦称让利。 是指在商品购销活动中经营者在所 成交的价款上给对方以一定比例的 减让而返还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上的 优惠。 43)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在 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 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一般包括关于产品质量责任、产 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及处理质量争议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4)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是指国 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由 它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 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 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合格,颁发企业质 量体系认证证书,以兹证明的制度。 45)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指依据具 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 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 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 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 活动。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46)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指定的 产品质量专门机构,根据正式产品标 准的规定,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 序,对企业产品质量所进行的监督性 检验。 47) 国家监督:指国家对产 品质量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 查制度,重点检查实行生产许可证管 理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 产品以及用户、消费者、有关组织反 映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 48) 产 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因 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造成买 主、用户、消费者或其他人人身和财 产的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义务。 49) 产品质量义务:是指产品质量法律关 系的主体,必须为一定质量行为或者

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复习练习(有答案)

专题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一、选择题 1.小张用合法收入买了一辆轿车用于上下班代步。他对自己轿车的行使的是( A ) ①占有权②使用权③收益权④处分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七岁的多多很有绘画天赋,他的作品被收进儿童美术作品选,出版后他收到了出版社的稿费,这说明多多依法享有( A ) A.智力成果权 B.名誉权 C.财产继承权 D.人格尊严权 3.张先生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微心愿活动”,向某校捐赠了一批书籍。他对财产行使了( A ) A.处分权 B.占有权 C.使用权 D.收益权 4.下列规定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是( D ) A.商品离柜,概不退换 B.自带酒水,另付小费 C.出示小票,方可离场 D.真实无欺,假一罚三 5.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财产所有权中收益权的是( C ) A.用压岁钱买书 B.假期打工获得收入 C.将自有房屋出租,获得租金 D.将自己的衣物投进爱心回收箱 6.智力成果权是人们对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下列选项属 于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的是( C ) ①赵某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300元稿费②钱某做商品的形象代言人获得收入③吴某在商场购物获得100元优惠劵④周某获得发明便携式书包的专利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李峰用自己打工挣的钱买下一间店铺,并将店铺出租给别人,自己收取一定的租金。李峰将店铺出租并收取租金说明( C ) A.公民依法享有继承权 B.公民依法享有使用权 C.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所有权 D.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和真实的 8.据统计,我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 000万,其中有近300万人处于失学状态,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我们应该( C ) ①更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体验学习、成长的快乐③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④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9.我国继承法规定了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等。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 D ) A.子女 B.配偶 C.父母 D.外祖父母 10.根据右边漫画中的人物对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爷爷奶奶年老体弱,理应得到儿子的全部遗产②作为未成年人,小祥的财产继承权归母亲所有③小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分得部分遗产④小祥的母亲是 被继承人的配偶,具有财产继承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框公民基本权利第2课时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财产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对于公民来说,劳动权有何意义? 3.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何重要意义?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 1.财产权 (1)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3)财产权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劳动权 (1)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重要性: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物质帮助权 (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 4.受教育权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国家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制度保障及举例: 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6)》。其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文化权利 (1)内容: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举例: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帮助公民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6.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公民的经济权利 答案

材料一:网购位居消费者投诉的第一位。相关部门虽然推出实名制和提高银行支付安全等措施,但是消费者在网购中依然遇到“图物不符”、“缺斤短两”和“售后难”等问题。 材料二:网购过程中存在不好现象。有人追求时尚,只要流行一定要买;有人借钱网购,相互攀比;有人不切实际,讲究名牌;有人网购成瘾,毫无节制。 (1)材料一中消费者哪些权利受到侵害?(2分)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3分) (2)结合材料二,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合理消费?(4分)答.(共9分) (1)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2分)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增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能力;提高警惕,防止侵权行为发生;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2)消费前,先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攀比,不浪费金钱;适度消费。(4分) 材料一: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较,省时、便捷的网络购物正日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网购也存在不易辨别商品真伪、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材料二:2010-2013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额由5000亿元增长到14000亿元。 材料三:2013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拟增加网络购物“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及消费者个人信息保密等条款。这是该法实施20年来的首次修改。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可以概括出哪些信息?(3分) (2)材料三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拟增的个人信息保密条款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 (3)结合法律的作用,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的必要性。(3分) 答.(1)购物(消费)方式多样化;网络购物不断发展(网购交易量逐年增长);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等。(3分)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1分) 隐私权(1分) (3)①法律具有规范与保护作用。(1分) ②新的消费方式与消费领域,需要纳入法律的规范与保护。(1分) ③为了更好地规范与约束经营者、消费者的行为,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1分) 小亮在书店选购买学习资料时,意外地发现某出版社发行的作文选中竟然收录了自己的一篇作文。 (1)该出版社侵犯了小亮的权(2分) (2)小亮的正确做法:。(2分) (I)智力成果权(著作权)。(2分)(2)依法维权;等。(2分)

(完整版)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 )和( )。 2、我国民法将法人分为法人和( )法人两大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和( )。 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 )和( )。 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 )、( )和经济违法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 )、货币与有价证券、( )和管理对象。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8.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 )内容的经济关系。 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具体包括有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 )、( )和经国家特别授权的经济组织。 10、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分为( )和( )两大类。 [参考答案] 1、内容客体 2、企业非企业 3、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 4、完成一定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劳务 5、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司法行为 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行为 7、国家 8、监督权利与义务 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 10、事件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法人的论述,第()项是错误的。 A、法人必须依法设立 B、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法人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 D、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2、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 B、公司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个人合伙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 B、各种经济关系 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 B、事件 C、行为 D、法律事实 5、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 B、行为 C、不可抗力 D、非故意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是()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A、道德伦理 B、风俗习惯 C、经济法 D、党的纪律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 8、()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A、国家机关 B、企业法人 C、企业内部组织 D、公民个人 9、经济权利是由()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30.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30 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权利公平包括含义有( ) (A)权利主体平等 (B)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 (C)代际平等 (D)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2 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其中机会公平包括( ) (A)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B)起点平等 (C)发展平等 (D)代际平等 3 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救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的救济公平。救济公平包括( ) (A)司法救济公平 (B)行政救济公平

(C)社会救济公平 (D)起点平等 4 美国法官休尼特曾指出:“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从正当程序上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 (A)说明了程序的正当要有时限性 (B)尽管正义永存,但是“迟到的正义”很多时候就是非正义 (C)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D)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5 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以下哪些基本要素( ) (A)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起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C)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D)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6 权利和义务问题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权利和义务的内容、种类是不同的,其中被法律规定或认可的,称为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享有法律权利的社会主体称为权利人,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主体称为义务人。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是( ) (A)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单元测试(人教版初二下) (18)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单元测试(人教版 初二下) (18)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目前我国普及〔〕 A九年高等教育 B九年职业技术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十二年中等教育 2、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指的是:〔〕 A在义务教育时期对贫困学生免收一切费用 B在义务教育时期对部分学生免收部分学费 C在义务教育时期对所有学生免收学费 D在义务教育时期对贫困学生免收一切杂费 3、2004年,残疾学生丁亚伟被武汉市某高校强令退学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 泛同情。该校的做法〔〕 ①侵犯了公民的政治自由②侵犯了公民应享有的平等的受教育权③是鄙 视残疾人的表现④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保证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作为正在同意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最要紧的任务是〔〕 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②认真履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当好干部,从小培养领导才能 ④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亚里士多德讲:〝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那个意义上明白 得:〔〕 A.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物质力量 B.教育是国家进展的先决条件 C.受教育是公民的差不多权益 D.受教育是公民的差不多义务 6、公民通过自己的电视机收看电视,利用加重的洗衣机洗衣服等,这讲明所有 人对自己是财产享有〔〕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7、小郑用过年得的压岁钞票买了一台录音机,经常用它听歌曲、学英语。后来当 他得知他表弟更需要时,便将录音机送给了表弟。小郑将录音机送给表弟属于 行使其对录音机的〔〕 A、占有权 B.收益权 C.使用权 D.处分权 8、我国爱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普遍与最有效的手段分不是 ( ) A.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 B.民事法律手段和行政法律手段 C.民事协商手段和民事诉讼手段 D.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9、以下财产属于个人所有财产的是〔〕 A、施工发觉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B、捡拾到的他人遗失物 C、采纳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 D、公民的合法财产 10、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以下选项中继承人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作者:————————————————————————————————日期: ?

第二章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一、概述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能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人格者。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自然人 ①国际条约及各国法律一般均规定,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不仅应具有一般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的权利能力或资格。 ②有些国家对本国自然人从事某些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进行限制。 ③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般依属人法确定。 ④对于特殊权利能力,视不同的法律关系,依所在地法或契约准据法确定。 ⑤对于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不少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交易安全,对属人法的适用给予一定的限制,而以行为地法作为确定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准据法。 ⑥任何自然人,如果不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的外国人。外国人在内国享有何种权利,即外国人在内国的法律地位,是完全依据内国的

法律及有关的条约来决定的。 ⑦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的情况,通过国内立法或者缔结的条约给予外国人以国民待遇,或者最惠国待遇、优惠待遇、不歧视待遇。 (二)法人(legal person) ①法人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应具有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②除条约另有规定外,各国都有权规定外国法人在内国享有的权利和进行活动的范围。 ③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般依其属人法确定。 ④法人的属人法是指法人国籍所属国的法律。 ⑤确定法人国籍的标准通常有如下几种: 1.成立说2.住所地说(管理中心地、营业中心地或开发中心地)3.控制说4.复合标准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4条: 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 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 《民通意见》第184条:

《经济法》中名词解释汇总

《经济法》中名词解释汇总 1)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是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4)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

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5)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6) 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7) 公司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司法既是组织法,也是行为法,但主要是组织法。 8)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

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9)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10)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11)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

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2) 发起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13) 募集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14)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5) 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登记成立的公司。外国公司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中考政治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知识点练习卷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一、选择题 1.2017年1月18日,福建省首个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网正式上线,实现了部分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快递物流再到销售门店的全程可追溯,产品检测数据将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接,可实时监测。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②可以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③表明科技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④有利于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A 2.腾讯科技(上海)擅自将《花千骨》改编成有声读物并在其手机app上播放,被拥有《花千骨》著作权的晋江诉至海淀区人民法院,目前该院已受理此案。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腾讯涉嫌侵犯知识产权 B. 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及时诉诸于法律 C. 法院受理此案表明公民的智力成果权有立法保障 D. 维护他人的智力成果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答案C 3.张某在大学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可续航飞行的航拍器,并把它的设计交给了他的指导老师余某,余某在张某不知情的情况下讲这一技术发明转让给了一家航拍器,并获利100万元。余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 A. 名誉权 B. 人格尊严权 C. 财产继承权 D. 智力成果权 答案D 4.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在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这() 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③可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④表明我国向实现社会绝对公平又迈进了一大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5. 开放异地高考,进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升学问题,使更多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享受父母务工所在地的教育资源,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各地“异地高考”方案细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方案() ①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②体现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关爱 ③体现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④侵犯外来务工子女的人格尊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要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这说明() A.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B.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将彻底消除 C.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D.国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 答案D. 7. “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实、奖金或者其他奖励。”这一法律规定说明我国公民有权行使() A.人格尊严权B.智力成果权C.依法求偿权D.公平交易权 答案B 8. 2017年3月15日,我国正式启用“互联网”消费维权新模式,即网络维权平台。该模式() A.使网络侵权行为不再发生B.杜绝了网店经营者售假行为 C.拓宽了消费者的维权通道D.让网购成为唯一的购物方式 答案C 9、某广告宣称“有气垫,是最好的篮球鞋”,却被消费者发现没有气垫,只有实心橡胶底,因此被3?15晚会曝光。该上述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①自主选择权②知情权③公平交易权④依法求偿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浅谈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浅谈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公民的社会经济基本权利是中国宪法学者依据宪法文本的规定所作的解释学分类,它大体包括了公民的财产权、生存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等具体权利。 一、具体分析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1、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权指因社会危险处于保护状态的个人,为了维持人的有尊严的生活而向国家要求给付的请求权。是宪政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阀。2、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3、劳动权 公民的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从事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国家不仅应当保护公民劳动的权利,而且应当为公民享有这一权利提供保障。为此,宪法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宪法也规定了国家对劳动者的责任,以及国家保护劳动权的根本目的,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4、休息权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同时,宪法和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5、财产权

经济法研究通常是在两种意义上界定经济法权利的范围

经济法研究通常是在两种意义上界定经济法权利的范围: 一种是广义的界定,认为经济法权利的范围不仅包括政府享有的市场规制权、宏观调控权等国家权力,而且包括经营者、消费者等私主体享有的权利; 另一种是狭义的界定,认为经济法权利仅指私主体享有的权利。 (观点展示,可以选几个写入PPT)经济法权利结构和体系的现有观点大致介绍如下: 有学者认为经济权利是经济法的初始范畴,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出发,经济权利分为经济自由权与经济平等权; 有学者将经济法的基本范畴确立为经济治理权和经济自治权,其中经济自治权包括经济自由权和经济平等权; 有学者从广义角度分析,认为经济法的基本权利范畴可以由经济发展权、经济分配权和经济安全权所构成; 有学者从广义角度分析,认为经济法的权利体系可以由政府、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团体所拥有的独特权利而构成; 有学者从广义角度运用整体主义观念和方法论分析,认为经济法的权利由公共经济组织( 包括政府经济组织和政府授权的经济组织) 的权利和功能个体( 市场主体) 的权利构成; 有学者认为从权利的角度来看,调制受体依法享有法律赋予市场主体的一切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可以统称为“经济自由权”,其具体形态包括企业的经营自由权和居民的消费者权利等; 有学者从广义角度分析,认为经济法的基本权利范畴应当是宏观调控权、市场监管权和市场公平权,其中市场公平权的权利主体主要有经营者和消费者; 有学者从宪法角度分析,认为经济自由权和国家经济调制权紧密地组成了一组基本的权利( 力) 范畴,构成了经济法的基本法权模式结构,经济自由权可以细化为公平竞争权、反垄断权、择业自由权、营业自由权和包括消费者知情权等在内的消费者主权等; 有学者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入手,认为经济法以劳动力权为其基本权利范畴; 有学者从广义角度,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出发,认为经济法的权力利主要就是市场竞争权和宏观调控权; 有学者从广义角度分析,主张以经济法分为政府干预法和政府参与法为基础研究经济法的权利体系,将经济法权利归为社会经济秩序权和社会财产的所有权; (权利与权力)从法理上看,“权力”和“权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在经济法的语境中,把“权力”和“权利”放在一个结构体系中去分析,虽然有利于强调“权力”与“权利”的共性和相互合作的一面,但是却忽略了“权力”与“权利”的重大差别,尤其是“权力”与“权利”相互冲突的一面。首先,从法律上看,公权主体的权力与私主体的权利在来源、主体、行使方式、强制力、处分和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质的区别,这些区别的存在很难把公权主体的权力和私主体的权利放在同一力量层面来看待或者统合在同一种权利客体之中。其次,虽然“权力”与“权利”具有共通性,但是公权与私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冲突在任何一个部门法中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经济法的领域中,这种冲突更是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在经济法的研究和经济法的立法中,不充分重视这种冲突,并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那么,这种冲突就可能会在经济法的运行中凸显出来,从而不利于经济法目标的实现。“权力—权利”混同路径下的经济法权利结构和体系的构建,虽然有利于彰显经济法的独特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带来了不利影响。首先,在“权力—权利”混同路径下,国家经济干预权与私权通常被放在同一个层次上看待,难以清晰地呈现国家经济干预权与私权的应然关系,即国家经济干预权派生于私权。其次,“权力—权利”混同路径不利于加强对经济法上私权的系统研究。权利和权力是经济法学中两个最为基本的范畴,围绕着这两个范畴,学界展开了卓有见地的研究。然而,相比之下,学者对经济法权利的研究往往滞后于对经济法权力的研究。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在构建经济法权利结构基本分析框架时,遵循“权力—权利”区分 路径更为可取。首先,在经济法的语境中区分“权力”和“权利”意味着国家经济干预权不具有

(完整word版)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知识点 名词解释 一、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保障国民经 济的协调、有序发展,由国家制定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需要国家干预论”,也称“适当干预论”。 二、经济责任制的概念:经济责任制,是指在公有制主导的经营管理中,企事业机关 单位及其内部机构、成员因角色设置及其实现,而相互承担义务和相应地享有权益的经济法律关系或制度。它是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在经济法的各项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和保障。 三、企业的概念:企业是经营性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的某种主体;同时,它作为概括的资产或者资本和人员集合之经营体,也可以作为交易的客体。 四、市场准入的概念: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 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五、市场准入制度:指有关国家或政府准许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法定条件和程序规则的总称。包括一般市场准入制度和特殊市场准入制度 六、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指经营者之间通过合谋性协议,安排或者协同行动,来相互约束各自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内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七、消费者: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商品服务的,由国家以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体社会成员。 八、产品的概念 自然属性:“产品”是指经过人类劳动获得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成果。 法律属性:“产品”是指经过某种程度或方式加工用于消费和使用的物品。 九、产品责任概念:产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造成消费者人身、 财产或者除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的特殊的侵权法律责任。(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1、过错原则;2、过错推定原则;3、无过错责任原则。) 十、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指经营者为了争夺市场竞争优势,违反公认的商业习俗和道德, 采用欺诈、混淆等经营手段排挤或破坏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竞争行为。 十一、假冒行为: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 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与他人经营的商品、营业相混淆,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