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西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江西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江西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江西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江西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

1.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P5

A.3000

B.3500

C.4000

D.5000

2.汉武帝以后,采纳了()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5

A.董仲舒

B.孔子

C.孟子

D.墨翟

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P6

A.八股文

B. 六艺

C. 四书

D. 五经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P83

A.必要保证

B.必然结果

C.心理前提 D . 必然要求

5.()决定教育的领导权。P22

A.文化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生产力

6.在()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P29

A.1958

B.1959

C.1960

D.1970

7.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P7

A.军事体操教育

B.读写算的教育

C.艺术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8.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和放任的,以及()。P183

A.自由的

B.民主的

C.随意的

D.自主的

9.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P173

A.学生

B.班级公共财产

C.班级信息

D.班级资料

10.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次的是著名教育家()。P172

A.埃拉斯莫斯

B.洛克

C.卢梭

D.夸美纽斯

11.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P132

A.教学任务

B.教训内容

C.教学任务

D.教学规律

1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P139

A.1860

B. 1862

C.1864

D.1865

13.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P144

A. 内容型策略

B. 方法型策略

C. 形式型策略

D. 综合型策略

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P79

A.复杂化

B.系统化

C.专门化

D.多样化

1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P132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 理论课和实践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16.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P56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7.内法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P44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 社会环境的要求

C. 教育要求的内化

D. 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18.社会和知识,以及()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P91

A.儿童

B.中学生

C.小学生

D.学生

19.以下不属于素质教育内容的是()。P67

A. 面向全体学生

B. 提倡全面发展

C. 继续教育

D. 培养创新精神

20.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P132

A.起始环节

B.终止环节

C.一般环节

D.中心环节

二、多项选择

2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除了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以外,还有()。P8

A.阶级性

B.专制性

C.刻板性

D.狭隘性

E. 强制性

22.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哪几种途径?()。P11

A.听知

B.闻知

C.说知

D.亲知

E.看知

23.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P10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兼爱

C.有教无类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E. 回归自然

2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是()。P45

A.孟子

B.华生

C.荀子

D.洛克

E.格塞尔

25.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P13

A.助产术

B.启发

C.苏格拉底讽刺

D.定义

E.灌输

26.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P36

A.传递和深化文化

B.构成文化本体

C.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E.教育可以促进政治

27.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P41

A.过渡性

B.多样性

C.互补性

D.非正式性

E.杂乱性

28.教育目的层次包括()。P61

A.学生的学习目标

B.教师的教学目标

C.国家的教育目的

D.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E.管理者的目标

29.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P88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各门学科

D. 课外活动

E.教学计划

30.教育目的具有(),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P62

A. 历史性

B. 永久性

C. 时代性

D. 社会性

E.代表性

31.美国是一个追求所谓“民主、平等”的社会,其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包括哪些方面()。P63

A. 自我实现的目标

B. 人际关系的目标

C. 实现欲望的目标

D. 经济效率的目标

E. 公民责任的目标

32.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P54

A.形成人格

B.使人认识并发挥自身潜能

C.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33.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应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应包括()。P68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34.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P84

A.以儿童为中心

B.以教师为中心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5.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P93

A.实际性

B.时限性

C.具体性

D.预测性

E.操作性

3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P127

A.讲授法

B.讨论法

C.实验法

D.练习法

E.谈话法

37.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P130

A.上课

B.备课

C.课外辅导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E.批改作业

38.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P153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目标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39.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P174

A.集体管理

B.常规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E.目标管理

40.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哪些特征()。P96

A. 适应性

B. 实用性

C. 强制性

D. 普遍性

E. 基础性

三、判断题

41.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P16

42.《论语》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P12

43.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P36

44.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P49

45.形成学生鉴别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P69

4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P85

47,“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过程。P87

48.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学生。P91

49.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P115

50.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P144

答案

一、单选题

1.C,见教材P5

2. A,见教材P5

3.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

4. A,学校的教育活动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5. B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6. C,见教材P29

7. A,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8. B,见教材P183

9. A,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是学生。

10. A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使用“班级”一词。

11. C,上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如新授课和巩固课。

12.B,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3. C,这是形式型策略的定义,见教材P144。

14. D,见教材P79。

15. D ,见教材P132。

16. B,少年期是身心变化激烈的时期,一般都是发生在初中阶段。17. A,见内法论的概念。

18. A,见教材91。

19. C,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经受过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并已在工程和技术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进一步接受最新知识的教育。

20. D,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二、多选题

21.ABC ,见教材P8

22.BCD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23. ACD ,见教材P11对中国古代教育学的介绍,“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是《学记》提出的。

24. BCD ,孟子是内法论者, ACD 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25. ACD ,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 苏格拉底讽刺法、定义、助产术。

26.AC ,传递和深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27.ABCD ,见教材P41。

28. BCD,见教材P61。

29. ABE,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30.ACD,在当代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社会性。

31. ABDE ,见教材P63。

32. ABCDE ,见教材P54~P56。

33.ABCDE ,《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34.CDE ,见教材P83~P86。

35.BCDE.课程有四个方面的的规定性,即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36.ABCDE,见教材P127。

37. ABCDE ,教师进行教师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8. ABDE见教材P153。

39.BCDE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40. CDE,见教材P96 。

三、判断题

41.错,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卢梭。

42.错,《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43.对

44.对

45.错,形成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46.对

47.错,“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48.错,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49.对

50.对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

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P7

A.中国

B.罗马

C.埃及

D.希腊

2.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P10

A.现代

B.近代

C.古代

D.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P26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文化

D.科学技术

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和行为方式。P38

A.思想观念

B.精神面貌

C.理性思考

D.抽象思维

5.提出“白板说”的是()。P45

A.华生

B.洛克

C.格塞尔

D.卢梭

6.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P50

A.思考

B.学习

C.创造

D.生殖

7.()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70

A.邓小平

B.温家宝

C.江泽民

D.胡锦涛

8.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P67

A.继续教育

B.应试教育

C.特长教育

D.素质教育

9.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P73

A.可塑性

B.现实性

C.潜在性

D.特殊性

10.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P76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1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P87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12.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P99

A.教学目标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教学目的

1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P108

A.班主任工作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课外活动

14.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P118

A.基本阶段

B.基本部分

C.基本途径

D.基本内容

15.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P139

A.卢梭

B.洛克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16.()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P130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参考书

D.教学进度计划

17.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P148

A.途径

B.基础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18.品德构成的基础是()。P155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19.()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P104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20.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P173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二、多项选择

21.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P10

A.教育自由化

B.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C.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E.提倡入学资格按出身条件定

22.()与态度都交织在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之中。P112

A. 知识

B. 智力

C. 思想

D. 观点 E体力

23.贯彻直观性的基本要求是:()。P122

A.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 发扬教学民主

E.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4.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P41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E.阶段性

2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P142

A. 综合性

B. 可操作性

C. 灵活性

D. 实用性

E.合理性

26.教育目的的功能有()。P60

A.示范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激励功能

E.方向功能

27,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P60

A.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B.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C.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D.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E.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8.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P93

A.操作性

B.时限性

C.预测性

D.具体性

E.实效性

29.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以及()的最好载体。P180

A. 自己教育自己

B. 自主开展活动

C. 自己训练自己

D. 关爱他人

E. 自己教育他人

30.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P179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一定的组织结构

E.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1.在()影响下,教育学也同样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格局。P20

A. 多元结构

B. 多元经济 C . 多元思想 D. 多元文化

E.多元政治制度

32.德育的途径主要有()。P158

A.劳动

B.班主任工作

C.共青团活动

D.政治课教学

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3.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P138

A.客观性原则

B.计划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随机性原则

E.发展性原则

34.中学教学原则包括()。P121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的原则

35.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P94

A.对学科的研究

B.对学生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教材的研究

E.对教师的研究

36.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P82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37.教育目的层次包括()。P61

A.学生的学习目标

B.教师的教学目标

C.国家的教育目的

D.社会的价值取向

E.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8.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P56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39.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P39

A .学生文化 B.传统文化 C.学校物质文化

D.学校制度文化

E.学校精神文化

40.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修为了更好的布道,设立众多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是()。P7

A.宗教教育

B.读写知识

C.骑士教育

D.世俗教育

E.业务训练

三、判断题

4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P27

42.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福利。P75

43.教育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P62

44.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人是赫尔巴特。P18

4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1年。P139

46.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P172

47.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P5

48.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P130

49.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P85

50.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直接关系。P130

答案

一、1. C,见教材P7。

2. A,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3.B,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 A,学校文化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5. B,见教材P45。

6. D,成熟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能力。

7. C,见教材P70。

8.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

9. A,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的人,各种特征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10. C,见教材P76。

11. B,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12. B,教学大纲不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而且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3. C,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基本途径。

14. A,见教材P118。

15.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从理论上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基础。 16. A,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其中教科书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依据。

17. C,德育工作要围绕德育目标来进行,因此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18. A,见教材P155。

19. A,见教材P104。

20. B,见教材P173

二、

21. ABC,见教材P10。

22.ABCD ,知识、智力、思想、观点与态度都交织在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之中。

23. ABC,见教材P122。

24.ABCD,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的特征。25.ABC,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26. BCD,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来实现的。

27.BCD ,见教材P60和P61。

28.ABCD,课程目标具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即: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29. AB,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30. ACDE ,见教材P179。

31. ACD,在多元结构、多元思想、多种文化的影响下,教育学也同样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新格局。

32. ABCDE ,见教材P158和P159。

33.ABCE,测验和考试也应是为教学服务的,检查教学的效果,不能是随机的。

34. ABCDE,见教材P121~P125。

35. ABC,制定课程目标应研究学生、社会、学科。

36. ACD,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37.BCE,见教材P61。

38 . ABCD,身心两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期特征。39.CDE ,见教材P39。

40. ABCD,见教材古代教育部分。

三、

41,对,见教材P27。

42.对,见教材P75。

43.对,见教材P62。

44.错,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人是杜威。

45.错,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

46.对,见教材P172。

47.对,见教材P5。

48.错,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49.对,见教材P85。

50.错,教学计划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三)

一、单项选择

1.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P9

A.近代

B. 现代

C. 古代

D.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2.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P11

A.朱熹

B.王夫之

C.董仲舒

D.孔子

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P29

A.赞可夫

B.布鲁纳

C.舒尔茨

D.皮亚杰

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P30

A.20%

B.30%

C.33%

D.36%

5.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P44

A.主观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系统性

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P46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7.()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P5

A. 夏代

B. 春秋战国

C. 春秋

D. 战国

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P70

A.实践能力

B.健康体魄

C.高水平的智力

D.创新精神

9.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P84

A.自由发展

B.自愿发展

C.自动发展

D.自主发展

1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P83

A.权利

B.权威

C.威严

D.人格力量

1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P87

A.学生

B.教师

C.课程

D.班级

1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P87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13.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什么规律()。P47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P113

A.思孟学派

B.孔子

C.孟子

D.杜威

1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

P137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教师的()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P80

A. 专业素养

B. 人格特征

C. 教学水平

D. 教育理念

17.下列原则中属于德育原则的是()。P157

A.导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势利导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8.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P156

A.途径

B. 关键

C.基础

D.内容

1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P174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20.现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有()以上实行了9年或9年以上义无教育。P4

A. 一半

B. 三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四分之一

二、多项选择

21.六艺是指:礼、乐、书以及()。P5

A.射

B.器

C.御

D.数 E 易经

2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P52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 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2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体现在( )。P22

A.是否允许个人办学 B.是否实行义务教育

C.是否确定重点学校 D.教师的任免

E. 学生上学的权利

24.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P26

A.决定教育的发展 B.制约教育的内容

C.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D.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E. 决定教育发展的过程

2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P106

A.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

B.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C.更多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程度

D.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E. 评价以目标为中心

26教师良好教育的能力体现在()。P82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 健康的身体

27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需要做到()。P173

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B.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C.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D.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E. 满足学生任何需求包括非正当要求

28德育的途径主要有()。P158

A.政治课教学 B.班主任工作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29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P142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 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C.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 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0.教育对()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P25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政策

31.学生文化的成因有()。P40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D.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E.社区的影响

3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P88

A.研究型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技能性课程

D.基础型课程 E.拓展型课程

33重视科研对教学的影响有()。P82

A.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注进自己的感情

B.有助于教师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C.促使教师激励学生的探索精D.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E.促使教师形成好的品质

34.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的影响。P48

A.遗传素质 B.成熟 C.环境 D.个体实践活动 E.教育3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P44

A.内法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教育 E.外铄论

3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P80

A.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B.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C.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D.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E.了解其他学科老师的能力

37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那几种途径()。P12 A.亲知 B.见知 C.闻知 D.听知 E.说知

38学校教育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P2

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39教育目的的功能有()。P60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40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P132 A.新授课 B.实验课 C.巩固课 D.练习课 E.演示课

三、判断题

4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动因。P44

42.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首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P48

4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卢梭的《大教学论》。P15

4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开始于康德。P17

4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授课最早始于杜威。P17

46.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P95

47.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德育过程的基础。P156

48.义务教育的实施在第二次工业命之后。P26

4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P73

50.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P173

答案

一、1. A,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是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

2. D,孔子从探讨人本性入手,主张“有教无类”。

3. C,见教材P29。

4. C,舒尔茨根据1957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推算教育

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33%。

5. B,见教材P44。

6. A,见教材P46。

7. B,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才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

8. D,创新精神才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9. D,见教材P84。

10. D,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

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11. C,课程是教育的基础。

12. C,见教材P87。

13. C,见教材P47。

14. A,思孟学派在孔子学一思一行统一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的。

15. A,看信度的定义。

16. A,见教材P80。

17. A,见教材P157。

18. C,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19. A,见常规管理的定义。

20. C,见教材P4。

二、

21. ACD,六艺是指:礼、乐、书、射、御、数。

22. ABCD ,见教材P52~P53。

23. ABCD,见教材P22。

24. ABCD,教育的各个方面均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25. BCD ,见教材P106。

26. ACD,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27. ABC ,见教材P173。

28. ABCDE,各个选项都是教育的途径。

29. DE,设计教学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学习过程。

30. AB,见教材P25。

31. ABCDE,见教材P40。

32. ADE,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3. ABCD ,见教材P82。

34. ABCD,见教材P48。

35. ACE ,见教材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部分。

36. ABCD,见教材P80。

37. ACE,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有三种途径,即:亲知、闻知和说知。

38. ADE,学校教育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为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

39. ACE ,见教材P60。

40. BDE,见教材P132。

三、41.对,见教材P44。

42.对,见教材P48。

43.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44.对,见教材P17。

45.错,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授课最早始于康德。

46.对,学科专家的建议一般都是科学性的。

47.对,见教材P156。

48.错,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

49.对,见教材P73。

50.对,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

1.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P12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有学

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打法著名的教育家是()。P13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3.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P31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P39

A.学生 B.教师 C.学校的观念文化 D.校园设施

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P44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6.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P53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7.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代表作()中。P14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民主主义与教育》

8.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P70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9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P76

A.隐私权B.名誉权C.荣誉权D.人身权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P80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的专业素

D.职业道德素养

1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P88

A.地方课程B.研究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D.社会中新课程

12.教材的主体部分是()。P100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13.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P127

A.导入、分析和汇总

B.导入、详述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1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P119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概过教材D.理解教材

15.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P130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6.《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周岁的儿童,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P77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17.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P153

A.内容B.层次C.结构D.方法

18.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P155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19.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P180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20.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的标志是()。P17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普通教育学》

二,多项选择

21.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P56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心理上的封闭

2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P50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C.人的集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E.成熟可以决定个人的发展

23.学生文化的成因有()。P40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教师的任免

E.校领导的更换

24.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P48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的差异

D.同一个替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2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P17

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教育即生活

D.以教师为中心E 在做中学

26.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那几条原则()。P102

A. 整体性原则

B. 适用性原则

C. 迁移性原则

D. 生理适宜原则

E. 合理性原则

27.属于谈话发的基本要求是()。P127

A.准备好问题

B.准备好谈话计划

C.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D.善于启发诱导

E.做好归纳小结

28.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方面()。P94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对教材的研究生

29. 学校产生的条件有( )。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B.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

C.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 D.出现了文字 E.政治民主化

30.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P39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理性成分

31.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P53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32.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哪方面特性()。P103

A. 整理性

B. 独特性

C. 稳定性

D. 发展性

E. 灵活性

33.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P76

A.受教育的权利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E.人身自由权

34.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P100

A.教科书

B.教学计划

C.参考书

D.讲义

E.讲授提纲

35.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P122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只管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E.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6.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P134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气氛热烈

E.表达清晰

37.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P160

A.谈话

B.报告

C.参观

D.讲解

E.讨论

38.关于班级管理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P173

A.是一种有目的的活

B.主要对象是学生

C.体现出一种互动的关系

D.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

E.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39.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P182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的培养目标

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4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P44

A.内法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教育

E.外铄论

三、判断题

41.孟子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P11

4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礼记》。P12

4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P1

44.在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行是基础,知是关键。P155

45.教师的艰巨任务复杂,其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P79

46.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P109 47.谈话法也叫问答发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二种。P127

48.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P156

49.人的身体力量的发展有多种途径,但人的精神的发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P147 50.教育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P1

答案

一、

1. C,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

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2. A,见教材P13。

3. B,科学技术是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

4. C,见教材P39。

5.C,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6. C,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7. B,见教材P14。

8. B,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为主题的。

9. D,见教材P76。

10. A,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

11. A,见教材P88。

12. C,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13.B,见教材P127。

14. D,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15. B,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6.B,见教材P77。

17. C,见教材P153。

18. C,“行”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19. D,见教材P180。

20. D,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二、

21. ABCD,身心两方面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

期阶段特征。

22. ABCD,见教材P50。

23. ABCDE,见教材P40和P41。

24. ACDE ,见教材P48。

25. ABCE, 见教材P18。

26. ACD,见教材P102。

27. ABCDE,见教材P127。

28. ACD,制定课程目标应研究学生、社会和学科。

29. ABCD,解析: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剩余产品,一部分人

才能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教育,文化发展到一一定水平,出现了

文字,只有具备这些条件,学校才能产生。

30. ABCD,见教材P39。

31. ABE个体主观能动性由生理、心理、社会三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32.BCDE,见教材P103。

33. ABCDE,见教材P76。

34. ACDE,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

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35. ABC,见教材P122。

36. ABCDE,见教材P134。

37. ABCDE,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38. ABCDE,见教材对班级管理的介绍。

39. ABD,见教材P182。

40. ACE,见教材中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部分。

三、判断题

41.错,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是孔子。

42.错,《学记》才是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

43.对,见教材P1。

44.错,在四个基本品德要素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45.对,见教材P79。

46.对,见教材P109。

47.对,见教材P127。

48.对,见教材P156。

49.对,见教材P147。

50.错,教育是一种普遍的特殊现象。

四、情景案例题

51. A 52. C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五)

一,单项选择

1.在教育上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P11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P12

A.《礼记》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3.教育能推进科学的是( )。P32

A.制度化 B.系统化 C.体制化 D.全面化

4.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的制约。P27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水平 C.国家的社会制度D.自然环境

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P45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6.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P48

A.儿童中心论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

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P60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原则

8.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P61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9.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P73 A.实践的属性 B.社会的属性 C.自然的属性 D.现实的属性

10.学校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P73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11.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种类指的是()。P88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1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P88

A.学校课程

B.技能型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性课程

1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P111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P113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凯罗洛夫

15.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P135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16.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P138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P160

A.社会教育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8.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提出。P163

A.皮亚杰

B.班杜拉

C.科尔伯格

D.麦克费尔

19.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P172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20.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P80

A.学习小组

B.成为班长

C.班集体

D.成为学校组织成员

二、多项选题

2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P182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E.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

22.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P167

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

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E.道德教育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23.以下做法属于外部分组的有()。P140

A.兴趣小组 B.能力分组 C.班内分组 D.学科能力分组

E. 跨学科能力分组

24.中学教学原则包括()。P121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25.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P88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各门学科

D.课外活动 E.教学计划

26.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P 75

A.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B.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C.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D.中小学生是人民

E. 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

27.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

A.社会性 B.历史性C.计划性 D.超越性E.阶级性

E.社会的价值的取向

2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P51

A. 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 加速个体发展

C. 具有延时价值

D. 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29.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体现在()。P22

A.是否实行义务教育 B.是否允许个人办学、

C.是否确定重点学校 D.教师的任免

E. 校长的任免

30.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P9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E.教育的终身化

31.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包括()P76

A.生命健康

B.人身安全

C.心理健康

D.情绪健康

E.保护自己隐私

32.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为了更好的布道,设立众多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是()。P7

A. 宗教知识

B. 读写知识

C. 骑士教育

D.世俗教育 E.业务训练

33.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P10

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D.教育自由化

E. 主张教育过程的平等

34.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哪些方面()。P79

A.传递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朋友角色

E.研究者角色

35.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P35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36.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P157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E.疏导原则

37.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P160

A.谈话 B.报告 C.参观 D.讲解 E.讨论

38.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P167

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

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

39.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P153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目标 E.德育方法

40.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而言,网络教育的特点有()。P35

A.平等式的开放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阶段教育

D.筛选制度

E.跨时间限制

三、判断题

4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柏拉图。P13

42.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P164

43.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教育制度化的形成。P3

4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P61

45.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思考能力为标准。P50

46.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P156

47.科学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P95

48.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应试教育。P67

49.学校物质文化的表达方式只有学校环境文化一种。P39

50.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具备明确的共同目标。P180

答案

一、1. A,见教材P11。

2. C,见教材P12。

3. C,教育能推进科学的是体制化。

4. B,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5. D,见教材P45。

6. B,见教材P48。

7. A,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8. D,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9. C,见教材P73。

10. D,学校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11. A,见教材P88。

12. D,见教材P88。

13. C,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14. B,见教材P113。

15. C,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

16. B,古代学校大多采用个别教学。

17. B,见教材P160。

18. A,见教材P16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