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教材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李绍林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100083)

[关键词] 练习;设计;编写;样式

[摘 要] 语言练习编写是对外汉语教材的一个薄弱环节,有不少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强调了语言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练习编写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 H1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3)03-0034-06

Some thoughts on compiling language exercises

LI Shao-lin

(College of Chinese,Beijing L anguage U niv er sity,Beijing100083,China)

Key Words: ex ercise;design;compile;pattern

Abstract: The compilation of language exercises is a w eak link in Chinese tex tbooks,there are m any problem s w hich need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T his article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ex ercises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and proposes several principles of com piling ex ercises.

一、引 言

任何有关技能的学习都有赖于练习,语言技能的学习同样也有赖于语言练习。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时对语言练习的编写和设计重视不够,认为学生有东西可练就行了。在学术研究上,有关语言练习方面的研究也很薄弱,不成系统。实际上,研究这个问题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就学术性来说,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不仅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相关,而且与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学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科研课题。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及其教材编写的整体水平,有必要对语言练习的编写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仅把对练习问题的一些思考发表出来,意在引起注意,为同行们的深入研究起到铺垫作用。二、语言练习的作用

1.从教学心理学看练习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

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以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研究教学参与者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总结并提出符合学习者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练习问题。

西方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建构直接受到行为派心理学的影响,在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受其影响更大。行为派和以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学心理学都非常重视学习中的强化(reinforcem ent),认为一定的行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和一定的刺激相联。当这种联结形成以后,一旦出现了某种刺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行为。练习就是学习中的一种强化。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于语言教师讲

 2003年7月

第1卷第3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Norm al U niversity Jul.,2003

Vol.1No.3 

收稿日期:2003-04-09

作者简介:李绍林(1953-),男,北京人,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习得、汉语修辞学。

授的教学内容,学生很难一次掌握,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予以强化,才能将其溶入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之中。没有练习就没有强化,没有强化就没有学习,因此可以说,没有练习就没有学习。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习者置身于一种语境中(刺激)想不起来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因而不知道说什么或怎么说(言语反应),这实际上就是对有关的语言项目强化得不够,没有达到熟记于心的程度;或者强化终止时间过久,以致产生了消退现象。一般认为,在强化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强化的数量是习得第二语言的一个变项,强化的次数越多习得就越好,抵抗消退也就越有效。

从人的记忆方面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的新知识一般只能作为短时记忆的信息被学生储存在头脑里。短时记忆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记忆的容量有限,米勒(M iller,1956)指出一般以七个项目为限,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两个项目。这个看法为心理学界普遍接受。另一个特点是保持的时间有限,最长只能保持20—30秒。这样看来,新知识如果只停留在学生的短时记忆里,基本上等于没学,必须把新知识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至今还没有人给它确定出一个范围”(伍棠棣等,1980),里德(Reed ,1988)甚至认为它的容量是无限的,所以不会产生大脑容量不够现象。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也很长久,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直至人的一生。可以说,进入长时记忆的知识才是真正掌握了的。要达到这个目标,练习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心理学家们从练习作为记忆控制操作的一部分出发提出练习的两种机能,第一,练习有将输入的信息维持在短时记忆中的机能;第二,练习有将输入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迁移到长时记忆的机能。心理学家们把练习作为一种记忆策略来研究,这是一种宏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重要性日益为人

们所认识,李扬(1993)指出:“在参加评估、检查教学时,看一部教材编得好不好,除了看语料的选择、整体框架安排外,主要看练习的编排”。吕必松(1993)在谈到第二语言教材编写时说:“练习是第二语言教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部教材练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赵金铭(1998)把练习编写的质量作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练习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前面已经谈过,这里只谈教学者。对外汉语教学搞了几十年,尽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都发生了不少变化,新东西层出不穷,但是,精讲多练的正确性始终没有受到质疑,有人把“三分治病七分养”这句俗话套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提出“三分讲解七分练”,话虽简单,却包含着对练习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和概括。从教师这方面说,语言练习不仅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获得许多反馈信息,通过分析这些反馈信息,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和多少东西,教学是否成功,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错误的分析,能知道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是否有欠缺,有没有进行补救教学的必要;能知道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是否有母语的干扰或负迁移等原因,并使教师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对新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的开始阶段,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信息还能了解到学生起点行为 是否足够。如果学生起点行为不足或过高,就要考虑改变教学计划或实施某些针对性教学。

三、语言练习编写的思考

在国外教育史上,练习的作用历来受到重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1898)曾提出三条著名的学习率,第二条就是练习率(The

law of exercise )。

研究者除了强调练习的重要性以外,还对练习的方式进行过大量研究。例如,有

?

35?第3期李绍林: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另外两条学习律是预备率(L A W OF R EA DI NES)和效果率(L A W OF EF FECT )。前者强调学习动机的重要,

后者指出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习者的重要影响。

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在进入学习阶段已具有的知识、动机、发展情况等一切内在条件。换言之,就是学习者在开

始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之前已有的行为或成就水准。

“学习心理学之父”美称的德国专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1913)通过实验提出分散练习(space practice)优于集中练习(mass practice)的观点。可以说,艾宾浩斯率先对练习编写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们不仅应该像前人一样重视练习编写问题,而且应该比前人做得更好,力争有所突破。当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持续高涨,汉语热不断升温,在这种形势下,就对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材的练习质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要反对两种不好的做法,一种是有得练就行,信手拈来交给学生;另一种是练习多多益善,认为多练总比少练强。编写练习应该反对这两种粗制滥造的做法,要力求出精品。那么,现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练习编得如何呢?赵金铭(1998)通过对外汉语教师和留学生两方面得到的信息,总结出对外汉语教材普遍存在的10个问题,其中,第4个问题就是“练习种类单调,数量不足”,可见问题严重。赵金铭在论文中列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针对练习提出以下方面:——机械性——活用性练习

——较少控制——无控制的原则

上面这几方面概括出练习设计和编写的一些重要问题,很有参考价值,本文不再重复,下面提出的几条意见,也不是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某些方面继续对练习编写做些深入研讨,逐步认清和解决一些问题。

1.练习内容要和课型的教学目的相一致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型一般分为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写作课四种,课型之间的不同除了在其他一些方面有所表现外,还主要反映在教学目的上。教学目的是教学中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每种课型都有特有的教学目的。教学时要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各个教学环节的共同配合,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练习当然也要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如果练习内容与教学目的相脱节,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在一些对外汉语教材中,所编的练习确有这方面的问题。吕必松(1993)指出:“有的阅读教材编写了不少口头表达方面的练习,特别是缺少快速阅读练习。这就是练习内容与课型的教学目的不一致。”李绍林(1994)针对某精读课教材的练习指出:“练习的内容要适合精读课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练习的内容达不到这个目的或者作用甚小,就不合适,如给汉字注拼音,多音字和形近字组词等。”

语言练习和课型的教学目的要相一致切忌流于空泛,应该有具体的操作程序。教学内容有难易,学生水平有高低,所以即使同一种课型的练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不能完全相同,有很多具体的值得注意的东西。以听力课为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但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还有不同的目的。在初级教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以课堂风格表达的简单的词句;在中级阶段,学生要练习听懂带有某些常见变化的语句,使学生逐步适应外界的口语表达;在高级阶段,学生要逐步学会听学术报告,视听节目的广播,理解说汉语的人在各种情景下的语言表达。这三个阶段的教学目的是隶属听力课目的的短期目的,这种短期目的对编写语言练习更具直接的作用,应该始终贯穿在练习编写的过程中。

2.练习内容必须兼顾泛化和分化两个方面

泛化(generalization)和分化(discrimination)是学习理论中的一对概念。泛化就是从不同的项目中发现共同特征,分化就是从相似的项目中发现区别特征。例如下面几个图形“△ ”,看起来是不同的图形,但有共同特征,同属三角形,这就是泛化。下面图形“ □”很相似,但有区别特征,是两种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这就是分化。泛化和分化的观点不仅在分析和认识各种事物时是必须的,而且在学习知识,包括第二语言学习时也是必须的,因此认知心理学、教学心理学都对其给予充分重视。

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学到的词语和语法规则都很有限,一般只能单项表义,比如,说到“吃”义只有“吃”这个词,说到“拿”义只有“拿”这个词,没有其他类似的替换项目,不会产生语言项目的泛化和分化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学到的语言项目越来越多,就产生了泛化和分化问题。语言的泛化和分化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有助于对目的语的学习。通过泛化,学习者可以扩大同义词语、同义结构和同义表达,使语言

?

36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1卷

表达丰富多彩;通过分化,学习者可以了解到相似或相类项目之间的细微差别,使表达趋于精细得体。既然如此,在教学中就必须同时进行泛化与分化的教学,不能只教泛化而不教分化,或者只教分化而不教泛化。最近出版的汉语专著《似同实异》(2002)专门讲汉语语法项目间的分化问题,说明这项工作不仅有人在做,而且已经出了成果,对汉语教材编写和汉语练习编写都有参考价值。

泛化和分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语言教学包括语言练习,所以,泛化和分化也应该成为练习编写的一条原则,一本对外汉语教材必须同时有泛化和分化的练习项目,不可偏废。通过泛化练习,学生们可以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以新忆旧;也可以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以旧带新,使相关的语言项目在头脑里建立起有机的联系。通过分化练习,学生们便于理解和掌握相似语言项目的区别性特征,使这些项目成为各具特征的鲜明个体。在这方面,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有过教训,例如汉语“把”字句的教学。当讲解完这个语法项目后做练习时,教师或教材常会给出若干格式为“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变成格式为“主语—把—宾语—动词”的句子,这样的练习方法就是只注意了泛化而忽略了分化,学生依此练习后只知道了这两种句子格式的同而不知道它们的异,不能真正掌握“把”字句。

我们试用这个原则对《中级汉语教程》(上下册,1987)中的练习样式做了一个统计,统计出该教材共有28种练习样式,(去掉重复出现的,下同)其中有8种属于主观性练习,其余20种属于客观性练习。泛化和分化练习属于客观性练习,在这20种客观性练习中,只有7种属于这方面的练习,其中泛化练习有4种,分化练习仅2种,如下所列,括号中的文字说明归类的理由。

泛化练习

1、解释句中带点的词语(找出解释带点词语的另一个词语或词组)

2、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找出句义相同或相近的陈述句)

3、写出近义词(找出词义相近的词)

4、写出反义词(找出词义相反的词)

5、句中带点的词语可以用什么词语代替而意思不变(找出能够代替带点词语的其他词语)

从上述5种泛化练习看,有的其实是一种练习的不同说法而已,实质是一样的,如1和5,所以实际上还不到5种。

分化练习

1、选择适当的量词填空。(要在若干项目中比较差异)

2、辨别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区别。(含义或句子成分方面的)(要在若干项目中比较差异)

从这个统计可以看出,《中级汉语教程》的练习样式不可谓不多,可是泛化和分化练习实在是太少。虽然我们没有对其他汉语教材做同样的统计,但我们相信,这个问题不会是《中级汉语教程》所独有的。今后,汉语教材应多编写一些泛化和分化的练习样式,分化的练习因其更为薄弱应花更多的精力解决好。编写这种练习样式并不需要严格的限制,某种练习样式只要能使若干语言项目之间产生泛化和分化的联系,就属于这种练习。简言之,就是能够使语言项目间相通或相辨。所谓相通就是一个语言项目和其他语言项目有共同点;所谓相辨就是一个语言项目和其他语言项目有不同点。比如相通:写出词语的同义词;用其他词语替换句中或语段中划线的词语。比如相辨:解释每组句子的不同;多项目选择填空。可见,只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是可以设计出不少这类练习样式的。

3.应该注意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

练习样式总类是指一部教材练习样式的总和,象前面谈到的《中级汉语教程》共有28种练习样式,这个数量就是这部教材的练习样式总类。练习总类的样式要在每课练习部分出现,比如第1课出现6种,第2课出现7种,这就是练习样式的分布。这个练习编写原则要求,练习样式总类最好等同于或略多于练习样式的分布,也就是说,理想的做法是把练习总类包括的样式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每课中去。如果练习总类包括的样式很多,而分布到每课去的样式很少,那么,这样的练习安排显

?

37

?

第3期李绍林: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然不合理。下表是三部影响较大的汉语教材的统计情况:

三部汉语教材练习总类和分布统计

教材名称练习总类一课二课三课四课五课六课七课八课九课十课平均分布占总类%中级汉语教程28107891088109108.931.8实用汉语中级教程3976766106877717.9高级汉语教程(上)39111311101311712121411.429

此表中的练习总类数量较大,在统计时,我们还是

把相近的练习样式合并为一种,尽量控制总类的

数量, 实际的总类数量更大。虽然我们只统计了

每部教材前10课的情况,没统计的课和这10课

的练习分布情况没有太大的不同。从这个统计看

出,在严格控制练习总类的条件下每课的练习分

布及每课平均分布仍远低于练习总类的数量,所

占的百分比很小。

语言教学讲究重现率,词语的重现率是人们

常常谈到的一个问题,其实,教材的练习样式也应

该相对固定,有很高的重现率,要变化的只是练习

样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否则,练习样式不固定,

这课这样练,下一课又那样练,甚至有的样式在一

部教材中只用一两次就再也见不到了,会让人觉

得奇怪,是这种样式不好取消了呢,还是用一两次

足以让学生掌握呢?是仅仅这课需要用它练而其

他课就不需要呢,还是随便练一下子呢?下面是重

现率低的练习样式统计。(我们把在一部教材中出

现3次以内的定为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

低重现率练习样式统计

教材名称出现次数

一次二次三次

占练习

总类%

中级汉语教程11种7种无67.3

实用汉语中级教程19种4种4种69.2

高级汉语教程(上)17种5种4种66.6

从上面统计可以看出低重现率练习样式太多,三部教材均超过练习总类的百分之六十。为了使问题看得更直观些,我们列出《中级汉语教程》中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括号中的“上”表示上册,“下”表示下册,数字表示第几课)

出现一次的样式

1、阅读下列反问句,并按其本义改成陈述句(上1)

2、模仿填空(上5)

3、辨别下列各组句子中带“?”词语的意思(上5)

4、给下面的小故事加上标点,然后朗读(上7)

5、解释下列词语,并各造一个句子(上8)

6、用括号中的词语改写下列句子(上9)

7、指出下列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或补语(下3)

8、辨别划线词语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下3)

9、为以下四字格中的拼音写出汉字(下4)

10、写出以下拼音的汉字(下6)

11、写出以下带“?”词的拼音,并解释其意义(下6)

出现两次的样式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对错(上1、10)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答案(上2、8)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上4,下5)

4、弄清以下词语的意义并熟读(上11,下4)

?

38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1卷

例如《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中的1、给动词填上补语,2、给动词填上状语,3、给动词配上宾语,4、给词语配上定语或状语,5、给词语搭配上动词或名词,6、给名词前后各搭配一个适当的成分,7、给动词各搭配一个宾语和一个补语,8、给形容词前后各搭配一个适当的成分,9、给量词搭配上适当的名词,这9种练习在统计时只算做“词语搭配”一种练习样式计入练习总类。再如《高级汉语教程》注音的练习较多,样式有1、给字词注音,2、给词语注音并释义,3、给词语注音并组词,统计时只概括成一种样式“给字词注音”。

5、按照要求,写出以下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并用其重叠形式造句(下

6、8)

6、说出下面各句中“什么”一词的区别(上9),说出“倒、高低、拼命、怪”这些词在各句中的不同含义(下6)(这两个练习样式是一样的,所以是一个样式出现两次)

7、成语填空(上10,下10)

因此,如何缩小每课练习样式和练习总类的差距,如何消灭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提高练习样式的重现率,是今后练习编写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如果为了提高练习样式的重现率和增加每课的练习分布密度而把练习总类的二三十种样式尽可能多地都用到每课中,使每课都附有大量的练习,也是不恰当的,所以应当限制练习总类的数量,像上面提到的三种汉语教材,最好以课型的教学目的为标准对现有练习样式进行删减。我们不能说哪种语言练习对学习汉语绝对没有作用,但是应该承认,在不同的课型中,各种练习确实具有不同的实用价值,要删去那些对某种课型来说实用价值不大的练习样式,保留那些实用价值大的样式,把练习总类的样式精简到10种左右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

四、结 语

语言练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部汉语教材成功与否的要素之一,我们只是从某些方面浅谈了一些问题,在这一领域可以深入发掘的东西还很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从而促进语言练习编写水平的不断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陈 灼.实用汉语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1996.

[2] 陈灼,陈田顺等.中级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87.

[3] 郭继懋,郑天刚(主编).似同实异[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 姜德梧.高级汉语教程(上册)[M].北京:北京语言

学院出版社,1990.

[5] 李绍林.中级汉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语言教学

与研究,1994,(2).

[6] 李杨.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和定量问题[Z].

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会上宣读,

1993.

[7]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五)[J].世界汉语教

学,1993,(3).

[8] 伍棠棣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9] 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

究,1998,(3).

[10] Ebbinghaus,H.(1913).M emor y:A contribution

to ex per iment al psycholog y,N ew Y or k:T eacher s

college.

[11] M iller,G.A.(1956).T he mag 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 inus tw o:some lim its on our capacity fo r

processing infor mation.P sy chological Review.63. [12] Reed,S.K.(1988).Cog nition:T heor y and A ppli-

cations.Califor nia:pacific gro ve.

[13] T hor ndik,E.L.(1898).A nimal intellig ence.P sy-

cholog ical Rev iew,monogr aph supplement,2,N o.8.

[责任编辑:王晓惠]

?

39

?

第3期李绍林: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