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弘扬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谐”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发展历程,并将继续成为指导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当下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之向现代转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普遍信念。

[关键词] 传统文化和谐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的各个层面经常处于协调有序的状态,一旦秩序被扰乱,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重新恢复到基本和谐的状态。要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没有纵向的历史文化的承接,不能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这就使得我们不能不把眼光投向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精深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和谐之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是指“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它是一种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总之,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人基本的信仰。它认为,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人文与自然是融会贯通的。天人合一的信念统摄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规定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行为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儒家为例,张载在《西铭》的篇首指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人们应该以合乎价值理性的态度审视天地万物,尽人之为人的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不协调。以环境为代价,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对立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资源与环境问题困扰着全世界,我们国家也在这个问题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至今日,人类应该在所谓“征服自然”这个问题上换一个思路, 因此今天重提“天人合一”的思想,意义非常重大。古人这一类热爱自然,平等对待自然的思想是非常宝贵的,在今天把它发扬起来, 普及到民众中去,再用上现代的环保技术,就可以重新处理好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二零零三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即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关的思想为基础,我国结合了实际情况,提出当务之急是:首先,立足国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应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

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人口的数量众多、基数过大、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因素.实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把人口增长限制在生态环境可承受限度之内。最后,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的要求,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二.和谐之人与人的和谐

万物和谐,贵在人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人是社会和谐的主体,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问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将无法实现。我们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和而不同的思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君子和谐却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只有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并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而是要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人们处理矛盾,对待差异所采取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的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体现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冯友兰【3】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总结道:“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客观辩证法的两个对立面矛盾统一的局面,就是一个‘和’。两个对立面矛盾斗争,当然不是‘同’,而是‘异’;但却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又是‘和’。“和而不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的辩证思想,它不仅运用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而且运用于政治活动中,为政治家提供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关系的纽结.单个的、现实的人首先是人际关系的总和。在这里,社会关系既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又以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具体的人而言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又是人自我发展的推动力量。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维度来考察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生成.是社会系统的人与人直接的总体性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发扬传统文化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面对种种“文明的冲突”。人们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时世界各国人文学家普遍把探寻的目光转向东方。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塞缪尔·亨廷顿把儒家文化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之一,他认为儒家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而且是对人本身、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苦思索,以期在终极关怀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借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我们要对本国以往历史和文化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至少不会自以为真理在握,站在历史最高点,把光环留给自己,把自身的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相一致,而且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各种和谐思想一脉相承。

当今中国已步入快速发展的国际轨道。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是每个人渴望实现的理想。一个人如果仅仅停留于他所取得的既有成绩而裹足不前,将很快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一个人若要紧跟时代步伐。就应该不断进行更新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思维方式对个体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孟子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等等表现出一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中国人的思维和整个观念都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进行我们实际生活改造中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在今天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就存在许多的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子在里面,这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四.结语

传统文化有其鲜明的时代规定性,因此,我们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而应与时俱进,用现代眼光和时代标准重新审视,汲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同时,借鉴传统文化还要注意其辩证性。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每个人只有达到个人和谐的境界,也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才会实现和谐社会的崇高目标。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回味过去和谐酝酿的气息,展望未来和谐开创的美好。让我们品和谐之美,谱写创造美好世界的基本音符吧!

【参考文献】

[1]赖红卫.传统文化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山东.2011/19

[2]王卫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新探.武汉.2008/04

[3] 林路明,宋冰辉编.道德格言[M].第l版.北京:学术出版社.2001;l6.

[4]娄新艺.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得思考[B].大学时代.2006/06

[5]王守常.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构建和谐社会”

[6]闫春娥.论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安阳.2006/04

[7]刘盛东.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1/0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