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答案讲课教案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答案讲课教案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答案讲课教案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答案讲课教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三章练

习题参考答案

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

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

Y

MRS XY ??-

=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

MRS xy =P x /P y

即有MRS xy =20/80=0.25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

2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

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

品1的价格P1=2元。

(2)求上品的价格

P;

2

(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

MRS的值。

12

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

(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

P1X1+P2X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 X1+20。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

斜率绝对值P1/P2。因此,在MRS12=P1/P2 =2/3。

3 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和消费者C的效用函数。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他总是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的热茶。

(2)消费者B喜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不喜欢单独只喝咖啡,或者只不喝热茶。

(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咖啡和2杯热茶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喜欢喝热茶,但厌恶喝咖啡。

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U=min{ X1、X2}。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U=2 X1+ X2。消费者C的无差异曲线见图(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而言,咖啡是厌恶品。消费者D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4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的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1P=20元和2P=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2213X X U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U 1/MU 2=P 1/P 2

其中,由2213X X U

=可得:

MU 1=dTU/dX 1 =3X 22 MU 2=dTU/dX 2 =6X 1X 2 于是,有:

3X 22/6X 1X 2 = 20/30 (1) 整理得

将(1)式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 X 1=9,X 2=12

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U=3X 1X 22=3888

5、假设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 、B 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

各自为P Q d A 420-=和P Q d

B 530-=。

(1)列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

根据(1),画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解:(1)A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B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市场的需求表为:

(2)A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

B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

市场的需求曲线为

6、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852

83

1

x x U =,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1P ,

2P ,消费者的收入为M 。分别求出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

需求函数。

解答: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U 1/MU 2=P 1/P 2

其中,由以知的效用函数 852

831x x U =可得:

832

83

1228

5

2

85

1118

5

83--==

==x x dx dTU MU x x dx dTU MU

于是,有:

2183

283185

2

85

18

583p p x x x x =-- 整理得

2

11253p p

x x = 即有 2

1

1235p x p x =

(1) 一(1)式代入约束条件P 1X 1+P 2X 2=M ,有:

M P x P P x P =+2

1

12

1135 解得 1

183P M

x =

代入(1)式得 2

285P M

x =

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1183P M

x =

2

285P M

x =

7、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 ,两商品的价格为1P ,2P 。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切斜率为-a 。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

解:由于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选择有三种情况,其中的第一、第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

第一种情况:当MRS 12>P 1/P 2时,

即a> P 1/P 2时,如图,效用最大的均衡点E 的位置发生在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 X 1=M/P 1,X 2=0。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的收入都购买商品1,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

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第二种情况:当MRS 12

点E 的位置发生在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 X 2=M/P 2,X 1=0。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的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第三种情况:当MRS 12=P 1/P 2时,a= P 1/P 2时,如图,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达到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的任何一

点的商品组合,即最优解为X1≥0,X2≥0,且满足P1X1+P2X2=M 。此时所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条无差异曲线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8、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 q U 35.0+=,其中,q 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 为收入。求: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3)当12

1

=

p ,q=4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1)由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3:2

15

.0=??=

=??=

-M

U

q Q U MU λ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于是,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P =λ,有:

p q 32

15.0=- 整理得需求函数为q=1/36p 2

(2)由需求函数q=1/36p 2,可得反需求函数为:

5.06

1-=

q p (3)由反需求函数5.06

1-=q p ,可得消费者剩余为:

3

1

314121

613

14

5.04

=-=?-?=-?

q

q d q CS

以p=1/12,q=4代入上式,则有消费者剩余: Cs=1/3

9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βαy x U =,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格分别为p x 和y p ,消费者的收入为M ,

1,=+βαβα且为常数和

(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 和品y 的需求函数。

(2)证明当商品x 和 y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βα和分别为商品x 和商品y 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解答:(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βαy x U =,算得:

1

1--=??==??=

βαβαβαy x y U

MU y x Q

U

MU y x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M

p p y x =+ (1)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

y p x p p p MU MU y x y x

Y

X =+=??

? (2)

得M y p x p p p y x y x y x y

x =+=

--11βαβαβα (3)

解方程组(3),可得

x p M x /α= (4)

y p M y /β= (5)

式(4)即为消费者关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函数。 上述休需求函数的图形如图

(2)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相当于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

M y p x p y x λλλ=+ (6)

其中λ为一个非零常数。

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变为

M y p x p p p y x y x y x y

x λλλβαβαβα=+=

--11 (7)

由于0≠λ,故方程组(7)化为

M y p x p p p y x y x y x y

x =+=

--11βαβαβα (8)

显然,方程组(8)就是方程组(3),故其解就是式(4)和式(5)。

这表明,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对两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由消费者的需求函数(4)和(5),可得

M x p x /=α (9) M y p y /=β (10)

关系(9)的右边正是商品x 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关系(10)的右边正是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故结论被证实。

10基数效用者是求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得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得边际效用.某一单位得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将每一消费量及其相对价格在图上绘出来,就得到了消费曲线.且因为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消费曲线是右下方倾斜的.

(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P= 。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理解(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1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

可达到的最高无

差异曲线

和预算线相切,

即MRS12=P1/P2

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上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1=f (P1)

12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解:要点如下:

(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用则相反,它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2)无论是分析正常品,还是抵挡品,甚至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补偿预算线。在图1-15中,以正常品的情况为例加以说明。图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的化的均衡点为a 点,相应的正常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11X 。价格1P 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 点,相应的需求量为12X 。即1P 下降的总效应为1211X X ,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然后,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B A '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 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 点,而且注意,此时b 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 点的右边。于是,根据(1)中的阐诉,则可以得到:由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1U 与代表1P 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预算线AB.FC分别相切的a 、c 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为1311X X 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1U 和 2U 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价格的(即斜率相同的)预算线FG. B A '相切的c 、b 两点,表示

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1213X X 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最后,由于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成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

(3)关于劣等品和吉分品。在此略去关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图示分析。需要指出的要点是: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同一方向变化,其中,大多数的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劣等品中的特殊商品吉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于是,大多数劣等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劣等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即吉分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基于(3)的分析,所以,在读者自己利用与图1-15相类似的图形来分析劣等品和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在一般的劣等品的情况下,一定要使b点落在a、c两点之间,而在吉分品的情况下,则一定要使b点落在a点的左边。唯由此图,才能符合(3)中理论分析的要求。

(文字录入:汤小兰、刘艳艳)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解答

微观经济学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X)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第四版) 教师:刘伟

·微观经济学· 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工具来分析说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具备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掌握几种简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思路。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人大版; 《经济学说史》人大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讲 序论 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经济 (二)经济学 1、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最优配置问题的一门科学 2、经济学就是研究目标和手段之间的统一关系 3、经济学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物的一门学科 4、经济学就是研究——投入产出关系 (三)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时期 ? ????李嘉图大卫斯密 亚当.2.1 (三)庸俗经济学 (四)庸俗经济学后 三、概述 (一)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 ?在现实经济中 在意识形态上.2.1 (二)应持有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四)特点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doc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科。从本质上讲,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理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规律探索和实践总结。就研究内容而言,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是以单个经济单位,即个人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探讨与分析了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 目前,在我院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是,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包含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这些理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因此,需要运用合理、形象、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目前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现象严重 目前,教授《微观经济学》时仍然奉行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这种“教师中心”观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课堂交流,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样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容易把知识看成绝对真理,把学习简单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习者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使师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其理解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按本宣科,那么,即使你把有关理论解释得再细致,也会使学生感觉你的课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2、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微观经济学涉及的内容覆盖面广,而且比较抽象,与学生中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该课程会感到比较新鲜,但是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他们由于受到自身生活阅历、观察与思考能力的限制,就会感觉到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比较贴近现实,比如供求定理、价格理论等,会让学生感觉好理解一些,而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精品文档]

微观经济学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 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 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 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 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 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答案 第二章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 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 Q d 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50-5P和供给函数s Q=-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有: 50- 5P= -10+5P 得: P e=6 以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 Q e=50-520 6= ?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 得7=Pe 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得 Qe=-10+5257=?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 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d Q =50-5p ,得 5.225.5550=?-=e Q 或者,以均衡价格5.5=e P 代入s Q =-5+5P ,得 5.225.55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 P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 Pe -

微观经济学 教案 第2章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节需求曲线 大家上午好!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是: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二节的内容,就是需求曲线。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经济单位,具体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的生产者也就是企业或者叫厂商,以及单个市场。它要研究的是这些经济个体如何做出特定的经济决策,以及经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 我们从上一节对“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左边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和右边作为生产者的“企业”,它们的经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的上半部分,左边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与右边厂商对于产品的供给,综合地反应在产品市场,那么由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就决定了每一种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水平和数量。同样,在图的下半部分,左边消费者对于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土地的供给,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综合地反应在生产要素市场,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就决定了每一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正是这种市场上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商品的均衡价格。那么,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因此,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起点,从这一节开始将介绍竞争性市场环境中的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模型。 的市场上有很多买者和卖者,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的行为都不可能对整个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竞争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他们没有能力去操纵市场、垄断价格。 一、需求函数(第一个问题讲一下什么是需求函数?) 1 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个定义:(1)首先它有一个时间的限定,需求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需求量,比如每个人每天需要喝八杯水,一个星期就是56杯水,一个月呢就是再乘以4,一年就是再乘以12。如果没有时间的限定的话,我们就无法说出特定的需求量是多少。 (2)第二一点就是从内涵上来讲,它包括两层含义: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需求,这叫有效需求。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这就不能算作有效需求。比如说,我们同学逛商场,看到一件高档的漂亮的皮衣,非常有购买的欲望,但价格昂贵,如果我们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这就不能算作有效需求。或者反过来,具备购买能力但没有购买欲望就不能算作有效需求。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7.下列各项中(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 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 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 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1)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4)

完全替代完全互补 四、等成本线 1、等成本线的含义 又称为企业的预算线,是在企业成本和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的各种组合点轨迹。公式表达为: C=w*L+r*K C=P(L).L+P(K).K 等成本的斜率为:-w/r 2、等成本线的移动 (1)成本不变时,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也导致等成本线的移动。 工资(w)变化使等成本线以A点为轴心旋转。 利率(r)变化使等成本线以B点为轴心旋转。 (2)要素相对价格不变,成本变化时,等成本线平行移动。 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 成本减少时,等成本线平行向内移动。 3、等成本线的斜率 从成本方程C=w*L+r*K中可以得等成本线的斜率为-w/r,即为两种生产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 五、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要素的最优组合是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上的组合,在该点上两线斜率相等 MRTS LK=w/r 2、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 给定成本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由等成本线与能够达到的最高等产量线的切点R决定的,分别为L1数量劳动投入和K1资本投入。 达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MRTS LK=w/r 3、既定产量下最小成本的要素最佳组合 给定产量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由等产量线与最低的等成本线的切点S决定,分别为L1数量劳动投入和K1资本投入。 达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MRTS LK=w/r

4、均衡点的特征 (1)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 (2)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相等。 (3)这时:,即两种投入品的边际产量比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 ? (4)或者:,即两种投入品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比率相等。 ? ?即 六、扩展线 定义: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它条件不变时,不同成本水平下最适生产要素组合的连线。 扩展线表示生产者扩大生产的最优途径。扩展线上任何一点都可以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在扩展线上的所有的生产均衡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等的(扩展线方程)。 第五节规模报酬 一、规模报酬的含义 所谓规模报酬或规模经济又叫规模节约,是指企业因生产规模扩大,企业的收益递增,成本递减,从而实现了节约,增加了利润。 规模报酬通常是就实物形态来说的,而规模经济则是就货币形态来说的。 二、规模报酬与产量之间变的关系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三种情况: ?(1)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规模经济。 ?(2)规模报酬不变,即产量增加的比率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 K L K L P P MP MP = K K L L P MP P MP = K L K L K L P P MP MP L K MRST= = - = ?△ △ K L K L K L P P MP MP MRST= = ?

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集

微观经济学 教学案例集 西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0年3月 案例一 睡帽和汽车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仅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1999年6月的上海车展是在上海少有的漫长雨季中进行的,参观者人头攒动,但看的多,买的少。在私有汽车最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晴雨表的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该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只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1/3。尽管当年全国轿车产量可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面对这种局面,汽车厂商一片哀鸣。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理论提示:需求的定义 案例二

石油与天然气 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很多美国东海岸的学校都采购了昂贵的设备,准备用来使学校能迅速地从以油为热源转而使用天然气,以避免遭受油价突然上升的打击,就像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曾遭受过的那样。 在1990年秋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油价飞涨,而那些学校已由烧油改为烧天然气。估计能源费将有很大节省的学校主管们却受到了一个打击:他们根本没有节省多少。当他们收到来自当地公共事业公司的账单时,他们发现天然气的价格就像油价一样也显着上涨。许多主管在公共事业公司愤怒地抱怨和谴责公司的价格欺诈。他们的理由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根本没有影响到天然气的供应,所以天然气的价格没有理由也上升。这些学校的主管们正确吗?这是公共事业公司乘国际危机之机,为增加自己的利润而搞价格欺诈的一个例子吗? 试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回答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造成了油价的上升?(2)为什么天然气的价格也上升? ★理论提示:均衡价格模型 案例三 轻轨列车的票价 2002年,大连至金石滩的轻型轨道列车一期工程通车。过去,人们乘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需要1小时,现在乘轻轨只需不到30分钟。而且轻轨内部环境好,运行过程也安全。但是轻轨运行一段时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1. 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 (1) 在表1中填空 (2)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 线和MP 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 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

(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 和边际产量MP L 两者的变动方 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 系:当总产量TP L 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 曲线和AVC 曲线的交点与MP L 曲线和AP L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请分别在Q1和Q2的 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是SAC 1和SAC 2以及SMC 1和SMC 2. SAC 1和SAC 2分别相切于LAC 的A 和B SMC 1和SMC 2则分别相交于LMC 的A 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O MC Q LMC SMC 1 SAC 1 SAC 2 SMC 2 LAC A 1 B 1 Q 1 Q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A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 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 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 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 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微观经济学教案(8)

微观经济学教案(8) 经济学教研室安晓云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教学目的: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与市场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引致需求,VMP = MFC 原则,厂商要素需求曲线。 课堂教学设计:结合前边已讲过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并结合企业管理中的分配问题,分析厂商如何决定对要素需求数量的多少,为何这样确定,这对提高企业效益有何意义,引导学生把理论分析同企业实际管理结合思考。 教案内容: 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之外,分配理论还包括了各生产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收入差异及其原因、国家对收入的调节等内容。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 第一节分配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生产要素 要进行生产活动,就要投入各种经济资源。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做生产要素。我们通常将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中间生产要素(或者叫中间产品)和原始生产要素。 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消费者提供要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在经济学中原始生产要素包括以下四种: 1. 劳动:人类在生产活动着所付出的体力或智力的活动,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因素。劳动者是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基本所有者。 2. 资本: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中的经济货物,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从企业的角度看,既包括有形的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如商标、信誉和专利权等。通常货币资本并不计入生产要素中去。 3. 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它们得自于大自然的恩赐,是最稀缺的经济资源。 4. 企业家才能:综和运用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生产、革新、从事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冒险精神。 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产品,这类要素的所有者是厂商,厂商提供中间生产要素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讲可能就是产品。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厂来讲就是产品,而对于产品的供求及价格决定问题,我们在厂商理论的各章中已经讲过。所以本章主要研究原始生产要素的供求问题,而对中间产品的问题不予论述,如不特别指明的话,我们所说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最新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2.需求弹性系数是与比值。 3.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收入-消费曲线向平行移动。 4.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5.微观经济学是以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解决问题的科学。 6.由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曲线,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曲线。 7.生产扩展线的方程可以表达为。 8.由于收入相对变化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为。 9.研究市场供求动态均衡变化的理论是,它一般表示价格和产量跨期影响的情况。 10.规模经济的三种情况分别是、、。 11.衡量货币效用的表达式可以写为。 12.在生产脊线上的各点满足的条件是。 13.衡量两种要素替代程度的指标是。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2. 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3.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外

在不经济。()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6.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7.无差异曲线X1+X2=C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8.所谓短期是指一些投入不能改变的时期。() 9.企业运用生产要素A和B生产商品X,如果MP a=10,MP b=7,P a=4,P b=3,企业就应该增加B的使用量。() 10.当在既定的产量下生产成本最小时,所有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一定是相等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X商品总的需求数量()。 A. 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2.如果价格提高5%能使企业总收入增加2%;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位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弹性不能确定。 3. 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需求价格点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 一定正确; B. 一定不正确; C. 可能不正确; D. 无法断定 4.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不变动; D. 不能确定 5.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 正常物品; B. 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 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 低档物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 A.递增;B.递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在任何产量上的LA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AC。这个说法()。

微观经济学教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教案 经济学组编著

《微观经济学》第一讲课程设计

《微观经济学》第一讲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通过幻灯片展示经济问题的内容,告诉学生经济问题形成原因及产生的根源,为下一节做铺垫。 二、经济学的含义(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谈话导入 提问:如果你有一笔钱如何去分配,消费、投资、储蓄? 目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回答出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是研究配置和利用的学科。 2.讲解经济学的定义 出示幻灯片:给你一笔钱,如何分配 目的:引导学生对资源配置的理解 3.深入分析如何配置及利用资源,导出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一门配置和利用的选择科学,那么经济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导入新课】 1.讲故事:经济学有研究个体行为理论的还有研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 2.提问:你如何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和一国通货膨胀问题的。 目的:通过回顾前面学的内容引出经济学的组成 三、西方经济学的组成(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组成 1.依据提问内容讲解 画图: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体和一个国家 提问:厂商利润最大属于微观还是宏观 出示幻灯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目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理解宏观及微观的研究领域 (二)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回顾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政治中学过)

提问:一只看不见的手? 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给出第一个明确的特点 2.回顾前面厂商利润最大化 提问:研究厂商利润最大化是个量分析还是总量分析? 出示幻灯片: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方法 3.回顾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提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导出微观的研究对象 (三)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回顾凯恩斯“一只看得见的手”(政治中学过) 提问:一只看得见的手? 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给出第一个明确的特点 3.回顾前面通货膨胀的问题 提问:研究通货膨胀是个量分析还是总量分析? 出示幻灯片: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方法 3.回顾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提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导出宏观的研究对象 四、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提问:我们讲了微观与宏观有其各自的特点,那么他们有何联系呢出示幻灯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五、本单元重点、难点总结 1.经济学的组成 2.微观与宏观的区别 六、布置作业并告知下次课主要讲述内容,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板书】

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也主要是与其价格有关。特别是,随着早餐牛奶价格的下降,我们对它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还与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例如,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随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又例如,如果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即使目前收入没有增加),我们也会增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由早餐牛奶价格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而把由所有其他因素(包括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并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来分别表示它们。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解答:与需求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 与需求规律一样,供给规律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供给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只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又例如,供给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靠的和明确的一般命题或倾向的叙述而已”。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

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注:上述需求定理是对一般情况和一般商品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形,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如吉芬商品,另外某些表示人们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炫耀性消费品,如珠宝、名贵邮票、古董等珍贵商品,价格越高,越被认为珍贵,越表明是真品,需求量就会越大。再如证券、黄金等这些商品的需求曲线则呈现不规则变化。 六、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 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动虽然表示需求数量的变化,但是并不表示整个需求情况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动的点都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如图所示,由点至点的变动。 图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主要指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消费者的偏好变动、消费者预期。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如果其它因素变化使得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由需求变动所引起的这种需求的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需求数量都增加或者减少了。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个需求情况的变化。如图 图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理论 一、供给 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注:根据定义,要形成有效供给,生产者必须既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也要有供给能力。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供给):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和影响该需求(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供给)的变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所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次序表。 均衡:经济事务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供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移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移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效用论 效用: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