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1年第12期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无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我党建国以来第一次重点研

究和专题部署文化建设的会议。以这次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集中阐

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首次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深刻蕴涵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鲜明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必将成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文化强国的政治方略

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就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

2010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再次作出战略部署……

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所作出的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决策、

方针和部署,无不使我国文化创造活力前所未有地竞相迸发,让民族文化创造源泉不可阻挡地充分涌流,极大地满足了全国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大地

丰富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涨热情。

事实上,正如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革命战争年代,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高度重视文化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

25

2011年第12

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他说,“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

”这里,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任务。这项任务提出8年之后,我们迎来了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

,也迎来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文化建设。1980年,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还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反复强调的指导改革开放的经典名言。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续高度重视。1996年,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同时,我们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

这里,两个“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003年8月,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思想保证、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则是胡锦涛同志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做的一个崭新的结论。

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强国的当代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是抓住思想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抓住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主线,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融入新闻宣传报道之中,使之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全民族的自觉追求,进一步夯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三是抓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文艺各个门类异彩纷呈,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五是抓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坚持发展多层次、

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整个“十一五”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

26

署和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3年确定北京等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到2006年3月又一次确定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再到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改革全面推开,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其中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应转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

402家,2412家地方发行单位全面完成转制,29家地方电影制片厂已完成转制27家,362家地方电影公司已完成转制327家,460家地方电影院已完成转制411家,需转制的57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已完成转制52家,38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已完成转制32家,211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完成转制590家,3000多家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595家。此外,北京、江苏、安徽、陕西、河北等省市已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

整个“十一五”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累计安

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

施免费开放。中央和地方先后共投入

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

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

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

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在

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

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和

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

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

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

点。此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

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

然村,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

83万个服务点覆盖90%的行政村,

“农家书屋”已建成近40万家覆盖

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

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年放映达

800万场。

整个“十一五”时期,全国各地各

部门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大文

化建设投入作为工作重心之一,现有

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文化

强省”、“文化强区”的口号并进行大

胆实践,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

化生产力。如果说,2001年我国加入

WTO时,我们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

的文化“大航母”相比只是一条“小舢

板”,甚至全部出版企业的出口产值

抵不上一个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全部

传媒产业的海外营销收益比不上一

个默多克新闻集团、全部院团的出口

演艺收入比不上加拿大的一个马戏

团的话;那么,自2009年国务院颁布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

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并提出把文

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经营性

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形

成一个全新的产业,并呈现“井喷”之

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蓝

皮书可知,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

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1万亿元,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到“十

二五”期末,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占

有中国GDP的5%左右。2008-2010

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

长24.2%,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

速度。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

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超过5%;广东已经提出到

“十二五”期末实现8000亿的产值将

占GDP的比重达到8%。其中,新闻

出版业2010年总产值突破1万亿

27

2011年第12期

元,同比增长20%;日报年出版总量440亿份,出版规模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年出版图书27.57万种,总销售额1456亿元,出版品种与销售总额位居世界第2位;印刷复制业总产值5746亿元,位居世界第3位。再如,影视业从2003年电影产量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

一大电视剧生产国;从2000年电影票房不足10亿,到2010年的100亿,中国电影产业的票房从此进入“百亿时代”。又如,全国26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分别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成功上市,仅2010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除了传统的文化产业如火如荼,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的文化企业正方兴未艾。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也赋予文化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2010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达到349亿元,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国产网游产品不但在国内站稳了脚跟,赢得了近70%的市场份额,还出口美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出口规模比2009年增长116%。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还将迅速崛起,文化产业的领域还将不断延伸,文化产业的奇迹还将应运诞生!目前三网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国家专门成立了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并且确定了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试点方案及12个试点城市。毫无疑问,这些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文化和推动文

化科技创新中是天然的合作者,不仅

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而且会

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势必形成新的

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同样,

当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即形成新

的文化创意产业,既可让传统产业涅

槃再生,也可让中国制造和加工业重

放光彩。有专家称,我国制造业大国

地位已初步确立,200多种工业品产

量居世界第一。但要从制造大国向制

造业强国转变,需要科技创新和文化

创意的双提升。一旦植入民族文化之

“基因”,就会大幅提高物质产品的文

化含量和附加值,必将为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开辟新的途径、新的领域

和新的境界。还有,国务院发布的《关

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

决定》,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创

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

会,在演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

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印刷复制等

领域,已基本实现对国内非公有资本

全方位全过程开放。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现有民营出版物连锁经营企业

8家,民营出版物发行企业11万个,

民营电视节目制作企业2800余家,

民营电影制片发行公司近400家,民

营文艺表演团体近7000家,可以预

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

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将产生更为充

沛的动力、更为涌动的活力、更为强

劲的生命力。我们完全可以算这样一

笔账: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

经达到42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

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旺

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刺激文化产业

的新一轮发展。按国际经验测算,我

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但实

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这就是说,富

集的文化消费潜力有待挖掘,巨大的

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空前的文化

发展繁荣有待进一步推动。

整个“十一五”时期,从中央的战

略部署到地方的独特创造,从国家

级、省级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向公

众免费开放,到农民在家门口享受电

影大餐,从眼花缭乱的旅游文化节到

热闹非凡的周末大舞台,从广西桂林

的“印象·刘三姐”、河南嵩山的“禅宗

少林·音乐大典”到陕西临潼的“长恨

歌”,从北京的“功夫传奇”到上海的

“时空之旅”,从杨丽萍的《云南映象》

等众多经典艺术远赴海外演出大受

追捧到350多所孔子学院在全球105

个国家和地区落户遍起青睐,从北京

奥运会开幕式缓缓流动的“中国水

墨”到巴黎埃菲尔铁塔飘逸的“中国

红”,中国的“文化航母”已经起航,中

国的“文化之旅”开始出征,中华文化

正以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昂扬

的姿态走向世界……

就我区整个“十一五”时期文化

建设而言,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十一

五”前便及时作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

的战略决策,把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纳

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

28

2011年第12期

事日程,相继提出“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文化建设任务,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努力加大文化财政投入,持续加速文化基础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事业和草原文化产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从而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从起步就走上又好又快的创新与发展之路。由于目标明确、理论创新、政策对路、措施有力,内蒙古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区特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的文化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建立,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化产业茁壮成长,文化市场渐趋繁荣,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和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在过去的5年中,不仅民族文化事业充满无限生机,譬如陆续建成以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地标,精心打造出以成吉思汗、王昭君为代表的民族历史题材、以乌兰夫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民族民俗题材、以内蒙古人民收养南方3000孤儿为代表的民族团结题材等一大批颇有影响的草原文化艺术品牌,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30多个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观光旅游等形式多样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和艺术节,成功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及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2012年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等等,呈现出自治区成立以来堪称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景象;而且草原文化产业蒸蒸日上,譬如全区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文

博会展业和民族工艺业已经成为其

中的重点门类和主导产业群,与后来

逐渐兴起的广告和文化信息服务、文

化艺术培训、文化工艺品生产销售等

行业共同构成生产、传输和销售一体

化的完整产业体系,涌现出内蒙古新

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

古电影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等

一大批大型文化企业,同时拥有4个

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

范基地,业已成为推动内蒙古区域经

济高速增长的新的增长极,增加值现

已超过百亿元,年增长率高于自治区

同期GDP增速,达28%;预计“十二五”

期末,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将占

GDP的4%左右。事实证明,内蒙古走

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发展与保

护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实现了以建设民族文

化大区为总体目标的历史性跨越。

文化强国的高度自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

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

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潮流。各种

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

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

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

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

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

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

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认为,我们

正面临一个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

29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2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兴国之魂,反映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自觉。自觉之一,是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自觉之二,是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硬道理,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行动,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同步发展和快速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自觉之三,是充分认识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自觉之四,是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我国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不相适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

突出矛盾和问题。

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除了“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和“三个关系”之外,还可以分别概括为“十个不够”:即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一些职能部门对导向把握和舆论监督不够,一些相关领域对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遏制不够,一些社会成

员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重视不够,以及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够平衡,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文化技术人才队伍不够壮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不够,等等。而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则可以概括为“十个亟待加强”,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亟待加强,文化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亟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建设互联网和互联网管理亟待加强、文化产业体系建构和主导产业群形成亟待加强、

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创造元素亟待加强、文化艺术批评亟待加强、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力度亟待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亟待加强。所以,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紧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把我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强区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