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寻租与腐败

寻租与腐败

寻租与腐败
寻租与腐败

寻租与腐败

一、什么是寻租

寻租就是寻求经济租金的简称,又称“竞租”,是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其整个寻租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

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润、利益、好处。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

寻租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体制内的原因又有体制外的原因。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人的自利行为、公共领域的漏洞、社会环境因素

二、什么是腐败:

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

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目前,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发展迅猛的势头,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

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腐败可以分成好几种类型:

政治腐败的基本表现形式:(1)用权上的腐败。腐败是以权力来做交易、通过权的作用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权力私有化是腐败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腐败分子看来,权力是万能的,权力可以压倒一切,权力可以指使一切,权力可以获取一切。把权力归于个人,就可以谋取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私欲。因此,出现权大于法、专权专制、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政治腐败行为。

(2)用人上的腐败。选人不凭才干,用人不凭实绩,荐人不凭公认,任职不依程序,一切以价定职,以钱授“衔”。把用人看作是自己家事一样,用所谓自己的人,在小圈子内点人,宁要奴才,不要人才。“要想富,动干部”,已成为一些主要领导干部发财致富的“法宝”。如:贪官李铁成在 1990 年至 2002 年任吉林省靖宇县县长、县委书记直至白山市政协副主席期间,频繁利用干部提拔、重用、调动、推荐、返城任职和安排子女就业等机会,伙同其妻收受礼金和贿赂款计人民币 143 万元。情节恶劣的是,向李铁成行贿的人,包括县直所有单位的领导干部,几乎没有空白。他的卖官经是:“一对一”、“二人转”、“三人在场不作案”。

(3)行政腐败集中表现是行政执法领域。例如行政三乱中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原告被告通吃完,还说法制不健全。” 这是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首民谣,也常被人用来引证当前司法腐败的严重。

(4)司法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司法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司法腐败危害最大的就是“警匪勾结”和“警匪一家”

(5)经济腐败也就是用钱上的腐败。腐败是以金钱获取利益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个人的私欲往往是通过钱来满足的。经济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商业贿赂。

(6)文化方面的腐败有教育腐败、新闻腐败和学术腐败。教育腐败是普通家庭的第一座大山,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拨款不足,学校乱收费,资源集中,官办名校。新闻行业中的腐败最广为人知的是“有偿新闻”。记者采访的车马费和版面费都是明码标价的,在本行业中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此外还有一种就是“有偿不新闻”,即对一些负面消息不予报道曝光,坐等或主动要求报道对象前来“公关”。科研机构、高校领域中的学术腐败同样源于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和高度行政化的高校管理体制。举凡职称评审,项目评审,论文发表,成果验收等等,均不同程度的腐败。

寻租理论与腐败问题

2012年第5期中旬刊(总第480期) 时代金融 Times Finance NO.05,2012 (CumulativetyNO.480)寻租理论与腐败问题研究 张崇彬 (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在我国呈蔓延发展之势,已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充分认识腐败现象的表现、成因和治理腐败的对策,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在我国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寻租理论从一诞生开始就和腐败联系在一起,以一个新的角度给予了腐败新的内容。本文综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历史逻辑与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从寻租理论的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探讨防腐败、反腐败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寻租腐败关系对策措施 一、寻租理论 (一)寻租的含义、类型 1.寻租的含义。寻租有多种定义,布坎南等人把寻租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塔洛克等人把寻租定义为为了获得垄断或取得政府其他庇护而从事的活动,或者定义为使用资源,以取得政府允许的垄断,并按自己的偏好,或者为了保护自己,以免他人对这类活动侵犯而改变政府的管制。以上关于寻租的定义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任何寻租活动的最终结果都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不是社会剩余的增加;二是任何寻租活动都与政府的管制、垄断有关。 2.寻租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寻租活动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其性质,把寻租分为,合法的寻租活动与非法的寻租活动。合法的寻租活动如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本身的独家垄断地位。非法的寻租活动如行贿受贿等。根据体制的不同,可以把寻租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寻租活动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寻租活动。根据寻租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的寻租与其他团体和个人的寻租行为。 (二)寻租活动的影响 1.寻租活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寻租者进行游说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及支出的礼品与金钱;二是政府官员为使寻租者支付的贿金达到自己满意的水平而付出的时间、精力与资源;三是政府为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而进行反游说、反贿赂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与资源。 2.寻租活动造成经济效率的下降,耗费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却不为社会创造出任何财富,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经济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运行。获得政府特许的垄断企业往往没有强烈的激励去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由此降低了经济效率。 3.寻租活动造成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在寻租社会中,生产者未必能够多劳多得,而没有从事生产活动的寻租者却可能大发横财,这对努力工作的生产者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削弱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4.寻租活动是社会公害,它毒化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的正常价值观念,破坏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腐蚀了干部队伍,引致政府官员的腐败,造成了部门与行业的不正之风,破坏了社会稳定。 二、腐败问题 (一)腐败的内涵 腐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个人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违背社会道德、法律和传统规范的行为,都被视为腐败行为。从狭义上说,腐败是指个人运用公共权力来达到个人不正当的目的,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 (二)我国现实中存在的众多腐败问题及特点 1.权力腐败广泛出现于经济领域。通过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或权色交易等,谋取经济上的或身体上的利益,是当今最为严重的腐败形式。接受贿赂是当今中国官员腐败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贿赂手段除私人交易外也往往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公开进行。收贿受赂正在各个实权机关蔓延,而法人行贿也已成为当今行贿的重点。 2.贪污活动广为蔓延。腐败现象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先是管钱的,逐步发展至管事的、管物的、管人的机关。社会上的以罚代刑、有偿新闻、买卖文凭、买卖书号、收受回扣、商战中的“色相公关”等腐败现象成风气。特别是法人参与腐败,向权力寻租,使腐败的危害尤为突出。 3.隐形腐败大量存在。对于这种新的隐形腐败现象有关部门则难以察觉和对其进行查处,有时缺少足够的证据或依据。这种隐形腐败表现在许多领域。比如:铺张浪费、挥霍国家或集体资财、超标准住房和公车私用、公款消费等。这些现象的大量出现不但使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它形成了腐败现象群发和复发的丰厚土壤和温床。 (三)腐败的危害 腐败直接侵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严重损害着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腐败现象对国家政权的危害。腐败现象的出现降低了行政管理的实效。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因腐败的存在而走了样,结果政策严肃性遭到了严重挑战,腐败它打乱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秩序,导致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变形,使群众对政府产生误解,进而拒绝接受甚至是反对国家政策。更严重的是腐败活动会引起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降低国家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大众对政府和法律的权威的信念,危及政权的稳定,甚至造成各种恶性事件频发。 2.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危害。腐败是对经济运行规则与管理制度的破坏。腐败分子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以牺牲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代价,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腐败现象还破坏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竞争的基本法则,直接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并且严重地阻碍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发育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失衡。 3.腐败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干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打乱 51 Times Finance

2018秋媒介经营管理第二次作业

2018秋媒介经营管理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40分,每题10分) 1. 媒介营销宣传的方式包括电视节、交易会宣传、__人员推销________、新闻发布会、媒体见面会、__互联网发布信息_________、____媒体广告_______、活动宣传、导视等。 2. 媒介营销的主要特点是__二次营销_____ 。 3.我国将报纸的广告分为、_产品广告______ 、__企业形象广告_____、和_分类广告______。 4. 我国广播电视广告种类有常规广告、__栏目广告________、___冠名广告_______、特约广告、____插播广告______等。 二、多选题(30分,每题10分) 1. 广告效果包括是( cd ) A广告认知效果B广告心理效果 C广告营销效果D广告销售效果 2. 节目交易形式包括( bc ) A 以物易物 B 低价交易C直销方式 D 买断方式 3.常见的广告代理公司种类( bc ) A 总和广告代理公司 B 专业广告代理公司 C 广告主自设的广告代理公司D媒体专属广告代理公司 三、简答题(30分) 2018暑期爆款网剧《延禧攻略》收获了,成为暑期档的大赢家。请试从节目卖点的角度分析该剧,哪些方面是《延禧攻略》的卖点所在?(字数不超过800字) 第一就是乾隆和富察皇后的爱情故事,在剧中乾隆和皇后虽然因为儿子永琏的死亡变得相敬如宾,但是乾隆给予皇后的权利还是不变的,在剧中可以看得出来皇后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对乾隆爱答不理的,乾隆也没有办法啊!因为儿子的死皇后变成这样,自己也是很痛心,也终是想办法让皇后走出阴郁。不过皇后也走出了儿子逝去的悲伤,乾隆为皇后开心把稀有的荔枝赏给了长春宫,这也就引来了高贵妃的妒忌。 第二女主魏璎珞,女主魏璎珞不像别的电视剧一样,别的电视剧都是女

对国资委招聘“企业高管”合法性的置疑

对国资委招聘“企业高管”合法性的置疑 “十六大”确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十六大”的部署,中央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省、市成立了地方国资委,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委的成立,结束了长期以来国有产权主体缺位的弊端和“五龙治水”的混乱局面。但同时,新的担忧出现了,新成立的国资委作为“管人、管事和管资产”集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很可能形成新的政企不分,侵害的自主经营权。尽管十六大报告特别强调:“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是,最近国家和北京市国资委越俎代庖,违法在全球范围内为招聘高层管理人员说明,这种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反响热烈的海内外招聘 20XX年9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在其站发布公告,称: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探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配置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为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集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依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组织部分国资委监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一批高级经营管理者。 这次招聘的对象是6家中央的7个高级岗位,分别是: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会计师、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总会计师。经过3个月的笔试、面试以及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察了解,12月17日,7个招聘职位的人选全部产生。“对于这次招聘,国资委自己给予自己高度地评价,认为这是国资委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对于创新国有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促进国有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整理)论行政权力腐败及其防治

目录 一、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危害性 (2) (一)行政权力腐败的涵义 (2) (二)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2) 二、行政权力腐败的危害性 (3) 三、权力腐败的原因 (3) (一)长期的封建社会影响 (4) (二)新旧体制交替 (4) (三)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 (5) (四)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 (5) (五)行政行为不规范 (5) 四、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措施 (6)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6) (二)以监督保廉,建立“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 (7) (三)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8) (四)以法护廉,创造“不敢腐败”的法律环境 (9) 五、结论 (9) 六、参考文献 (10)

论行政权力腐败及其防治 【摘要】行政权力腐败是行政权力的异化,是个别行政人员利用人民授予的为社会服务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的滥用、个人化、不作为。反腐倡廉是当前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简单分析行政权力腐败的涵义、形式、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危害和成因,提出了看法,并且针对行政权力腐败的防治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腐败行政权力反腐倡廉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因此,反腐败已成为各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腐败作为一种外部表现形式,它的背后总是权力的腐败,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社会中出现的权力腐败基本表现为行政权力的腐败。行政权力缺少限制和规范是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所以防治腐败应当从规范行政行为入手,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行政权力,同时将以德倡廉、高薪养廉作为辅助手段,达到遏制甚至消除行政权力腐败的目的。

寻租

寻租(Rent-seeking) 什么是寻租 寻租就是寻求经济租金的简称,又称为竞租,是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的。整个寻租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 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润、利益、好处。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 寻租有多种定义,布坎南等人认为“寻求租金一词是要描述这样一种制度背景化的行为:在那里,个人竭尽使价值最大化造成了社会浪费,而没有形成社会剩余。”他们把寻租描述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即一个人在寻租,说明了这个人在某事上进行了投资,被投资的这种事情实际上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生产率,但却确实给投资者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地位或垄断权利而提高了投资者的收入,租金也就是由此所得的收入。因此,柯兰得尔中给寻租下的定义是为了争夺人为的财富转移而浪费资源的活动。而克鲁格则认为寻租是为了取得许可证和配额以获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的疏通活动。 寻租的种类 常见的寻租行为的分类: 1,政府的特许权。 2,政府规定,关税与进出口的配额。 3,政府采购。 寻租的特点 寻租的特点主要有:

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一是直接浪费了经济资源,利用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游说的结果,对寻租者来说可能更有效率,但对社会来说没有效率而言。 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需要时间和精力反击。 寻租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自身的独家垄断,就属于合法的寻租活动。 行贿和走私就属于非法的寻租活动。 寻租的层次[1] 寻租活动可以采取合法的形式,也可以采取非法的形式。合法的活动如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自身的垄断地位;非法的行为如行贿受贿,走私贩毒。布坎南认为,寻租活动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政府活动所产生的额外收益的寻租;二是对政府肥缺的寻租;三是对政府活动所获得的公共收入的寻租。对这种分类法,布坎南举例进行了说明:比如对出租汽车数量进行限制,即只发放一定数量的执照。这时寻租的活动将在以下三个层次上进行。 (1)直接获取执照的寻租 没有执照数量限制与有出租车执照数量限制之间的收益差额就是寻租的空间。这一层次的寻租可以通过竞争性拍卖的方式来出售执照。这时,执照数量限制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就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体现在执照的价格中。如果拍卖过程是完全公平竞争的,那么执照的价格就是寻租的空间,由于该寻租空间已经表现为价格,已经不值得寻租,因此寻租活动在这一层次会消失。当然,拍卖制度是需要高额费用的,这一费用实际上就是非生产性的支出,也就是为了遏制寻租活动而额外支出的费用。并且,只要制度是需要成本的,其寻租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腐败也自然随时会产生。 (2)对政府肥缺的寻租 第一层次寻租空间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寻租活动真的消失了。实际上寻租活动会转向第二个层次。这就是对政府肥缺的寻租。一旦出租车执照是有价值的,出租车管理部门就成了肥缺,潜在的企业家就会在退出出租车执照寻租的同时,转入政府肥缺或者能获得拍卖的收益的职位的寻租。当这些职位能够获得拍卖出租车牌照的收入时,尤其如此。当然,如果把拍卖出租车牌照的收入变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严格实施收支两条线,或者政府职位竞争上岗,通过竞争的方式付给报酬,这一领域的寻租活动也会减少,甚至消失。但严格实施收支两条线也并非没有成本,政府职位竞争上岗的制度设计更为复杂,因此寻租空间总是可能存在的,腐败空间也总是难以消除的。 (3)对政府收入的寻租

论寻租性腐败

论寻租性腐败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市场化的推进, 腐败现象也日益蔓延泛滥。在一片反腐倡廉的声浪中, 腐败现象不但没有收敛,却反而愈演愈烈。从经济学角度看,腐败的性质是一种寻租活动。因此,本文从经济学的寻租理论出发,对寻租性腐败活动,寻租性腐败的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寻租,腐败,寻租性腐败 一、寻租性腐败 (一)寻租性腐败的内涵 在寻租理论的文献中,寻租的定义多种多样。寻租一词,是由安妮·克鲁格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提出的。布坎南等人把寻租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塔洛克认为“寻租是指那种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由此可见,寻租是一种权钱交易或权权交易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腐败概念已经被引申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献和场合。 对寻租和腐败内涵的理解可以看出,寻租是公共权力的异化,是腐败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寻租性腐败是由寻租活动导致的一种腐败行为。 (二)我国寻租性腐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各样的寻租活动在我国愈演愈烈。寻租涉及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在,寻租的主体大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小到居民个人和家庭。寻租的手段和方式花样繁多,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其中,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非法寻租活动主要偷漏税、走私、腐败问题等,而其中以贪污和贿赂为主要形式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腐败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尤为重大。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政干部的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每年查获的这类案件的案值逐渐增加,而且涉及的高级干部也越来越多。我国从2008年到2013年8月五年多来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51350件,198781人,99.9%被判决有罪,贪污贿赂案件群众举报和检察机关自行发现各占1/3,查处故意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人数同比上升60.4%,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对贿赂犯罪的查办力度,五年多来共立案侦查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的国家工作人员65629人,故意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犯罪嫌疑人23246人。2008至2012年查处的受贿、行贿犯罪人数比前五年分别上升19.5%和60.4%。

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

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 当前新闻寻租已经产生新的变化,已从个体的“有偿新闻”行为演化为以媒介为主体的集体寻租行为,可称之为媒介寻租。媒介寻租较之传统的新闻寻租的不同点,在于媒介作为一个整体主动参与到寻租行为中,积极为媒介本身创造更大的利润。这种新型新闻寻租对社会、对新闻界的危害越来越大。本文从媒介寻租与传统新闻寻租的异同入手,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对社会、对媒介本身造成的危害,指出媒介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诉求是媒介寻租产生的温床,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规避媒介寻租的方法。 媒介寻租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媒介寻租是新闻寻租的发展形式,它与传统的新闻寻租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已经演化为以媒介为主体的集体寻租行为,有的干脆为大广告主量身定做栏目,采用新闻策划的形式,新闻和广告的鸿沟消失,使新闻与广告成为一体或以刊登广告为条件换取负面新闻撤稿。 广告新闻是目前最常见、最低级的一种寻租形式。媒介与商家串通好以新闻的名义传播广告资讯,或在新闻栏目、新闻版面以新闻的形式放大广告的传播效果等。总而言之,媒介寻租表现在:一、为寻租者策划和制造新闻;二、帮助寻租者打击竞争对手;三、出卖媒介舆论监督权利。 媒介寻租的成因 1.媒介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诉求 媒介寻租的实质是媒介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诉求。“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为媒介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这种制度下,媒介既要完成既定的政治宣传任务,又要通过广告等手段来进行市场经营获取收入,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营。国家既要确保意识形态的安全,又要使国有媒介在经济上不断自立;管理部门既要维护媒介的地位,又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产业的发展。 2.利益结盟 媒介寻租的出现也与被寻租者主动利用新闻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很多媒介采用“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合一,新闻采编队伍与经营队伍合一”的方法,将版面、频道、频率全方面地向社会敞开,以达到最佳的经营状态。媒介与商家相互靠近,共同建立利益格局。 3.媒介监管的缺位与共谋 我国媒介缺乏来自公众和同行的有力的监督、审视。目前我国媒介的监管主要来自于上级行政机关,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往往局限于政治和管理方面,而对广告及其他方面的监督则相对比较薄弱。我国媒介在公众监管这一方面上还存在盲点,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也没有为公众的监管提供相应的平台。同样,我国的公众也缺乏对媒介监管的意识,基于媒介寻租的相对隐蔽性,使得公众对媒介的监管在我国进行得很不顺利。 4.媒介生态圈的腐败化 媒介寻租的出现与媒介生态圈的腐败化呈因果关系。在媒介寻租中,信源都是与媒介有着一定政治、经济利益关系的。信源或是为了宣传报道自己,或是为了掩盖问题以及消除负面影响。新闻单位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新闻单位没有处理好新闻报道与广告的关系、新闻业务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媒介生态圈的腐败化致使媒介寻租公然进行,并且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5.媒介造假的隐蔽性 新闻寻租的屡禁不止还在于新闻造假轻而易举。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让有新闻寻租意图的人有了空子可钻,导致制造假新闻容易而核实新闻则比较困难。 媒介寻租的危害 1.损害媒介的公信力

高管薪酬_激励还是自利_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_吴育辉

=编者按>为纪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商管理学科成立十年,5会计研究6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开辟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商管理学科十年#会计与公司财务研究0专栏,从本期开始,连续三期刊发我国会计与公司财务领域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商管理学科累计资助会计与公司财务学科的各类项目322项,资助金额7574195万元,其中:创新研究群体1个,资助金额35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资助金额336万元;重点项目10项,资助金额1106万元;面上项目214项,资助金额4053165万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4项,资助金额151918万元;地区基金项目10项,资助金额20915万元。在这些项目的资助下,我国的会计与公司财务学科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方向不断拓展、成果与人才层出。10年间,一个基础研究相对弱势的学科领域在自然科学基金主渠道的资助下,拥有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研究队伍,拥有了学术领军人才,也拥有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已经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与认可、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助推着我国的经济改革、企业发展与科学决策。专栏陆续发表的文章虽仅是众多成果之点滴,却也映出我国会计与公司财务学科10年的成长与成就!希望这些论文能够给学界以新的启示与参考。 高管薪酬:激励还是自利?*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吴育辉吴世农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361005) =摘要>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增长迅速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收集了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前三名高管的薪酬水平,考察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高管控制权、政府管制及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仅与ROA显著正相关,但与资产获现率(经营净现金/总资产)及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高管的薪酬水平随着其控制权的增加而显著提高。(3)对比国有公司,非国有公司的高管更容易利用其控制权来提高自身的薪酬水平。(4)高管高薪并未有效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反而提高了代理成本。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在其薪酬制定中存在明显的自利行为,且这种自利行为降低或者消除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高管薪酬绩效薪酬敏感度管理层激励管理层自利行为公司治理 一、序言 高管薪酬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薪酬制度设计得当,能够有效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努力生产经营,提高公司价值,增加股东财富;反之,如果薪酬制度设计不当,就可能导致对管理层激励失效,进而引发管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利益,最终进一步激化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商管理学科十年#会计与公司财务研究专栏*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号:70632001)。

论寻租性腐败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2009年1月(总第192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1,2009 (Cumulatively,NO.192) 寻租或腐败活动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人们对此并不陌生。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在自然垄断、人为垄断以及存在外部性的领域实施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中,有的是为了公共利益,有的是为了特殊利益集团和产业集团的利益,有的是为了政府自身的特殊利益,或者上述三方面兼而有之。而源于各种特殊利益的政府政策,成为政府设租的内生性基础,并最终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和政府的失信。 一、寻租性腐败的内涵 在寻租理论的文献中,寻租的定义多种多样。寻租(rent-seeking)一词,是由安妮·克鲁格(1974)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提出的。布坎南等人把寻租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塔洛克(Tullock)认为“寻租是指那种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由此可见,寻租是一种权钱交易或权权交易的行为。 “腐败”一词原意是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物质由原初的纯粹状态到变质或腐烂。《辞海》将“腐败”解释为“腐烂”。《辞源》将“腐败”解释为“溃烂发臭、陈旧迂陋、腐朽败坏,一般用于对食物的描绘。在现代社会中,腐败概念被引申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献和场合。 对寻租和腐败内涵的理解可以看出,寻租是公共权力的异化,是腐败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寻租性腐败是由寻租活动导致的一种腐败行为。 二、寻租性腐败的危害 (一)阻碍资源的有效配置,浪费社会资源。一方面,寻租者通过寻租获得支配稀缺资源的优先权,取得垄断地位。这样,资源不是由市场配置,而是一定程度上由寻租活动来支配,这必将使市场难以发挥其优越性,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寻租活动有的采取合法形式(如通过游说、院外活动谋求政府优惠待遇),有的采取非法形式(如行贿受贿),但其共同点都是浪费社会资源。它们本身白白地浪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浪费在这些无益于社会发展的活动上。其中包括利益获得者无效使用资源造成的资源浪费;寻租者进行游说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及为疏通层层关系而支出的礼品与金钱;政府为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而进行的反游说、反贿赂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与资源等。 (二)破坏了社会的规范体系,动摇了公众的伦理价值观基础。政府寻租行为包括无意创租、被动创租、主动创租。不论哪种情形,政府经济管制政策的制订与实施都是由政府官员来执行的,政府官员作为经济人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某些政府部门为了本部门的私利,会通过制定限制性政策或干扰现行政策的实施等方式达到利益保护的目的。最终导致公共权力的行使与公共利益的目的相背离。政府对企业进行管制,这种寻租行为产生了一个贪污腐化因果联系的恶性循环:政府干预市场→租金产生→寻租者寻租→租金规模扩大→政府再干预。这种恶性循环使正常的社会规范体系遭到了破坏,打破了常规的市场运作;寻租性腐败的存在还对公众的伦理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改革开放前,我国人均收入差距不大,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由财富分配差距拉大等形成的心理失衡加大,而寻租性腐败则扭曲了利益分配机制,致使社会道德准则和社会公正受到质疑,严重恶化人们的道德水准,减少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 (三)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国家财富产出的减少。寻租活动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在资源不足出现的情形下,任何一个集团都想花费较小的寻租代价,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垄断利益,并且如果任何一方不进行寻租活动,就会因别人的寻租活动而受损。所以不论经济状况,不论是否自愿,各个主体都卷入寻租活动中,不断消耗原本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寻租就像一个“黑洞”吞噬无数资源,使国家财富的产出大大减少。 三、寻租性腐败的成因 (一)政府对企业的种种管制是产生寻租腐败的根本原因。政府对企业进行的种种管制,大大增强了公职人员对企业进行种种干预的权力,也就是说政府为公职人员设定了种种权力,即设租。政府设租、企业寻租从而形成了行贿受贿的权钱交易循环。在我国现阶段,常见的政府过度干预活动有:价格双轨制、经济特权、进口高关税和进口配额和政府对某些地区和集团的“优惠政策”等。(1)价格双轨制是由于政府过度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2)经济特权是一种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它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和部门间的公平流动和自由竞争,确保了某些企业的垄断地位和权力及其垄断利润的实现;(3)高关税对发展民族工业的有利方面是保护幼稚民族工业免遭国际竞争压力以便得到迅速发展,不利的方面是当该产业要跨越幼稚阶段但有少数几家企业垄断时,这些企业往往会因为高关税保护而放弃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和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努力,而坐收高额的垄断利润;(4)政府对某些地区和集团的“优惠政策”相当于为这些行业提供了垄断权。可以说,当前中国寻租猖 论寻租性腐败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张文静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寻租理论,是西方公共选择领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寻租性腐败也愈演愈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寻租性腐败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寻租;腐败;寻租性腐败 118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应对方法讲义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应对方法 第一讲危机管理 1.前言 2.危机管理体系 3.危机公关:突破“十面埋伏”攻略 第二讲危机公关准备期攻略(上) 1.正确认识危机的特点 2.认识媒体的双面性 3.领导人具备敏感的危机意识 第三讲危机公关准备期攻略(中) 1.在第一时间研究应对措施 2.明确危机处理的原则 3.对前景充满信心 第四讲危机公关准备期攻略(下) 1.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2.以最快速度化解危机 3.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 4.一分钱做事一毛钱做秀 第五讲危机公关进攻期攻略(一) 1.要有令行禁止的团队 2.内部公关是外部公关的前提 3.确保首席危机官的权威 第六讲危机公关进攻期攻略(二) 1.每个人都在媒体的注视中 2.充分调动资源 3.要有系统安排 4.权威媒体的支持 第七讲危机公关进攻期攻略(三) 1.要有专业的公关人员 2.主动提供消息 3.要有新闻稿 4.要博得受害者的好感 第八讲危机公关进攻期攻略(四) 1.不要对公众撒谎 2.棘手的事件应由公关人员出马 3.要有合得来的记者

4.要善于转移媒体的视线 第九讲危机公关进攻期攻略(五) 1.争取公众的理解和同情 2.会利用传媒的就是英雄 第十讲危机公关进攻期攻略(六) 1.首席危机官具有必要的判断力 2.凡事要有度 第十一讲危机公关5S原则 1.速度第一原则 2.系统运行原则 3.承担责任原则 4.真诚沟通原则 5.权威证实原则 第十二讲案例深度分析 1.巨能钙双氧水危机公关 2.雀巢碘超标危机公关 3.光明乳业“回锅奶”危机公关

第一讲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的定义 危机是一种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或面临严重损失威胁的突发事件。这种突发事件在很短时间内波及很广的社会层面,对企业或品牌会产生恶劣影响,而且此种突发紧急事件由于其前景具有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高度的紧张感和压力。 危机的发生和发展,犹如从小雨到大雨的过程:首先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然后到滂沱的大雨,最后到没有办法控制的暴雨。危机管理就是在危机中发现机会,从而力挽狂澜直至化解危机,使暴雨变成晴空万里。危机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建立危机管理体系,为危机做好准备;第二,危机公关,把企业想说的告诉公众,把企业想做的也告诉公众。 危机管理体系 (一)危机管理体系的六个子系统 1.意识体系 企业要具有危机意识,这在信息社会尤其重要。在信息社会中,媒体高度发达,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也越来越强。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任何一点消极方面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从而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企业领导者要认识到:在信息社会环境中,企业必须要具有危机意识,时刻准备应对危机。 【案例】 企业领导人还必须使企业员工认识到:我们所有的行为准则时刻都处于危机之中,我们必须把公司潜在的危机化解到最小,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因为失误或失职而将整个公司拖入危机。 【案例】 2.计划体系 要成功应对危机,企业必须具备应对危机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应对计划能够保证企业在危机面前临危不惧、胸有成竹。 3.组织体系 在应对危机时,企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进行管理。人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危机处理的机构中,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必须担任“首席危机官”角色。担任“首席危机官”角色的人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号召力,这样的危机处理团队才能够取得成功。 4.预警体系 印度洋海啸给印度及东南亚多国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充分反映了缺乏预警机制的危害性。危机的预警机制对于企业同样重要。有效的预警机制能够确保企业及时捕捉危机信息,作出正确判断。 5.指挥体系 危机指挥体系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紧急突发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跟踪与支持,使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做出最快的反应并提供最恰当的应对措施预案。指挥体系能够保证企业在处理危机时有一个畅通的渠道,雷厉风行地执行危机应对措施。 6.分析和评估体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危机分析评估体系是一个事后处理系统,同时又为将来可能发生

334和440

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内容 第一章新闻学理论基础 新闻学、新闻工作、新闻活动、新闻、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性质、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传媒业经营、新闻媒介的受众、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选择、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二章传播学理论基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三章新闻业务基础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新闻采访的特

殊方法、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消息文本的写作、通讯文体的写作、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四章传播业务基础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职能、媒介市场与产品营销、媒介广告的经营管理、媒介的生产管理、媒介的技术设备管理、媒介的财务管理、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介的公共关系、媒介产业化与集团化、媒介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 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传播媒介的界定、传播媒介的类型、媒介的社会功能、守望与预警的功能、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娱乐与商业的功能、媒介的社会影响、媒介与政治舆论、媒介与经济发展、媒介与社会文化、媒介与国际关系、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效果与效果研究、媒介与说服、媒介与议程、媒介与教养、社会中的媒介、社会制度与媒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税收优惠_吴文锋

摘要:本文以1999~2004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高管在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任职经历对企业获取税收优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企业税外负担较重的省市,高管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在所得税适用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率上都要显著低于高管没有政府背景的公司。而且, 公司所在省市的企业税外负担越重,高管政府背景获取的税收优惠也越多。关键词:高管的政府背景 税收优惠 先征后返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大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放弃政府部门职位而到企业任职。这种俗称“官员下海”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争论,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这些“下海”官员是否会利用其政府背景而给企业带来好处。尽管这一问题在国外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加以研究,但在我国更多的是新闻媒体的争论,而相关严谨的学术研究却不多。 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它能给公司带来融资便利性、税收优惠等明显的政策性好处,从而增加了公司价值(Fisman ,2001;Johnson and Mitton , 2003;Faccio ,2006;Adhikari et al.,2006;Claessens et al.,2007等)。作为一个从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国家,我国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很多很强,也有大量企业的高管具有政府背景。这其中既有前政府官员到其下属的国有企业任职的情况,也有前政府官员辞职到民营企业任职的情况。由于国有企业本身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政府官员到国有企业任职被认为是“半下海”,而不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下海经商”。国有企业获得的税收优惠等好处也难以区分到底是由于高管的政府背景获得的,还是由于企业本身的国有股权性质得到的。与国有企业不同,民营企业的最终控制人为个人,企业的运营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其高管的任命不受制于政府,前政府官员到企业的任职被看成是纯粹的“下海”行为。因此,本文选取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高管的政府背景是否给企业带来好处的问题,以避免国有企业本身与政府存在的股权关系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2007年之前我国企业的法定最高所得税率达到33%,但却存在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种形式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而最高的优惠则是免所得税。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而且,对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除了一些像经济特区税率优惠等政策具有硬性规定之外,很多税收政策的实施既有弹性空间,又需要个案处理。因此,政府官员拥有较大的支配权力和决策空间来决定企业所得税的具体优惠。这为“下海”官员利用其政府背景去切税收优惠这块“蛋糕”提供了可能性和弹性空间。另外,中央政府在2002年取消了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先征后返”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蛋糕”,减少了高管政府背景的利用空间。这种政策的变化也提供一个观察和印证高管的政府背景对税收优惠影响的机会。 因此,本文采用1999~2004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样本,研究了高管政府背景对公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 政府背景与税收优惠 * □吴文锋 吴冲锋 芮 萌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2074)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08JC630056)的资助。作者感谢2008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2008中国金融学年会与会代表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作者自负。 134--

论新形势下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论新形势下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论新形势下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2007-02-10 16:47:44 惩腐兴廉,整肃史治,是国家兴亡之所系,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解决了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消极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其遏制的力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反腐败形势仍很严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职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把惩治腐败作为关系党的生死

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对新形势下产生腐败的成因进行再透析,并进一步探究反腐败对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权力腐败所谓权力腐败,即公共权力的错位,就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领导者和其他执法人员违背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原则,使公共权力私有化,错用、滥用权力,造成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 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腐败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人员把公共权力据为己有,以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轻者吃拿卡要,重者贪[本文转载自污受贿,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公开索贿,非法攫取经济利益。二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好高骛远,突出表现为失职渎职行为和严重官僚主

义。三是个别领导不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奉行个人专断、搞“一言堂”等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四是少数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抵制不住奢靡之风的侵蚀,生活糜烂。五是有的地区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严重的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凡此种种,虽发生在个别地区和部门或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严重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使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二、权力腐败的原因 各种各样的权力腐败现象是政治系统的痼疾,它的形成与蔓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体制交替,分配不合理,是滋生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体制的某些做法还在起作用的情

寻租

——全国一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土地利用管理课后思考 班级:土地资源管理201402 姓名:王雪桦 学号:20147883 科任老师:凌静老师 时间:2017年4月11日

——试举例分析我国现阶段土地寻租的现象、危害和本质原因,并从土地利用管理的角度提出制约建议。 寻租指的是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而土地寻租则是指土地管理者运用自身所握有的权力,把权力商品化或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谋取金钱或自身利益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易、权钱交易等。 一、土地寻租的现象 国家审计署2010年第6号公告指出,通过对40个市地州、56个县区市土地征收出让情况审计,结果表明:有11个市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9.61亿元,有3个市以低于基准地价70%的价格出让土地177宗约0.8万亩;有3个市的规划等部门批准提高0.18万亩土地的容积率,应征未征土地出让收入10.57亿元。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寻租现象,从区域上看,农村地区主要发生在土地征迁中,村级干部利用职权通过套取、虚列、伪造等方式私吞征地补偿安置金;而城市则主要发生在土地性质改变、土地出让等方面,城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与开发商形成利益同盟,共同谋取私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政府利用手中的强制征收征用土地的权力低成本剥夺农民的土地,然后以数十倍的价格将土地出售给开发商,并从中抽走大量的租金。比如,在一些地区,那些有条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勾结官员批地,争先恐后地“瓜分”土地流转差价——他们把土地从农民手中低价征得,再高价投放市场,趁机捞取征地前后的巨额差价; 2、政府与企业勾结,将本应招标拍卖的经营性用地,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实行“暗箱操作”; 3、拥有相关土地出让、规划报批、施工许可等审核权限的政府官员,利用其中的弹性空间,可以轻易地改变相关土地出让(价格、面积、年限等)、规划(容积率)以及施工许可等条件。如地方政府掌握了基础设施、工业、房地产等项目的土地审批权,便具有主动土地创租的机会。某些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办法来增加某些行业或企业的利润(如试点、办开发区等),人为制造租金,诱使企业向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