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涵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涵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涵
梁祝故事的文化内涵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被称作我国四大民间故事。影响广泛久远,深受各族人民喜爱,文学、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都曾以此为题材创造出许多经典作品,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梁祝文化。千百年来,它以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鲜明主题,受到大家的喜爱,老幼皆知,传诵不息。有关梁祝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从有关史料的点滴记载到民间流传直至搬上现代的舞台银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从晋代至隋唐的传说,宋代的诗词,元、明的戏剧,清代的歌谣,及至现代的戏曲、影视、小说、音乐、舞蹈等,文艺样式五彩缤纷,梁祝故事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马来文、爪哇文、巴厘文、马都拉文、朝鲜文等流传至世界各地,该剧不仅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日臻完美的艺术样式,显耀于国际文化之林,更重要的是该剧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梁祝故事是在梁山伯和祝英台婚姻悲剧的基础上改造、发展、完善起来的,期间的每个阶段的衍变,都是社会与时代的深刻积淀。故事的叙事方式由一条线索发展成若干条线索,由事件的简单记载发展到全方位勾画渲染,体现了不同时期民间传说叙事艺术的日益多样化与成熟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第一,梁祝故事正面塑造了一个反抗封建礼教、要求男女平等的封建闺阁妇女形象。故事一开头就展开了尖锐的矛盾—“避婚·求学”,从这里就表现出祝英台强烈的个性和反抗性。接着中途和梁山伯相遇,一见倾心,草桥结拜,也是从正面来描写祝英台蔑视礼教。在“书馆谈心”中,同处同宿三年而能纯洁无瑕,两无猜忌,更是一种大胆的构思与创造。梁祝故事属民间创作,是一个产生于士大夫阶层的故事,一旦流传民间,就引起了本质的变化,经过劳动人民的艺术加工,祝英台的性格,就由一个纯粹的闺阁小姐,逐渐具有劳动人民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和理想。所以祝英台这个人物,如果同文人创作中的人物:崔莺莺、林黛玉加以比较,较之《西厢记》中的莺莺那样“自见了张生”,就“神魂荡漾”,显得纯洁;较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抑郁抱恨而死,不敢和封建礼教作正面斗争,显得勇敢。

第二,具有丰富的神话色彩。梁祝故事是一个民间传说。传说虽然是神话的发展,但传说和神话仍有区别。因为传说是历史的,往往与某种场合和真实人物发生关系。即便是虚构的人物,也要赋予它以姓名和出身、籍贯,如梁祝故事即其例子。就因为这个缘故,一般传说也从而失掉了神话那种驰骋自如的幻想。而奇怪的是,梁祝故事却恰恰具有这种神话色彩的幻想,这不仅表现在化蝶的结尾,把难于解决的矛盾加以幻境来解决,使故事结局富于诗情画意,达到抒情和叙事(浪漫和写实)相结合的描写方法的极致;而且在表现人物性格的英雄气概和为人风度上也具有神话人物那种恬静肃穆,充满战斗理想的精神,使理想的神明和现实的人物相结合,使人在纯洁和崇高中感到豪迈和庄严,在剧烈的斗争中感到潇洒和自在。一句话,梁祝故事是运用神话色彩创造了身心健康而品质高的人物。同时,因为梁祝二人都具有神话人物的因素,所以当最后“化蝶”的时候,才不显得结构勉强,而是非常自然。

第三,利用民歌的抒情、比喻和重复等修辞手法手法表达人物丰富而又单纯的感情。民间故事虽然一般不作静止的心理描写。但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描写丰富而又单纯的感情,不仅能加强人物的真实性,而且能增添故事的风趣。梁祝故事就充分利用了民歌代替对话的方法。即使从故事改编为戏曲时,一般也保持了这个特点。如越剧“十八相送”(其他剧种亦然)一场的唱词:

英:过了一山又一山

山:行行到了凤凰山

英:凤凰山上般般有

山:缺少鲜花好牡丹

英: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攀也不难。

山:你家牡丹虽然好,路远迢迢怎来攀。……

英:前面还有一口井,不知井水有多深?

山:井水深浅不关情,还是赶路最要紧。

英: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山:愚兄堂堂男子汉,你不该将我比女人!(1)

这段对话是用对歌的形式,运用诙谐的比喻来描写英台暗示自己对山伯的爱情和以终身相许的愿望。这样一方面表现了女子的自尊心,也一方面表现了英台的机智和才华。再加上对话随着眼前景物而变化,使得情景交融,人物形象也更显得生动多姿。这种手法和唱词形式,都直接取自民间唱本(民间口头讲述人常常在讲述过程中用有韵的唱词代替对话,这是一般民间故事常采用的手法)。有的民间唱本除了用对歌形式,还喜欢用十想、十叹、十送、十劝、十哭等重复、递进的手法,畅叙人物的胸怀,起到使故事回肠荡气的作用。而这种形式很早就影响了梁祝戏曲,如明代传“访友”一折,就采用了这种民歌手法。我们说梁祝故事是经过劳动人民创造性的发展,那么,在采取民歌代替对话方面,恐怕也是艺术加工过程中一个很大的特点。

总的来说,梁祝故事之所以能流行民间千余年,而且越来越丰富,自然和人民群众不断的加工是分不开的。这种加工表现在情节的构造上,能在平凡中显现出不平凡;在人物塑造上,能使梁祝两人平易近人而又显得纯洁崇高,生动饱满;在主题思想上,既能鲜明地提出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主张;又具有广泛的反抗一切封建礼教的意义。所以故事讲述起来,才会显得那样智慧而风趣,乐观而含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悲伤而不令人肠断;换言之,就是故事叙事而不板滞,抒情而不浮泛,热情而有节制,愤怒而不粗暴,失败而具有成功的希望,表现了中国人民群众的美学理想和远大抱负。不过,梁祝故事虽有这些优点,但到底是产生于封建社会,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与封建礼教思想不能不发生关系,受其影响,因而英台对封建婚姻和礼教的反抗,最后仍不得不表示屈服,酿成悲剧性的结局,这和她的阶级出身、时代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故事情节的变化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的转变。

从《十道四蕃志》、《宣室志》看,这个故事为封建统治者所接受是因为祝英台是“义妇”典范,因而故事的主旨并不是反封建,而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义”。(2)

梁祝故事流传、发展到第二阶段时,与《宣室志》相比,情节增加了很多。情节的发展,反映了历史生活内容的变化,也反映了人民群众道德观、审美观的变化;情节的丰富,增强了故事的艺术魅力,也使故事的思想内容有了更丰富、更复杂的内涵,比如增加了善恶观念,突出善恶对比。但总体上看,故事表现的伦理思想,在主人公身上体现的仍是“忠孝节义”: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床三年而不失贞,是节;山伯送英台是义;英台有心相许却不直言,要山

伯明媒正娶,也是节;马家求聘,英台也认为不该违抗父命,这是孝;英台在出嫁途中为梁山伯殉情,既尽了孝,又尽了节和义(因为在祝英台看来,她已先许梁山伯,且同窗三年,虽无夫妻之实,但按当时的观念,她已是梁山伯的妻子)。从实际情节来看,这个时期故事内容所表现的忠孝义思想,比第一阶段更明显、更具体。这与宋元以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关。(2)

到第三阶段,虽然故事“忠孝节义”的基调没有根本改变,但无论在宣导男女间的情感平等上,还是在斑斓的羽化蝶飞的自由想象中,都展示了新时代新风尚的影响。

民间故事的情节朴素而又富于幻想,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更体现着各时期人们的理想、愿望与民族精神,可以说是历史的真实再现。把握与分析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个人物形象,关注人物在不同流变阶段所呈现的特征,是研究梁祝文化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祝英台形象渐脱现实女性的模式,其间的差异越大,反映女性的苦难与愿望更甚。

在封建社会中,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礼教影响之下,张读《宣室志》中所载祝英台“伪为男装游学”,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说北方民间文学中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的是女子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愿望,具有传奇色彩;那么英台乔装求学,无疑是封建社会中备受压抑的女性对自我解放的渴望,是当时晋南方文化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具有深层的民族潜意识。

《宣室志》中写英台哭坟,是因为“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而非主动前往墓地,结果地陷墓裂,梁祝并埋。这一结局的描述有更多的现实成分和社会意识,表现了封建意识对人性的残酷要求。在这里,向往自由的男女情爱观和从一而终的道德伦理观,揉合在一起。(6)

故事演变到第三阶段,情节更加完备,出现“楼台会”(或“祝庄访友”)、“闻耗”、“逼嫁”、“吊孝”、“化蝶”等情节。英台由前期故事中没有准备的哭祭跳墓到身穿素服有备而去的情节变化,从“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坠入茔中”到“哀恸感应,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祝英台纵身跃入”(6)这些情节改动所体现出来的是她对世俗社会的抗争、对爱情理想执著和大胆的追求。当她的爱情追求遭受世俗的压抑时,她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生命来实现“生不同帐死同坟”的诺言,她的跳墓埋璧、舍身殉情,就像西施舍身赴敌、曹娥舍身投江一样。人民群众在塑造这个形象时,不仅倾入了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而且连同自己的性格特征也一并铸入了。

梁山伯形象由轩昂豁达“弱化”为痴情无奈,更多地表现出男女情感对等的意识与愿望。

从宋代李茂诚所写的《义忠王庙记》开始,梁祝故事演变为以梁山伯为主。他心地纯洁,没有对女性的不正确观点。“我只道天下男子一般样,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6),这正是英台爱他的开端。从此以后,通过三载同窗的基础,彼此尊重、互相了解,逐渐地打下了爱情的基础。他不仅在三年同窗中没有发现英台是女的,就在“十八相送”中也丝毫不领会英台给他的种种暗示,这实在是一个相当忠厚的青年形象。越剧《楼台会》充分表现了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深情。当他得知英台已许配马家时,他真恨啊,但他仍不失为一个幼稚的可爱的痴心青年:他还对官府抱着一线幻想:当英台明确告诉他状告无益之后,他才感到世道如此:“我满怀悲愤无处诉,……无限欢喜变成灰。”也只有到这时才使他明白使他俩“不能夫妻配”的根由。

清末川剧《柳荫记》中的梁山伯则通过对社会的直接控诉,表现出与祝英台一样的反抗意识与为自由幸福的爱情奋斗至死的坚强决心:“说什么父母之命,说什么月老红线,父母命坑人陷阱,媒妁言害人妖精。爱儿反把儿女损,骨肉之情变仇人。周公礼如泰山压顶,早埋葬有情之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贤弟啊,兄不到黄河不甘心。”“哪怕是九天仙女我不爱,……儿与她在世不能夫妻配,儿死后也要和她同坟台。”(6)

根据上面的情节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梁祝两人的形象,虽然在封建婚姻制度和宗法礼教的压迫下,都具有反抗精神,但是因为性别不同,阶级出身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在反抗性的程度上,也就不完全一样。因为封建社会到底是一个男权社会,女人所遭受的压迫,千百倍于男子。所谓压力越大,反抗性就越强,这从梁祝两人的性格发展中也得到具体表现。人民群众在创造梁山伯的形象时,非常重视这一点。他们把梁山伯创造成为一个不懂世故,敦厚多情,书生气较浓的人物,因为他虽然一方面受封建礼教的压迫较轻,但另一方面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却不能说不严重。正由于这样,所以他的性格表现出来是敦厚而稍嫌拘泥,深情而显得软弱,在“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楼台会”一系列情节中,都非常生动有趣的表现了这些特点,和英台相比,他缺乏对婚姻自主的主动性,所以当婚姻绝望以后,他只能消极的以死殉情。但是人民群众在创造祝英台这个人物时就完全不同了。我看多少总受了一些同时代的木兰故事的影响。她不仅要求婚姻自主,而且,还具有不惜冲破一切封建思想桎梏的勇气。虽然在她的嘴,并没有说出,也不必要说出男女平等的话来,但是她的形象却表现了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唱本中表现得较显著,如四川唱本《柳荫记》祝英台后来造反与朝廷对抗即是好例。)就是说人民(尤其妇女)在塑造祝英台这个人物时,通过“避婚·求学”、“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吊孝哭灵”、“祭坟”等情节,替封建社会受压迫的妇女,大大的吐了一口怨气。他们在这些情节中特别强调她的机智、大胆、热情、坚贞、不顾习俗的一面;同时,又通过“思兄”、“楼台会”、“闻耗”、“逼嫁”等情节来表现她闺阁名媛的娇羞和纯洁的一面。所以当她女扮男装时,既能机智地掩盖破绽,而山伯殉情后她也敢于破俗吊孝和素服祭坟。在封建社会中只有一个能打破闺阁界限的大胆而知书的女性,才能有如此作为。因为有这种英勇的大胆行为,所以才为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千百万妇女所崇敬和爱戴。由此可见,梁祝两人的性格,由于女性坚强,男性软弱,两相对比,所以特别显得鲜明,也更加突出地表现了英台反抗封建婚姻的思想意义。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4)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主体意识也逐渐复苏。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载体,民间故事对这种新的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做出了最敏锐、最直接的反应。例如:梁祝中祝英台勇敢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体现了女性在婚恋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女追男”的故事情节

不落俗套,有利于才子佳人之外的“女追男”的爱情故事情节,是梁祝女权主义精神更具有一种普遍意义。

在我国的四大传说中的主角都是女性,而且这些剧中的女性都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自由。她们的眼中没有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与心上人的结合,都是双方自愿的行为。而这种自愿恋爱的行为在梁祝戏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越剧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祝英台敢于大胆追求幸福,当她收到父亲之信不得不归去时,对山伯眷念之情油然而生:“我与他同窗三载非寻常,情重如山深如海”,“老父有病盼儿归,我难舍知音梁山伯”。羞于女

孩儿情面,她不便启口,于是大胆地请师母作媒:“倒不如月老跟前订白头,拜托师母作大媒”,在男女婚配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社会,祝英台大胆地推销自己,煞是可爱。十八相送的路上,她反复暗示自己的女子身份,“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你我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在梁山伯终不能识破自己女儿身时,祝英台只好反复叮嘱“梁兄你花轿早来抬。我约你,七巧之时……我家来。临别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望你梁兄早点来。”(4)临去时祝英台字字珠玑,情真意切,让人顿生怜惜。

祝英台具有大胆叛逆的个性,得知父亲祝公远将其许配给门当户对的马家时,祝英台坚决反抗,“女儿未曾依允”、“爹爹应念女儿长亭亲许”、“有师为媒、玉扇坠为聘、于礼无亏”、“要女儿嫁马家,实难从命”,表达自己的终身大事要由自己作主的强烈愿望。《楼台会》上,祝英台柔肠寸断,又一次表明对梁山伯的爱恋。

祝英台为争取自由,追求幸福,敢于以死抗争。梁山伯死后,祝英台悲痛欲绝,“我与他在世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台”。灵堂内,她白衣素服表芳心。“一见梁兄魂魄消,不由我英台哭嚎啕,楼台一别成永诀,人世无缘同到老”,说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万箭穿心。《逼嫁》场面中,祝英台坚决白衣绕道祭奠梁兄,再次表达“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台”的愿望。《祷墓化蝶》出中,祝英台纵身跃入裂开的梁山伯墓中,殉情化蝶与山伯共舞。

祝英台以死对不公平的命运进行激烈的抗争,在男权空间中拼死追求女性的地位,更为可贵的是,她在追求中,始终没有迷失自我。祝英台这种打破传统的叛逆的精神,是对男权社会的有利挣脱与颠覆。她对爱情的大胆炽烈不仅会让女性落泪,而且还赢得了全世界的同情与赞美。

第二:“女扮男装”的大胆行为

祝英台女扮男装是女权的回归。在剧中祝英台女扮男装的目的就是要争取与男子同等受教育的权利,祝英台认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是不公平的,女人也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祝的女扮男装即是女权主义一种激进的发难,也是大环境下不得已的尴尬的妥协,这种妥协在整个封建社会,是女性向男权社会为中心的体制的发难,在女性争取主体的地位上毕竟迈出了一步。

礼教泛滥的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给女子套上了无形的枷锁,绝大多数女子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和出门抛头露面的机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天生就与男子不平等,天生就有了角色定位,在家专攻女红,出门做个贤妻良母是天生的定位。祝英台为了获取教育的权利,不惜“绝食”反抗,不惜瞒天过海女扮男妆欺骗父亲。正当的权利要靠欺骗才能得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征得父亲同意出门求学的祝英台,还受到来自嫂子的讥谤,闽剧《蝶边裙》、黄梅戏《柳荫记》、侗戏《山伯英台》都有“姑嫂打赌”的情节。嫂子不相信祝英台出门读书后会清白回来,于是与英台打赌盟誓。我们如果从社会文化学角度来看,嫂子仍是封建文化的受害者,由于男权意识和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自我意识已趋于涣散,从而不自觉的成为男权主义精神的承接和传达者,成为对与自我主体对抗的,对伦理规范不自觉的麻木不仁的受害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祝英台女扮男妆,是一种女权的觉醒,是对自身性别的“超越”,同时它也是一种对传统的背弃,这种背弃对祝英台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有机会让她与闺房外面的异性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且撞出了爱的火花,让她体味到了平等自由的可贵,从而唤出了她内心深处对更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执着追求。

祝英台的女扮男妆是对环境的抗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能穿上自己喜欢的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她的父亲不会答应,社会不会答应。从更深层来说,祝英台身上的男妆是沉甸甸的,这身男妆,使她暂时摆脱了对传统的认同,在爱情中找到了自我,但找到自我并不一定能实现自我,祝英台坚持自我独立的人格,不向扭曲的环境屈服,最终必然走向不幸。但她的努力,还是在弘扬女权主义精神中撞出了耀眼的火花。

梁祝爱情悲剧的最后形成是以化蝶情节的完成为标志的,这也是《梁祝》理想的主要表现。“化蝶”是民间故事发展到成熟、完美阶段而出现的点睛之笔。它不是天真文人的浪漫幻想,它是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对两性关系的深邃体悟和求索的诗意表达:爱情被毁灭了,但爱情的火种是扑不灭的,它是凤凰的涅槃。

化蝶情节的完成,整个故事传说便已完成了全部演化过程,它的主题已彻底的表现出来,梁祝爱情的悲剧意义在此达到了高潮。因为忠于爱情的虽然没有生前结成连理,死后却实现了,一个为了另一个相继殉情,两个都被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夺去生命,这并不是民众创造故事的全部本意。假如仅仅局限于死的悲剧,那么,正处于与旧的婚姻制度斗争的人们就看不到光明的前景,只有死后的化蝶才能使人不但从形体上而且从灵魂上得到全部的寄托。“化蝶”虽然带有浪漫的情调,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的一种无奈的补偿。所以,化蝶情节的意义就在于它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尤其是表现了感情上受到封建礼教、婚姻制度禁锢的千百万青年人追求爱情自由的愿望,这也是化蝶产生的社会心理依据。这种愿望的满足之所以比单纯的死更有意义,就在于爱情悲剧在这里得到了更高的升华——渗透了全民族的审美意识。人民群众把封建统治者宣扬的“义妇”、“贞女”祝英台完全改造成了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典范,它的潜在意义是不言而喻的。(3)

我们说梁祝是一个爱情悲剧,并非仅指他们的爱情,还包括他们爱情的毁灭。化蝶为爱情悲剧提供了不可能辩驳的依据。同时,化蝶更是爱情悲剧标志的理由。

首先,毁灭是化蝶的重要前提,而悲剧本身的意义就在于把真、善、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说,化蝶展示了封建宗法的家长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伦理道德对敢于挣脱其樊篱的思想行为的毁灭。因此,梁祝没有出路的爱情,是封建礼教窒息的结果,符合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要求,表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次,毁灭后的化蝶,使悲剧的价值得到了更深的、更广的开拓。梁祝悲剧的必然性,充分说明封建思想、礼教的强大势力,在当时的社会,人们是不可能冲破这种禁锢的。然而化蝶却使人们看到了反抗者的不死的灵魂,看到留在青年及广大民众中的不息的抗争精神,表现了民间文学决不悲观的浪漫主义精神。同时,由死的紧张到化蝶的欣喜,使故事接受者在审美感受上得到了某种放松的快感,感情上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某种寄托和安慰,这也是它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化蝶”的结局,与整个故事的传奇色彩相和谐协调,寄寓深远而含蓄,鲜明地表达了对历史现实的憎恨和对未来美满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当时广大青年男女的合理要求,以及这种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现实。如果说,梁祝被残酷葬送的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更富有积极意义。“化蝶”的结局,生动反映了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其意象性是十分彰显的,其文化意蕴是十分深远而精当的。它表明:梁祝爱情已经超越了男权中心主义的文化思想范式,彩蝶的比翼双飞,既根植于魏晋文化思想的进步因素,又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注入了民主启蒙的新文化思想,它成为未来社会的新型的夫妻关系。只有这样的两性关系才是最正确、最美丽的,人类社会中只有男女比翼双飞,才会更完美。

参考文献

[1]钱南扬,陶玮.名家谈梁山伯与祝英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26.

[2]周静书.百年梁祝文化的发展与研究[J]. 民间文化 , 2000,(2).

[3]季学原.梁祝故事的文化内蕴[J]. 宁波大学学报 ,2000,(1).

[4]王宁邦,张婷婷.论梁祝戏曲中的女权主义[J]. 福建论坛,2006,(4).

[5]张雪杉,刘士毅.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161.

[6]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M].北京:中华书局,1999:98.

The tray talks about Liang Zhu story culture connotation

Abstract: Butterfly is the story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tragedy marriage on the basis of reform, development and imperfect. has its own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tory changes have also taken place in the women's main sense of gradual recovery, Folktales more images of the period reflects people's ideals, aspirations and national spirit. "Revisions" Folktales to mature and perfect stage and the crowning touch. Expression of people hate the historical realities and the future of the good life yearning. By way of example, contrast discussed Butterfly has been able to spread the Millennium, shin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 because it is of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words: The Liang Zhu ;Folktale;Develops;Culture connotation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作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 一日,会稽郡上梁村的梁光汉,中年喜得贵子,格外器重,请来识字先生给儿子取名。 先生对梁光汉说:为人处事要重仁义道德,孩子就取字‘处仁’,你身居山村,难得第一子,名叫‘山伯’吧。 梁光汉夫妇对此十分满意。 山伯自小聪明超人。 到四五岁时,听大人讲故事,非但一遍能记住,而且还能原原本本传给邻里小孩听。 数数、算帐一清二楚。 上山砍柴,放羊喂鸡,勤快能干。 长到岁时,一天,他看到几个富家子弟提着书箱去念书,小山伯很羡慕,他好奇地跟到读书处,在窗台上张望。 只见一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在教书,他觉得很新鲜,不知不觉地竟把先生念的和解释的东西一一记住了。 当先生抽查学生背诵时,有一位学生背不下去了,在窗外的梁山伯捂嘴一笑,忍不住接着背下去了。 先生一听外面有人接背课文,感到惊奇,出来一看,原来是位机灵秀气的孩子,十分讨人欢喜。 先生问: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学?山伯有礼貌地回答:家里没有

钱供我上学。 先生有心栽培这个聪明的孩子,就叫山伯引路到家。 先生对梁光汉说:我看这孩子聪明过人,将来必成大器。 人家孩子读书要交三石五斗米,你家孩子我粒米不收,书本文具由我资助。 梁光汉一听,很是高兴,心里想,我家世代不识字,能在儿子一代读书识字,再好不过了,于是就答应了先生。 小山伯对先生感激不尽,向先生深深一鞠躬。 果然,山伯在学堂念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吟诗作文,出口成章。 入学三年,才华出众,年年第一,先生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是转念一想,这孩子在我地方已无书可读了,应为他的前程着想,不如送他到鄮城四明学馆名师处去深造。 出于爱才,先生说服山伯父母,倾囊相助一百二十两银子,作学费盘缠,并向名师修书一封,引荐梁山伯入学。 春上,梁山伯告别父母,辞谢恩师,肩挑竹书箱,随带干粮,朝东沿江日夜兼程向四明山下鄮城赶路。 日出而起,日落歇脚。 一日来到渡口,搭船渡江去鄮城。 上船时,碰到一位书生模样男子,旁边还有一位挑书箱的书童。 同行三分亲,梁山伯上前询问:请问公子尊姓大名,家居哪里,

浅谈梁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浅谈《梁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摘要 梁祝传说从地方的民间传说升华至表象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忽视来自于学术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让我们在对待梁祝传说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形成了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梁祝传说的反封建主题,似乎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就像依附于传说本身;二是二十世纪以来就以梁祝传说的爱情悲剧作为反封建婚姻的宣传,似乎从粱祝研究开始之际,就具有这种明确的目的;三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着一个“经典”的“梁祝传说”,似乎据此可以追溯过去评价现在。如果厘清梁祝传说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可以理解这几个梁祝研究的误区何以成其为误区,可以认识梁祝传说何以成其为现在的粱祝文化。 关键词:梁祝,爱情,影响

粱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粱祝”之恋,与崔张爱情、宝黛爱情一样,以男女主人公的姓名冠之,成为了人们的爱情偶像。一般把它在“四大传说故事”???,(1p169)也有把它看作“流传最远”的三大爱情故事之一。(2p485)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足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虽然“梁祝”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儿。全国究竟有多少种“梁祝”版本。据中国民俗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全国人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在联合申报“世遗”的几处,关于“梁祝”,也是各说各的故事。目前有关梁祝的主要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网上资料)。神话传说是经过人们的幻想运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本身,千百年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话传说的本来形态已不复存在,它们只在各民族各部落里口耳相传,具有浓郁的演绎性。 那么,梁祝传说它的价值究竟在何方?千百年来它究竟靠何魅力,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竞相传诵?笔者以为,中国广大民众家喻户晓的梁祝传说,“和而不同”,诸说有异,故不能循用作家文艺批评的一般方式,以“异”——就单一作品作判断。而应是“不同而和”,从各种传说文本的共同点出发,寻求其内在的价值和魅力。顺其历代多种传说文脉的总体走向,笔者感到,化装游学、同窗情生、合冢化蝶“生死恋”三部曲,是梁祝传说故事情节的核心,也是引历代村姑野夫、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奥秘所在。由此切入解析,我们似乎可以获得一些新的人文信息和价值指向。这些,对我们今天似乎也还颇有教益和启迪。 从故事内容来看,梁祝故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是爱情作品。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梁祝故事,是唐代张读在《宣室志》中记述的一段文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求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她长到十五六岁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 但是,那时候是不让女孩子外出读书的,怎样办呢?英台和丫环商量出一个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于是祝英台打扮成一个公子模样,丫环打扮成书童,俩人互相看了看,还挺像的,不禁高兴地笑起来。 祝英台的父亲正在厅堂里喝茶,忽然看见一个书童领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他慌忙起身答礼让坐,还请问公子尊姓大名。祝英台一看连父亲也瞒过了,别提多高兴了。她于是卸装露出真相,使父亲大为惊讶,嗔怪女儿调皮没有规矩。祝英台趁机向父亲说了要外出求学的想法。父亲说:“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外出求学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许多不方便。”但是祝英台坚决要去,父亲拗但是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台假扮成男子,样貌十分英俊潇洒,丫环扮作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她们走了一程,觉着热了,就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来歇脚。他们互

相问候,祝英台才明白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两人在亭子里就结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随后高高兴兴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拜见了老师。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很是高兴。 老师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梁山伯对祝英台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十分关心爱护。两个人从早到晚在一齐,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台和梁山伯同住一个房间,祝英台为了不让梁山伯发现她是女的,就把两个书箱隔在俩人的床位中间,书箱上还放上满满一盆水,她告诉梁山伯睡觉时要老实,要是乱滚乱动,把盆里的水弄洒了,她可要告诉老师重重地罚他。所以梁山伯总是规规矩矩,从不乱动,一向没有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 但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早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说破了真相,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秘密,师娘答应了,并对这个聪明的女孩子更加细心关照了。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也都来对师娘讲。 时间一晃三年。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说她和梁山伯同学三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建势力作顽强的抗争。

梁祝观后感

《梁祝》观后感 民俗学课上第一次看到徐克版的《梁祝》,对于我,看完真是感触颇多啊。 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滥觞于东晋时代,如今不仅故事本身在民间广为流传,由其改编而成的小提琴协奏曲、越剧更是名扬海内外。 长久以来,梁祝故事一直是文人圈与民间共同感兴趣的题目,表演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即使是1949年解放后,梁祝故事也因其强调“反封建”的意义,传播更加广泛。然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似乎被“反封建”这一要素所锚定,停滞不前。比如,有学者说,“他的悲剧是一个由于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太深……既不能、也不会、更不敢积极争取,不配享受爱情蜜果的酸臭腐儒”。更有甚者,认为梁山伯在知道祝英台被许配后不敢努力争取,而祝英台自甘认命,就此认为梁祝的主题是批评梁山伯“懦弱无能”,祝英台“作茧自缚”,且断言“这样的作品,能视为爱情作品吗”。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西方民俗学研究理论的引入,我们得以重新解读梁祝,探究其流传甚广的深层原因。正如西方在小红帽的故事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本文中,笔者尝试利用民俗学,特别是神话理论中的人类学派、神话-仪式学派、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对梁祝进行全视角的解读。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我们通过对于各种理论的整合,互相取长补短,冀图获得对于梁祝的最深刻的了解。 94版的《梁祝》24岁的吴奇隆,20岁的杨采妮,翩翩少年,盈盈少女,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祝英台的天真活泼,梁山伯的真诚善良,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祝英台出身名门大户,无忧无虑,清纯有加,活泼亲和,却不习女红,不善礼节,不通琴棋书画。那时的她,喜欢抓来蝴蝶,攀上屋檐远眺。英台在去书院读书之前一直是唯父母之命是从。祝母嫌英台走路大摇大摆有违女子礼节,便命下人用短绳绑住祝英台的双腿,用以限制英台的走路步幅,但没想到,这样一来,英台走起路来像个机器人一样,更加难看。看似逗笑幽默的桥段,从更深层来讲,它突出了祝英台与封建社会的矛盾与对立。 “不管多么开心都好,千万不要变实。” 初到崇绮书院,正值阳春三月,山中莺飞草长,落英缤纷。学生们白衣胜雪,端坐在山坡下的空地里由夫子指点琴艺。夫子批评梁山伯“只有琴音,全无神绪”,而山伯却不知情为何物。夫子滔滔不绝,忽然山路上的一行人引过所有学生的目光,镜头随着梁山伯的视角移动而移动,梁祝二人目光交汇。此时此刻,你们可否能知今后那惊心动魄的爱恋,一切早已注定。文库巧遇,不打不相识,友谊初成;敲钟时的互扮鬼脸;同床共寝的嬉笑怒骂;帮英台作弊、陪英台秉烛复习……终成知己。 东晋时期,门第风气极盛。白衣僧人若虚在青山碧水间轻描淡写说出来的话却正是那个时代所有有情人的悲哀。上一代的情感悲剧也暗暗预示着梁祝二人的悲剧结局。祝母在年轻时也曾在书院与男子相爱,而结局是嫁入祝家。但是她不但没有因自己的遭遇同情女儿,反而处处阻挠,不敢反抗自己内心对封建思想的恐惧。这更是一种悲哀。 “我早知道我抱着的不是男孩子。”

历史上梁祝确有其人 凄美故事发生在上虞

历史上梁祝确有其人凄美故事发生在上虞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我国历史上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至今已流传一千多年,可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历史学家和有关专家查阅了各方面的史料,发现文字记载最多的是上虞。因此逐步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看法,祝英台确有其人,那就是上虞人。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就在上虞。据史料记载,最早是梁元帝时《金楼子》一书(见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上海书店《民俗影印本》),但原作已亡佚。初唐梁载言的《十通四藩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室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宋代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增加了祝英台裂而现时“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的情节,为“化蝶”之先声,到明代冯云龙的小说中完整地写上了“化蝶”的故事情节。四九年后,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组织有关名家到上虞作实地调查。上虞祝姓村共有七个,最后,认定离县城三公里的祝家村。于是在以后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中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从此上虞县祝家庄公认为是祝

英台的故乡。祝家村背后是青山,前面有条小河,叫玉水河。此河可通余姚、宁波。离此不远处,有个余姚马家。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五百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的历史。梁祝文化不是一般的爱情故事,而是有深层次的优美隐含的文化意蕴,如“化蝶”一般在殉情的惨烈之后,给人以优美所感动,为奔向自由而憧憬。 来源:中国新闻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梁祝》赏析

《梁祝》赏析 记得周总理曾比喻过:“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间称为《梁祝》)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下面依结构欣赏作品 引子: 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 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 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梁祝简介

梁祝小提琴曲属于协奏曲,协奏曲可以分为程式部,展开部,再现部,相当于A,B,A的形式,具体如下: 呈示部: 1、引子(春景) 2、主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题再现) 3、副部 ① 第一插部(三载共窗) ②第二插部(共读共玩) ③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展开部: 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 再现部: 化碟 各部分具体解释: (一)呈示部 1、引子(春景) 乐曲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以此来揭开序幕,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江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2、主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题再现) 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曲的核心音调。 独奏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中段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而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3、副部 ① 第一插部(三载共窗) 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 ② 第二插部(共读共玩) 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 ③ 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 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 (二)展开部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 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 楼台会: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把梁祝相互倾诉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投坟:和声、配器等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化蝶: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了,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再现了传说中“化碟”的场景,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体现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音乐进入尾声,小提琴奏出最后一句旋律后,音乐减弱,神话般的仙境远去。

赏析梁祝

赏析梁祝 一.教学题目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授课年级 八年级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梁祝,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协奏曲”的题材特色,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引子(序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3.通过聆听《梁祝》,模唱主部主旋律,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梁祝》音乐的内涵。 2.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学习曲式结构的基本常识。 五.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认识到音乐的内涵和音乐情感的体验。 六.教具 钢琴、多媒体、黑板 七.课的类型 单一课 八.主要教学方法 欣赏法、视唱法 九.教材分析 《梁祝》是一部描写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并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挞,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思想感情的爱情悲剧。《梁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创作而成并同年首演。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戏曲了越剧中的曲调作为素材成功的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同时,作者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十.教学过程

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1.说出梁祝的故事 2.弹梁祝的主部旋律,提 问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首 歌曲,然后提出今天的课 题《梁山伯与祝英台》。 3.再次弹奏逐步旋律,让 学生哼唱,加深印象。 听老师弹奏回 答问题 让学生对梁祝有 一个初步了解。 作品体裁介绍和作者简介1.讲述梁祝的创作背景 2.介绍何占豪、陈钢两个 作曲者 3.讲述小提琴协奏曲的含 义。 使学生掌握作者 及作品体裁,知道 小提琴协奏曲的 含义是什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提出问题,主部主题在 呈示部出现了几次。 2.逐段播放视频: 一.引子 1.播放引子部分的音乐, 提出问题音乐是由什么乐 器开始演奏的。 二.呈示部 1.播放主部主题,回答之 前的问题。 2.提出问题爱情主题由什 么乐器演奏,表达了梁祝 怎样的感情? 3.播放副部主题的音乐, 提出问题这里的节奏与前 面主部主题的区别在哪 里,想一想这段音乐描写 的是梁祝里哪一部分的情 节。 4.播放结束部的音乐,让 学生认真欣赏小提琴与大 提琴之间传递的情感。 三.展开部 1.欣赏前想学生介绍这一 部分的故事情节。 2.播放展开部音乐,让学 生认真聆听音乐表达的感 情。 1.带着问题欣赏 音乐 2.听音乐并回答 老师的问题。 听音乐回答老 师的问题 听音乐回答问 题 提高学生感 受、分析、 鉴赏音乐作 品的能力, 体会音乐中 的情绪变 化。

【开题报告】浅析浙江梁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浅析浙江梁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的爱情故事流传最为广泛,也最为动人。梁祝故事反映了我国的传统爱情观,以及民俗、哲学等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具辐射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口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内外对梁祝文化的理论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 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国外专门针对中国某个民间传说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给本论题的参考文献查找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所幸的是外国旅游起步较早,第三产业发达,对旅游行业也较为重视,加之国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中国民间文化对当今海外旅游需求市场的吸引力,不少有关“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主题的著作问世。如Dionyssia Kallinikou(2005)提出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文化遗产保护和一些实际措施如数字录音、建立登记册等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或民间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Howard L. Hughes在《Culture and tourism: a framework for further analysis》提出目前各国对文化与旅游质监关系的研究状态并不理想,他根据游客对文化的兴趣将文化旅游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开发,并从表演艺术的角度,就其与旅游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析。 反观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从各个方面探析研究。而民间传说作为不同于神话和故事的民间文学,在我国的学术界有着特殊地位,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突破口。一个多世纪以来,梁祝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梁祝遗迹的搜集和考证、梁祝文化艺术的整理、梁祝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梁祝故里之争等方面。其中,周静书主编的《梁祝文化大观》(1999)标志着梁祝文化艺术形式第一次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文字资料,陈勤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口头遗产文化空间》(2005) 则是较全面研究梁祝文化的发展、价值和保护等方面的力作。但我国对于梁祝的研究更多的在于对梁祝文化本身的理论研究,如梁祝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文学内涵等,而关于梁祝文化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却一直十分薄弱。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故事简介

梁祝故事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孔孟之乡。据说,东晋时期,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九曲村,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习诗文,有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女把男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邹城峄山书院求学。途中,邂逅了赴邹求学的两城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吴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邹城的峄山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马家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于微山县马坡镇西南泗河西。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今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西南处泗河西岸有梁祝墓地和碑文。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故事和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古典舞作品赏析

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赏析 11音本3班邓光超 2011564207《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民间爱情故事。青年学子梁山 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 后同到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 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 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英 台被迫含愤上轿。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英台哭拜亡灵,祭拜时,惊雷裂墓, 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舞剧虽以文学剧本为依托,但并没有以写实的原有故事情节为创作重点,而 是以蜻蜓点水的手法一带而过。从编创的技法手段来说也没有以戏曲结构的框架 为创作规律,而是以双人舞的简单形式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复杂的故事情节,并淡 化其实体,重彩于抒情。舞蹈突破了单纯形式表现的肤浅境地,以梁山伯与祝英 台之间剪不断的“情”作为切人口,通过丰富的舞蹈语汇作为传达舞蹈感情的手 段,着重挖掘人文深层次结构的一种内涵和精神底蕴。 舞剧分为四个部分。其结构顺畅淋漓,层层递进,步步升华,细腻地揭示了 梁祝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全剧通过舞者悠美的舞蹈语汇,着力揭示了人物的内 心情感世界,酣畅地表达了梁祝两人的绵绵情意,并在音乐上运用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为主题旋律贯穿全剧。 一曲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缓缓奏来,两位主角舞着灵动的舞步, 渐渐出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院开展美好的生活,因而两人动作轻盈灵活地跳 起了古代礼拜的动作,躬身90度作揖礼拜、古代书生步伐、相互扶持融入舞蹈 中,近代的演绎中又富有古代风。 当动听的音乐把人们带进优美的境界时,整个舞蹈体现出典雅而富情彩、情 节感人而富内涵的特点。《梁山伯与祝英台》抓住了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 内涵,通过大量的古典舞的语汇,在动作外形上强调“拧、倾、圆、曲”的中国 古典舞的曲线美,在形象上塑造了含有“阳刚挺拔,含蓄阴柔”的古典舞的两种 气质美。两位舞者伴随着优美凄切的音乐在千变万化的双人舞中,以通达流畅, 行云流水般的纯熟技法,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风格。 在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心心相印的默契配合中,在轻轻的举手投足间,透露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建势力作顽强的抗争。

最全的《梁祝》音乐 最美的爱情千古绝唱

最全的《梁祝》音乐最美的爱情千古绝唱 最全的《梁祝》音乐| 最美的爱情千古绝唱 2016-08-08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七夕,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天长地久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小提琴版《梁祝》口哨动画版《梁祝》古筝版《梁祝》来源腾讯视频仅供欣赏版权归原创作者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俞丽拿小提琴《梁祝》The Butterfly Lovers 俞丽拿- Violin

Concerto: The Butterfly Lovers 箫版《梁祝》 梁祝传奇乐坊- 传奇乐坊萧演奏曲口哨版《梁祝》梁祝口哨Various Artists - 单曲- 梁祝口哨高胡版《梁祝》梁祝纯音乐- 中国音乐吉他版《梁祝》梁祝传奇乐坊- 传奇乐坊吉他演奏曲口琴版《梁祝》梁祝传奇乐坊- 传奇乐坊口琴演奏曲歌曲版《梁祝》梁祝刘斌- 咱当兵的人古筝版《梁祝》梁祝纯音乐- 传统古曲珍藏版纯乐古筝国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1033期,主编微信gxjc03

梁祝传说

12日首发的《“梁祝”的起源与流变》作出考证——宜兴是梁祝传说发源地本报讯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路晓农行踪2万里,历时14年,写就的 学术专著《“梁祝”的起源与流变》12日在宜兴举行的“梁祝文化论坛”上首发。 路晓农是宜兴一位退休职工,多年潜心研究梁祝文化,成果颇丰。十余年来, 他自费奔走于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重庆等地,查阅资 料,考察遗存,通过对各地“梁祝”资料的比对、全面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找出 了各流传地相互的关系,得出了宜兴是梁祝传说发源地的结论。 该书以“宜兴梁祝记载最早”、“宜兴梁祝记述最丰”、“宜兴梁祝遗存 最多”、“梁祝传说流变轨迹”、“寻踪觅迹察访梁祝”五个版块三十余万字的 论文,向读者全面介绍了截至清末8省18地志乘、古籍中的“梁祝”记载共136 部(篇),是迄今反映历代“梁祝”记载之最全者,为深化“梁祝”研究提供了 历史依据。该书还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作者关于“梁祝传说流布”的三个观点,即: 梁祝传说“发端于宜兴,首传于江浙”的观点、梁祝传说的传播“在辐射中回流、 在流传中变异”的观点以及梁祝传说在传播中产生“宜兴、宁波、济宁三个辐射 源”的观点,基本上理清了梁祝传说的起源、流传、分布与变异的脉络。作者提 出:梁祝传说发源地也是流传地,遗存地也可能是某个传说情节的发源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研究员认为,该书“对梁祝 研究、对宜兴说的论证,无疑增加了厚重的分量,推进了梁祝传说研究及传说学 的进步。” (宜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桥。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黄者即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和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和读后感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一日,会稽郡上梁村的梁光汉,中年喜得贵子,格外器重,请来识字先生给儿子取名。先生对梁光汉说:“为人处事要重仁义道德,孩子就取字‘处仁’,你身居山村,难得第一子,名叫‘山伯’吧。”梁光汉夫妇对此十分满意。 山伯自小聪明超人。到四五岁时,听大人讲故事,非但一遍能记住,而且还能原原本本传给邻里小孩听。数数、算帐一清二楚。上山砍柴,放羊喂鸡,勤快能干。长到12岁时,一天,他看到几个富家子弟提着书箱去念书,小山伯很羡慕,他好奇地跟到读书处,在窗台上张望。只见一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在教书,他觉得很新鲜,不知不觉地竟把先生念的和解释的东西一一记住了。当先生抽查学生背诵时,有一位学生背不下去了,在窗外的梁山伯捂嘴一笑,忍不住接着背下去了。先生一听外面有人接背课文,感到惊奇,出来一看,原来是位机灵秀气的孩子,十分讨人欢喜。先生问:“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学?”山伯有礼貌地回答:“家里没有钱供我上学。”先生有心栽培这个聪明的孩子,就叫山伯引路到家。先生对梁光汉说:“我看这孩子聪明过人,将来必成大器。人家孩子读书要交三石五斗米,你家孩子我粒米不收,书本文具由我资助。”梁光汉一听,很是高兴,心里想,我家世代不识字,能在儿子一代读书识字,再好不过了,于是就答应了先生。小山伯对先生感激不尽,向先生深深一鞠躬。 果然,山伯在学堂念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吟诗作文,出口成章。入学

三年,才华出众,年年第一,先生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是转念一想,这孩子在我地方已无书可读了,应为他的前程着想,不如送他到鄮城四明学馆名师处去深造。出于爱才,先生说服山伯父母,倾囊相助一百二十两银子,作学费盘缠,并向名师修书一封,引荐梁山伯入学。 春上,梁山伯告别父母,辞谢恩师,肩挑竹书箱,随带干粮,朝东沿江日夜兼程向四明山下鄮城赶路。日出而起,日落歇脚。一日来到渡口,搭船渡江去鄮城。上船时,碰到一位书生模样男子,旁边还有一位挑书箱的书童。同行三分亲,梁山伯上前询问:“请问公子尊姓大名,家居哪里,此行何处?”只见对方彬彬有礼答道:“鄙人姓祝,名英台,字信斋,祝家庄人。此去四明鄮城从师求学。”山伯一听,志同道合,十分高兴。连忙通报自己姓名和住址。并说:“你我两家只数山相隔,同属会稽郡,也算同乡,本人才疏学浅,请公子多多指教。”英台忙说:“不必客气,不必客气。”两人在船上滔滔不绝,叙谈得很投机。又互通年龄,山伯16岁,长英台2岁,于是双方称兄道弟,好不亲热。英台的书童银心为英台巧遇这样和气有礼的兄长感到十分高兴。 来到鄮城,梁山伯、祝英台拜见名师,安顿住宿。被分到同桌学习,同室同床住宿。话说那祝英台,原是祝家庄员外祝公远的九千金,因祝家有八个儿子,最小的是女儿,在家被视作掌上明珠。自小聪慧过人,知书识礼。但娇生惯养,也很任性。到14岁时,竟缠住父母要上学。祝员外经不住英台撒娇,便答应了。但又一想,自家府第高贵,而女孩出门读书,有失礼仪,让人笑话。便对英台说:“自古女子不上学,你还是在家习字读诗吧。”英台灵机一动说:“父亲,女儿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