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讲解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讲解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讲解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讲解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760~1000nm

B、400~760nm

C、200~400nm

D、小于400nm

E、大于760nm

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具有波动性

B、只具有粒子性

C、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

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

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

A、白光

B、红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E、紫色光

4.测定Fe3+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

A、红光

B、绿光

C、紫光

D、蓝光

E、青光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

A、200~1000nm

B、400~760nm

C、1000nm以上

D、200~760nm

E、200nm以下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

A、不超过±0.1%

B、1%~5%

C、5%~20%

D、5%~10%

E、0.1%~1%

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I t / I0称为

A、吸光度

B、透光率

C、吸光系数

D、光密度

E、消光度8.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 t)

A、越大

B、越小

C、保持不变

D、等于0

E、以上都不正确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

A、溶液浓度的关系

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

C、波长的关系

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

E、溶液温度的关系

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

A、入射光的波长

B、吸光物质的性质

C、溶液的温度

D、溶剂的性质

E、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

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

高度将

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

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

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

E 、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

12.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

和峰的高度将

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

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

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

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

E 、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

13.不是单色器的组成部分的是

A 、棱镜

B 、光栅

C 、准直镜

D 、狭缝

E 、光电管

14.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

A 、0~0.2

B 、0~0.7

C 、0.2~0.8

D 、0.7~1.0

E 、1.0~2.0

15.用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波长处进行测定,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则其透光率是

A 、0.1%

B 、1.0%

C 、10%

D 、20%

E 、50%

1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 时,测得透光率为T 。假若其浓度为

c 21时,其透 光率为

A 、T 21

B 、2T

C 、T2

D 、T

E 、T lg 2

1 17.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浓度为c 有色溶液时,当吸收池的厚度为1cm 时,测得透光率为T 。假若

吸收池的厚度为2cm 时,则其透光率为

A 、T 21

B 、2T

C 、T2

D 、T

E 、T lg 2

1 18.透光率T 是100%时,吸光度A 是

A 、A=1

B 、A=0

C 、A=10%

D 、A= ∞

E 、A=10

19.用标准对照法测定某一未知液浓度时,已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4104.2-?mol /L 。测得标准溶

液和未知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21和0.28,则未知液的浓度是

A 、4105.1-?mol /L

B 、4108.1-?mol /L

C 、4106.2-?1mol /L

D 、4101.3-?mol /L

E 、4

102.3-?mol /L

20.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Pb2﹢(摩尔质量为207.2g /mol ),若1000ml 溶液中含有2mg Pb2﹢,在

520nm 处用0.5cm 厚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A 为0.5,则其摩尔吸光系数是

A 、5100.1-?

B 、2100.1-?

C 、3100.1?

D 、2100.1?

E 、5100.1?

21.摩尔吸光系数与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设分子量为M )

A 、10%11M E cm ?=ε

B 、10

%11M E cm ?=ε C 、10%11?=cm E ε D 、10%11?=εcm E E 、M E cm ?=%11ε

2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比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的优越性是

A 、可用较宽的光狭缝

B 、光的强度可增加

C 、单色光纯度高

D 、可减免光源发射光强度不稳定引入的误差

E 、不用参比溶液

23.某溶液符合光的吸收定律,当溶液浓度为c 时,扫描吸收光谱曲线,找到最大吸收波长λ max

是λ 0。如果溶液浓度改为

c 21,则最大吸收波长在 A 、02

1λ B 、0λ C 、0lg λ D 、02λ E 、不能确定 24.某药物的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B 、.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C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D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透光率很高

E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弱

25.百分吸光系数表示为:

A 、ε

B 、%11cm E

C 、K

D 、kcL A =

E 、cm E 1%1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收曲线与物质的性质无关

B 、吸收曲线的基本性质与溶液浓度无关

C 、浓度越大,吸光系数越大

D 、吸收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E 、吸收曲线是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相关关系的曲线

27.紫外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A 、氘灯

B 、钨灯

C 、溴钨灯

D 、硅炭棒

E 、荧光灯

2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药物的杂质检查是:

A 、利用药物与杂质的等吸收点进行检测的

B 、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求得杂质限量

C 、利用药物与杂质的吸收光谱的差异,选择合适波长进行检测

D、测定某一波长处杂质的百分吸光系数

E、测定某一波长处杂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29.分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与溶液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A、透光率

B、吸光度

C、吸收波长

D、吸光系数

E、百分吸光系数30.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关于比色皿的操作,正确的是:

A、用抹布擦干比色皿外壁上的水珠

B、手捏比色皿的光面

C、手捏比色皿的磨沙面

D、比色皿的磨沙面与光路平行

E、比色皿中的待测溶液必须装满

3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对

A、光的发射

B、光的散射

C、光的衍射

D、光的散射

E、光的吸收

3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光源的种类不同

B、光源的个数不同

C、单色器的个数不同

D、吸收池的个数不同

E、检测器的个数不同

33.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E、调节测定的波长

34.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E、显色剂只与待测物质发生显色反应

35.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溶液浓度

B、测定波长

C、溶剂的种类

D、溶液的温度

E、物质的结构

3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A、吸收曲线

B、吸光系数

C、朗伯-比尔定律

D、能斯特方程

E、最大吸收波长λmax

37.关于标准曲线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条件有变动时,应重新作标准曲线

B、要求标准溶液的组成与样品溶液的组成相近,液温相同

C、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可在不同的仪器上测量

D、样品溶液的浓度应落在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E、绘制标准曲线时,标准溶液一般至少应作四个不同浓度点

38.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A、白光

B、单色光

C、可见光

D、复合光

E、紫外光

39.入射光的波长选择的原则是

A、吸收最大

B、吸收最小

C、干扰最小

D、吸光系数最大

E、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成套吸收池其透光率之差应为

A、<0.5%

B、<0.1%

C、0.1%-0.2%

D、<2%

E、<5%

41.吸收曲线是

A、吸光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B、吸光物质浓度与透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C、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D、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E、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与吸光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42.在吸光度测量中,参比溶液的

A、吸光度为0.434

B、吸光度为无穷大

C、透光度为0%

D、透光度为50 %

E、透光度为100 %

43.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比色杯的材料是

A、玻璃

B、盐片

C、石英

D、有机玻璃

E、塑料

44.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200─400nm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A、氘灯或氢灯

B、能斯特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

E、碘钨灯

45.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A、光电池

B、光电管

C、光电倍增管

D、热电偶

E、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46.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

A、质量、能量和动量

B、频率

C、波长

D、波数

E、振幅

4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的测定波长通常选择

A 、λmin

B 、λmax

C 、λsh (肩峰处的波长)

D 、任一波长

E 、仪器可检测的最大波长

48.摩尔吸光系数表示为:

A 、ε

B 、%11cm E

C 、K

D 、kcL A =

E 、cm E 1%1

49.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A 、氘灯

B 、钨灯

C 、溴钨灯

D 、硅炭棒

E 、荧光灯

50.朗伯-比尔定律A=-lgT=KLc 中,A 、T 、K 、L 分别代表:

A 、A-吸光度 T-光源 K-吸光系数 L-液层厚度(cm )

B 、A-吸光度 T-透光率 K-吸光度 L-液层厚度(cm )

C 、A-吸光度 T-温度 K-吸光系数 L-液层厚度(cm )

D 、A-吸光度 T-透光率 K-吸光系数 L-液层厚度(cm )

E 、A-吸光度 T-光源 K-斜率 L-比色皿高度(cm )

二、判断题:

1.朗伯-比尔定律是指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液层的厚度成反比。( )

2.吸光系数的数值越大,表明溶液对光越容易吸收,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

3.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主要原因是光学因素,其他如化学因素等影响不大。( )

4.为了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当吸光度读数太大时,可将溶液稀释或改用液层厚度较薄的吸收池。( )

5.分光光度法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一般原则是: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

6.在进行显色反应时,所加显色剂的用量只要比理论计算量稍多一点即可。( )

7.结构完全相同的物质吸收光谱完全相间,但吸收光谱完全相同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

8.入射狭缝越窄,通过的光谱带越窄,单色光越纯。因而入射光狭缝越小越好。( )

9.透光率的倒数称为吸光度。( )

10.摩尔吸光系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摩尔吸光系数越大。( )

11.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碱度、显色时间和显色温度等。( )

12.吸收光谱曲线上,在吸收峰的旁边出现的一个小曲折称为肩峰。( )

13.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越大,则表明该物质的浓度越大。( )

14.在一定条件下,在紫外光谱中,同一物质,浓度不同,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相同。( )

15.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

16.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17.在光度分析法中,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 )

18.物质摩尔吸光系数ε的大小,只与该有色物质的结构特性有关,与入射光波长和强度无关。( ) 19.摩尔吸光系数ε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温度和溶剂中的特征常数,ε值越大,表明测定结果的灵敏度越高。( )

20.在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时,可以用手捏吸收池的任何面。( )

21.今有1.0 mol/LCuSO4溶液,若向该溶液中通NH3时,其摩尔吸光系数不发生改变。( )

22.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 23.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溶液液层的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

24.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

25.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一般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 )

三、填空题:

1.紫外线的波长为,可见光的波长为。

2.紫外-可见光谱的特征有、、和。

3.分光光度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其数学表达式为。4.吸光系数可分为、。分别用、表示。

E间的关系式为。

5. 与%11cm

6.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为、、、和

8.测量条件的选择包括、、。9.紫外-可见光度法中常用的参比溶液有、、。10.紫外-可见光度法的定性分析方法有、、

11.微量单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和。12.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溶液浓度增大时,它的最大吸收峰位置,摩尔吸光系数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为了使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吸光度应控制在0.2~0.8范围内,可采取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14.在光度分析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吸收池。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______吸收池;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_________吸收池。

15.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吸收光谱曲线是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曲线上吸收最大的地方称为。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是什么?

2.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 决定吸收光谱曲线形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简述朗伯-比尔定律及其应用条件。

5.说出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有哪些基本要求?

7.试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单组分定量分析方法。

五、计算题

1.吸光度A值为0.20、0.60对应的透光率值为多少?透光率值为20%、100%对应的吸光度值为多少?2.某试液用2.0 cm的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率为60%,若用1.0 cm和3.0 cm的吸收池测定,则其透光率和吸光度分别为多少?

3.将0.1 m g的Fe3+ 在酸性溶液中用KSCN显色稀释至500 mL,盛于1.0 cm的吸收池中,在波长480 nm处测得吸光度为0.240,计算摩尔吸光系数和百分吸光系数。(Fe的原子量为:55.84)

4.精密称取KMnO4样品和KMnO4纯品各0. 1500g,分别溶于纯化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再各取10ml 用纯化水稀释至50ml,摇匀,用1cm的吸收池,在525nm 处,测得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310和0.325。求样品中KMnO4的含量。

5.将已知浓度为2.00 mg/L的蛋白质溶液用碱性硫酸铜溶液显色后,在540nm波长下测得其吸光度为

0.300。另取试样溶液同样处理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其吸光度为0.699,求试样中蛋白质的浓度。6.5.0×10-5mol·L-1的KMnO4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525 nm波长处用3.0 cm吸收皿测得吸光度A为

0.336,计算百分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KMnO4的分子量158g/mo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什么是透光率?什么是吸光度?什么是百分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 2、举例说明生色团和助色团,并解释长移和短移。 4、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特征? 5、以有机化合物的基团说明各种类型的吸收带,并指出各吸收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大概位置和各吸收带的特征。 6、紫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带的位置受哪些因素影响? 8、用紫外光谱法定量,测量最适宜的吸光度范围为0.2-0.7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高精度的仪器此范围可以扩大? 11、简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未知物的方法。 13、说明双波长消去法的原理和优点。怎样选择λ1λ2? 15、为什么最好在λmax处测定化合物的含量? 2、Lambert-Beer定律是描述与和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是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4、在不饱和脂肪烃化合物分子中,共轭双键愈多,吸收带的位置长移愈多,这是由于 6、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可见光区用灯,吸收池可用材料的吸收池,紫外光区光源用灯,吸收池必须用材料的吸收池 10、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原理是定律,它的适用条件是和,影响因素主要有、。 1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和5个部分。在以暗噪音为主的检测器上,设△T=0.5%,则吸收度A的测量值在间,由于测量透光率的绝对误差小,使结果相对误差△c/c的值较小。 15、在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采用作为测定波长。此时,试样浓度的较小变化将使吸光度产生变化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合适检测波长范围是( ) A.400-800 nm B.200-400nm C.200~800nm D.10~200n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A.按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比尔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E称吸光系数,是指用浓度为1%(W/V)的溶液,吸收池厚度为lcm时所测得吸光度值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3、在乙醇溶液中,某分子的K带λmax计算值为385nm, λmax测定值388nm,若改用二氧六环及水为溶剂,λmax计算值估计分别为( ) (已知在二氧六环和水中的λmax校正值分别为-5和+8) A .二氧六环中390nm,水中37 7nm B.二氧六环中380nm,水中393 nm C.二氧六环中383nm,水中396nm D.二氧六环中393nm,水中380nm 6、1,3-丁二烯有强紫外吸收,随着溶剂极性的降低,其λmax将( ) A.长移 B.短移 C.不变化,但ε增强D.不能断定 8、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www.southhk.cn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摘要: 考马斯亮兰G250与蛋白质结合,在0-1000ug/ml范围内,于波长595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 与蛋白质结合迅速,结合产物在室温下10分钟内较为稳定,是一种较好的蛋白 质定量测定方法。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Labtech UV POWER紫外分光光度计;玻璃比色皿一套;考马斯亮蓝G250; 牛血清蛋白;超纯水。 1.2试液的制备: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1000ug/ml)的制备称取100mg牛血清蛋白置100ml 容量瓶中,加入超纯水溶解并定容。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95%的乙 醇后,加入120ml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升。 2.结果与讨论 2.1校正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1000u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0、0.02、0.04、0.06、0.08、0.1ml 分别加入到6只10ml试管中,然后用超纯水补充到0.1ml,各试管分别加入5ml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混合均匀后,即可依次在595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正曲线如下图,校正曲线方程为 A=0.613556C+0.001008,R=0.9994。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www.southhk.cn 2.2精密度 配制0.6mg/ml牛血清蛋白的考马斯亮兰溶液连续进样6次,得到吸光度的 相对标准偏差。 表1精密度测定结果 次数123456RSD% A0.26260.26220.26200.26280.26290.26260.13 2.3稳定性 取1m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每十分钟测定一次,50分钟内的吸光度变化 如下表2。 表2稳定度测定结果 时间(min)A1A2A3A平均 00.55110.55230.55160.5517 100.52040.51840.51680.5185 200.49100.49010.49030.4905 300.47650.47160.47210.4734 400.45240.44750.44400.4480 500.39820.39350.40310.3983 3.结论 该方法测定快速、简便,干扰物少,是目前灵敏度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思考题与练习题

思考题与练习题 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在分析上较有实际 应用的有哪几种类型? 2.无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何谓配位场跃迁?请举例加以说 明。 3.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n-π*和π-π*跃迁类型? 4.何谓朗伯-比耳定律(光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及各物理量的意义如何?引起吸收定律偏离 的原因是什么? 5.试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各主要部件作用的异同点。 6.试比较常规的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原理及特点是有什么差 别。 7. 分子能发生n-σ*跃迁,为227nm(ε为900)。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答案: n-σ*跃迁产生的吸收峰消失。 8. 某化合物的为305nm,而为307nm。试问:引起该吸收的是n-π*还是π-π*跃迁? 答案:为π-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9.试比较下列各化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大小并说明理由。 (a) (b) (c) (d) 答案: d > c > a > b。 10.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比色测定,试问:各应选用何种颜色的滤光片?(1) 蓝色的Cu(Ⅱ)-NH3 配离子;

(2) 红色的Fe(Ⅲ)-CNS-配离子; (3) Ti(Ⅴ)溶液中加入H2O2形成黄色的配离子。 答案: (1)黄色;(2)蓝绿色;(3)蓝色。 11. 排列下列化合物的及的顺序:乙烯、1,3,5-己三烯、1,3-丁二烯。 答案: 1,3,5-己三烯 > 1,3-丁二烯 > 乙烯。 12. 基化氧(4-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又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A)CH2=C(CH3)-CH2-CO(CH3),(B)CH3-C(CH3)=CH-CO(CH3)。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为235nm(ε为12000),另一个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 答案:。 13.紫罗兰酮有两种异构体,α异构体的吸收峰在228nm(ε=14000),β异构体吸收峰在 296nm(ε=11000)。该指出这两种异构体分别属于下面的哪一种结构。 (Ⅰ)(Ⅱ) 答案: I为β,II为α。 思考题与练习题 14.如何用紫外光谱判断下列异构体: (a) (b) (c) (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溶液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有色溶液最大吸收波波长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实验技术; 3.了解掌握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 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法。根据最大吸收波长可做定性分析;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可做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原理:根据吸收曲线中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进行定性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 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3.仪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 置。 三、仪器与试剂 日立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吸量管;乙醇;待测溶液;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预 热半小时。 2.在工作接口上选择测量项目为光谱扫描,设置扫描参数(起点:650nm,终 点:250nm,速度:中,间隔:1.0nm,单次扫描) 3.将两个均装有无水乙醇的1cm石英比色皿放入测量池中,进行基线扫描。 4.基线做好后,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操作:做Baseline→换样(换上待测样品置 于Sample池)→进入Analysis Method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定→Sample命名→Ready→Measure进行测量,寻找待测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再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760~1000nm B、400~760nm C、200~400nm D、小于400nm E、大于760nm 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具有波动性 B、只具有粒子性 C、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 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 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 A、白光 B、红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E、紫色光 4.测定Fe3+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 A、红光 B、绿光 C、紫光 D、蓝光 E、青光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 A、200~1000nm B、400~760nm C、1000nm 以上 D、200~760nm E、200nm以下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 A、不超过±% B、1%~5% C、5%~20%

D 、5%~10% E 、%~1% 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之比,即I t / I 0称 为 A 、吸光度 B 、透光率 C 、吸光系数 D 、光密度 E 、 消光度 8.当入射光的强度(I 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 )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 强度(I t ) A 、越大 B 、越小 C 、保持不变 D 、等于0 E 、以 上都不正确 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 A 、溶液浓度的关系 B 、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 C 、波长的关系 D 、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 E 、溶液温度的关系 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 A 、入射光的波长 B 、吸光物质的性质 C 、溶 液的温度 D 、溶剂的性质 E 、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 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 高度将 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 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 动,峰高增加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 2nh3+h2so4——(nh4)2so4 (2) (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 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 氮即得。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1. 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思考题和习题 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 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 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非单色光其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 (1)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定律适用于浓度小于0.01 mol/L的稀溶液,减免:将测定液稀释至小于0.01 mol/L测定 (2)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减免: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和测定波长 (3)光学因素: 非单色光的影响。减免:选用较纯的单色光;选 max的光作为入射光 杂散光的影响。减免:选择远离末端吸收的波长测定 散射光和反射光:减免:空白溶液对比校正。 非平行光的影响:减免:双波长法 (4)透光率测量误差:减免:当±0.002<ΔT< ±0.01时,使0.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 1.仪器与测定条件:室温:____℃相对湿度:____% 分析天平编号:;水浴锅编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编号:;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_______mg的溶液,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______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1.0ml,置25ml具塞试管中,分别补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2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5.测定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西贝母碱的重量,计算,即得。 6.结果与计算 6.1 标准曲线制备:

对照品批号 纯 度 S 对照品来源 干燥条件 对照品称重W 对(mg) 各浓度点稀释倍数f 对 溶液浓度C 对(ug/ml) 吸光度A 对 线性回归方程 A=( )C +/-( ) r =( ) 计算公式: W S C f ?= 对对对 C 对= 6.2 样品测定: 水分Q 取样量W 样(g ) 样品稀释倍数f 样 样品吸光度A 样 样品平均吸光度A 样 浓度C(ug/ml) 含量X (%) 平均含量X (%) 计算公式:() %100Q 110W f C X 6 ?-???= 样样 样 X 1= X 2= 7.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 27H 43NO 3)计,不得少于0.050%。 结果: 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 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 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CH2CHCH O B. CH C CH O C. C O CH3 D. CH CH2 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 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溶液 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 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 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14.假定ΔT=±0.50%A=0.699 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1.仪器 1.1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1型);配石英比色皿(1cm)2个 1.2容量瓶(100mL):10个;容量瓶(250mL)1个 1.3吸量管(10mL、5mL):各1支 1.4移液管(20mL、25mL、50mL):各1支 2.试剂 2.1标准溶液(1mg/mL):维生素C、水杨酸、苯甲酸、山梨酸、邻二氮菲分别配成1mg/mL的标准溶液,作为储备液。 2.2未知液:浓度约为(40~60ug/mL)。(其必为给出的五种物质之一) 3.实验操作 3.1比色皿配套性检查 石英比色皿装蒸馏水,以一只比色皿为参比,在测定波长下调节透射比为100%,测定其余比色皿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 3.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 将五种标准储备液均稀释成10ug/mL的试液(配制方法由选手自定)。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扫描五种溶液,绘制吸收曲线,根据所得到的吸收曲线对照标准谱图,确定被测物质的名称,并依据吸收曲线确定测定波长。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考考考考附图附图附图附图。。。。 3.3未知物定量分析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3份,进行平行测定。 推荐方法 3.3.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mg/mL的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50.00mL,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的浓度为200ug/mL)。再分别准确移取1、2、4、6、8、10mL上述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浓度分别为2、4、8、12、16、20 ug/mL)。准确移取20.00mL维生素C未知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于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思考题和习题 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吸光度: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吸光度用A表示。 透光率: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吸光系数: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 摩尔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mol/L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 百分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w/v)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 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含有非键轨道和n分子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引起π→π*跃迁和n→ π*跃迁, 助色团:一种能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位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如-OH、-NH3、-SH及一些卤族元素等。这些基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子,它们能与生色团中n电子相互作用,使π→π*跃迁跃迁能量降低并引起吸收峰位移。 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 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为分子光谱,属于连续的带状光谱,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 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物质对不同的单色光选择吸收,具有不同的吸收能力,非单色光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收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从吸收光谱中,可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m。物质的吸收光谱具有与其结构相关的特征性。因此,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 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1.波长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常用汞灯中的较强谱线237.83nm、253.65nm、275.28nm、296.73nm、313.16nm、334.15nm、365.02nm、404.66nm、435.83nm、546.07nm与576.96nm,或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钬玻璃在波长279.4nm、287.5nm、333.7nm、360.9nm、418.5nm、460.0nm、484.5nm、536.2nm与637.5nm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作波长校正用,但因来源不同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微小的变化,使用时应注意;近年来,尝试由高氯酸狄溶液校正双光束仪器,以10%高氯酸溶液为溶剂,配置含氧化狄(Ho2O3)4%的溶液,该溶液的吸收峰波长为241.13nm,278.10nm,287.18nm,333.44nm,345.47nm,361.31nm,416.28nm,451.30nm, 485.29nm,536.64nm和640.52nm。 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为:紫外光区±1nm,500nm附近±2nm 2.吸光度的准确度可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精密称定,用0.005mol/L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并计算其吸收系数,并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docx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1.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测参数法:折射率、相对密度、紫外吸收等;②基于化学反应: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等。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附近(不同蛋白质略有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原因有二:①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②样品中含有的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蛋白质溶液3.00mg·mL-1、0.9%NaCl 溶液、试样蛋白质溶液。 10mL比色管、1cm石英比色皿、吸量管。 四、实验步骤 1.绘制吸收曲线 用吸量管吸取2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190~400nm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Abs,记录数据并作图。 2.绘制标准曲线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1.5、2.0、2.5、3.0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波长280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记录数据并作图。 3.样品测定 取适量浓度试样蛋白质溶液,在波长280nm处测其吸光度,重复三次。在已经得到标准曲线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度高,待测溶液的浓度需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先测定试样蛋白质原液的吸光度(1.363),估算浓度为2.0960 mg·mL-1,再将原试液稀释至5倍(即取2mL试液,用0.9%NaCl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估算浓度为0.4192 mg·mL-1,测吸光度,重复三次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习题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习题 (一)问答 1. 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2. 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 3. 何谓助色团及生色团?试举例说明. 4.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有哪几种类型的吸收带?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5. 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及结构推测上,紫外吸收光谱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什么特点? 6. 举例说明紫外吸收光谱在分析上有哪些应用. 7.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二) 填空题 11.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仪器设计上通常采用______个光源, _______个单色器和_____个吸收池. 12. 某溶液用2cm吸收池测量时T=60%,则A=_______,若改用1cm和3cm吸收池则A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光源,下面三种光源,各适用的光区为: (1) 钨灯用于___________ (2) 氢灯用于___________ (3) 能斯特灯用于___________ 1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15. 在分光光度法中,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仪器因素,除光源的稳定性, 检测系统的非线性 影响等因素外,主要是指下列仪器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选择题 16.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 A. 钨灯; B. 氢灯; C. 氙灯; D. 汞灯。 1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呈高斯分布的是( ) A. 多普勒变宽; B. 自吸现象; C. 分子吸收特征; D. 原子吸收特征。

实验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辐射能(光)通过吸光物质时,物质的分子对辐射能选择性的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分子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与物质的分子结构、物质所在状态、溶剂和溶液的PH等因素有关。分子吸收光谱的强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有关。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通常采用“吸光度”这一概念来量度。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吸光物质的吸光度A 与该物质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成正比。即A= LC 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该溶液浓度,这就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5nm。因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苯甲酸在225nm处的吸收度就能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主要试剂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比色皿 0.1M氢氧化钠溶液 苯甲酸(AR) 四、实验步骤 1、苯甲酸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苯甲酸(105℃烘干)100mg,用0.1M氢氧化钠溶液100ml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含0.1mg 苯甲酸. 2、制作苯甲酸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①移取苯甲酸标准溶液4.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摇匀,此溶液1ml含苯甲酸8ug. 以氘灯为光源,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参比,改变测量波长(从210-240nm)测量8ug/ml苯甲酸的吸光度. ②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苯甲酸的紫外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的吸收波长 (是否是225nm). 3﹑样品的测定 ①取10.00ml苯甲酸样品,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答案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 物质的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B ) A.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B.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C. 分子的振动 D. 分子的转动 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C ) A.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B.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的电子结构 D. 原子的电子结构 3 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 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 振动)和转 动(E 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A ) A. E 电子>E 振动>E 转动 B. E 电子>E 转动>E 振动 C. E 转动>E 电子>E 振动 D. E 振动>E 转动>E 电子 4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C ) A. 增加、不变 B. 减少、不变 C. 不变、增加 D. 不变、减少 5 吸光度与透射比的关系是 (B ) A. T A 1= B. T A 1lg = C. A = lg T D. A T 1lg = 6 一有色溶液符合比尔定律,当浓度为c 时,透射比为T 0,若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光率的对数为 (D ) A. 2T O B. 021T C. 0lg 2 1T D. 2lg T 0 7 相同质量的Fe 3+和Cd 2+ 各用一种显色剂在相同体积溶液中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cm 比色皿,后者用1cm 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两者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C ) 已知:A r(Fe) = ,A r(Cd) = A. Cd Fe 2εε≈ B. e d F C 2εε≈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思考题和习题 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 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 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非单色光其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 (1)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定律适用于浓度小于0.01 mol/L的稀溶液,减免:将测定液稀释至小于0.01 mol/L测定 (2)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减免: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和测定波长 (3)光学因素: 非单色光的影响。减免:选用较纯的单色光;选 max的光作为入射光 杂散光的影响。减免:选择远离末端吸收的波长测定 散射光和反射光:减免:空白溶液对比校正。 非平行光的影响:减免:双波长法 (4)透光率测量误差:减免:当±0.002<ΔT< ±0.01时,使0.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及解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此资源来源于:※最后更新日期:2003-12-21 1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在分析上较有实际应用的有哪几种类型? 2.无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何谓配位场跃迁?请举例加以说明。 3.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n-π*和π-π*跃迁类型? 4.何谓朗伯-比耳定律(光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及各物理量的意义如何?引起吸收定律偏离的原因是什么? 5.试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各主要部件作用的异同点。 6.试比较常规的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原理及特点是有什么差别。 7. 分子能发生n-σ*跃迁,为227nm(ε为900)。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答案: n-σ*跃迁产生的吸收峰消失。 8.某化合物的为305nm,而为307nm。试问:引起该吸收的是n-π*还是π-π*跃迁? 答案: 为π-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9.试比较下列各化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大小并说明理由。 (a) (b) (c) (d) 答案: d > c > a > b。 10.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比色测定,试问:各应选用何种颜色的滤光片?(1) 蓝色的Cu(Ⅱ)-NH3配离子; (2) 红色的Fe(Ⅲ)-CNS-配离子; (3) Ti(Ⅴ)溶液中加入H2O2形成黄色的配离子。 答案: (1)黄色;(2)蓝绿色;(3)蓝色。 11.排列下列化合物的及的顺序:乙烯、1,3,5-己三烯、1,3-丁二烯。 答案: 1,3,5-己三烯 > 1,3-丁二烯 > 乙烯。 12. 基化氧(4-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又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A)CH2=C(CH3)-CH2-CO(CH3),(B)CH3-C(CH3)=CH-CO(CH3)。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为235nm(ε为12000),另一个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 答案: 。 13.紫罗兰酮有两种异构体,α异构体的吸收峰在228nm(ε=14000),β异构体吸收峰在296nm(ε=11000)。该指出这两种异构体分别属于下面的哪一种结构。 (Ⅰ)(Ⅱ) 答案: I为β,II为α。 14.如何用紫外光谱判断下列异构 体: (a) (b) (c) (d) 答案: (a) ;(b);(c) ;(d) 。 (a) ;(b);(c) ;(d) 。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规程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规程 目的: 5. 程序: 5.1. 定义: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特定 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5.1.1.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在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5.1.2. 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在杂质的吸收峰处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5.2. 原理: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 生的, 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因此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A=lg 1 =ECL T 式中:A 为吸收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吸收系数,以E1% 1cm 表示。若溶液的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则相应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来表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