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学生姓名张昱

专业班级经济1102班

指导老师陈为职称教授

2014 年 1 月 10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Abstract (Ⅰ)

1 现代化内涵 (1)

2 学界中国传统文化观

2.1 “五四”时期任务观点 (2)

2.2 海外新儒家观点 (2)

3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与主要特征 (3)

3.1 文化与传统文化定义 (3)

3.2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 (4)

3.2.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4)

3.2.2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 (5)

4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 (5)

5 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动力与启示 (8)

6 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9)

7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学年论文评价表 (1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献综述

张昱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1102班)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其具有丰厚的历史意义与切实的现实意义。众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本文拟从现代化内涵、学界中国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与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动力与启示、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文献综述

A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is an attractive topic.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is put forward,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ization, the academic circle’s view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s meaning and leading featu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Singapore’s modernization’culture motivation and inspirati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ization Literature review

前言:中国的思想家们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想要通过文化改造拯救中国的命运。然而从现在来看,那时的一些研究论断不免过于激进,研究地不够深入,对于传统文化批判地很具体,继承什么却较抽象。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物质价值急剧增长,但出现忽视精神价值的倾向。如何在保证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提升,这是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一道难题。因此不论是为了更好地正视传统文化还是为了现实意义,都有必要对这一专题进行一次总结。本文拟从现代化内涵、学界中国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与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动力与启示、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六个方面对国内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述,以咨学界参考。

一、现代化内涵

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三步为:到2050年前后,中国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什么是现代化?何传启认为:“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经典现代化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和变化。”【1】

史康健则通过观察历史上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从认识角度提出“现代化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 一种哲学思想……其次, 现代化表现为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最后, 现代化还表现为各种制度和管理, 以及人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品格等等观念的现代化”,他还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而且由表层深入里层。现代化是一种渐进的、不断向前推演的过程”,得出了“现代化必须根植于传统之中”的结论。【2】

二、学界中国传统文化观

中国现代学界关于传统文化的论争,是明末西学东渐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文化社会思潮,比如“西学源于中学”、“儒学复兴”、“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等。

2.1“五四”时期人物观点

近代中国的落后促使知识分子及学者专家开始反思建立在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塑造的国民性。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主将和先锋。陈独秀认为“儒教之精华日礼”,【3】“忠、孝、贞节三样,却是中国固有的旧道德,中国的礼教,纲常,风俗,政治,法律,都是从这三样道德演绎出来的”。【4】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论“,他还说道”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5】鲁迅认为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培植奴性的历史土壤,“我们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辱,但也可以凌辱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6】

我认为,五四时期关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传统封建文化,以及它们给中国人带来的苦难上。从今天做学术的观点看是有失偏颇的。但结合五四时期风雨飘摇的国情,可以说这些学者都尽到了为当代人对传统进行解释与传承的学者责任,尽管观点偏激,也是一片赤子之心。

2.2海外新儒家观点

海外新儒家毫无疑问都是以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学者。同时尽管他们都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因其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和动摇他们坚信中国传统文化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的信念。下面以三位海外新儒家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综述。

杜维明指出,应该区分“儒家传统”和“儒教中国”,“儒教中国”是以政治化的儒家伦理为主导思

想的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在现代文化中各种曲折的表现;【7】而“儒家传统”是一种涵盖性很强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恒常价值;他认为,儒学基本的精神方向,是以人为主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涵盖性很强的人文主义。刘述先对儒家文化做出三层分解:一是“哲学的睿识”,二是“传统典章制度的机括”,三是“民间价值的储存”。他认为第一层面的儒学在当今仍是有生命力的,经过创造性的转化,可以重现光辉;第二层面的儒学在今天己经完全失去了价值,应该断然抛弃;第三层面的儒学则积极与消极作用并存,需要对之做出进一步的分疏。【8】余英时认为,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根本性特征是“内在超越”,这与西方文化价值系统的“外在超越”适成对照。“内在超越”的价值特征的确是导致中国没有发展出民主、科学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一文化特征并不妨碍中国文化发展民主和科学,也不妨碍中国发展出大规模的市场经济,而且传统中“以超越出世的信念进行世间活动”的文化特征正可以为现代商业行为提供伦理资源。【9】

可以说五四时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是偏激的,而海外新儒家的观点也不完善。首先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儒家文化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次他们忽视了传统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最后他们过分强调了道德的作用,尤其是他们集中阐发了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具有明显的唯心论倾向,并且没有找出从“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可行性途径。接下来的部分将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做更进一步内容的文献综述。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与主要特征

3.1文化与传统文化定义

文化是涵义复杂、歧义繁多的概念。学界有多种定义。

文化有广义说,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一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10】张岱年说:“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合,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11】也有

狭义说,楼宇烈认为:“文化,是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12】《辞海》有“文化,是专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3】

然而,“在多次的文化交流与讨论中,许多学者认为,如果仅对文化作广义的理解,这便失去了文化的特殊性,使得文化成了包罗万象的万能概念。而如果只限于精神领域的理解,则又失去了文化所具有的一般性。应该指出,文化是一个向广度延伸和深刻度展拓的概念。“【14】所以,多数学者讨论的文化归属于”人类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获得并积淀在特定民族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情感、信仰、风俗等行为方式和规范模式,以及观念意识等生存式样的系统。“【15】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主要有两个角度的看法。一种侧重文化的连续性特性,张华娟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是人们无法切断而不停从过去向现在以至未来涌动的流,任何人只能生活在这个流之中,而不能跳到流之外。”【16】与此相似的有刘开会认为,传统包含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传统从来没有过去,它始终向着承传者开放,而且向未来开放。【17】另一种观点侧重传统的成果性特征,蒋冰海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18】

3.2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

3.2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潘良祯认为中国文化实际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19】同时有些学者虽不说明,但行文比较时却是以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的。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多向度、多层次、综合性的概念,只用一种文化作为整体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有不当之处“【20】,因此谢幼田认为“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儒道互补构成的。”【21】赵朴初也认为谈中国文化传统只讲儒、兼及道而忽略了佛是不恰当的,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构成有不可低估的影响。【22】

3.22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

这里关于主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表述分为两种,一种分层面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做总体认识。邹顺康认为可以从五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延绵不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具有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和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23】王国炎认为”:从经济形态上看,它是农业文化;从社会形态上看,它是封建社会的文化;从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看,它的主体是“内圣外王”的伦理政治文化;从思想文化流派在历史上的地位看,它的正统是儒家文化。“【24】

另一种从意识形态、民族精神的角度认识。张盈将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分为三部分来认识,一是陆地文化:对内统一性和对外封闭性,自我为中心的民族自傲感;二是小农文化:重农抑商,重乡土情谊,知足常乐,注重实用;三是伦理文化:天人合一,重德轻智,以家为本。【25】张华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指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始终的、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区别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特性或气质。综合来讲,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重视伦理道德……倡导和谐统一……追求稳定……强调以人为本。“【26】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古代封建经济的基础上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小农经济,政治依托是封建的专制统治,形成并传播于没有法制的社会环境中,其本质是适应封建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27】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当它形成之后,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由于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改变,在某些方面,还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长期发生作用。”【28】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就很有必要了。就学者们关注的冲突点,在此罗列为重道轻

器、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血缘宗法思想、封建等级特权制度与观念、伦理政治性文化。

(一)重道轻器:韦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是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宋明的理学家更是把伦理道德推向戕害人性的阶段, 大力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在这样一种价值取向的驱使下,知识阶层们将精力都放在儒家经典与“修身养性”中,而将科技发明称为“奇技淫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浓厚的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无疑是与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的。【29】

(二)重农抑商:王国炎认为中国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一个以农耕业为主要社会生活资料来源的农业社会就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并且后世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政治家们都深知农业繁荣关系国计民生,“尚农”、“重农抑商”、“重农固本”几乎是中国传统社会历世不易的基本国策。虽然古代中国的冶炼、纺织、造船、制瓷尤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长途货运乃至海外贸易都与农耕经济相与始终,但是工商业经济始终只是补充和依附的经济资源,中国人大都视农业为根本,工商为末。并认为这是阻滞资本主义萌芽使其成熟迂缓、成长艰难的深层原因之一。【30】

(三)重义轻利: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孔孟儒家提出:“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31】并将人们对待“义”“利”的不同态度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2】邹顺康认为“‘重义轻利’的文化价值取向,也使得中国人养成了羞于言利的国民性格,甚至连自己正当的利益都不敢去追求。在这种观念引导下,中国传统中始终视农业为本,贬工商为末,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33】

(四)血缘宗法思想:张华娟提出“中国的宗法制度萌芽于夏代,形成于商代,确立于西周。宗法血缘是传统家庭的基础,亲属网络是人们的主要社会关系”,人们通过血缘和亲缘结成政治上经济上相互依赖,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亲属集团。“这种血缘文化使得人情成为结构本位,以道德的整体教化为手段,重视家长式的权威,通过回报的机制感人,通过领导的主动行动治人。因此,从很大程度上讲,中国人生活的和谐靠人情来维护。人情主义是人际互动与互惠的原理与形式,从而造成法制在血缘统治

一切的土地上没有发展的土壤。而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要求法制体系的健全和法制实施的公平,传统的血缘宗法思想不利于法制社会的建构,从而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34】

(五)封建等级特权与观念:蒋冰海认为,“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克己复礼为仁’,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了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比较缺乏民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善于运用民主权利,这对现代化建设是很为不利的。”【35】

(六)伦理政治性文化:王国炎认为“中国的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它的文化主体必然是一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论与外在的客观政治论互与渗透、互为应援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并且它“对伦理学的绝对化,偏重“德性之知”,疏忽“见闻之知”,使得中国古代从未建立过西方式的系统、专门的科学理论与学科体系,这就阻滞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含有禁欲含义,严酷的道德高压,成为人们追求世俗生活与人性自由的强固羁绊。专制政治使传统中国人养成王权崇拜情结、官本位迷信、家长制权威的盲从,这种状态下是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权利可言的。【36】王彩凤则认为这种伦理性文化导致了中国人的情理认知方式,它的缺点在于重情理感通而轻实证分析,重整体直观而轻理性探索,重实用精华忽视理论升华。随着文化土壤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提高,其封闭性、保守性日渐显露,影响人们探求新知识,阻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37】还有学者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冲突。王正认为现代化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中国文化历史背景与西方根本不同,这就决定了它无法照抄西方的模式。他还指出中国属于内在超逾的文化类型,其道统从来没有经过组织化与形式化。中国人的内在价值限制了其对科学的追求,而西方文化的外倾精神有助于系统科学的发展。抽象化、理论化的思考方式不受中国人重视。【38】

五、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动力与启示

上述讨论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有如此多的阻碍,那么它是否就完全不可取了呢?华人人口占比达到78%的新加坡的成功现代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关于其成功现代化的动力或原因以及给中国的现代化带来的启示,学者们做了不同的分析。

向海英认为新加坡现代化成功的系统原因有三点,政治层面:廉洁高能的政府;经济层面:自由与干预并行;文化层面:兼容并蓄。而这其中,儒家文化处于助力作用的地位,新加坡合理利用了儒家文化的功能以达到以下目的:防止道德失范、建构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秩序、寻求政治理论支持、打造清廉有效的政府形象。据此他认为“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的现代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深层次的。”然而他也指出新加坡在实现现代化中提出的儒家理论可能只是一种“理论泡沫”,“新加坡开展儒学运动,表而上是复兴儒家文化,实际上是人民行动党领导人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巩固国家民族思想的表现”。他认为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中的作用确实很大,但是并不能说新加坡是一个儒家社会,只能算作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以及儒家传统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中的成功利用不仅表明儒家思想仍然富有活力,还说明它即使不经过现代化仍然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建构生活的功能,作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共源与公共交往平台(以及精神家园)。【39】

而陈祖洲通过对新加坡独立后在不同时期对文化不同的政策详细分析后,认为新加坡作为一个由多种族构成的移民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都对新加坡社会产生了影响。而新加坡只是在独立以后,人民行动党将西方的竞争性与儒家伦理的勤奋结合到一起,并且这是一种为接受西方的广泛挑战而转化的儒家伦理。所以儒家伦理和经济现代化之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因果关系。新加坡现代化的成功首先是西方直接输入资本主义方式的结果,在这当中儒家文化或中国文化的若干传统因子起到了协调和适应的作用,使资本主义移植东亚后出现了许多与原产地不同的形态,发展出了比西方形态资本主义更具增长动力的东方形态资本主义。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增长既需要本土文化传统结构及意识形态的支持,也需要对这些本土文化传统进行批判改造。既需要推动较大幅度的西化,也需要对某些西方文化的因素进行过滤扬弃

【40】

王芳认为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现代化的影响分为,政治文化的影响:精英政府、威权政府、民本思想的政治实践、廉政建设;经济建设的影响:和谐的劳资关系、整体本位的企业精神;学校思想教育的影响;社会治理的影响:对儒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倡导、礼仪社会的建立、多元文化的和谐。他认为新加坡的成功现代化,是因为新加坡一方面采用了儒家文化,确认了儒家文化对于维系民族团结、调和劳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维持家庭和睦、推动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合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髓。即新加坡政府所倡导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而是经过改造和选择的现代新儒学。【41】

六、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上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的影响,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呢?学者们基本形成的共识是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提取精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打造适合现代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从而为现代化注入一股正面的精神力量,促进现代化的完成。各位学者在思考角度和细节上有所不同。

张华娟认为要“创新传统民本思想,推进社会民主法治化……实现传统‘义分则和’思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弘扬“以诚载道”的传统,建立仁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使社会充满活力……倡导传统“和合”文化,实现社会安定有序……阐释“天人合一”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2】迟梅华认为要将以人为本、兼爱互利的人文主义观念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原则,要用厚德载物、广开言路的兼容精神培养现代化进程中的开放意识,要将和而不同、执两中用的中庸之道作为现代化进程中辩证思维的原初,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与道德源流,要发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忧患意识为现代化进程汇入力量。【43】肖亮通过观察日本和伊拉克战败之后的“被动现代化”过程,认为“我们首先要注意对传统的保留……其次,

我们要懂得将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后,我们还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和推进我们的传统”。【44】蔡亮的观点则进行了更多一点的补充,他认为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小断充实和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它符合时代精神的内涵。要把人类文化精神作为现代化目标的基本参照物,在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对西方近代科学理性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借鉴与吸收,注重新的文化生长点的成长和新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培养”。【45】

七、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是一个吸引了无数中国人与外国文化研究者目光的话题。人们期待看到中国这样一个内部文化已经很复杂的国家如何处理汹涌而来的复杂多样的外来文化,以及相伴随的必然进行的现代化进程。而这一大批研究者当中已经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引入新的理论方法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文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都侧重于儒家文化,大大忽视了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给中国人带来的同样深远的影响;学者们未能对现代化的内涵以及本质做文化层面的更深入的探讨,而事实上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现代化的研究是不能少的,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提供的助力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学者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面的同时,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社会长久深远的影响,包括一直延续到今天存在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中的消极部分,而过于乐观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需要提倡某些积极面就能促进现代化。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部分影响会一直存在下去,而文化给人带来的影响能产生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是需要结合社会基本情况分析的。想要中国传统文化本身顺利的现代化以及中国现代化更加顺利,需要社会对于一些固有的价值观世界观进行引导,而非消灭。比如实用主义、义利观。将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分析还需要更加系统化,组织化,尽管这是一门人文科学,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庞杂,其间各种文化的交融需要得到明确的梳理,才能更好的为现代人认识并且把握进而使用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现代化概念的三维定义[J].管理评论,2003(3)

【2】史康健《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

【3】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

【4】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新青年》第7卷第I号

【5】《胡适论学近著》第I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39-640页

【6】鲁迅:坟·灯下漫笔

【7】刘宗贤,蔡德贵主编:当代东方儒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8】刘述先:当代新儒家思想的批评的回顾与检讨,《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97-298页

【9】曾婷:《余英时论中国传统文化》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台湾正中书局印行,第1页

【11】张岱年、程颐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12】楼宇烈《论传统文化》.《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1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1页

【14】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9 【15】谢遐龄:论中西文化差异之根本与当代中国文化之趋向【J],复旦学报,1988-3

【16】张华娟《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8

【17】刘开会《从解释学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8】蒋冰海《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年第5期

【19】潘良祯《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书林》85.4

【20】陈吕洪《目前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综述》《大理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一期【21】谢幼田《中国民族精神探析》《四川社会科学》8 6. 2

【22】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法音》8 5. 2

【23】邹顺康《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3 月第28 卷第2 期

【24】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江西社会科学》文化研究2003年04期

【25】张盈《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1卷第1期

【26】见【16】

【27】见【16】

【28】见【18】

【29】韦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2 卷第2 期【30】见【24】

【31】《孟子》

【32】《论语》

【33】见【23】

【34】见16

【35】见【18】

【36】见【24】

【37】王彩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1 月【38】王正《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第36卷第6期

【39】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_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3期【40】陈祖洲《从多元文化到综合文化_兼论儒家文化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1】王芳《论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山西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42】见【16】

【43】见【14】

【44】肖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9期

【45】蔡亮《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1月(中旬)第10卷第32期总第265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反思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人伦性和传承性,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建立和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整体至上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团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位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袭和泛滥起到了批判和抑制作用,也激发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不断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 第三,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归纳起来,和谐统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方而有二:其一,和谐统一思想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和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这种以一贯之的思想教化,造就了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主张家庭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倡导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团体意

识、宽容精神、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传承和发扬“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提倡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一贯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首先要有“爱亲”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由己推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道德境界。通过对“仁爱”的倡导和践行,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仁者爱人”的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仟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与三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校的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支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奋工作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结果。 总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短期、短效行为,而是一个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长效机制,在自由民主、活泼开放、和谐创新的环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质高、方向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和心理信息,因此它们虽然是物质、是器物,但又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精)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默认分类2007-01-03 18:16:01 阅读9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 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 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 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 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专制习惯有多种表现,现代中国深受这一习惯的损害和耽搁!最严重的就是那场文化大革命... 专制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一大障碍,第二大障碍是轻利的文化传统,孔子那句经典教导已经成为了国人内心的价值观,“君子取义,小人取利”这使国人总不耻和羞于谈利,一谈利就联想到惟利是图的卑鄙小人,所以时刻不忘君子地说,“先小人,后君子”由于轻利我们过去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朴素的煎熬,由于轻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激励机制一直不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三大障碍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目前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很严 重...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四大障碍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任人唯亲,造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不能按才能优化配置,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五项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是国民做人上的谦忍习惯,谦忍是国人的性格习惯,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由于谦忍,当大使馆被炸,飞机遭撞时,我们以谦谦君子的风度忍让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谦忍的结果不是吃亏,就是被竞争所淘汰。中华民族需要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

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 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 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臵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

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0日-12月4日 调查人:成媛大二英语一班 前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几千年的文明结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的这次调查是有必要性和其针对性的。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一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网上问卷调查(仅以长安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问卷的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为什么要继承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核以及其对大学生的借鉴作用。学校平时会从哪些方面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及自己对身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参与?另外具体还有团委组织的团日活动的主题有没有

关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当地政府举办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还有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 调查报告: ①研究思路与方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我们先通过软件问卷星制作了我们组的调查问卷表,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电子版通过网络,qq,人人网以及贴吧向长安大学的学生广泛传发,向同学们解释说明目的,大部分同学表示理解并给予了支持。纸质版打印出来以后由组员分三天在食堂门口发放调查问卷表,填写完毕后统一录入电脑。所以我们资料收集是多渠道的,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是随机的。调查大体上做到了定性,定量和质量控制。 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难点是样本的选取可能有局限性,但是我们尽量让更广泛的同学参与问卷的填写。 ③描述: 1.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样本全为当代大学生,符合目的,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 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 积极参与。 2.历史对比:从以前的大学生同现在的对比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阔,头脑比较灵活。从小接触的人,事都比以 往的大学生多。最主要的是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并在今后很多年里引导整个中国的文化走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