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说》知识点归纳 答案版

《马说》知识点归纳 答案版

《马说》知识点归纳 答案版
《马说》知识点归纳 答案版

《马说》知识点归纳答案版

一、全文理解:

1、本文作者是韩愈,唐代人。

2、本文主旨: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抨击了封建统治着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

3、本文体裁:说。特征:奇巧而善辩(议论文)

4、“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5、用原文回答:

(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总领全文,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千里马的悲惨命运是:骈死于槽枥之间。

(5)千里马被埋没和摧残的原因有哪些:

A 伯乐不常有。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

二、字词

(一)通假字

1、食马者食sì通饲,喂

2、外见见通现,显现

3、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

策(1)执策而临之马鞭(2)策之不以其道鞭驱

(3)策勋十二转记载

之(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骈死于槽枥之间助词“的”虽有千里之能助词“的”

(2)马之千里者助词不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3)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它,千里马

以(1)不以千里称也把,拿(2)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其(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策之不以其道鞭驱千里马的行为(2)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它其真无马邪难道

(3)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虽(1)虽有千里之能虽然(2)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即使

(三)、其他

1、只:只是不以千里称也称:称呼

2、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3、且:尚且等:等同

4、以其道道正确方法通其意意意愿

5、执策而临之临:到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6、一食:吃一顿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三、名句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做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6、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四、理解发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分)

(1)识别人才(2)善待人才(3)善用人才(对两点即可)

2、怎样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其决定作用。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1)伯乐(2)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同情和惋惜。

中考练习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③还:通“旋”,围绕、绕圈子。④朝:早晨,也指一天。

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往见伯乐(接见)改为“拜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C.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D.比三旦立于市(集市)愿为市鞍马(买)

9.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因为)改为“拿” B.臣有骏马欲卖之(无意义,一般不译)代词,指马C.伯

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拿着马鞭面对它(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希望您绕着圈子看它,离开了还回头看它。

11.甲乙两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就这个道理谈谈你对名人做广告的看法。(4分)

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或名人的重要性。谈看法略,能围绕伯乐的重要性来谈,名人做广告的利或弊。

资阳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4)鸣之不能通其意()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15分)2010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

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见。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顾:_______________

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1分)21.⑴用鞭子打⑵买⑶它(的)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2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7. (4分)(1)见,通“现”,表现。(2)临,面对。(3)子,你。(4)顾,回头看。

8.(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分,直译、意译均可。)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1分)

9.(3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意思接近即可)

10.(5分)联系“伯乐”、“马”(2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完整)马原前三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1,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 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物质与意识谁是本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有)与不可知论(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与形而上学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其根 本方法) 唯心主义宿命论——只强调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 唯心主义非宿命论——只强调偶然性而否定必然性; 辩证决定论——坚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社会实践(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5,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量变与质变的依次更替);

马说知识点汇总

马说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马说 1.《马说》 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2.文章主题: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3.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 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4.译文 世上有伯乐这样的人,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这样的人不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奴役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之间,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量不足,才能和良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尚且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饲养马的人用鞭子抽打马,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走到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他们不认识千里马啊! 5.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屈辱于奴隶之手。祇,只是。辱,受辱。之,的。奴隶人,仆役。

(完整版)师说原文、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师说》注解及原文和翻译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③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④,终不解矣。 【字词注释】①学者:求学的人。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③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④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诗文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生乎吾前⑤,其闻⑥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⑦;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⑨?是故⑩无(1 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字词注释】⑤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乎,相当于“于”。下文“先乎吾”的“乎”同。⑥闻:知道,懂得的意思。⑦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就是“以之为师”。⑧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动词。⑨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先生于吾)还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年龄。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⑩是故:因此,所以。(11)无:无论,不分。(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诗文翻译】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知识点总结梳理

23.马说 (一)课文字词详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①而伯乐不常有。②故③虽有名马, ①而:表转折,但是。②故:所以。③虽:即使。 ①祗②辱③于④奴隶人之手,⑤骈死于⑥槽枥之间,不⑦以千里称也。 ①祗:只,仅。②辱:(受)屈辱。③于:在。④奴隶人:奴仆。⑤骈(pián)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⑥槽枥:马槽。⑦以……称:以……著称。以,凭。 马之千里①者,②一食③或④尽粟一⑤石。⑥食马者不知⑦其能千里⑧而食也。 ①……者:……的马。②一食:吃一次。③或:有时。④尽:吃尽。⑤石:容量单位。⑥食(sì):同“饲”,喂。⑦其:指千里马。⑧而:表承接。 ①是马也,②虽有千里之③能,④食不饱,力不足,⑤才美不⑥外见,⑦且⑧欲与⑨常马⑩等?不可得, ①是:这。②虽:虽然。③能:才能。④食:吃。⑤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⑥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露、表现。⑦且:犹,尚且。⑧欲:想要。⑨常马:普通的马。⑩等:等同,一样。?不可得:做不到。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①安:哪里,怎么。 ①策之不②以其道,食之不能③尽其④材,⑤鸣之而不能⑥通其意, ①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②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③尽:竭尽。④材:同“才”,才能、才干。⑤鸣:马叫。之:音节助词,不译。“食之”与“策之”中的“之”都指代千里马。⑥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明白。 执①策②而③临之,曰:“天下无马!”④呜呼!⑤其真无马⑥邪?⑦其真不知马也! ①策:名词,马鞭。②而:连词。③临:面对。④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⑤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⑥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⑦其:代词。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马说》复习知识点归纳

《马说》知识汇总 二、按课文原句填空: (1)本文全文的主旨句或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0)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运用设问句表达)(本文的主旨举):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解释词语: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 通“ 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二)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师说》知识点整理(含答案)

《师说》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职。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 卷,《师说》等。 读音

句读(d òu)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ú)不能(b ù )传道(chuán ) 聃(dān) 蟠(pán) 苌弘(cháng) 近谀(yú) 贻(yí) 冉(rǎn) 潘(pān) 长幼(zhǎng) 须臾(yú) 怡(yí) 二、实词及虚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君子不齿圣人无常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专门学问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5)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今义: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常指许多人 (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小学学校教育 3.一词多义 (1)师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c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f 孔子师郯子

马说知识点总结

《马说》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语音: 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 )祗(zhǐ)石(dàn)一食(sh í)食(sì)马者而食(sì)也 三、重点词语解释 1、马之千里者之:助词,无义 2、世有伯乐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4、祗辱于奴隶之手祗:只是辱:辱没 5、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称也以:凭,凭借称:著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尽:吃没 8、才美不外见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10、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11、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正确的方法1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马鸣叫通:通晓14、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了解 四、特殊字 (一)、通假字 ①食马者(食,通“饲”,喂。)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④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一词多义 1、之:助词,的,虽有千里之能;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食:吃,食不饱;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顿:一食或尽粟一石。 3、策: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4、以:用,不以千里称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5、能: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6、其:它的,代词,策之不以其道;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表推测语气,恐怕,其真不知马也!(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五、重点语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马说》复习知识点

《马说》知识汇总 一、文学常识: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二、按课文原句填空: 1、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 用)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策之不以其道,食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 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注音: 祇(zhǐ)骈(pián)死槽(cáo)枥(lì) 尽粟(sù)一石(dàn) 四、解释词语: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 通“ 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 邪” 通“ 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二)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师说》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

《师说》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 班级姓名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小学而大遗. 5.士大夫之族.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8.作《师说》以贻.之 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今义: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今义: 4.吾从而师之。古义:今义: 5.今之众人。古义:今义: 6.小学而大遗。古义:今义: 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今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吾师.道也 (2)吾从而师.之 (3)而耻.学于师 (4)孔子师.郯子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6)小.学而大.遗 (7)吾未见其明.也 (8)惑.而不从师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五、解释一词多义(实词):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吾从而师之。④吾师道也。 ⑤齐师伐我。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惑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惑而不从师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行 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③必能使行阵和睦④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⑤行弗乱其所为 5.复 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不敢出一言以复 6.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 ④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⑥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⑦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⑧废先王之道。 7.解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从 ①惑而不从师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六、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④惑而不从师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群聚而笑之 ⑦择师而教之 ⑧如是而已 2.之 ①青,取之于蓝。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马说知识点总结

马说 1.《马说》 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本文选自《韩愈文选》。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2.文章主题: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3.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 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4.译文 世上有伯乐这样的人,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这样的人不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奴役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之间,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量不足,才能和良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尚且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饲养马的人用鞭子抽打马,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走到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他们不认识千里马啊! 5.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屈辱于奴隶之手。祇,只是。辱,受辱。之,的。奴隶人,仆役。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师说》知识点整理教师版教学教材

《师说》知识点整理 教师版

精品文档 《师说》知识点整理 一、虚词 1. 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代童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4. 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 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身也(介词,对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二.实词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同逗 2.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最新《马说》复习知识点

文学常识: 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 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 说”是古代 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 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 昌黎集》四十 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本文选自 《韩愈文选》。 按课文原句填空 1、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领起全文作 用)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食马者 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全文的主旨句: 其真不知马也。 7、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注音: 四、解释词语: (一) 通假字: ⑴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⑵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 饲”饲养;“材”通“才”,才能 ⑶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 一词多义: 1.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 能 学习-----好资料 学习-----好资料 《马说》知识汇总 策之不以其道,食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 祇(zh 1) 骈(pi m)死 槽(c do)枥(I 》 尽粟(s u ) 一石(dm )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师说》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师说》知识点整理 一、虚词 1. 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 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代童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4. 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 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身也(介词,对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二.实词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同逗 2.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 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 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

《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 (编写者: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朱在彬) 【第一节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第一节重点字解释】:常:经常。而:可是,但是,表转折关系。故:所以,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著名的、出名的。只:只是、只能。辱:受屈辱、埋没。奴隶人:马夫,指喂马的人。之:的。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以:用、把;因为。称:著称、称呼;出名。 【第一节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第一节赏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开篇点明中心论点,阐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突出识马的重要性,概括全文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世上少有伯乐现象的愤慨之情。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不能重用人才的社会现象的愤懑不平之情,对被压抑、被埋没人才的深切同情,以及自己杯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志难申的复杂心情。 (3)“辱”“死”,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命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不幸命运的无限痛惜之情,对封建社会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强烈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4)“不以千里称也”中“也”字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第二节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二节赏析】 (1)“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不平之情。(2)“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字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怒谴责之情。 【第二节重点字解释】: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吃尽、吃完。粟(sù):本指小米,泛指粮食。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食马者:食,通“饲”,喂、喂养。其:它,指千里马,代词。是:这样,这样的,代词。虽:虽然。能:才干、才能、本领,名词。足:足够。才:才能、本领、才干。美:优点、美好的素质。外见:显现出来,表现在外面。外:在外面,从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且:犹,尚且。欲:想要。常:普通的、平常的。等:等同,一样。可:可以,能够。得:得到,实现,做到。安:怎么,哪里。求:要求。能:能够。千里:日行千里。 【第二节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喂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第三节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第三节赏析】 (1)“策之小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采用排比,深刻地再现了“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丑态,斥责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为下文的讽刺作了铺垫。从侧面写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马说》的知识点总结

《马说》的知识点总结 马说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马说》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 )外见(xiàn )祗( zhǐ)石(dàn)一食(shí) 食(sì)马者而食(sì)也 1、马之千里者之:助词,无义 2、世有伯乐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4、祗辱于奴隶之手祗:只是辱:辱没 5、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称也以:凭,凭借称:著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尽:吃完 8、才美不外见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 10、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11、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2、食之不

能尽其材尽:竭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马鸣叫通:通晓 14、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了解 (一)、通假字 ①食马者(食,通“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④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二)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1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