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陕北旱地造林措施研究

陕北旱地造林措施研究

陕北旱地造林措施研究
陕北旱地造林措施研究

陕北旱地造林措施研究

【摘要】由于陕北地区干旱少雨,降水量少,蓄水能力差,地理环境恶劣。对实施旱地植树造林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严重影响旱地造林的成活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实施旱地造林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造林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旱地造林的成活率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就针对陕北旱地造林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陕北;旱地;造林;研究

中图分类号:s3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陕北属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因而植被很难生存,树木的抗旱性是限制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这就给造林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陕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所含的有机质非常低,水土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基于陕北地区的这些环境因素,对于植树造林是有很大的限制因素。

一、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1、大气环境

自建国以后,陕北地区就开始面向市场,对重工业的投资力度比较大,因而促进了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也给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陕北地区所排放的工业废气达到2亿m³左右,年废水排放量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在冬季时,由于人们烧煤取暖的情况比较多,这也使大气的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2、地理环境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培训资料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都逐渐种植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制定多项政策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我国荒山造林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植苗造林作为荒山绿化工程的主要内容,做好植苗造林工作对荒山造林绿化工程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荒山;植苗造林;植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974/nyyjs.20150501097 植苗造林是指使用苗木作为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王祯农书》、《三农纪》、《便民图纂》等古农书都有记载植苗造林[1]。植苗造林具有幼林郁闭快、树苗种子用量少的特点,是我国提高荒山林木覆盖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荒山植苗造林对植苗造林技术提出了许多要求。本文就荒山植苗造林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1 树种选择 1.1 树种选择原则 荒山植苗造林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需要根据荒山所在地区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差异,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

择苗木。树种选择应具备适生性,既根据地带或地域内树木的生长状况选择苗木。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既根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环境相适应,有适宜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树种。 1.2 苗木年龄和规格 荒山植苗造林所选树种应根据树种类型以及荒山条件选择苗木的年龄和规格,如针叶树种苗木的年龄应该不高于2a,且不低于1.5a;苗木高度高于15cm,苗木直径超过0.3cm。如植苗造林荒山的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则应选择容器苗造林,且容器苗的苗龄为3或4个月。 2 苗木处理技术 剪根处理技术。由于起苗时苗木的根系容易受损,而且苗木根系过长容易导致造林过程中苗木根系出现窝根,因而需要修剪苗木根系。如苗木根系发生受损,因从受损部位以上进行短截;如苗木根系过长,应适当剪短。 浸泡保湿处理技术。起苗时不应携带土坨,并进行浸水处理,做到离土不离水。对于新起苗木,可将苗木根系浸蘸泥浆或者其它根系保湿剂保湿。具体处理方法为使用粘性黄土和水搅拌,调制成泥浆。将苗木根系浸泡于泥浆内。或者使用浓度为0.5%~1%以内的保水剂浸蘸苗木根部。

湿地松造林技术

湿地松造林技术 摘要总结了湿地松造林技术,包括采种、育苗、移植、幼林抚育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湿地松的育苗与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湿地松;采种;育苗;移植;幼林抚育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适应性强,木材质量较好,松脂产量高[1],在世界各地广为引种。从安徽、广东、广西等地采脂试验的结果来看,树脂质量好,含油率高,一般可达20%~22%,比马尾松高5%~6%,松香和松节油的质量也比马尾松好,单位割面的树脂道面积比马尾松大70%。湿地松适生于年平均气温在15 ℃以上,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18 ℃,年降水量在900 mm以上的低山、丘陵、平原地区。湿地松耐涝耐旱,在中性以至强酸性的水土流失的红壤丘陵地,以及排水不良的沙黏土地均生长良好,尤以在低洼沼泽地的边缘生长最好,在干旱瘠薄的低丘陵地也能较好的生长,在保水力差、地下水位过低的沙丘则生长不良。湿地松主根深,侧根发达,抗风力强。湿地松喜光,极不耐阴。近年来,五华县林业部门对湿地松造林进行资金补贴,并在技术上提供指导,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目前,全县已种植湿地松逾2 000 hm2。现将五华县湿地松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 采种 湿地松有粗枝型、细枝型、中间型等3种类型。细枝型的树干通直,尖削度小,树冠窄。宜选择这一类型20年以上的健壮植株作为采种母树。在我国南岭以南地区球果于白露时成熟,在长江流域,球果于“秋分”时成熟,当球果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后,及时采种。球果的脱粒方法与一般松类相同。种子收集后,若不随即播种,应稍加曝晒,使含水量降至于12%以下,便于贮藏,球果的出种率一般为3%~4%;场圃发芽率80%。 2 育苗 2.1 播种育苗 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一般用1.5%~2.0%的福尔马林溶液或2%波多液浸种20 min,或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5 min。浸种后,用清水洗净。种子催芽,通常用50~60 ℃的温水浸种,让其自然冷却至常温,18~24 h后,取出播种。苗床育苗大致与常规的松类育苗相同,但要注意幼苗菌根的形成和发展。播种前进行苗床土壤消毒,一般播种子30~40 g/m2。人工接种菌根的最好方法,是从湿地松老林内挖取林下菌根土,混合在苗床土壤中接种[2-3]。 2.2 容器内育苗 容器内育苗有直接在容器中播种或移芽苗于容器中2种方法。直接在容器中

植苗造林技术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11542518.html, 植苗造林技术措施 作者:张军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9期 摘要:种植技术的好坏,同幼树成活和生长关系很大。造林时,要正确掌握种植技术, 切实保证造林质量。 关键词:植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植苗造林也叫植树造林或栽植造林,就是将苗木种植在造林地上,使其生长成林的方法。植苗造林的优点是苗木能保留完整的根系,生长势好,恢复生长快,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幼林可提前郁闭,抚育年限少。 1 苗木的准备 1.1 苗木种类 苗木一般有2类,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植苗造林使用的苗木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等,因需要的造林种不同,所以选择的苗木种类也不同,3种苗木都适用于用材林,而播种苗或移植苗通常适用于山地造林,移植大苗通常适用于营造防护林和四旁绿化。 1.2 苗木标准 苗木标准包括苗木年龄和苗木品质等几方面,苗木年龄大小对苗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有直接影响。植苗造林所用苗龄的大小,取决于树种自身的生理特性,造林地立地条件和苗木的生长状况等。山地大面积造林一般多用1~2a生小苗,因小苗的育苗、起苗、运苗、栽植都比较省工,在起苗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较轻,栽植过程中根系能得到舒展,可平衡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因此,造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也比较好。但小苗很难抵抗杂草及干旱的环境,栽后需要加强抚育保护工作。对那些生长缓慢的针叶树木或立地条件差的地区造林,用较大的苗木比较适宜。四旁植树和营造风景林、经济林时,为了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通常也用大苗。 1.3 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苗木体内水分的平衡是植苗造林成活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苗木失水过多,生理机能就会遭到破坏,栽植后成活困难。因此,必须从起苗到栽植的过程中使苗木保持完好,尤其是对根系的保护要到位,要保证根系免损伤害和失水,所以这就要求把起苗到栽植的时间缩短,使起苗与造林紧密衔接,尽量是边起边栽,当天起的苗要栽完。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根系湿润,

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造林绿化工程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组织机构 我公司将根据本合同段的特点及施工具体要求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严格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组织实施本合同工程的施工管理,并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通力配合,全面履行合同,使业主满意。 二、施工总体目标 (一)工期目标 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拟定总工期按3个月进行控制根据本公司施工能力、施工特点,我们将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力资源以保证按质量、按进度优质完成本合同段的全部施工任务。 (二)质量目标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三)安全目标 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环保目标

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防治大气污染、噪音及粉尘和水污染,保护文物、宗教设施及其他重要设施,做到让业主满意、让群众放心。 三、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施工动员 1、工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将利用3~5天时间进行开工前的分层动员,主要工作有: (1)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以及该工程的重大意义; (2)讲述工程施工特点、难点,施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介绍工程所在地民风民俗,搞好团结,取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帮助; (4)强化质量及环保意识。 2、经过逐级动员工作做到: (1)参加施工人员人人明白自己的职责; (2)动员普及率达到95%以上; (3)施工人员对工程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纪律性,提高思想意识,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投入施工。

(二)人员、材料、设备进场安排 1、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管理要求,人员、设备采用同时进场,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2、进场后的主要工作: (1)在业主的协助下,取得与当地政府和各主管部门的联系,办理各种手续和落实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2)安设发电机,搭设供电线路,落实施工用电; (3)对照施工图对各控制桩、水准点进行复核; (4)对照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查,摸清合同段内各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三)人员、机械设备的管理及运到现场的方法 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及设备由公司统一安排调配,通过汽车到达现场;对到场的设备要加强现场看守,防止被盗和损坏。 (四)材料的运输、采备方案 材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要提前联系组织好有丰富行车经验的运输车队,确保材料安全、及时的运至现场。 根据工程的实际地理位置情况,对各类施工用材料必须进行充分的储备才能满足施工需要。对大宗材料由工程部门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出材料需用计划,由材料部门于当月内落实。对于紧急需要的材料部件提前联系好材料供应商及经常来往工地的客货车辆,需要时能在较短时间内送至现场,尽量避免影响工期。对到场的材料采取集中遮盖堆放,加强现场看守,防止被盗和损

植苗造林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7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穴植是指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适用于各种苗木,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栽植方法。其中:①深栽:避开干土层,靠壁栽植,牢固固定苗木,深过土痕2--3cm,2年生油松4--7cm3年生9---11cm ②砸实:“三埋二踏一提苗”③根系舒展,不窝根○4据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做到适时栽植 8.六大造林基本技术环节 造林规划设计,树种选择,造林密度,造林整地,栽植,幼林抚育 9.林地施肥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一)看气候施肥: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因此有机质肥料不宜过早施;化学肥料按“次多量少”的原则,以免淋失。低温少雨地区,为及时供应林木养分,有机肥应提早施,化学肥适当增加,宜在阴雨天或雨后施,旱季傍晚施。(二)看土质施肥:砂土通气好,有机质易分解,保水保肥力差,肥料容易淋失;同时,砂土的粘粒少,所以对砂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而且不必十分腐熟,施肥时间不易过早,施化学肥应按“次多量少”的原则进行;粘重土相反,施肥措施应有所不同。(三)看林木种类施肥:不同的林木对养分要求不同。以生产木材为主的用材林需要氮、钾肥较多;果树、油茶、油桐等以收获果实为主的林木,需要磷肥较多,钾肥较少。收获叶子为主的如茶叶、桑叶等林木,则需要氮肥较多。林木各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需要也不同。中年生的果树比幼年生果树需肥量大10倍左右。在植物生长最初阶段(幼苗期)需要一定的磷肥,若此时缺磷,则根系不能正常发展,严重影响生长,即使以后补充磷肥,也不能弥补生长初期缺磷而造成的损失。所以施肥要掌握在林木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进行,效果才显著。(四)看肥料性质施肥:对于肥料的性质要注意以下方面:肥效迟速:2、移动性;3、后效性;4、有机肥料腐熟程度5、养分的含量;6、肥料在混合时的相互作用等。此外,经济条件,耕作栽培技术等对施肥也有关系,也必须加以注意。

造林技术措施

造林技术措施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4.1造林技术措施 混交方式 根据林地的不同情况,重点地段采用多树种随机混交方式造林,为了使混交相对自然和均匀,要注意同一树相邻原则上不要超过3株,株行距2m× 3m,平均111株/亩;一般小班则采用林窗套种方式进行补植。 防火林带 林相改造范围,均需全部设置宽度不少于20m的防火林带,树种选择以荷木、火力楠为主。 树穴布置 植穴布置是关系到所改造林分更丰富自然感的重要工作环节,只要能确保单位面积上栽植密度要求,设计中所提的株行距只是做一个参考值,实际操作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半径小于1.0m,采取疏密互补的方法,以确保单位面积应达到的密度要求。因此,在改造植穴布置中不要求横平竖直,以使改造后的林分树种分布更接近自然林,做到“师法自然,不留匠心痕迹”就更为理想。故在植穴布置时要发挥施工员的创造性,花心思布置好植穴,以便据此进行林地清理和挖穴整地。 造林地林木处理方式 现有林木主要为马尾松、桉树、龙眼林及自然生长或早期套种的少量阔叶树种,此类林地采用林下套种方法进行改造,主要利用林窗套种阔叶树种。首先把林地改造为混交林,然后依新成长的树种逐渐淘汰现有受虫害及已老化的原有林木,对长势健康的林木予以保留,对妨害种树的灌木草藤可根据需要适当砍伐。 造林地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应于造林前一年的秋、冬进行,采用块状(2.0m×2.0m)方式进行清理,清除块中杂灌、杂草、砾石、垃圾等,方便挖穴整地。对砍伐的灌木草藤及小枝丫等采取归带、归堆处理,让其自然腐烂,增加林地土壤的有机质。 挖穴整地 造林地清理完成之后,采用挖穴的方式进行整地,种植穴规格为20×20×20cm。种植穴要垂直挖掘,上下口径相等,把挖出的穴土放置穴的两旁,将建筑废渣、未风化石块、塑料袋的杂物运至林外集中处理。种植穴的有效土层至少为0.8m,穴内土质不符合栽植要求的必须绕避施工。若发现穴内或附近有白蚁的必须施放WYA-8202林木白蚁诱杀剂,诱杀白蚁;发现电缆、管道等,应停止操作,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配合解决。 回土及施基肥量 造林前15天给种植穴施放有机肥0.25公斤作基肥,放肥后进行回土,先回表土至穴深1/4-1/3处,再回表心土,回满穴至高出5cm,回土时结合扩宽坎口至60cm,回土土块要小于2cm,石块、草根、杂草、树根必须清除干净。此后每次追施复合肥0.35公斤,一年两次,共施两年。 栽植与补植 将苗木按定点的标记放至穴边。种植深度应略超过苗木根颈。种植时要按设计要求分配苗木,苗木运到种植点后拆袋,确保营养泥不散,将树木放入植穴的中心位置,保持树身直立,土球上表面与地表面标高持平,防止栽植过深

山西省六大植树造林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

山西省六大植树造林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 (讨论稿) 山西省林业厅 二〇〇六年四月

目录 通道绿化工程技术标准 (2) 第一部分通道绿化工程 (2) 第二部分、出省口绿化工程 (5) 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工程技术标准 (7) 村镇绿化工程技术标准 (13) 厂矿区绿化工程的技术要求 (15) 环城林带工程技术标准 (17) 铁路通道绿化技术要求 (22)

通道绿化工程技术标准 第一部分通道绿化工程 一、工程进度安排 2006年——2007年,所有完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防护林带建设任务(全省高速公路1680公里,一级路780公里,共2400公里)。2008年——2009年完成其他等级的公路绿化。 二、防护林带宽度要求 高速公路两侧护网以外植树10至25排,林带宽度不小于20米;一级、二级公路两侧植树不少5排,护坡外林带宽度5——10米;其他等级公路两侧植树3至5排,护坡外林带宽度不小于5米。 三、配置模式 (一)高速公路 按照路面与地平面的高度差,分三种模式: 模式一:路面与地平面大致相平 第一排栽植花灌木;第二排栽植常绿(针叶)树;第三层栽植硬阔叶(观赏、珍贵、长寿乔木)树种;第四层栽植(高大、速生)树种;。 模式二:路面高于地平面

第一层栽植软阔叶树种;第二层栽植硬阔叶树种;第三层栽植常绿树种。 模式三:路面低于地平面 第一层栽植针叶树;第二层栽植硬阔叶树种;第三层栽植软阔叶树种。 (二)一、二级公路 考虑到一二级公路车辆污染严重、人畜活动频繁、成活管理较难,且生态、景观效果较差的实际情况,原则上不安排园林类(桧柏、白皮松等)常绿树种,常绿树种以乡土(侧柏、樟子松、油松、晋城和运城盆地少量雪松)为主。配置模式根据地形不同,采用高速公路配置模式一、三。同时要求:①适宜栽植花灌木和乡土常绿树种的地段要有花灌木和乡土常绿树种的配置;②花灌木和乡土常绿树种可在路肩和护坡下配置,也可在护坡外配置;③防护林带不宜按排、安行配置的地段,可根据地形,随形就势,按片、块、星、岛式配置,但株数或者面积不少于林带的数量要求,且要尽量靠近公路,以150米以内为宜。 无论高速公路还是一二级公路已有绿化基础,在林带改造和完善提高中,花灌木、常绿树种、硬阔叶、软阔叶树种的配置数量不能按排数控制的,可大致分别按10%、10%、10%和70%的株数控制。 四、苗木标准 苗木标准:花卉要多年生或者自播品种,灌木高度大于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20) 于洪波 一、问题的提出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干旱的原因主要受大气环流、区域地理位置的影响,也与区域森林分布等有直接关系。据有关资料介绍,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我国北方13个省(区)200多个县(市、旗)约有220万km2的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半壁江山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省位居内陆,干旱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尤其中部地区是受干旱影响严重的地区,基本上是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干旱是造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甘肃自14世纪以来,每百年发生大旱12~15次,1950年前百年发生大旱71次,1950年以来已发生大旱近40次,年持续无降水时间达190天,5~9月持续无降水时间最高达136天。 干旱问题还导致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森林覆被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干旱问题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搞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直是世界与我国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基本特点 (一)降水资源 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50 mm、干燥度大于3.5。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500 mm、干燥度1.5~3.5。 降水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林业生产的主导因子。 (二)光照资源 年光照时数2500~3000 h以上,年总辐射量1240~1500 kj/(cm2·a),光合有效辐射500~630 kj/(cm2 ? a)。 光照资源相对充足,属农林生产的长线因子。 (三)热量资源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小于10 ℃,≥0 ℃积温3000~4000 ℃,≥10 ℃活动积温2500~3500 ℃,无霜期一般少于170天,农作物一年一熟。热量资源可基本满足大部分中温带作物和树木生长的要求。 (四)土地与土壤资源 以甘肃中部地区为例,人均耕地3~4.5亩,山区人均耕地6~8亩。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地广人稀,农业广种薄收。 黄土高原土壤主要以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等为主,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相对缺乏。对于林业生产来说,由于土层深厚,部分弥补了土壤养分的不足,除了部分盐碱地、红土裸露地,土壤条件不成为影响林业生产的限制性因子。 三、形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一)降水量严重不足 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效的限制性因子,我省中部地区降水量普遍较低,从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各县(原甘肃省中部地区的18个干旱、半干旱县)年降水量可以大致看出天然降水的不足。(河西地区降水量更低,但基本有灌溉条件,未列入本表)

韩国林业基本情况

韩国林业基本情况 大韩民国(简称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相分,南临朝鲜海峡,与日本群岛隔海相望。面积9.9237km2,其中:耕地占22%,永久牧场占1%,森林占65%,其他占12%。1997年人口4570万。全国为单一民族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儒教等。首都汉城,人口1000多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 境内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沿海地区。主要河流有汉江、洛东江、锦江和蟾津江。这些河流全部流向西部和南部入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夏两季漫长,春秋短暂。6~8月为雨季。年降水量600~1600mm,年均气温3~16℃。 矿物和水产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水平在亚洲国家中位居前列,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工业有钢铁、电力、汽车、化学、纺织及电器等部门。商业发达。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足10%。主要农产品为稻米、豆类和大麦等。 韩国自1962年实施第1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以来,经济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由23亿美元增长到4517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长到 10076 美元,出口额由4.77亿美元增长到2601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 (一)森林资源和林业现状 1993年,韩国的森林面积约646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5%,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4hm2,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25%。同年森林蓄积量约为28380万m3,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44m3(表31 1)。 表31 1韩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 类别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1993年 ----------------------------------------------------------- 森林面积(万hm2)670660660650646 森林蓄积量(万m3)64006900146002480028380 每公顷森林蓄积量(m3)1011223844 -----------------------------------------------------------

湿地松种植

湿地松的栽植密度视经营目的的不同而异,一般培育中短周期工业原料用材林,株行距1.33×1.67米,即每亩300株;培育大径材用材林,株行距2×2.5米,即每亩133株。四、抚育管理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湿地松造林后应及时进行幼林抚育,一般当年松土除草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松土除草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稍;杂草除净、石块拣净;把锄松的土壤培道根部并覆盖杂草,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以及抑制杂草生长;松土深度要适当,做到里浅外深,坡地浅平地深,第一年松土浅,以后逐年加深。由于湿地松是强阳性树种,还应根据造林地上杂草杂灌的生长情况而增加砍灌次数,以提高幼树保存率,确保幼树生长。首次抚育间伐一般在8年左右,间伐株数为保存株数的25%左右,主要间伐林木分化后的林下被压木。然后视林分生长状况及培育目标,再间伐1~2次,间伐强度为20~25%。间隔期4~5年。五、科学施肥湿地松林地施肥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林木生长量,缩短成材年限,尤其是幼林期间施肥可提早郁闭,通常结合整地在回填土时进行,每穴施复合肥0.2~0.3斤。 六、造林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低山丘陵或低中山中、下部,坡度30度以下,背风向阳,土层较深厚,肥沃的地方。2、整地方式:以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为主,若采用块状整地,其规格约为50×50×30cm。3、栽植技术: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株行距1.5×2米或1.5×1.5米,即每亩222株或296株,培育一般用材林,株行距2.5×2.5米或2×2.5米,即每亩100株或133株;培育母树林或种子园,株行距4×4米或5×5米,即每亩42株或27株。造林季节多在冬、春两季。选择阴天或细毛雨天气栽植。要求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适当截根,保留根长15厘米左右,可适当深栽,并使苗正根舒,分层填土打紧,上盖细土呈弧形。湿地松-管理要点湿地松湿度管理: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温度管理:对对要求不严。 光照管理:要求阳光充足,不耐荫蔽。肥水管理: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既丰产栽培技术. 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既丰产栽培技术为加速荒山绿化进程,适应树种结构调整需要,尽快发展工业原料林,开展湿地松芽苗截根移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很有必要。容器育苗具有造林成活率高、育苗周期短、单位面积产产量高、节省育苗土地和种子、可延长造林季节等特点。截根技术的应用:一是改变苗木高径比、冠根比,有效地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发达;二是须根增多,提高了菌根的感染率,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松树芽苗截根移栽技术与传统的大田直播育苗相比,苗木生长粗壮均匀,每亩可节省种子2公斤,每公斤种子可产苗1.48—1.99万株,产苗量增加1.85—2.48倍,须、侧根数量增加48%,地径增加50%左右,一级苗出圃率平均提高15%,产值是大田直播的187%,每亩节省育苗成本280元(不包括种子成本),可提高造林成活率5%左右。对湿地松、火炬松进行芽苗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综述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综述 邵常博,何彦立,赵志强,魏万刚,王国红,王辉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复杂严酷。土壤瘠薄,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时空分布不均,从而使造林问题多、难度大、保存率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合适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是提高该地区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有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技术措施人工造林 1.引言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境复杂。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固然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而干旱缺水、突然瘠薄。盐碱较重,风蚀沙埋和潜在蒸发力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又是不利于林木生长的各种限制性因素。历来造林困难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一些林分生长缓慢,稳定性差,林分质量低。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有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整合和组装配套,它的核心是最充分地利用雨水、地下水,以保证林木成活、生长所要的水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 工程技术措施 2.1干旱区造林整地措施 造林整地是在造林改善环境条件(只要是土壤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在干旱地区,整地是解决干旱和抗旱造林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通常采用局部整地,因为局部整地有以下特点:(1).拦截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改善土壤水分状况。(2).改变光照条件,调节土壤温度。(3).提高土壤肥力。(4).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危害。(5).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1,2] 主要的局部整地有坑穴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撩壕整地、水平阶整地和反坡梯田整地。[1] 2.2集水造林枝术 集水造林是以天然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利用为基础,以降水的合理时空分配为手段,并促使该地区较为丰富的光、热、气、养资源的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林木的生长接近当地生态条件下最大的生产力[3]在干旱的气候,土壤环境中为林木的生长创造出相对适应的土壤环境,使降水比较少的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建立起相对稳定,生长迅速的人工生态林系统,提高经济林的产量和品质[4]。近年来,人们更多地用“径流林业”的术语来概括利用天然降水以发展林业的措施[5]。在干旱半干旱区植树造林,必须把径流调控和蓄水保墒技术紧密结合,提高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应通过整地和施绿肥、锯末、保水剂等措施,提高土壤贮水能力与肥力,延长土壤有效水的供应时间;通过地表覆盖地膜或枯枝落叶、枯草、秸秆等有机材料,阻止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降水的蒸腾转化率,以充分发挥光、热、水、土资源生产潜力,促进林木成活、成材。

林业技能《造林更新工》指导课程

精心整理 林业技能《造林更新工》 高级工考试培训课程 第一章 造林概述 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 人工更新:在原来生长森林的迹地上造林。 §1 §2 1 1、主要与次要树种相结合;2、择优选用;3、因树因地制宜;4、考虑经营目的。 第三章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 种穴的数量。以株(穴)/公顷表示。 §1、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 一、密度对树冠生长发育的作用 密度不同的林分,对林分树冠发育产生巨大影响。 二、密度对胸径生长的作用

造林密度与胸径生长的关系是通过密度对树冠生长的影响而发生的。 三、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 四、密度对材质的作用 密度对材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树干上节疤多少,其次是树干尖削度。 五、密度对材积生长的作用 造林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与对胸径生长的影响是完全一致的。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2、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一、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 §3 构不同。 人工林根据林分树种组成的不同,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混交林:由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1、混交林和纯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一、混交林和纯林的特点 1、营养空间的利用。 2、改善立地条件,发挥防护效益。 3、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增强抗灾能力。 5、造林成功的可能性。 6、造林、营林的难易。 二、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

1、造林目的营造林种不同,具体实施造林不同。 2、经营条件实行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多以营造纯林为主。经营条件好的林地,可考虑营造混交林。 3、立地条件对立地条件特别差的造林地,只能造纯林。 4、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树种特性不同,营造纯林、混交林效果是不同的。 §2、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 一、树种种间关系的实质 混交林中不同树种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生态关系,即一方面不同树种彼此以对方做为生态条件,同时又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发生联系。 1 2 3 4 1 2 数量上不占优势。它的作用主要是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为主要树种的生长创造条件。 3、灌木树种 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发挥其有利特性的灌木。 (二)树种的混交类型 1、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的混交——乔木混交类型 (1)阳性和阳性树种混交(2)阴性与阴性树种混交(3)阳性与阴性树种混交 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阴阳性树种混交类型 3、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乔灌木树种混交类型 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的混交——综合性混交类型

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适宜栽培的立地条件

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适宜栽培的立地条件 树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适宜栽培的立地条件 马尾松 为先锋树种。树冠 稀疏、主干通直圆满, 尖削度小,形数大,材 质好,出材量高。针叶 旱生结构,抗旱力强, 灰分含量低,对土壤改 良作用不大;根系庞大, 垂直根系明显,侧根水 平伸长,吸收根分散, 菌根共生。雌雄同株, 隔年结实。 强喜光植物,不耐 庇荫,林下更新不良, 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对光照条件要求都很 高;喜温树种,对热量 条件要求高;耐干旱, 马尾松不耐长期水渍, 应避免选择水湿地。马 尾松针叶灰分含量低, 属低营养型树种,能耐 贫瘠土壤,但在肥沃的 土壤上生产力高,因此, 在肥力水平低的土壤施 肥能促进生长。 在玄武岩、紫色砂岩、变 余砂岩上发育的土体生长最 好。变质板岩、花岗岩、长石 石英砂岩低山的马尾松林生 产力较高,泥质页岩、第四纪 土及石英砂岩低山的马尾松 林生长较差,生产力较低。马 尾松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分布 区内除碱性紫色土、碱性石灰 土外,各种酸性砖红壤、赤红 壤、红壤、黄红壤、黄壤、黄 棕壤、酸性紫色土及淋溶性石 灰土均适宜马尾松生长,但土 层厚。 杉木 杉科常绿乔木。高可 达33米,胸径3米,树 干端直,树形整齐;雌雄 同株。春夏开花,雄球 花柱形,雌球花圆形, 球果直立,卵圆至圆球 形;花期4月,果10 月下旬成熟。杉木根系 强大,易生不定根,萌 芽更新能力亦强,虽经 火烧,亦可重新生出强 壮萌蘖;其在生长过程 中,表现出很强的干性, 各侧主枝在郁闭的情况 下,自然整枝良好,下 枝会迅速枯死。 杉木属中性偏阳树 种,幼树和幼苗阶段有 一定的耐阴性,幼林进 人速生阶段(3—4年)就 不耐阴,需光量明显增 加。杉木对小环境要求 比较严格,喜生在群山 的低山、丘陵的背风、 空气湿度较大的阴坡、 山谷、山冲、山麓、山 坡中下部,坡度在10 度一25度的凹形坟地 段上。而在山顶、山 脊、阳坡或山坡上部, 由于日照长、温差大、 湿度小、风力强、土层 薄、肥力低,因而杉木 生长最差。 杉木为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 气候,不耐寒,绝对最低气温 以不低于-9℃为宜,但亦可抗 -15℃低温。雨量以1800mm 以上为佳,但在600mm以上 处亦可生长,杉木的耐寒性大 于其耐旱力。在气候条件基本 一致的地区内,土壤条件是影 响杉木生 长发育的主导因子。要求琉 松、肥沃、深厚而富有腐范质 朗土壤,最适于杉 木生长的松土层厚度应在 40~50cm,30~40cm的厚度生 长一般,而低于25cm时杉木 生长较差。土壤湿度要比较 大,但排水必须良好。瘠薄干 燥和过于粘重的土坡则生长 很差。杉木适生于酸性土壤 上,酸碱土PH值五至七为好。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 米,树龄成百上千年, 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 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樟 香樟树喜光,稍耐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 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 严,较耐水湿,不耐干 适宜生长在砂质土壤,含腐殖 质较多,肥沃疏松,土层深厚, 呈微酸性反应,PH5~6。地下 水位稳定在1~1.5m以下,林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第十五章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第一节造林密度的意义 造林密度或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常以株数或穴数为计算单位。 造林密度不同或密度相同而立木在林地上的分布形式不同关系到今后形成什么样的群体结构。森林的群体结构是指森林的各组成成份的空间分布格式,它是森林植物和环境之间以及森林植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一定结构的群体都有它自己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这种群体结构在外表形态上和生理生态上都是很不相同的。密度是形成群体结构的是主要因素之一。研究造林密度的意义就在于充分了解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以及组成该群体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在整个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人为措施,使之始终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这种群体结构既能使各个体有充分发育的条件,又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使整个林分获得最高产量,从而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在过去,由于对密度不同所引起的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认识不足,造林密度一般都偏大,而且间伐往往不及时,致使林木生长减退,特别是胸径生长迅速减退,导致成材期推迟,出材率下降。也有些地方由于造林成活率不高或者间伐过度,形成现有林分过稀,以致造成单位面积木材产量不高,木材品质下降的现象。因此,对各种造林树种密度的研究是当前提高林分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节确定造林密度原则 密度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的作用规律是确定造林密度的理论根据,但是密度对人工林的这种有规律的作用还因其它条件而有所变化,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必须根据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 经营目的具体反应在林种和材种,而林种和材种不同,在林分培育过程中要求形成的群体结构不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求速生、丰产、优质,因此这种林分的群体结构应该是既保证林分各个体有充分生长发育的条件,又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应该考虑到第一次间伐材能充分利用。为此初植密度应该适当大些,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时适量间伐,调节其密度,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并取得部分小径材。 用材林的造林密度还可因培育的材种不同而异。培育大径级用材应适当稀植,或先密后稀,即在培育过程中适时间伐。培育中、小径材密度要大些,而培育薪炭材则更应密植。 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造林密度应根据防护效果决定。以防风为主的农田防护林要根据林带结构对防风的效益考虑,一般认为采用疏透型结构较为有利。对疏透型林带而言,树干的枝下高要低些,树冠稀些为好。从这个要求出发,造林密度不宜太大。水土保持林要求迅速遮盖林地,林下能形成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因此造林密度要大些为好。 特用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实或其它林产品为目的,一般造林密度不宜过小,特别是以生产果品为目的的林分,应以树冠最大发育程度来确定其密度,使林冠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而获

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干旱地区绿化施工栽植工艺 干旱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干热风、低温、大风及沙尘暴等。造成土壤沙化严重,保墒性能极差。应用常规技术造林,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苗木生根发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需采用不同的造林方式,有力地提高造林成活率。现介绍如下:一、造林准备 1、造林时间造林有春秋两个造林季节,春季是造林的黄金季节,宜早不宜晚,最佳时间是在土壤解冻达到植苗的深度,到苗木放叶之前的这段时间。秋季造林宜迟不宜早,最佳时间为苗木全部落叶,大地封冻之前,再把地上 5 厘米以上部分铲除,有利于冬季的管理和造林成活率的提高。 2、树种选择春季造林在树种选择上无特殊要求,适宜荒漠区生长的乔灌木类均可;秋季造林要选择耐盐碱、抗旱性能较强的白榆、柠条、沙枣等乔灌木类二年生苗木。 3、科学起苗起苗不伤根,保护根系完整,是造林成功的一个关键技术措施。所以起苗一定要讲究科学,起苗前苗床要淋透水,使土壤湿润松软,易起苗又不易伤根。尽量给苗木多侧根和须根。切忌用手拔苗。苗木运到栽植点后要立刻假植并淋水保湿,严防日晒,随取随栽。二、苗木修剪将要栽植的树木,先进行枝量修剪,根据苗木大小确定确定适当的定干高度,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还可以减少风吹摇动幼树。苗木的根系也要进行修剪,特别是在起苗时,可用专用的修剪工具进行根系修剪,以露出新鲜干净的伤口,以便根部愈合,促进新根生长,提高抗旱能力同时还有控制伤口腐烂的作用。栽植方法根据干旱区不同地段的水分和立地条件,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安排造林树种,分别采取深栽浅埋、带土栽培、鱼鳞坑栽植、无水栽植、蘸水根栽植、地膜覆盖栽植和容器栽植等不同方法造林。 1、深栽浅埋栽植在土壤干旱层比较深的地方,把坑挖到是湿土层,深栽使苗木根系直接深入到土壤水分较充分的土层。挖的坑以不超过树木原土印 15 厘米为标准,基本形成一个“凹”字形坑槽。这种方法在盐碱地的土壤上更为实用,利用盐碱地上重下轻的分布特点,深栽可以有效地减轻盐分对根系的伤害程度;掌握浅埋,浅埋后留有的“凹”字形坑槽,可以更好地蓄积雨水,有利于淋盐保墒,并且解决深栽躲盐与因栽植过深根系通气不良而影响幼树生长的矛盾。 2、带土栽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种苗木都要尽量带上栽植,以减少根的暴露时间和程度,特别是需在雨季补植的苗术大都应带土栽植。其好处在于:一是根系保留完整;二是原土自带,减少了“水土不服”的现象,适应能力增强;三是不存在缓苗期或缓茁期缩短,显著提高成恬率。缺点是费时、费力,不便运输。 3、鱼鳞坑栽植在地势起伏较大的沙丘地段,可依地势挖“品”字形的鱼鳞坑.在坑内栽植适生苗木,这种苗木布局形式能有效改变光照角度和苗木温度条件,有利于苗术发芽、生根。同时,这些鱼鳞坑就象一个个“小水库” ,拦截蓄坡面的降水,可充分提高自然水源的利用率,增强树木的抗旱能力。 4、

裸根苗育苗及造林技术

裸根苗育苗及造林技术 摘要:文章主要对裸根苗苗木培育及造林方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裸根苗,育苗,造林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on bare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plant method are introduc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naked seedling, the seedling, afforestation 中图分类号:S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苗木质量决定着造林的成败,同一树种经不同由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苗木从形态到生理特性都有很大差异,各自的适应能力差别也很大。造林时如苗木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适地适树的效果,甚至导致造林失败,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因此在造林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不同特性苗木的特长,使其更好地适应造林立地条件,同时造林工作要与苗圃育苗结合起来,在造林设计时就对苗木种类、大小和生理特性做出明确规定,苗圃根据造林设计要求定向培育苗木,为造林提供有针对性的合格苗木。 2 苗木的种类

根据育苗时根系所处的环境及苗木出圃时根系带土与否,将苗木分成裸根苗和容器苗;根据繁殖材料不同将苗木分成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根据苗木移植与否将苗木分成原床苗和移植苗。另外,还有苗木复合类型,如裸根苗移植到容器里形成移植容器苗,在容器里进行扦插形成容器扦插苗等。 3 苗木培育技术措施 3.1 裸根苗培育与活力保护 裸根苗是泛指在大田土壤中培育,出圃时根系的苗木。培育方法简单,育苗成本低,目前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的育苗方法。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这里主要介绍裸根苗培育的技术措施。 3.1.1 裸根苗培育 (1)苗圃土壤耕作。整地包括平地、浅耕、耕地、耙地、镇压、中耕等环节。施肥时必须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苗木特性和肥料特性;根据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因素来确定施肥量;在苗木培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基肥、种肥、追肥等施肥措施,不同措施所采用的也不同;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把握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对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十分重要。实践证明,轮作也是提高肥力、保证壮苗丰产的措施之一。轮作的优越性主要包括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问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答: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径可以林木生长效果的地位级、地位指数,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植被演替等进行划分;环境因子途径则以气候与林木生长、地形与林木生长、土壤与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划分;综合多因子途径则综合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等多因子为依据,对立地条件进行分类,如詹昭宁等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3、简述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答:人工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有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幼林补植、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技术建档等。其中主要措施有:⑴松土除草:包含松土和除草两方面,是幼林土壤管理最重要的措施,应科学确定其时间、次数、方法、深度等;⑵水肥管理:指幼林浇灌、排水和施肥,浇灌和排水可据具体情况选用;幼林施肥是幼林管理重要的措施,应遵循施肥基本原则,依据树种特性、幼树生长发育规律、林地环境条件等科学确定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方法、施肥量;⑶幼林除蘖、修枝等工作;⑷预防火灾、防治病虫鸟兽等幼林保护工作;⑸造林补植和检查验收等。 4、以造林作业设计实习为例,叙述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 答: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在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其次比较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再次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最后对同一地区,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树种。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择优选用、因树因地制宜、考虑经营目的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5、为什么马尾松要适时早栽?简述马尾松一锄法造林技术要点。 答:马尾松在立春前后气温达12℃左右时开始萌发,高径生长始于3月上旬,因此宜适时早栽。适时早栽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马尾松一锄法造林应做到“一锄、二插、三打紧”,即穴缝应挖得够深,确保根系舒展,插苗木时应使苗木深度比原土印深1~3厘米,做到深浅适度,种好苗后应压紧缝壁,敲紧打实,做到根土密接。 6、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