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的类型

[1]

年龄性别特征

不同的个体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而具有不同

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Witkin(1977)、Zenhausern(1980)、

周润民(1990)、叶一舵(1985)、毕世响(1992)

体质特征个体由于遗传和后天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生理

机能。也称为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Keefee(1979)

时间节律学习个体有自己的生物节律,分为清晨型、上午型、下午型、夜晚型,不同的时间段会产生不同

的学习效果。

Keefee(1979)、Witkin(1977)、Zenhausern(1980)、周润民(1990)、叶一舵(1985)、毕世响(1992)

感知觉通道偏爱

个体倾向于通过某种感觉器官的刺激而接受

信息和学习。包括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

Dunn & Dunn夫妇、Witkin(1977)、

Zenhausern(1980)、周润民(1990)、叶一舵

(1985)、毕世响(1992)

环境因素个体倾向于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物理环境因素:包括对声音、光线、温度、坐姿的偏爱;

社会环境因素则包含小组竞争、小组合作、独立学

习、结伴学习、成人支持、亲密关系。

Witkin(197) 、Zenhausern(1980)、周润民(1990)、叶一舵(1985)、毕世响(1992)

活动性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影响,个体对活动的偏爱

程度不同。

Dunn & Dunn夫妇、Keefee(1979)

在以上各种因素中,学习时间的偏爱和感知觉通道的偏爱与大学生学习关系较为密切。因此我们重

点围绕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

1.对学习时间的偏爱

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律,表现在学习时间上也有不同的偏爱,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进行学习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人喜欢在清晨,有人喜欢在上午,有人喜欢在下午,还有人喜欢在晚上学习。根据

学习者对不同学习时间的偏好,可将学习者分为四种类型:

清晨型:(又称为百灵鸟型)这类学习者在清晨时头脑清醒,反应敏捷,记忆和思维效率高

上午型:这类学习者在四个时间段中,上午学习的效率最高。

下午型: 这类学习者偏爱下午学习,此时学习效率最高。在四种类型中,该类型的学习者较少,但确

实存在。

夜晚型(又称为猫头鹰型):这类学习者在夜间大脑高度兴奋,且特别清醒,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

思维活跃,学习效率特别高。

学习者偏爱哪一时间进行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有些因素如生活习惯等是可以调节的。了

解自己的时间偏爱后,每一个人均应合理、科学地安排作息制度和最佳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2.感知觉通道的偏爱

人们接受和加工信息、进行学习,要借助不同的感觉器官,如凭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手摸等。由于个人身心特点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觉通道有不同的偏爱。有些人喜欢通过视觉的方式接受信息,也有些人更喜欢通过听觉了解外在世界,还有些人更习惯通过动手(或身体运动)来探索外部世界,从而掌握有关信息。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不同认知通道的学习效果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只使用视觉通道,仅能记住材料的25%,只使用听觉通道,能记住材料的15%,而视听结合,使用多通道参与的学习活动,则能记住材料的65%。不同感知觉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上有不同的表现,所应采用的学习策略也各不相同。从感知觉方面看,学习者主要有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种类型:

(1)视觉型

视觉型学习者善于通过接受视觉刺激而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图表、录像、影片等各种视觉刺激手段接受信息、表达信息。他们将所听到的事情想象成图像,将所要说的话以形象来取代。他们通过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往往比从交谈、聆听或是实际习作中所获得的还要多。在学习上,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涂写,要比阅读文字或聆听语言更有效。这种类型的学习者喜欢阅读,而且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书本上吸收知识。他们能将所读的文章轻而易举地记住,并转换为口语,因而在复述或书面测试中容易取得好成绩。他们一般都很自信,而且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学习有自主性和计划性,有时还具有创造性。但由于过于认真而缺乏一定的表现力,举止呆板,书呆子气很重,由于过于自信,也表现出一种自负的倾向。

学习建议:

由于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好,因此往往容易过于自信,而且有时会陷入自我中心,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听不进不同意见。这时视觉型学习者应该设法扩大自己的视野,放下架子,多向别人学习和请教,并多找些课外读物、多参加集体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由于他们大多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了,因而有些人会对其它活动不太感兴趣,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这种学习类型的人特别要注意弥补的一个方面。

这类学习者可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

* 用视频、图像进行学习

* 画图表、地图

* 使用概念图做笔记或组织信息

* 做想象中的活动

* 运用模拟表演进行学习

*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创设的虚拟仿真情境进行学习

(2)听觉型

听觉型学习者善于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进行学习。喜欢通过讲授、讨论、听磁带录音等口头语言的方式接受信息。

这种类型的学生上课一般都能力认真听讲,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他们的劣势在于过多地注意原有的知识,有时可能会影响自己潜能的充分发挥。

学习建议:

多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不会或不懂的问题不可急于向他人请教,应该自己多动脑筋想办法,或借助查字典、查有关参考资料,并通过网络资源去寻找答案,只有在实在无法解答时才可再去请教别人。

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既开阔了自己的思路,又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

听觉型学习者可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

* 演奏乐器

* 通过歌曲进行学习

* 通过参与或者听音乐会来进行学习

* 伴随音乐锻炼身体

* 把音乐与其他学科领域结合起来

* 用音乐调节和改变你的情绪

* 通过音乐来构想画面

* 在计算机上谱曲

(3)动觉型

动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双手和整个身体运动进行学习,如通过做笔记、在课本上划线、亲自动手操作等来学习。他们不喜欢老师整堂课的讲解和板书,也不擅长言语表达。他们往往在体育、自然、课外活动等需要他们动手操作、实验的学科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类学习者往往比其他学习者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这种学习类型的学生做事一般都比较守信,而且一旦集中于某事,就会做出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虽精力旺盛,但由于热衷于太多的事项,最后往往精力分散而一事无成。

学习建议:

这类学生在学习时宜采用分散法进行学习。这是因为这类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通常是边玩边学,比如边看书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字,因此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分段学习法就很适合于他们,否则学习效率会很低。分段学习法是先集中学习3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左右,再改换其他学科学习,慢慢地再把30分钟延长到45分钟、60分钟、一个半小时等,逐渐培养自己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为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时可以先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等情绪调动起来之后再改为学习较难的或不大感兴趣的学科。这样交替进行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习者不至于感到太疲劳,并可以逐渐地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这种类型的学习者要学点集中精力的方法。比如多给自己增加一些课外读物,让引人入胜的书籍来帮助培养―坐得住‖的习惯,并让自己坚信自己是坐得住的,需要改进的只是自己对学习科目的兴趣和思维方法。

当然对这类学习者来说,周围的学习环境安静一些对他们是最有利的,因此,应该尽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因为这样可以尽量排除对他们学习的各种干扰。

动觉学习者可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

* 通过舞蹈和运动来学习

* 在自然学科和数学方面多动手

* 通过多改变学习状态获得积极的休息

* 把运动与所有的课程都结合起来

* 当你在游泳或散步时,在头脑中复习功课

* 利用模型、机器和各种工具辅助学习

* 通过校外调查旅行学习

* 利用班级游戏活动和通过在戏剧中扮演角色来学习

表4–3 视、听、动三种感知觉类型的特征

表现型

特征

视觉听觉动觉

一般特征

通过图片、图表、

录像、实验演示的观察而

学习

通过聆听指导讨论

而学习

通过操作、运动学

阅读

喜欢描述,常停止

阅读,凝视空间想象画面,

注意力高度集中

不爱看图或描述,

喜欢活动嘴唇轻声阅读

静坐阅读很困难且

不喜欢阅读

识字识辨字形出声朗读字音抄写

书写

能较好地掌握大小

空间关系

用笔较轻,书写常

间断

用笔较重,写小字

困难

记忆

易记面孔不易记人

名,长于记忆书面材料

记住人名,忘记面

孔,长于听觉记忆

长于记住所做之事

想象

想象丰富,并能勾

画许多细节

通过声音想象,忽

视细节

通过运动操作想象

问题解决

有计划、有条理

喜欢讨论问题,并

从他人谈吐中找到解决

方法操作、冲动

交往

安静、敏感,能简

要描述事物

喜欢滔滔不绝,常

打断他人说话

常用手势表意

艺术

爱视觉艺术,能觉

察细节

喜欢音乐,爱谈而

不爱看视觉作品

爱画画或做模型

上述三种类型的学习者的学习各有长处(表4-3)。学习者要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除上述三类典型的学习者外还有混合型,即学习者同时具备了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的多重特征。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学习者在学习时都明显地体现出偏于用某种或某几种感知觉通道进行信息加工。

混合型

视听觉:如,边听音乐边看书

视动觉:如,边看边做笔记

视听动觉:如,边听边看边练

三种感知觉通道的特征与学习策略

视觉听觉动觉学习

特征

长处长于快速浏览,接受

视觉指导效果好,易

看懂图表,书面测验

得分高

长于语音辨析,

接受口头指导

效果好,口头表

达能力强,日常

表现优于考试

结果

运动节律感、平

衡感好,书写整

洁,长于装配、

操作事物,操作

测验分数较高

短处接受口头指导难书面作业与抄录

困难,运动技能

差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欠佳

学习策略扬长阅读文献,看电影电

视,观察实验演示和

榜样示范;听课时形

象化地思考讲授内

听讲授、播音,

参加讨论、谈话

敏笔记,进行实

验、实习、练习、

游戏和角色扮演补短

做笔记,把学习内容

录在磁带上反复播

放直至掌握

做笔记,阅读.

观看电影或电

听讲授、播音,

阅读文献,观看

电影或电视

[2]。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方式上,是学习风格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因素。

在过去一百年里,不同的心理学传统都对认知风格这一研究领域的形成有所贡献,而研究认知能力和过程的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认知风格的模型和描述方式。R·赖丁(Richard J.Riding)与S·雷纳(Stephen G.Rayner)对庞杂的模型和概念进行了分类和梳理,从整体—分析(主要与认知组织有关)、言语—表象(主要与心理表征有关)、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风格维度的整合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

表4-4 对认知风格维度的描述[3]

整体——分析维度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个体在分析作为场的一部分的某个

结构或格式时依赖于知觉场的程度。

Witkin&Asch(1948a,1948b);Wit

kin (1964);Witkin et al.(1971,1977)

粗放型——敏锐型

倾向于迅速同化和放弃细节,还是强

调细节并把它转换成新信息。

Klein(1954);Gardner et

al.(1959)

冲动型——反思型

倾向于迅速作出反应,还是深思熟虑

后再作出反应。

Kagan et al.(1964);

Kagan(1966)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采用狭窄的、聚敛的、逻辑性的、归

纳式的思维方式,还是宽泛、开放的、联

想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Guilford(1967)

Hudson(1966,1968)

整体思维——序列思维

倾向于以整体方式还是逐步递进方

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问题、同化细节。

Pask & Scott(1972); Pask(1976)

具体的顺序性/具体的随机性/抽象的顺序性/抽象的随机性

学生随机地还是有序地、通过具体还

是抽象的经验来学习。

Gregorc(1982)

同化者——探索者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个体是偏好于

追求熟悉的内容还是新颖的内容和创造

性。

Kaufmann(1989)

适应者——革新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应者偏好于

采取保守、固定的程序;

革新者偏好于重新组织结构,生成新

观点。

Kirton(1976,1987)

推理型——直觉主动型——周密思考型

偏好于通过推理、自发反应还是顿悟

来获得理解;偏好于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

与还是被动反应。

Allinson &Hayes(1996)

言语——表象维度

抽象思维者与具体思维者

偏好水平性思维,还是具有抽象能

力。

Harvey et al.(1961)

言语型——视觉型

在表征知识和思维过程中应用言语

或视觉策略的程度。

Paivio(1971);Riding &

Taylor(1976);

Richardson(1977);Riding

&Calvey(1981)

整体——分析维度和言语——表象维度的整合

整体——分析,言语——表象

个体倾向于把信息加工成部分还是

整体;借助于语词还是图片进行思维。

Riding(1996);Riding &

Cheema(1991);Riding &

Rayner(1995)

我们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抽取出比较成熟并且可为大学生学习借鉴的认知风格理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思维方式差异、左右脑差异(推理型-直觉主动型-周密思考型)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1.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在众多认知风格的研究成果中,影响较大的是对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的研究。这种对认知风格的分类吸引了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注意。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学说成为解读认知风格的一种重要理论框架,对学习和教学也最具指导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A.Witkin,1916—1979)从20世纪40年代起运用框棒测验等工具,对个体的知觉过程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特金在为美国空军服务时,对飞行员根据什么线索来确定自己是否坐直的问题很感兴趣。知道自己身体是坐直的还是倾斜的,这对飞行员来说是很重要的。为此,威特金设计了一种可以倾斜的坐舱,舱内放一把可以调节位置的椅子,椅子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与房间同向或逆向倾斜。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调节坐椅使身体与水平保持一致。结果发现,一部分被试主要利用外部仪表线索来调节坐椅,但他们很难使自己的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另一部分人利用自己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却能使自己身体恢复垂直。

威特金将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称为场依存性(field-dependence),后一种称为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后来的研究发现,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这种知觉方式的差异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场独立性学习者偏爱自然科学,数学成绩往往较好,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而场依存性学习者则偏爱社会性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独立性学习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学习者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场独立性学习者更倾向于冲动、冒险,凡事以个人的意志所决定;场依存性学习者则表现得较为谨慎,不愿冒险。此外,场独立性学习者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而场依存性学习者比较适应结构严密的教学方法。

此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反之,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如表4-5所示)。

表4-5 场独立性学习者与依存性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比较

场独立性者场依存性者学科兴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成绩好自然科学成绩差学科成绩

社会科学成绩差社会科学成绩好

独立自觉学习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学习策略

由内在动机支配由外在动机支配教学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结构严密的教学

有研究显示:在积极强化的条件下,场独立性学习者和场依存性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消极强化的条件下,场依存性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明显降低,个体不按常规进行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探索,往往不能顺利进行,并经常遭遇失败,这时候学习者应该有意识地及时寻求激励和引导,以帮助自己增强信心、少走弯路。

然而,大量的研究又同时显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风格各有优缺点、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表

4-5)。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从自我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针对外部给予的各种刺激因素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而在建构的过程中,只有当学习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与学习者自己的认知风格相匹配时,学习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表4-6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优势和劣势及注意事项

学习者类型优势劣势注意事项

场独立型

善于从整体中分析出各

个元素,喜欢学习无结构的材

料,喜欢个人独自学习,不太

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于他人

的评价有自己的看法,不受外

界环境的干扰。

倾向于冲动,冒险,

容易过分主观

应注意把老师等的

要求与自己的想法相协调,

使自己的做法与外界相辅

相成。

场依存型

善于把握整体,善于学

习系统化、条理化的材料,喜

欢与同伴在一起讨论或进行

协作学习,注意环境的要求,

很容易适应环境,受大家的欢

迎,受内在动机支配。

表现较为谨慎,不

愿冒险,但当受到批评

时,很易受影响,学习的

积极性下降,容易受外界

环境的干扰,学习欠主

动,受外在动机支配。

应注意不轻易受他

人评价的影响。尤其当他人

提出批评时,应分析原因,

并考虑自己该怎样努力,而

不能就此气馁。

因此,某些同学没有必要为自己属于所谓的―劣势‖风格而担忧。只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方式,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辅助,才会促成高绩效的个性化学习。

学习建议:

场独立型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对于不需要过多思考的问题,要努力从整体上把握,锻炼直觉能力;注意与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并认真考虑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断然拒绝。

场依存型学习者对于需要逐步分析的问题,要思考解题的思路、过程、策略,逐步发展其逻辑分析能力;在听到他人的要求、意见、建议和疑问时,要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评判,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2.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学习者的指导意义

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学的安东尼.格里高(Gregorc)教授采用新的分类: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有序思维与随机思维。他把这两组思维类型交叉,从而形成四种思维类型:

(1)具体而有序的思维者

具体而有序的思维者偏重基于现实的思考,对他们来说,外在的现实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所接触到的东西而构成的。线性、清晰、条理而有序的信息加工方式能够帮助他们迅速提取记忆中的细节,准确记住的数字号码、条理的公式和详细的规则。他们做事坚定,有耐心,办事稳妥,责任心很强,是那种勤劳刻苦、目的性很强的人。然而,他们不擅长理解抽象的理论,讨厌无组织、华而不实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动手做‖是最好的方式。

(2)具体而随机的思维者

同具体而有序的思维者一样,具体而随机的思维者的思维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愿意尝试实验实践,喜欢以独出心裁的方式来做实验。他们的独立性很强,喜欢独立工作,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领导。他们有丰富的创造力,不愿意遵守世俗的条条框框,不喜欢按照说明的要求来做事情。这类人求知欲强,独特见解的天赋很好,追求变化和多样化,善于解决突发性问题。因此,如果你属于这种类型的话,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来解决问题,但是要注意限定时间的要求,必须留充足的时间来制订最后的解决方案。

(3)抽象而随机的思维者

抽象而随机的思维者考虑问题很少从现实出发的,往往是冲动和激情引发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很强,往往不按常规出牌。办事不讲究条理,大多时候是凭直觉和想象去感应和判断事物的。这种人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对语言的感受力也极强,他们情感丰富,热情,风趣,善于交际,也善于用抽象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感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强。他们的变通性强,适应性强,讨厌规矩的束缚,对日常的例行公事感到乏味,有些时候不安于现状而好高鹜远,不安分。如果你是一个抽象随机的思维者,那么可以运用你与人合作的能力,吸取他人看待事物的方法,通过合作加强自己学习的计划性,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

(4)抽象而有序的思维者

抽象而有序的思维者擅长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他们喜欢理论性强的问题,探索抽象的思维世界。这类人的学术气息强,逻辑性强,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抽象理解的能力强。他们理智、博闻、广识,精于辩论,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和工作,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理出事物的来龙去脉。他们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就是这样的人。

具体有序

具体随机

抽象有序

抽象随机

具体

随机

有序

抽象

研究思维的类型并不是强调哪种类型更好,而是为了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研究、工作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3.左右脑的差异及其对学习者的影响

人的大脑两半球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在功能上表现为一侧优势,这种现象叫偏侧化或不对称性。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经生物学家罗卡发现,人的语言中枢位于脑左半球之后,许多研究相继证明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生物学家斯佩里在裂脑患者研究中发现,大脑左右两半球在认识功能方面有严格分工。70年代初大脑两半球功能偏侧化、不对称性,已被大量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所证实。最近20年的脑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脑左右两半球在结构上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在功能上却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左半球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它主管人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具有有序性、分析性等机能;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它主管人的视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

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形、想象、理解隐喻、模仿、态度、情感等,具有不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机能。当然,大脑两半球偏侧化和功能优势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说的。比如利维在总结脑功能不对称性的同时就指出:左右两半球如同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它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以共同完成人类高级的心理活动。

由于生理类型的差异,有的学习者在心理能力上表现为左脑优势,有的是右脑优势,有的则是两半球脑功能和谐发展。根据个体的大脑优势半球差异,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分为左脑型、右脑型、左右脑混合型三类。

(1)左脑型

学习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善于使用左脑。该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学习工作积极主动,爱用言语的、逻辑的方式处理信息,对细节问题特别敏感,善于分清其主次,抓住重点,做事自觉性、计划性、条理性强,有责任心。

(2)右脑型

学习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善于使用右脑。他们的基本特征是:容易接受新东西,空间概念较强,喜欢以直觉的方式处理信息,善于把握整体,喜欢灵活的规则和活动,需要自律训练,喜欢趣味性、形象性的学习材料。由于右脑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它承担的形象思维功能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左右脑混合型

个体兼有左脑型和右脑型两者特点。对左脑或右脑的偏爱取决于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性质等因素,有时较多地使用左脑,而有时较多地使用右脑,左右脑之间的联系有时紧密,有时不紧密。

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有些需要左半球参与多些,有些则需要右半球参与多些,还有些要求左右半球同时参与的程度基本相当。不过总的说来,混合型兼有左右脑两者的特长,因而适应性更强,尤其在完成复杂任务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我们实际的生活经验中,往往需要左右脑共同参与解决问题。近年来对于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的研究,表明了两半球既有分工但又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协作对瞬息万变的外界做出反应,以保持机体活动的和谐统一。因此,没有两半球的协同活动就不能实现人的高度完整和准确的行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爱因斯坦这样描述他的思维过程:―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 右脑的形象思维产生了新思想,左脑用语言的形式把它表述出来。这非常生动的描绘出新思想诞生过程中左右脑是如何协同工作的。[4]

[1] 刘海燕:《学习类型的理论研究简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756134.html,/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3,2004-5-30。

[2] R·赖丁& S·雷纳,庞维国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3] R·赖丁&S·雷纳,庞维国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4] 马溥编著:《左撇子的神奇世界》,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756134.html,/yuanquan/yuanquan.htm。

数学学困生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对策

广西教育 2010.1 数学的严谨与抽象以及数学思维的多重性导致了许多数学学困生的出现。由于数学在科技发展和人的素质培养中的特殊作用,数学教育备受重视,数学学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受到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关注和深入研究。国内外的研究从各种视角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分析其成因,并对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提出了各种教学策略。 本文从学生能力、意识和心理方面对数学学困生的各种特点进行分析和类型研究,并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讨论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育对策。 一、数学学困生的特点 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虽然情况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能力特点 1.数学基本能力较低: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较差,反映在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较差。 2.数学推理和创新、应用能力不强:面对实际问题时,不会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不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不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不善于运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讨论和质疑。 3.再认能力差:在学习中理不清知识的主次和先后顺序,对知识掌握不好, 再认能力差,遇到过去的、已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回忆、再认,无法跟上教师上课进度。 4.归纳总结和迁移能力差:学习中不善于归纳方法和总结规律,虽然对照例题能完成部分作业,但对变型的题就不知所措,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对新课标下大量涌现的开放题、应用题、探索题这些新题型更是无从入手,不知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二)意识特点 1.思维模糊,不善于将知识系统化: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速度慢,缺乏对知识的系统认识;感知事物时所获取的表象比较模糊和不稳定,遇到问题时只看到一些孤立的、零散的、无关紧要的材料,对具体的数据看不到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意义及关系,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依赖机械记忆,方法单一: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不善于运用联想、分类、数形结合和图表等方法去记忆,单凭机械重复。尤其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一下子触及到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立体几何这些需要高度抽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去理解的知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对概念、定理、公式的本质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记得慢、忘得快。 3.缺乏成功感与兴趣:这些同学缺乏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更易产生畏惧或自暴自弃,最终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学习便不能不断进步。 (三)心理特点 1.缺意志精神: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学习数学必须勇于面对困难,有不折不挠的精神。而学困生往往一旦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便会很快放弃,甚至以后一碰到这种题目就有恐惧的心理。 2.心理问题多:学困生在学习上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但得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和指责,对其过高的要求往往会造成其心理创伤,使其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甚至经常逃学或辍学。 3.状态波动大:学困生的心理不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和自身心理因素制约,受到批评时情绪就低落;听懂一点时就会显得兴奋和活跃,听不懂或不适应时思想就开小差,甚至有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 二、数学学困生的类型 依据以上对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分析,我们将其分为学习动机型、智力能力型和情绪动力型三种类型。 (一)智力能力型 这类学生数学素质较低,数学智力没有得到开发,理解、记忆等能力较弱,对学好数学客观上存在着不利的先天因素。 1.自信不足型。自身数学能力不足,加上周围人们另眼看待,使其丧失信心。 2.茫然无措型。面对学习材料、信息及问题,表现出不知所措,无从入手。 数学学困生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对策 □北流市高级中学 党相波 26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例如:有人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有人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偏爱方式;其二,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其三,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有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个体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认知风格可能会保持到成年。认知加工方式有许多种,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一、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 威特金等(Witkin,1940)在垂直视知觉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了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即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场独立性(field-independent,简称FI)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性(field-dependent,简称FD)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embedded figure test)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测验图形是由一种比较复杂的图形构成的,其中隐藏着一个简单的图形。测验时,要求被试迅速地从复杂图形中找出简单的图形。 在这个测验中,复杂图形就是一个“场”,对简单图形具有掩蔽的作用。场独立性的人能迅速找出简单的图形,说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不受或较少受到“场”的影响;而场依存性的人较难找出简单图形,说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不容易把简单图形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差异,表现在心理活动的许多方面,在知觉、思维、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这种差异。整体说来,场独立性与场依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摘要】美育教育可以打破小学数学教育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美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难于落实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不高、教材编排上存在的缺陷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进行合理定位。 【关键词】美育教育数学教育美育原则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前者是抽象、严谨而又理性的,后者却是形象、生动和感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认为美育与数学相差万里、风马牛不相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美育似乎成为对付应试教育的唯一的法宝,将美育渗透到数学中去更是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笔者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同时兼任美术教学,对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美育有着深厚的情感,特与大家交流。 一、美育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美术这些艺术类学科,凭借其学科特点为美育提供了丰厚的沃土,成为美育的主战场。 (一)美育将为“抽象”的数学内容插上“形象”的翅膀 数学用数字、符号、图形这样的语言来精确地描绘现实世界。虽从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第一天起,哪怕是最简单的数字“1”也是从众多的具体事物“一个桃子,一张桌子,一匹马,一座山,一堆沙子,一筐苹果”中抽象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些生动具体的形象做基础,数字概念是无法建立的。这与中学数学那种用概念解释概念的情况相比,其形象性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小学数学中的绝大多数知识是由此获得的。而美育作为一种形象性教育,始终把“形象”作为教育的起点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美育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必将为“抽象”的数学内容插上“形象”的翅膀,使数学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论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

论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 摘要: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在语言学习中,拥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通常选用的学习策略有差异。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会给外语学习者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是学习模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城中,语言学家对主要的认知风格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不同所具有的外语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同时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影响教育工作者教学方法的选取。 关键词:认知风格二语习得外语学习学习模式 0.引言 认知风格是与个性密切相关的是一种变量,即个人处理信息或处理任务的首选方式。不同的认知风格影响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 换句话说,认知风格不同的人在语言学习中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最后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在心理学文献中已经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认知方式,其中一些被认为是针对第二语言习得意义进行调查的。认知风格通常被讨论,就像它们是极性一样, 在现实中,人类更可能表现出一个极点或另一个极点的倾向,他们的认知风格测试的分数沿两极之间的连续统一排列。认知风格的研究中于1962年,心理学家维特金最先提出了场独立和场依赖的概念。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认知风格,因为钻研的角度有所不同,认知风格的分类和概念也就有所差异。认知风格具备理性和稳定性; 它与认知策略和个性密切相关,只表达个人的认知倾向,不表现智力或能力水平。因为智力是智力测验和学术测验之间的区别,只有一个维度,认知风格由极点描述。风格和能力显然不同,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彼此关联的, 但在其他情况下,它们是不同的,认知风格逐渐由个人形成。一旦形成,就是具有稳定性,难以随着学习内容和环境而变化。 1.认知风格的类型及特点 1.1 场独立和场依赖 不同的认知风格是有差异的,依据这些差异,我们能够把认知风格分为两种,即场独立和场依赖,它们是人们处理客观世界信息的两种风格。人们对这些词的感知和理解有各种不同的见解,美国心里学家Witkino Witkin(1962)指出:在知觉活动中,取决于外部参考或受背景影响较大是场依赖特征。心理学中的场独立和场依赖是两种相反的信息处理方法,依赖领域的人根据社会参考决定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这些行为是以社会为导向,表现出沟通的技巧。然而,场独立者基于内部参考,以确定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他们非常感兴趣抽象理

如何在数学中渗透美的教育

如何在数学中渗透美的教育 发表时间:2017-04-01T15:03:54.43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2月总第113期作者:牟海英[导读] 数学教育是美育的教育,没有美育的数学教育是一种不完美的教育。 山东省栖霞市翠屏中心小学265300 数学教育是美育的教育,没有美育的数学教育是一种不完美的教育。因此,“数学无论在内容上、内在逻辑结构上、思想方法上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的数学美”。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认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将数学活动变为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审美活动,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一、创设美境,感知赏美 数学知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我们知道,直观性是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它要求主体必须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任何优秀的作品和美丽的事物,光靠别人的转述或传达都不会产生真正的美感,只有亲身去看,去听,才会感受到震撼心灵的魅力。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生活在作品以及实践活动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实践证明,直觉感受越深刻,学生学习兴趣就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可用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电脑、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等引导学生增加直观形象感受,以形成学生丰富的审美观点。 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要在数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参加的活动非常有趣。正如人们对美好的事物总是十分感兴趣。因此我们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有声”、“有色”,使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对小学低段的学生尤为有效。 二、主体教育,发展个性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著名作家王蒙说:“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在小学各学科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正如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教师应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之美。 从形式上看,阿拉伯数字“1、2、3、4、5……”书写形式变化有序,就像一串美的音符,各种几何图形,富于对称之美,变化之美。从内涵来看,数学表达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任何语言所不及的,教师要悉心体会和挖掘,要有自觉的美育意识,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审美点,并且要将其写入教学设计中,使之成为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除了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恰当补充一些美育内容。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以利于学生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因此实施主体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善于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允许保留自己意见,引导学生多用“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方法是……,我认为……”的方式回答问题,保证在整节课中至始至终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开放活动,创新数美 创造性是艺术性的生命力所在。在美学家的眼里,美是自由的形式。教学的创造性表现为教师教学个性的自由。教学时不要把教师和学生死死的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概念和公式。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从生活实际引入,在新课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这样一个“愤悱”境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目的性。 例如,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善于演绎推理,用逻辑思维的魅力将学生所吸引,有的运用形象性、情感性的优势,以声情并茂、情理交融的描述,使学生陶醉其中……它们就象教苑中的朵朵奇葩,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令人陶醉。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是在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创新意味着对过去的超越,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创造性的时候,学习的过程便充满了美的魅力,而成为学生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保护学生每一个创新的小火花,激发全班同学的创新激情,非常有必要。在数学课中,让学生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大家都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与精彩。 数学美的因素很多,简洁美、抽象美、转化美、逻辑美、严谨美、数字与符号美、数的神奇美、数形的和谐美等等,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设美的教学情景,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数学课非常有趣,数学知识非常有用,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认知风格调查表

□认知风格 虽然教育者早就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风格(或可称认知风格)方面有很大差异,但苦于没有很好的测试方法。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所罗门(Barbara A. Soloman)从信息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方面将学习风格分为4个组对8种类型,它们是:活跃型与沉思型、感悟型与直觉型、视觉型与言语型、序列型与综合型,并设计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学习风格量表,可以较好地进行学习风格的测试。你属于什么样的学习风格?不妨使用“所罗门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测试一下(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756134.html,/learningstyles/ilsweb.html)(链接),以确定你自己的学习风格。 通过所罗门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你测定的你自己的学习风格是(可填写): □控制点类型 说明:这个测验来自互联网,完全是趣味性的测验,并不反应真实情况。对于下面的每一个问题,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下面三题可每题做成选择后并提交,最后统计对于上述问题,选“1”多还是“2”多,对于这两个结果系统会给出相应的判断: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2”,那么就说明你是一个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而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1”,则说明你是一个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人。) 第一题: 1.人们生活中很多不幸的事都与运气不好有一定的关系。 2.人们生活的不幸起因于他们所犯的错误。 第二题: 1.想要知道一个人是否真的喜欢你很难。 2.你有多少朋友取决于你这个人怎么样。 第三题: 1.很多时候我都感到对自己的遭遇无能为力。 2.我根本不会相信机遇或运气在我生活中会起重要作用。 做完后提交的结果为以下两种的一个: ①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2”,弹出:你是一个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 ②而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1”,弹出:则说明你是一个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人。 控制点是一个连续谱,一极是外控性另一极为内控性。请根据“理论学习”部分有关内外控制点的内容,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属于内部控制者,哪些地方属于外部控制者,并最终确定自己是哪种控制占主导因素(把此处实现为:网上填写并能够提交的方式或者是可以下载后上传的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美的教育, 而美的教育不仅能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气质,高雅的情趣,而且能优化 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 而全面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小学数学中的美 和生活中的美一样处处可见。它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审美教育, 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美, 引领学生领悟数学美, 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引导学生创造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 中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数学中存在美,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赏识。一提到数学美,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 的黄金分割; 那被誉为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 面几何; 那 200多年来使多少科学家为之倾倒, 竞相攀登, 而至今仍未摘取下来的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简洁性是美的特征,简洁是数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小学数学中简洁灵巧的美到处可见。通行世界的阿拉伯数学符号, 可以说是当今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 也只 有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是全世界儿童都能认识的。 它的妙处还在于用 10个有限的符号能记出无限多的数,用加、减、乘、除 4个符号,就能准确的描述客观世界中四大 基本数量关系。这与绘画时利用三种原色可以绘出众多色

彩缤纷的图画; 与作曲中凭借七个音符能谱出各种令人心 醉的乐章。 一样,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简洁美!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为上口成诵的“九九”歌诀,语言的精炼,形式的整齐,增一字嫌多,而减一字则感不足,这种简洁,真可与但丁的诗句相媲美。小学数学中的简洁美还表现为构思的灵巧和方法的简捷。从三年级开始陆续学习的凑整简算法和利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就是最好的例证。至于利用乘法使加法运算变得如此简单、可行,更是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的简捷和灵巧。只要一提起在孩子们中间传为佳话的高斯求和问题:1+2+3+…+98+99+100=(1+100)+(2+99)+…+(50+51)=101×50=5050更是令人为这构思的巧妙和方法的简捷而拍案叫绝,顿时感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这种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另外在解答应用题时,当你在迷宫般的数量关系中独辟蹊径,找到一种构思巧妙的解法,你会感到豁然开朗,恰似文学中那种奇峰骤起的飞来之笔,使人领略到一种不期而遇的美感。 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在数学知识和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的美的因数得以体现。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我设计了动一动、转一转、说一说的游戏,把操作活动和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每平移一个位置,就说出他是怎么平移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在一个班级集体中,中学数学学困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等表现不同的类型,具体有以下几种。 1、学习不得法型。拙劣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差的学习效果。这类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学习比较努力。往往死记硬背数学中的一些定义、计算法则,学习知识不求甚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掌握知识的纵向结构和横向联系,从而造成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差,缺乏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遇到稍难的数学知识题目、综合运用的题目就摸不着“门”,学起新知识费时,“解”起题来费力。 2、贪玩懒惰型。这类学生生性好动,十分爱玩;智力正常,但缺乏学习的动力,经教育有悔过自新的决心,但一遇到玩,就无法自制,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不善于用理智支配自己行动,意志薄弱,易于盲目的接受同伴的邀请或参与社会的不良活动;一坐下来学习解题就浑身上下不舒服,心情烦躁,急于求成,巴不得一下子把老师布置的所有题目一口气做完。这类儿童喜欢动口“说”题,而不喜欢动笔“解”题,很难形成技能。老师帮助大多数能接受,一旦外界条件的诱发,他们依然故我,学习成绩日见其差。 3、知识断层型。有的儿童低年级时由于体质弱,容易疲劳,有的儿童由于个人的疾病,家庭的变化,社会的不良影响等都可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提高。数学知识点缺陷,基础不扎实,新旧数学知识难以连接,知识就会出现断层,对于系统性特别强的数学来说,后继的新知识学习就无法进行。 4、情感中断型。数学学科的严密逻辑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会造成有的儿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屡屡失败,遇不到学习成功的体验,常常以失败者的心态迎接新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使之缺乏自信心;学生学习信心减弱,学习无兴趣,学习数学情绪低落,从而逐步与教师、同学和家长远疏,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师生关系的情感中断。在上述不同类型的学困生中,他们的学习又表现其不同心理特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为教师,做作业为家长,教师追一追,催一催,他们就动一动,勉强应付,被动对待。 2、学习情绪差。课堂学习情绪低落,被动听课,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似乎与自己不沾边,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参与思维过程,学习与教师、同学很难配合。 3、学习品质差。学习不提问、不思考,做作业寻找现成的答案,遇到一些难题,赖于教师或者抄袭同学的作业,往往找寻“捷径”。 4、学习迁移能力差。有的学困生接受知识的信息有限,知识的储存不足,智力品质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知识迁移。

大学生认知风格测验

大学生认知风格测验 本测验量表将帮助您发现自己学习思维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可以使自己更了解自己,对择业的决策也有很大的作用,本测验共有二个部分,每部分测验都没有时间限制,请您按自己的第一印象完成。下面列举了一些具体情况。这些情况无所谓好坏,如果符合你,就请在答题卷的相应题号上作答,非常符合计分为2分,合符计分为1分,不能确定为0分,不符合为-1分,非常不符合为-2分。请把您所得的分数写在答题卡所对应的题号下,请务必做完每一题目。 第1部分场独立和场依存 1独自思考老师所提出来的问题 10我有沉思的习惯 2我喜欢热闹 11解决问题时我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速度 3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12感觉自己反应迟钝 4和陌生人谈话感到拘束 13不能坚持自己对人有礼 5我的心情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4我的推理能力较好 6我是一个腼腆的人 15不喜欢从事一些动作迅速的工作 7喜欢结交各种类型的人 16自己说的话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 8我常常因为某些心事而不能入睡 17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 9曾今做过的题在做一次绝对不会错 18不能够全面细致的分析问题 10我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 19我喜欢对事情进行细节分析而且较准确 11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影响工作 20我往往不能够静下心来看书 12我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13我喜欢理科类科目 14我的人际关系较好 15我喜欢沉湎于空想之中 16我考试的时候总受到环境的影响 17我很少主动结交朋友 18我的概括能力不好 19对于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难于应付 20独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第2部分冲动和沉思 1常常在问题尚未完成前便抢先回答 2喜欢认真深入的思考问题 3容易激动 4我是一个心细的人 5我反应很快 6我常常在考虑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开始行动 7我有深思熟虑的倾向 8只要我认为是正确的,不管别人怎样说也要去做 9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中我也不会感到惊慌失措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刘丽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课。 案例背景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当然不少人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认为学数学的人满脑子是数码和符号,做事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刻板,不懂艺术不懂美。的确数学不像音乐、绘画那么直观,怎样能与美联系起来呢?作为课程实施主阵地、主战场的课堂教学将是渗透美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巧妙地把美育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案例描述 “同学们,你能将卡通人物放在图片你认为最合适的位置,让图片看起来最美吗?上来摆一摆吧。”(多媒体课件演示) 对于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摆放问题,学生觉得很容易,于是马上就有很多人举手要求上台摆一摆,我叫了班级里2位不大爱发言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上台进行了尝试。结果一位学生将卡通人物放在了正中间,另一位则将其放在中间偏右上一点的位置。 (摆放结束)“这两位同学的摆放如何,美吗?” 对于美,大家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老师的话刚一完,立刻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我认为第一位同学的摆放比较美,很对称。” 接着又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对美的理解:“我认为这两位同学的摆放还都不够美,应该放在图片的右下方的位置比较好些,而且摄影老师也说了这样的取景比较好一些。” 学生这学期正好在学摄影,但能将摄影与数学联系起来,也还有点出乎意料,然而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高兴的,于是我马上让这位学生将卡通人物摆在了相应的位置,让大家来看,这样摆放感觉如何呢,这时,部分同学开始小声的说:“对哦,看起来比较舒服呢。”接着,我乘机追问:“这样摆看起来比较舒服,那这里有什么数学知识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拉到了数学上来,而且他们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开始高涨起来。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习资料任选一个五角星,测量五角星上C 点到A 、B 点的距离。并计算一下AB AC 和AC BC 的值分别是多少,它们相等吗? (通过测量,学生齐声回答):“0.6,相等。”“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得出“黄金分割”的定义。教师并指出:“以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黄金分割比 AB AC 是215-。”我的话刚一完,就有一学生疑惑的举起手:“为什么会是2 15-呢?是哪里来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奉贤区塘外中学陈春美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能均衡发展,是所有教学工作者最大的愿望。教学是学校的根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牵绊着一切的教学活动,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是迫切而必要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施行)》等若干文件也积极提倡教学的重要性。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或者来沪打工的民工子女,近几年来,虽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获得了喜人的成绩。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学校的数学成绩与区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学习方面还有一大批没有脱困的学生。为了向区县重点中学靠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我们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时刻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因此,依托着学校的指导思想“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进步!”如何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走出学习的阴影,是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急迫而艰巨的任务。 对于学困生的成长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专家、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中国人民教师》杂志,曾专门阐述学困生的几大困惑,并提供老师及时、有效的辅导案例,同时指出“(1)辅导要与激发兴趣有机结合起来;(2)辅导要新旧结合;(3)辅导要重点突出;(4)辅导中要争取家长配合。”许多优秀的教师结合着自己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新观点,新思想。如:袁妙月(河南省洛阳孟津第一县直中学)发表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的观点,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应该面向不同的学生。黄鸿基(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杏坛学校)谈论了在辅导过程中消除后进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从心理上让学困生不再怕学习,给了很好的指导。李瑞菊老师(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从学困生的现状及成因、改善师生关系使学困生进步、教学中多关注学困生,并做好学法指导以及对学困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差工作等方面对数学学困生辅导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有关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今年来已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中小学把它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制度来推行。我们学校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研究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在农村初中数学的研究中,学困生已成为教学最大的问题,但通过有效策略可让学困生脱困,重燃学习的信心,鉴于此,我们提出《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确定为研究课题并申报,作为学校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中的一小块,旨在通过研究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摘要: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其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组织和表征信息的一种偏好性和习惯性的方式。本文简述了认知风格的分类及其理论整合。 关键词:认知风格分类理论整合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1],又被称为认知模式或认知方式,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并具有个性特点的态度与风格。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 盛行于60、7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该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且在教育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认知风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思路出发,形成了很多关于认知风格的理论模型。 1 认知风格类型 1.1场独立——场依存型(Field Independence / Field Dependence) 场独立——场依存型研究归功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 Witkin 1916-1979)。该研究起因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飞行员们驾驶的飞机常在云雾中翻滚,导致他们丧失方位感而造成飞机失事。威特金等人采用棒框测验(Rod-Frame Test)、斜屋椅测验(Tilting room-Tilting chair Test)和转屋测验(Rotating room Test),用于对飞行员调整身体位置的线索(垂直知觉)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在判断垂直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主要依据自身平衡感来判断,有些则主要参照来自仪表的视觉线索,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或使身体在座舱倾斜时仍保持身体垂直。基于这样的事实, 威特金提出了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理论构想。场独立者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而场依存者在信息加工时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这里的―场‖指的是周围环境,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感知。 1.2齐平——尖锐型(Leveling / Sharpening) 齐平——尖锐型是海奥兹曼等(Holzman & Klein)于1954年提出的[2]。是指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或者强调新信息的细节与变化,即个体将信息―吸收‖到个人的记忆中时表现出的差异。齐平性个体关注的是相同之处,下意识地排除了差异;而尖锐型个体喜欢寻找差异。齐平性个体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起来,被记忆对象中的差异往往被丢失,或被弄得模糊不清。而尖锐性个体倾向于不将记忆中的事件相混淆,甚至夸大相似记忆内容之间的较小差异。 1.3 聚合——发散型(Convergent / Divergent)

数学中的美学渗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756134.html, 数学中的美学渗透 作者:宋峰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6期 摘要: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对数学美作了具体阐述,分析了数学美的实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美和谐美 谈到美,人们往往想到江山多娇的自然美,想到的是好词好句创造的意境美,想到的是美妙的音乐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美,其实数学中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体验,美的感受。美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增长人们的智慧,因此,感受美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提到数学,人们总认为它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对数学产生畏难和抵触心理,影响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数学教育中美的欠缺,其实数学中蕴涵丰富的美,如果我们能在数学教育中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运用美的能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数学,寓教于乐,从而掌握数学的本质,这是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数学美呢?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从国内的研究来看,有这样一些描述:“数学美是真与善的统一”,“数学美是以数学在内容上,结构上和方法上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美和艺术美,它是一种内在美,它反应的不单纯是客观的事物,而且融合了人的思维和创造力”。对于“数学美”,数学家普洛克斯曾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着美,存在着美,特别是公式,解题方法,几何图形。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加强美感培养和美学教育呢?使学生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数学美的主要内容一般反映在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等方面。奇异美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的。比如,有理数稍一扩展,新数就被称为“无理”的;实数再一扩展,新数就被叫做“虚”的。实数之后出现“超实数”,复数之后出现“超复数”,有穷数之后又有“超穷数”…… 和谐是数学美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和谐就是一个度,是一种中庸的最佳状态。比例是关于模数与整体在测量上的协调,比例给人一种和谐,莫过于黄金分割法。数学是一座远远地超出我们想象的华丽宫殿,站在这个无比庄严、宏伟的宫殿前的数学家们,以崇敬赞叹的目光远眺着它的壮观、它的美妙,那些能够感受到这种数学美、宇宙美的人,是可以被称之为爱因斯坦所谓的“有宇宙宗教性的人”。 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这些美,以致对数学有很浓厚的兴趣,无疑,这种教学将是极大的成功,它本身也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我们太需要这种艺术了。数学是冷而严

认知风格的差异

认知风格的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最早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按照个人的独立性来划分,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独立型:有坚定的个人信念,善于独立思考,不易受他人的暗示,在困难和紧急情况下表现得沉着冷静,能独立的发挥自己的力量,甚至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顺从型:独立型差,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势,容易不加批判的接受别人的意见,按照别人的意见办事,在困难和紧急情况下惊惶失措。 后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场理论将人的性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前者也叫独立型,后者也叫顺从型。 场独立者的特点: (1)对外在线索不敏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 (2)关注于概念和抽象原则 (3)容易完成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认知改组技能高。 (4)对他人不感兴趣,喜欢孤独的与人无关的情景 (5)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 (6)不善于社交,社会技能低 场依存者的特点: (1)更多的利用外在参照确定自己的行为 (2)具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和较少的独立性 (3)认知改组技能低,通常不易从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中摆脱出来 (4)对他人感兴趣,优先注意自己所参与的人际关系网络的状况 (5)社会技能高,善于社交。 与学习的关系: 第一,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 第二,场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第三,场独立性学生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摘要: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数学学困生已经成为阻碍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每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 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出发,探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必要 性以及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学习兴趣;成功体验;转化对策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都阐明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而数学后进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由 于学科的基础与工具性,及将直接影响到对他们的后继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 展与成才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学科教学的平衡性与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 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因此,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初 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出发,探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必要性以及转化初中数学学困 生的对策。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是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 困难的学生。数学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困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独有的特征。其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经过对多年来的学困生的分析,发现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 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 加难。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 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 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2.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调查表明,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初中生, 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 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导致数学科的成绩下降 3.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学困生往往受到冷落,上课时很少受到 关注。教师教学的难度与进度只适应班上数学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学生的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使得本来在学习品质和学习积极性方面较差的学生变得更加消 极和被动,从从而导致他们怕数学、厌恶数学,最终放弃数学。 4.缺少成功体验 数学学困生往往怕解题、怕吃苦、怕动脑筋,一旦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的体验,数学成绩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数学学习就变成了一幅沉重的负担,长 期处于困惑、苦恼或失望之中。沮丧、自卑、抑郁、退缩、被动的情绪体验最终 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观,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基础不扎实。这些数学学困生在小学的时候数学基础就很差,在数学运算

认知风格测验

(三)测量工具 本调查所采用的《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验》是一个知觉测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8年的修订本)。测验要求被试者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找出并描绘出隐藏在其中的一个指定的简单图形,测验得分的高低反映了被试克服隐藏图形的知觉能力——即空间改组能力的强弱。场依存——场独立性的理论认为,场独立性的被试能够顺利克服隐藏作用而分离出简单图形,而场依存性的被试克服隐藏作用分离简单图形则相对比较困难。 该图形测验是为了了解个体认知风格的场依存——场独立性这一维度而设计的纸笔测验,它对文化背景没有要求(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者都可以完成)。它主要由测验说明和测验题目组成。其中测验题目又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9道题,这是为了让被试熟悉题型供练习而用的,不记成绩,但事先不告诉被试第二、三部分,各含10道题,是正式测验题,每道题下面都标出了要找出的简单图形号码,简单图形附在测验的最后一页。测验分数是以第=、三部分中正确画出指定简单图形总数记分,每题1分,最高应为20分。 根据场依存——场独立理论,在镶嵌图形测验中得分较高者应划为典型的独立于场的人,得分较低者应划为典型的依存于场盼人。在本研究中我们是以《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验》给出的成人常模为依据,按照公式:标准分数z=(被试得分一相应常模团体的平均分)/相应常模团体分数的标准差和公式:T=50+10Z。计算出T作为认知风格的代表值,如果T值大于50则表明被试倾向于场独立性,其值越大(越接近80)独立性越强;反之,如果T值小于50,则表明被试倾向于场依存性,其值越小(越接近20),依存性就越强。 三、结果分析 (一)129位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 从结果可知,测查的129位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的代表值T=55.7,说明他们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T值大于50分)。其中男性的代表值T=52.6,女性的代表值T=58.2,说明被调查的女性的场独立性强于男性。 (二)不同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下藏族的认知风格 从结果可知,被测查的72位生活在海拔3000m~3500m主要从事农业的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依存性(T值小于50分);33位生活在海拔3500m~4000m从事以多种经营为主的混合型生产方式的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T值大于50分),其独立性最强}24位生活在海拔4000m以上的以游牧为主的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 (三)三种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被试在认知风格倾向上的差异性比较 该方差分析表由SPSS统计软件完成。 从表3的结果可知,三种不同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被试在认知风格倾向上有极显着的差异。 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被试在认知风格的倾向上确有本质的差异,其中差异最为显着的是游牧与综合这一组。说明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是影响认知风格的重要因素。 四、讨论 从以上取得的测查数据,我们可得出三个有关藏族认知风格的重要结论: (1)129位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倾向的代表值T=55.7,说明其总体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也就是说,被调查的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是倾向于场独立性。 (2)测查结果显示,女性的T值为58.2,男性的T值为52.6。这显示了一个特殊现象,即藏族成年女性的认知风格比男性更倾向于场独立性。 (3)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虽倾向于场独立性,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下其认知风格却呈现了明显的差异:反映海拔在3000m~3500m从事农耕的72位被试者的T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