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

心衰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为心阳不振,阳虚水泛或阳虚血瘀引起的心悸怔忡,喘满咳唾,不能平卧,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一组症候群。慢性心力衰竭即归属于本病范畴。

一、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2002年5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气虚血瘀,水湿停滞证

症状:心悸、气短、面色晦暗,夜寐易发胸憋气短,坐起则缓解,口唇青紫,颈脉怒张,胸胁满闷,胁下痞块,或痰中带血,小腿内踝足跗浮肿,小便短少,舌有紫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利水

方药:四君子汤合冠心Ⅱ号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党参30g、云苓15g、白术12g、丹参30g、川芎12g、红花12g、赤芍12g、泽泻15g、泽兰15g、葶苈子30g、益母草30g、甘草6g。

若胸痛重者加枳壳、降香、郁金理气活血止痛;气虚明显者,改党参为红参,加黄芪益气养心;水肿重者加北车前子、猪苓、川椒目

利水消肿。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补中益气,适用于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2次/日;2.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

症状: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则加重,夜寐易发胸憋气短,坐起则缓解,面色恍白,自汗或盗汗,头晕,面颧暗红,口干,舌质淡红,苔白或舌红少苔,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数无力或结、涩、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利水

方药:生脉散加味。西洋参(或党参20 g、太子参30 g)9g、麦冬15g、五味子12g、丹参30g、川芎12g、赤芍12g、红花12g、泽兰15g、泽泻15g、葶苈子30g、益母草30g、甘草6g。

阴血虚较重者,加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偏阳虚者,改西洋参为红参,加桂枝、干姜、细辛温补心阳。

中成药:根据病情选取1-2种应用。

生脉饮,益气养阴。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乏力,自汗或盗汗等。每次服20ml,每日3次。

生脉注射液, 益气养阴,止渴固脱,敛汗生脉。用于气虚津亏,气阴两伤之胸闷,头晕心悸,脉虚无力,汗多口渴,喘急欲脱,舌红少津,脉虚软或弦细数等症。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日1次。

参麦注射液,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头晕心悸,脉虚无力,汗多口渴,喘急欲脱,舌红少津,脉虚软或弦

细数等症。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日1次。3.气虚阳虚,血瘀水停证

症状:心悸,喘息不能平卧,颧唇紫绀,脘痞腹胀,下肢浮肿,形寒肢冷,或伴胸水、腹水,大便溏泻,小便短少,舌体胖大,质淡紫,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方药:参附汤、四君子汤加味。红参9g、熟附子12g、桂枝10g、白术12g、云苓15g、丹参30g、川芎12g、红花12g、赤芍12g、葶苈子30g、泽兰15g、泽泻15g、益母草30g、大腹皮15g、椒目15g、甘草6g。

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改红参为15g;水饮内盛,喘促明显者加生姜皮,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

中成药:

芪苈强心胶囊,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适用于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等。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参附注射液,益气温阳。适用于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等。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2次/日。

参附芪注射液,益气温阳。适用于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等。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2次。

4.阳虚欲脱证

症状:神志淡漠,但欲寐,甚或昏迷不醒,心悸怔忡,呼吸短促,喘促不宁,烦躁不安,额汗不止,颜面苍白或紫绀,唇甲青紫,四肢厥冷,皮肤凉湿,脉微欲绝,舌质淡紫暗,苔白润滑。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通常先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静脉注射,继而用参附注射液40~100ml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1中静脉滴注以回阳救逆。之后再服参附汤等汤剂。此型病情极为严重,应合用西医治疗措施全力抢救。

(二)其他中医治疗

1、针灸

(1)体针主穴选内关、间使、通里、少府、心俞、神门、足三里。

辨证取穴:若水肿者,取水分、水道、阳陵泉、中枢透曲骨,或三阴交、水泉、飞扬、复溜、肾俞,两组穴位可交替使用。

咳嗽痰多,加取尺泽、丰隆;嗳气腹胀者,加取中脘;心悸不眠者,加曲池;喘不能平卧者,加取肺俞、合谷、膻中、天突。

每次取穴4-5个,1日1次,7-10天为1疗程,休息2-7天再行下一疗程。

(2)灸神阙、气海、关元,以回阳固脱。

2、耳针

取穴肾上腺、皮质下、心、肺、内分泌,两耳交替取穴,适当刺

激后间歇留针,留针2--4小时。

3.艾灸法

主穴:心俞、百会、神阙、关元、人中、内关、足三里。喘憋加肺俞、肾俞、膻中;水肿加水道、三焦俞、阴陵泉。艾条灸15~20分钟,或艾炷灸3~5壮,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三、护理

1、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浓煎温服,分次服用,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2)应用强心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注意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病人按时服药。

(3)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利尿效果及电解质,准确记录出入量。

(4)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给药速度、浓度、持续时间及药物的配伍禁忌,应用血管扩张剂,严格控制输液滴速,更应严格掌握用药方法,遵守用药注意事项。

(5)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便急用。

2、饮食护理

(1)饮食注意营养、水分和钠盐的摄入量,尤其对水气凌心水肿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醇酒、咖啡之品。

(3)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3、情志护理

(1)心衰加重时有恐惧和涉死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4 临证(症)施护

(1)心阳虚弱,水气凌心,喘促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并给予吸氧。

(2)水气凌心伴水肿者,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

四、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2、起居有常,避免过劳。注意增进体质的保健锻炼,要适量、适度。

3、教会患者估算和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特别是观察尿量,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

4、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饮食,少食多餐。

5、控制食盐摄人量,少饮浓茶、咖啡。

6、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

五、疗效评估

1、改善临床症状,如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提高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衰病患者的再住院率,临床观察显示总有效率为89.36%,疗效明显好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2、降低心衰病患者血清MMP-2水平,升高TIMP-2水平,抑制左室重构

3、减少西药使用率,减少西药毒副作用,如利尿剂的电解质紊乱等。

4、对于难治性心衰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可有效改善心衰病患者过度利尿及用西药后出现的低血压。临床观察发现,难治性心衰患者出现低血压,给予黄芪、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中药,可升高患者血压。

六、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部分心衰病重症患者常有纳呆等症,中药汤剂患者难以接受,依从性差,从而影响中药作用的发挥。

2、辨证分型较多,简繁不一,临床操作困难,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3、心衰病人应限制入水量,而服中药汤剂每日需进水300-400ml,加重心脏负担。

七、应对措施

1、改良筛选出的有效方药剂型,如颗粒剂、栓剂等,并观察其疗效,增加患者依从性。

2、规范临床辨证分型,筛选有效方药,制定心衰病临床治疗规范,以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起病的时间,方式,诱因。 2.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 3.危险因素,自理能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4.对疾病认识程度。 二、护理措施 1.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取半坐卧位或坐位。 2.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防压疮发生。 3.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 4.用药的护理,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尿量,用血管扩张剂时要注意调节滴速,硝普钠要现配现用避光,用洋地黄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 < 5.饮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忌饱餐。 6.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血栓性静脉炎,坠积性肺炎。 三、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应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紧张及过度兴奋,以免诱发心衰。 2、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忌饱餐。 (1)说明限制盐摄入的重要性,可有效控制心衰引起的消肿。心功能Ⅱ级食盐<5g/d,心功能Ⅲ<d,心功能Ⅳ1g/d或忌盐。告诉患者低钠饮食不仅是限制盐、酱油的摄入,还要限制含钠量高的食品如腌制小菜、面包、海产品等。 (2)说明限制水分的重要性,避免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严重心衰的患者24小时饮水量一般不超过600-800ml,应尽量安排在白天间歇饮用。 (3)说明少量多餐的重要性,由于心衰胃肠道黏膜淤血水肿,消化功能减退,宜进食易消化食物且少量多餐,避免生硬、辛辣、油炸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因为胃肠胀气会加重患者腹胀不适感。 (4)忌饱食,饱餐导致膈肌上抬,可加重患者呼吸困难,同时消化食物时需要血液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 (5)多食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避免用力,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协助排便,以免用力大便加重患者心衰或诱发心脏骤停。 (6)严格控制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因为酒精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诱发心房纤颤。吸烟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应指导患者戒烟。 3、休息运动指导 依据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确定运动和休息方式:对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可不限制日常活动,但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Ⅱ级者可不限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临床表现 临床上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单独的右心衰竭较少见,左心衰后继发右心衰而致全心衰竭者更为多见。 1.症状 左心衰竭:症状主要为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疲劳,乏力,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右心衰竭:主要症状为体循环静脉淤血,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右上腹胀痛,严重者可有黄疸;肾脏淤血可引起少尿,尿颜色深。 2.体征:肺部湿性啰音,心脏增大,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右室肥厚,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水肿,肝脏增大等。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或控制病因和诱因,做好一般治疗和基础护理,药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终末期病例可考虑心脏移植。 护理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心衰患者要限制体力活动,活动程度根据心功能程度而定。 心功能Ⅰ级: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Ⅱ级: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 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活动,避免久站。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日常生活由专人辅助和护理。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活动时心率,呼吸,面色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长期卧床的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保证病房安静,光线适中,必要时予助眠药物,充肥保证患者休息。 2.饮食及限制水钠摄入:心衰患者饮食原则是低盐饮食,热量中等,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避免产气食物,少食多餐,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可将晚饭提前。根据心衰程度限制钠盐和水量摄入,包括食物含水和输液进水,护士要严格控制液体滴速,及时巡视病房,校对滴数,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私自调整液体滴数。 3.体位及吸氧: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为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采用高枕卧位;严重的采用半坐位或坐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氧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供氧可减轻呼吸困难,通常使用鼻导管吸氧,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吸氧过程中,观察患者神志,缺氧纠正程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保证吸氧管道通畅,湿化瓶水量适当。 用药护理 ⑴洋地黄类药物 ①洋地黄中毒症状,包括心脏表现(心律失常),胃肠道表现,神经系统表现(黄视,绿视)。每次给药前询问病人有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症状,测量心率,心律。 ②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较大,严格遵医嘱给药。 ③禁止与钙剂,奎尼丁,抗甲状腺药物,硝苯地平等同用。 ④定期监测心电图,血钾,及血中洋地黄药物的浓度。 ⑤洋地黄中毒的病人立即停用洋地黄药及排钾利尿剂,给予补充钾盐和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 (2)利尿剂:是治疗心衰最常用的药物 ①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体重,监测血电解质的变化。 ②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遵医嘱补充电解质。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本共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制订,主要涉及成人慢性心衰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力争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供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用。本共识并非医疗行为标准或规范,仅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随着临床实践发展以及新的证据不断出现,将会不断更新和完西医学认为,心肌病理性“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善。推荐本共识的目的是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且就共识本身而言,并不包括所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不排斥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具体治疗措施需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经验及患者意愿做出决定。 关键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维持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2)慢性心衰中医学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益气、活血、利水为心衰的治疗大法。(3)慢性心衰A、B阶段中医主要针对原发病辨证论治,B阶段尚可酌情选用具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的中药。(4)慢性心衰C、D阶段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疲最多见,其次为阳虚、阴虚、水饮、痰油。各证候要素常以复合证型兼夹出现。(5)慢性心衰C、D阶段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气虚血疲证、阳气亏虚血疲证、气阴两虚血瘀证。①气虚血振证处方选用桂枝甘草汤或保元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参益气滴丸(推荐用于冠心病)心等;②阳气亏虚血瘀证处方选用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苈强心胶囊、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等;③气阴两虚血瘀证处方选用生脉散加味,中成药可选用生脉胶囊、生脉饮口服液、生脉注射液等。(6)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注意潜在的中西药间相互作用。 1.前言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所致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心衰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21世纪最重要的慢性心血管病症。 西医学认为,心肌病理性“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心肌死亡事件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AMI)、重症心肌炎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等;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其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两者的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切断这两个关键过程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衰的基础,可改善患者预后。中医学认为慢性心衰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亏虚为其发病之本。心衰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益气、活血、利水为心衰的治疗大法。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治疗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室重构的发展,从而维持心功能,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 近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中华中医药学会先后发布了心衰相关诊疗指南。2014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了适合中国人群的成人心衰诊疗指南,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也牵头发布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为规范慢性心衰的中、西医临床诊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环境的清洁舒适,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2)根据病人心功能的分级决定活动量,尽量保证病人的体力和精神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3)督促病人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同时监测活动中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疲劳等症状。如有不适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4)心功能Ⅰ级者,不限制病人的一般体力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5)心功能Ⅱ级者,体力活动适当限制,增加午睡时间,可做轻体力工作和家务活动。 (6)心功能Ⅲ级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允许病人慢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 (7)心功能Ⅳ级者,绝对卧床休息,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和翻身,逐步过渡到坐床边或下床活动。当病情好转后,鼓励病人尽早做适量的活动,防止长期卧床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便秘、等的发生。 (8)根据病人呼吸困难的类型和程度采取适当的体位,如给病人2-3个枕头、摇高床头。严重呼吸困难时,应协助端坐位,使用床上小桌,让病人扶桌休息,必要时双腿下垂。 (9)注意病人体位的舒适与安全,避免受压,防止坠床。 (10)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发心脏骤停。 (二)病情观察 (1)严密监测病人的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 (2)注意观察水肿消长的情况,每日监测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监测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发绀情况,肺部啰音的变化以及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的拜年话,根据缺氧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和给氧方式。 (4)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三)用药护理 (1)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黄视,绿视,有无室性期间收缩二联律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尽量在白天使用,避免夜尿频多而影响病人的休息,观察患者的尿量,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血钾的表现,有无高尿酸,患者体重是否减轻。 (3)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的变化,患者有无支气管哮喘以及心衰恶化,液体潴留等。 (4)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脉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硝普钠先配现用,避光输液。 (5)使用ACEI患者时,注意观察血压,血钾的变化,有无血管神经性的水肿,干咳,肾功能的损害。 (6)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以防诱发急性肺水肿,补液量以量出为入的原则,输液速度控制在15-30滴/分,避免输入氯化钠溶液。 (四)饮食护理 (1)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及不胀气的食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2)限盐,限水,轻度心衰,食盐<5克/d,中度心衰食盐在2.5-3克/d,重度心衰,食盐在1克/d,大剂量利尿的病人,盐的摄入量应<5克/d. (3)根据各种中医证型给与饮食指导。 (五)运动指导 (1)制定活动计划,告诉患者运动训练的治疗作用,鼓励患者活动,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安排活动量。六分钟步行试验也可以作为制定个体活动量的依据。 (2)活动过程中的监测,若病人在活动过程中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大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3)与用药时间尽量错开,以避免血压下降的危险,避免运动中大量出汗,患者运动时应有人陪同,以确保安全。 (4)心衰稳定期,可教会病人打太极拳。

慢性心力衰竭指南外的药物选择

慢性心力衰竭指南外的药物选择 [摘要] 本文列举了曲美他嗪、他汀类药、辅酶q10、维生素d、中药和铁剂等类似营养性质的药物,此类药物不在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范围之内,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希望以此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选择和有益补充。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 r97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2-28-02 drug selection besides chronic heart failure guidelines range for treat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 cui?wenyi the second worker’s hospital of hebi coal industry company, hebi 45801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numerates trimetazidine, statins,coenzyme q10, vitamin 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ron and other similar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drug,the drug does not belong to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guidelines range, but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important adjunctive therapeutic value. hope that as a new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useful supplement.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导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基础疾病。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周围血管灌注不良的症状及体循环瘀血的表现,有无肾灌注不足及水电解质紊乱症状,有无洋地黄中毒反应等。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护理措施 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Ⅳb级者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伴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补充白蛋白。钠摄入量<2g/d。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天监测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大量,尿量<30ml/h,应报告医生。有腹水者应每天测量腹围。 4.控制液体入量,严重心衰患者液体量限制在1.5~2.OL/d。避免输注氯化钠溶液。 5.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氧流量。 6.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使用血管扩张剂,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等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

图变化,如出现脉搏小于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7.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避免心衰诱因,合理安排休息,适宜活动。 2.告知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营养饮食.每餐不宜过饱。 3.指导患者每天监测体重,如体重增加或症状恶变及时就诊。 4.教会患者监测脉搏,服洋地黄类药物前必须数脉搏,如脉搏小于60次/分钟或有恶心、呕吐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四、出院回访 1.指导患者休息、活动、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2.告知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最新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在《2012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定义急性心力衰竭(AHF)指心衰症状和体征突然发作或者恶化,需要紧急医疗处置和住院治疗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既往有HF的患者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突然加重,长有明显的诱因,如:感染、心律失常、HF-REF者中止利尿剂治疗或容量超负荷、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发生HF-REF。11月24日,在基层委员会全国巡讲(太原站)会议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张建教授介绍了急性心力衰竭诊治进展。 一、AHF突发情况 ESC指南规定的六种临床情况 1、慢性心衰恶化或失代偿 2、肺水肿 3、高血压心力衰竭 4、心源性休克 5、孤立性右心衰 6、ACS and HF,各组间的重叠 二、AHF的基本评估和监测 三、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治疗目标: ①纠正缺O2 ②维持BP和组织灌注 ③降低PCWP→减轻肺水肿 ④增加SV→改善动脉供血 治疗原则:

利尿、扩血管、强心、防治心律失常 抗心律衰竭新药 BNP药理作用

新的正性肌力药-左西孟坦 LIDO研究(Lancet,2002):用于严重AHF/DCHF,故改善血液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DOB,6月死亡率降低(p<0.01) RUSSLAN研究(EHJ,2002):用于AMI后AHF,比较安慰剂第14天/半年死亡率下降(p<0.01) 围术期低心排(Int Anes Res J,2007):用于CABG术前EF<30%者,比米力农维持CO更好 改善右心Sys/Dyd功能(Int J Click,2008):用于AHF又有右心衰者,组织多普勒/SPAP测量,改善右心功能 目前,心衰的标准或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拮抗剂和β 受体阻滞 剂。然而,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心衰、逆转心脏重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新型药 物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探索中。近几年,已有若干新药相继问世,并进行了众多大 规模的临床试验,为心衰的药物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在2012 年欧洲心脏病学 会(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ESC 2012 心衰指南)中,有些新型抗心衰药物得到指南推荐,应用于临床、有些则正在积累更多 证据、有些药物经临床证实,未获指南推荐。 李新立教授简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 究生导师。担任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奖 励评审专家,中华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专业学组委员兼 秘书,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血压 联盟常委、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循环杂 志、中华高血压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等社会任职。 1、已获指南推荐治疗药物 血管扩张剂(奈西立肽) 晚近两项研究(VMAC和PROACTION)表明,应用奈西立肽可有效改善临 床和血液动力学,推荐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治疗。国内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也 提示,该药较之硝酸甘油静脉制剂,能够更显著地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缓解患者呼吸困难。ESC2012 心衰指南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奈西立肽。

最新心力衰竭的护理教学查房

精品文档 级护理学班第二组20111(一)心力衰竭——简介 1、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冠心病引起的心肌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异常、甲亢都可引起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反映了一种基本的异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同程度的心衰,即便是最轻的一种也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必须予以治疗。心力衰竭可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3、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二)心力衰竭——临床分型 1、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2、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致收缩期排空能力减弱而引起的心力衰竭为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是心腔扩大、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和射血分数降低。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有收缩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4、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以下(<50%)而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这一阶段。可历时数月到数年。业已证实,这一阶段已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三)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心脏功能分级对劳动力鉴定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年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法:1964)根据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疲乏、心悸、1、NYHA气短或心绞痛)所需的活动量将心功能分为l-4级这一标准在临床上至今仍广泛应用。其分级方法为: 心功能一级(心功能代偿期)无症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二级(一度心功能不全)较重体力活动则有症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 心功能三级(二度心功能不全)轻微体力活动即有明显症状休息后稍减轻,体力活动大受限制。心功能四级(三度心功能不全)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亦有明显症状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2、1994年美国心脏学会对NYHA的标准进行了补充即在原1-4级心功能中,根据心电图、 心血管造影等客观检查结果将每级心功能划分为AB、C、D四个亚级如果客观检查无异常为A级,较轻异常为B级,中度异常为C级重度异常为D级。然而必需认识到此种分级主观性强,仅仅反映血流动力学的症状变化不适用于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和右心衰竭 案例 许某,男,76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长期口服美托洛尔、华法林、呋塞米、胺碘酮、培哚普利等治疗。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加重,右侧高枕卧位入睡,伴咳嗽、咳白痰、痰量较多。纳差、腹胀,近期体重增加明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制良好。有吸烟史20余年,每天

慢性心力衰竭的社区诊治

慢性心力衰竭的社区诊治 1、除哪一项外其余均属于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 ) A、V/Q值改变 2、以下情况中,除()外,均可以诱发心力衰竭 A、抑郁 3、导致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C、心室重构 4、引起心力衰竭的继发性心肌病变是( ) D、酒精性心肌病 5、导致心脏前负荷增加的病因不包括( ) D、高血压 1、心力衰竭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超声心动图? 2、用于急诊排除心力衰竭的诊断时,作为参考的BNP值() B、<100pg/ml 3、右心衰竭的体征中没有() E、舒张早期奔马律 4、以下是左心衰竭的症状,除了() E、皮下紫癜 5、可用于排除心力衰竭的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是() E、BNP 1、公认为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是() B、BNP及NT-proBNP升高 2、肝硬化与右心衰竭的鉴别最重要的症状或体征为() 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左室舒张功能正常时且心率小于90次/分时,超声心动图显示() A、E/A>1 4、60岁男性冠心病患者,稍事活动后即可有心悸、气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诊断为() C、心功能Ⅲ级

5、有助于鉴别肾源性水肿与心衰的鉴别点是() A、有无晨起眼睑/颜面水肿 1、治疗洋地黄中毒,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凡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可给予苯妥英钠治疗 2、长期使用利尿剂容易出现() A、利尿剂抵抗 3、ACEI用于治疗心衰的主要作用是() C、抑制循环及组织RAS系统活性,改善心室重构 4、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时,错误的是() E、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应停药 5、治疗心力衰竭时利尿剂的使用,错误的是() C、伴发心源性休克是利尿剂的适应症之一 1、急性左心衰竭的紧急处理措施中不包括 C、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2、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不包括() D、抗过敏 3、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随访内容包括() E、以上都是 4、急性左心衰竭,高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时立即给予() C、吗啡皮下注射 5、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的禁忌症不包括() C、低钙血症

心衰的护理常规.doc

心衰的护理 一、概念 心衰即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 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二、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循环淤血及肺部感染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脏负荷增加有关。 3、体液过多:与静脉系统淤血致毛细血管压增高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四肢无力有关。 5、知识缺乏:对疾病与治疗了解。 6、焦虑:对治疗与预后缺乏信心有关。 三、护理措施 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严格控制 液体摄人量。 3、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流量。 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发现任何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及处理。 5、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静脉使用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防止夜尿过多影响睡眠并应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等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 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定期测量体重。 7、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过 咸等。 2、合理安排休息,恢复期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 3、嘱咐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4、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缓慢更换体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学会监测脉搏,服洋地黄类药物前必须数搏,如脉搏<60 次/分钟或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等,不得服药,并立即赴医院就医。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概述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就是指由于心脏得收缩功能与(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就是一个独立得疾病,而就是心脏疾病发展得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得心力衰竭都就是以左心衰竭开始得,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二护理评估 1.起病得时间,方式,诱因。 2.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 3.危险因素,自理能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4.对疾病认识程度。 三临床表现 1.急性心力衰竭 (1)早期表现左心功能降低得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 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与哮鸣音。 (2)急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得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与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 1)低血压持续30分钟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得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2)组织低灌注状态①皮肤湿冷、苍白与发绀伴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110次/分;③尿量明显减少(〈20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与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3)血流动力学障碍 PCWP≥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m(≤2。2L/min·m)。4)代谢性酸中毒与低氧血症 2。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诊治要点及临床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诊治要点及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8-03-21T13:51:46.6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作者:洪昌杰 [导读] 慢性心力衰竭拥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准确判断诊治的要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安徽省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黄山 2459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诊治的基本要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具体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并分析治疗的经验。结果:明确慢性心力衰竭诊治的要点,找准方向实施治疗方案,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拥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准确判断诊治的要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状态。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诊治要点;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154-0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性疾病或者是因为功能性的疾病使得心室充盈,从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在多数情况之下,心肌收缩力度下降,会让心排血量无法满足基本的机体代谢需求,器官和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会出现肺循环及体循环淤血的问题。此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具体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并分析治疗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诊治要点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具体资料。在所有的患者中,拥有基础心脏病史、症状及体征的,依照基本的检查过程,分析出各种心脏病的病因线索,比如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病等。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或者是全心衰竭的问题。 左心衰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比如说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困难等,肺部听诊能够听见湿罗音。 右心衰主要是在胃肠道和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甚至于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检体往往会出现双下肢水肿的问题,颈静脉充盈或者是怒张,肝颈静脉征阳性,肝脏肿大,出现了腹水的情况。 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会增加。合理的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心包、心肌或者是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定性或者是定量房室内径,室壁厚度和具体的运动等,呈现出特殊的情况,了解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和收缩末期容量。 诊断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在日常的活动中,并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疾病。 Ⅱ级:在日常活动中,心力衰竭症状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 Ⅲ级:低于日常活动中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 Ⅳ级:在休息的时候,出现了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和心功能分级症状并不是处于完全一致的状态。 2.治疗方案 2.1 预案一 利尿剂氢氯噻嗪25毫克,每周需要两次,或者是隔一天一次,不需要加钾盐。或者是每天75毫克~100毫克,分开两到三次服用,适当的补充钾盐。 袢利尿剂:坚持以呋塞米作为主要的代表,每天服用20~100毫克,口服,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以每天两次静脉注射100毫克。 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每天一到两次的口服20毫克。 2.2 预案二 血管紧张素适当的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保证在每天两次口服2.5~5毫克的量。或者是贝那普利,保证每天一次口服5~10毫克的量。 2.3 预案三 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地高辛保证每天一次,口服0.25毫克,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该每天一次口服0.125毫克。或者是服用毛花苷C,确保在稀释之后,实施静脉注射0.2~0.4毫克,二十四小时的总量应该在0.8~1.2毫克。毒毛花苷K0.25毫克静脉注射,在二十四小时中的总量应该维持在0.5~0.75毫克之间。 2.4 预案四 肾上腺素的能受体兴奋剂:多巴胺静脉泵入为2~5微克每分钟。 磷酸二脂酶抑制剂:米力农50微克每千克在稀释之后实施静脉注射,保持在一定的状态之下。 2.5 预案五 其他的药物同样可以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手段。如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应该每天保持在1~2次/20mg的用量。 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应该合理的适用于心衰伴房颤音者,适当的口服华法林,合理调整基本的剂量,运用国家标准化比值,确定在2~3之间。 3.治疗方案选择 NYHA心功能Ⅰ级:合理控制危险因素,适当的运用ACE抑制剂。 NYHA心功能Ⅱ级:选用ACE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分情况使用洋地黄制剂。 NYHA心功能Ⅲ级:ACE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使用洋地黄制剂。 NYHA心功能Ⅳ级:ACE抑制剂,利尿剂,使用洋地黄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应该谨慎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 4.使用利尿剂需注意的事项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具体资料,全部心力衰竭患者有液体潴留的

6.心衰护理常规

心衰护理常规 1. 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 基础护理:(1)有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时,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2)活动与休息根据病人心功能分级及病人基本状况决定活动量。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定活动目标与计划,坚持动静结合、逐渐增加活动量的活动原则。(3)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4)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3.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罗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的结果;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进展。 4. 用药护理:用吗啡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用利尿剂时应严格记录尿量;用血管扩张剂时要注意调节输液速度、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用硝普钠要现配现用,避光滴注,有条件者应用输液泵控制速度;用洋地黄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 5. 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

少食多餐、忌饱餐。(1)限制盐的摄入,限制的程度视病人心衰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情况而定。轻度心衰病人,每天可摄取2-3g钠,严重心衰病人,每日摄食的钠为800-1200(1g盐含钠390mg);应注意病人用利尿剂时容易出现低钠,低氯,此时不应限盐,可能还要适当补充。(2)限制水分,严重心衰的病人,24小时的饮水量一般不超过600-800ml,应尽量安排在白天间歇饮用,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3)多食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积极处理便秘,以防用力大便加重病人心衰或诱发心脏骤停。 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压疮患者身体下垂部位多出现水肿,且长期处于端坐位或半坐卧位,在皮肤受压处易发生压疮,应协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嘱病人穿质地柔软、宽松、无松紧带的衣服;保持床缛柔软、平整、干燥、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必要使用气圈或减压敷料防止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协助病人排便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损伤皮肤。 (2)血栓性静脉炎在卧床期间,要进行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二、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心律、心输出量、血压、周围循环状态、尿量。 2.根据血气及动脉血氧分压数值给予病人合理吸氧,注意缺氧的改善情况,保持吸氧通路通畅。保证静脉通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静滴速度维持在20—30滴为宜,以免诱发肺水肿。 3.在使用利尿剂时应该注意尿量、出汗的情况及血压变化,以免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低血钾。

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心率失常药有一定不良反应,多数药物的治疗量与毒副作用量接近,因此在使用期间应该加强观察。准确记录出入量并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5.个身浮肿或—卜垂部位水肿时,除记好出入量外应该经常更换体位,定时按摩受爪过久的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 6.尽量半坐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7.防止受凉感冒,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做好心理护理。 8.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物。 (二)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1.取休克卧位,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运。 2.专人护理,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密切注意神志、面色、呼吸、体温,及时记录。 3.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吸氧,必要时行机械辅助呼吸。 5.遵医嘱及时应用各种药物。 6.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压疮。 7.有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三)CPR术后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主要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变化。 2.—早期进行脑保护,重视脑复苏的作用,头部降温时间要早,给予头部置冰敷或置冰帽,保持头部温度28—30度,肛温30-32度,以保护脑细胞及预防脑水肿。 3.维持有效循环、纠正酸中毒、血液稀释降温疗法、高压氧治疗、甘露醇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4.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记录呼吸机参数的监测和记录,做好血气监测,5.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床单干整、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 二.观察要点 1.观察早期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加重的临床表现,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加重应通知医生处理。 2.加强护理观察,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立即抢救。 三.护理要点 1.休息与体位根据心功能分级合理安排休息及活动,尽量减少活动中的疲劳,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端坐卧位,使病人舒适。 2.饮食护理①.遵医嘱给予少盐(3-5g/天),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②.少量多餐,忌餐饱。 3.用药护理①.输液速度不超过40滴/分,血管扩张药物一般为8-12滴/分,不超过20滴/分。②.使用洋地黄时,剂量准确,经稀释后缓慢注射(10-15min),使用前测脉搏或心率,若心率或脉搏小于60次/分,或节律异常,或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③.应用扩血管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及有无头痛;应用硝普钠时,应现配现用并注意避光;应用ACEI类药物时,应注意肾功能变化。④.应用利尿药时应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定期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⑤.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药,防止大便用力而加重心脏负荷。 四.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教育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4)育龄妇女注意避孕。 (5)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增减或中断药物治疗,坚持定期门诊随访。4.9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就是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引起的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应与悬饮、哮证相鉴别。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痰浊壅肺证 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短心慌,神疲乏力,易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晦暗,唇甲青紫或颈部青筋暴露。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结代。 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气短喘促,心烦不寐,口干少饮,烦热汗出,面颧暗红,或颈部青筋暴露,尿少肢肿。舌质红嫩有裂纹或舌红绛,有瘀斑,苔少,脉细数或结代。 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短气喘促,不得平卧,烦躁汗出,咳吐泡沫痰,心悸乏力,尿少肢肿,畏寒肢冷,面色灰青。或伴有肝大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舌淡胖或有齿印,脉沉细或迟。 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舌淡胖而紫,脉沉细欲绝。 痰浊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休息: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 心功能I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心功能Ⅱ级:应增加休息 , 但能起床活动。 心功能Ⅲ级:限制活动 , 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 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等情况变化。 2、观察气短喘促、胸闷心悸发作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关系密切。 3、患者出现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注意营养、水分与钠盐的摄入量,忌食辛辣、醇酒、咖啡等刺激之品。便秘者 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2、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者:多食补气活血之品。 3、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者:多食补气滋阴之品。 4、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者:饮食清淡,低盐或无盐,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5、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者:可食温补心阳之品,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之物。 6、痰浊壅肺者:多食健脾祛痰之品。 (五)情志护理 1、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2、心衰病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3、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4、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概念】 急性心力衰竭指心衰的症状和体征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是严重的急危重症。 【护理评估】 1、评估可能引起患者急性心衰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2、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等。 3、观察患者是否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4、评估患者缺氧的程度,如有无烦躁不安等意识障碍、皮肤黏膜颜色有无发绀等。 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急性心衰期暂禁食;病情好转并稳定后,宜低盐(每日摄入量<5g即小于1平勺)、清淡饮食。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6-8L/min。病情严重者应给与机械通气。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 (1)吗啡:静脉缓推或皮下注射,可使患者镇静,减少因躁动而带来的额外心脏负担,同时扩张小血管,减轻心脏负担。但肺水肿伴颅内出血、神志障碍、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2)快速利尿剂: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用药后观察尿量及血钾变化。 (3)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严密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剂量(4)洋地黄制剂:西地兰静脉给药,适合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可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对急性心梗患者,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 5、持续心电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6、给予心理支持,安慰患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健康指导】 1、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2、指导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如出现头痛、恶心、出汗等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3、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