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_互联网数据库_全书笔记

自考_互联网数据库_全书笔记

自考_互联网数据库_全书笔记
自考_互联网数据库_全书笔记

互联网数据库全书笔记

第一章数据库概论

本章属于基础知识,主要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没有难点,相对的重点在于ER模型的设计和关系模型的掌握。

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识记)

数据管理技术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没有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与缺陷: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

(2)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3)文件组织呈现多样化

(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重复使用。

其缺陷是:

数据冗余性

数据不一致性

数据联系弱

3、数据库阶段的特点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结构分成用户的逻辑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可以使用查询语言、终端命令或程序方式操作数据库。

系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

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还可以数据项为单位。

数据库技术中的四个名词:DB、DBMS、DBS、数据库技术。其概念是不同的,要分清。

DB: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二、数据描述的术语(领会)

1、数据描述的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

信息世界中的几个概念:实体(即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实体的特性)、实体标识符(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机器世界中的四个概念:字段、记录、文件、键(关键码)。

2、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前者是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取方式,后者是指程序员或用户以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3、物理描述用到的术语有:位、字节、字、块、桶、卷

4、数据联系的描述: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好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三、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概念(领会):

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2、概念数据模型(简单应用):

它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应当掌握教材例1.1,设计简单的ER模型)

3、结构数据模型:它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层次模型(识记):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识记):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领会):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

4、面向对象模型(识记):通过对象和类的概念来建立的数据库模型,是面向对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结合的产物,本节了解一下即可。

四、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领会)

1、三级结构模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内部级、概念级和外部级:

外部级: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称外模式。

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是全局的数据视图,称"概念模式"。

内部级:最接近于物理存储,涉及到实际数据存储的结构,称"内模式"。

2、两级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性。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外模式/模式映象: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一般在外模式中描述。

3.两级数据独立性:

物理数据独立性:修改内模式时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及外模式,则达到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修改概念模式时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

4.用户及用户界面:这里插一句,数据库模式可以理解为数据库结构。

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领会)

1、DBMS的主要功能: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4)数据库的存储管理

(5)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6)数据字典

2、DBMS的组成:

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前者包括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型DML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后者包括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六、数据库系统(DBS 领会)

DBS由四部分组成: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

DBS的全局结构及DBS的效益,了解一下。

第二章关系模型

本章为次重点章,我们经常使用的数据库均采用关系模型,本章主要介绍了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理论,主要在于对关系演算运算的理解,为后面章节的SQL作准备。

一、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识记)

1、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

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基本术语有:字段(属性)、字段值(属性值)、记录(元组)、二维表格(元组集合、关系或实例)。在这里,括号中的表述为关系模型中的术语。它与表格中术语可以一一对应。还有,关系中属性个数称为元数,元组个数为基数。

键:由一个或几个属性组成。(注意键不一定是唯一的一个属性)。

超键: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注意,超键也是一个属性集,不一定只是一个属性)

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

主键: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键为主键。

外键: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键,如有两个关系S和SC,其中S#是关系S的主键,相应的属性S#在关系SC中也出现,此时S#就是关系SC的外键。

2、关系模式、关系子模式和存储模式

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实际上就是记录类型。它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以及模式的主键。关系模式仅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这通常在数据库中表现为一个数据表的结构)

关系子模式:就是用户所用到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存储模式:关系存储时的基本组织方式是文件,元组是文件中的记录。

3、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

实体完整性规则:要求关系中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

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由具体应用环境决定,系统提供定义和检验这类完整性的机制。

4、关系模型的形式定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规则。

二、关系代数运算(简单应用)

1、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操作:并、差、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

并(∪):两个关系需有相同的关系模式,并的对象是元组,由两个关系所有元组构成。

差(-):同样,两个关系有相同的模式,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

投影(?):对关系进行垂直分割,消去某些列,并重新安排列的顺序。

选择(π):根据某些条件关系作水平分割,即选择符合条件的元组。

2、关系代数的四个组合操作:交、联接、自然联接和除法

交(∩):R和S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

联接包括θ联接和F联接,是选择R×S中满足iθ(r+j)或F条件的元组构成的集合,特别注意等值联接(θ为等号"=")。

自然联接(R|X|S):在R×S中,选择R和S公共属性值均相等的元组,并去掉R×S中重复的公共属性列。如果两个关系没有公共属性,则自然联接就转化为笛卡尔积。

除法(÷):首先除法的结果中元数为两个元数的差,以例2.6为例,我们可以直接用观察法来得到结果,把S 看作一个块,拿到R中去和相同属性集中的元组作比较,如果有相同的块,且除去此块后留下的相应元组均相同,那么可以得到一条元组,所有这些元组的集合就是除法的结果。

对于上述的五个基本操作和组合操作,应当从实际运算方面进行理解和运用,对其形式定义可不必深究。注意课本上的例子。

3、关系代数表达式及应用

在关系代数表达式中,复合了上述五个基本操作,在给出相应的表格(关系)中,应该能够根据给出的关系代数表达式计算关系值,也要能根据相应查询要求列出关系表达式。

在列关系表达式时,通常有以下形式:

π...(?...(R×S))或者π...(?...(R|X|S))

首先把查询涉及到的关系取来,执行笛卡尔积或自然联接操作得到一张大的表格,然后对大表格执行水平分割(选择)和垂直分割(投影)操作。但是注意当查询涉及到否定或全部值时,就不能用上述形式,而要用到差或除法操作。

三、关系演算(领会)

关系演算分为元组关系演算或域关系演算,前者以元组为变量,后者以域为变量。

元组演算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t|P(t)},其含义为:这是一个元组集合,其中的每个元组t(t是元组变量)满足公式P所规定的条件。所以在书写演算表达式时,应该注重理解公式P如何表达。

域演算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2256964.html,|P(t1...,tk)},其含义为:这是一个域集合,其中每个域变量的取值关系满足公式P所规定的条件。也是注意公式P的表达。

以上两类演算需要一定的离散数学基础,如果不能很深刻的掌握,问题也不大,主要应看懂表达式即可,对于给定的表达式和给定的关系,应当能计算表达式的结果(得到一个关系)

四、查询优化

查询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系统在执行时既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在关系代数运算中,通常是先进行笛卡尔积或联接运算,再进行选择和投影,恰当地安排选择、投影和联接的顺序,就可实现查询优化。

优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关系代数表达式中尽可能早地执行选择操作(早选择).

(2)把笛卡尔积和随后的选择操作合并成F联接运算(F联接)

(3)同时计算一连串的选择和投影操作(同时算)

(4)保留同一子表达式的结果

(5)适当对关系文件进行预处理

(6)计算表达式之前先估计一下怎么计算合算。

以上几点需要理解。根据表达式优化的算法步骤对给定表达式进行优化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SQL语言

本章为重点章,应熟悉和掌握SQL的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的句法及其应用,特别是数据查询的应用。结合上机操作进行理解和掌握。

一、SQL概述。

1、SQL发展历程(识记)

SQL从1970年美国IBM研究中心的E.F.Codd发表论文到1974年Boyce和Chamberlin把SQUARE语言改为SEQUEL语言,到现在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SQL(结构式查询语言)虽然名为查询,但实际上具有定义、查询、更新和控制等多种功能。

2、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领会)

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也是三级结构,但术语与传统关系模型术语不同,在SQL中,关系模式称为"基本表",存储模式称为"存储文件",子模式称为"视图",元组称"行",属性称"列"。

SQL数据库体系的结构要点如下:

(1)一个SQL数据库是表的汇集。

(2)一个SQL表由行集构成,行是列的序列,每列对应一个数据项。

(3)表或者是基本表,或者是视图。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表,视图由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成的表的定义。

(4)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一个存储文件也可存放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存储文件与物理文件对应。

(5)用户可以用SQL语句对表进行操作,包括视图和基本表。

(6)SQL的用户可以是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终端用户。

3、SQL的组成(识记)

SQL由四部分组成:

(1)数据定义:SQL DDL。定义SQL模式,基本表、视图和索引。

(2)数据操纵:SQL DML。包括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增、删、改)。

(3)数据控制:包括对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等。

(4)嵌入式SQL的使用规定。

二、SQL的数据定义(简单应用)

1、SQL模式的创建和撤消:

SQL模式的创建可简单理解为建立一个数据库,定义一个存储空间,其句法是:

CREAT SCHEMA

<模式名> AUTHORIZATION <用户名>

撤消SQL模式的句法为:

DROP SCHEMA <模式名>

[CASCADE|RESTRICT]

方括号中的选项参数CASCADE表示连锁方式,执行时将模式下所有基本表、视图、索引等元素全部撤消。RESTRICT表示约束式,执行时必须在SQL模式中没有任何下属元素时方可撤消模式。

2、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

数值型:包括integer、smallint、real、double precision 、float(n),numeric(p,d)

字符串型:char(n)、varchar(n),前者是定长,后者为变长串

位串型:bit(n),bit varying(n),同上。

时间型:date、time。

3、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和撤消

基本表的创建:(可理解为建立表结构)

CREAT TABLE SQL 模式名.基本表名

(列名,类型,

……

完整性约束...)

完整性约束包括主键子句(PRIMARY KEY)、检查子句(CHECK)和外键子句(Foreign KEY).

基本表结构的修改

ALTER TABLE 基本表名ADD/DROP(增加/删除) 列名类型名(增加时写出)

删除时有子句[CASCADE|RESTRICT],前者为连锁删除,后者为约束删除,即没有对本列的任何引用时才能删除。

基本表的撤消

DROP TABLE 基本表名[CASCADE|RESTRICT]

4、视图的创建和撤消

创建:CREAT VIEW 视图名(列名表) AS SELECT 查询语句

撤消:DROP VIEW 视图名

5、索引的创建和撤消

创建:CREAT [UNIQUE] INDEX 索引名ON 基本表名(列名表[ASC|DESC])

撤消:DROP INDEX 索引名

总结:凡创建都用CREAT ,删除都用DROP,改变用alter,再跟类型和名字,附加子句很容易了。

三、SQL的数据查询(综合应用)

这一段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应该熟练掌握。首先了解基本句法:

1、SELECT-FROM-WHERE句型

SELECT 列名表(逗号隔开) FROM 基本表或视图序列WHERE 条件表达式

在这里,重点要掌握条件表达式中各种运算符的应用,如=,>,<,<>等算术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AND、OR、NOT、集合成员资格运算符:IN,NOT

IN,以及嵌套的SELECT语句的用法要特别注意理解。针对课本的例题和课后习题进行掌握。

在查询时,SELECT语句可以有多种写法,如联接查询、嵌套查询和使用存在量词的嵌套查询等。最好都掌握,但是起码应能写出一种正确的查询语句。

2.SELECT 语句完整的句法:

SELECT 列名表(逗号隔开)

FROM 基本表或视图序列

[WHERE 条件表达式] (此为和条件子句)

[GROUP BY 列名序列] (分组子句)

[HAVING 组条件表达式] (组条件子句)

[ORDER BY列名[ASC|DESC]..] (排序子句)

这段关于完整句法的内容能够理解也就问题不大了。

3、SELECT语句中的限定

这一段内容主要是对SELECT语句进一步使用进行的深入学习,领会下列各种限定的使用目的和方法。

要求输出表格中不出现重复元组,则在SELECT后加一DISTINCT

SELECT 子句中允许出现加减乘除及列名,常数的算术表达式

WHERE 子句中可以用BETWEEN...AND...来限定一个值的范围

同一个基本表在SELECT语句中多次引用时可用AS来增加别名

WHERE子句中字符串匹配用LIKE和两个通配符,%和下划线_.

查询结果的结构完全一致时可将两个查询进行并(UNION)交(INTERSECT)差(EXCPT)操作

查询空值操作不是用='null',而是用IS NULL来测试。

集合成员资格比较用IN/NOT IN ,集合成员算术比较用元组θSOME/ALL

可以用子查询结果取名(表名(列名序列))来作为导出表使用

基本表的自然联接操作是用NATURAL INNER JOIN来实现的。

四、SQL的数据更新(简单应用)

简单应用就是掌握基本的句型并能套用在一些简单的查询要求上。

1、数据插入:

INSERT INTO 基本表名(列名表)

valueS (元组值)

INSERT INTO 基本表名(列名表)

SELECT 查询语句

其中元组值可以连续插入。用查询语句可以按要求插入所需数据。

2、数据删除:

DELETE FROM 基本表名[WHERE条件表达式]

3、数据修改:

UPDATE 基本表名

SET 列名=值表达式,[列名=值表达式...]

[WHERE 条件表达式]

4、对视图的更新:

我们知道,对视图的查询是和基本表相同的,但是更新操作则受到下列三条规则的限制:(领会一下)

如果视图是从多个基本表使用联接操作导出的,则不允许更新。

如果导出的视图使用了分组和聚合操作,也不允许更新。

如果视图是从单个基本表使用选择和投影操作导出的,并且包括了基本表的主键或某个候选键,则可以执行操作。(这就相当于在基本表上操作)。

这一节的关于增删改的操作要和前面关于数据库模式、表的增删改操作进行对比学习,以加深理解。不要忘记上机实践。

第四章_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

本章的理论性较强,学习时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学习时应多加思考,从概念出发去理解理论,前后的理论有较强的联系,因此要逐个理解,但对于理论的证明等内容则不必深究,本章重点是函数依赖,无损联接、保持依赖和范式的概念。

一、关系模式的设计问题(识记)

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它利用关系来描述现实世界。一个关系既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实体及其属性,也可以用来描述实体间的联系。关系实质上就是一张二维表,表的行称为元组,列称为属性。关系模式是用来定义关系的,这里的关系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表的结构,一个关系数据库包含一组关系,也就是包含一组二维表,这些二维表结构体的集合就构成数据库的模式(也可以理解为数据库的结构)。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数据依赖、范式、模式设计方法。核心内容是数据依赖。

泛关系模式:把现实问题的所有属性组成一个关系模式R(U),这个关系模式就称为泛关系模式。

数据库模式:把泛关系模式用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ρ来表示时,这个ρ就是数据库模式。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关系模式的相关内容从"大"到"小"的排列

泛关系模式→数据库模式→关系数据库→表结构→关系模式实例(表)→记录(行、列.)

关系模式的存储异常: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二、函数依赖(FD)

1、函数依赖的定义(领会):设有关系模式R(A1,A2,...An)或简记为R(U),X,Y是U的子集,r是R的任一具体关系,如果对r的任意两个元组t1,t2,由t1[X]=t2[X]导致t1[Y]=t2[Y],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为X→Y。X→Y为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

这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有一张设计好的二维表,X,Y是表的某些列(可以是一列,也可以是多列),若在表中的第t1行,和第t2行上的X值相等,那么必有t1行和t2行上的Y值也相等,这就是说Y函数依赖于X。如下图所示:

A1A2A3栏目名(X)课程A6A7网站名(Y)

……………………

t1晓津专栏数据库原理计算机自考

………自考试卷………计算机自考

t2晓津专栏数据结构计算机自考

………自考试卷………计算机自考

t3晓津专栏面向对象计算机自考

………自考试卷………计算机自考

在表中,凡栏目名相同的,对应的网站名也必是相同的,则此时说

栏目名函数决定网站名,或"网站名"函数依赖于"栏目名"。但是反过来不一定,网站名相同时并不一定栏目名相同,所以这里的Y→X是不成立的。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张表中,任何一行的关系均应符合上述条件,如果有一行不符合函数依赖的条件,则函数依赖对于这个关系就不成立。

还有应该了解的是,函数依赖是否成立是不可证明的,只能通过属性的含义来判断,上述表是一个关系实例,可以一条条进行验证,但是对于模式设计来说,开始时并没有数据插入,我们只能从属性的含义出发,如这个关系模式不仅是指一个站点,而是包括所有站点,则有可能出现相同的栏目名而网站名不是一样的情况,那么"栏目名→网站名"这个函数依赖就不成立了。

上述例子可对照课本理论进行领会。

2、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识记)

设F是关系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集,X,Y是R的属性子集,如果从F中的函数依赖能够推出X→Y,则称F 逻辑蕴涵X→Y,记为F|=X→Y.

如前面的例子,如果还有一属性"网址(Z)",且网站名是唯一的,那么,"网站名→网址" 成立,同时已知"专栏名→网站名"成立,根据我们对事实的掌握,可知"专栏名→网址" 也是成立的。所以在这里,设F={网站名(Y)→网址(Z),专栏名(X)→网站名(Y)},则F逻辑蕴涵

"专栏名(X)→网址(Z)"。

而函数依赖的闭包F+是指被F逻辑蕴涵的函数依赖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键和FD的关系(领会)

键是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对于键和函数依赖的关系:有两个条件:设关系模式R(A1,A2...An),F是R上的函数依赖集,X是R的一个子集,

(1)X→A1A2...A n∈F+ (它的意思是X能够决定唯一的一个元组)

(2)不存在X的真子集Y,使得Y也能决定唯一的一个元组,则X就是R的一个候选键。(它的意思是X能决定唯一的一个元组但又没有多余的属性集)

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键中的属性为非主属性(非键属性),注意主属性应当包含在候选键中。

4、函数依赖(FD)的推理规则(简单应用)

前面我们举的例子中是以实际经验来确定一个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推理规则才能完全确定F或F+的所有函数依赖。

设有关系模式R(U),X,Y,Z,W均是U的子集,F是R上只涉及到U中属性的函数依赖集,推理规则如下:

自反律:如果Y X U,则X→Y在R上成立。

增广律:如果X→Y为F所蕴涵,Z U,则XZ→YZ在R上成立。(XZ表示X∪Z,下同)

传递律:如果X→Y和Y→Z在R上成立,则X→Z在R上成立。

合并律:如果X→Y和X→Z成立,那么X→YZ成立。

伪传递律:如果X→Y和WY→Z成立,那么WX→Z成立。

分解律:如果X→Y和Z Y成立,那么X→Z成立。

5、函数依赖推理规则的完备性(识记)

函数依赖推理规则系统(自反律、增广律和传递律)是完备的。由推理规则的完备性可得到两个重要结论:属性集X+ 中的每个属性A,都有X→A被F逻辑蕴涵,即X+是所有由F逻辑蕴含X→A的属性A的集合。F+是所有利用Amstrong推理规则从F导出的函数依赖的集合

6、函数依赖集的等价和覆盖(识记)

在关系模式R(U)上的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如果满足F+=G+,则称F和G是等价的,称F和G等价也称F覆盖G或G覆盖F。

每个函数依赖集F都可以被一个右部只有单属性的函数依赖集G所覆盖。

如果函数依赖集合F满足:

(1)F中每一个函数依赖的右部都是单属性;

(2)F中的任一函数依赖X→A,其F-{X→A}是不等价的;

(3)F中的任一函数依赖X→A,Z为X的子集。(F-{X→A})∪{Z→A}与F不等价。

则称F为最小函数依赖集合。

如果函数依赖集F和G等价,并且G是最小集,那么称G是F的一个最小覆盖。

这一段并不要求掌握最小集的求法,但是应当通过其求法理解最小集的概念。

三、关系模式的分解特性

1、模式分解中存在的问题:(识记)

模式分解就是将一个泛关系模式R分解成数据库模式ρ,以ρ代替R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属性集合的分解,它是对关系模式上的函数依赖集、以及关系模式的当前值分解的具体表现。

分解一个模式有很多方法,但是有的分解会出现失去函数依赖、或出现插入、删除异常等情况,而有的分解则不出现相关问题。

衡量一个分解的标准有三种:分解具有无损联接;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分解既要保持依赖,又要具有无损联接。

那么什么是无损联接呢?什么又是保持依赖?

2、无损联接的定义和性质(识记)

设R是一关系模式,分解成ρ={R1,R2,...,Rk},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赖集。无损联接就是指R中每一个满足F的关系r(也就是一个关系实例)都有r=πR1(r)|X|πR2(r)...|X|πR3(r),即r为它在Ri上的投影的自然联接。最简单的理解,也就是说,分解后的关系自然连接后完全等于分解前的关系,则这个分解相对于F是无损联接分解。

设R的分解为ρ={R1,R2},F为R所满足的函数依赖集,则分解ρ具有无损联接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R1∩R2→(R1-R2)

R1∩R2→(R2-R1)

也就是说,分解后的两个模式的交能决定这两个模式的差集,即R1、R2的公共属性能够函数决定R1或R2中的其他属性,这样的分解就必定是无损联接分解。

3、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识记)

在分解过程中,要求模式分解的无损联接是必要的,只有无损联接分解才能保证任何一个关系能由它的那些投影进行自然联接得到恢复。

同时,分解关系模式时还应保证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模式中保持不变,这就是保持函数依赖的问题。也就是所有分解出的模式所满足的函数依赖的全体应当等价于原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数据库中数据的语义完整性不受破坏。

四、关系模式的范式(领会)

1、1NF、2NF、3NF、BCNF的定义:

1NF:第一范式。

即关系模式中的属性的值域中每一个值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值。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都是第一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模式是属于第一范式的数据库模式。

比如有一个关系串讲笔记={作者,课程},若有这样几行记录:

作者课程

晓津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阿猫网络与通信

这时的第一条记录就表示本关系模式不是1NF的,因为课程中的值域还是可以分解的,它包括了两门课程,如分为:

作者课程

晓津数据结构

晓津数据库原理

就成为第一范式的关系模式。

2NF:第二范式。

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为第二范式模式。

在这里要先了解"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候选键"这三个名词的含义。

候选键就是指可以唯一决定关系模式R中某元组值且不含有多余属性的属性集。

非主属性也就是非键属性,指关系模式R中不包含在任何建中的属性。

设有函数依赖W→A,若存在X W,有X→A成立,那么称W→A是局部依赖,否则就称W→A是完全函数依赖。

在分析是否为第2范式时,应首先确定候选键,然后把关系模式中的非主属性与键的依赖关系进行考察,是否都为完全函数依赖,如是,则此关系模式为2NF。如果数据库模式中每个关系模式都是2NF的,则此数据库模式属于2NF的数据库模式。

3NF:第三范式。

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为第三范式的模式。

这里首先要了解传递依赖的含义:在关系模式中,如果Y→X,X→A,且X不决定Y和A不属于X,那么Y→A 是传递依赖。

注意的是,这里要求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候选键。

BCNF:这个范式和第三范式有联系,它是3NF的改进形式。若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这种关系模式就是BCNF模式。

纵观四种范式,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BCNF 3NF 2NF 1NF

1NF

↓消去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2NF

↓消去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3NF

↓消去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BCNF

5、分解成BCNF模式集的算法(识记)

对于任一关系模式,可找到一个分解达到3NF,且具有无损联接和保持函数依赖性。而对于BCNF分解,则可以保证无损联接但不一定能保证保持函数依赖集。

无损联接分解成BCNF模式集的算法:

(1)置初值ρ={R};

(2)如果ρ中所有关系模式都是BCNF,则转(4);

(3)如果ρ中有一个关系模式S不是BCNF,则S中必能找到一个函数依赖集X→A有X不是S的键,且A不属于X,设S1=XA,S2=S-A,用分解S1,S2代替S,转(2);

(4)分解结束。输出ρ。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在于(3)步,判断哪个关系不是BCNF,并找到X和A。这里,S的判断用BCNF的定义,而X不是S的键则依靠分析。

6、分解成3NF模式集(识记)

算法:

(1)如果R中的某些属性在F的所有依赖的左边和右边都不出现,那么这些属性可以从R中分出去,单独构成一个关系模式。

(2)如果F中有一个依赖X→A有XA→R,则ρ={R},转(4)

(3)对于F中每一个X→A,构成一个关系模式XA,如果F有有X→A1,X→A2...X→An,则可以用模式XA1A2...An 代替n个模式XA1,XA2...XAn;

(4)w分解结束,输入ρ。

这个过程的重点是这一句"对于F中每一个X→A,构成一个关系模式XA",这使我们的分解十分容易,然后依据合并律(合并律:如果X→Y和X→Z成立,那么X→YZ成立)将有关模式合并即得到所需3NF模式。7、模式设计方法的原则(识记)

关系模式R相对于函数依赖集F分解成数据库模式ρ={R1,R2...Rk},一般具有下面四项特性:

ρ中每个关系模式Ri上应具有某种范式性质(3NF或BCNF)

无损联接性。

保持函数依赖集。

最小性,即ρ中模式个数应最少且模式中属性总数应最少。

一个好的模式设计方法应符合下列三条原则:

表达性

分离性

最小冗余性

8、多值依赖。简单了解一下。

第五章_数据库设计

与上一章不同,本章的实用性较强,详细讲述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重点是概念设计中ER模型的设计方法,逻辑设计中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

一、数据库设计概述(识记)

1、软件生存期:是指从软件的规划、研制、实现、投入运行后的维护、直到它被新的软件所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它包括六个阶段:(规需设编试运维)

(1)规划阶段

(2)需求分析阶段

(3)设计阶段

(4)程序编制阶段

(5)调试阶段

(6)运行维护阶段

2、数据库系统生存期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也是一项软件工程,称为数据库工程,数据库应用系统也有生存期的概念,通常包括七个阶段:

(1)规划阶段

(2)需求分析阶段

(3)概念设计阶段

(4)逻辑设计阶段

(5)物理设计阶段

(6)实现阶段

(7)运行维护阶段

3、数据库设计方法学

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应该能在合理的期限内,以合理的工作量产生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规划、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二、规划(识记)

数据设计中的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可性性分析,确定数据库系统在组织中和组织中和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三、需求分析(识记)

需求分析阶段应对系统的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用户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需求,并把这些要求写成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都能够接受的文档。

确定用户需求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的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个人访问得到。还应了解系统将来要发生的变化,充分考虑系统的可能的扩充和变动,使系统设计更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需求分析的步骤大致分为三步:即需求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评审。

数据字典: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它提供对数据库数据描述的集中管理。它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过程。

四、概念设计(识记)

1、概念模型:可以看成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在设计数据库系统时,要把现实世

界的事物通过认识和抽象转换为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机器世界的数据模型。

2、概念设计的主要步骤:分三步完成:(1)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概念模式;(2)将局部概念模式综合成全局概念模式;(3)评审。

3、数据抽象:数据抽象的两种形式:聚集和概括:

聚集:其数学意义就是笛卡尔积的概念,通过聚集,形成对象之间的一个联系对象。如有一些对象:"老师,课程,班级,上课时间",通过聚集可以得到一个联系对象"课程表"。聚集表示的是"is_part_of"的关系。

概括:是从一类其他对象形成一个对象。如有桃树、李树、杏树等对象,我们通过概括或以得到一个对象"树"。概括表示的是"is_a"的关系,如"李树"是一种"树"。

4、基本ER模型的扩展(领会)

ER(实体联系)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的主要成份是实体、联系和属性。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义。需要扩展ER模型的概念才能更好地模拟现实世界。

依赖联系:在现实世界中,有些实体对一另一些实体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即一个实体的存在必须以另一实体的存在为前提。前者就称为"弱实体",如在人事管理系统中,职工子女的信息就是以职工的存在为前提的,子女实体是弱实体,子女与职工的联系是一种依赖联系。在ER图中用双线框表示弱实体。用箭头表示依赖联系。

子类:在现实中,存在某个实体类型中所有实体同时也是另一实体类型中的实体,此时,我们称前一实体类型为者的子类,后一实体类型称为超类。子类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继承性。在ER图中,超类用两端双线框表示,并用加圈的线与子类相连。

5、ER模型的操作(领会)

ER模型在数据库概念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变换,包括实体类型、联系类型和属性的分裂、合并和增删等。

实体类型的分裂包括垂直分割、水平分割。

注意在垂直分割时,键必须在分裂后的每个实体类型中出现。在联系类型合并时,所合并的联系类型必须是定义在相同的实体类型中。

6、采用ER方法的数据库概念设计(领会)

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分成三步进行:

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

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全局ER模式

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

五、逻辑设计

1、概念设计的结果是得到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式。而逻辑设计的目的是把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式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库模式和外模式)。

第六章_数据库保护

本章不是重点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保护的四种措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完整性和安全性。了解这些内容及其在SQL语言中的实现方式。

一、数据库的恢复(领会)

1、事务的概念:事务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什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以BEGIN

TRANSACTION语句开始,以COMMIT(提交)语句或ROLLBACK(回退或撤消)语句结束。

一个程序的执行可通过若干事务的执行序列来完成。

2、事务的性质: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称为事务的ACID性质。

通过教材的例子来理解事务的性质。

3、故障类型和恢复方法

故障类型恢复方法

事务故障应用程序自动进行恢复

系统故障重新启动时则恢复子系统将所有非正常终止的事务回退,恢复到正确状态。

介质故障通过DBMS把其他务份磁盘或第三级介质中的内容再复制回来

4、恢复的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法

恢复的基本原则很简单,就是"冗余",即数据的重复存储。

实现方法有:

(1)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复制或转储(dump)。注意几个概念:静态转储、动态转储、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

(2)建立"日志"文件。

(3)恢复。发生故障时有两种处理方法,如数据库已破坏,则由DBA装入最近备份的数据库然后利用"日志文件"执行REDO(重做)操作。如数据库未被损坏,但某些数据不可靠,则系统会自动执行UNDO操作恢复数据。

5、运行记录优先原则(即先记录,再更新,先记完,再结束)

(1)至少要等相应的运行记录已经写入"日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往数据库在写数据。

(2)直到事务的所有运行记录都已写入运行"日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完成"END TRANSACTION"处理。6、SQL中的恢复操作,可上机观察。

二、数据库的并发控制(领会)

1、并发控制带来的三类问题:

(1)丢失更新的问题

(2)不一致分析问题

(3)"脏数据"的读出。(在数据库技术中,未提交的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为"脏数据"。)

2、为解决并发控制带来的问题,通常要采用封锁(locking)技术,常用的封锁有:排它型封锁(X封锁)和共享型封锁(S封锁)两种。

X封锁的规则称为PX协议,其内容为:任何企图更新记录R的事务必须先执行LOCK

X(R)操作,以获得对该记录进行寻址的能力,并对它取得X封锁。如果未获得X封锁,那么这个事务进入等待状态,一直到获准X封锁,事务继续进行。

简记为:先锁X,再执行,取不到,就等待。

PXC协议:它由PX协议及一条规则"X封锁必须保留到事务终点(COMMIT或ROLLBACK)"组成。

S封锁的规则称为PS协议:其内容为:任何要更新记录R的事务必须先执行LOCK

S(R)操作,以获得对该记录寻址的能力并对它取得S封锁。如果未获准S封锁,那么这个事务进入等待状态,一直到获准S封锁,事务才继续进行下去。当事务获准对记录R的要封锁后,在记录R修改前必须把S封锁升级为X封锁。

简记为:先锁S,再执行,锁不到,就等待,若要修改则升X。

PSC协议:由PS协议和"将S封锁保持到事务终点"组成。

3、活锁:是指某个事务永远处于等待状态,得不到执行的现象。避免活锁的方法是采用"先来先服务"策略。死锁:有两个或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才能继续执行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就是死锁。

解除死锁的方法是由DBMS中的"死锁测试程序"来检查,如发现死锁则牺牲一个事务,并做回退操作,解除它的所有封锁。

4、两段封锁法(识记)

两段封锁协议规定所有事务都要遵守下列规则:(1)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要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2)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针对课本的例子来理解。

三、数据库的完整性(领会)

1、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数据库中数据发生错误,往往是由非法更新引起的。

数据库完整性是通过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实现的,它有两个功能:

(1)监督事务的执行,并测试是否违反完整性规则。

(2)如有违反,则采取恰当的操作,如拒绝、报告违反情况,改正错误等方法进行处理。

数据库完整性子系统是根据"完整性规则集"

工作的,这些完整性规则包括:域完整性规则、域联系的规则、关系完整性规则(一个比一个大)

2、SQL中的完整性约束

在SQL中,表达完整性约束的规则有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属性值约束和全局约束等多种形式。

主键约束:可用主键子句或主键短语PRIMARY KEY 来定义。

外键约束:可用外键子句来定义如FOREIGN KEY (S#) REFERNCE S(S#)

属性值约束:包括非空值约束(NOT NULL)和基于属性的检查子句(CHECK) 及域约束子句如CREAT DOMAIN AGE SMALLINT CHECK (value>10)

全局约束:包括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CHECK)和断言(CREATE ASSERTION 断言名CHECK 条件)。

四、数据库的安全性(识记)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的泄漏、非法更改和破坏。

1、安全性级别:包括环境级、职员级、OS级、网络级和数据库系统级。

2、用户或应用程序使用数据库的方式称为权限,权限的种类:

访问数据权限:读、插入、修改、删除四种

修改数据库模式权限:索引(创建或删除索引)、资源(创建新关系)、修改(增删关系结构属性)和撤消权限(撤消关系)

3、权限的转授与回收:画一个权限图,只要根结点到用户结点之间存在一条路径,那么它就有权限,回收时就是删去某些路径。

4、SQL中的安全性控制

SQL中有两个安全机制:一是视图机制、二是授权子系统。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是虚表,视图定义后可以像基本表一样用于查询和删除,但其更新操作(增、删、改)会受到限制。

视图机制把用户可以使用的数据定义在视图中,这样用户就不能使用视图定义外的其他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性。视图机制使系统具有三个优点:数据安全性、数据独立性和操作简便性。

授权机制可以保证用户只能进行其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6、数据加密可更好地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加密算法给把源文变为密文来实现。常用的加密算法有"替换方法"和明键加密法。

同时,为保证数据库的安全,也应注意自然环境的安全性。

第七章_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本章为非重点章,介绍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查询处理、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分布式系统等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扩展知识面,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个简单的了解。全部内容的学习要求为达到识记层次。

一、概述

1、分布式DBS:是指数据存放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场地的计算机中,每一场地都有自治处理能力并完成局部应用;而每一场地也参与(至少一种)全局应用程序的执行,全局应用程序可通过网络通信访问系统中的多个场地的数据。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位置透明性和复制透明性,使用户看到的系统如同一个集中式系统。

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

(1)具有灵活的体系结构

(2)适应分布式的管理和控制机构

(3)经济性能优越

(4)系统的可靠性高、可用性好

(5)局部应用的响应速度快

(6)可扩展性好,易于集成现有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缺点:

(1)系统开销大,主要花在通信部分

(2)复杂的存取结构,原来在集中式系统中有效存取数据的技术,在分成式系统中都不再适用

(3)数据的安全生和保密性较难处理。

5、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为三类:同构同质型DDBS,同构异质型DDBS,异构DDBS。

同构同质型DDBS:是指各个场地都采用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型,并且是同一型号数据库管理系统。

同构异质型DDBS:是指各个场地都采用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型,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不同型号的。

异构型DDBS:是指各个场地的数据模型是不同的类型。

二、体系结构

1、分布式数据存储,从数据分配和数据分片两个角度考察。

数据分配是指数据在计算机网络各场地上的分配策略。包括:

集中式:所有数据均安排在同一个场地上。

分割式:所有数据只有一份,分别被安置在若干个场地。

全复制式:数据在每个场地重复存储。

混合式:数据库分成若干可相交的子集,每一子集安置在一个或多个场地上,但是每一场地未必保存全部数据。

数据分片是指数据存放单位不是全部关系,而是关系的一个片段。也就是关系的一部分。包括:

水平分片:按一定的条件把全局关系的所有元组划分成若干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为关系的一个片段。垂直分片:把一个全局关系的属性集分成若干子集,并在这些子集上做投影运算,每个投景为垂直分片。混合型分片:将水平分片与垂直分片方式综合使用则为混合型分片。

2、分布式DBS的体系结构分为四级:全局外模式、全局概念模式、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

3、分布透明性指用户不必关系数据的逻辑分片,不必关心数据物理位置分配的细节,也不必关系各个场地上数据库数据模型。分布透明性可归入物理独立性的范围。包括三个层次: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和局

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4、DDBMS(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主要功能有:

(1)接受用户请求,并判定把它送到哪里,或必须访问哪些计算机才能满足该请求。

(2)访问网络数据字典,或者至少了解如何请求和使用其中的信息。

(3)如果目标数据存储于系统的多个计算机上,就必须进行分布式处理。

(4)通信接口功能,在用户、局部DBMS和其他计算机的DBMS之间进行协调。

(5)在一个异构型分布式处理环境中,还需提供数据和进程移植的支持。这里的异构型是指各个场地的硬件、软件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DDBMS组成:应包括以下四个子系统:

查询子系统

完整性子系统

调度子系统

可靠性子系统

5、对于分布式系统,压倒一切的性能目标是使通过网络传送信息的次数和数据量最小。

三、分布式查询处理

为了达到性能目标,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采用基于半联接的查询优化策略。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如果以整个关系传输,然后将关系与另一场地关系进行联接,则传输数据量大,而在联接时并非每个数据都参与操作或有用,因此,考虑到不参与操作的值或无用的值不必经网络来回传输,则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这就是基于半联接的查询优化策略的基本思想。

四、客户/服务器式DBS

1、客户/服务器式DBS是在客户/服务器计算机网络上运行的DBS,这个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些计算机扮演客户,另一些计算机扮演服务者(即客户机/服务器)。客户/服务体系结构的关键在于功能的分布。一些功能放在客户机(前端机)上运行,另一些功能则放在服务器(后端机)上执行。

2、客户/服务器式的分布式DBS中,把DBMS软件分成两级:客户级和服务器级。如某些场地可能只运行客户机软件,某些场地可能只运行专用的服务器软件,而在有一些场地可能客户机软件和服务器软件都运行。

3、在典型的分布式DBMS中,软件模块分成以下三级:

(1)服务器级软件:负责场地的局部数据管理

(2)客户机软件:负责进行分布式管理,从数据字典中获取数据分布的信息,并处理涉及多场地的全局查询。

(3)通信软件:负责提供各场地间的数据传输。

第八章_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本章不是重点章,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两类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仅此而已。

一、数据模型的演变过程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70年代流行的层次、网状DBS。第二代DBS是80年代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但是这两代数据库不能适应新的应用需要:

多媒体数据

空间数据

时态数据

复合对象

新一代的数据库系统从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结构的角度出发。形成两种风格,一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OODBS),另一种是"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S)

二、嵌套关系和复合对象

关系模式中的数据结构层次是"关系---元组---属性"而属性类型是一些基本的数据类型。元组是属性值的有序集合,关系是元组的无序集合,关系具有规范化结构(1NF).因此,传统关系模型称为"平面关系模型"。

若允许关系的属性值又可以是关系,而且可以嵌套,形成非1NF关系,则形成嵌套关系模型。

若进一步放宽限制,允许关系中的属性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结构类型(元组类型)或集合类型(即关系类型)。则形成复合对象模型。

三、对象关系数据库

在传统的关系数据模型基础上,提供元组、数组、集合一类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以及处理新的数据类型操作的能力,这样形成的数据模型称为"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基于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的DBS称为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S)。

三、面向对象数据库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OOPL)

C++基础上进行扩充,引入数据库技术,能操作持久数据,处理数据库。形成持久化C++系统。也就是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自考-互联网数据库-填空

1.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2.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是关系 3.删除索引时,系统会同时从数据字典中删去有关该索引的描述 4.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和共享锁 5.UNIQUE约束主要被用来确保不受主键约束的列上的数据唯一性 6.在Oracle标准服务器中,角色的概念是一组权限的集合 7.在SELECT语句中用DISTINCT消除指定列中的重复值 8.完成以下SQL语句以删除personal表的name_index索引:DROP INDEX name_index 9.元数据的主要目的是指明仓库中数据移动变化的来路,从而使仓库管理者可以知道仓库中任何数据项的历史 10.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两个条件 11.关系可以有三种类型:基本关系,查询表和视图表 12.建立数据库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定义一些基本表,SQL语言使用CREATE TABLE 语句定义基本表 13.事务具有四大特征: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14.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类: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15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过程是通过对关系模式的分解来实现的 16.JDBC是一套API集合,该集合设置了许多允许Java程序连接数据库的框架17.ASP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因此访问这些以,asp为后缀的文件时,不能用实际的物理路径,只能用其虚拟路径 18.在实际应用中,多媒体数据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扩充关系模型,语义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19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20.在允许空值的数据字段中,用关键字NULL表示空值 21.笛卡尔积可表示为一个二维表,表中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22.字符"-"(下划线)表示的是可以和任意的单个字符匹配 23.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代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部码或外码 24.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相容性 25.数据分布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访问的局部性 26.表示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唯一的数据记录的SQL语句是UNIQUE 27.删除视图(view_name)的语法是:DROP VIEW view_name 28.如果一个分解保持了函数依赖,则它可以减轻或解决各种异常情况 29.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30E.F.Codd提岀的ALPHA语言是一种典 型元组关系演算语言 31.SQL语言中,用于排序的是ORDER BY 子句 32在VBscript中,过程被分为两类:Sub 过程和Funcition过程 33.写岀往数据表 Student(Sname,Sno,Sage)插入一条记 录(…张骏?,…2002101?,…19?)的SQL语 句:Insert into Student(Sname,Sno,Sage)Values(‘张 骏’,‘2002101’,‘19’) 34.在各种数据依赖关系中,函数依赖是 最基本的一种依赖 35.审计是一种事后监视的措施,即跟踪 数据库的访问活动,以发现数据库的非 法访问,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 36.数据库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将整个设 计过程中把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密切结 合起来 37.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 系 38.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是系统正式运 行后最重要的维护工作之一 39.在关系模式R(S,SN,D)和K(D,CN,NM) 中,R的主码是S,K的主码是D,则D在R中 称为外码 40.对于函数依赖X→Y,如果Y是X的子 集,则称X→Y为平凡函数依赖 41.在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年龄, 性别)中,若要求“学号不能为空”,则 该约束属于对空值的约束 42.在关系代数中,θ连接是从两个关系 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 的元组 43.ISAPI规范调用有两个入口点进入 ISAPI DLL,分别是 GetExtensionVesion()函数和 HttpExtensionPro()函数 44.在VBScript中只支持Varia n变量类 型 45.在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字典中,前缀 为ALL的视图为扩展的用户视图 46并行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并行 计算技术结合的产物 47.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用户不必关 系数据分布的细节,这种性质称为分布 透明性 48.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的逻 辑结构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 49.根据关系数据模型的性质要求,同一 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50.DBMS执行CREATE VIEW语句的结果只 是把对视图的定义存入数据字典,并不 执行其中的SQL语句 51.将2NF的关系模式转变为3NF的关系 模式,是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 函数依赖 52.E—R图一般在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 计阶段使用 53.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 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 部分 54.在视图集成中消除冗余主要采用分 析方法,即以数据字典和数据视图为依 据,根据数据字典中关于数据项之间逻 辑关系的说明来消除冗余 55.URL正确的含义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56.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有:事 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 和介质故障 57.在关系代数运算中,并,差,投影, 选择和笛卡尔积为基本的运算 58.ASP所用的脚本语言是VBScript或 JavaScript 59.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 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60.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是采用封锁机 制 61.物理结构设计是设计DB的物理结构, 主要包括DB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62.一个API是驻留在Web服务器上的程 序代码,它扩展了服务器的性能 63.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形成了知识库系统和主动数据库系统 64.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 统(或DBMS) 65.在并行处理中,若干事物相互等待对 方释放封锁,称为系统进入死锁状态 66关系模型是一种以数学理论为基础 而构成的数据模型,把数据看成一张二 维表 67.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 某种约束条件 68.关系模型R分解成数据库模式ρ= {R1,R2,L,Rk}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数 据冗余和操作异常现象。 69 avg()函数是以一个数字列为计 算列求平均值。 70通常情况,顾客购物的订单和订单明 细间是1对多的联系 71.删除表命令是:drop table 72.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是最重要的数 据依赖。 73.数据转储是数据库恢复中采用的基 本技术。 74.JDBC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即支持两层 模型也支持三层模型 7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封 装和可扩展性 76.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 联系的方法 77.非关系模型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基本层次联系 78.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采用集合操作方 式 79.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库支 持的数据语言来实现 80.规范设计法从本质上看仍然是手工 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过程迭带和逐 步求精 81.VBScript的内置函数Ltrim()的作 用是删除字符串左边的空格 82.OODB语言一般具备的功能包括:对 象的操纵、类的定义与操作、操作/方法 的定义

自考互联网数据库重点考点

互联网数据库 第一章绪论 1.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量小,易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 4 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 5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2.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盒完整性约束三个要素构成a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征b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征c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简介 3.关系数据语言分为三类:a关系代数语言如ISBL b 关系演算语言分为元祖关系演算语言APLHA QUEL和域关系演算语言QBE c 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SQL 关系模型中三种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关系代数用到的运算符:集合运算符专门的关系运算符算术比较符逻辑运算符 关系的三种类型基本类型(基本表)查询表和视图表 基本表是实际存在的表,是实际储存数据的逻辑表示 查询表是查询结果对应的表 视图表则是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的区别:关系数据库只有表这一种数据结构,非关系数据库有其他数据库结构和其他操作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五部分组成R(U,D,DOM,F) R关系名U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D 为属性组U 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 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 F 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的特点1综合统一2 高度非过程化 3 面向集合的操纵方式 4 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 种使用方式 5 语言简洁,易学易 用。 连接查询:查询同时涉及到两个 以上的表,包括等值连接自然 连接非等值连接自身连接外 连接复合条件连接查询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关系分解的三个定义:1 分解具 有无损连接性 2 保持函数依赖 3 既要具有无损连接性又要保 持函数依赖 BCNF 关系模式具有的性质:1 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 于每个候选码 2 所有主属性都 完全函数依赖于每个不包含它的 候选码 3 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 数依赖于非码的任何一组属性。 第五章数据库保护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功能:1 数据库恢复 2 并发控制 3 安全 性保护 4 完整性保护 审计是一种事后监视的措施, 跟踪数据库的访问活动,以发现 数据库的非法访问以达到安全防 范的目的。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 确性一致性相容性。 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制的功 能:1定义功能 2 检查功能 3 如果发现用户的数据请求使数据 违背了完整性约束,则采取一定 动作来保证数据完整性。 封锁就是事物T可以向系统发出 请求,对某个数据对象加锁,于 是事物T对这个数据对象就有一 定控制,分为排他锁和共享锁 第六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项数据描 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 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 果。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 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 个部分。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 成单位。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为一个给定 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 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阶段:1 需求分析 阶段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3 逻 辑结构设计阶段 4 物理设计阶 段 5 实施阶段 6 运行和维护阶 段 需求分析的任务:通过详细调查 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 解原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 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 新系统的功能,调查的重点是数 据和处理,通过调查,收集和分 析,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 求 1 信息要求 2 处理要求 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概念结构的特点:1能真实充分 的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之间 的联系 2 易于理解 3 易于修改 4 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 数据模型转换 第七章基于web数据库技术概 述 ACTIVEX的优点:1 是一种分 布式对象技术,能保护开发者以 往的投资 2 是一种开放技术,包 容了现有标准又提供第三方开发 接口 缺点:1控件体积大,不利于下 载 2 兼容性差,只支持 windows 脚本是一种能够完成某些特殊功 能的小程序段,不被编译,逐行 被解释 第八章JDBC 基于java的数据 库连接 JDBC 基本功能:1 建立与数据 库的连接 2 发送sql语句3 处 理结果 第九章ASP与ADO数据库连接 ASP的特点1 使用简单脚本语 言开发简单 2 源程序无需编译 链接,可直接执行,运行于各种 操作环境 3 代码的执行与浏览 器无关,更好的兼容性 4 ASP源 程序不会传到浏览器,保护知识 产权 5 可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 来产生客户端的脚本。 ASP有5个内置对象,可以被asp 脚本直接使用 1REQUEST 2 RESPONSE 3 SERVER 4 SESSION 5 APPLICA TION ADO重要的接口Connection Error Command Parameter RecordSet Field 第十章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第十一章数据库新技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 支持模块化设计和软件重用的实 际可行的编程方法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 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相结 合的产物,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封装和可拓展性 面向对象数据库语言主要包括对 象定义语言和对象操纵语言,对 象操纵语言中一个重要子集是对 象查询语言。Oodb一般应具备 下列功能:1类的定义与操纵 2 操作/方法的定义 3 对象的操纵 一个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数据库系 统满足的条件:1支持一核心的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2 支持传统 数据库系统所有的数据库特征。 Oodb的特点:1扩充数据类型2 支持复杂对象 3 支持继承的概 念 4 提供通用的规则系统。 并行数据库系统是在并行机上 运行的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数据 库系统 并行数据库系统的目标 1 高性 能 2 高可用性3 可扩充性 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技术与数 据库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 数据库。 多媒体的建模方法:1 扩充关系 模型 2 语义模型 3 面向对象模 型 知识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人工 智能技术结合的产物。 第十二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组数据组成, 这组数据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 同计算机上,网络中的每个结点 具有独立处理的能力,可以执行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互联网数据库历年试卷试题真题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互联网数据 库历年试卷试题真题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互联网数据库历年试卷试题真题.doc 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互联网数据库试题 课程代码:009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A.关系模型B.运算模型 C.网状模型D.层次模型 2.在CGI程序中,若使用GET方法传递参数,用来传递查询条件的环境变量是() A.QUERY-STRINGB.CONDITION-STRING C.CONTENT-STRINGD.ENV-STRING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4.在SQL语言中,与X BETWEEN 10 AND 20等价的表达式是() A.X>10 AND X<20B.X>=10 AND X<20 C.X>10 AND X<=20D.X>=10 AND X<=20 5.某个E-R图中有5个实体型,2个1∶n联系和2个m∶n 联系,则该E-R图转换的关系模式个数至少是()A.5个B.7个 C.8个D.9个 6.若关系模式R(V,F)中的每一个决定属性集都包含候选码,则R属于() A.2NFB.3NF C.BCNFD.4NF 7.若事务T对数据R已加X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R()A.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B.不能加S锁可以加X锁C.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D.不能加任何锁 8.在目前的并行数据库体系结构中,可扩充性最高的是() A.SMB.SD C.SND.SK 9.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是指数据库的() A.完整性B.安全性

#《互联网数据库》串讲资料

《互联网数据库》串讲笔记 §1 1.数据库技术是随着数据管理地需要而产生地.数据处理地地核心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指地是对数据地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 2.数据管理技术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3.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进行管理、基本上没有文件概念、数据不共享 4.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已经多样化、数据地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缺点有:数据共享性差,数据冗余度大;数据和程序缺乏独立性 5.数据库管理阶段: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4)统一地数据管理和控制:数据地安全性保护、数据地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 <5)数据地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DB:数据库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互联网数据库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互联网数据库试题 课程代码:009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SQL语句中,属于数据控制的语句是() 、DROP、DELETE、ALTER 、REVOKE 、UPDATE、DELETE、INSERT 、DROP、ALTER 2.在关系数据库中,规范化理论的引入是为了() A.解决插入、删除、更新异常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JDBC异常类JDBC接口类 JDBC类JDBC控制类 4.设有关系W(工号,姓名,工种,定额),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则下列选项 中 正 确 的 是 (

)(工号,姓名),W2(工种,定额) (工号,定额),W2(姓名,工种) (工号,工种,定额),W2(工号,姓名) (工号,姓名,工种),W2(工种,定额) 5.下列关于AS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是一种动态网页编程语言是服务器端脚本环境 是跨平台的的源程序会传递到客户端执行 6.能真正实现平台无关性的Web数据库技术是() 7.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流图表达的是() A.数据和数据结构的关系 B.数据和算法的关系 C.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 D.数据和通信的关系 8.在CGI程序中,若使用POST方法,则用来确定参数长度的环境变量是 ()

9.构成Web超链网状结构的数据文件主要是() A.以INDEX编码的二进制程序文档 B.以INDEX编码的HTML文本文档 C.以HTML编码的ASCI II文本文档 D.以HTML编码的二进制程序文档 1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A.屏蔽和可重用性 B.封装和可扩展性 C.封装和模块化特性 D.屏蔽和过程划分特性 11.下列关于关系数据库中型和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关系模式是值,关系是型 B.关系模式是型,关系的逻辑表达式是值 C.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 D.关系模式的逻辑表达式是型,关系是值 的体系结构是() A.两层B/S结构 B.两层C/S结构 C.三层B/S结构 D.三层C/S结构 的是() 13.下列对DDBMS的分类中,错误 .. A.全局控制集中的DDBMS B.全局控制部分分散的DDBMS C.全局控制分散的DDBMS D.局部控制分散的DDBMS Sybase开发工具的是() 14.下列不属于 ... ++ Designer 15.若事务T对数据R已加X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R() A.只能加X锁 B.不能加任何锁

27037 本科自考英语语言学概论精心整理 Chapter 4 Phonology

Chapter 4 Phonology(音位学) 4.1 phonetics and phonology: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区分 Bot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re concerned with speech.语音学和音位学都士对语音的研究。 定义区别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percep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生产、感知和物理性质的。 -Phonology studies how speech sounds are combined,organized,and convey meanings in particular languages.研究语音如何在在特定的语言中结合、组织和表达含义。 ---Phonology is language-specific.it is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organized and used in natural languages.音位学是特定于语言的。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中的声音是如何组织和使用的。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speech sounds while phonology is a study of the sound syst em of a language.语音学是一个研究语音的然后音位学是研究一种语言的声音系统的学科。 4.2 Phonemes,phones and allophones 音位、音子、音位变体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phonological systems.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定义: ①Phones are the smallest identifiable phonetic unit or segment found in a stream of speech. 音子就是在连续的发音中可辨认的最小语音单位或片段。 ②Allophones are the phones which represent a phoneme in a language and cannot change word meaning by substituting any of the set for another.音位变体是指代表语言中音位的音子,即使以一个取代另一个也不改变词义。 ③Phonemes are the minimal distinctive units in the sound system of a language.音位是语言系统中最小的独特的单位。 Allophones are the realization of a particular phoneme while phones are the realizatio n of phonemes in general.音位变体是一个特定音素的认知而音子则是一般的音素。 4.3Minimal pairs 最小对立体 The phonologist is concerned with what difference are significant or technically speaki ng, distinctive. Minimal pair---a pair of words which differ from each other by one sound. Three conditions(情况): 1)the two froms are different in meaning意义不同 2)the two forms are different in one sound segment声音片段不同 3)the different sounds occur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the two words.不同声音发生在两个单词的相同位置 Minimal set: a group of words can satisfy(满足)the three conditions . Minimal pairs help determine phonemes. 最小对立体用来定义音位。 4.4 identifying phonemes 识别音素 4.4.1 contrastive distribution,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and free variation 对比分布,互补分布和自由变异 The distribution of a sound refers to the collective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 sound concerned may appear.一个声音的分布是指其有关的声音可能出现的集体环境。 1)contrastive distribution对比分布 If two or more sounds can occu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on

全国自考互联网数据库模拟试卷

全国自考互联网数据库模拟试卷

全国自考互联网数据库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以下属于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是() A. 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C.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D. 概念模型 答案:A 2. 数据字典表示的是() A. 系统中各类逻辑定义的集合 B. 系统中各类逻辑描述的集合 C. 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 D. 系统中各类数据结构的集合 答案:C 3. 在CGI程序参数的传递中,和POST方法比较起来,GET方法具有的特点是() A. GET方法比POST方法安全 B. GET方法比POST方法快 C. GET方法不如POST方法快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4. ASP默认为主要使用的Script语言是() A. VBScript B. JavaScript C. LiveScript D. AppletScript 答案:A 5. 构成Web超链网状结构的数据文件主要是() A. 以INDEX编码的二进制程序文档 B. 以INDEX编码的HTML文本文档 C. 以HTML编码的ASCII文本文档 D. 以HTML编码的二进制程序文档 答案:C 6. 元组所对应的是() A. 表中的一行 B. 表中的一列 C. 表中的一个元素 D. 位于表顶端的一行元素 答案:A 7. SQL语言中,内模式对应于()

A. 视图和部分基本表 B. 基本表 C. 存储文件 D. 物理磁盘 答案:C 8. 若要求分解保持函数依赖,那么模式分解一定能够达到() A. 2NF B. 3NF C. BCNF D. 1NF 答案:B 9. 成员Java.sql.DataTruncation属于JDBC中的() A. Java JDBC异常类 B. Java JDBC接口类 C. Java JDBC数据传输类 D. 普通Java JDBC类 答案:A 10. 以下名词哪个与“参照关系”等同() A. 逻辑关系 B. 目标关系

互联网数据库

一、选择题 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如下哪项实现的()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D、值域 数据库技术人工管理阶段的时间段是() A、60年代中期以前 B、50年代中期以前 C、从70年代至90年代 D、90年代以后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A、互不相关的 B、互相关联的 C 、长度可变的D、不可分解的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它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URL正确的含义是() A、网络协议 B、统一资源定位器 C、Internet节点 D、网络资源 在两段协议中,事务分为两个阶段,它们是() A、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 B、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并行阶段 C、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 D、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两层映象的作用是提高() A、数据的一致性 B、数据的独立性 C、数据的完整性 D、操作的可行性 实体完整性规则是指关系中() A、元组值不允许空 B、属性值不允许空 C、主码值不允许空 D、外码值不允许空如果关系R中有3个属性4个元组,关系S中有5个属性3个元组,则R×S的属性个数和元组个数分别是() A、8和7 B、8和12 C、15和7 D、15和12 ADO中可更新记录且能看到其他用户更新记录集的游标称为() A、动态游标 B、关键集游标 C、静态游标 D、向前浏览游标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需要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设有关系W(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正确的答案是() A、W1(学号,姓名),W2(课程名,成绩) B、W1(学号,姓名,课程名),W2(姓名,成绩) C、W1(学号,姓名,成绩),W2(课程名,成绩) D、W1(学号,姓名),W2(学号,课程名,成绩) 实体和属性的关系是( ) A、一个属性对应于若干个实体 B、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C、一个属性包含若干个实体 D、一个实体仅可以由一个属性来刻画 以下关于外码和相应的主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外码并不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 B、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相同 C、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而且唯一 D、外码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但不一定唯一 用来记录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的是()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答: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答:语言客观存在形式是极其多样化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要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那样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研究对象长期不确定、不明确,或者研究对象太杂,范围太宽,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2011年7月自考互联网与数据库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互联网数据库试卷 课程代码:009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SQL中,存在量词EXISTS用来测试内层查询结果是否( C) A.有重复元组 B.有重复的列名 C.为非空 D.有空值 2.在两段锁协议中,事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A) A.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 B.获得封锁,也称为并行阶段 C.获得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 D.释放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 3.下列哪项不是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会带来的问题?(B) A.丢失修改 B.数据泄密 C.读“脏”数据 D.不可重复读 4.实体完整性规则是指关系中(B) A.元组值不允许为空 B.属性值不允许为空 C.外码值不允许为空 D.主属性值不允许为空 5.包含数据库系统中的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的是(A) A.外模式 B.概念模式 C.物理模式 D.存储模式 6.规定职工工资调整不得低于其原来工资,这种约束属于(B) A.静态列级约束 B.动态列级约束 C.静态元组约束 D.动态元组约束 7.下列关于ASP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A) A.ASP可以使用任何脚本语言 B.ASP应用程序无须经过编译 C.ASP的运行环境具有平台无关性 D.ASP是服务器端脚本环境 8.在OO模型中,类(class)是(D) A.实体的集合 B.数据类型的集合 C.表的集合 D.对象的集合 9.如果要统计网页的访问人数,可利用ASP中的(B) A.Request对象 B.Application对象 C.Server对象 D.Response对象 10.分布式环境的特点是(D) A.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小的计算机单元 B.根节点是计算单元,子节点都是信息终端 C.层次结构分明,核心层的计算机是计算单元,外围计算机是信息终端

2019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语义)

2019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语义) 第五章语义 1. 简答语言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答: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二是情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理解。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 2. 解释“语义”。 答: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3. 解释“语言意义” 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意义。 4. 解释“语境意义”。 答: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5. 解释“词义”。 答: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 6. 解释“词的理性意义”。

答: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理解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7. 解释“义素”。 答:义素是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8. 解释“义项”。 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9.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 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实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语素不但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 10. 简答义素和义项之间的关系。 答:一个词能够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上叫一个义项。现代语义学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原理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11. 简答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 答:词的理性意义因为概括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能够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能够称之为“科学意义”。 12. 简答义素分析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