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 q-?2010,Vol.18,No.1,1–9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 ? ?? *

M ?

oP

(? & q ?q ? , v?050091)

k g;Tl;,;T 9 g “?) 6” “ 6”φ\,?s? “?

) 6” “ b 6” ? ?R @ R ,?;T k?? A?L?D ,^/?d?2 ? ? ? R , ^? ?? ,?p ?) ? ?? ?& R? V @! ?“?) 6” “ 6” g ? ;T?R - g ? ?/R? ? я;T? ? @? )

g ; ;?) 6;?) ?;& R

ń B842

% Lakoff

“% W ”(ego-moving)<“ W ”(time -moving) ?? ? ? - "(Clark,1973;Lakoff &Johnson,1980;Gentner,2001)

“% W ” “% ”? t ? W , ? ? 78, ? ? )?- “ W ” ? ?? - ,"? ? “% ”, ? ?b 78, )?? ? ?- ǎ?- -W?? , / ? #?? ?“% W ”<“ě? W ”? ?? ) ,J? ?? ?- ??? ? ?, ?# ?9 < $ ? ?- ", ? ?- ? < ? - (- ? ? / ?v

-, ?# ) -

? 2009-03-27

?? & q\ /?W (W2007B21) -??# ,E-mail:zhangzhj_mail@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2275019.html,

J ? ?? ( ? ", ? ?- -?:< ? J? “% ???”<“ ???” ?, c ?? ?? ?? ?(Nú?ez,Motz,&Teuscher,2006;Bender,Bennardo,&Beller,2005) J ? - ? ,$ ?? ) ??<) ?, ?- .)

1% W< W

1.1% W< W ? ??

? - ??,“% W ”<“ W ” " ) ?#? ? 3 ? ???? " ? ?? (Gentner &Imai,1992;McGlone &Harding,1998), "? ? P- - ? ??

Boroditsky (2000) W??& (? ? ?" ? " 8-?? G , ) ? % W /ě? W

-2-? q-?2010?

? W ,? ? “?tǎ ? ? - , ? - ”- ?) ??( ) " ?, 73.1% )- - ? W % ? ?? ),“% W”? W ) #?) , ? ? “% W” ,?( ? - , # ? ǔ “ě? W”? W )?3 , ? ? “ W” ,?( ? ? W? ) ? < ǔ) ? - ? ? ?, ?? W ? #,3“% W” “ W” W ? ?)? ? ) ?" V - ??p ? – "- =), (“% W”<“ě? W”? ?? ? " 8-?? ,? ? " ? ? -W"? ? #,"_? “% W”? -W 0 ?? ? ǎ? “% W” ,?( ? ǔ- (Boroditsky&Ramscar, 2002)

? ?(?, ? ???- ??9? ?. , ??p

1.2% W< W ??

? – " ? ?? ????,3 , ?9 ??, 0 - ,# , ?9 ??, # - ?? ,?)? ?)? 0 " - $ “% W”<“ě? W”? ?? ? " (- ? ? 8-? (Boroditsky,2000)

( ?? -W 0 # ? ,Boroditsky?(2002) ο ?? ?? ?) - -? ? " ?,[ ? ? ("_? ?? -W) 0 ? ?0 - 0 ? ǎ? “% W” ?) ,?( ? ǔ? - ? ? -W $? 0 " - 3- ? ? ?, "_ “% W” ? -W, γ " ?? 0 ? ǎ? “% W” ,# -?? # 0 - ? ?, ? ? -W $ ? ?0 " - ,3? ? - ? ? ? ) , ? -W #?? J? V - ) ?? -W??? 0 # ? Alloway,Ramscar

? , ?# ?, “The road runs along the coast”- ?-W(Fictive Motion) 0 # / ? ,# going/coming/away/towards? ?-W J < ?-W ,? 0 “% W”<“ W” " - (Matlock,Ramscar,&Boroditsky,2005) ) ?-W )- W ?(- ?? 8- $ ? ) ?-W ) , ) ?-W ) W ?-, ? ?, ? ?-W ? -W,3???- ? ?? -W ? ?, # )/ -? (Richardson& Matlock,2007) ) ,-? ?(?) ? -W #$ ? 0

-,?"? ?-? – ???,

?18^?1 ? ? ?? -3-

# - , ? “% W” ,?( ? -- * - ,?? “% W” - , ) J ( “ W” - , ) ? ǎ J (? " $ ? ?" ?,?" ?(? - ?? ? ?- ?

" ?-, ? -W " ??- ? -?( % " ,γ ? -W # ???$ ? 0 # ?ǎ- ?J? 3 ?, ? " ? $ ǎ ? ? -W,3 " ? ,- ? -W"? $ " ( ? ? , Cp $?? ??,?ɑ$ ?

0 ?/ ?

1.3% W< W + $

?“% W”<“ W” " ? ǎ0ń? ????<-W"?, 3 ǎ ? , ) $ 0 - $p ?3 Gentner,Imai

? , )Y) 0( )- ??,δ ?- " ,)Y) 0?? ? ǎ? “ W” ? (2002)? ?) - ) ," ?? 0 ? ǎ? “ W” ?) ,) - ? ?? ?? -- "? W “ W”?? , ??“% W”<“ W” ? ? #“% W” W?? ,“ W” “% W” ? -? ? ?- ?? )Y) 0( “ W” ? ) ( ? ,? ,? ,2005) ? , ? ? 0(Euro-Americans)<. ? 0(Asican Americans)- ? , ? ? 0 -W ??-? % J? ,#. ? 0??-? c/ě? J? ? - -W ? , ? -+ p (Leung&Cohen, 2007)

?, $ 0 ? - - $p ?3 ?#,? ?(?,? ǎ?? ?9 ? % ,- p - ? - ? t ? 3 ?t , Z< $ , ? - " J ? , c ?

? , ? , Z 0 “% ” ? t )&) 0, ? ? “% W”- “ W” ,“% ” “ #”. (Lakoff& Johnson,1980) #)Y) 0

2% ???< ???

2.1% ???< ???

8??-,“% W”<“ W” ? ?? ?- / ? #. ?c?“% ”?? ,# . % / # ?? J? “? ” ?#, ? J? ,“% W”<“ W”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4-? q-?2010?

: J? Nú?ez?(2006) % ???< ??? ? J

Nú?ez?(2006)-?) ? ? , ? ǎ ? ) . W ??,? ? -W , “% ”(??? 78, + ?,?? ?c“% ”?? ? , t ?J? “? ” ?(???, ?,? Z ?b 8, + ? ,γ ? ) ? -<“f ?--”- ?? “% ” W ?I , ( f , - )? )

?, ?#?(, -“% W”<“ W”- “% ”(?? ? - , - ?cJ?“? ”<“% ” " -ń -?? ? ? ě? ?? ě?-W ? ? # (8, Wě ?[. ; ?? ?.), “% W” “ě? W”? ?? ,? ? ?t, “% ”??/ # )?? ? ??,?? ? “ ǎ”<“ ǎ” ? ? - ? - ? ,? - ? - 78, )? ?? , ? ? ? ,? ? )

? , ?# ?? ?c “% ”(?? ? - " (“% ???”<“ ???” ń “% ???”, ),? ?c?-“% ” ?? “% ” J? ? J? “? ”,# ??( ???,“ ”<“?b”??<“% ” ?, ?“% W”<“ W” ". ? ?ń # “ ???”?, t ? ?,? “% ” ?? J? “? ” “% ???” , # ǎ)?? ??ǎ“% ” ??, " , # #, ??? $ ? “ )?+ £?”- ) ? “% ???”<“ ???” ?? ?-J ?<) " Moore(2006) “?× ”<“? ” , ? - "?> -ń? —— “% ”(?? (Ego-based Metaphors)<“? ??”(Sequence is Position) ,- Nú?ez ? % ,Moore?(“? ??”(Sequence is Position) " “ W” ? , ?“? ??” “% ”(?? “ W” - -Z &) ? ) )

), ? ?#?- )< ? ? ,3 ?t ???/? ?? ?J + %

2.2% ???< ??? ????

ǎ% ???< ??? ? “% W”<“ W” "?(% ???? ?ń, ?“% ???”? ?? ?? ? ? ??-,#/? “ ???” ?? ?- -? Nú?ez?(2006) W??( ??? ? ?? 8-?? ?# ?? W??? ? ??( W ,? ) / ?) ? (- P?? # ??? -W , ?, W ?c“% ” -W ? ? (-? ) “% ”?? ? ? ?"ě? ? t ? " ?, -? “% ”?? ??-W , 63.6 )- ?( ? , ?b/ ? ?J % (-? ?? ? $ ??" / ? ,??2- ?? -P? (? ?) H?- Ρ? ( ), ?- ? "

- 0 # ?t - ,p -?? ?ě? ? # “% ” ? ??——“ ???” /? ?? - ? J - ? ?“? ”- ,# ?“? ”- ??? ( ? )?c“% ”,?? J?? “? ”

J?ń?ǎ“ ???” ? p ,3)? ?# J ?c?“% ”?? “ W” ?, ? ?( ? " ? ? ? ???

?18^?1 ? ? ?? -5-

? ǎ? ?,3 ?# ) , ? - " / - - , ?-Ρ? ? ? -W # ? - , ? ? ?ě? ? " , ) )? ? ? ?:

?,) ?p 8 G, ǎ ? ? ) ( , ?, ?? ? ? ? ? -? 78, ?# ? ? ( - - ?,3 ? “ W” ? ? ? ?. ? ?, ? ? J ,Nú?ez?(2006)- ?? ? " ? -- ? - " p , 3 ???? W ?0 ??“ W” W %(Boroditsky,2000),- W ? W?? ? "? ) V- ?- ? ?

),) ? ?p t , 3 ? - " p ,- ) ? J? ?? ? - ? ??

3 ?? ( J ?

? =?,? < ) p " ?? J? "??? ? ?" ?? < (Lakoff& Johnson,1980;Boroditsky,2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 ??

?Levinson? ?? , Bender?(2005) , ?? $?p ? ?? ——" ?? ?? ? ?? , ?? ?? $ - -?? ? " ?? ? t ???,- ??? ě? ? ??< #?? ? ,- ????( ? ? ,8 _ ? ?? ě? ?(??, 8Wě ? ?. a ?.?,?)# ??< ? t?

(- ? J ?=?, ?# & ?? ) - - ," ? ? - ?? ??. ??? 0 ?? ?? ?3,) &) 0<) ) 0 ? ǎ? ? ??,#??0 ?? - ?? ., ?Ρ?9?, ? ? ??,? ??? , - ?? - $ ǎ0 ? ?? ? ?3?% )Kuuk Thaayorre 0- ? ?, ( ? " ?? )?? , ? ? (Boroditsky&Gaby, 2006)

Bennardo? ? ? ?? " ?? ?? ?#,3 ǎ?> ? W??I? % ??, ? ? ? í) ,? ) ? ??? ?? " ,) ? ??, J? ?? V 3 ,) ?( 1 ? 8- ?? +< 3.2 ? ??

? ?? ( ,Kranjec (2007) ? - ? (extrinsic) ? (intrinsic) (deictic) ?? ,3J ? Bennardo? ? G,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ǎ )

-6-? q-?2010?

“$ ”( ??? ?? ? J , ?Bennardo?0(2005) ? ??·?? ,3 ? “?b/ ” “? /? ”) ? - Z ?# "? " W,# # ? ?t ? Kranjec(2007) ?( ? ? - "- - , “% ”(?? “% W”<“ W”?(“ ?? ” “ + , ?? ”- ?.??(?? ? ? ?,?ǎ“? ?? ” “ ?? ”?, ? $ , ( ? W -ě, ?ǎJ? ?t ǒ ? 78,?? ,X / ? ; ?Wü ?? -/, ???,? W? ?? ? -W, ?-W? ? -W - “ ?? ” ? ??Z ? ?

-? ?? ,Kranjec(2007) ? Bennardo?0(2005) " ?? t?I ǎ ? ?I ? ?? ? ?? ,J ???$ 3 ?) ? ?,3J??) “ ?? ” p - ? ? ?? ? 3.3A

? ?# ?? ?? ? ?? ,3Zinken(in press)δ ? ?? ?

,Zinken(in press) ? ? ? ?? ?

3.4 ?? p ??

? ? ? ?? ? ?? , 3 ? ?? ? -? W ? , ??) , (2007) ?)Y) 0p ? ?? ? ??? ,( ??" ? ?? p 8-??

Kranjec(2007) -? W??(% “ ?? ” “ ?? ” “? ?? ”p ? ?? 8- , #- -Z G, ?? ? ?? ??? ? ???? ? , ? )π ? ) W ,8? ? ?) ? ? ?G?? ?? ? ?) ? (???? “% ” ??, 8 ) ?? - ?? ,?) ???? ? —— ǔ? " ?, 75% )- ǔ, 25%- , 2?

??? ? " ,? ?? " $J + % 3

?18^?1 ? ? ?? -7-

ǎ ?) %) ,c ??,? ? ? ?? ? ? P, ?- ), ? ?? ? " ? -? - ? , ? ? ? ? ?R ) ? ,3δ( 1 ? 8-

4 "

? ? / " , ?< ? J/ ? ?, ? ?? , ? - ? - t -?,3?p .

, “% W”<“ W” ? ?? ?- ? ? , #?? <+ ? (- ?? 3 ? ? , ? W , ?# ? ?) ? ? (Bender, Bennardo,&Beller,2005;Ballinger,et al.,2007) ?, ?#?? ?) ??) - ? ,- ?? ? ?" ? , ? ??? ǎ ? -W ? , J ? ?? - -??

?# ?

.(2007). ? - =? ?.\ q ?? . \ q.

? .(2002).? ? ? ) q . q ?? . ? ? q.

s .(2007). ? . q?? .? q. ? ,? ,? .(2005). ) ?

-8-? q-?2010?

? .? q,28,1014–1019.

,? h, .(2007).? ? ?- - .? q,30,853–856.

,? ?.(2000). ? + ?.? q,23,141–146.

Ahrens,K.,&Huang,C-R.(2002).Time Passing is Mo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3,491–519.

Alloway,T.P.,Ramscar,M.,&Corley,M.(2001).The Roles of Thought and Experien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patio-temporal Metaphors.In Proceeding of the Twenty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pp. 9–14).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lverson,H.(1994).Semantics and experience:Universal metaphors of time in English,Mandarin,Hindi,and Sesotho.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linger,A.,Sacerio,L.,Carrasco,A.,Elgart,S.,Jacobson, R.,Tsai,J.,&Zoromsk, A.(2007).Imagined Spatial Motion and Spatiotemporal Metaphors.The Wesley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7–18.

Bender,A.,Bennardo,G.,&Beller,S.(2005).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for temporal relations:A conceptual analysis in English,German,and Tongan.In B.G.Bara,L. Barsalou,M.Bucciarelli(Eds.),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pp.220–225).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Boroditsky,L.(2000).Metaphoric structuring: Understanding time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Cognition, 75,1–28.

Boroditsky,L.(2001).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conceptions of time. Cognitive Psychology,43,1–22.

Boroditsky,L.(2008).Do English and Mandarin Speakers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Time?Proceeding of the3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pp. 427–431).Washington,DC,USA.

Boroditsky,L.,&Gaby, A.(2006).East of Tuesday: Representing time in absolute space.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Vancouver,Canada.

Boroditsky,L.,&Ramscar,M.(2002).The roles of body and mind in abstract thought.Psychological Science,13, 185–189.

Chen,J-Y.(2007).Do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think about time differently?Failure of replicating Boroditsky. Cognition,104,427–436.

Clark,H.H.(1973).Space,time,semantics,and the child.In T. E.Moore(Ed.),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pp.27–63).New York: Academic Press.Gentner, D.(2001).Spatial Metaphors in Temporal Teasoning.Camtridge:MIT Press.

Gentner,D.,&Imai,M.(1992).Is the future always ahead? Evidence for system mappings in understanding space-time metaphors.I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pp.510–515). Bloomington,Indiana.

Gentner,D.,Imai,M.,&Boroditsky,L.(2002).As time goes by:Evidence for two systems in processing space→tim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2275019.html,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17, 537–565.

January,D.,&Kako,E.(2007).Re-evaluating Evidence for the 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othesis:Response to Boroditsky(2001).Cognition,104,417–426.

Kemmerer,D.(2005).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meaning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can be independently impaired. Neuropsychologia43,797–806.

Kranjec, A.(2007,August).Extending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to Temporal Concep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9th Annual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Nashville,TN. Lakoff,G.,&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ung,A.K.,&Cohen,D.(2007).The Soft Embodiment of Culture Camera Angles and Motion Through Time and Space.Psychological Science,18,824–830.

Margolies,S.O.,&Elizabeth,C.(2008).Event valence and spatial metaphors of time.Cognition&Emotion,22, 1401–1414.

Matlock,T.,Ramscar,M.,&Boroditsky,L.(2005).On the experiential link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language. Congnitive Science,29,655–664.

McGlone,M.S.,&Harding,J.L.(1998).Back(or Forward?) to the future:The role of perspective in temporallanguage comprehens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4,1211–1223. Moore,K.E.(2006).Space-to-time mappings and temporal concepts.Cognitive Linguistics,17,199–244.

Moore,K. E.(2007).Lexical Resources in Wolof and English for Talking of Time in Terms of Space.In D.L. Payne&J.Pe?a(Eds.),Proceedings of the37th Annual Conference on African Linguistics(pp.111–124). Somerville,MA:Cascadilla Proceedings Project.

Nú?ez,R.,Motz,B.,&Teuscher,U.(2006).Time after time: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r the Ego-and Time-Reference-Point distinction in metaphorical construals of time. Metaphor and Symbol,21,133–146.

Nú?ez,R.,&Sweetser,E.(2006).With the future behind them:Convergent evidence from Aymara language and gesture in the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of spatial construals of time.Cognitive Science,30,401–450.

?18^?1 ? ? ?? -9-

Richardson, D.&Matlock,T.(2007).The integration of figurative language and static depictions:An eye movement study of fictive motion.Cognition,102,129–138.

Santiago,J.(2007).Time(also)flies from left to right. 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14,512–516. Teuscher,U.,McQuire,M.,Collins,J.,&Coulson,S.(2008). Congruity Effects in Time and Space:Behavioral and ERP Measures.Cognitive science: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32,563–578.

Torralbo,A.,Santiago,J.,&Lupiá?ez,J.(2006).Flexible conceptualprojection of time onto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Cognitive Science,30,745–757.

Zinken,J.(in press).Temporal frames of reference.In P. Chilton&V.Evans(Eds.),Language,cognition,and space.London:Equinox.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in Temporal Metaphors

YANG Xiao-Hong;ZHANG Zhi-Ji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91,China)

Abstract:Time is often understood in terms of space.Researcher on temporal metaphors in English have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two distinct ego-centered Metaphors,the Time-Moving and Ego–Moving metaphors.Those two metaphors both map future events in front of the observer and past events behind the observer.Recent findings of conceptual analysi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still other kinds of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in temporal thinking:The empirical evidences support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the Time-RP metaphor.Three-part spatial model(absolute,intrinsic,relative)can be extended to temporal metaphor is at least theoretically plausible.After reviewing the related finding of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in temporal thinking,the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Key words:temporal metaphor;frames of reference;time-and ego-moving;ego-and time-reference-point;

3-part spatial model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杨 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 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隐喻; 时间隐喻; 源域; 目的域; 映射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120016204 收稿日期:2009209221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资助项目“异常搭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08AZZ142)作者简介:杨梅(1978—  ),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 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传统的隐喻理论也将隐喻当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的修辞现象。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才出现了一个新视角:隐喻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 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1]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 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 隐喻”[2](P.1) 。Lakoff &Johnson 在他们合著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 hors We Live by )(1980)中根据可靠的统计,断言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隐喻在 日常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隐喻研究的诸多结论是基于英语研究的结果。而认知隐喻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 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3] 。本文运用基本的隐喻理论,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从认知角度考察汉民族认识时间这个概念的途径和方式,试图以汉语的例证说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本质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一、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人的各种认 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隐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从结构上说,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 )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 )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例如,在WORDS ARE WEA PONS 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用WEA P 2ONS 去类比WORDS 。由此还可派生出以下大 量的隐喻表达:[4] She used some sharp words.That was pretty cutting language. ? 61?第32卷 第1期 Vol.32No.1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2月 Feb.2010

《时间的隐喻》阅读答案

时间的隐喻 傅菲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偃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水生万物,千年不息。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⑥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雨滴里。一株种在石臼里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蓝 纯 一、引 言 本文从认知角度研究汉语的空间隐喻现象。“空间隐喻”指的是将空间方位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的隐喻。本文重点研究“上”和“下”这两个空间概念,对取自语料库的真实语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达到下述目标: ○揭示汉语的“上”、“下”两个概念是沿着怎样的隐喻路径拓展,从中发现汉民族怎样通过空间隐喻来构造其他非空间概念; ○揭示所发现的隐喻拓展(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犻犮犪犾犲狓狋犲狀狊犻狅狀)的经验基础(犲狓狆犲狉犻犲狀狋犻犪犾犵狉狅狌狀犱犻狀犵)和实现方式(狉犲犪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狊); ○为今后进行不同语言的认知隐喻研究提供语料分析的可操作模式。 二、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从性质上说,隐喻不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属于认知的范畴,我们在日常语言中见到的隐喻表达法不过是隐喻概念系统的浅层表现。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从结构上说,隐喻是将始原域(狊狅狌狉犮犲犱狅犿犪犻狀)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狋犪狉犵犲狋犱狅犿犪犻狀)之上,这种投射是单向的,不存在从目标域到始原域的投射。这种投射又是部分的,因为始原域的框架只有部分会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这种投射不是随意的,它遵循犔犪犽狅犳犳(1993)提出的狋犺犲 ·332·

犐狀狏犪狉犻犪狀犮犲犘狉犻狀犮犻狆犾犲,即所投射的结构应与目标域的原有内部结构相一致。 认知语言学赋予隐喻下述重要特征:第一,隐喻概念系统的运行是自动的、无知无觉的、经常的,不易被人们察觉;第二,大部分的新鲜隐喻(狀犲狑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狊)都是约定俗成隐喻(犮狅狀狏犲狀狋犻狅狀犪犾犿犲狋犪狆犺狅狉狊)的延展,因此具有与后者一样的特性,受同样的原则约束;第三,有些隐喻概念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例如“时间即空间”隐喻,另外一些隐喻则表现出更多的文化特征。 语言所体现的概念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的认知隐喻。问题是:这些隐喻的产生是随意的、偶然的还是有据可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经验现实主义(犲狓狆犲狉犻犲狀狋犻犪犾狉犲犪犾犻狊犿)提供的答案是:人类的认知离不开他们的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认知隐喻的产生同样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一个认知隐喻一旦广为大众接受,就会反过来将它自身的结构强加于现实生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它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有温度计和股价走势图,二者均直观地表现了“多”与“上”之间的联系。又如卡通画中常以卡通人物耳朵眼里冒烟来表现愤怒,这正是犃犖犌犈犚犐犛犎犗犜犉犔犝犐犇犐犖犃犆犗犖犜犃犐犖犈犚这一隐喻的形象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隐喻的经验基础和实现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别仅在于一个先于隐喻存在,一个后于隐喻出现。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上一代人眼里属于隐喻实现的现象,在下一代人看来很可能已变为该隐喻的经验基础而被想当然地接受。 认知隐喻研究现在主要面临两大课题。首先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或相对性。一方面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体验,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却是相同的,因此有理由假设普遍性的隐喻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我们也有理由推论在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中应该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隐喻概念系统的同和异,却是亟待扎扎实实的对比研究来回答的问题(犢狌,1996)。 ·432·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论文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 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自1980年隐喻 研究的代表人物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2275019.html,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而 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 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

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为每一种事物、每一种感觉和经验去创造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也是没有必要的,不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为了认识和描写事物和现象,人类依据已知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发挥惊人的想象力,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进行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2]。在这个过程中,隐喻起到了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 摘要: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at-on-in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它们的原型义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介词;空间隐喻;认知理据;意象图式 Abstract:Asacognitiveactivityinwhichhumanbeingsusetheexperienceofadomaintoexplainorunderstandthat ofanotherdomain,metaphoristhemappingofconceptsbetweenthetwocognitivedomains.Byanalyzin gthecognitivemotivationofprepositionalspatialmetaphor,wecansafelyconcludethatprepositionsha veproducednumerousdifferentmeaningsanddevelopedcolorfulmetaphoricalconnotations,andthe polysemanticnetworkisthusformed.Illustratedbyat-on-in,theirprototypalmeaningsareexplainedan dextendedtotime,actionsandabstractconcepts.Finally,thepaperpointsouttherealisticsignificanceof usingspatialmetaphortoexpoundprepositionalphrasesinEnglishteaching,particularlyinvocabularyt eaching. Keywords:preposition;spatialmetaphor;cognitivemotivation;imageschemata 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自1980年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2275019.html,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而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来自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一、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

英语时间和日期的表达方法

英语时间和日期的表达方法 1、年月日的表达方法 (一)年份的表达方法: 关于四位数年份的读法有下列几种情形: 1、一般情况下,将表示年份的四个数字按前后分为两组,每一组的数字都按基数词来读。 例如:1865年读作 eighteen sixty-five 1998年读作 nineteen ninety-eight 2、如果前两个数字为非“零”数字,后两位数分别为“零”,则先读出前两位数,然后将后面的两个“零”读为 hundred。 例如:1900年读作 nineteen hundred 1800年读作 eighteen hundred 3、第三个数字为“零”(其他数字不是“零”)的年份的读法应当将该“零”读为O[u]。 例如: 1809年读作 eighteen O nine 4、关于千年的一些读法。 2000年读作 two thousand 2008年读作 two thousand and eight(或 twenty O eight) 1008年读作 one thousand and eight(或ten O eight) 另外,还有一些非四位数的年份,它们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按照基数词的方法来读,另一种是一个一个数字来读。 例如:531BC读作 five three one BC(或five hundred and thirty-one BC)注:表示在哪一年,一般在年数前加介词in,使用year时,year 放在数词之前。 in the year two fifty-three B.C. 在公元前253年 (二)月份的表达方法: 在哪个月用介词in加第一个字母大写的月份词表示。例如:in May在五月 in July在七月。为了简便起见,月份与日期连用时,月份常用缩写形式表示。月份都由其前三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评论界一般认为余华的先锋创作时期始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止于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其间与余华齐名的马原、格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被视为先锋文学。余华针对始于《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段时期的写作和先锋文学的关系说道:“应该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我成功的第一部作品, 在当时, 很多作家和评论家认为它代表了新的文学形式, 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先锋文学。”当时的评论家如年轻的陈晓明曾撰写《无边的挑战》研究先锋文学, 认为中国先锋文学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得不走上形式主义革命的冒险道路”的无奈之举, 而其中的具有艺术抱负的“年轻一代作家改写了小说的定义, 并且改变了人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顺理成章, 陈晓明在该书的正文中用叙事革命的冒险迁徙、临界叙述、多形式话语、空缺与重复、过剩与匮乏以及象征精神救赎与逃逸的破裂与见证、超越与认同、幻想与逃亡、无望的救赎、历史的颓败来概括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指出其为“挑战”当时依然严密的文学制度化体系的一次艺术革命。 但是余华本人对艺术革命的说辞却不认同, 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 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1989年9月28日《羊城晚报》的一篇访谈中谈到余华“一再向记者表示, 在文章中千万不要说他是先锋派”[3]。余华对先锋文学的怀疑和否定基于他对文学的认识和对自己创作的认识, 他不 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形式的革命, 而只是文学真实的表达而已:“就我个人而言, 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余华自称其创作是真实的表达, 即真实的隐喻:“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 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由于这种真实是一种不同于惯常的真实概念, 所以其创作的特征就必须从其表达真实的隐喻方式 来认识, 而不能从单纯的形式革命论及。 但无论是余华重新认识的真实性, 还是先锋文本的隐喻, 都有激烈反对的声音。例如, 何平对余华所言之真实以及先锋文学的抨击:“说到底, 所谓文学就是对现实的重建, 如果不是劫持, 那么我们在怎样的意义上去在纸上书写‘文学'的现实——‘虚伪中的现实'呢?可不可以说是身体记忆和现实的误差, 或者是文学的魅力是不是因为误差滋生的未知、未完成的迷幻?文字和身体记忆的误差 和不确定?也正是从这里, 我看到了, 先锋文学使‘现实'获得解放的绝处逢生, 以及先锋文学走向对‘现实'肆意妄为之后的末路。” 可见, 从余华本人对先锋性的怀疑以及何平对余华文学观念连同整个先锋派 的怀疑来看, 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特征阐释清楚是非常必要的。 一、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 余华先锋时期小说的形式特征在语言上被陈晓明概括为能指词和所指意义脱节, 因而在叙述意指上产生了一种追踪那永远不可企及的终极的确定状态的“埃舍尔圆圈”;在叙事结构上属于故事向感觉敞开, 从而表现为现实的感觉和幻觉再和梦境中的想象混合一体的存在彻底感觉化和真实飘忽不定的感觉之流;在叙事时间上, 以语感化的时间侵吞故事里事件发展程序的时间, 而把生活世界的时空弄得面目全非。陈晓明虽然着力去刻画余华文本的形式特征, 但是终因年轻而不能号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真正脉搏。 首先, 余华隐喻创作的语言是内涵明晰的不确定语言。这个不确定不是所指不确定, 而是相对于日常语言的不确定。余华认为, 日常语言是含义已经被确定的语

时间空间隐喻

所谓隐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也就是说,人们根据两个概念域的某种相似性,以熟悉的经历去体验或理解不熟悉的经历,以两种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相互映射,达到以一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的目的。隐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如果没有隐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表达都会缺少很多生命力。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现实中任何事物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之中的。所以时空隐喻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首先是时间隐喻。莱考夫将隐喻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而生活中对于时间的隐喻多属于结构隐喻,即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涉及金钱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我们在等待时最常说的“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把“时间”与“金钱”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句话不论在中文或者英语表达中都实在太普遍了,我们通过结构隐喻,直接将这两个概念叠加,如英语中的“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这两个句子,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很显然不可交易,不能由一方给另一方,当然别人也不能把时间用完,所以这都是把时间直接看成金钱,从而使表达生动形象。同时,时间的隐喻也有属于实体隐喻的,因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为了指代的便利,人们经常把时间看成一个有形的实体,甚至是一个容器性质的实体,如她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我们满怀着希望走进新世纪。 其次是空间隐喻。可以作为空间隐喻的词很多,暂时就用“深”来举例。1) “深”喻“(关系)亲密”人们常把自身看作一个容器。重要的脏器被保护在体内,距离皮肤较远的身体深处。关系亲密的人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因此人们借助“深”的概念来喻指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亲密和弥足珍贵。“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2)“深”喻“狡猾”深藏的事物不易被人揣摩,似乎暗藏着许多变数。因此用“深”来喻指狡猾或神秘。蕴含“阴谋计划周全,神秘莫测”的意思。如“心机很深”She is very deep, you never know what she is thinking.再比如说“高”,1)高本来是空间位置上由下到上距离大的,隐喻到社会阶层上可以指代地位,如他们家是高官She has friends in high places. (她有一些很有权势的朋友。) 2)“高”可从空间性状喻指数量, 即用空间意义表示数量意义。“速度、比例, 价格、效率、效益”等都可以量化。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相比较有两个根本特点, 一是高效率, 一是高效益。3)高还可以像深一样表示程度,程度意为事物变化达到的程度, 程度深的为高,如这时, 我才相信天才演员所能表现高度准确性。Parent s who have such high hopes for t heir children. (对孩子寄予如此厚望的父母。 最后,时间隐喻其实可以和空间隐喻叠加联系起来,变成时间的空间隐喻。莱考夫指出:“时间的流逝是运动”。因而在水平层面上时间是动态的,是可以进行空间位移的,时间的空间方向主要体现在水平和垂直两种。因为时间本无前后,其前后是观察者选定的,过去的时间一般被概念化为“已经离开静止的认知主体,并慢慢远离静止的认知主体”的假想物体。如in the past years,过去,以往,往日,去日在表示将来概念的时候,将来的时间被空间隐喻化,可以将时间认为“还没有到达,但正在朝静止的认知主体移动”的假想物体。如:the coming year,the coming season,to look forward to.来年,来季。垂直层面的时间是立体的,分为“上下”两个方向。汉语的“上下”时间隐喻概念是“过去在上,未来在下”,例如:“上古”、“下学期”。而英语中的“上下”时间隐喻概念与汉语相反,即“未来在上,过去在下”,例如:“up to now, I’ve never met him”,“Applicants must be above the age of eighteen”

时间表达方式

时间表达方式 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用“小时+ 分钟”直接读: 6:10 six ten 8:30 eight thirty 2:40 two forty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可以用“分钟+ past + 小时”: 6:10 ten past six 4:20 twenty past four 10:25 twenty-five past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外,可以用“(相差的)分钟+ to + (下一)小时”: 10:35 twenty-five to eleven 5:50 ten to six 9:49 eleven to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恰好为半小时,可以用“half + past + 小时”: 11:30 half past eleven 2:30 half past two 如果所表述的分钟和15有关,就有三种表达法:

(15分钟又叫一刻钟:a quarter) 9:15 - nine fifteen ; fifteen past nine ; a quarter past nine 3:45 - three forty-five ; fifteen to four ; a quarter to four 整点: 现在是两点整。 It's two. It's two o'clock. (It's two o'clock sharp. It's two o'clock on the dot. It's two o'clock on the nose. It's exactly two o'clock.) 另外英语中的noon 和midnight 可分别直接表示白天和夜晚的12点:It's (twelve) noon. 现在是中午十二点。 It's (twelve) midnight. 现在是半夜零点。 大约时间: It's almost two. 马上到两点了。 It's not quite two. 还不到两点。 It's just after two. 刚过两点。

《时间的隐喻》阅读答案详解复习进程

《时间的隐喻》阅读 答案详解

时间的隐喻 傅菲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堰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水生万物,千年不息。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⑥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这不是酒缸,而是一面鼓。蹦蹦蹦,鼓声雷动,可惜我们听不到——鼓声寂灭在天井的雨滴里。一株种在石臼里的吊兰,叶厚肥阔,始终不开花。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间隐喻为例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 间隐喻为例-汉语言文学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间隐喻为例□陈妮妮杨廷君 摘要:身体是人类接触和认识世界的最初凭借,人们往往通过身体经验来概念化整个世界。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身体空间隐喻,这是由具身的认知方式决定的。本文将在具身认知理论和现代隐喻理论的指引下,探讨身体空间隐喻(以上-下为例)的产生理据和实现方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身体对于空间隐喻的意义。 关键词:身体具身认知空间隐喻源域目标域 一、引言 隐喻体现在语言中的方方面面。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仅仅作为使语言表达更丰富的修辞手段。后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让人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隐喻,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认识和描述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 Lakoff Johnson(1980)对隐喻的本质作了精确界定:隐喻是通过其他事物来解读和分析正在经历的这一类事物。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根本属性和基本方式。Lakoff Johnson(1980)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赵艳芳(2001)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空间概念。这可能因为人的最初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空间概念用于其他概念,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人自身的经验。王寅(2005:55~59)通过分析语言的成因来证明语言有一定的身体经验基础。赫尔德(1999:65)也曾从语言的起源来说明语言不是超验的,而是源于认知活动。

具身哲学发展于20世纪末,梅洛·庞蒂的“身体是认知主体”的思想是具身哲学的典型代表。Lakoff Johnson(1999)提出的体验哲学也是具身哲学的一种。Lakoff Johnson(1999)的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是具身性的,依赖人的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经验来自具有特殊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与人的直觉、思维和情感活动有关。 二、具身认知 (一)具身认知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在西方哲学史上,身心二元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通向知识、智慧、真理的障碍(转引自赵维森,2007)。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表征-计算研究盛行;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联接主义。但这都属于第一代认知科学,主要特点是将认知过程与认知的物质载体相分离,即将认知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相分离。第一代认知科学(也被称为无身认知)的研究方法与实际认知存在许多出入,研究出现种种困境,认知学家不得不思考从新的角度研究认知。随着梅洛·庞蒂对非具身认知的批判,第二代认知科学也经历着从非具身到具身的认知转变。梅洛·庞蒂在他的《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提出,基于身体的认知活动往往是非表征的,通常发生并形成于一个具身化的主体与世界进行动态的、持续的、有目的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之下,世界的意义就在身体感知中不断地拓展、延伸。Lakoff Johnson(1999)认为意义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客观连接产生的。 总之,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有机体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发展出一种基于感知的对世界的基本理解,这种理解为走向更复杂的认知过程奠定了基础,导致思想和语言的产生。具身认知理论成为研究人类认知与客观世界的桥梁。

隐喻相关理论

隐喻认知理论(metaphor) 近年来,隐喻研究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一跃成为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中智能、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中心问议题,1977年,在美国召开的“隐喻与思维”的跨学科大会,有近千人参加,似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隐喻革命”!那么,这个席卷了众多领域的隐喻研究到底是什么? 一.隐喻的性质与定义 亚里士多德: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 L&J: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WHORF: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性的隐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性情景。 Burke:隐喻是通过某事物理解另外一事的机制。 Sweetser:隐喻可使人们将意见事物理解成另一件事物,不必考虑两者之间在客观上是否相同。隐喻是语义变化中的一种主要建构力,隐喻在不同概念之间运作。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1972)把隐喻定义为: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的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暗示一种类比的意思。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1997)把两个不同的概念隐含联系起来,暗示出其间的相似性。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隐喻下的定义是:比喻的一种,也叫暗喻,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次,把某事体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

事体。 现在,隐喻已经被上升为一种“认知方式、推理机制”这个高度来理解,在本质上,它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概念域A 概念域B 本体喻体 独生子是小皇帝 因此,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通过跨概念域映射过程所形成的映射结果。它基于相似性,也可创造相似性。 二、隐喻的分类 BLACK:1.死隐喻:桌脚山头头儿 2.休眠隐喻: 3.活隐喻:他是一只猴子,爬树爬得很快。 三、L&J两位教授的分法: 1.结构性隐喻 本体喻体 黑暗的旧社会一间铁屋子 人民的痛苦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 2.方位性隐喻 在这件事上,我同意你的看法。

英语时间表达方法

英语时间表达方法 英语时间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表达: 1. 直接表达法 A. 用基数词+ o'clock来表示整点,注意o'clock须用单数,可以省略。如: eight o'clock 八点钟,ten (o'clock) 十点钟 B. 用基数词按钟点+ 分钟的顺序直接写出时间。如: Eleven five 十一点过五分,six forty六点四十 2. 间接表达法 A. 如果分钟数少于30分钟,可用分钟+ past + 钟点表示,其中past是介词,意思是“过”。如: twenty past four 四点二十eight past one 一点八分 B. 如果分钟数多于30分钟,可用(60分钟-原分钟数)+ to +(原钟点数+ 1)表示,其中to是介词,意思是“差”。如: 8:35 可表示为twenty-five to nine 差二十五分钟九点,即八点三十五(其中的分钟数twenty-five 是由60分钟减去35分钟得到的;钟点数nine是由8加上1得到的)。 注:A. 当分钟数是15分钟时,可用名词quarter (一刻钟)表示。如: 7:15可表示为a quarter past seven,12:15可表示为a quarter past twelve B. 当分钟数是30分钟时,可用名词half (一半)表示。如: 9:30 可表示为half past nine,3:30可表示为half past three。 C. 若想表明是上午,可在时间后加上am或a.m.。如:Thirteen past six a.m. (上午六点十三分)等。若想表明是下午,可在时间后加上pm或p.m.。如:Four o'clock p.m. (下午四点)等。 D. 若表示的时间不够准确,可在时间前加上介词about。如:about eight (大约八点)等。 E. 在时间前面应用介词at 来表示在的意思。如:at nine 在九点钟,at about five thirty-five p.m. 大约在下午五点三十五分等。 【1】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就用分钟+ past + 小时 6:10 ten past six 4:20 twenty past four 10:25 twenty-five past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就用分钟(相差的) + to + 小时(下一个) 10:35 twenty-five to eleven 5:50 ten to six 9:49 eleven to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就用half + past + 小时 11:30 half past eleven 2:30 half past two 6:30 half past six 另外,所有的时间也可以直接读 6:10 six ten 2:40 two forty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