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_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_李旭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_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_李旭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_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_李旭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_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_李旭

·临床与咨询·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

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

李 旭1 陈世民2 郑 雪**3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茂名,525000)(2中国矿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徐州,221116)

(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州,510631)

摘 要 为探讨成人依恋影响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内在机制,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了483 名大学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 法考察了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成人依恋与PIU 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PIU 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2)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依恋回避对PIU 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成人依恋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影响PIU,且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的中介机制有差异。关键词 成人依恋 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 社交自我效能感 孤独感 病理性网络使用

*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2JJD190005)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会基金(2014WA05)的资助。** 通讯作者:郑雪。E-mail: zhengxue.scnu@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2279568.html,

1 引言

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又称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或病理性强迫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compulsive internet usage ),主要是指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网络使用耐受性、强迫性及退瘾等现象,同时会导致人际交往、身体健康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系列问题(陈淑惠, 翁俪祯, 苏逸人, 吴和懋, 杨品凤, 2003; Davis, 2001; Young, 1998)。关于PIU 的成因和心理机制,Davis (2001)提出了PIU 的“认知-行为模型”(cognitive - behavior model )。该模型认为PIU 是由个体的精神病理因素、生活事件刺激、缺少社会支持和非适应性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根据Davis (2001)的“认知-行为模型”,精神病理因素是导致PIU 的远端必要因素,而非适应性认知是导致PIU 的近端充分因素和关键因素。精神病理因素和生活事件刺激最终都要通过个体关于自我和世界的非适应性认知来影响PIU 。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作为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对个体的心理素质和非适应性认知具有显著影响(Mikulincer & Shaver, 2007),也对PIU 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Odac? & ??kr?k??, 2014)。关于成人依恋对PIU 的影

响,以往研究多以不同成人依恋风格对PIU 的直接

影响为主(Ayd?n, Sar?, & ?ahin, 2014; Suárez, Thio, & Singh, 2012),仅少数研究报告了抑郁(Shin, Kim, & Jang, 2011)和社交能力(Debernardi, 2012)等因素在成人依恋对PIU 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对成人依恋影响PIU 的内部机制,特别是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影响PIU 机制的差异,以往研究并未做深入探讨。

1.1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社交自我效能感(social self - efficacy )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和维持人际关系能力的信念,特别是被同龄群体接纳和认可的信念(Connolly, 1989)。社交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效能感在社交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是影响个体参与社交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行为活动和特定社会情境的选择。根据Davis (2001)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型”,个体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是其非适应性认知的重要内容,也是导致PIU 的一个重要的近端充分原因。?skende 和Akin(2010)的研究也证明社交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或通过学业控制点间接地影响个体的网络成瘾。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关于自我和他人的认知结构或心理表

722心 理 科 学

征,即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建立在不同IWM上的依恋类型或依恋维度水平影响着与个体人际交往有关的各种社会表现(Mikulincer & Shaver, 2007)。已有研究证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会导致个体社交自我效能感不足(李静如, 林邦杰, 修慧兰, 2011; Mallinckrodt & Wei, 2005),而且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还可以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PIU(Debernardi, 2012)。因此,本研究假设:社交自我效能感在成人依恋和PIU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1.2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孤独感(ioneliness)是指个体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以及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感(Russell, Peplau, & Ferguson, 1978)。根据Davis (2001)的“认知-行为模型”,个体关于世界的非适应性认知导致其认为网络世界比现实生活更能满足他的需要。如果个体缺乏家庭或朋友支持,孤独感水平高,就会更多地利用网络寻求情感支持,以平息负面情绪(张锦涛等, 2011; ?zdemir, Kuzucu, & Ak, 2014)。王滨(2006)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可以预测其强迫性上网和网络成瘾的耐受性及戒断反应。

个体的依恋水平是促使孤独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缺乏社会网络或亲密的依恋关系容易导致儿童孤独感的产生(田录梅, 张文新, 陈光辉, 2014; Al-Yagon, 2008)。成人孤独感的研究也发现,个体大学时期的孤独感与其早期的亲子关系密切相关(Wiseman, Mayseless, & Sharabany, 2006)。研究还发现,社交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个体的孤独感(李彩娜, 党健宁, 何姗姗, 李红梅, 2013),低社交自我效能的大学新生会体验到更深的孤独和抑郁情绪(Wei, Russell, & Zakalik, 2005)。同时,李静如、林邦杰和修慧兰(2011)以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表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可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孤独感。因此,本研究假设:除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外,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也在成人依恋和PIU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1.3本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成人依恋理论为研究PIU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但关于成人依恋影响PIU的内部机制未见深入探讨。本研究拟以Davis (2001)的“认知-行为模型”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来探讨依恋焦虑和回避两个维度影响PIU的内部机制,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假设如下(见图1):(1)社交自我效能感在成人依恋和PIU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β1β5和β2β5);(2)孤独感在成人依恋和PIU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β3β7和β4β7);(3)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成人依恋和PIU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β1β6β7和

图1 本研究假设理论模型

2 方法

2.1被试和流程

本研究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广东三所大学491名大学生进行自陈式问卷调查,有效被试483人,有效率98%。被试情况分布如下:男生 250人,女233人;年龄17~25岁(M = 19.82;SD = .97)。为保证测试质量,本研究中所有测试均由研究者本人利用课堂间隙统一施测,当场回收,并强调测试的自愿性、匿名性和保密原则,对顺利完成测试的被试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2测量工具

2.2.1成人依恋

成人依恋的测量采用Brennan, Clark和Shaver (1998)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由李同归和加藤和生(2006)翻译和修订。该量表共36个题项,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1=“非常不同意”, 7=“非常同意”),测量了“依恋焦虑”(偶数题项)和“依恋回避”(奇数题项)两个维度。已有研究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杨安博, 任真, 陶晓春, 2012)。本研究中,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87和.83。

2.2.2社交自我效能感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测量采用Connolly (1989)编制的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由袁彬 (2009)翻译和修订。该量表共包括 25个题项,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包括友谊及亲密感、社交

723李 旭等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信心、社交团体、公共场合表现、提供和接受帮助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1=“完全不同意”, 7=“完全同意”)。已有研究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李彩娜等, 2013)。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93。

2.2.3孤独感

孤独感测量采用Russell, Peplau和Ferguson (1978)编制的UCLA 孤独量表,中文版选自《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该量表共包括 20个题项,单一维度,用于测量个体的孤独感水平,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越高。采用李克特4点评分(1=“从不这样”, 4=“一直这样”)。已有研究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李彩娜等, 2013)。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87。

2.2.4病理性网络使用

PIU测量采用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吴和懋和杨品凤(2003)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该量表共包括 26个题项,包括强迫性上网、戒断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5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4点评分(1=“极不符合”,4=“非常符合”)。已有研究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张锦涛, 陈超, 刘凤娥, 邓林园, 方晓义, 201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94。2.3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及评估中介效应。本研究中设置重复抽样次数为1000次,根据Shrout 和 Bolger (2002)的建议,如果中介效应平均估计的95%置信区间(CI)不包括0,则认为此中介效应在.05的水平上显著。同时,为解决个别潜变量包含太多观测指标的问题,本研究根据Matsunaga (2008)的建议,使用因子算法和领域内一致性方法创建了项目包(item parceling)。本研究所有的统计处理使用Stata 13.0和Mplus 7.0 软件完成。

3 结果

3.1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的描述性结果(平均数、标准差、信度)和相关系数见表1。缺失数据使用“全息极大似然估计法”(FIML)进行处理。数据偏态系数(skewness)取值介于-.01 至 1.19之间,峰度系数(kurtosis)取值介于1.65 至 5.39之间,表明数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假设。方差膨胀因子(VIF)取值介于1.09 至 1.57之间,表明数据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依恋回避(t (481) = -3.90, p < .001)和PIU(t (481) = 2.25, p < .05)存在性别差异。

3.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相关系数矩阵注:* p < .05,***p < .001。括号内为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首先使用 Harman 单因素法检验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使所有测量项目负荷于一个共同潜因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不良(χ2 = 3502.82,df = 152,χ2 / df = 23.04,p ≤ .001;RMSEA = .21;CFI = .43;TLI = .36;SRMR = .18)(Hu & Bentler, 1999),表明本研究中不存在可以解释大多数变异的方法学因子(周浩, 龙立荣, 2004)。此外,本研究还采用单一共同方法因子控制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加入方法学因子后,模型与原模型相比拟合情况没有显著改变(?χ2 / df= 4.17; ?RMSEA = -.006; ?CFI = .01;?TLI = .009;?SRMR = -.009)(Cheung & Rensvold, 2002),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严重。

3.3中介效应结果分析

在文献综述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一个多重中介模型来检验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成人依恋和PIU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杰, 温忠麟, 张敏强, 孙配贞, 2014)。同时,根据独立

724

心 理 科 学

样本 t 检验结果,为了控制性别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中介效应分析中将性别作为自变量纳入到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多重中介模型拟合良好(χ2 = 424.61,df = 158,χ2 / df = 2.69,p ≤ .001;RMSEA = .06;CFI = .96;TLI = .95;SRMR = .05)。各测量模型因子负荷在.71~.91之间,且全部在.001水平上显著。成人依恋、社交自我效能

和孤独感能解释PIU 23.2%的变异。如表2和图2所示,依恋焦虑对PIU 的直接效应显著(β8 = .20,

p < .01),依恋回避对PIU 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9 = -.02, p = .77)。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对PIU 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果量为25.92%。孤独感在依恋回避对PIU 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果量为40.59%。社交自我效能感通过孤独感在依恋回

表2 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效应

注:AN =“依恋焦虑”;AV =“依恋回避”;SSE =“社交自我效能感”;LON =“孤独感”;PIU =“病理性网络使用”。* p < .05,** p < .01。

避对PIU 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果量为59.40%。

我们在中介模型中设置辅助变量来考察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影响PIU 内部机制的差异。结果显示(非标准化解):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影响PIU 的

直接效应存在显著差异(β8-β9 = .10, p < .05);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到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路径系数存在显著差异(β1-β2 = .40, p < .01);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到孤独感之间的路径系数没有显著差异(β3-β4 =.02, p = .64

);社交自我效能感在依恋焦

图2 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模型

注: 虚线代表路径系数不显著。AN1-AN3 =“依恋焦虑”的3个项目包;AV1-AV3 =“依恋回避”的3个项目包;LON1-LON3 =“孤独感”的3个项目包;FI =“友谊及亲密感”;SA =“社交信心”;SG =“社交团体”;PP =“公共场合表现”;GRH =“提供和接受帮助”;Sym-C =“强迫性上网”;Sym-W =“网络成瘾戒断反应”;Sym-T =“网络成瘾耐受性”;RP-RH =“人际与健康问题”;RP-TM =“时间管理问题”。* p < .05,** p < .01,*** p < .001。

725李 旭等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上的总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β1β5+β1β6β7)-(β2β5+β2β6β7)= .05,

p < .01);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上的总中介作用没有显著差异((β3β7+β1β6β7)-(β4β7+β2β6β7)= .03, p = .17);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上的链式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β1β6β7-β2β6β7 = .03, p < .05)。

4 讨论

依恋作为人类从“摇篮到坟墓”所有经验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成人的情感生活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Li & Zheng, 2014; Mikulincer & Shaver, 2007)。高焦虑依恋个体对自我持有消极看法,当依恋系统被激活时,他们采用的是“过度激活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y),对依恋对象过分关注和警觉,不断寻求并渴望与其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McClure & Lydon, 2014)。本研究中,社交自我效能感在依恋焦虑对PIU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且在控制依恋回避的影响后,依恋焦虑到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路径系数不显著(β1 = -.06, p = .27),显示高焦虑依恋个体的社交效能感并没有显著降低,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通过寻求建立关系的情绪调节策略来获取安全感(McClure, Lydon, Baccus, & Baldwin, 2010)。这一结果虽然与Mallinckrodt和Wei(2005)以及Debernardi(201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与李静如、林邦杰和修慧兰(2011)的研究结果接近,也符合自尊和自我效能的分离理论(陈建文, 王滔, 2007)。本研究中,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对PIU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高依恋焦虑个体在现实亲密关系建立过程中不断受挫,孤独感水平较高,从而产生了关于现实环境的非适应性认知,通过转向虚拟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Davis, 2001)。此外,依恋焦虑影响PIU的直接效应显著,显示除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外,还有其它因素在依恋焦虑对PIU的影响中发挥作用。

高依恋回避个体的依恋系统被激活时,他们采用的是“去激活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y),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的方式来逃避亲密关系(Mikulincer & Shaver, 2007)。本研究中,孤独感在依恋回避对PIU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说明高依恋回避个体尽管采取了防御姿态来处理亲密关系,但仍适应不良而产生孤独感,因而也会将精力转向虚拟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导致PIU行为的产生(Davis, 2001)。除了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外,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也在依恋回避对PIU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这说明高依恋回避个体的社交自我效能感较低,导致其采取退缩和回避建立亲密关系的“去激活策略”,而这一情绪调节策略又会让个体产生高孤独感(李静如等, 2011),最终促使个体通过网络来寻求情感支持(?zdemir et al., 2014)。此外,虽然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但在依恋回避对PIU影响中,社交自我效能感单独作为中介变量的效应不显著,且社交自我效能感到PIU的路径系数也不显著(β5 = -.07, p = .33)。这一结果说明,孤独感在社交自我效能感对PIU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成人依恋对PIU影响中的中介机制及差异性。描述性统计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部分支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为探讨成人依恋影响PIU的内在作用机制提供了实证资料,对于PIU的预防和临床矫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高依恋焦虑的个体,为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帮助其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矫正其PIU行为;对于高依恋回避的个体,在为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的同时,加强其社交自我效能感训练,促使其主动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矫正其PIU行为。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补充和改进。(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能得出因果推论。如有研究认为孤独感和PIU之间存在“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效应(Kraut et al., 2002),后续研究可以通过“自回归交叉滞后模型”来理清和验证两者的关系。(2)关于依恋焦虑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有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Debernardi, 2012; Mallinckrodt & Wei, 2005)。这种不一致有可能是被试因素导致,也有可能是测量工具的不一致导致,这都需要后续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3)由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的IWM和情绪调节策略不同,其对特殊PIU的影响可能有差异,如高依恋焦虑个体的PIU可能表现为社交软件的过度使用,而高依恋回避个体的PIU可能表现为网络游戏沉迷,本研究只讨论了成人依恋对一般PIU的影响,后续的研究可以探讨不同依恋维度对特殊PIU的影响。

726心 理 科 学

5 结论

(1)依恋焦虑对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显著,但导致孤独感水平高,其影响PIU的路径包括:①直接效应②孤独感的部分中介作用。

(2)依恋回避导致社交自我效能感低,孤独感水平高,其影响PIU的路径包括:①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和②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陈建文, 王滔. (2007). 自尊与自我效能关系的辨析. 心理科学进展, 15(4), 624-630.

陈淑惠, 翁俪祯, 苏逸人, 吴和懋, 杨品凤. (2003).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 中华心理学刊, 45(3), 279-294.

方杰, 温忠麟, 张敏强, 孙配贞. (20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科学, 3(7), 735-741.

李彩娜, 党健宁, 何姗姗, 李红梅. (2013). 羞怯与孤独感——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效应. 心理学报, 45(11), 1251-1260.

李静如, 林邦杰, 修慧兰. (2011). 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困扰的自我揭露、寂寞与忧郁之关系:以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为例. 教育心理学报, 43(1), 155-174.

李同归, 加藤和生. (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学报, 38(3), 399-406.

田录梅, 张文新, 陈光辉. (2014). 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检验一个间接效应模型. 心理学报, 46(2), 1-14.

王滨. (2006).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 心理科学, 29(6), 1425-1427.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 心理卫生杂志社.

杨安博, 任真, 陶晓春. (2012). 性别在企业员工成人依恋与工作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 35(2), 418-423.

袁彬. (2009). 中学生害羞特点及其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浩, 龙立荣. (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张锦涛, 陈超, 刘凤娥, 邓林园, 方晓义. (2012). 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网络使用同伴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6, 634-640.

张锦涛, 刘勤学, 邓林园, 方晓义, 刘朝莹, 兰菁. (2011).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 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6, 641-647.

Al-Yagon, M. (2008). On the links between aggressive behaviour, loneliness, and patterns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mong non-clinical school-age boys. Research in Education, 80(1), 75-92.

Ayd?n, B., Sar?, S. V., & ?ahin, M. (2014). Internet addiction in relation to adult attachment: A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yprio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9(2), 129-136.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46-7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heung, G. W., & Rensvold, R. B. (2002). Evaluating goodness-of-fit indexes for

testing measurement invari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9(2), 233-255.

Connolly, J. (1989). Social self-efficacy in adolescence: Relations with self-concept, social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21(3), 258-269.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187-195.

Debernardi, N. R. (2012).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Exploring the roles of attach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y.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

Hu, L. T., & Bentler, P. 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6(1), 1-55.

?skender, M., & Akin, A. (2010). Social self-efficacy, academic locus of control,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54(4), 1101-1106. Kraut, R., Kiesler, S., Boneva, B., Cummings, J., Helgeson, V., & Crawford, A.

(2002).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49-74. Li, X., & Zheng, X. (2014). Adult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lf-esteem as moderator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2(8), 1257-1266.

Mallinckrodt, B., & Wei, M. (2005). Attachment, social competencie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3), 358-367.

Matsunaga, M. (2008). Item parceling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primer.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2(4), 260-293.

McClure, M. J., & Lydon, J. E. (2014). Anxiety doesn’t become you: How attachment anxiety compromises relational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1), 89-111.

McClure, M. J., Lydon, J. E., Baccus, J. R., & Baldwin, M. W. (2010).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 of chronic attachment anxiety at speed dating: Being unpopular is only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bl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8), 1024-1036.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Odac?, H., & ??kr?k??, ?. (2014).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terms of gender, attachment styl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2, 61-66.

?zdemir, Y., Kuzucu, Y., & Ak, ?. (2014). Depression, lonelines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How important is low self-contr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4, 284-290.

Russell, D., Peplau, L. A., & Ferguson, M. L. (1978). Developing a measure of lonel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2(3), 290-294.

Shin, S. E., Kim, N. S., & Jang, E. Y. (2011). Comparison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and alcohol use and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industrial workers in Korea.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11), 665-672. Shrout, P. E., & Bolger, N. (2002). Medi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studies: New Proced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7(4), 422-445.

Suárez, L., Thio, C. F., & Singh, S. (2012). Attachment styles, motivations, and problematic use of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53, 45-49.

727李 旭等 :成人依恋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Wei, M., Russell, D. W., & Zakalik, R. A. (2005). Adult attachment, social self-efficacy, self-disclosure, loneliness, and subsequent depression for freshman colleg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4), 602-614.

Wiseman, H., Mayseless, O., & Sharabany, R. (2006). Why are they lonely?

Perceived quality of early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ttachment, personality predispositions and loneliness in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2), 237-248.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3), 237-244.

Adult Attachment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Loneliness

Li Xu1, Chen Shimin2, Zheng Xue3

(1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525000)

(2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3 Center for Studies of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s on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have provided empir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 the 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ay contribute to PIU. But until now,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in PIU. Davis (2001) presented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IU, and thought that the maladaptive cognitions of the self and the world play critical roles in PIU. Based on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IU, this study presents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inn PIU by focusing on the possible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loneliness.

Using the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 total of 483 undergraduates (250 men, 233 women) were recruited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ged from 17 to 25 years (M = 19.82, SD = .97). Participants completed paper-and-pencil ver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s of adult attachment (attachment anxiety and attachment avoidance), social self-efficacy, loneliness and PIU. Participants were informed about the voluntary nature of the study, and obtained gifts in exchang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is study, the hypothetical model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ML) and the bootstrap method in the Mplus program (version 7.0). In addition, as recommended by Matsunaga (2008), the item parceling strategies (factorial algorithm and internal-consistency approach) were adop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a single latent variable contains too many observation indexes. Because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s of gender differences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women and men on study variables emerged, the variable gender was controlled in the subsequent mediation modeling analyses.

Analyses of the mediation model showed a good fit to the data (χ2 = 424.61, df = 158, χ2 / df = 2.69, p ≤ .001, RMSEA = .06, CFI = .96, TLI = .95. SRMR = .05), and revealed that: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anxiety and PIU was mediated by loneliness (effect size = 25.92%); (2) Regarding the attachment avoidance dimens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loneliness and the serial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self-efficacy via loneliness were found in this linkage, and the significant mediating roles were composed of: (a) the mediating roles of loneliness for PIU (effect size = 40.59%) and (b) the serial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self-efficacy via loneliness for PIU (effect size = 59.40%). As recommended by Fang, Wen, Zhang, & Sun (2014), the current study added some auxiliary (phantom) variables into the mediation model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of mediation effects in two attachment dimension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in PIU were different.

These results partially supported our theoretical hypotheses that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loneliness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PIU.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of its kind, and it expands upon the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PIU by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leading to attachment anxious and avoidant individuals’ lower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higher loneliness. These findings have theoretical and applicative valu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PIU.

Key words adult attachment, attachment anxiety, attachment avoidance, social self-efficacy, loneliness,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亲密关系与孤独(上)

第三讲亲密关系与孤独(上) 一、什么是亲密关系 1、什么是亲密 是无话不谈? 是允许身体接触? 是彼此懂得和理解? 亲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关系和归属感 2、什么是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人类与生俱来地具有一种归属和去爱别人的需要,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关系为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包括: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我们获得感情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 狭义的亲密关系:特指异性间,例如夫妻、伴侣、恋人等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亲密关系:指不限性别年龄的两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如朋友关系、亲子关系等。 二、为什么人类需要亲密关系 1、人是关系的动物: 我们与陌生人和其他人的互动都很重要 事实上,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可能是我们人类本性之一 2、归属感的满足: 如果我们想正常生活的话,我们就需要经常地、愉快地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中进行互动 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3、亲密关系与其他关系的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关注两种伴侣:朋友、爱人关系 他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在了解、关系、信赖、互动、信任、承诺这六个方面与其他的关系有所不同 4、有的学者认为,亲密关系的四个特点: (1)亲密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强烈的(对彼此都有显著影响) 有一项特别的研究表明;两组背景相同的男性、女性离婚后,如果没有再婚,平均女性寿命减少2年,男性减少9年 那些单身者中,男性报告比女性的孤独感更深,婚姻使男性摆脱孤独感的可能性更大。这个原因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男性在离婚后会更快再婚 (2)经常的(经常影响彼此) (3)多元的(影响彼此的方方面面) (4)持久的(影响彼此很长时间) 5、还有的学者认为亲密关系的特点: 持久的行为上的相互依存 经常的相互作用 情感依恋 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亲密关系对所有年龄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6、亲密关系的形成:

成人依恋量表(AAS)

导语: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早期童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现在对他人依恋的模式,依恋关系量表四种类型: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还是恐惧型,成人依恋量表( AAS)- 依恋人格类型测试。 成人依恋量表 (AAS) 测评须知: 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你的感受一致的数字1~ 5。 选项: 完全不符合 =1较不符合=2不能确定=3较符合=4完全符合=5 题目: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 )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 )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 )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 )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 )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 )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 )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 )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呆在一起。 ( )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 11.我时常怀疑情侣是否真正关心我。 ( ) 12.我对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很舒服。 ( ) 13.当有人在情感上太亲近我时,我感到不管服。 ( ) 14.我知道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总有人会帮我。 ( ) 15.我想与人亲近,但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 ) 16.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依赖别人。 ( ) 17.情侣想要我在情感上更亲近一些,这常使我感到不舒服。( ) 18.我不能肯定,在我需要时,总能找到可以依赖的人。 ( ) 一、计算分量表分 本量表包括 3 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共18 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其中2、7、8、13、16、 17、18 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先计算 3 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 1 个亲近依赖复 合维度。 亲近分量表题号168121317平均分得分 依赖分量表题号257141618平均分得分 焦虑分量表题号349101115平均分得分 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依恋理论及幼儿期的建立对儿童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婚姻质量的影响.doc

依恋理论及幼儿期的建立对儿童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婚姻质量的影响 程青阳 111045104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二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企业招聘都要求素质,技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给现代社会家庭培养模式敲响了一个警钟,一个人在成年后的一切表现或许与幼儿期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良好的依恋类型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依恋理论及幼儿期的建立对儿童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婚姻质量是存在影响的. 关键词:儿童依恋人际关系婚姻质量 儿童在幼儿期的教育方式与形成的依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以及婚姻质量存在较大影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的人群生活上能够独立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与计划,他们在朋友同事中的亲和力太别好,与他们相处的太别融洽,能够较大程度得到到朋友和同事的欢迎与认可,同时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人群在成年后与恋人配偶之间也延续着这样的良好关系,安全型依恋的人更容易接受来自伴侣的意见,彼此能够互相信任,相反焦虑矛盾的依恋性格会给情侣

夫妻之间带来隔阂,焦虑的一方会依赖对方,他会时不时担心对方是不是喜欢自己,具有这种依恋关系的人群往往在社会中难以真正立足。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幼儿期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并且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儿童成长后的人际关系以及婚姻质量也具有实质性的影响,下面就这个问题分四个反面进行剖析。 一依恋理论对儿童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1】 依恋类型基于人们的外在表现大体可分为三种:安全型依恋,焦虑-抵抗型非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非安全型依恋,这三种依恋类型是总体概括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可能有部分人群不符合这三种中的任何一个,但这并不能否定这三种依恋类型的权威性,安全类型的人在自己和其他人身上持有积极的态度与看法,他们首先不会否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其次他们也会认为其他人完全可以信任,他们对待亲密关系很坦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不会因为一个小事让自己痛苦,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这类人群年幼时与母亲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依恋关系,他们的父母亲在抚养他们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基本雏形,叫他们如何适应这个喧嚣的世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会表现爱与被爱两种,这类人不仅有能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 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2279568.html,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525心理网 具体来说,当我们对某人产生依恋时,我们会产生接近TA的愿望(与其分离时感到焦虑),感到威胁时倾向于求助于TA,并且感受到被TA 支持着去探索种种新事物。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 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含计分和分类依恋类型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含计分) 01.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2.我担心我会被抛弃;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3.我觉得跟恋人亲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R) 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4.我很担心我的恋爱关系;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5.当恋人开始要跟我亲近时,我发现我自己在退缩;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6.我担心恋人不会象我关心他(/她)那样地关心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7.当恋人希望跟我非常亲近时,我会觉得不自在;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8.我有点担心会失去恋人;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9.我觉得对恋人开诚布公,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恋人的感情一样强烈;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1.我想与恋人亲近,但我又总是会退缩不前;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2.我常常想与恋人形影不离,但有时这样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3.当恋人跟我过分亲密的时候,我会感到内心紧张;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4.我担心一个人独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5.我愿意把我内心的想法和感觉告诉恋人,我觉得这是一件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6.我想跟恋人非常亲密的愿望,有时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7.我试图避免与恋人变得太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8.我需要我的恋人一再地保证他/她是爱我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9.我觉得我比较容易与恋人亲近;(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0.我觉得自己在要求恋人把更多的感觉,以及对恋爱关系的投入程度表现出来;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1.我发现让我依赖恋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2.我并不是常常担心被恋人抛弃;(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3.我倾向于不跟恋人过分亲密;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4.如果我无法得到恋人的注意和关心,我会心烦意乱或者生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5.我跟恋人什么事情都讲;(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6.我发现恋人并不愿意象我所想的那样跟我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7.我经常与恋人讨论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关心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8.如果我还没有恋人的话,我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9.我觉得依赖恋人是很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0.如果恋人不能象我所希望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会感到灰心丧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1.我并不在意从恋人那里寻找安慰,听取劝告,得到帮助;(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2.如果在我需要的时候,恋人却不在我身边,我会感到沮丧;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3.在需要的时候,我向恋人求助,是很有用的;(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觉得确实是我不好;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5.我会在很多事情上向恋人求助,包括寻求安慰和得到承诺;(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论儿童依恋性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依恋性行为的发展 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依恋形成的主要阶段是6个月-3岁,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和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也存在不同的类型。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安全型依恋的儿童(73%)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环境,能与母亲进行近距离或远距离交往,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在场,在紧张情境下迅速回到母亲身旁,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鼓励下能很好与陌生人交往。 2.淡漠型依恋的儿童(11% ) 的人际关系趋于冷淡,疏远。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他们影响不大。在自由活动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也很少与母亲主动交谈,与母亲的分享行为少。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现得胆子大,不退缩,能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母亲离开时,不哭泣,悲伤程度小,对母亲的归来不积极的欢迎,也无明显

的喜悦。 3.缠人型依恋儿童(70% ) 表现出依赖、退缩的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比较频繁,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谨、退缩;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悲伤的程度高;与母亲重聚时急切的寻求母亲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静下来。 4.混乱型依恋儿童(9% ) 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接触,与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有的儿童分离时表现出混乱的不适宜的行为,有的儿童表现为既亲近又反抗母亲的矛盾行为。 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影响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 安全依恋的儿童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和能力水平。一项以孤儿院的19个月的发展落后孤儿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表明,改变他们的抚养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对温柔的充当代理母亲的阿姨形成依恋,4年后实验组平均智商提高32分,而在孤儿院中的对比组落后21分。20年后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有三分之一进了大学,而对比组的大多数儿童则不超过三年级水平,可见依恋关系的确立可以提高智力水平。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婴儿越是关心、照顾,婴儿以后就可能越聪明、机灵、好奇、愉快,其智商往往也高。 另外,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能在这一阶段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条件,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儿童口语表达的质

对成人依恋的研究

成人依恋研究 背景: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伴侣选择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 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 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和Shaver 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和 Shaver 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 Ainsworth 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

谈依恋关系对自我的影响

谈依恋方式的影响 依恋是人与人或人对物产生的一种情感关系,安全型依恋的构建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要准备。而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环境,父母间接影响着我们的性格、人际关系及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应该认识本我,完善自我。 所谓依恋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与纽带。亲子依恋可分为积极的依恋(安全型依恋)和消极的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在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儿童与母亲间温暖、亲密和稳定的依恋关系,是影响儿童以后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安全型依恋可以使儿童自信、好奇、富有同情心和坚持性,在自我控制、社会交往与合作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而消极的依恋关系将导致儿童焦虑、孤独、敌对和日后人际关系中信任感的缺乏。下面我就从我童年时和父母的依恋方式剖析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我对父母的依恋是属于与安全的依恋相对应的模式。虽然中国一向主张严父慈母,认为父亲要严厉,要能保证家长的权威性,可以“镇压”孩子,而母亲要温柔和善。在我的眼里,父母一直都是很具权威性的,但我认为父亲的权威性,不是产生于严厉,而是来源于我对父母的尊重。所以在小时候总是喜欢天真的叫爸爸“皇帝”,而自己自然就是那个“小公主”。对于父母的权威,不是因为我惧怕父母,而是我很相信父母、尊敬父母。,我们像朋友一样对父母倾诉。遇到问题,我会在第一时间,毫无畏惧、非常坦然地向父母求助。而因为尊

重父母,父母的话自然就在我的心中具有权威性,占有分量。 身为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在农村,仅靠那几分薄田真的无法满足一家人的开支。于是,我的父母就为了工作,远下广东谋求生路而留下两岁的我给爷爷带。在那时,自己很幼小的心灵里真的觉得父母一点都不爱自己,但意外的,半年后父母回来把我接去他们工作的地方了。还记得那时母亲在耳边轻喃了一句话:在小公主的成长中,金钱永远不能取代我们的陪伴和爱护。那时的自己并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感觉心暖暖的。 在学龄前,父母对我细心关爱。对于我偶尔犯的错误,父母不会一味的指责我,而是为我指出错误之处。记得前不久看的《功夫熊猫》里孔雀王爷就是因为其父母不接受他的错误,而导致他仇恨所有人的性格。记得母亲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分寸。这句话一直陪伴我,直到现在,不管是在为人还是处事中,我都坚持这个原则。在心里默默的学会了宽容。如果别人一不小心犯了小错,我们只需指出错误,而不必纠结于是谁的错,而不舍得放下。 母亲一直很都注意我的心理的变化。她总是作为我最知心的倾听者和引导者,来倾诉我心中的困惑和烦恼。在父母细心倾听时,我觉得满满的满足感。那时的自己也明白了学会倾听的重要性,不管是对朋友还是同学。 在父母的关爱下,在父母良好品性的熏陶下,我总是能很好的融入集体中,且开朗自信的我也得到了同学的肯定,反应灵敏,易于和他人合作,自力更生,适应新环境。

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教案

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教学目标:1、使家长朋友清楚的认识到夫妻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2、营造和谐的家庭,成就孩子的未来 3、学会如何正确化解夫妻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如何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姜女士和杨先生的婚姻,曾是被人们称道的典型的郎才女貌。然而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十多年来,杨先生一直是某报社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编辑,而原来是售货员的姜女士已是某大型商场的经理。这时,他们的女儿青青也上初二了,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一天,华灯初上时,姜女士走出单位大门,却看见女儿青青与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并肩走来,两个人还不时亲昵地相互搂抱亲吻,姜女士远远跟在他们后面……回家后,便开始了一场“早恋审判”,青青并不畏惧,她承认:“与男生小梁是好朋友,但不是早恋,我们这个年龄有情感需要,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我在家里没有温暖,你们一点也不关心我!”。姜女士又想起青青从父母的钱包里拿钱,原来都是为了与那个男孩约会!青青辩解说:“我都14岁了,你们不给我零花钱,同学中没有一个家里不给零花钱的!”随后,杨先生在夫人指使下向学校告状,又打听到那个男孩家的地址,竟然与那男孩的父母争吵了一顿,并警告说:“你们的儿子再勾引我女儿,我们就报警!”青青气坏了,她自己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并要求父母也必须做家教咨询。青青对心理医生畅所欲言,她尤其说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我妈妈提升快,成了女强人,她在家里脾气越来越大,一点也不温柔,我都看不惯她,她比我爸挣钱多,财大气粗啊!我爸在家唯唯喏喏、窝窝囊囊,他把家务活全包了,可还是很少看见我妈的笑脸。是不是我妈看不起我爸?我都有点可怜他。过不到一起就离婚,何必这么凑合?可我夹在他们中间多倒霉,看我爸那么狠的管我,他充当了我妈的‘打手’,就为了讨我妈欢心,我是不是成了他们的牺牲品?大家怎么看这个案例? 二、现场请2-3位家长回答,针对这个案例发表看法, 三、夫妻感情不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如果夫妻之间不和谐,经常吵架,那么对孩子有什么具体影响呢? 第一,孩子会产生恐惧心理。夫妻关系差,往往会发生互不信任,经常争吵、讽刺、截断,有的还会有暴力行为出现。这些场面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使孩子感到失去可依恋的对象。特别是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时,其声音和神态都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自然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恐惧,悲伤,无助感等性格扭曲现象。参见《案例分析:帮助孩子应对恐惧的策略》。 第二,孩子会产生被抛弃心理。一般夫妻发生别扭,对孩子的请求或哭喊,往往是听而不闻,孩子会以为父母不要自己了,倍感伤心和无助。同时,看到自己最信赖的人之间也针锋相对,就会感觉孤独和自卑,对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敌视的态度,行为上也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攻击性行为,对外界丧失兴趣,较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第三,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虽然孩子小,但从夫妻关系差的家庭气氛中,以及从父母的神态中可以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不一样,长期在此不良情绪的压抑下,感觉自己是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这样,孩子在性格上趋于不稳定、内向、压抑,感情上较为冷漠和孤僻、自卑,表面上想逃离和躲避,但内心又渴望关爱。 第四,孩子会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心理。由于孩子自卑和敏感,对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就比

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

第38卷 第2期20 15年2月计 算 机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Vol .38No.2Feb.2015 收稿日期:2014-04-05;最终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10-3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205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专项资助.刘树栋,男,1984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推荐系统、位置服务.E-mail:liumu1321@163.com.孟祥武,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服务、用户需求、推荐系统. 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 刘树栋 孟祥武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 100876 )摘 要 近年来,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逐渐成为位置服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活跃课题之一.挖掘用户签到位置轨迹和社交活动数据,提取用户社会活动的地理空间特征模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性,设计合理的推荐算法,成为当前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的主要任务.该文从分析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的结构特征入手,对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的基本框架、基于不同网络层次数据挖掘的推荐方法及应用类型等进行前沿概况、比较和分析.最后对有待深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进行分析和展望.关键词 位置服务;社交网络;推荐系统;协同过滤;轨迹;兴趣点;社会计算中图法分类号TP18 DOI号10.3724/SP.J.1016.2015.00322 Recommender Sy 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IU Shu-Dong MENG Xiang -Wu(Being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Telecommunications Software and Multimedia,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Abstract Recommender sy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have recently become one ofthe hottest topics in domain of location-based service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 sis.The main taskof recommender sy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is to mine the data of users’trajectoryand social activities,abstract geograp hical features of users’movements and its relevance withsocial interactions,exploit them to develop recommendation generation algorithms.At first,wewill introduce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then p resent an overviewabout recommender sy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from aprocess-oriented perspective,including system frameworks,recommendation generation methods based on multilayer networkdata and typical applications.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possibleextensions are also discussed at  last.Key word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social networks;recommender systems;collaborative filte-ring;trajectory;point-of-interest;social computing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等基 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及手持、车载无线通信定位设备 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众多移动社交网络的位置签到、位置共享及位置标识等功能的应用普及,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与社交网络逐渐融

社会心理学+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依恋是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于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早期依恋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依恋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儿童在安全依恋的模式下健康成长。本文对依恋的形成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建立安全依恋模式的应对策略,对于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依恋,依恋类型,影响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 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 一、依恋 (一)依恋的定义 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他以该术语描述我们对于生活中某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情感联系。他认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与陪伴者交往中往往感到愉悦,当他们感到压力或不确定时,陪伴者的出现是一种安慰。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或不信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形成 尽管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对其产生了感情,但对婴儿来说,对另一个人形成真正的情感依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声音、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多年前,施卡福和埃莫森对一组刚出生的苏格兰婴儿进行了18个月的追踪研究。婴儿的母亲每个月都要接受一次访谈,访谈的目的是为了确定:(1)在7种情景中婴儿同亲密的陪伴者分离时的反应;(2)婴儿的分离反应是指向哪个个体。若一个儿童同某个人分离时总是表现出反抗行为,则认为他同这个人形成了依恋。

恋爱与家庭关系

浅析个体爱情观与家庭背景 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另一种是后天学习。而个体经验对个体的精神生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之前有心理学家指出,成年依恋关系和个体早年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会在本文后面附上图,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几个真实的案例。 女生A,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她的恋爱一直不顺利,一方面圈子窄,还有一方面是她无法依靠别人,无法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她目睹了爱情残酷的一面,父母离异时,母亲嫌弃她是拖油瓶,后悔生了她。夫妻离异后再次进入婚姻市场,从群体角度讲,在中国,二婚女人是贬值的,二婚男人一般是升值的,夫妻双方谁带孩子谁就会大大贬值。感情不合的两个人彼此憎恨,离婚后可能各自成家,性嫉妒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况下极为凸显出来。父亲娶了一个年轻但没什么文化的女人,母亲对她说“怎么还有人跟你爸过到一起去呢?” 女生A在工作中认识了女生B,女生B,没谈过恋爱。她们交流了一些感情生活的问题。她们发现自己受不了来自男生的帮助,比如女生B曾站在窗台上挂窗帘,有个男同事帮她,她会不耐烦地说不用。B家里是母亲持家,大事小情像她和她弟弟升学这样的大事,都是母亲操心。B说,母亲多年的操劳使得母亲看起来像比父亲大很多岁一样。B对A说,感觉父亲在家庭里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样也影响了孩子。 女生C是女生A的同学,同样是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C的性格比较独立,总自称爷们,也不能依靠男生。父亲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很多年没怎么见过。当初她父母离异时,她母亲也曾一度要放弃她,但还是舍不得,后来一直养家糊口。她曾经说过“我不爱男人,但是我羡慕那些跟男人上床的女人。” 三个人共通之处在于,都是母亲操持维系着家庭,父亲不是游手好闲就是不着边际,不靠谱。 女生D,父母总吵架,甚至都有过外遇,她并不信任男人,但是喜欢有能力的男人,并能依靠男人。她家是父亲挣钱养家,像考研出国工作这样的大事都是和她爸商量,她爸出钱,为她的前途想办法。“如果他俩离婚,我肯定跟我爸,我得为我的前途想,他一个老头子,女的看上他上,不就钱么。”她谈过几次恋爱,最喜欢的男生是那个给她遮风避雨,照顾她,让着她的男生。 女生E,父母离异,母亲二婚,继父操持家里的大事小情。她有过几次恋爱,依恋类型属于痴迷型,也能依靠男人。她也喜欢有能力的男人。 两个人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父亲操持维系着家庭。而且这两个人比上述那三个人要有自信,B曾说“父亲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能在社会上立足,甚至有些钱,赢得别人尊重的,孩子也会相应地感到自信。”这种自信不仅表现在对自我的认识上,更体现在对生活的自信,对未来及爱情的自信,这五个案例佐证了这点。 女生F,父母在工作中认识的,虽然年轻的时候吵架,但年纪大点后感情越来越好,她理想中的爱情就是在工作中认识一个男生,“你逗我开心,我逗你开心”,她描述的跟她的父母的爱情基本一致。 有一本畅销书叫《男人害怕失败,女人害怕孤独》,男女在经历恐惧感和羞耻感的过程中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出生后不久便可以表现出来。对于“我们是否需要谈论彼此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妻子想问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流露于表面的怨恨和失落,而是因为疏远的感觉让她们感到焦虑,而且内心感到孤独恐惧。而丈夫不想谈论的原因,是妻子的不满让他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正因为他感到非常羞耻,所以无法理解妻子的恐惧。 男性和女性自杀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显示男女脆弱点的不同。很多男性会在破产后自杀,虽然女性同样失去了很多钱,丢了面子,但只有很少的女性选择自杀——那些少数自杀的女性都是寡妇,久经孤独、被抛弃。失望的男性倾向于选择自杀来逃避工作上的失败,这更引发了他们作为无能的供应者和守护者更深的羞耻感。而绝望的女性总是力图逃离孤独。在女性感觉没人爱她的时候,她们可能会想到自杀;在男性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不值得人爱的时候,他们可能自杀。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 陈小莺

1、依恋的定义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的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依恋的发展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形成的首要前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1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前依恋期 出生~2、3个月 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 —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 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

—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他说话,都能引起他兴奋 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依恋关系建立期 3~6个月 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 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 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依恋关系确立期 6个月~3岁 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 —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 —母亲在时,则安心地玩,探索环境,将其作为安全基地 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4)伙伴关系阶段 依恋关系成熟期 3岁以后 能理解分离的原因,容忍与母亲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 越来越主动进行各种接触,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吴东红,王争艳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京(100037) E-mail:hwzy@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2279568.html, 摘要:文章对依恋风格做了界定,综述了依恋的稳定性学说,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的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两方面做了关系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例证。而且鉴于情绪适应诱发的问题行为并给出了情绪调节和依恋风格的关系说明,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依恋风格,内部工作模式,社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情绪调节 在对个体社会性和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再仅仅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例如性别、气质,更多的是关注个体早期较重要的社会关系,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依恋质量。在现存的研究中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情绪调节、依恋风格分别对心理健康等的影响,而依恋风格与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的关系还很少有研究,本文则是就依恋风格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之间关系研究所作的综述。 1. 依恋风格 1.1 依恋风格的界定 根据Bowlby(1973)所提出的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早期看护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在对依恋研究的数十年中,基于依恋概念的不同形成从而使得对依恋的研究有了两个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从而也使得对于依恋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特别是在对依恋的分类上。对于依恋,有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一个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运用观察法研究亲子关系,继而这种观点又得到发展学家和临床学家的扩展,他们运用访谈法来研究父母的“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他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提出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在后来当婴儿的类别扩展到成人理论分支时,回避型又被区分成了冷模型和恐惧型依恋。相对来说发展心理学角度的划分方式比较复杂,他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观察法(陌生情境、家庭观察等)和AAI等。另一个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家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们最初是在情侣/婚姻理论分支中由Hazan和Shaver使用定性的自我报告测量法研究的,认为成人依恋风格被定义在一个二维空间内,它与Ainsworth在婴儿与母亲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定义两种不同功能空间在概念上是相互平行的,这个二维空间是与依恋有关的焦虑和与依恋有关的回避。在这两个纬度上的得分高低决定了成人婚恋类型是:安全型、冷漠型或者过度反应型。后来又提出了具体的四种类型的分类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积极和消极表征为基础区分了安全型、冷漠型、恐惧型和过度反应型四种。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我报告法、成人依恋量表、关系问卷等。但是研究表明运用成人依恋访谈和自我报告的方法测得的依恋风格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对于依恋的分类,虽然英文是:attachment style /patterns/type,但是根据测量方法及理论基础又有不同的名称:“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更多的倾向于从维度说来讲,最先在心理学上使用“风格”的是认知风格,指的是更倾向于偏爱使用的一种认知加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可能会持续起作用的。 “依恋类型”(attachment type)是以类型说为测量基础的,最早对依恋进行分类的心理学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亲爱的同学: 以下陈述与你在恋爱关系中的感受有关.如果你尚未有恋爱经历,请根据与你亲近的朋友的交往情况作答.每一个陈述有七种选择,即(1)“非常不赞成”(2)“比较不赞成”(3)“有点不赞成”(4)“不确定”(5)“有点赞成”(6)“比较赞成”和(7)“非常赞成”.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每一条目后的相应数字上打勾.请不要漏答或不答,请放心作答,测试结果完全保密。 7 题目非 常 不 赞 成 比 较 不 赞 成 有 点 不 赞 成 不 确 定 有 点 赞 成 比 较 赞 成 非 常 赞 成

01.无论我的心情多么低落,我都不喜欢向恋人表露。 1 2 3 4 5 6 7 02我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03和恋人亲密相处,我感到非常舒服。 1 2 3 4 5 6 7 04我很担心我的人际关系状况。 1 2 3 4 5 6 7 05正当恋人开始亲近我时,我感到我不由自主地想逃避。 1 2 3 4 5 6 7 06我担心恋人不会像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 1 2 3 4 5 6 7 07当恋人很想亲近我时,我会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08我非常担心会失去我的恋人。 1 2 3 4 5 6 7 09当我对恋人敞开心扉时,我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他(她)的感情一样强烈。 1 2 3 4 5 6 7 11我想亲近我的恋人,但我又总是退缩。 1 2 3 4 5 6 7 12我经常有想要与恋人融为一体的感觉,但这常常会把他(她)吓跑。 1 2 3 4 5 6 7 13当恋人与我太近时,我会紧张。 1 2 3 4 5 6 7 14我容怕一个人独处。 1 2 3 4 5 6 7 15和恋人分享我的个人感受和想法时,我感到很舒服。 1 2 3 4 5 6 7 16我想与人亲近的强烈欲望有时会把人们给吓跑。 1 2 3 4 5 6 7 17我尽量避免与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18我需要大量被恋人所爱的保证,这样我才感到安心。 1 2 3 4 5 6 7 19我感到与恋人亲近是比较容易的。 1 2 3 4 5 6 7 20我感到我有时会强迫恋人对我表示出更多的情感和责任。 1 2 3 44 5 6 7 21我感到要让我依赖恋人是很困难的。 1 2 3 4 5 6 7 22我并不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23我不喜欢和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24如果我不能使恋人对我感兴趣,我就会感到不安或生气。 1 2 3 4 5 6 7 25我与恋人无所不谈。 1 2 3 4 5 6 7 26我感到恋人不像我想要亲近她(他)那样的来亲近我。 1 2 3 4 5 6 7 27我通常和我的恋人探讨我的问题和担忧。 1 2 3 4 5 6 7 28当我不与他人交往时,我就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全。 1 2 3 4 5 6 7 29我感觉依赖人很舒服。 1 2 3 4 5 6 7 30当恋人不像我想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1我不介意向恋人寻求安慰、建议和帮助。 1 2 3 4 5 6 7 32如果我需要恋人但他(她)却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3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向恋人求助是有用的。 1 2 3 4 5 6 7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感觉自己糟透了。 1 2 3 4 5 6 7 35我会因为许多事向恋人寻求帮助,包括安慰和宽心。 1 2 3 4 5 6 7 36当恋人有一段时间不在我身边度过时,我会感到很愤怒。 1 2 3 4 5 6 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