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5)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5)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5)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5)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现代音乐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2.最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布置作业

3.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种做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4.欣赏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A.巩固知识

B.审美能力

C.接受一切

D.毫无热情

5.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述为教育目的是在()

A.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1999年6月的《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C.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在()中。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8.()的核心与关键是人际关系。

A.“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B.非指导性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程序教学法

9.“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生存的权利

B.安全的权利

C.受教育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0.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11.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

A.泛目的论

B.个人本位论

C.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论

12.不属于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

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体育竞赛

1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14.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性很强,但是始终遵循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这是()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

C.修正教学模式

D.过程模式

15.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要有个结束语。这是教学评价中的()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

1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学说。

18.教育活动具有两个基本原理,其一是教育要适应__________;其二是教育要适应学生发展。

19.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__________阶段的产物。

20.师生交往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影响的一种__________过程。21.学制是指一个国家__________学校的系统。

22.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__________。

23.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__________组织形式。

24.19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了——的道德教育模式。

25.__________一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

26.各科教学中的德育,要突出一个“__________”字。

27.班风以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作用。28.班级组织结构中有正式群体和__________群体。2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

30.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__________。

31.教育具有__________。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形态意识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2.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__________和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33.__________也称问题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亲自去探索,从而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的一种方法。34.__________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其教学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35.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按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资料推论总体状况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7.简述德育的内容。

38.简述教学的任务。

39.简述学校教育的地位。

40.简述科技进步对教育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联系实际论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42.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2.【精析】B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最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

3.【精析】B谈话法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对话,它要求教师要做到“善问”、“善待问”。4.【精析】B欣赏法能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正

确的态度、兴趣和审美能力。

5.【精析】B l999年6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到我国的教育目的中来。

6.【精析】B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精析】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

8.【精析】B非指导性教学法强调师生间信任、和谐的人际关系。

9.【精析】C“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受教育的权利。

10.【精析】A 中等教育是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

11.【精析】D孔德、涂尔于、赫尔巴特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12.【精析】D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13.【精析】C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价值观。14.【精析】D过程模式是美国教授肯普提出的,设计者可从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何一个步骤起步;教学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有侧重地设计教学方案。

15.【精析】D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是指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所进行的评价。教师上完课后的结束语是总结性评价。

二、填空题

16.《学记》 17.人的全面发展

18.社会发展 19.历史

20.教育 21.各级各类

22.教科书 23.基本

24.体谅关心 25.《大教学论》

26.寓 27.潜移默化

28.非正式 29.教书育人

30.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31.相对独立性

32.学科基础知识 33。发现法

34.课程 35.抽样调查

三、简答题

36.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7.德育内容主要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8.教学的任务有:(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

体力、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9.学校教育的地位是:(1)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2)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 (3)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导向和枢纽。

40.(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并引发了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广泛渗透了科技的成分,具备现代科技素养是时代对人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使得现代科技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教育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的科技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世纪中叶以来,在现代科技基础之上,教学中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使整个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变。

四、论述题

41.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是由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和树立现代思想观念等两个方面。 (2)职业道德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有良好的一般社会道德,而且对学生进行的品德教育和要求教师给学生做榜样的内容,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 (3)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4)教育理论素质。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 (5)教育能力素养。教育工作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42.(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斗争,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4)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小学教师资格证科学教案:《植物怎样吸收和运输水》

小学教师资格证科学教案:《植物怎样吸收和运输水》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的过程及与该过程有关的植物器官。 2.知道植物吸收水分的来源和去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并设计实验,锻炼猜想、分析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索,增进对设计实验的兴趣,体验科学的神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说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的过程及与该过程有关的主要植物器官。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教材并设计实验,锻炼猜想、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用具 小的盆栽植物若干株(每个学习小组一株),显微镜一台,植物表皮切片一份,本课相关实验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同海尔蒙一起,进行了奇

妙的科学研究,我们知道了植物生长需要一种很重要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生回答:水。 教师谈话:对了!那么水对植物是这样的重要,就好像我们作为人要吃饭一样。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植物是怎么样去吃饭的呢?这些被植物吃进去的水,是靠什么器官吃进去的呢?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就来看一看。(板书课题)在这里吸收的意思就是类似于吃的意思。那么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的第9页的第一幅图。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猜一猜。 (二)观察思考,新课探究 1.活动—:看一看,猜一猜。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9页的第一幅图,对第一个问题进行猜想。植物通过________吸收水分。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得出猜想: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 教师引导指出,植物吸收的水分不仅供应根部的需要,树干和叶子也需要大量的水分,那么植物是通过________运输水分呢?学生进行猜想,植物是通过树干(茎)运输水分。 提问:同学们说一说这样猜想的理由?如何证明我们的结论呢? 2.活动二:小小科学家(一)。 (1)同学们按照已经分好的学习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观察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小的盆栽植物,指认这种植物的各器官。

小学教育学典型考题及专项训练(附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规定关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A.学制 B.学校教育 C.正规教育 D.制度化教育 3.我国科学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A.“六艺” B.“四书”、“五经” C.《学记》、《理学》 D.“七艺” 4.“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的教育特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中国 D.古代雅典 5.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6.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 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7.“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 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8.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二、填空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2.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 第三步是。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 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他于1776年在德 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概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导读:本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选择题 1.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这一理念体现在教育中,要求教师()。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答案】C 【解析】留白,即故意留有一定空白,留有一定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叮咛、万嘱咐,把学生逼得太紧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晾一晾”,留一个缓冲的余地,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2.法国历“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答案】B 【解析】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题选B。 4.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教育部门 D.学校 【答案】A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套) (一) -06-26 18:20:57 来源:信阳考试网作者:编辑组信阳考试网【大中小】浏览:802次评论:0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0分) 1.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3.中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4.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8.”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马克思主义认为,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上海小学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考试试卷

上海小学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考试试卷

上海小学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考试试卷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1924年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2.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

3.在记忆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遗忘,这是哪种现象影响的结果? A:同化 B:痕迹消退 C:压抑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4.一般来说,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动机激起水平是。 A: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 B:较低的动机水平 C:较高的动机水平 D:非常高的动机水平 5.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这种原则被称为原则。A:客观性

B:发展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教育性 6. 新学习的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即上位概念的一个特例,它完全能够由上位概念派生出来而获得意义。这种概念学习形式被称为。A:关系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7. 经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8.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9. 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后 10. 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的人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2356534.html, 2010年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选择题(12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二、判别题:1、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名字主要教育思想他(她)的教育名言 三、简答题: 1、教学评价改革从哪儿方面入手 2、了解教学对象从哪儿方面入手 3、倾听技术的含义,意义及注意事项 四、观点题: 新课程下,不少老师认为三维目标的制定“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那“知识和能力”就不重了了吗,请说说你的看法?五、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李**学习紧张,考前会出现头痛,又是班里的体育委员等。 问1、辅导老师还要了解李的哪些? 2、李出现这种现象属于什么情况? 3、李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设计一个辅导方案? 六、叙述一段真实课堂师生对话实录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 1.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B)。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B)。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依德 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C )。

小学教育学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0-08-07 20:57:18|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在 17 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 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答案: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 理论基础。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 A.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 C.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小学社会与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小学社会与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光和影》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 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 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 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 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形木块、A4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室里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手影游戏引入,利用投影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手影,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影子判断是什么小动物。让也有些会手影的学生上台来表演。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形成的条件。二、知识构建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最首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哪位同学尝试地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比如:现在我们教室的日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不错,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的光源。实际上就是光源就是这两个同学说的。哪个学生再来总结一下光源的概念。 同学3:能自己发光并且在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知道了光源的概念,你能判断下面的物体哪些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呢?全班同学一起判断。 三、实验探究 师:将一本书放在投影机和白板(屏)之间,学生能看到影子,书本向投影机方向移动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大。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B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B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解析:面对学生小虎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不应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师的角落,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故选C。 2.【答案】C。解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 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故选C。 3.【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B 选项中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B o 4.【答案】C o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 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Co 5.【答案】D o解析:我国《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o 6.【答案】A o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 7.【答案】A o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廉洁从教,不可以权谋私,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贿赂”,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但作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学生自己制作或购买的表达心意的小礼物.可以适当接受。 8.【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有权利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因此学校剥夺了陈某在职学习、参加进修的权利。 9.【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 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小小潜水艇》

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小小潜水艇》[教学目标] 1.了解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进而明白真正的潜艇 沉浮原理,懂得改变物体的轻重能够影响它的沉浮。 2.培养学生积极的动手实验水平、认真细致的观察水平、初步的 分析概括水平和良好的语言表达等水平。 3.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兴趣、认真细致、团结协作的科学探究态 度和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观察水平、动手水平、分析概括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等。 难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进 而了解真正的潜艇沉浮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沉浮自如的教具“潜水艇”、多媒体教学课件、 投影仪等。 分组实验材料:塑料瓶、小玻璃瓶、烧杯、水槽、托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实验,情境引入 1.神奇的小实验:出示实验道具听指挥的小玻璃瓶。 2.指导学生观察道具的构成,进而观看实验表演并引导学生为其 起名。

3.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挤压塑料瓶能使小小潜水艇下沉和上浮?”。(挤压塑料瓶与小小潜水艇的沉浮有什么关系?) (通过趣味实验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还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实验起名活动,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科学研究的信心。) 二、动手制作,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制作小小潜水艇需要哪些材料。 2.师生观看介绍实验物品,进一步研讨、归纳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3.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尝试制作小小潜水艇的方法,教师巡视观察。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实验制作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自己得出准确的制作方法。 (每个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未知领域和神奇的现象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望,教师应即时地、有效地利用这个有利因素,积极调动探究热情,组织学生展开相对应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归纳得出共性的、准确的结论,为进一步探究创造条件。) 三、细致观察,探究新知 1.鼓励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改进不成功的实验制作方法,并通过玩儿“潜水艇”,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在小小潜水艇下沉和上浮的过程中,能看到哪些现象和变化,想一想那是为什么? 2.进一步明确观察探究的问题:“小小潜水艇沉浮的过程中,小玻璃瓶内部有什么变化的现象?”

最新小学教育学题库

小学教育学题库 绪论 一、解释概念 教育学 二、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的科学。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 的,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3、英国学者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先把教 育列为一门独立学科。捷克教育家在1632年写成的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教育著作;德国教育家又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于1806年发表了著名的,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他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这个以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 ____________ 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 4、以美国教育家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5、20世纪,我国的教育家根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出现了的《》,开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原理的先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6、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 三、判断 1、教育学在古代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中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3、改革“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模式,事实求是地肯定其积极因素,批判其消极因素,是我国当代教育 学学科发展和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简答 1、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 一、解释概念 1、学校教育 2、广义的教育 3、义务教育 二、填空 1、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如下三种不同的主张:(一),(二)_______________(三)。 2、劳动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 3、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种不同的教育:(一)(二) (三) (四)(五)。 4、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可以把教育划分为和 ______________两个发展阶段。 5、教育的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两大方面。 6、教育的社会功能只要是指,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只要是指。 7、现代教育是以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水平下的教育,它的基本特点是:(1),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2.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 9.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A.形成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 10.(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11.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 。A.教学 B.教学原则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12.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很高。A.难度 B.信度C.效度D.区分度

1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 )。A.测量 B.测验C.考试D.评价 14.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 )。 A.效度 B.难度C.区分度D.信度 15.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小组合作学习 16.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即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属于(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形式型策略D.方法型策略 17.在教师指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属于( )。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学生自学取向 D.方法型策略 18.检验和考试应把握( )。 A.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前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

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小学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 )的特点。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4.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5.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 A.认识 B.设计 C.设想 D.安排 6.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三级管理相结合。 A.国家、地方、校长 B.国家、地方、教师 C.国家、校长、教师 D.国家、地方、学校

7.教育家( )曾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8.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 B.智能 C.思维 D.能力 10.“学而时习之”反映的是( )的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1.( )是“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保罗?朗格朗 12.班级授课制的固定是指( )。 A.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和场所固定 B.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和场所固定 C.学生、位置、教材、课时和班级固定 D.教师、学生、内容、班级和时间固定 13.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体性活动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距离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还剩3个月的时间,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呢还是在缓缓等待考试时间呢?中华考试网小编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 分)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 )。 A.评价标准多元化 B.评价主体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 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 A.教育科学研究者 B.行为规范示范者 C.专业发展引领者 D.课程资源开发者 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7.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 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 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 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 8.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 )。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4.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5.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6?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8.“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9.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 )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知识本位 D.能力本位 10.‘‘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为、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1.一位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浊”这个字,而“浊”字右边的“虫”,正好是今天学的字“茧”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茧”这个字时就容易多了。这位语文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13.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4.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1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6.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科学模板

小学科学 同学们好!请坐!大家看到老师都很热情,老师也非常高兴能够在科学课上带领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来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它们么?你见过,是()。那你知道()么?看来大家都很好奇,那就让我们进入新课《》(此时板书标题,切记不带书名号),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如何(),这节课观察(),我们也可以从类似的方面展开,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从哪些方面观察()呢?最后一排男生来想说,你觉得要(),非常棒!黄衣服的女同学请,你说可以(),那你想怎么()?用(),可以,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会大家就可以用它来()。还能怎么样?其他人有补充么?小红非常善于利用身边的工具,()的确可以用来()。还有别人想要发言么?没有了,好。 现在老师给每组(),就请大家按照我们刚刚说的来观察()!但注意老师大屏幕上提出的要求:你可以参照书上的记录表,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记录表,当然,你也可以(),并记录下自己的新发现!最重要的一点,请大家轻拿轻放,因为()!还有音量小一点,不要打扰其他人。现在开始! 老师看到每一个小组都结束了,那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这个长辫子的女生,请你来说,你发现(),小明说是(),3号同学说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不一样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你们从里面找找答案。看完了,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知道了()的秘密,大家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除了()之外,还有什么发现呢?第三组举手最高的男生,你发现()。大家看屏幕上()。还有一项需要记录的,()?你说(),你说()。大家觉得哪个更准确,对第二名同学更准确。除了这些,你们还有别的发现么?靠窗的男同学发现(),恩,我们用()这样的描述更为确切,你赞同我的观点么?看来他认为我这种描述是正确的。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格裙子的女生知道,你来!你说你有个好朋友,她告诉过你,是因为(),所以()。看来有一个知识渊博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学到这里,你们都有那些收获呢?你知道了(),你发现()。你还知道了()!大家在科学课上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给自己鼓鼓掌。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期待下次再回!同学们再见!

小学教育学试题

小学教育学试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二) (小学、幼儿园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 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个体因素 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的关系。 A.教育与政治 B.教育与文化 C.教育与科技 D.教育与经济 4.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5.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文化科学知识 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D.教育理论知识 6.以下不属于素质教育内容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继续教育 C.全面发展 D.创新精神 7.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团队活动 B.班级活动 C.政治工作 D.教学 8.在小学教育活动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小学()。 A.教育目的 B.教育途径 C.教育内容 D.教育评价 9.()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工具。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材 10.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制 C.个别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符合()。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2.国家教委规定:四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 A.30分钟 B.45分钟 C.1小时 D.一个半小时 13.培养学生良好的(),这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A.人生观 B.世界观 C.自我教育能力 D.道德观念 14.衡量学生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是()。 A.情理交融说服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6.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17.()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考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A、德育 B、智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2、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属于学生享有的(). A、人格尊严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3、教师发展的五阶段论是由()提出的. A、福勒 B、布朗 C、伯利纳 D、夸美纽斯 4、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5、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依法执教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B、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C、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D、依法执教才能保证人权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自行决定 8、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养和培训

D、交流和互访 9、志存高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的(). A、为人师表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10、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的职业道德.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为人师表 11、()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A、《四库全书》 B、《永乐大典》 C、《汉书》 D、《隋书》 1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这副对联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诸葛亮 B、文天祥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传递策略B.组织策略 C.管理策略D.微观策略 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 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奥苏伯尔B.加涅 C.梅里尔D.皮亚杰 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