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总结(附答案)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总结(附答案)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

题型一:弦的垂直平分线问题

弦的垂直平分线问题和对称问题是一种解题思维,首先弄清楚哪个是弦,哪个是对称轴,用到的知识是:垂直(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和平分(中点坐标公式)。 例题1、过点T(-1,0)作直线l 与曲线N :2y x =交于A 、B 两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0x ,0),使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0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过点T(-1,0)的直线和曲线N :2y x =相交A 、B 两点,则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0,可以设直线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分析类一元二次方程,看判别式,运用韦达定理,得弦的中点坐标,再由垂直和中点,写出垂

直平分线的方程,得出E 解:依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0。设直线:(1)l y k x =+,0k ≠,11(,)A x y ,22(,)B x y 。 由2

(1)y k x y x

=+??

=?消y 整理,得2222

(21)0k x k x k +-+= ① 由直线和抛物线交于两点,得2242(21)4410k k k ?=--=-+>即2

1

04

k <<

② 由韦达定理,得:212221,k x x k -+=-121x x =。则线段AB 的中点为22

211

(,)22k k k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2

2

1112()22k y x k k k --=--

令y=0,得021122x k =

-,则211(,0)22E k -ABE ? 为正三角形,∴

211(,0)22E k -到直线AB 的距离d 。

AB = =2d k =222k k ∴=

解得13

k =±

满足②式此时053x =。

思维规律:直线过定点设直线的斜率k ,利用韦达定理法,将弦的中点用k 表示出来,再利用垂直关系将弦的垂直

k 确定,进而求出0x 的坐标。

例题2、已知椭圆12

22

=+y x 的左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 (Ⅰ)求过点O 、F ,并且与2x =-相切的圆的方程;

(Ⅱ)设过点F 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G ,求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分析:第一问求圆的方程,运用几何法:圆心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心到定点的距离;第二问,过定点的弦的垂直平分线如果和x 轴相交,则弦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0,设出弦AB 所在的直线的方程,运用韦达定理求出弦中点的横坐标,由弦AB 的方程求出中点的总坐标,再有弦AB 的斜率,得到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就可以得到点G 的坐标。

解:(I) ∵a 2

=2,b 2

=1,∴c=1,F(-1,0),l:x=-2.∵圆过点O 、F,∴圆心M 在直线x=-上2

1

设M(-

t ,2

1),则圆半径:r =|(-21)-(-2)|=

23

由|OM|=r ,得2

3)2

1

(2

2=

+-t

,解得t=±2,∴所求圆的方程为(x+21)2+(y ±2)2=49. (II)由题意可知,直线AB 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0,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k(x+1)(k ≠0),

代入2

2x +y 2=1,整理得(1+2k 2)x 2+4k 2x+2k 2

-2=0∵直线AB 过椭圆的左焦点F ,

∴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等实根,设A(x 1,y 1),B(x 2,y 2),AB 中点N(x 0,y 0),

则x 1+x 1=-,12422+k k 2

0122

12(),221

k x x x k =+=-+002(1)21k y k x k =+=+ ∴AB 垂直平分线NG 的方程为)(1

00x x k

y y --

=-令y=0,得 22002222121C k k x x ky k k =+=-+++22211

21242

k k k =-=-+++∵.021,0<<-∴≠c x k

∴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

1

-

)。 技巧提示:直线过定点设直线的斜率k ,利用韦达定理,将弦的中点用k 表示出来,韦达定理就是同类坐标变换的技巧,是解析几何中解决直线和圆锥曲线问题的两大技巧之第一个技巧。再利用垂直关系将弦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写出来,就求出了横截距的坐标(关于k 的函数)。直线和圆锥曲线中参数的范围问题,就是函数的值域问题。

练习1:已知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C 过点)23,1(,且离心率21=e 。

(Ⅰ)求椭圆方程;

(Ⅱ)若直线)0(:≠+=k m kx y 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过定点)0,8

1

(G ,求k 的取值范围。

分析:第一问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可以得到,a b 的关系式,再根据“过点)2

3,1(”得到,a b 的第2个关系式,解方程组,就可以解出,a b 的值,确定椭圆方程。

第二问,设出交点坐标,联立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判别式得出,k m 的不等式,再根据韦达定理,得出弦MN 的中点的横坐标,利用弦的直线方程,得到中点的纵坐标,由中点坐标和定点)0,8

1(G ,得垂直平分线的斜率,有垂直平分线的斜率和弦的斜率之积为-1,可得,k m 的等式,用k 表示m 再代入不等式,就可以求出k 的取值范围。

解:(Ⅰ) 离心率21=e ,2213144

b a ∴=-=,即22

43b a =(1);

又椭圆过点)23,1(,则221914a b +=,(1)式代入上式,解得24a =,2

3b =,椭圆方程为

22143

x y +=。 (Ⅱ)设1122(,),(,)M x y N x y ,弦MN 的中点A 00(,)x y 由22

3412

y kx m x y =+??

+=?得:222

(34)84120k x mkx m +++-=, 直线)0(:≠+=k m kx y 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2222644(34)(412)0m k k m ∴?=-+->,即2243m k <+ (1)

由韦达定理得:21212228412,3434mk m x x x x k k -+=-=++,则2000

222

443,343434mk mk m

x y kx m m k k k =-=+=-+=+++, 直线AG 的斜率为:222

32434413234348

AG

m

m k K mk mk k k +==-----+, 由直线AG 和直线MN 垂直可得:22413234m k mk k =---- ,即2

348k m k

+=-,代入(1)式,可得

22234()438k k k +<+,即2120k >

,则1010

k k ><-。 老师支招:如果只说一条直线和椭圆相交,没有说直线过点或没给出直线的斜率,就直接设直线的方程为:

y kx m =+,再和曲线联立,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门路。本题解决过程中运用了两大解题技

巧:与韦达定理有关的同类坐标变换技巧,与点的纵、横坐标有关的同点纵横坐标变换技巧。解决直线和圆锥曲线

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充分、灵活的运用这两大解题技巧。 练习2、设1F 、2F 分别是椭圆

22

154

x y +=的左右焦点.是否存在过点(5,0)A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C 、D ,使得22F C F D =?若存在,求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22F C F D =得,点C 、D 关于过2F 的直线对称,由直线l 过的定点A(5,0)不在

22

154

x y +=的内部,可以设直线l 的方程为:(5)y k x =-,联立方程组,得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判别式,得出斜率k 的取值范围,由韦达定理得弦CD 的中点M

1

k

-

,解出k 值,的坐标,由点M 和点F 1的坐标,得斜率为看是否在判别式的取值范围内。

解:假设存在直线满足题意,由题意知,过A 的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设直线l 的方程为:(5),(0)y k x k =-≠,C 11(,)x y 、D 22(,)x y ,CD 的中点M 00(,)x y 。 由22

(5)4520

y k x x y =-??

+=?得:2222

(45)50125200k x k x k +-+-=, 又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C 、D ,则2222=(50)4(45)(12520)0k k k ?-+->,即2

105

k <<

。 由韦达定理得:22121222

5012520

,4545k k x x x x k k

-+==++, 则2212000

222252520,(5)(5)2454545x x k k k x y k x k k k k +-===-=-=+++,M(2

2

2545k k +,22045k k -+)。 又点2F (1,0),则直线2MF 的斜率为2

222

2

2054525151

45MF k

k

k k k k

k -

+==--+, 根据2CD MF ⊥得:21MF k k =- ,即

2

2

5115k k =--,此方程无解,即k 不存在,也就是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 老师提醒:通过以上2个例题和2个练习,我们可以看出,解决垂直平分线的问题,即对称问题分两步:第一步,有弦所在的直线和曲线联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或类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判别式得不等式,由韦达定理得出弦中点的坐标;第二步是利用垂直关系,得出斜率之积为-1

,或者是利用中点坐标和对称轴直线的斜率,写出垂直平

分线的方程,就可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求出的参数一定要满足判别式。 题型二:动弦过定点的问题

圆锥曲线自身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其中一些性质是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有关系,对这样的一些性质,我们必须了如指掌,并且必须会证明。随着几何画板的开发,实现了机器证明几何问题,好多以前我们不知道的、了解不深入的几何或代数性质,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出来了,其中大部分都有可以遵循的规律,高考出题人,也得设计好思维,让我们在他们设好的路上“走”出来。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考题领略一下其风采。

例题3、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

x 轴上的顶点分别为A 1(-2,0),A 2(2,0)。

(I )求椭圆的方程;

(II )若直线:(2)l x t t =>与x 轴交于点T,点P 为直线l 上异于点T 的任一点,直线PA 1,PA 2分别与椭圆交于M 、N 点,试问直线MN 是否通过椭圆的焦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第一问是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第二问中,点A 1、A 2的坐标都知道,可以设直线PA 1、PA 2的方程,直线PA 1和椭圆交点是A 1(-2,0)和M ,通过韦达定理,可以求出点M 的坐标,同理可以求出点N 的坐标。动点P 在直线

:(2)l x t t =>上,相当于知道了点P 的横坐标了,由直线PA 1、PA 2的方程可以求出P 点的纵坐标,得到两条直线

的斜率的关系,通过所求的M 、N 点的坐标,求出直线MN 的方程,将交点的坐标代入,如果解出的t>2,就可以了,否则就不存在。

解:(I )由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c e a =

=

,2a =,

则得1c b ==。 从而椭圆的方程为2

214

x y += (II )设11(,)M x y ,22(,)N x y ,

直线1A M 的斜率为1k ,则直线1A M 的

1(2)y k x =+,由12

2

(2)

44

y k x x y =+??+=?消y 整理得222121(14)161640k x k x k +++-= 12x - 和是方程的两

个根,

21121164214k x k -∴-=+则211212814k x k -=+,1121414k y k =+,即点M 的坐标为211

22

11

284(,)1414k k k k -++, 同理,设直线A 2N 的斜率为k 2,则得点N 的坐标为2

22

22

22

824(,)1414k k k k --++ 12(2),(2)p p y k t y k t =+=- 12122

k k k k t -∴

=-+, 直线MN 的方程为:121121

y y y y x x x x --=--,

∴令y=0,得2112

12x y x y x y y -=

-,将点M 、N 的坐标代入,化简后得:4x t =

又2t > ,∴402t <

<

椭圆的焦点为

4t ∴=

t =

当3

t =

时,MN 过椭圆的焦点。方法总结:本题由点A 1(-2,0)的横坐标-2是方程2

2

2

1

21

(14

)161640

k x k x

k +++-

=的一个根,结合韦达定理运用同类坐标变换,得到点M 的横坐标:2

112

12814k x k -=+, 再利用直线A 1M 的方程通过同点的坐标变换,得点M 的纵坐标:1

12

1414k y k =

+;

其实由222(2)44y k x x y =-??+=?消y 整理得222

222(14)161640k x k x k +-+-=,得到22222164214k x k -=+,即2

222

2

8214k x k -=+,2

22

2

414k y k -=

+很快。 不过如果看到:将2112

1

164

214k x k --=+中的12k k 用换下来,1x 前的系数2用-2换下来,就得点N 的坐标2222222

824(,)1414k k k k --++,如果在解题时,能看到这一点,计算量将减少,这样真容易出错,但这样减少计算量。 在直线1A M 上也在 本题的关键是看到点P 的双重身份:点P 即

直线A 2N 上,进而得到

12122

k k k k t

-=-+,由直线

MN

121

121

y y y y x x x x --=

--得直线与x 轴的交点,即横截距2112

12

x y x y x y y -=

-,

将点M 、N 的坐标代入,化简易得4

x t =

,由4

t

=解

t =

t =是否满足2t >。 另外:也可以直接设P(t ,y 0),通过A 1,A 2的坐标写出直线PA 1,PA 2的直线方程,再分别和椭圆联立,通过韦达定理求出M 、N 的坐标,再写出直线MN 的方程。再过点F ,求出t 值。

例题4、(07山东理)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椭圆C 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

(Ⅰ)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Ⅱ)若直线m kx y 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C 的右顶点。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分析:第一问,是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问,直线m kx y 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并且椭圆的右顶点和A 、B 的连线互相垂直,证明直线l 过定点,就是通过垂直建立k 、m 的一次函数关系。

解(I )由题意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

221(0)x y a b a b

+=>>

3,1a c a c +=-=,2

2,1,3a c b ===22

143x y ∴+=(II )设1122(,),(,)A x y B x y ,由2

2

3412y kx m x y =+??+=?

得 222(34)84(3)0k x mkx m +++-=,22226416(34)(3)0m k k m ?=-+->,22340k m +->

2121222

84(3)

,3434mk m x x x x k k

-+=-?=++(注意:这一步是同类坐标变换) 222

2

121212122

3(4)

()()()34m k y y kx m kx m k x x mk x x m k -?=+?+=+++=+(注意:这一步叫同点纵、横坐标间

的变换)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2,0),D 且1AD BD k k ?=-,

1212122

y y

x x ∴

?=---,1212122()40y y x x x x +-++=, 222222

3(4)4(3)1640343434m k m mk k k k --+++=+++,22

71640m mk k ++=,解得 1222,7

k m k m =-=-

,且满足22

340k m +-> 当2m k =-时,:(2)l y k x =-,直线过定点(2,0),与已知矛盾;

当27k m =-

时,2:()7l y k x =-,直线过定点2(,0)7

综上可知,直线l 过定点,定点坐标为2

(,0).7

名师经验: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中,以弦为直径的圆经过某个点,就是“弦对定点张直角”,也就是定点和弦的两端点连线互相垂直,得斜率之积为1-,建立等式。直线不过定点,也不知道斜率,设出m kx y l +=:,是经常用的一招,在第二讲中就遇到了这样设的直线。

练习:直线m kx y l +=:和抛物线22y px =相交于A 、B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抛物线的顶点,证明:直线

m kx y l +=:过定点,并求定点的坐标。

分析: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抛物线的顶点O ,则OA ⊥OB ,若设1122(,),(,)A x y B x y ,则12120x x y y +=,再通过

2212121212()()()y y kx m kx m k x x mk x x m ?=+?+=+++,将条件转化为221212(1)()0k x x mk x x m ++++=,再

通过直线和抛物线联立,计算判别式后,可以得到12x x ,12x x +,解出k 、m 的等式,就可以了。

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2

2y kx m y px

=+??

=?得,2

220ky py mp -+=,(这里消x 得到的) 则2480p mkp ?=->………………(1)由韦达定理,得:121222p mp y y y y k k

+=

=,, 则2

121212122()y m y m y y m y y m x x k k k ---++== ,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抛物线的顶点O ,则OA ⊥OB ,即12120x x y y +=,可得2

1212122

()0y y m y y m y y k

-+++=,则22(1)220k mp pm m k +-+=, 即2220k mp m k +=,又0mk ≠,则2m kp =-,且使(1)成立, 此时2(2)l y kx m kx kp k x p =+=-=-:,直线恒过点(2,0)p 。

名师指点:这个题是课本上的很经典的题,例题5、(07山东理)就是在这个题的基础上,由出题人迁移得到的,解题思维都是一样的,因此只要能在平时,把我们腾飞学校老师讲解的内容理解透,在高考中考取140多分,应该不成问题。

本题解决过程中,有一个消元技巧,就是直线和抛物线联立时,要消去一次项,计算量小一些,也运用了同类坐标变换——韦达定理,同点纵、横坐标变换-------直线方程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其实解析几何就这么点知识,你发现了吗?

题型三:过已知曲线上定点的弦的问题

若直线过的定点在已知曲线上,则过定点的直线的方程和曲线联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或类一元二次方程),考察判断式后,韦达定理结合定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另一端点的坐标,进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例题领略一下思维过程。

例题5、已知点A 、B 、C 是椭圆E :22

221x y a b

+= (0)a b >>上的三点,其中点A 是椭圆的右顶点,直线

BC 过椭圆的中心O ,且0AC BC = ,2BC AC =

,如图。

(I)求点C 的坐标及椭圆E 的方程;

(II)若椭圆E 上存在两点P 、Q ,使得直线PC 与直线QC 关于直线x =PQ 的斜率。

解:(I) 2BC AC = ,且BC 过椭圆的中心O OC AC ∴= 0AC BC = 2

ACO π

∴∠=

又 ∴点C 的坐标为。 A 是椭圆的右顶点,

a ∴=22

2112x y b

+=将点C 代入方程,得24b =,

∴椭圆E的方程为

22

1

124

x y

+=(II) 直线PC与直线QC

关于直线x=

∴设直线PC的斜率为k,则直线QC的斜率为k-,从而直线PC的方程为:

( y k x

=

,即)

y kx k

=-

,由

22

)

3120

y kx k

x y

?=-

?

?

+-=

??

消y,整理得:

222

(13)(1)91830

k x k x k k

++-+--

=x=

2

2

9183

13

P

k k

x

k

--

∴=

+

2

P

x=

同理可得:

2

Q

x=

))

P Q P Q

y y kx k kx k

-=-++

=()

P Q

k x x

+-

22

P Q

x x

-=

1

3

P Q

PQ

P Q

y y

k

x x

-

∴==

-

则直线PQ的斜率为定值

1

3

方法总结:本题第二问中,由“直线PC与直线QC

关于直线x=PC 的斜率为k,就得直线QC的斜率为-k

222

(13)(1)91830

k x k x k k

++-+--=的根,易得点P的横坐标:

2

P

x=,再将其中的k用-k换下来,就得到了点Q的横坐标:

2

Q

x=,这样计算量就减少了许多,在考场上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接下来,如果分别利用直线PC、QC的方程通过坐标变换法将点P、Q的纵坐标也求出来,计算量会增加许多。

直接计算

P Q

y y

-、

P Q

x x

-,就降低了计算量。总之,本题有两处是需要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一是过曲线上的点的直线和曲线相交,点的坐标是方程组消元后得到的方程的根;二是利用直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减少计算量,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练习1、已知椭圆C:

22

22

1(0)

x y

a b

a b

+=>>

,且在x轴上的顶点分别为A1(-2,0),A2(2,0)。

(I)求椭圆的方程;

(II)若直线:(2)

l x t t

=>与x轴交于点T,点P为直线l上异于点T的任一点,直线PA1,PA2分别与椭圆交于M、N 点,试问直线MN是否通过椭圆的焦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I )由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2

c e a =

=

,2a =,

则得1c b ==。 从而椭圆的方程为2

214

x y += (II )设11(,)M x y ,22(,)N x y ,直线1A M 的斜率为1k ,则直线1A M 的方程为1(2)y k x =+,由122

(2)14

y k x x y =+??

?+=??消y 整理得2

2

21

21

(14)161640k x k x k +++-=12x - 和是方程的两个根21121164214k x k -∴-=+则2

112

12814k x k -=+,

1121414k y k =+,即点M 的坐标为211

22

11

284(,)1414k k k k -++

同理,设直线A 2N 的斜率为k 2,则得点N 的坐标为2

22

22

22

824(,)1414k k k k --++ 12(2),(2)p p y k t y k t =+=- 12122

k k k k t -∴

=-+, 直线MN 的方程为:121121

y y y y x x x x --=

--, ∴令y=0,得2112

12

x y x y x y y -=

-,将点M 、N 的坐标代入,化简后得:4x t =

又2t > ,∴402t <

<

椭圆的焦点为

4t ∴=

3t =

故当3

t =时,MN 过椭圆的焦点。 方法总结:本题由点A 1(-2,0)的横坐标-2是方程222121(14)161640k x k x k +++-=的一个根,结合韦达定理得到点M 的横坐标:

2

112

1

2814k x k -=+,利用直线A 1M 的方程通过坐标变换,得点M 的纵坐标:1121414k y k =+; 再将2112

1164214k x k --=+中的12k k 用换下来,1x 前的系数2用-2换下来,就得点N 的坐标2

22

22

22824(,)1414k k k k --++,如果在解题时,能看到这一点,计算量将减少许多,并且也不易出错,在这里减少计算量是本题的重点。否则,大家很

容易陷入繁杂的运算中,并且算错,费时耗精力,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其中的精髓。

本题的关键是看到点P 的双重身份:点P 即在直线1A M 上也在直线A 2N 上,进而得到

12122

k k k k t

-=-+,由直线MN

的方程

121121y y y y x x x x --=

--得直线与x 轴的交点,即横截距2112

12

x y x y x y y -=-,将点M 、N 的坐标代入,化简易得4x t =,

4t =

t =

,到此不要忘了考察t =是否满足2t >。 练习2、:(2009辽宁卷文、理)已知,椭圆C 以过点A (1,3

2

),两个焦点为(-1,0)(1,0)。 (1) 求椭圆C 的方程;

(2) E ,F 是椭圆C 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 的斜率与AF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 的斜率为定值,并求

出这个定值。

分析:第一问中,知道焦点,则 ,再根据过点A ,通过解方程组,就可以求出 ,

求出方程。 第二问中,设出直线AE 的斜率k ,写出直线的方程,联立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由韦达定理和点A 的坐标,可以求出点E 的坐标,将点E 中的k,用-k 换下来,就可以得到点F 的坐标,通过计算yE-yF ,xE-xF ,就可以求出直线EF 的斜率了

解:(Ⅰ)由题意,c=1,可设椭圆方程为 ,将点A 的坐标代入方 程: ,解得 , (舍去) 所以椭圆方程为 。

(Ⅱ)设直线AE 方程为:3(1)2y k x =-+,代入

22

143x y +=得 2223

(34)4(32)4()1202k x k k x k ++-+--=

设(x ,y )E E E ,(x ,y )F F F ,因为点3

(1,)2

A 在椭圆上,所以

22

3

4()12

2x 34F k k --=+

3

2

E E y kx k =+- ………8分

又直线AF 的斜率与AE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在上式中以—K 代K ,可得

22

3

4()12

2

x 34F k k +-=+ 3

2

E E y kx k =-++

22

1a b =+2

2

,a b

22

2211

x y a a +=-22

1914(1)

a a +=-24a =22114a c =<=22

143x y +=

所以直线EF 的斜率()21

2

F E F E EF F E F E y y k x x k K x x x x --++=

==--

即直线EF 的斜率为定值,其值为

1

2

。 ……12分 老师总结:此类题的关键就是定点在曲线上,定点的坐标是方程的根,通过韦达定理,将动点的坐标求出,在根据斜率互为相反数,就可以直接求出第二动点的坐标,最后由斜率公式,可以求出斜率为定值。

题型四:共线向量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向量共线,就是将向量问题转化为同类坐标的比例问题,再通过未达定理------同类坐标变换,将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不难解决。

例题7、设过点D(0,3)的直线交曲线M :22

194

x y +=于P 、Q 两点,且DP DQ l =uuu r uuu r ,求实数l 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DP DQ l =u u u r u u u r 可以得到12

1

23(3)x x y y l l ì?=?í

?=+-??,将P(x 1,y 1),Q(x 2,y 2),代人曲线方程,解出点的坐标,用l 表示出来。 解:设P(x 1,y 1),Q(x 2,y 2),

Q DP DQ l =uuu r uuu r

\(x 1,y 1-3)=l (x 2,y 2-3) 即12123(3)x x y y l l ì=??í?=+-???

方法一:方程组消元法

又Q P 、Q 是椭圆29x +2

4

y =1上的点

\22222222

194()(33)19

4x y x y l l l ì??+=???í?+-?+=???? 消去x 2,

可得222

222

(33)14

y y l l l l +--=-

即y 2=

135

6l l - 又Q -2£y 2£2, \-2£

135

6l l

-£2 解之得:

1

55

λ≤≤ 则实数l 的取值范围是1,55??

????。

方法二:判别式法、韦达定理法、配凑法

设直线PQ 的方程为:3,0y kx k =+≠,

由22

3

4936y kx x y =+??

+=?

消y 整理后,得 22(49)54450k x kx +++=

P 、Q 是曲线M 上的两点

22(54)445(49)k k ∴?=-?+=2144800k -≥

即2

95k ≥ ① 由韦达定理得:

121222

5445

,4949k x x x x k k

+=-

=++ 21212

1221()2x x x x x x x x +=++

222

254(1)45(49)k k λλ

+∴=

+ 即2222

3694415(1)99k k k

λλ+==++ ② 由①得211

095

k <

≤,代入②,整理得 2

369

15(1)5λλ<

≤+, 解之得

1

55

λ<< 当直线PQ 的斜率不存在,即0x =时,易知5λ=或15

λ=。 总之实数l 的取值范围是1,55??

????

方法总结:通过比较本题的第二步的两种解法,可知第一种解法,比较简单,第二种方法是通性通法,但计算量较大,纵观高考中的解析几何题,若放在后两题,很多情况下能用通性通法解,但计算量较大,计算繁琐,考生必须有较强的意志力和极强的计算能力;不用通性通法,要求考生必须深入思考,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在命题人设计的框架中,找出破解的蛛丝马迹,通过自己的思维将问题解决。

例题8: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241x y =的焦点,离心率为5

5

2.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过椭圆C 的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交y 轴于M 点,若1λ=,2λ=,求21λλ+的值. 分析:

(07福建理科)如图,已知点F (1,0),直线l :x =-1,P 为平面上的动点,过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

点Q ,且QP QF FP FQ ?=?

(Ⅰ)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Ⅱ)过点F 的直线交轨迹C 于A 、B 两点,交直线l 于点M ,已知12,MA AF AF BF λλ==

,求12λλ+的

值。

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抛物线、向量等基础知识,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以及研究曲线几何特征的基本方法,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满分14分. 解法一:

(Ⅰ)设点()P x y ,,则(1)Q y -,,由QP QF FP FQ =

得:

(10)(2)(1)(2)x y x y y +-=-- ,,,,,化简得2:4C y x =.

(Ⅱ)设直线AB 的方程为:

1(0)x my m =+≠.

设11()A x y ,,22()B x y ,,又21M m ??--

???

,,

联立方程组241y x x my ?=?=+?,

,消去x 得:

2440y my --=,2(4)120m ?=-+>,故

121244y y m y y +=??

=-?,

由1MA AF λ= ,2MB BF λ=

得:

1112y y m λ+

=-,2222

y y m

λ+=-,整理得: 1121my λ=--

,22

2

1my λ=--, 12122112m y y λλ??

∴+=--

+ ???

12

12

22y y m y y +=--

2424

m m =--- 0=

解法二:

(Ⅰ)由QP QF FP FQ = 得:()0FQ PQ PF +=

, ()()0PQ PF PQ PF ∴-+= ,

22

0PQ PF ∴-= ,

PQ PF ∴=

所以点P 的轨迹C 是抛物线,由题意,轨迹C 的方程为:2

4y x =.

(Ⅱ)由已知1MA AF λ= ,2MB BF λ=

,得120λλ< .

则:1

2

MA AF MB BF

λλ=-

.…………① 过点A B ,分别作准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1A ,1B ,

则有:11MA AA AF

MB BB BF ==

.…………②

由①②得:12AF AF

BF BF

λλ-=

,即120λλ+=.

练习:设椭圆)0(12

:2

22>=+

a y a x 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A 是椭圆C 上的一点,且0212=?F F AF ,坐标原点O 到直线1AF 的距离为||3

1

1OF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Q 是椭圆C 上的一点,过Q 的直线l 交x 轴于点)0,1(-P ,较y 轴于点M ,若QP MQ 2=,求直线l 的方程. 山东2006理

双曲线C 与椭圆22

184

x y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y =x 3为C 的一条渐近线。 (I ) 求双曲线C 的方程;

(II)过点P (0,4)的直线l ,交双曲线C 于A,B 两点,交x 轴于Q 点(Q 点与C 的顶点不重合)。当12PQ QA QB λλ==

且3

8

21-

=+λλ时,求Q 点的坐标。 解:

(Ⅱ)解法一: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l 的方程:114,(,)y kx A x y =+,22(,)B x y

则4(,0)Q k -

1PQ QA λ=

11144

(,4)(,)x y k k

λ∴--=+

1

111

111

14444()44x k k x k k y y λλλλ?

=--??-=+??∴???

??-==-???

11)(,A x y 在双曲线C 上, ∴

21211

11616()10k λλλ+--= ∴22

2211161632160.3

k k λλλ++-

-= ∴2221116

(16)32160.3

k k λλ-++-=

同理有:22

22216(16)32160.3

k k λλ-++-= 若2160,k -=则直线l 过顶点,不合题意.2160,k ∴-≠

12,λλ∴是二次方程222

16(16)32160.3

k x x k -++-

=的两根. 122

328

163

k λλ∴+=

=-- 24k ∴=,

此时0,2k ?>∴=±.

∴所求Q 的坐标为(2,0)±.

解法二: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l 的方程,11224,(,),(,)y kx A x y B x y =+,则4

(,0)Q k

-

. 1PQ QA λ= ,

Q ∴分PA

的比为1λ.

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

111

11

11111144(1)14401x x k k y y λλλλλλλ??

-==-+??+??→??

+??=-

=??+??

下同解法一

解法三: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l 的方程:11224,(,),(,)y kx A x y B x y =+,则4

(,0)Q k

-

. 12PQ QA QB λλ== ,

111222444

(,4)(,)(,)x y x y k k k

λλ∴--=+=+.

11224y y λλ∴-==, 114y λ∴=-

,22

4

y λ=-, 又128

3

λλ+=-

, 121123

y y ∴

+= 即12123()2y y y y +=

将4y kx =+代入2

2

13

y x -=得 222(3)244830k y y k --+-=

230k -≠ ,否则l 与渐近线平行。

2

12122224483,33k y y y y k k -∴+==--。

2

22

244833233k k k -∴?=?-- 2k ∴=±

(2,0)Q ∴±

解法四:

由题意知直线l 得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l 的方程:4y kx =+,1122(,),(,)A x y B x y

则4(,0)Q k -

1PQ QA λ= ,

11144

(,4)(,)x y k k

λ∴--=+。

∴1114444k kx x k

λ-

=

=-++ 同理

124

4

kx λ=-

+

1212448

443

kx kx λλ+=-

-=-++.

即 2121225()80k x x k x x +++=

(*)

2

2

4

1

3

y kx y x =+-= 消去y 得22(3)8190k x kx ---=.

当2

30k -=时,则直线l 与双曲线得渐近线平行,不合题意,2

30k -≠。 由韦达定理有:

122

1228319

3k x x k x x k +=

-=-

- 代入(*)式得

24,2k k ==±

∴所求Q 点的坐标为(2,0)±。

练习: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2

4x y =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点P 为椭圆上一点,弦PA 、PB 分别过焦点F 1、F 2,(PA 、PB 都不与x 轴垂直,其点P 的纵坐标不为0),若

111222,PF F A PF F B λλ==

,求12λλ+的值。

解:(1)设椭圆C 的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 +=>>,则b=1,由222411155b e a =-=-=,得2

5a =,则椭圆的方

程为:2

215

x y += (2)由2

215

x y +=得:12(2,0),(2,0)F F -,设001122(,),(,),(,)P x y A x y B x y , 有111222,PF F A PF F B λλ== 得:

0011100222(2,)(2,),(2,)(2,)x y x y x y x y λλ---=+--=-

解得:001212

,y y y y λλ=-

=-, 根据PA 、PB 都不与x 轴垂直,且00y ≠,设直线PA 的方程为:00(2)2

y y x x =++,代人2

215x y +=,整理后,

得:2222

00000(2)54(2)0x y y y x y y ??++-+-=??

根据韦达定理,得:2

0122

(2)5y y y x y -=++,则01220(2)5y y x y -=++, 从而,220

101

(2)5y x y y λ=-

=++ 同理可求220

202

(2)5y x y y λ=-

=-+ 则22222212000000(2)5(2)52(5)4x y x y x y λλ+=+++-+=++

由00(,)P x y 为椭圆2

215

x y +=上一点得:220055x y +=, 则1218λλ+=, 故12λλ+的值为18. 题型五:面积问题

例题8、(07陕西理)已知椭圆C :12222=+b y a x (a >b >0)的离心率为,3

6

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3。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设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坐标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2

3

,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 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依题意3c a a ?=

???=?

1b ∴=,∴所求椭圆方程为2

213

x y +=。

(Ⅱ)设11()A x y ,,22()B x y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