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清妇女中秋节诗词选

明清妇女中秋节诗词选

明清妇女中秋节诗词选
明清妇女中秋节诗词选

明清妇女中秋节诗词选

邵笠

步蟾宫中秋

风尖云嫩山容瘦,数飞鸟,鸦前鹊后。夜阑带醉听箫声,恍瞥见,谁家红袖。蟾钩穿过疎林骤。桂子落,满山金镂。桥边错认玉人来,惹裙带、暗香偷嗅。

吴尚熹

百字令戊戌中秋

碧空云敛,看团圆三五、古今同羡。秋满小筵花径里,恰是良宵庭院。桂魄浮光,兰心度馥,拜罢纤腰倦。倚阑遥望,星河天外微灿。且把玉斝(音贾)频酬,绣帘全卷,举烛开家筵。只觉管弦声入破,何处宫商细按。愿祝椿萱,年年此夜,百岁长清健。最佳风月,几回洗盏重劝。

熊琏

百字令中秋

飞来宝镜,正光华散满、瑶台玉阙。谁向风前歌水调,应把洞箫吹彻。天是佳期,姮娥今夜,别样新妆抹。风披露洗,寻常无比皎洁。可堪多病多愁,凋残两鬓,心事寒于铁。十载凄惶无限恨,误了年年圆月。月自长情,人偏薄幸,直恁经磨灭。一尊清酒,几回和泪同咽。

赵我佩

八声甘州中秋苦雨寄砺轩吴门

卷轻纱、翠袖软凉生,香销玉炉烟。尽灯挑红豆,秋心如醉,酒中愁边。听遍黄昏风雨,拥髻不成暝。孤负团圞节,冷落芳筵。万古有情明月,恁今宵盼断,碧海青天。怅广寒宫阙,云掩路三千。料姮娥、替人垂泪,怕晚妆、金镜向人圆。应知我,新来离别,影只堪怜。

顾太清

步虚词中秋

玉剪燕归秋社,木犀香浸云屏。连阴初霁月华清。恼煞碧天风劲。细露凉生钿阁,流云暗度瑶京。羽衣纤指学吹笙。不许人间偷听。

袁绶

采桑子闰中秋即事(二首)

百年难得中秋闰,月又团圞,人又团圞,一碧长空转玉盘。重逢二八婵娟面,倦倚雕阑,醉倚雕阑,金栗香中笑语欢。

秋光皎洁逾前度,花影屏山,竹影屏山。香雾黏衣不觉寒。琼楼玉宇知何处,坐到更阑,话到更阑,如此良宵再遇难。

甘立媃

豆叶黄中秋随夫子奉姑玩月

金风拂院桂流香。秋色平分夜未央。煎茗呈肴奉北堂。对蟾光,默祝春晖较更长。

陆蒨

风入松中秋无月

木樨香里坐论诗,瘦骨倦支持。岁花容易抛人去,任西风、敛鬓成丝。遥忆江楼人倚,云山梦里归期。空庭露冷夜迟迟,鸦睡正酣时。昨宵明月今何处,料嫦娥、也怕相思。恐有悲秋儿女,檀栾不许人和。

陶淑

高阳台中秋望月同外作

银汉云寒,玉阑风细,半天全是凉秋。明月飞来,一更先上高楼。千家灯火光于昼。息些时,烟雾都收。满城头,谁弄笙箫,谁按歌喉。中庭共立罗衣薄,似碧天如水,珠箔初钩。说到前身,前身想是多愁。清辉愿得全年满,更团圆、万古无休。可能不?此恨此情,两共悠悠。

周诒蘩

贺新凉中秋待月

风起云开未。好秋宵、琼楼夜锁,素娥犹睡。安得高歌声遏处,涌出冰轮似水。邀素魄、金尊同醉。莫负团圆诗酒兴,倚雕栏,玉露沾衣袂。清漏转,暗蛩细。芳筵索寞嗟无寐,望疏林、朦胧隐见,喜如人意。羽佩珊珊何处是,为逐天风下坠。云路渺、幽里谁寄。乞与灵丹劳玉兔,许相携,共作飞升计。空幻想,困尘累。

翁端恩

金缕曲闰中秋作

信媺(音美)非吾土。咲(笑)浮家、等闲再值,良宵三五。深院木樨香已谢,渐惜秋光欲暮。只碎菊、篱边方吐。漫道井梧添叶好,怕羁愁、添得心尤苦。荣顇感,向谁诉?纪时今日逢寒露。检巾箱、吴绵已罄,故衣重补。青女素娥还耐冷,下界凡尘莫数。恰圆魄、重开顾兔。拜月盈盈同说饼,算乡风、犹是江南路。何处问?旧皋庑。

顾太清

浣溪沙中秋作

楼外秋寒知不知,看看又到菊花时,斜阳西下影如驰。去日已多来日少,来何欢喜去何悲,且斟美酒对清辉。

金风玉露相逢曲中秋后一日同云林湘佩家霞仙雨中游八宝山晚晴次湘佩韵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奇峰屏列,相期不负雨中游,仿佛是、山阴冒雪。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

顾贞立

贺新凉中秋见有以月为均者谩赋

长啸问明月。諩(谱)江山、谁堪赋就,美人花月。除是沈香人醉后,曾记愁心与月。吟不了、晓风残月。今夜琼楼悬玉镜,有金尊,檀板酬佳月。香盈斗,烟笼月。残霞断续关山月,雾迷漫、角声鸦影,寒沙卷月。几处璅窗眉黛敛,几处流黄待月。更几处,纤纤掬月。莫道无云清万里,看悲欢,离合千家月。吾长啸,问明月!

葛秀英

月华清中秋玩月

秋半明中,月圆名半,素辉千里如昼。高卷珠帘,一片玻璃凉透。晚风起,雾约柔鬟,银汉斜,露侵罗袖。稽首。向嫦娥借问,广寒寒否?最爱深闺独守。如此良宵,尽堪消受。觅句孤行,踏损苍苔微溜。问前生,千古同心,期后会,一年别久。孤负。怕云遮光掩,秋催人瘦。

[注]:下阕二句依谱应为五四字句。此处为四四字句。

葛秀英

柳梢青中秋西湖泛月

湖上清秋。南屏钟递,岚翠烟浮。衣怯新凉,月扶残醉,人倚兰舟。月明正好勾留。且放棹、湖心上头。镜净浮光,潭空泻影,人在瀛洲。

满江红中秋旅泊

为问嫦娥,何事便、一生担搁。也曾来、百子池边,长生殿角。伴我绮窗朱户影,辜他碧海青天约。倩回风,迢递寄愁心,随飘泊。五色管,今闲却。千石酒,谁斟酌,想天涯羁旅,鬓丝蘦落。别梦匆匆偏易醒,远书草草浑难托。判长暝,蕉萃过三,秋人如削。

顾贞立

满江红中秋寄梁汾弟

此夜秦淮,桃叶渡、兰舟桂桨。回首处、金焦两点,水天一漾。望去金波惊万里,愁来白发三千丈。笑闺中,羸质愧称兄,予差长。河畔桥,危楼上。疏林鬲,征颿(帆)漾,尽斜阳送眼,秋潮初涨。十载别离劳梦寐,半生词赋同凄怆。愿重来,还补谢家,吟人无恙。

沈树荣

满庭芳中秋夜同诸衿坐月

宿雨全收,晚凉乍爽,喜微云点缀长天。广寒宫敞,素面露婵娟。影浸闲庭如水,看浮动,竹雾梧烟。相依处,团圞共话,人月恰双圆。记阑干十二,桂花丛下,分劈红笺。许诗成次韵,学步随肩。一向秋光隔断,清辉好,两地空悬。今夜永,参横斗转,幽赏不成眠。

沈宪英

满庭芳中秋坐月和素嘉甥女

萤火流光,蛩吟向夕。冰轮碾破瑶天。香飘云外,桂子静娟娟。对月几人无恙,多半隔,远树苍烟。难逢是,一庭联袂,把盏看重圆。无限,凄凉况,含毫欲写,累纸盈笺。任金风拂面,玉露侵肩。还惜良宵景促,无绳繋,皓魄长悬。应飞去,广寒宫里,清影共愁眠。

陆蓉佩

满庭芳中秋对月

千古清辉,一年佳节,匆匆又到中秋。桂丛香逼,绝胜广寒游。难得姮娥此夜,放银蟾,

万里光流。徘徊久,闲阶露冷,独自豁吟眸。年年,当此夜,天涯寄迹,无计消愁。且莫思天上,玉宇琼楼。蕉萃而今意绪,不堪闻,玉管清讴。宵深也,风疏气爽,更莫下帘钩。

周诒蘩

南乡子中秋对月

云净月华流,满挹金波泻翠瓯。坐到高寒襟袖冷,休休,病骨难禁半点秋。如寝复如沤,已负清光四十周。舒却回肠禁却(愁),悠悠。闲看池心碧玉球。

[注]:原文无(愁)字,也读不通,据谱添“愁”字,不知当否?

胡纫荪

念奴娇中秋坐月和姑大人韵

秋风送爽,看团栾冰镜,遥空驾起。收拾绣床瓜果设,拜月桂花影里。小院香烧,高堂酒酌,笑语生欢喜。寒辉流照,一年良夜能几?还念赏玩琼楼,豪华易歇,难把铜山倚。天上人间清是福,我与常仪同意。坐转银壶,歌赓玉树,欲向晶宫寄。约他来晚,碧天依旧如洗。

张令仪

念奴娇中秋夜五亩园步月有怀两大人

酒阑闲步,向池头惊起,栖雅阵阵。烟净波光澄似练,冰镜双悬蟾影。疏树停云,老鱼掷浪,望处轩窗窈冥。玉宇琼楼,应不数神仙境。好我搔首徘徊,无边夜色,独许幽人领。白发天涯,乡思剧,梦绕琱梁藻井。睡雀鸣霜,寒虫泣露,闲杀秋宵永。何时箫管,一棹中流小艇。

孙云鹤

菩萨蛮中秋

纤云散尽蝉声歇,一杯自酹团圞月。人在小层楼,星河处处秋。阑干清影满,光近嫦娥远。来岁复如何,去年风雨多。

前调(菩萨蛮)

苕苕不断天涯路,今宵又向芦汀住。梦断酒初醒,雁声疑舻声。满蓬霜似水,渺渺情千里。残月在孤舟,故人何处楼?

陆蓉佩

长亭怨慢中秋前三日雨后待月感而填此寄怀琴如姑母

怪底是、愁深如许。又近中秋,怕听风雨。怊怅年年,一般岑寂悲羁旅。乱红蘦落,更莫问、江南路。竟夕向婵娟,但怅望、琼楼玉宇。恨极。目云山万叠,怎渺渺音尘阻。阑干倚遍。听清角、更添凄楚。但只见、征鸿过尽,也难寄、愁心半缕。叹独立、苍茫一例,伤今吊古。

菩萨蛮八月十七夜待月有怀琴如姑母

思君待月清宵坐,无聊只觉双眉锁。镇日盼征鸿,经年书未通。空阶闲竚立,怅望遥天碧。皓魄一分亏,帘疏花影移。

临江仙中秋即事

三五圆期容易过,良宵拼得迟眠。谢庭佳会泛觥舩(音船)。晶屏开翠幌,邀月堕琼筵。记与英翘花下立,联来韵语缠绵。繁花过眼小游仙,玉壶重濯魄,翘首又今年。

刘琬怀

沁园春中秋后一日夜坐感作

才过中秋,几处砧敲,冰轮倍明。忆桂花香满,浓侵庭院。梧桐阴碧,低覆轩楹。无伴飞觞,何人击钵,总有新诗勉强成。空阶畔,暗蛩相答,亦诉难平。嫦娥苦爱长生。也耐尽琼楼冷淡情。望苕苕银汉,初更已报。茫茫玉宇,万籁无声。枚乘观涛,谢庄赋月,各袌幽怀天地清。沉吟久,正露华如水,斗转参横。

姚倩

如梦令中秋

凉泻碧天云静,百和香烧金鼎。玉宇净无尘,处处清辉相映。忘寝,忘寝,露湿栏干犹凭。

顾太清

水调歌头中秋独酌(用东坡韵)

云静月如洗,风露湛青天。不知今夕何夕,陈事忆当年。多少销魂滋味,多少飘萍踪迹,顿觉此心寒。何日卸尘鞅,肥豚水云间。沃愁肠,凭浊酒,枕琴眠。任他素魄,广寒清影,缺还团圆。谁管春庚秋蟀,毕竟人生如寄,各自得天全。且尽杯中物,翘首对婵娟。

[编注]:下阕二句12字比东坡词11字多1字。

黄婉琼

踏莎行中秋

一帧长天,影涵秋水。月磨明镜冰壶里。金波潋滟碎光流,嫦娥妆就新梳洗。秋色中分,秋心万里。关城望断秋风起。香飘丹桂入玻璃。良宵拼得帘边醉。

浦安

念奴娇中秋夜同媳胡纫荪女瑶坐月有作

良宵秋半,好早邀皓魄,湘帘卷起。清供小陈,金粟下,香爇(音弱)博山炉里。谙性妇新,慰情女弱,拜罢眉生喜。冷辉贪玩,不知莲漏余几。遥想对景思家,露庭立处,有客雕栏倚。那及臂寒,鬓湿者,犹有娇雏解意。蟾彩流笺,兔华绕管,且共幽怀寄。酹他月姊,兴来倾盏重洗。

庄盘珠

新雁过妆楼中秋对夜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一分月缺,多半秋过。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棱。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淡河。

踏莎行中秋寄楚卿

极目行云,消魂良夜。别来五度蟾圆矣。天涯同是此时看,清光一漾人千里。嬉笑庭前,娇憨儿女。那知人自愁如此。明年今夕又如何?回头旧事成流水。

蒋纫兰

一剪梅中秋

离人无寐意悠悠。佳节中秋,辜负中秋。相思对景泪空流。月满江洲,人去江洲。夜凉高碧暮云收。风绕南楼,雁过南楼。谁家横笛亦悲秋,何处闲愁,更惹新愁。

周诒蘩

一剪梅中秋寄德媗侄女

良夜卤风动别愁,分付金尊,一寄离忧。画屏秋满桂香浮,月映潇湘,人在吴头。别久清霜结鬓稠,醉不成眠,梦也无由。片云飞尽意悠悠,网得江鱼,未见传邮。

凌祉媛

虞美人闰中秋

木犀香里飞黄雪,又届中秋节,赏秋须索酒肠宽,难得今年明月,两回圆。琼楼玉宇怀仙侣,重订游仙去。嫦娥最是博人怜,为问广寒风景,可如前?

庄盘珠

虞美人中秋夜听雨寄冰怀大姊

角声催梦清宵断,翠被和愁卷。萧萧风雨响窗棂,忽忆去年今夜,月华明。别来两叶眉长绉,可也恹恹瘦。秋光强半已难留,记取雁来时节,少登楼。

甘立媃

忆君王中秋有感

嫦娥移影伴清宵。人对金风韵独敲。桂子香从云外飘。月轮高。辜负中秋夜寂寥。

高佩华

虞美人戊戌中秋对月

髫年望月深闺里,风景依然记。前年望月傍窗台,儿女喃喃灯下,笑颜开。今年望月心如碎。洒尽思儿泪。几番望月月高悬,拜问嫦娥今夜,为谁圆?

张令仪

烛影摇红中秋夜同诸姊弟酌月于蠹窗复步至读易廔因成小词

秋色平分,恰天上良宵三五。谁将明镜一轮圆,悬在空青处。幻出琼楼玉宇,漾冰壶,萧萧老树。开尊花底,遏未封胡,君贤咸与。晚风轻,桂子香飘金粟雨。起持巵酒嘱诸君,不醉卿何苦。忍负清光如许,还共向、天街小步。归来庭院,河汉西斜,砌虫相语。

[注]:下阕首句应为四七字句,此处为三七字句

中唐爱情传奇中叛逆女性形象探究

中唐爱情传奇中叛逆女性形象探究 关于《中唐爱情传奇中叛逆女性形象探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和繁荣,市民阶层也逐步兴起,社会审美趣味随之转向通俗文学,变文、俗讲大为兴盛,对传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唐代科举考试的行卷、温卷之风对传奇的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唐传奇自身的发展,到了中唐和晚唐前期,唐传奇达到鼎盛,其创作数量“都分别超过了唐代前期同类作品的十倍以上,而且,其中包括了不少佳作和杰作……代表了传奇小说的最高成就”.此时,唐传奇已完全成熟,各种题材类型也大体形成。

这一时期的唐传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创作主流,出现了许多以“传”命名的经典,刻画了一系列艺术形象,有帝王妃嫔,有贵族官僚,有着名的诗人,有应考的举子;有艺人,有商贾,有豪侠义士,有纨绔子弟,有闺秀,有妓女……以至当时在都市杂居的胡商,也一再出现过,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基做皇帝,这种惊天壮举促使当时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使当时女性世界的女权意识大涨,文人对女性的关注度大大提升。 对唐传奇创作而言,女性形象也成为这一时期传奇小说人物塑造的重点。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因为中唐传奇中灿烂多姿的女性形象,才成就了唐传奇的辉煌,也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一、中唐爱情传奇中叛逆女性形象类型

就女性角色来看,中唐时期的传奇中女性类型丰富多彩,经典形象更是生动饱满、熠熠生辉。其中,最为鲜明、独特,受到后世关注的当属爱情传奇中特立独行,具有叛逆性格的一类女性。 1.大胆追求幸福生活者 在唐代,女性在爱情婚姻方面有相对的自主性,虽不能完全自由婚恋,但比起其他封建王朝,唐代女性在面对真爱时大多是勇敢、执着、大方的。她们会摆脱礼教束缚,甚至反对包办婚姻,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繁盛期的唐传奇中就有许多作品反映这一点。如《离魂记》中张倩娘不同意父亲为她选择的夫婿,魂魄离身,连夜私奔王宙而去。而《莺莺传》中崔莺莺向往自由的爱情生活,当她见到张生后,毅然冒礼教之大不韪,“自荐枕席”与张生。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下文是WTT整理的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主题:迎新生·庆中秋 二、活动背景: 在夏末秋初这么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里,我们结束了漫长的假期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在这些重逢的日子里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室友、同学、朋友再次相见的喜悦。校园里的兄弟协会们也在寻找着适合的机会互相交流学习,同时也计划着怎样表达对即将到来的学弟学妹们的欢迎。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丰富校园生活,加强社团交流合作,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树立校园社团形象。 四、活动内容

魔术表演、葫芦丝表演、笛子表演、古筝表演、双截棍表演、武术表演、健美操表演、乐队表演、小品表演、独唱、话剧表演等。 五、活动流程 活动前两天(九月十四日至九月十五日两天)由宣传组负责在学院内宣传(宣传方式:传单、海报、广播及学院各大网站),九月十五日下午六点至八点在三教一楼人才招聘市场内举行活动彩排。九月十六日(星期四)上午十点至下午五点由后勤组负责布置活动现场,下午六点欢迎学院领导及商家代表进入活动现场。六点半活动开始,活动持续到晚上八点半点结束。晚上九点由后勤部、宣传部负责清理活动现场。 六、活动时间 拟定于20xx年9月16日星期四下午18:30点至下午20:30点 七、活动地点 贵阳学院阳明广场 八、活动对象 贵阳学院全院师生 九、活动机构组织: 冠名单位:(待定 主办单位:贵阳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贵阳学院武术协会 贵阳学院民乐协会 贵阳学院吉它协会 贵阳学院魔术协会 贵阳学院健美操协会 贵阳学院创业协会 贵阳学院跆拳道协会 赞助单位:(待定 媒体发布:贵阳学院广播站、贵阳学院新闻中心 贵阳学院报 贵阳学院团风杂志 十、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统筹和领导工作):总顾问:周强、冉茂虎、符礼豹名誉顾问:(赞助商待定 组委会主任:潘兴承(武术协会会长 组委会副主任:李康(魔术协会会长 执行主任:王进进(创业协会会长 组委会成员:李建、周民勇、金丹、吴兴华、李斌、吴兴华、黄鑫、李康、王进进策划组:贵阳学院就业创业协会宣传组:贵阳学院健美操协会 后勤组:贵阳学院武术协会贵阳学院魔术协会

中秋节寓意着什么

中秋节寓意着什么 中秋节,自唐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了最受关注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在人们心中也就意味着团圆美好。下面就告诉你中秋节寓意,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寓意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旅游攻略西藏 推荐理由:西藏气温适宜、风景独特,已成为许多国内游客暑期理想的旅游目的地蓝天白云、巍巍雪山、辽阔草原……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西藏的湖泊:星罗棋布,五颜六色,充满传奇和神秘。众多旅游产品设计师特别提醒您,是在炎炎夏日,当南中国置身火炉之中,北部的沙漠也蒸蒸而上的时候,西藏的这些湖泊就是最好的避暑之地了,漫步湖边,清风拂来,丝丝凉意,美景相伴,令人心旷神怡! 桂林

推荐理由: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这些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这时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而自上而下应有“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庐山 推荐理由:几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庐山叠嶂九层、崇岭万仞的赫赫气势,伴生出峰诡不穷、怪石不绝的阳刚之美。由于庐山高耸于江湖之间,雨量丰富,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到庐山旅游,不可不体味庐山的云雾之美。至此消暑,环境幽静,烦热顿消,成为全国着名的避暑胜地。 玩法提示:看珍稀地貌、避暑、摄影、品云雾茶 中秋节的传说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

中秋节的古诗大全

中秋节的古诗大全 国人对于中秋节都是非常的不陌生的一个节日。你知道中秋节的古诗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中秋节的古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秋节的古诗1:《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赏析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中秋节的古诗2:《倪庄中秋》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赏析 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中秋节的古诗3:《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赏析 月光将中庭的地照得象铺上了一层薄霜,树上的寒鸦寂寞地站在

贞操观是对女人的性专权_柯倩婷

福。“陪嫁论”这种观念在今天中国仍然大行其道,就完全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采茶女的贞操可以成为茶叶“品质”的保证。在对贞操的这种偏执式强调 之下,女性被强奸(“失贞”)后不敢报警,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道德混乱的时代,总会出现各种道德洁净活动,以挽救世道人心。当今此起彼伏的守贞运动,大概也是想把“性净化”作为医治社会百病的速效药。“贞操是陪嫁”、“婚前守贞”、“高校处女排行榜”、“处女采茶”等论调之所以有市场,就是因为它们貌似给中毒的社会配出了解药——— 要是女人在婚前都是处女,在婚后都忠诚专一,社会就清平纯净了。 然而,贞操观只约束女人,必然纵容男人,甚至姑息犯罪,安能带来清平世界!大多数强奸案背后都有一群沉默的受害者,安徽的戴庆成17年强奸116名农村妇女,她们不报案,因为担心名声受损。有人反驳说,不是贞操观害人,是她们缺乏权利意识,我们需要的是补课,教育女性:如果你被强奸,就应该报案,错不在你。 这等于把人锁在笼子里,然后告诉她:自由很美妙,追求自由是一种美德。 贞操观通过一系列道德评价把女人锁定在附属的位置:处女是宝贵的,因为她让男人获得完全占有和彻底征服的优越感受;非处女是掉价的,因为她让男人的尊严受到了损害(至于为什么男人的尊严那么脆弱,不在讨论的范围);老处女是可恶的,因为她拒绝被男人占有;婚外性行为是无耻的,因为她违抗了完全属于丈夫的指令。总而言之,贞操观就是男人的性专权,是通过性对女人实施的专制。男人是法则制定者,却又逃逸在规则之外,不受制约。 贞操观如此剥夺女性的自主权,她们用什么来 学习反抗强奸、反抗强权的权利意识?不破除贞操观,女性权利的课永远补不上。 贞操观罔顾女人的意志,仅仅把女性当做工具来利用,女人自主的性行为则被污名、被禁止,这些都是与现代伦理相背离的。那些以净化社会为名的“女性守贞运动”,单方面强调女性守贞,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世风日下,人们依然很焦虑,担心拆了贞操筑起的长城,会导致亡国灭种。 确实,那些真诚的、忧国忧民的卫道士,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利,不应一棍子打死。问题是,治病还得找对病根。鉴于男性常常是发动性行为的主导方,又长期缺乏相应的道德约束,教育男性才是重点。教育资源有限,形势异常紧迫,目标群体定位明确,才能行之有效。 中国男人的守贞课,应因材施教,简单易懂,内容可包括:(1)破除处女情结;(2)放弃占有女性的幻想;(3)学会尊重女性;(4)性不会单向污染女性的身体与道德;(5)性不是战争,既非男人与女人的战争,亦非男人之间的战争;(6)不要做性的侦探兵,性的经历是个人的隐私;(7)以权力要挟性服务是违法的…… 这些常识的普及,必定极大地减少侵犯、冒犯、欺骗、利用和犯罪等行为,由此可以推断,这将会极大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 作者简介:柯倩婷(1972-),女,博士、中山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20世纪中外女性文学、性别研究、文化研究。 贞操观是对女人的性专权 柯倩婷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65

从贞节牌坊看中国古代女子贞操观

从贞节牌坊看中国古代女子贞操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年月日

摘要 中国的封建礼教和古代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这直接导致了统治者对女性在控制欲。虽然历朝历代对女性贞节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是从没有一个朝代停止过对女性的束缚。封建思想控制了妇女的思想,大家以守节为荣,纷纷效仿贞节的女子。那象征着女性贞节的牌坊,就是一座标志性建筑,是封建伦理的物化象征。然而每座贞节牌坊下面,都有一个被封建礼教扼杀的女人,他们的身上有着说不尽的悲怆与哀戚。 关键词:封建礼教,贞节牌坊,贞操,守节,皇帝

目录 1.总论 (1) 2.从各个朝代看女子贞操观 (2) 2.1.秦汉时代看女子贞操观 (2) 2.2.魏晋南北朝时看女子贞操观 (3) 2.3.唐朝看女子贞操观 (3) 2.4.宋朝看女子贞操观 (4) 2.5.元朝看女子贞操观 (5) 2.6.明朝看女子贞操观 (6) 2.7.清朝看女子贞操观 (6) 3.总结 (7)

1.总论 中国的封建礼教特别看重女性的贞节。《辞源》对贞节的解释是:“坚贞的节操。” 高阳在《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为儿子挣座贞节牌坊,还有点意思,没有儿子,没有希望。”自此,贞节牌坊一词便应运而生了。那么何为贞节牌坊,这又是为何而建呢? 所谓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是用来表彰女性对自己的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门楼,也是古代女子从一而终、忠贞不二的标志。(各地的贞节牌坊遗迹如下图)

2.从各个朝代看女子贞操观 从古至今,贞操似乎总是针对女子而言的。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男性作为统治者,开始对女子有所要求。考古发现,许多秦始皇时期的碑石上(如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琅刻石等)都提及到女子的贞节问题。例如会稽刻石云: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夫为寄,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见《史记·始皇本纪》三十七年事。) 2.1 秦汉时代看女子贞操观 秦汉时期,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诫》以及《礼记》等书也都对女子的贞操观在理论上加以引导。而秦始皇为褒奖巴清寡妇而修筑怀清台,亦是为了劝导贞节。西汉宣帝也效法秦始皇,于神爵四年(公元前五十八年)诏赐贞妇顺女帛。东汉安帝也曾于“开初六年二月,诏赐贞妇有节义谷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 但总体来说,秦汉以来一直到宋代程朱理学兴起之前,社会对妇女贞节的要求比较宽松,寡妇再嫁决不会被视为不符合礼教的规范而严加指责或禁止,所以女子的贞节观还是较为淡薄的。

2020学校迎中秋节活动方案

2020学校迎中秋节活动方案 2020 school activity plan for Mid Autumn Festival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2020学校迎中秋节活动方案 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 目标的指路灯。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 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 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 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开展中秋活动,请看“学校中秋节活 动方案2018”。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 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中秋节的来历和寓意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历和寓意是什么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寓意吗?下面就告诉你中秋节的来历和寓意,一起看看吧!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寓意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寓意也有团圆的意思。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的相关简介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中秋节祝福语1. 落叶知秋,情谊如酒,风渐凉时有喜且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问候醇绵依就;祝福相守,不离左右,含笑送出这份问候:祝中秋节快乐! 2. 也许钞票不够爱你,但阳光会总照耀着你;也许朋友你不够多,但今晚的满月属于你。8月15中秋节,愿最美的月光带给你最美的心情、最美的未来! 3. 月亮越来越圆了,中秋越来越近了,假期越来越盼了,工作越干越慢了。中秋节前上班,苦熬如同加班,即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提前祝你功德圆满!

中国古代的的贞节观念

中国古代的贞节观念 摘要: 贞节观的产生是为专制主义统治模式寻找合理性的依据。自从人类社会跨入私有制的大门 ,女性的贞节就不再是她们单纯的个人修养问题 ,而演化成了整个社会的问题 ,演变成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安定社会的政治手段。所以在封建社会中,贞节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鼓吹 ,并从道德伦理上升为政治伦理,成为统辖全民思想的核心之一。所以 ,从贞节观产生的目的来看 ,它对婚姻家庭的稳定具有维护功能;从它产生的男尊女卑的基础来看 ,它必然对女性、对女性的人性具有极大的压制作用。同时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 ,贞节观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女教 ,已外化为一种社会行为规则。 关键词:贞洁观、古代的发展历程、贞洁观与婚姻家庭 发展历程: 1、贞节观念萌芽于先秦时期。 宗法制度确立以后 ,妇女地位不断低落,婚姻也开始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来决定,然而氏族社会婚姻生活的流风余韵至周代还很浓重,周代男女恋爱择偶尚有一定自由,男女活动的天地极为广阔,当时妇女改嫁之事颇多,甚至存在着“人尽夫”的观念。但是,随着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儒家礼教的产生,周代后期特别是战国时期,贞节观念开始萌芽 ,守节被定为妇女应该恪守的道德教条。 2、秦汉至五代是贞节观念由宽泛到严格的过渡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为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继续强化宗法制度,维系父系血统的继承权要保证父系血统的纯正,就要重视女子的贞洁,保守女子的节操。于是社会上的贞节观念开始明确。 刘汉王朝,尊崇儒术,推重礼法,沿袭了秦代褒奖贞节的传统,并以官方名义正式褒奖贞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又十分尖锐和复杂,各统治集团,包括汉化少数民族统治集团,都要起劲地表彰节烈,企图让人们像妇女守节那样效忠于他们自己以维护其政权的稳固。因此,这一时期的贞节观念仍呈一种日渐增强的趋势。南北朝时期还出了不少烈女。 隋唐时期从一而终的贞妇已经受到社会舆论的推崇,由于社会上以贞节作为判断妇女善恶的重要依据,格守贞节,从一而终的观念已经浸透妇女们的心坎,不少中毒很深的妇女,甘心为封建贞节观殉葬。 五代时期 ,贞节观念仍在愈益增强,人们又利用缠足来约束广大妇女,限制她们的活动范围,以免她们闹出淫荡之牢。 3、宋代是贞节观念全面确立的时期 虽然宋代离婚、再嫁虽被允许,但当时已经出现了离婚遭天谴的说法,以离婚为可耻,为不道德。同时对男性来说,离婚和寡居的妇女亦不像以前那样与处女有同等价值,娶寡妇为妻会受到讥笑。宋代理学非常重视传统礼教,强调伦理纲常,把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不合理现象,加以合理性、完全性的肯定,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的情况下,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腐蚀性。北宋后期,大理学家程颐

女性研究课程论文(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变化)

课程名称:女性研究 题目: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变化 任课老师: 上课班级: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论文评分标准:

女性研究课程论文 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变化 摘要 女性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中,可以说是氏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高于男性。但自从家族制度建立,家族组织出现后,女性便受到了封建传统观念和礼教的强烈束缚,这些束缚最直观地体现在其婚姻家庭生活的地位上。“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这一观念形成于汉,并在之后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不断发展,虽然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时期有过一定的改善,但始终没有改变这一最为传统的性别观念及其相关的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念体系。直到近代以来中国“开眼看世界”以及以鸦片战争为代表的西方侵略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之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人性解放、平等、博爱的思潮才进入中国,“男女平等”才最终取代了“男尊女卑”,中国女性在婚姻中,包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关键词:女性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婚姻家庭男女平等

1.母系氏族公社的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 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 母系氏族组织有共同的女系(母系)祖先,子女从母居,世系按女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共同劳动和分配享受劳动产品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形成的原因 (1)母系氏族的存在是因为当时人类对于自身生理现象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把两性关系与繁衍后代联系起来,只知道子女与母亲有血缘关联,而不知道父亲的存在,更不知道与父亲的血缘关联。 (2)在氏族中,男性负责狩猎,女性负责采摘野果。由于当时处于落后时期,人们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相对来说,男性可以捕捉到的猎物比较少,女性可以采摘到的野果比较多。从劳动产品上来比较,女性比男性更胜一筹,所以女性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中,可以说是氏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高于男性。 2.汉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 汉代前期的婚姻自由 (1)西汉前期,女性可以自主地追求爱情,并在伴侣的选择时有一定的决定的权利。社会和他人对妇女的婚嫁行为都持有比较包容和自由的态度。 (2)汉代女性在婚姻中不用坚持“从一而终“,当婚姻不幸福时或男性恶疾、男性家中贫困、男性操行不良等,她们有一定的婚姻自主权,可以选择结束婚姻。在汉代,妇女的贞节观念比较淡薄,妇女在婚姻上有改嫁、再嫁的自主权,而且这种现象在汉代各个阶层都非常普遍。以此把汉代上层社会的改嫁女性列了一个表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4篇)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4篇) School mid autumn festival activity plan 2020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4篇) 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目标的指路灯。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 2、篇章2: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 3、篇章3: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 4、篇章4: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 篇章1: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 文化是月的魂。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策划组:家好月圆庆中秋 工作人员安排:

1)策划员: 2)采购员: 3)场地布置: 4)后勤员: 内容如下: 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火炬” 2、活动目的:让全院的师生们都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3、活动时间:一一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7点30分到9点45分) 4、活动地点:XXXX 5、主承办单位:XXXX专业 6、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活动的整体构思(活动的板块、各个板块的主题、基调等) 活动形式:聚会+自助餐

中秋节习俗作文700字6篇

中秋节习俗作文700字6篇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

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中秋大家都知道吧,这个节日我最喜欢了,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一般有吃月饼、赏月的习俗。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学校教师节活动方案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学校教师节活动方案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活动目的:让xxx班另一个中秋节主题客体特征:它是一个聚会,一个家,聚集,享受天伦,品尝美味佳肴原因:中秋节提出主题来了, 三个任务:活动。 1。活动的道具。项目 2。准备一个诗歌朗诵,素描,独奏表演,表演 3。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 4。做好每个节目之间的联系,就在祥和的气氛中 5。主人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准备工作线和脱稿 6。中秋佳节感恩节,记忆,最后客人老师的评论背景:四个。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黑板上标记主位,这幅画的设计,教室分成三组在而成。 五。过程: 1)。开幕词男: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特别是中秋节。”在节日上,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学生花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一件好事。多么幸福的女:“迎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了,中秋节”井川庆主题派对,现在就开始。 女:当我们都变成或黄金通道,当我们欣赏窗外当月亮共聚法,从心荡漾的波纹,因为我们心中都有语言,我让。 男:下一个,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x老师,老师,老师在xxx 的xxx百忙之中抽空到我们班来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掌声)带

头… (二)文章的活动游戏第二场比赛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这两场比赛是由分组三战,他们每人都有一个成员参与,然后进球,得分高,连接到成为小礼品,客人老师也可以参与。> 第三场比赛3)。认为文章: 男:古人云:“在一个异物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的一个日子,我们做好了象征着圆满,团圆的月饼。 女:让我们吃月饼,认为,读到在家里,以19来品尝这幸福的日子。月饼口味不同,人的心情也可以不同。 男:让我们听一些就远离家乡,到家里参加学校里的朋友们,就在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 (男主人问女主人,什么是中秋节,杭州不同的体验学习,使其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经历和感受什么…) 下台,寻问这两县的学生在家里如何度过年节,风俗习惯是家里最难忘的,因为月饼,有什么独特的思想、爱、或品尝青年在月饼生产爱…等等…帕特-西蒙兹:学生后,可以简单,邀请评论的客人们谈论生活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们的经验和理解,中秋节后的感觉这个美丽的、长寿命的视觉和向往。(shaoguoping教师出席的) 4)程序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注解:5)。

从杨贵妃看唐朝的女性审美观

从杨贵妃看唐朝的女性审美观 杨贵妃,她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她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她能歌善舞,身美体丰,娇艳若花,她所作的诗词文才俱佳、韵味十足。在《赠张云容舞》中“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娜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杨贵妃以女性的眼光,描绘了舞女张云容飘飘欲仙的舞姿。先是比作秋烟芙蓉若隐若现,后又比作岭上风云飘忽不定,最后比作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散香,可谓出神入化。 当时像杨玉环这样的女性在唐朝并不少见,她们为什么能突 破局限、展现自我,这与唐朝对女性的审美心理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日常生活方面 首先,对女性形体美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古代对妇女的审美标准是一种细腰、纤手、亭亭玉立的窈窕 之态。而《旧唐书》上记载:“太真姿质丰艳”,与古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不符,但她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①。再看看敦煌壁画和龙门石窟中有关女性形体的绘画和雕塑,无不在纤画中充实了 饱满。唐人崇尚的是更具生命力和向上朝气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之美。 其次,唐朝妇女在服饰方面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唐代在传统的襦裙装基础上改造形成了袒露装,不但将脖颈彻

底暴露于外,而且连胸部也处于半掩半露的状态。这种袒露装的特点是女裙的色彩十分艳丽,主要有红、绿、黄、绛、紫等色,开口比较低,不但表现出妇女胸部的魅力,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妇女人体美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它体现了唐代妇女思想的开放,以及在唐代社会中对女性身体美欣赏的观念。方干《赠美人四首》中“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的句子就是对这种自然美的描述。 唐朝的妇女具备了自由活动的空间,但女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她们的行动,妇女从一开始借穿丈夫或家族男性的衣服到开始自己做男装,到后来女着男装大规模的流行,反映了唐朝妇女频繁的参与社会活动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胡服”这种男女区别不大但兼具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服饰开始非常盛行。 再次,唐朝妇女面部化妆变化繁多唐代妇女的面部装饰变化的种类主要有额黄、花钿、脂粉、黛眉等环节。 “额黄”是一种淡黄色的颜料蘸水画在额头上,这种化妆的方式在初唐非常流行;到了盛唐,“花钿” 更为普遍,这是一种将剪好的花样贴在额前眉心处的化妆方式。中唐以后,红妆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夏天擦汗用的手帕都沾满了桃红色。 唐代妇女极为注重眉的画法。起初时尚宽与浓的眉形;至盛唐又崇尚细淡的画法,后又流行蝴蝶眉、八字眉等;到晚唐时化妆趋于怪诞,以悲以怪,以病态为美。 二、思想文化方面 首先,唐代女性的文化素养比较高

2020最新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2020最新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 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 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有。 二、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 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 4、学生查找相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顾佳卉、)致欢迎词; 2.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 4.讲述身边相关中秋的传说故事; 5.相关中秋的民谣表演; 6.冯文彬等全班合唱《水调歌头·中秋》; 7.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四、活动内容:

女: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光临,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男: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 它便有了生命,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 女: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它 便有了勇气、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 男: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老师—— 合:“中秋节快乐!” 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什么诗词是相关中秋的? 女:下面请欣赏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团圆的意义

中秋团圆的意义 中秋团圆节。中国人视春节为最大的团圆节,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团圆节,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族信仰,贯穿于各处节物和各项节俗活动之中。因此,中秋日能回家的人都要赶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 中秋团圆的信念发生很早,大多又和月亮团圆相关。唐诗宋词中关于中秋团圆的信念吟咏颇多。明代,我国文献开始有团圆节的记载。中秋团圆信念的生成及表现在于:中秋之月最圆、最明,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这种自然现象与拜月、赏月的习俗形成了团圆信念的基础。 中秋团圆主要是人的团圆,例如分吃月饼、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归宁媳妇返家、阖家拜月赏月等。就民俗文化的领域看,可以说以团圆为主题聚合了一个小的民俗文化丛,这不仅有节日、有传说故事、有象征物、还有主司团圆的神明万回。万回是和合二仙的原型之一,因为他有“可使人万里外亦能回来”的本领,所以被奉作团圆之神。由此可见中国人团圆信念的强固和以此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丛的完备严整。中秋节食俗。中国人既然把中秋节看成是一年之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团圆节,因此,在饮食方面,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传统习俗。大多数地方要做糖饼,做糖饼工序比较复杂: 首先是将糯米掺进一小部分早米浸透后春成粉;将黑芝麻晒干后磨成粉,掺进白糖作馅。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揉合捞好,摘成一个个分量大小差不多的团子,然后掐成圆形皮子,再将黑芝麻馅包进皮子,合上

口揉成一个圆团,放进木制的糖饼印盒中压平印上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一个个放在剪好的芭蕉叶上,还要用四只筷子兜捆在一起,沾上“洋红”,在糖饼的上方中间部位点上四个红点,象征吉祥,最后再放在饼托或蒸笼中蒸熟。这样的糖饼,口感细腻,香味扑鼻,外表美观,不仅是节日食品,看起来也是一种艺术品。这种糖饼,不仅用在中秋节的早餐上,很多地方也用在为儿子订亲下定时作为礼品送给女方。中秋节的晚餐,全家人欢聚一堂,更少不了买肉沽酒,把平日对亲人的思念融入了敬酒碰杯、夹菜添饭和欢声笑语之中。 此外,乡间一些地方还有玩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灯,以庆丰收和“烧宝塔”、“送瘟神”等具有历史含义的活动。这些习俗,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中国古代妇女贞洁观变迁

浅析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的变迁 摘要:自先秦至明清,贞节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在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过程中,朴素的贞操观念产生了,春秋中后期以降,随着儒家礼教的产生,朴素的贞操观念开始具备“从一而终和童贞”等原则,而逐步演变为封建的贞节观自秦汉至两宋,经过各代统治阶级和社会精英的努力,贞节观的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还未对世俗产生多大的威慑力;明清两代,贞节观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成为世俗社会女性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贞节观,从一而终,列女; 1贞节观念的内涵及起源 人类形成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人无贵贱等级之差,两性关系完全是出于生理需要,是一种纯自然的不固定的性交,即杂婚。当人类度过自己的童年时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群落分裂成若干个血缘小集团。在男女的交配关系中,也就逐渐排除了原来的杂乱性交关系,而产生了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形态,即“血缘家庭”。这个时代,距今大约二、三十万年前,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大概相当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当时,在血缘集团内部,除了不同辈份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不能婚配以外,同辈之间的男女都可以互为夫妻。这就是血缘群婚或集团内婚制。当时的兄妹、姐弟结婚不能用我们现在的一夫一妻观念去理解,它们是以一种集群形式构成的。具体地说,这种同辈血缘婚的典型形式是:一群兄弟与他们的一群姐妹之间,彼此都互为夫妻,也就是互相共夫共妻。丈夫都过着多妻的生活,妻子也过着多夫的生活。子女则为集群所共有。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智慧的增长,物种选择和优生的原则在婚姻关系上发生了作用,促使它向着高一级形式发展,即由集团内婚发展到集团外婚,即族外婚。虽然,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群婚的形态,但限制越来越多:不仅禁止同胞(即母方的)兄弟和姊妹之间的性关系,而且进一步禁止旁系的兄弟和姊妹结婚。这就是说,氏族内一切血缘亲属间的婚姻都逐步地被禁止了,本氏族的男女都只能到其他氏族去求得妻子或丈夫。这就导致了“对偶婚”的出现。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形成,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超过女子,而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男子凭借着自己经济上的地位,同时为了让自己的子女继承权力和财产,就必然要求对偶婚制变

唐代妇女贞操观

唐代妇女贞操观:守礼节白刃不能移寒如霜雪 李渊时代虞世南应昭为秦王李世民府监写《列女传》以装饰屏风。李世民登基后即在《即位大赦诏》中明确表示:“节义之夫,贞顺之妇,州府列上,旌表门闾。”唐朝立国之初,就要求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将贞女烈妇的事迹上报。这种政府性的积极提倡与奖励贞女节妇的举动,无疑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唐朝妇女的贞洁意识。 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36岁死了后,唐太宗曾大力宣扬其写的《女训》三十卷,尽管《女训》已经失传,其内容已不可考。但从长孙皇后曾说过的话“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愿闻政事?”等等来看,《女训》的内容无非是劝导女人三从四德、守节甚至殉夫,宣扬男主外女主内等等思想内容……唐太宗死后为什么连十几岁的小妾们让其出家做尼姑到感业寺为自己守节。武则天也曾是一名节妇,万幸她和李治勾搭上才没当成永远的节妇。从李世民一系列的措施可见唐政府对妇女贞洁的重视。 魏徵寿在缺少文献资料的情况下编写《隋书》,在许多前朝重要名人都无传的情况下却不忘写列女传。 《隋书列女传》开篇说:自昔贞专淑媛,布在方策者多矣。妇人之德,虽在于温柔,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温柔,仁之本也;贞烈,义之资也。非温柔无以成其仁,非贞烈无以显其义。……观夫今之静女,各励松筠之操,甘于玉折而兰摧,足以无绝今古。故述其雅志,以纂前代之列女云。 结尾,史臣曰:夫称妇人之德,皆以柔顺为先,斯乃举其中庸,未臻其极者也。至于明识远图,贞心峻节,志不可夺,唯义所在,考之图史,亦何世而无哉! 柳宗元在《河间传》中说:“闻妇之道。以贞、顺、静、专为礼。若夫矜车服耀首饰。族出讙闹以饮食观游。非妇人宜也。” 李翱《杨烈妇传》:“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从这些唐朝男人的文章言论中可以看出强调妇女的贞洁重要。 孟郊《列女操》:“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去妇》:“一女事一夫,安可再移天。”《静女吟》:“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张籍《节妇吟》:“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虽然这首诗作者以自己比喻节妇,但也渗透出作者及唐朝男人内人深处要求渴望女人守节的意识。白居易《妇人苦》: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及至生死际,何曾苦乐均。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有如林中竹,忽被风吹折,一折不重生,枯身犹抱节。邵谒《金谷园怀古》:“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美人抱义死,千载名犹彰。”《贞女墓》:“生持节操心,死作坚贞鬼。至今坟上春,草木无花卉。”从大量的唐朝文献及诗歌表明,唐朝不止要求妇女守节从一而终,而且具有极其浓烈的压迫妇女的社会氛围。 在政府的提倡与奖励下贞洁观念已深入唐朝女人的心里。唐朝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写的《女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章立身就说:“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