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捣乱”行为初探

幼儿“捣乱”行为初探

幼儿“捣乱”行为初探
幼儿“捣乱”行为初探

幼儿“捣乱”行为初探

摘要:调皮、捣乱是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本文分析了幼儿捣乱行为产生的原因,指出教师矫正前必须正确看待孩子的捣乱行为。具体实施应着重从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人格,采用课堂管理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通过这些初步探讨,理论结合实际,写就此文。关键词:幼儿“捣乱”初探

老师们坐在一起聊天。经常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起自己班里让人感到束手无策的“捣乱大王”,而且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让老师头疼的“捣乱大王”。

这些“捣乱”孩子的问题行为很多:与同伴打架争夺玩具;上课不专心听讲,做游戏时发出怪异声响……。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通常会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如罚站、冷处理、冷落这些孩子。其结果是,表面上这些孩子变“乖”了,但从育人的目的、角度来看,它显然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那些“捣乱”孩子呢?我们试从产生原因、实施策略方面对其作初步探讨。

一、孩子“捣乱”行为产生的原因

要正确对待那些“捣乱”的孩子,首先必须弄清他们捣乱的原因。在处理上才能既有针对性,又能顺就孩子们身心的自然成长。

1.来自孩子自我宣泄的内部需要。

一次语言活动,欣赏散文诗《梨子小提琴》,当听到“拉呀拉呀”那一句时,安安小朋友从嘴巴里故意发出各种怪声,立刻有好几个孩子参与了这场“新游戏”,活动室里顿时乱了起来,其时这是安安小朋友来自自我宣泄的内部需要。本来就好动的他安静的散文诗并不能满足他的这种需要,因此他要“另谋出路”,他的捣乱行为,又成了其他参与者“模仿捣乱行为”的原因,哲哲也是个爱捣乱的孩子,但他却很聪明,反应能力很强,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反应快,等不及我喊举手的小朋友就在位置上脱口而出说出了答案。其实这种行为也来自幼儿的自我内部需要。他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从而满足自己的内部需要。

2.老师教育上的弊端

(1)威胁恐吓。有些老师对那些捣乱、不听话或有过错的孩子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厉声呵斥、恐吓;有些老师认为在为幼儿进

行教育时,既不体罚、又不斥骂,采用上述形式无可厚非。事实上,威胁恐吓已经对孩子心理造成了伤害。

(2)凭印象判断。有些老师在处理孩子间的一些“争吵”事件中,常把捣乱的孩子认为是过错的一方,不问清红皂白就批评他一顿,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其实,老师这种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凭感觉判断的方法,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始终不改顽皮捣乱的行为。

(3)制定过多的规则。有些老师为限制孩子的捣乱行为,整天讲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拿。强迫幼儿服从自己的意旨,过分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3.孩子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从小就被溺爱养成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别人的习惯,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个性。

二、正确看待孩子的“捣乱”行为

首先,我们应理解孩子出现的“捣乱行为”,不是什么行为问题。“捣乱”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并没什么两样,只是程度更强烈一些;许多“捣乱”行为还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求知的表现。

其次,幼儿的自我意识虽已萌发,但尚处于朦胧阶段,有明显的情绪性、片面性的倾向。他们的自我意识是肤浅零星、不稳定的,因此父母不能一味地顺从孩子,否则就会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成人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渴望得到集体的尊重,老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心。

三、矫治“捣乱行为”的对策

1.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生硬粗暴

老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利用孩子本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其消极因素。即使对待经常“捣乱”的孩子,也应该保护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自尊、自爱之心,要投身处地替他们着想,让他们昂起头来做人。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1)找寻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

“捣乱”的孩子虽然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比如,我班的个叫琪琪的男孩,脾气非常大,受了委屈他便对谁都不理睬。连解小便都故意解在裤子上,但他上课回答问题较积极,动手操作方面好较强。我就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还请他帮助一些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当他有小小的进步时,我及时给予表扬。渐渐地,他较容易接受老师善意的帮助了。

(2)多用诱导的方法,引导幼儿自觉改正。

孩子做错事有各种原因,过多的批评、责备会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所以老师遇事不要急于责备孩子,而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耐心地诱导孩子。

一次课后活动,孩子们都在安静地看图书,凯凯小朋友却在扯旁边欣欣衣服上的小珠片,为了躲避老师的眼睛,还把珠片放在图书下面玩,怎么办呢?叫过来批评一顿还是简单处罚?那样也许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采取正面诱导的方法,帮助他人认识损坏他人东西的错误。

于是我悄悄地把凯凯拉到了跟前,轻轻地问他:“凯凯,你喜欢看图书吗?”他点点头表示喜欢,“那你看图书的时候在干嘛?”我问,凯凯低着头不说话,我趁机打了个比方,我说:“如果换做是别人在扯你衣服上的小珠片,那你会怎么样呢?”听了我的话,他更加低下了头,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扯小朋友的衣服了。”“老师相信你。”我肯定地点点头说。重新回到位置上的凯凯看书认真多了,我心里为自己刚才的决定而高兴。因为像这样处理问题,效果明显比简单责备或批评要好得多。

2.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

每个到幼儿园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所以老师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要慎重,更不能凭印象作出判断。

一次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去后操场玩大型玩具,孩子们有的玩滑滑梯,有的玩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突然从滑滑梯那里传来一阵哭声,我急忙过去,小蕊看见我过去指着园园哭着告诉我,说他在打她……。我想:园园平时是比较爱打人,捉弄同伴,这次肯定也不例外,我生气地把他叫过来,随口问了句:“你为什么打人?”只见他

摆弄着小手指轻声地说:“是她先不让我滑下去,还用鞋子踩我手的……。”原来如此。

3.恰当采用各种课堂管理策略

不因孩子课堂上的无理行为而恼怒,更不因应此迁怒于他们,因为这么做,只能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可采用以下策略。如(1)非言语的策略:目光的注视、眼神传意、体态暗示、身体触摸等。(2)言语的策略:表扬正面行为,如“老师今天要看谁最守纪律。”“今天上课要比一比,看看不守纪律的孩子进步了没有”,适时点一下,提醒孩子们,这样既让捣乱的孩子认识自身的缺点,又不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又能维持课堂的秩序。

4.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玩乐和“发泄”的机会。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玩具、学具,让幼儿有东西可玩可操作。这样,他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捣乱”幼儿往往精力过剩,我们老师应创设条件,允许幼儿把剩余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一些活动强度大的游戏等。

5.用家园互动教育法对幼儿在家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孩子的许多习惯是在家里养成的,要改变孩子的不好习惯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老师,不能简单地用“冷处理”的方式对待他们。作为家长,在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不良习惯行为时,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要让孩子学会善于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养成在比较中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值得学习,什么不能模仿。

总之,孩子的一些“捣乱”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有时情况有了好转,过一阵子又会出现反复,如果一时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对待“捣乱”孩子,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一时攻不了的要耐心等待,积极引导,要相信坚持下去,孩子总有变好的一天,只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最终总会收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87132

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阶段是人一生的启蒙期,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为了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制定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根据幼儿期年龄阶段的一般特点以及各年龄班不同的侧重点,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安全意识四个方面。 总则部分 一、生活习惯 1.文明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会正确使用餐具,保持桌面、地面、碗和衣服整洁,餐后擦嘴,用温水漱口,会收拾餐具。 2.学会正确的喝水方法,能根据自己需要喝水。 3.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自觉洗手的习惯,正确地洗手、洗脸,不玩水,保持盥洗室地面清洁。 4.养成每日按时大、小便的习惯。大小便时能自理,不随地大小便。 5.能安静地进寝室,有正确的睡眠姿势;独立、迅速、有序地穿脱衣裤和鞋袜,整理好后放在固定的地方;学会整理床辅。 6.爱清洁,讲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会捂住嘴巴。 二、学习习惯 1.理解并遵守学习游戏常规,与同伴友好地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2.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好提问,勤动手,有自信心。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乐于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5.乐探究,尝试各种材料进行操作学习,养成轻拿轻放的好习惯。 6.注意坐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文明礼仪 1.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 2.爱父母,爱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幼儿园,爱小朋友,遵守集体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乐 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 4.礼貌待人,能问候别人,会使用礼貌用语,能注意倾听别人讲 话,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5.会听从劝告,不随意发脾气,乐意帮助弱小和有困难的同伴, 懂得礼让,不争抢、吵闹。 6.懂秩序,守规距,起坐轻便,离座时,桌椅、物品要归位,轻开门窗。 7.诚实、勇敢、不说谎,未经允许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8.能友好地与同伴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四、安全意识 1.认识各种安全标志,主动遵守交通规则。 2.学会保护自己,不玩火,不玩电,不玩危险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3.懂得自然灾害中逃生的基本方法。 4.有急事时会拨打自己家的电话和119、112、110等紧急电话。 5.了解饮食起居方面的安全常识,防止异物入体及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 分则部分 一、生活习惯 ——进餐

潘碧苗 教学案例分析:大班幼儿课堂表现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大班幼儿课堂表现分析 案例背景: 我班幼儿在进入大班后,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总会有各种状况出现。如在活动中幼儿总会跟老师抢着说,还有的幼儿总是坐不住椅子,课堂秩序总是会很乱。案例一: 语言活动中,老师正津津有味的跟幼儿讲故事,当老师讲到故事精彩的情节时,总有几个幼儿兴奋的跟老师抢着说,不停的表达着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不管老师提醒他们几次:“先听老师说完”,他们还是控制不了自己,不停的说着,造成老师不能完整的讲述故事,也让其他的幼儿不能很好的欣赏故事。 案例二: 活动中,老师正在教幼儿学习诗歌,由于诗歌的内容比较难所以老师不停的重复教了好几次,并请幼儿朗读。可是,我发现幼儿总是无精打采的,只有少数几个幼儿在读,其他的都是张张嘴巴做做样子。这样的课堂气氛可一点都不好,老师反复教的很累,幼儿多次读也很累,而且最后幼儿是一点都学不会,可以说是既没兴趣又没效果。 案例三: 最近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总是发现有几个幼儿坐不住椅子,每次在活动中总喜欢将双脚跪在椅子上,或者将双脚翘在椅背上,椅子发出了吱吱的响声,总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 案例分析: 1.案例一在教学活动中出现幼儿抢着说的现象,因为大班幼儿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喜欢探索事物,所以老师在讲的过程中总是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体现出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2.案例二的现象说明老师在教学组织上还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是诗歌,所以学起来会比较枯燥。如果老师没有采取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肯定会没兴趣学。 3.案例三的现象说明老师在培养幼儿的常规和学习习惯做的还不到位,或者是此次活动没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动超出了正常教学时间,因为大班幼儿的注

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行为规范

XX幼儿园 教师日常工作行为细则 一、早接待 1.仪表整洁,态度和蔼,亲切地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问候每一位家长和幼儿,充分让幼儿感受到老师象妈妈,天天喜欢来园学习、生活。 2.向家长了解交流幼儿情绪、健康等身体状况,若需服药,请家长写明幼儿姓名、药物名称及剂量,教师做详细记载,按时为幼儿服用。特殊情况与保健医或家长联系,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3.组织好接待活动,形式要多样,如:操作、阅读、歌舞、游戏等。同时,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避免幼儿消极等待或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的标准。 4.积极、主动地和未到园幼儿的家长联系,并询问原因,以防幼儿流失。 5.与家长联系、沟通过程中会讲普通话,使用规范语,注意用语用字准确。 二、晨检 1.时刻把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经常配合保健医检查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同时,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检查是否带不安全物品,不失时机地对幼儿灌输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 2.为幼儿剪指甲、梳头、洗脸、整理衣物等,让幼儿感受到

爱的温暖。在精心照顾幼儿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体育锻炼,户外活动 1.严格按活动安排表组织好幼儿早锻炼,体育活动、户外游戏等。教师在管理幼儿时不闲谈、不串岗,视线不离开幼儿,使幼儿有安全感、信赖感。 2.照顾好各方面发育缓慢、存在个体差异的幼儿,避免在户外活动时发生不安全事故。 3.会清楚、明了的讲清外出活动安全要求,如:下楼梯靠右走,不互相打闹追逐等,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同伴间友好相处。 4.动作规范、精神饱满地带操,并富有感染力,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带动本班幼儿锻炼好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四、进餐 1.教育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不限制幼儿饮水、入厕次数,随时满足幼儿的需要,并对生病幼儿给予特别照顾。 2.每餐前用标准的普通话生动地向幼儿介绍饭菜名称,鼓励幼儿安静、独立、愉快地进餐,不挑食,不撒饭,不浪费粮食。对个别不能独立进餐的幼儿要耐心及时地给予照顾,并逐渐培养其自理能力。 3.进餐后用毛巾清洁幼儿脸部,同时清洁桌、地面,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五、午睡

幼儿园大班行为观察笔记5篇

幼儿园大班行为观察笔记5篇 幼儿园大班观察笔记怎么写?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幼儿园大班行为观察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观察笔记1 今天早上泓尧小朋友主动去书架上拿了一本书《海洋巨人》他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五页之后,停了下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紧的皱着,然后拿着书去找顾益诚说:“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这个海洋巨人是谁吗?他是世界上的海洋动物吗?这么大的动物他吃人么?”顾益诚把自己的书收了起来,连忙坐到泓尧的旁边给他一页一页的讲解起来,这两个小朋友边讲边交谈:“哦,我想起来了,我在电视《动物世界》里面见到过这个海洋巨人,他是鲸”“没错,他是蓝鲸,是世界上的海洋动物。他身长30米,体重150斤,相当于22头大象的重量。他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是他可不是鱼类,他属于哺乳类。鲸属于温顺的海洋动物,他不吃人,吃海洋里面的鱼和虾”。看着他们讲的津津有味,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还不时的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这是季军浩小朋友一次看这么久的图书。 分析: 通过这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我根据我班的幼儿园的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亲子阅读合作行动”。我们的图书区半个月从新投放一次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每位幼儿可以从家里带图书到幼儿园,因为家里的图书他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1、继续丰富图书区的数量,扩大图书的数量及范围。 2、鼓励更多的幼儿为全班小朋友讲述自己带来的图书。

幼儿园晨间接待行为规范

xx晨间接待行为规范 一、xx检态度: (亲切、热情、微笑,规范用语) 1.晨检期间(7:40-8:30),同班教师,做到分工明确,一位接待家长并把幼儿引入活动室,另一位负责孩子后勤及室内活动。 2、接待家长的教师要主动站在教室门口,面向幼儿和家长来的方向,热情迎接幼儿。 3、看到幼儿和家长迅速迎上去,态度要亲切、热情、脸带微笑,抱一抱或亲一亲幼儿,用“规范用语”向幼儿和家长表示欢迎。 二、xx检内容: (细心、耐心观察) (一)、在大厅门口的教师: 1、要摸摸幼儿小手、额头,检查指甲,观察身上、脸上有无伤痕、虫咬迹象,如有,向家长问明原因; 2、检查孩子的口袋是否有小刀等危险物品,幼儿带来危险的玩具、零食等物品,请家长带回,并交代家长以后不能让小孩带以上物品入园; 3、打指模卡,发放xx检牌。 (二)、在班级门口的教师: 1.观察幼儿情绪 ①对情绪稳定的幼儿,可引导他们与教师分享融洽气氛;②对情绪不好的幼儿在向家长问明原因之后给予安慰,对极个别会哭的孩子,可要求家长到教室陪伴一段时间。 2.观察衣着和仪表

看看衣着是否合适,如穿着太多或太少给予调整,特别注意女孩子头发是否整齐。 3.观察疾病并主动向家长询问 询门孩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幼儿随身带的药品,教师要验证名字、服法、时间,如有疑惑应及时询问家长。需饭前服用的药品,要做特别标签置于显眼处。 5.耐心倾听家长的嘱托。 关切热情地向家长征询是否还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事项,或对家长的要求明确回应: “我会注意的,请您放心!”等。了解一下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同时将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交流时还要关注幼儿,并控制好时间。 6.放好相关的物品 引导幼儿插好晨检牌,把脱下的外衣、帽子、围巾、手套叠在一起, 三、在晨间接待中坚持的原则 1.教师要特别注重营造温馨的氛围,即使有情绪不好的幼儿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请求,教师应先用顺应的语言拉进与幼儿的距离,稳定幼儿的情绪后,抓住机会正确引导,化消极为积极。 2.教师要树立保教结合的意识,了解幼儿当时的情绪,及时进行情感教育和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引导同伴间相互问好,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接待的重点也有不同: 新生入园时,以稳定情绪为主,引导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等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则要求幼儿自己上幼儿园,重点关注那些要成人抱来的孩子,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幼儿园老师最常用的几句话

大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 幼儿来幼儿园,在美工区里幼儿最喜欢玩的就是橡皮泥,因为橡皮泥可塑性强,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完成和满足他们的想象,捏、揉、撕、拉、摁等简单的手部动作就可以使橡皮泥发生许多的变化,而且橡皮泥对于幼儿的经验要求不高,所以幼儿都很喜欢玩,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很多的快乐,他们也会适当的和周围的幼儿或者和材料发生一些互动。 王远恩和钱梓萱两个人坐在一起玩橡皮泥,看到我走过去,王鑫炜首先举起了她做的橡皮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做的是小圆子”,师:“这个小圆子是什么啊?”钱梓萱:“就是可以吃的”师:“有一点像我们吃的粘粘的、圆圆的…”还没等我说完,王远恩抢先说:“做的是小圆子”,于是王远恩也开始做起了小圆子,一边做一边展示给我和王鑫炜看。我对她说“除了小圆子,你还会做什么呀”,于是她把小圆子放在手中开始做起来,过了一会,她举起一个长长的东西对我说:“看呀,我做的是面条,给你吃。” 分析:1、在活动中,幼儿似乎有了简单的交流,但还仅仅处于在老师引出的话题中而建立起来的。 2、两位幼儿都能主动地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我走过去之前,他们两个还是自顾自的玩,并没有把自己做的作品展示给伙伴,也没有给好朋友讲解。 3、幼儿的创作欲望较高,王依娜在看到王鑫炜的作品被老师认可之后,也争着开始做起来。 4、鼓励表扬幼儿良好创作行为,并引导幼儿除了向老师表达之外,也可以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反思: 1、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的进入,给幼儿一些鼓励的话语。 2、在激励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来开拓幼儿的思维,因为经验有限他们有时会不知道要做什么,教师可以给他们适当的提出意见。

大班幼儿模仿行为观察记录

大班幼儿模仿行为观察记录 1.在学习活动中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幼儿通过观察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模仿,从而学习到自己本身不具有的技能,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案例一: 被模仿儿童:文文 模仿儿童:诚诚 观察时间:2013年12月5日 观察班级:大二班 美术活动中,幼儿们都在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冬天景色的绘画。文文忽然叫起来:“老师,诚诚一直在看我的”。原来,在画到冬天的雪花的时候,诚诚不会画,于是就看文文画的雪花,自己进行模仿绘画。老师走过来说:“文文,你画的很漂亮,所以诚诚才忍不住要看你的,你能教教他怎么画出来这么漂亮的雪花的吗?” 分析:在此案例中的同伴模仿属于有意模仿,文文是女孩,诚诚是男孩,文文参与美术兴趣小组已经一年了,因此,绘画水平比同龄的孩子要高,而男孩子诚诚在绘画方面水平一般,于是一直观察文文的绘画作品,参照着画。两人座位相邻,也为同伴模仿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幼儿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擅长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能力较强的同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的引导行为:在这个模仿事件中,可以发现文文是被模仿者,具有较高的绘画水平,而男孩子诚诚绘画水平相对薄弱,通过模仿文文的绘画,可以让自己的绘画水平逐渐提升,因此,此时教师引导文文教给同伴,帮助同伴进行学习,是可以的。 案例二: 被模仿儿童:阳阳 模仿儿童:若干名幼儿 观察时间:2014年3月27日

观察班级:大二班 在课堂上,教师正在上关于各种各样职业的社会活动,提问道:“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此时阳阳举手回答道:“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教师给予了表扬。这时又有一名幼儿发言道:“我的爸爸也是老师。”教师听到回答后说:“哦,你的爸爸也是老师啊。”这时,几名爸爸(妈妈)是老师的幼儿在座位上兴奋地大声说:“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老师。”教师不得不暂停教学,来维持课堂秩序。 分析:在此案例中,是幼儿对同伴语言的模仿,阳阳是幼儿中思维和语言能力发展较高的一名,教师提出问题后能很快反应过来,率先进行积极回答,其他幼儿在听到阳阳的回答被表扬之后,也不由自主地模仿,该案例中的同伴模仿行为属于过度模仿。尤其是该班教师子女较多,所以阳阳的这一回答遭到若干儿童的模仿,课堂一度陷入混乱状态,教师不得不停止了教学活动,进行课堂纪律的维持。 教师的引导行为:在这个模仿事件中,教师的引导会对幼儿的模仿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对于模仿阳阳回答的幼儿做出了“哦,你的爸爸也是老师啊”的回应,不利于幼儿拓展思维。教师如果能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就可以尽量避免这样的状况,可见课堂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会对幼儿同伴模仿产生很大的影响。 2.在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学前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过程中,孩子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力也能得到发展。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它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了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中的同伴模仿,幼儿能够发展自己的游戏水平,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向更高级的游戏形式发展。 案例三: 被模仿儿童:睿睿 模仿儿童:博文、杨杨等 观察时间:2014年3月18日 观察班级:大三班 早晨幼儿刚入园,开始玩桌面游戏,睿睿在玩插塑积木,先将积木搭成了s 形,后来又搭成陀螺的形状,开始用手让搭成的陀螺转起来。博文刚开始时在搭其他的东西,看到睿睿的陀螺转起来很好玩,于是也开始搭陀螺。后来,两人一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在活动中的表现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 (一)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1.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4——5岁儿童在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集体活动15分钟,中班为25分钟左右。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当值日生,为班级的自然角浇水,帮助老师摆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帮助家人收拾碗筷、折叠衣服等。表明此时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 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4、5岁儿童的情绪较之3岁儿童更稳定,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商场,当他们看到喜爱的玩具,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自慰:“家里已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在幼儿园里,同伴间发生争执时,有时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然,他们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能调节好,对特别感兴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绪支配,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现象,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大发脾气。 3.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 在集体生活中,4、5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要排队洗手、依次玩玩具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有礼貌了,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此时儿童的是非观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扬的是好事,受指责的是坏事,懂得喜欢受表扬,听到批评会不高兴或感到很难为情。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5.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30篇范例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30篇范例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 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张志恒 性别:男 年龄:5岁 观察时间:20xx年10月10日 观察地点:本班教室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观察记录: 平日里,经常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来贴画儿分发给自我的好朋友。今日放学前,我看见武忆冉小朋友把贴画儿发给了自我的好朋友郭杉、孙宇等。这时我听到张志恒小声对武忆冉说:“我也想要一张贴画儿,你给了郭杉两张,你给我一张吧!你不给我的话我就告诉张教师你带贴画儿了!”于是我便故意装作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这时张志恒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张教师,武忆冉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观察分析: 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们对美工区十分感兴趣,最终因为没有办法很无奈从而选择了图书区。而在图书区她们互相倾诉,图书区似乎成

为了她们聊天放松心境的场所,其实,她们彼此的倾诉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只是她们的倾诉资料相比较较随意。 教育措施: 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我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景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和宽容的品格,以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二): 观察资料: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班级:大三班 观察时间:20xx年2月24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对象:王思瑶 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我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钱杨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我座位较近的王思瑶、圣彪、陶哲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王思瑶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圣彪两张呢!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教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

观察老师:董超 观察班级:大一班(白云班) 观察对象:张紫涵性别:女 观察时间:2014年2月22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背景: 紫涵小朋友各方面非常优秀:聪明、活泼、懂礼貌,好奇心强,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创新精神,喜欢表现自己。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是每个老师心目中的最爱。在家呢,独生女,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任其摆布,从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和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谦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让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当重要。 观察实录: 今天的操作活动是用橡皮泥装饰《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紫涵那组),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书展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紫涵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紫涵时,她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面对紫涵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她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么用啊?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紫涵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起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老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小班孩子的特点与在活动中的表现

小班孩子的特点及在活动中的表现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表现 小班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从生理方面看,他的脑部结构已经基本成熟,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脑的机能也已经发展起来,因此三岁以后的幼儿学习儿歌只要唱几遍就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身体动作发展得也非常快,他的身高每年可增长8—10厘米,动作发展非常迅速,3—4岁的幼儿已掌握行走、跑、闪避、扔、停、拐弯、减速等大动作,而且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精细动作,比如能自己吃饭,会解扣子,会自己倒水等等许多事情。 1.易兴奋,易疲劳: 3~4岁幼儿的神经细胞脆弱,易疲劳。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抑制过程较弱,因而易兴奋、易疲劳。 2.认识靠行动: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育都有重要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知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行动。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差,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3.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逐渐学会正确发音,已掌握一定口语,约有l000~1600个词汇。能用较恰当的词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但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初步体验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能初步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4.认知发展易受外部作用影响: 感知觉逐渐完善,能初步辨认红、黄、蓝、绿等常见色;辨别上下前后方位,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和形象容易认识。但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而不能持久,而且受情绪的影响很大。 5.无意识记为主: 他们对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够满足幼儿个体需要或者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很容易自然而然地记住,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多半是在游戏和其他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记住的,有的甚至保留终生。 6.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小班幼儿是在使用物体、摆弄玩具的动作过程中进行思维活动的,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掌握实物概念只能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进行概括,虽然也用词表达一个概念,但这时的词所概括的内涵十分有限,基本上只能概括事物的一个或某一些特征,不能把握事物的所有特征。对数概念的掌握处于动作感知阶段,即从对实物的感知来认识数,掌握到“5”左右。理解事物常常要依靠具体形象,往往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个人情绪来进行判断、推理。 7.想象与现实混淆: 小班幼儿的想像几乎没有主题和预定的目的,有很明显的即时性、情境性、易感性。他们想像的主题主要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内容基本上是重现生活中的某些经验,经常与知觉过程相纠缠,因此常出现想象与现实中的事物相混淆的情况。 8.无意注意占主导: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只初步形成,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逐渐能够根据要求,主动地调

幼儿园大班生活案例-幼儿园大班观察案例

幼儿园大班生活案例-幼儿园大班观 察案例 幼儿园大班幼儿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幼儿案例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汤阴县瓦岗乡中心幼儿园王晓芳 我们班有一个叫李厚翔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李厚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

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李厚翔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李厚翔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李厚翔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李厚翔。”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李厚翔说道:“李厚翔,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李厚翔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

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李厚翔,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李厚翔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李厚翔“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李厚翔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李厚翔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

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方案

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阶段是人一生的启蒙期,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为了规幼儿的日常行为,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制定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根据幼儿期年龄阶段的一般特点以及各年龄班不同的侧重点,将幼儿日常行为规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安全意识四个方面。 总则部分 一、生活习惯 1.文明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会正确使用餐具,保持桌面、地面、碗和衣服整洁,餐后擦嘴,用温水漱口,会收拾餐具。 2.学会正确的喝水方法,能根据自己需要喝水。 3.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自觉洗手的习惯,正确地洗手、洗脸,不玩水,保持盥洗室地面清洁。 4.养成每日按时大、小便的习惯。大小便时能自理,不随地大小便。 5.能安静地进寝室,有正确的睡眠姿势;独立、迅速、有序地穿脱衣裤和鞋袜,整理好后放在固定的地方;学会整理床辅。 6.爱清洁,讲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会捂住嘴巴。 二、学习习惯 1.理解并遵守学习游戏常规,与同伴友好地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2.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好提问,勤动手,有自信心。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乐于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5.乐探究,尝试各种材料进行操作学习,养成轻拿轻放的好习惯。 6.注意坐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文明礼仪 1.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 2.爱父母,爱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幼儿园,爱小朋友,遵守集体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乐 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 4.礼貌待人,能问候别人,会使用礼貌用语,能注意倾听别人讲 话,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5.会听从劝告,不随意发脾气,乐意帮助弱小和有困难的同伴, 懂得礼让,不争抢、吵闹。 6.懂秩序,守规距,起坐轻便,离座时,桌椅、物品要归位,轻开门窗。 7.诚实、勇敢、不说谎,未经允许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8.能友好地与同伴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四、安全意识 1.认识各种安全标志,主动遵守交通规则。 2.学会保护自己,不玩火,不玩电,不玩危险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3.懂得自然灾害中逃生的基本方法。 4.有急事时会拨打自己家的和119、112、110等紧急。 5.了解饮食起居方面的安全常识,防止异物入体及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 分则部分 一、生活习惯 ——进餐

大班观察记录(精选15篇)优秀版

《大班观察记录》 大班观察记录(1): 大班观察记录: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观察状况记录与分析:片段:午睡时间又到了,这天我把想想对床的涵涵调到了别的床位上,并对他们都进行了教育,承诺到这天老师会一向在旁边陪着你们睡觉,如果你们能安静闭眼睡觉,那么待会都有一颗五角星。想想努力的点点头。躺在床上,他的眼睛又睁着东张西望,我走过去,请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闭了一会,不自觉地睁开眼睛瞄瞄我,发现我正在看着他,他就立刻闭起眼睛,又过了一会,他的眼睛又睁开来,看到我又赶紧闭起来了。就这样闭闭睁睁了几个回合,他总算睡着了。午睡活动结束后,我就他这天的午睡表现表扬了他,并发了五角星,他也个性地自豪开心,表示在老师的陪伴下会继续这样持续下去,逐渐自觉地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分析:想想每次午睡时,总是翻来覆去,有时还会和对床的涵涵聊天,指手划脚,影响午睡秩序。当老师走过去时,他就表现的老实一点,老师一离开,就又控制不住自己,动来动去,直到午睡活动结束。 指导策略 1观察想想午睡习惯不好的现象,将一些客观因素(与对床幼儿相互影响)进行调整,使他的午睡床位及周边环境更利于其安静的午睡。 2鉴于之前,想想看到老师就比较乖的现象,这次,我就重点陪伴在他旁边,督促他睡觉,让他无机可乘,相信在持之以恒这样做以后,他会养成独自安静入睡的习惯。 3利用承诺奖励的教育方式,激励他进步。因为大班幼儿还是很在乎自己得到了几个五角星,他们同伴之间也会比较的。 大班观察记录(2): 观察资料: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班级:大三班 观察时间:2011年2月24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对象:王思瑶 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己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己的小伙伴,这 时,我便看见钱杨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己座位较近的王思瑶、圣彪、陶哲这些小伙伴。

关注幼儿课堂表现的重要性

关注幼儿课堂表现的重要性——小班集体活动“猜猜我是谁"一课三研 集体活动中教师与幼儿良好的互动是教师有效行为的重要体现。而良好互动的前提是教师要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对这些理念并不陌生,但怎样将其与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联系起来,并切实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新课改倡导的精神却是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如何观察,观察什么,观察后如何恰当回应,都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挑战,而化解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结合教师的具体实践开展园本教研。 研究集体活动中的观察,教师首先要深切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以小班集体活动“猜猜我是谁”为例进行的一课三研,就是一次以体会“关注幼儿课堂表现重要性”为目的,以一则具体课例的设计与实施为依托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 一研:共同分析,精心设计活动 第一步:执教教师介绍活动背景与大致的设汁思路 最近,我班家园互动板上展出了许多幼儿一日活动的照片,我发现幼儿很喜欢聚在一起观看,并饶有兴趣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照片,不时地说着“我找到自己啦,你在这里。”大家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获得了喜悦的情绪体验。这让我想到了最近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宝宝乖乖”。小班i学习活动j一书中“小宝宝”的主题要求幼儿能关注自己与同伴的五官与四肢。我班幼儿已在一系列活动中认识了自己的五官,初步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但受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地关注周围的同伴,加上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或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能记住。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学会关注同伴也正是小班幼儿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正巧班级里的凯凯小朋友要住院开刀了,于是我想,何不利用幼儿对家园互动板的无意注意以及同伴生病的事件来引发他们对同伴的关注呢7于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的集体活动――“猜猜我是谁”诞生了。

精编版大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范例【三篇】

精编版大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范例【三篇】 导读:本文精编版大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范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一】 观察老师:董超 观察班级:大一班(白云班) 观察对象:张紫涵性别:女 观察时间:20xx年2月22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背景: 紫涵小朋友各方面非常优秀:聪明、活泼、懂礼貌,好奇心强,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创新精神,喜欢表现自己。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是每个老师心目中的最爱。在家呢,独生女,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任其摆布,从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和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谦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让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当重要。 观察实录: 今天的操作活动是用橡皮泥装饰《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紫涵那组),操作盒刚放到

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书展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紫涵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紫涵时,她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面对紫涵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她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么用啊?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紫涵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起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在活动中的表现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在活动中的表现 5—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是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5—6岁是新的特点继续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这时期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 (一)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1.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大班幼儿处于幼儿时期发展的最高阶段,又处于小学前准备阶段,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他们自己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 2.活动更有目的、有计划 同小班、中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以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虽然计划显得很幼稚,但它毕竟说明幼儿知道用计划指导自己的行动了。 3.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大班幼儿的神经系统比中班的幼儿成熟许多,大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表现在他们对动作的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有一定的自我的约束能力。 4.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小孩越大,主意越大“,他们不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犬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5.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比小中班的幼儿有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已经掌握了部分与整体的包涵关系,即逻辑思维的基本成分。在观察图片时会进行一些逻辑推理。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6岁前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初步的,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不能及。同时,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推断的结论也常常发生错误。 6.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地自学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大班幼儿进行有意记忆时,也运用各种方法,用思维解决问题时,他们会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过程。他们在头脑中先作构思以确定有意想象的目标,作出行动的计划,然后基本上按预定计划去行动。5—6岁幼儿不仅在认知活动中能够采取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法,在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 7.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还热衷于戏剧表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教师行为规范 一、举止文雅 1.举止温文得体,不失教师风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堪为幼儿表率。 2.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3.在幼儿、家长和客人面前不嬉戏,不开过头玩笑,不讲牢骚话。 4.在园内外遇到各种冲突时,以礼相待,不做失礼之事。 5.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工作时间不吃零食。 6.不私托家长办事。 二、仪表端庄 1.仪表端庄典雅,潇洒大方。 2.衣着整洁、美观大方,不追求奇装异服,不穿露脐装和吊带衫,不穿拖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 3.头发整齐光洁,带班时间不梳披肩发。 4.不浓妆艳抹,上班时间不佩带明显首饰和其它奇异大饰物。 三、语言文明 1.工作时间一律讲普通话,语言恭谦,表情友善和气,待人热情。 2.谈吐文雅,不使用粗俗语言,不恶语伤人。 3.谈话语气得体,语调适中,谈话时要注视对方,以示尊重。 4.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尊重性词汇。 四、礼貌待人 1.真诚待人,懂得尊重,接待幼儿家长和来宾,笑容可掬,主动让座。 2.同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猜忌,不背后议论他人,不传个人隐私。 3.尊重幼儿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幼儿打招呼时要及时还礼应答。 4.按时参加会议、活动或其它集会。听取别人发言时,做到专注、有耐心,并做好笔记。 5.集体活动时关闭通讯工具的铃声,带班或会议时间不接外来电话。

教师礼仪规范 1、教态自然大方,亲切稳重,讲普通话,语言文明,说话轻声悦耳,对幼儿使用正面语言,减少不必要的口头禅。 2、举止大方,动作轻柔,坐、立、走姿势端正文雅。仪表端庄,服饰美观、轻便、整洁,便于工作。上班时不化妆,不留长指甲,不梳披肩发,不佩戴首饰,不穿高、中跟鞋和响底鞋,不穿奇装异服。要根据时间、场合、教育目的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外在形象。 3、热情待人,彼此尊重,团结互助,能随时自如地运用礼貌用语,在幼儿面前对家长和同事能用尊称,对客人能主动招呼。 4、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并努力做到精通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5、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一专多能,提高自身素质,善思考,勤动手,勇探索。 6、带班精神饱满,做到人到心到,聚精会神,不擅离岗位,不与人闲谈,不带个人情绪上岗。 7、教师每日应对幼儿做到一看、二问、三检查、四感觉。

资料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 - 观察班级 所在区角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记录 评价与分析 教师介入 及策略 改进措施 及目标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大班 观察对象 金益韬 美工区 记录人 郑海霞 4 月 17 日 金益韬在美工区域活动中,他选择制作服装的材料。先 在塑料袋上描好图样, 开始将样板剪下, 由于塑料袋是软的, 而他又不能很好地控制好剪刀的方向和力度,因此,他不断 地努力,也不能按他原先画的痕迹剪下,一会儿剪弯了,一 会儿又剪成一个小洞,剪出来的形状已看不出是一样衣服的 外形。他看了看自己的作品,丢在一边,不剪了。在框中不 断地寻找,找出两片小朋友在上次活动见行动图样,将这两 个图样合在一起,准备进行粘贴。我问他: “干嘛不自己剪 下喜欢的样式?”他说: “太难剪了,我不会剪。 ” 大班幼儿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由于操作动作具有一定难度,幼儿不能一下子能熟练掌握其动作要领,因此会碰到困难,而这时他们常常会自行地降低难度,或跳过这个难度,不再尝试,而寻找一些相对于自己来说较容易操作的材料继续操作。如在这个案例中,金益韬不大会使用剪刀剪塑料袋样,他就跳过剪塑料袋样的环节,而直接寻找别人剪好的塑料袋样进行操作。 在金益韬碰到困难退缩时,我取出一块剪得不好的塑料袋样,告诉他说: “这是我以前剪的,你现在剪得比我还好看呢,你再练习一下,一定会剪好图样的。 ”这样,增加他随克服困难的信心,接下来启发金益韬选择线条简单的服装图样,在剪的过程中,帮助他把塑料袋拉平整,这样使他更容易剪下图样,通过与第一块塑料袋的比较,发现自己取得的进步,使他体验探索成功的愉悦,对剪的操作更有信心。 幼儿的这个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也是他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但我们认为如果幼儿能力许可, 更应该激励幼儿 “迎难而上”。老师通过支持和引导,使幼儿明确到通过不断的努力尝试,自己是能解决这个困难的,使幼儿有解决困难的自信 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