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香港1960年代

香港1960年代

香港1960年代- 香港1960年代

香港的1960年代跟随过去十年的步伐,继续发展与扩张制造业。强劲的经济增长令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新加坡、韩国、台湾齐名。随著经济的急速发展,加上政府也积极发展基础建设及公共房屋,香港居民的生活质素普遍有所改善。

香港1960年代- 背景

1960年代可说是香港经济转折点。在1960年,人均GDP仍然相对地低。同时期比较的话,大概和秘鲁、南非和希腊差不多,阿根廷的人均GDP是香港的两倍,而委内瑞拉则是三倍。市民的生活水平虽然稳步上升,但薪水却仍然低落。注册工厂的数目由1950年代的3, 000增至1960年代的10,000,注册外资公司的的数目也由300增至500。

香港1960年代- 社会

人口

香港人口在1960年代大约是三百万左右。因受到上一世代的婴儿潮影响,一半人口的年龄低于25岁。

狮子山隧道图册

建设、交通及房屋

高速公路、大厦、隧道和水塘的兴建使建造工业的需求量增加。在1962年,葵涌与荃湾的卫星城市发展完成之后,开始往西边的屯门和北边的沙田发展。另一方面,石壁水塘及下城

门水塘先后于1963年及1965年落成,惟无法即时解决当时的缺水问题。此外,香港岛北岸的建筑物继续向高空发展,中环的恒生大厦、联邦大厦及国际大厦先后成为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随著新界的发展,香港的道路网络得以大幅扩展。1967年11月14日,连接九龙塘及沙田区的狮子山隧道正式启用,为香港最早通车的行车隧道。1969年,横跨维多利亚港连接香港岛湾仔及九龙红磡的香港海底隧道得以落实兴建,并于同年9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

航空建设方面,启德机场的新客运大楼及停车场于1962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控制塔亦迁至新客运大楼,而旧有的客运大楼则在1965年拆卸。新客运大楼一直沿用到1998年机场搬迁之时。

邨港府于1964年邀请了来自英国的道路研究部门,就香港交通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研究部门在1967年发表《香港乘客运输研究》,交代香港有必需兴建一种集体运输系统,以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这个建议成为了未来香港地铁筹办的基础。1968年,研究部门发表《香港长远道路研究》,设立香港干线编号系统,并建议了多条道路的兴建。

九龙深水埗区的苏屋邨,1960年落成的政府

廉租屋邨图册

六七暴动期间,香港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但间接催生了香港小巴的发展。1969年,港府将曾在暴动期间疏导交通的九座位载客白牌车合法化,希望能辅助公共运输不足。这些白牌车逐渐发展成为今日的小巴。

至于公共房屋,自1960年起,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开始推出政府廉租屋邨,包括长沙湾苏屋邨、荃湾福来邨及牛池湾彩虹邨等等。相比起1950年代的徙置屋邨,这些廉租屋邨经已设有独立厕所及厨房。在1960年代兴建的公共屋村,大多为16层高。

法律与治安

香港在1960年代的局势仍然相当不稳定。虽然国民政府在香港的影响力较1950年代为少,但由于中国大陆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使香港变得动荡不安。1966年,香港爆发了六六暴动,源自天星小轮加价事件。请愿信收集了超过20,000个签名,抗议香港多个交通工具的加价。市民继而上街抗议加价,引起九龙连续2个晚上出现骚乱,结果导致1,800人被捕。

医院及医疗

1960年至1965年,行政局尝试改善医疗系统以提供价钱低廉的健康服务给香港市民,于是医疗部门拟出一份预测未来十五年市民对医疗服务的建议书。香港流感是一种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发的流行性感冒,该病随后在同年传到美国。该疫症一直持续到1969年。

国际关系

1960年代初期,保安局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海事处则在1967年加入国际海事组织。

自然灾害

旱灾

在1963年与1967年,香港面临严重旱灾。食水供应不足以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长,政府施行限制供水政策,每四天只有四小时有水供应,市民需要每次存四天份量的食水。这些旱灾促使了港府要求中国大陆出售食水,双方终于在1964年正式签订协议,并从1965年3月起由东江供水到香港。

台风

香港于1960年代受到多个强烈的台风吹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命伤亡。引起香港天文台悬挂十号飓风讯号达6个之多。其中在1960年6月吹袭香港的台风玛丽,造成45死127伤,摧毁了大约10,000个家园。而在1962年吹袭香港的台风温黛,导致130人死亡,72,000人无家可归,创下香港最低气压、最高每小时平均及最高阵风的风速纪录,为吹袭香港最具灾难性的台风其中之一。

香港1960年代- 文化

生活方式

在过去的世代,中国家庭对于家人的维系极为看重。工厂的冗长工时打破了这种传统,大部份市民待在工厂的时间比待在家里更长。人们在以积极改善生活为前提下,亦在工余时间与社区还有紧密的维系,于是工作场所成为了家庭的教育中心或是“第二个家”。家中的女儿或母亲开始大量投入劳动人口中,成为职业妇女。

教育

政府跟随公共教育制度的步伐,在1954年至1961年间,开设了超过300,000个小学学位。在1966年,虽然小学校舍不足,但已有99.8%的适龄学童入读小学。1963年,港府发表《教育委员会马殊-森逊报告书》,落实取消小学入学试、拟定资助则例、扩展新界中学学位、减低师生比例等措施,并于1965年6月发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书》,建议让80%儿童可以入读由政府资助的小学,及使约15%的小学毕业生能升读官立中学、资助中学及若干选定的私立中学。

1961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的筹备工作正式展开,把当时的三所中文专上学院合并,至19 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打破了英国普遍在殖民地只设一所大学的传统。

市政设施

1962年3月2日,位于香港岛中环的香港大会堂由当时的香港市政局正式启用,成为香港

第一座公共文娱中心。当中的大会堂公共图书馆,同时是香港战后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另一方面,1963年3月,香港首座多层街市灯笼洲街市于铜锣湾渣甸街正式启用。1965年,洋紫荆正式被定为香港市花。

娱乐

在1960年代,香港出现了第一位流行文化的年轻人偶像——陈宝珠。话虽如此,香港电影的内容仍然深受中国传统影响。1960年的倩女幽魂是一套由邵氏兄弟(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由乐蒂主演,曾获选参加法国康城电影节,乃第一部参加国际影展的中国彩色电影。

1965年,以利孝和等人为首的香港电视集团,成功投得香港免费无线电视牌照。1967年11月19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正式启播,成为第一间提供免费电视广播的公司,使电视在香港逐渐普及化,并对当时另一个收费电视广播丽的映声开始构成威胁。历史悠久的明报周刊在1968年11月27日创刊。

大型活动

1969年12月6日至12月15日,第一届香港节举行。是次活动筹备了七个月,花费港币四百万。这活动举办的目的是希望将人们于六七暴动后尚未平复的情绪得以转移。参加者超过500,000人,包括外国游客。

香港1960年代- 经济

金融业

随著1960年中华煤气的上市,以及1961年怡和洋行与九龙巴士的上市,再加上因中国大陆的三年困难时期,大量新移民涌入,导致香港股市及香港楼市出现不健康的繁荣现象。虽然在1961年6月14日爆发廖创兴银行挤提,1个月后董事长廖宝珊受打击因脑溢血猝亡,但由于楼市股市互相追逐,成交额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高,然而却隐伏了香港银行体系的危机。自恒生指数于1964年7月31日以100点为基数起,曾于1965年1月29日上升至1 03.53点,半年内只上升3.53%,已显示出市场的忧虑。

在1965年1月26日,小型银行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到1月30日因对地产放款过度宣布破产。而于2月6日,广东信托银行同样发生挤提,不出两天,2月8日宣布全线停业。当天下午即波及多间华资银行,包括当时最大华资银行恒生银行,以及广安银行、道亨银行、永隆银行等银行,并继续蔓延至远东银行及广安银行,并波及澳门。香港政府即时安排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无限量出资支持恒生银行、远东银行及永隆银行,渣打银行则支持道亨银行及广安银行。事件到2月10日暂时平息,广东信托银行最后亦宣布破产。然而,市面谣言仍然针对恒生银行。同年4月5日,恒生银行于一天之内失去六分之一的总存款,至4月10日与汇丰达成协议,以5100万港元出售51%股权予汇丰,挤提潮即告平息。当时全港最大华资银行即变为英资汇丰的附属公司,事后引起各方议论。同年11月25日由邱德根创办的

远东银行再次遭到挤提,汇丰应财政司要求,宣布对该行作出无条件支持,直到1969年该行被万国香港1960年代- 香港1960年代

香港的1960年代跟随过去十年的步伐,继续发展与扩张制造业。强劲的经济增长令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新加坡、韩国、台湾齐名。随著经济的急速发展,加上政府也积极发展基础建设及公共房屋,香港居民的生活质素普遍有所改善。

香港1960年代- 背景

1960年代可说是香港经济转折点。在1960年,人均GDP仍然相对地低。同时期比较的话,大概和秘鲁、南非和希腊差不多,阿根廷的人均GDP是香港的两倍,而委内瑞拉则是三倍。市民的生活水平虽然稳步上升,但薪水却仍然低落。注册工厂的数目由1950年代的3, 000增至1960年代的10,000,注册外资公司的的数目也由300增至500。

香港1960年代- 社会

人口

香港人口在1960年代大约是三百万左右。因受到上一世代的婴儿潮影响,一半人口的年龄低于25岁。

建设、交通及房屋

高速公路、大厦、隧道和水塘的兴建使建造工业的需求量增加。在1962年,葵涌与荃湾的卫星城市发展完成之后,开始往西边的屯门和北边的沙田发展。另一方面,石壁水塘及下城门水塘先后于1963年及1965年落成,惟无法即时解决当时的缺水问题。此外,香港岛北岸的建筑物继续向高空发展,中环的恒生大厦、联邦大厦及国际大厦先后成为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随著新界的发展,香港的道路网络得以大幅扩展。1967年11月14日,连接九龙塘及沙田区的狮子山隧道正式启用,为香港最早通车的行车隧道。1969年,横跨维多利亚港连接香港岛湾仔及九龙红磡的香港海底隧道得以落实兴建,并于同年9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

航空建设方面,启德机场的新客运大楼及停车场于1962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控制塔亦迁至新客运大楼,而旧有的客运大楼则在1965年拆卸。新客运大楼一直沿用到1998年机场搬迁之时。

邨港府于1964年邀请了来自英国的道路研究部门,就香港交通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研究部门在1967年发表《香港乘客运输研究》,交代香港有必需兴建一种集体运输系统,以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这个建议成为了未来香港地铁筹办的基础。1968年,研究部门发表《香港长远道路研究》,设立香港干线编号系统,并建议了多条道路的兴建。

九龙深水埗区的苏屋邨,1960年落成的政府廉租屋邨图册

六七暴动期间,香港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但间接催生了香港小巴的发展。1969年,港府将曾在暴动期间疏导交通的九座位载客白牌车合法化,希望能辅助公共运输不足。这些白牌车逐渐发展成为今日的小巴。

至于公共房屋,自1960年起,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开始推出政府廉租屋邨,包括长沙湾苏屋邨、荃湾福来邨及牛池湾彩虹邨等等。相比起1950年代的徙置屋邨,这些廉租屋邨经已设有独立厕所及厨房。在1960年代兴建的公共屋村,大多为16层高。

法律与治安

香港在1960年代的局势仍然相当不稳定。虽然国民政府在香港的影响力较1950年代为少,但由于中国大陆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使香港变得动荡不安。1966年,香港爆发了六六暴动,源自天星小轮加价事件。请愿信收集了超过20,000个签名,抗议香港多个交通工具的加价。市民继而上街抗议加价,引起九龙连续2个晚上出现骚乱,结果导致1,800人被捕。

医院及医疗

1960年至1965年,行政局尝试改善医疗系统以提供价钱低廉的健康服务给香港市民,于是医疗部门拟出一份预测未来十五年市民对医疗服务的建议书。香港流感是一种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发的流行性感冒,该病随后在同年传到美国。该疫症一直持续到1969年。

国际关系

1960年代初期,保安局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海事处则在1967年加入国际海事组织。

自然灾害

旱灾

在1963年与1967年,香港面临严重旱灾。食水供应不足以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长,政府施行限制供水政策,每四天只有四小时有水供应,市民需要每次存四天份量的食水。这些旱灾促使了港府要求中国大陆出售食水,双方终于在1964年正式签订协议,并从1965年3月起由东江供水到香港。

台风

香港于1960年代受到多个强烈的台风吹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命伤亡。引起香港天文台悬挂十号飓风讯号达6个之多。其中在1960年6月吹袭香港的台风玛丽,造成45死127伤,摧毁了大约10,000个家园。而在1962年吹袭香港的台风温黛,导致130人死亡,72,000人无家可归,创下香港最低气压、最高每小时平均及最高阵风的风速纪录,为吹袭香港最具灾难性的台风其中之一。

生活方式

在过去的世代,中国家庭对于家人的维系极为看重。工厂的冗长工时打破了这种传统,大部份市民待在工厂的时间比待在家里更长。人们在以积极改善生活为前提下,亦在工余时间与社区还有紧密的维系,于是工作场所成为了家庭的教育中心或是“第二个家”。家中的女儿或母亲开始大量投入劳动人口中,成为职业妇女。

教育

政府跟随公共教育制度的步伐,在1954年至1961年间,开设了超过300,000个小学学位。在1966年,虽然小学校舍不足,但已有99.8%的适龄学童入读小学。1963年,港府发表《教育委员会马殊-森逊报告书》,落实取消小学入学试、拟定资助则例、扩展新界中学学位、减低师生比例等措施,并于1965年6月发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书》,建议让80%儿童可以入读由政府资助的小学,及使约15%的小学毕业生能升读官立中学、资助中学及若干选定的私立中学。

1961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的筹备工作正式展开,把当时的三所中文专上学院合并,至19 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打破了英国普遍在殖民地只设一所大学的传统。

市政设施

1962年3月2日,位于香港岛中环的香港大会堂由当时的香港市政局正式启用,成为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娱中心。当中的大会堂公共图书馆,同时是香港战后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另一方面,1963年3月,香港首座多层街市灯笼洲街市于铜锣湾渣甸街正式启用。1965年,洋紫荆正式被定为香港市花。

娱乐

在1960年代,香港出现了第一位流行文化的年轻人偶像——陈宝珠。话虽如此,香港电影的内容仍然深受中国传统影响。1960年的倩女幽魂是一套由邵氏兄弟(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由乐蒂主演,曾获选参加法国康城电影节,乃第一部参加国际影展的中国彩色电影。

1965年,以利孝和等人为首的香港电视集团,成功投得香港免费无线电视牌照。1967年11月19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正式启播,成为第一间提供免费电视广播的公司,使电视在香港逐渐普及化,并对当时另一个收费电视广播丽的映声开始构成威胁。历史悠久的明报周刊在1968年11月27日创刊。

大型活动

1969年12月6日至12月15日,第一届香港节举行。是次活动筹备了七个月,花费港币四百万。这活动举办的目的是希望将人们于六七暴动后尚未平复的情绪得以转移。参加者超过500,000人,包括外国游客。

金融业

随著1960年中华煤气的上市,以及1961年怡和洋行与九龙巴士的上市,再加上因中国大陆的三年困难时期,大量新移民涌入,导致香港股市及香港楼市出现不健康的繁荣现象。虽然在1961年6月14日爆发廖创兴银行挤提,1个月后董事长廖宝珊受打击因脑溢血猝亡,但由于楼市股市互相追逐,成交额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高,然而却隐伏了香港银行体系的危机。自恒生指数于1964年7月31日以100点为基数起,曾于1965年1月29日上升至1 03.53点,半年内只上升3.53%,已显示出市场的忧虑。

在1965年1月26日,小型银行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到1月30日因对地产放款过度宣布破产。而于2月6日,广东信托银行同样发生挤提,不出两天,2月8日宣布全线停业。当天下午即波及多间华资银行,包括当时最大华资银行恒生银行,以及广安银行、道亨银行、永隆银行等银行,并继续蔓延至远东银行及广安银行,并波及澳门。香港政府即时安排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无限量出资支持恒生银行、远东银行及永隆银行,渣打银行则支持道亨银行及广安银行。事件到2月10日暂时平息,广东信托银行最后亦宣布破产。然而,市面谣言仍然针对恒生银行。同年4月5日,恒生银行于一天之内失去六分之一的总存款,至4月10日与汇丰达成协议,以5100万港元出售51%股权予汇丰,挤提潮即告平息。当时全港最大华资银行即变为英资汇丰的附属公司,事后引起各方议论。同年11月25日由邱德根创办的远东银行再次遭到挤提,汇丰应财政司要求,宣布对该行作出无条件支持,直到1969年该行被万国宝通银行收购为止。1966年9月15日,汇丰根据财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财政困难的有余银行。由于这次金融风波,恒生指数于1965年跌了近四份之一。

另一方面,在1967年受到六七暴动影响,香港再度爆发股灾,而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宣布停市共10天。同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报58.61点,创出有恒生指数以来最低纪录。由于当时的停市措施引起部份华人不满,间接催生了以华人为对象的证券交易所。由华商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的华人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遂于1969年12月17日正式开业。

制造业

香港纺织工业发展在1960年代得到很大的成功,约有625,000人直接或间接投身这个行业,纺织业亦由最初以棉织业为主,其后逐渐发展出毛织业,到1960年代后期更扩展至人造纤维和成衣制造业。而香港输出的纺织品和成衣,占1960年代本地产品出口总值51%以上. 在上海企业家的投资与整个工业运作之下,香港的产品由低质素转为高质素的“Made in H ong Kong”货品,香港品牌产品得以抬头。香港的工厂一直以中型规模为主。1968年起,少于100人的工厂占了本地向英国输出的42%,相当于港币1.2亿.

造船及航运

香港由于拥有一个水深港阔的港口及制造业发达,使香港的造船及航运业于6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如当时最著名的有两大船坞(太古船坞及黄埔船坞),当中太古船坞更一度是英国于远东御用三万吨级船坞,再加上倚靠两大船坞为生的无数造船厂,使造船业出现百花争鸣

情况。随著造船业发达使航运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最萫名的航运公司有包玉刚的环球航运、董浩云的东方海外及赵从衍的华光航运等等。据当时统计包玉刚与董浩云分占世界十大私人船东中首位及第七位,当中包玉刚所拥有的船只吨位占当时苏联全国50%。

资源

越战的时候,香港作为不受共产主义影响的中立地区,美国将之当作亚洲地区的军队停泊及补给站。

香港的食水供给主要来自中国内地。1964年,香港政府与广东省签了供水协议,每天从东江引15,000加仑食水到香港,使香港供水问题得以解决.

宝通银行收购为止。1966年9月15日,汇丰根据财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财政困难的有余银行。由于这次金融风波,恒生指数于1965年跌了近四份之一。

另一方面,在1967年受到六七暴动影响,香港再度爆发股灾,而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宣布停市共10天。同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报58.61点,创出有恒生指数以来最低纪录。由于当时的停市措施引起部份华人不满,间接催生了以华人为对象的证券交易所。由华商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的华人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遂于1969年12月17日正式开业。

制造业

香港纺织工业发展在1960年代得到很大的成功,约有625,000人直接或间接投身这个行业,纺织业亦由最初以棉织业为主,其后逐渐发展出毛织业,到1960年代后期更扩展至人造纤维和成衣制造业。而香港输出的纺织品和成衣,占1960年代本地产品出口总值51%以上. 在上海企业家的投资与整个工业运作之下,香港的产品由低质素转为高质素的“Made in H ong Kong”货品,香港品牌产品得以抬头。香港的工厂一直以中型规模为主。1968年起,少于100人的工厂占了本地向英国输出的42%,相当于港币1.2亿.

造船及航运

香港由于拥有一个水深港阔的港口及制造业发达,使香港的造船及航运业于6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如当时最著名的有两大船坞(太古船坞及黄埔船坞),当中太古船坞更一度是英国于远东御用三万吨级船坞,再加上倚靠两大船坞为生的无数造船厂,使造船业出现百花争鸣情况。随著造船业发达使航运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最萫名的航运公司有包玉刚的环球航运、董浩云的东方海外及赵从衍的华光航运等等。据当时统计包玉刚与董浩云分占世界十大私人船东中首位及第七位,当中包玉刚所拥有的船只吨位占当时苏联全国50%。

资源

越战的时候,香港作为不受共产主义影响的中立地区,美国将之当作亚洲地区的军队停泊及补给站。

香港的食水供给主要来自中国内地。1964年,香港政府与广东省签了供水协议,每天从东江引15,000加仑食水到香港,使香港供水问题得以解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