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导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定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2.要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19世纪,德国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解放(物质层面上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关系:

1)把马克思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联结起来的主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2)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终结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3)起点、中介、终结三者紧密相关,相互联结。如果没有起点和中介就不可能有终结,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前提;如果没有终结,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2.社会主义:1750年天主教安塞尔姆?德辛提出的。

3.学科性质:综合性

四.国内研究现状

五.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及意义

1.第一次: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形成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意义:1)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2)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

3)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2.第二次: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由苏联一国的实践到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1917~二战之后)

形成的理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意义:1)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2)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3)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势,即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

3.第三次: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的理论探索

意义:1)纠正了否定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性和发展中的超越性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纠正了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的错误理论,提出了要争取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理论;

3)冲破了单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建设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4)克服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片面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

5)纠正了以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归结为生产资料单一的公有制,在实践中急于要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错误,认识到要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6)纠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贬低商品经济的做法,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一.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1.背景

2.代表人物:

1)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1516年《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内容、主张:

(1)乌托邦是海岛,有54座城市,每城分四个区,共有6000户,6万~9万人;

(2)实行公有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3)每天劳动6个小时,产品放在公共仓库;

(4)取消货币,各取所需;

(5)乡村有奴隶。

2)康帕内拉:《太阳城》(康帕内拉,1568~1639,意大利思想家)

《太阳城》与《乌托邦》相比较:

(1)共同点:1o废除所有制,生产资料全民所有;

2o社会组织生产,共同劳动;

3o取消商品,人人平等。

(2)进步之处:1o《乌》以家庭为生产分配的基本单位,《太》则以生产小组为基层的组织;

2o重视科技,发展生产;

3o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4o《太》没有奴隶和仆人;

5o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3.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1)它们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2)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财产公有,它们主张废除私有制;

3)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人人劳动、义务平等的社会主义原理;

4)局限性:1o领导人终身制2o具有宗教色彩3o国家和社会不分。

二.18世纪的直接共产主义

1.背景: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2.代表人物:

1)摩莱里(1720~1780)法国思想家1755年出版《自然法典》

2)马布利(1709~1785)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1758年写成《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776年出版的《论法律或法律原则》

3)梅叶(《遗书》);巴贝夫

3.特征:(1)以理性论为武器,对共产主义作出直接的理论论证;

(2)重视法制是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3)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发展到极致。

三.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1.背景

2.代表人物:

1)圣西门(1760~1825)法《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体系》

《论文学哲学和实业》《新基督教》

圣西门在考察和批判现实制度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即实业制度,发展实业是圣西门思想的核心,而他所谓的实业既包括发展物质生产也包括科学、艺术等精神生产。2)傅里叶(1772~1837)法《四种运动论》《新世界》《论商业》

傅里叶的思想:傅里叶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他把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成为“法郎吉”,“法郎吉”是功能集合的社会基层组织。

3)欧文(1771~~1858)英《致拉纳克郡报告》《新道德世界书》

《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思想: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众多的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联合体,劳动公社是未来理想社会最基层组织。

3.特征:

1)在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社会主义的两大目标,即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的需要发展人的才能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的出发点;

2)对工业革命基础之上的未来社会应当怎样管理做出仔细的思考,是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中有两位(圣西门、傅里叶)反对消灭私有制,避免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是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

4)在政治上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否定阶级斗争,不问政治倾向,幻想通过说教、示范、呼吁等手段来实现社会的改造。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1.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2.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理论和天才的预测。

五.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夸大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和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社会主义者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2.空想社会主义者坚持唯心史观,不懂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和国家实质,拒绝政治运动,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理性论和天才史观的思想束缚,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看做超越一切阶级的理性和正义的表现;科学社会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第二节工业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条件

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1. 工业革命的发生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

2.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不仅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飞跃的开端,而且标志着全部生产关系的一个新飞跃的开端;

2)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使历史由孤立的、民族的、狭隘地域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3)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一方面推动了城市化,使农村从属于,另一方面使西方凌驾于东方,东方从属于西方;

4)科技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信的发展机制。

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产业革命的另外的后果:

1)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步暴露出来,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2)产业革命不仅创造了工业资本家阶级,而且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现代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2.近代19世纪30、40年代的工人运动

1)三大工人运动:1o1831~1834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o1836~1848 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3o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19世纪工人运动的特点:

1o明确、公开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2o无产阶级已经抛弃了破坏机器等原始斗争手段,采取群众性罢工、游行示威直至武装起义的最高斗争形式;

3o无产阶级开始建立许多政治组织。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莱茵人犹太人《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恩格斯(1820~1895)德国莱茵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1844年二人结为战友,1844~1846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一.第一块理论基石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提出:

1)马、恩通过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摒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心主义的杂质,吸收了它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唯物史观;

2)马克思在1844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初步表达了唯物史观,1845~1846年,马、恩合作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出全国阐述。

3.内容:

1)马、恩明确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一事实出发,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马、恩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在物质资料生产中,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才改变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

3)马、恩正确地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进步性:(马、恩历史理论的进步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1)马、恩的唯物史观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原因,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是这些关系的根源;

2)以往的历史理论从来忽视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5.唯物史观的意义:

1)唯物史观的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块最重要的理论基石,空想社会主义从观念出发,把社会主义当作理性主义的表现,唯物史观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之上;

2)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3)唯物史观提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基本范畴,分析了各社会要素的关系,为认识这些事实,提出了科学的分析方法。

二.剩余价值学说

1.1)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代表人物:(1)威廉?配第(2)大卫?李嘉图(3)亚当?斯密

3)思想成果:他们提出被论证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它们分别是工人、资本家、地主三大基本阶级相应的收入。

2.阐发:

1)在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和1849年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中,马克思就已经分析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社会条件;

2)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剩余价值这一术语,从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学说出发,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3)在《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作出了最系统的分析。

3.内容、意义:

1)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劳动力是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工资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活动的出发点是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因而扩大生产后果是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越加尖锐,表现为阶级矛盾的尖锐,所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成为必然;

2)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无产阶级处于受剥削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这导致二者阶级斗争的必

然性,马克思分析了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剥削压迫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消灭雇佣劳动制。

第四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46年马、恩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为建党做准备。当时在德国工人运动中有一个群众基础广泛的组织叫做“正义者同盟”(1836年建立的),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恩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党纲,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1.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要求,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2.深刻地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必然用暴力革命推翻资本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统治,这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

3.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做了精辟的概括。《共产党宣言》语言,阶级差别消灭,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采取自由人联合体的形式组织起来,每个人获得自由发展;

4.系统地制定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共产党宣言》从理论上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

5.《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三.《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1.《共产党宣言》是一部跨时代意义的不朽著作,其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2.《共产党宣言》开创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新纪元,科学社会主义进入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互相推进的新时代;

3.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五节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

一.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恩从分析资本主义尖锐的矛盾入手,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进而提出阶级消亡论。

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完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解放全世界的事业是无产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3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共产主义制度建立必须经历一个过渡期,过渡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三.(价值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特征

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目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对未来社会特征的认识;

1)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2)有计划地组织生产;3)未来社会的特征在分配方面,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动量分配消费品,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随着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和生产活动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社会阶层将消灭,最终国家必然

消亡。

四.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马、恩用历史的态度发展了观点,认为未来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

第六节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恩格斯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中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2.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工人阶级夺权后一方面应废除旧的压迫人民的国家机器,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维护人民利益的新的国家机器;

3.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要经过一系列将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夺权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重大历史过程,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4.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过渡到高级形式的社会;

5.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得到农民的“合唱”;

6.民族独立是各民族和谐合作的必备条件;

7.工人阶级只有组织成为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马、恩谈到,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注意自身的建设即加强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

8.在工人阶级政党及其国家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世界革命。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1870~1942)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帝国主义论

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影响:1o导致很多新兴行业出现;2o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生深刻的变化--垄断的出现;3o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不平衡)帝国主义:20世纪初流行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及经济学家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扩张性的阶级政策

2.理论内容:

列宁在1916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表现为垄断性。

1)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2)帝国主义具有5个基本特征:

(1)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3)资本输出和以往的商品输出大为不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3)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这种腐朽性与垄断分不开。

4)列宁得出结论,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一国胜利论”)

1. “一国胜利论”的提出:列宁在1915年写下《论欧洲联邦口号》,1916年列宁在《无产

阶级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阐述同样的结论,明确了“一国胜利论”。

2. “一国胜利论”的内容:

列宁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别无出路;

3)不发达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使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做同盟军,有经历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式,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实践;

4. 争论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

一.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1.国内方面:

1)经济上,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大量的小生产和小私有制经济成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2)政治上,个人集权制、终身制、等级制、家长制等流毒没有肃清,缺乏近代的民主传统;3)文化思想上,文化专制主义干扰者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2.国际方面:

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在国际上还面临着特殊环境和矛盾

1)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至地理上的包围,要处理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十分艰巨、复杂;

2)要大力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民族独立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同第三世界结成广泛持久的联盟,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给予必要的圆柱;

3)当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后,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社会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既要按国际主义原则加强互相合作,又要坚持各国完全平等、独立自主、互相尊重。

二.国家资本主义的修正案

内容:1. 放慢剥夺剥夺者;2. 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事实出发,反对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抽象对立;3. 要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实行的原因:

1)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击败武装干涉者;

2)国内因素:与党的领导者的指导思想有关,即企图在一个落后的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基础上直接实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办法。

2.具体措施:

1)实行余粮征集制(1919年1月);

2)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由国家实行集中管理;

3)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4)实行普遍的劳动义务制,不劳者不得食原则。

3.局限:

1)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俄国经济政治落后,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生产力低的国家,立即实行全面国有化,并不能真正持久促进生产力发展;

2)脱离了农民的需求,损害农民的利益;

3)实行没有货币的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4.后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的观点付诸实践,结果陷入困境:1)粮食产量:减产、缺乏;2)工业上:工厂停产,轻工业严重不足;3)农民不满。四.新经济政策及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考

1.新经济政策内容:

1)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贸易自由,这是新经济政策强劲的生长力;

3)将雇工在20人以下的小企业退还给原主,并对国内外资本家实行租让制;

4)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

5)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来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要客观的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性;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关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实践证明行不通,新经济政策的重要一环就是用商品交易代替产品分配,列宁在实践中感到商品货币交换的重要;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列宁规定了合作化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认为实行合作化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的方法,一点一点引导;

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必须继承、吸收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更明确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

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7)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是非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1929~1936)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

1.高速工业化:1925年12月召开联共布十四大,把国家工业化确立为党的总路线。

高速工业化运动的特点:1)高速度;2)优先发展重工业;3)采用行政手段。

2.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运动而实行的

1927年十五大,把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变成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方针。

1929年~1934年完成了农村中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特点:1)时间短;2)行政命令开路;3)消灭富农。

3.大清洗运动:

高速工业化运动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靠行政命令手段进行的,造成了社会关系、党群关系的紧张,引起党内外有识之士的不满和怀疑,大清洗运动就是为压制这种不满展开的。大清洗运动的特点:1)指导思想使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2)运动过程脱离党的领导,采取逼供、诱供;3)打击对象是党政局高干和知识精英。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它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1.经济上: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经济特征。苏联在20世纪30

年代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苏联的全民所有制是在十月革命后初期对大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政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在农村,在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建立了集体所有制,这样苏联在30年代就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这两种形式;

2)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1925年底,联共布决定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全党的中心任务,作为党在前时期的总路线。从1928年起,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部门,到30年代末,苏联宣布已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巨大,1936年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到1938年,苏联的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苏联的工业化道路适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引起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3)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上的重要特征。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农民的小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证明不能超越商品经济而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重新提倡商品交换和贸易自由。然而到斯大林时期,苏联长期存在排斥商品经济的倾向,总认为商品经济总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苏联一直坚持指令性计划制度,国家机关包办一切。

2.政治上:

1)首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苏联的国家政权采取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苏维埃形式;

2)其次,苏联政治体制的另一特点是苏联共产党独掌政权,而且苏联共产党是苏联唯一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存在与之合作的政治党派,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但是,这缩小和窒息了党内民主,集权为个人腐败创造了条件,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上,苏联实行的也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有国家包下,文化上、学术上是非往往由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说了算。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成就:

1.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2.它在反对法西斯主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推动了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产生。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病:

1.政治上民主少,容易产生个人专权;

2.经济上管理得不死,总体效益差;

3.思想文化上的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4.对外关系上,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同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第三章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第一节时代的发展与苏联模式的衰败

一.战后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挑战

1)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2)国家宏观调控加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完善;

3)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4)政治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政治主体多元化和政治立场倾向中间化。

2.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

良路主义路线的挑战。

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南斯拉夫(1945年11月建立共和国)领导人:铁托

2.苏联剧变和苏联模式的失败:

勃列日涅夫1964年只谈完善,不谈改革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任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苏共28大(1990年)通过的党章以及一系列决议表明已朝着改变共产党的性质又买了一大步。五个变化:1)党的指导思想:由科学社会主义转为民主社会主义;2)党的奋斗目标:由共产主义变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3)党的阶级性质:由工人阶级转变为公民政治组织;4)党的地位、作用:不再是政治体制的核心和社会的领导力量,而是与其它团体是平等竞争的合作伙伴;5)组织原则:由民主集中制转变为个人可捍卫自己不同的观点。

苏联剧变的基本原因:1)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2)戈尔巴乔夫错误地改革路线;3)西方外部的和平演变战略。

第二节毛泽东的有关思想

一.《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发表)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 党和非党的关系;8.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 是非关系;10.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发表)

1. 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 肃反问题;

3. 农业合作化问题;

4. 工商业者问题;

5.知识分子问题;

6. 少数民族问题;

7.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关于少数人闹事的问题;10. 坏事能否变成好事的问题;11. 关于节约;

12.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

考试:

卷面80’:10’填空(代表人物、著作等)、35’简答(5道题)、20’论述、15’材料分析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2)16、17世纪/18世纪/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3)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4)《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5)马、恩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7)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8)二战后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9)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0)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11)论述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

12)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