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

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

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
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

34βe12、P63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III 前言. (1) 1材料与方法 (3) 1.1实验材料 (3) 1.2主要仪器和设备 (3) 1.3实验方法 (4) 1.4免疫组化评分标准 (5) 2实验结果 (7) 2.1MEC病理组织学分型 (7) 2.234βe12和P63在NSG组和MEC组中的表达 (7) 2.334βe12和P63在不同的MEC组织病理学分型中的表达 (7) 2.434βe12和P63的表达与MEC临床表现的关系 (8) 3讨论 (10) 4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综述 (17) 附录 (26) 致谢 (29)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30) 个人简历 (31)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βe12、P63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摘要 目的: 本实验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34βe12、P63在涎腺的正常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s,NSG)和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二者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标本来自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存档的手术切除的涎腺肿瘤组织的石蜡标本(时间为2006年1月-2014年1月),其中正常涎腺组织(NSG)为1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为3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二者在各组织块中的表达情况,所得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34βe12在10例NSG组中无表达,而在35例MEC组中有30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7%,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4βe12在MEC的20例高分化组和15例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数分别为16例(阳性率为80.0%)和14例(阳性率为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4βe12在31例无复发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9%,4例复发组全部表达,复发组的34βe1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P<0.01);34βe12在31例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9%,淋巴结转移组中4例全部表达,淋巴结转移组的34βe1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34βe12与黏液表皮样癌以肿瘤部位、性别、年龄各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P63在NSG组和ME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1.4%,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63在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2例(阳性率为60.0%)和13例(阳 I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 基本概述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也称粘液表皮样肿瘤(mucoepidermoid tumor),在涎腺肿瘤中占5%~10%。Stewart等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将其称为粘液表皮样肿瘤,并又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WHO也曾采用粘液表皮样瘤的名称,但以后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命名分类并不恰当,认为此肿瘤全部为恶性,应称为粘液表皮样癌,并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和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 WHO1990年修订的涎腺肿瘤的命名及分类已采用这种分类方法。虽然“粘液表皮样”一词并不完全合适,但基本上反映了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1] 发病原因 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来源于腺管的上皮细胞。[2]临床表现 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占70%以上。小涎腺者常见于腭部,其他部位,如磨牙后区、颊部、上唇、下唇等部位则少有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5∶1。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 腮腺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手术后可以复发,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血道转移更为少见。与高分化者相反,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可出现血到转移。术后易于复发。因此,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术低度恶性肿瘤,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属高度恶性肿瘤。前者较常见,后者少见。 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高分化型,占多数,一般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慢,病程较长。肿瘤体积大小不一,边界清楚,质偏硬,活动,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可为囊性,亦可为实性。发生于腭部或磨牙后区者,可见肿块在粘膜下呈淡蓝色或暗紫色,粘膜光滑,质地软,穿刺可抽出少量血性紫黑色液体。 低分化型肿瘤生长较快,常伴疼痛。边界不清楚,呈弥散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可破溃而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烂面,并有淡黄色粘稠分泌物。有时可形成涎瘘。发生于腮腺者,累及面神经时可发生面神经瘫痪症状及面肌抽搐症状。发生于腭部者,可能破坏硬腭。[3] 辅助检查

肺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肺气肿的影像学诊断(多图) (一)、影像学表现 肺过度充气的X 线表现如下( 图1,图2): 图1 平片肺气肿的测量 A. 肺高度为29.9cm 或者更多(从右膈顶到第一肋的最高处),胸部后前位片显示右膈面变平,右膈面的最高处至肋膈角及心膈角连线的垂直距离小于 1.5cm;B. 胸部侧位片显示右膈面变平,前后肋膈角垂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 2.7cm,胸骨角下3cm 层面发现胸骨后间隙增宽超过4.4cm, 胸膈角大于或者等于90° 胸部后前位片示肋膈角或者是所见横膈面与胸壁夹角变钝,常表现为肺体积明显增加,在侧位片上可能见到膈面反向(图2)。

图2 肺气肿平片 A. 后前位显示肺高度增大,膈肌变平,右膈顶平于或低于第7 前肋,肋膈角变钝,同时可见膈带( 箭头) 延伸至胸壁,肺透光度增强,肺纹理稀疏,肺门轻度凸出反映肺动脉高压; B. 胸部后前位片显示胸骨后间隙增宽,透光度增强,膈肌变平并反向( 与正常曲度相反) 在胸部影像表现中,肺大疱的存在是肺气肿时肺损伤的唯一特征性表现,肺大疱常意味着患者有间隔旁型及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存在( 图3)。然而,这一表现不常见,不能普遍反映疾病的存在。

图3 重度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A. 胸片显示上叶透光度增高,血管影消失,这种征象可诊断重度肺气肿和肺大疱,血管向下移位,是重度肺气肿和肺大疱常见征象;B、C.HRCT 显示重度小叶中心型肺气肿,显著的血管变细,肺气肿融合出现全小叶型肺气肿表现 胸片上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常表现为上叶显著的肺透光度增高,肺纹理减少( 图2,图3)。全小叶型肺气肿中,肺透光度增高和纹理减少通常表现为对全肺的影响或者在基底部出现( 图4)。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 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涎腺肿瘤流式细胞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口腔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它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根据国内六院校统计资料,在11947例涎腺上皮肿瘤中约占30%[1],可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为发病高峰。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特点,分为高分化(低度恶性)、中分化(中度恶性)和低分化(高度恶性)三型。当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学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切片,还没有一种用于诊断或估计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研究用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特异性标志物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出现,不仅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诊断提供了帮助,并为其预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独特作用[2]。但是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相关生物标志物较少,很多学者正在致力于对其的研究中。

1 肿瘤增殖标志物 肿瘤细胞DNA异倍体是恶性肿瘤细胞特征性标志之一,瘤细胞的增殖分数决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E)对癌细胞DNA倍体状态及其增殖分数进行分析,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客观的信息[3]。Hicks等[4]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预后因素进行研究时发现,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增殖分数是评价其预后的明显因素。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DNA倍体状态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DNA倍体和增殖分数的检测是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增殖状态的基本方法之一。 1.1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白,作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因子直接参与DNA的合成,对DNA复制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它在增殖细胞中表达最高,是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关。在PCNA表达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相关性研究中,许多学者均发现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与PCNA表达指数明显呈正相关[5,6]。Takahashi等[7]对27例腮腺肿瘤病人预后与PCNA表达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病人分为良性、低度恶性及高度恶性三组,高度恶性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良性和低度恶性组,结果发现相应的PCNA指数分别为0.7%、2%及23.1%,高度恶性组PCNA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故认为PCNA是决定腮腺肿瘤的预后的重要因素。 1.2 Ki67

肺气肿及气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肺气肿及气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肺气肿及气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提纲肺气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气道疾病的诊断肺气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肺气肿的诊断肺气肿的定义肺内过度充气、膨胀导致终末支气管远端气道弹力下降及气道壁破裂。 诊断方法肺功能测定(FCV、FEV、FEV)影像学检查(平片、HRCT)分型(HRCT)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间隔旁型肺气肿分型(HRCT)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间隔旁型肺气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肺气肿的鉴别诊断先天性疾病肺囊肿先天性肺气肿(CLE)肺隔离症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肺血管发育异常哪个是肺气肿?肺囊肿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单发多见可以为多发多数含液体少数为完全充气多为与支气管沟通肺囊肿肺隔离症肺组织局部发育异常组织由发自主动脉的体循环动脉供血而非肺动脉供血。 肺内型与肺外型肺内型表现为多发含液囊状影多数不与主气道沟通感染后可形成气管沟通及气液平面体循环供血是诊断的关键依据左下肺脊柱旁为好发部位肺隔离症支气管闭锁支气管闭锁系节段支气管与中央支气管不相通病因不明。 可以与肺隔离症和支气管源性囊肿并存。 本病好发于左上叶尖后段其次为左下叶、右中叶。 平片的典型表现为:分枝的管状团块周围肺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减少。

当肿块呈线条状及周围肺透亮度增高不明显时容易误诊为动静脉畸形、肉芽肿或转移瘤。 CT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男岁反复发热、咳嗽:先天性支气管闭锁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CLE)病理:肺叶支气管狭窄阻塞。 多发生于新生儿或婴幼儿经常伴有心血管发育畸形男女双上肺多发平片CT表现:单侧肺叶透过度明显增高肺纹理肺纹理稀疏纵隔移位。 先天性肺气肿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分型大囊肿型囊直径毫米多发小囊肿型囊直径小于毫米实质肿块型肺气肿?先天性肺动脉狭窄!肺气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继发弥漫性囊性病变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病(LCH)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滤泡性细支气管炎囊性转移肺气囊哪个是肺气肿?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及结节硬化(TS)LAM淋巴管平滑肌增生多发生于育龄妇女伴有乳糜胸伴有肾脏血管平滑肌瘤圆形弥漫分布累及肋膈角区极个别可表现为结节结节硬化TS肺内表现出现率约影像表现同LAM女岁LAMTSLAMTSLAMTS与肺气肿鉴别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病主要累及青年吸烟者与吸烟有关的肺疾病之一支气管周围浸润、结节并进一步形成薄壁空洞、囊腔双肺多发不规则囊性病变一般不累计肋膈角区LCHLCHLCHLCH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DIP)以淋巴系统受累为主的疾病包括肿瘤、炎症等干燥综合征、AIDS、原发性胆管性肝硬化、Castleman病、SLE、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等病理: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弥漫性间质浸润。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 黏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在大、小涎腺发生率相似。MEC 有3种类型细胞组成:黏液细胞通常较大和类似杯状,经常衬覆于囊壁;非角化表皮样细胞,甚至可能看起来是鳞状上皮;中间细胞则更像基底样或立方细胞。非典型性少见,表皮样/鳞状细胞倾向类似于正常黏膜上皮。 临床上,使用FISH检测MAML2重排对几种情况有帮助。在低级别MEC病例中,鉴别诊断需考虑良性肿瘤如Wathin瘤的化生性变型,或更罕见的疾病,如淋巴腺瘤。在这种情况下,对MAML2重排的检测可以确认MEC的诊断。在MEC 嗜酸细胞亚型的这种特殊情形中,MAML2 的FISH检测非常有用,因为其中突出的嗜酸细胞形态学可以掩盖表皮样表型,并类似WT、嗜酸细胞囊腺瘤或AciCC。虽然在许多情况下出现p63阳性反应提示MEC,但对MAML2重排的检测可确认MEC。尽管许多需与良性肿瘤(WT或嗜酸细胞囊腺瘤)鉴别的嗜酸细胞MEC 是低级别和转移风险较低,但恶性嗜酸细胞MEC由于复发风险较高,对其的诊断诊断仍很重要。 在瘤谱的另一端,高级别MEC可以类似各种其他高级别癌。在这种情况下MAML2重排的确定对MEC具有诊断性,而且可能很重要,因为在腮腺部位能排除转移的可能性。高级别MEC中的MAML2重排少见,因此没有重排也不能排除MEC的诊断。鉴别诊断需要考虑下列肿瘤,包括SDC、腺鳞癌、甚至鳞状细胞癌;一般而言,所有这些肿瘤都比高级别MEC预后更差。SDC通常由雄激素受体(AR)阳性而p63阴性,与MEC形成对照,后者通常为AR阴性,并至少具有p63的局灶阳性。腺鳞癌和鳞状细胞癌一般认为源自表面上皮,与MEC对比,后者没有表面原位癌成分。多灶角化的存在有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而非MEC。 MAML2基因断裂探针 探针应用 黏液表皮样癌有特征性的 t(11;19)易位,导致形成 MAML2-CRTC1 融合蛋白。MAML2重排在多达3/4的低级别和中级别MEC中被检测到,但是似乎不到一半的高级别MEC是重排阳性。 当 MEC 进行鉴别诊断时,将以 MAML2 的 FISH 检测作为涎腺肿瘤常见临床诊断有益的辅助手段。低级别MEC中,MAML2重排阳性提示 MEC而非 WT。MEC嗜酸细胞亚型中,复发风险较高,表型类似 WT、嗜酸细胞囊腺瘤或 AciCC,但MAML2重排阳性确诊为MEC。高级别 MEC 可以类似各种其他高级别癌,包括转移性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和 SDC,MAML2重排的确定对MEC具有诊断性。高级别 MEC 中的 MAML2 重排阴性不能排除MEC 的诊断。 MAML2 基因重排阳性患者具有较低的复发、转移和死亡率。 Notch 通路靶向治疗靶点。 订货信息 货号产品名称染料颜色供货周期FP-082 MAML2基因断裂探针红/绿非常规,两周 ·12·

肺气肿的影像诊断

肺气肿的影像诊断 放射科: 概念;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这里可能最核心的是:肺组织内残留气体增多,有效气体交换量减少,最终导致血氧交换运行障碍,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肺气肿临床症状: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肺气肿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肺气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此外尚可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罗音,心率增快,心音低远。 发病原因: 1.感染,长期反复细支气管感染、 2.吸烟、 3.大气污染、 4.职业性 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等,均可引起肺气肿。有的是一种因素引起,更多的是多种因素作用。 2.分类:普放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 代偿性肺气肿(功能性代偿,主要是由于机体神经系统自我调节和反应,人体的这种反应在多种实质性器官上都可以体现出来,如肝脏、肾脏,当一部分脏器有病变时,相对正常的另一部分或

另一侧器官就会代偿性增大,功能增强来弥补),局限性肺气肿(是指发生的部位而言,比如慢阻肺容易发生在双下肺),阻塞性肺气肿(是指发生的原因,有的是异物,有的是占位,在不完全阻塞气管及支气管的情况下,如果是完全阻塞,那发生的病理改变就是阻塞性肺不张。)婴幼儿的支气管异物诊断尤其困难,产生呛咳病史可能会不详,症状不特异性,和上呼吸道感染易混淆,仅仅体现出双肺透光度不一样)。 CT诊断肺气肿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HRCT(高分辨CT的薄扫),可能是目前最科学客观的检查方法,把肺气肿分为4种类型,全小叶型、小叶中心型、小叶间隔旁型、疤痕型。 CT表现:全小叶型-较大范围内或弥漫分布的低密度区,无明显边界。 小叶中心型—相对较小范围内的散在低密度区,可能就只是一些小囊状影, 间隔旁型-多发生在胸膜下的多发低密度影,靠近胸壁或肺外周。 疤痕型-发生在索条影或钙化影周围的不规则低密度区。多有原发病的一些征象,比如慢支炎,结核,尘肺,肺纤维化,常见的是肺结核。 X线表现:对于轻度的肺气肿,X线诊断常不易辨认,较严重或晚期肺气肿,X线征比较明显,可有以下几点:(1)胸廓的改变,胸廓为桶状,前后径增加,肋间隙变宽,肋骨呈水平位。

肺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肺气肿的影像学诊断(多图) 肺过度充气的X 线表现如下( 图1,图2): 图1 平片肺气肿的测量 A、肺高度为29、9cm 或者更多(从右膈顶到第一肋的最高处),胸部后前位片显示右膈面变平,右膈面的最高处至肋膈角及心膈角连线的垂直距离小于1、5cm; B、胸部侧位片显示右膈面变平,前后肋膈角垂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2、7cm,胸骨角下3cm 层面发现胸骨后间隙增宽超过4、4cm, 胸膈角大于或者等于90° 胸部后前位片示肋膈角或者就是所见横膈面与胸壁夹角变钝,常表现为肺体积明显增加,在侧位片上可能见到膈面反向(图2)。

图2 肺气肿平片 A、后前位显示肺高度增大,膈肌变平,右膈顶平于或低于第7 前肋,肋膈角变钝,同时可见膈带( 箭头) 延伸至胸壁,肺透光度增强, 肺纹理稀疏,肺门轻度凸出反映肺动脉高压; B、胸部后前位片显示胸骨后间隙增宽,透光度增强,膈肌变平并反向( 与正常曲度相反) 在胸部影像表现中,肺大疱的存在就是肺气肿时肺损伤的唯一特征性表现,肺大疱常意味着患者有间隔旁型及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存在( 图3)。然而,这一表现不常见,不能普遍反映疾病的存在。

图3 重度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A、胸片显示上叶透光度增高,血管影消失,这种征象可诊断重度肺气肿与肺大疱,血管向下移位,就是重度肺气肿与肺大疱常见征象; B、 C、HRCT 显示重度小叶中心型肺气肿,显著的血管变细,肺气肿融合出现全小叶型肺气肿表现 胸片上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常表现为上叶显著的肺透光度增高,肺纹理减少( 图2,图3)。全小叶型肺气肿中,肺透光度增高与纹理减少通常表现为对全肺的影响或者在基底部出现( 图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