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读林语堂散文 (依仁山人)

重读林语堂散文 (依仁山人)

重读林语堂散文 (依仁山人)
重读林语堂散文 (依仁山人)

重读林语堂散文(依仁山人)

重读林语堂散文

语堂大师的文集,就我所见版本最好的是台湾版的《林语堂文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套二十卷(?)精装本,价格是二百二十元,可那时每月工资才七八十元,实在拿手不起!后来出版的要数作家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的十卷本《林语堂文集》最漂亮。前八卷为《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生活的艺术》《吾土吾民、八十自述》,这些早就买了读过。九、十两卷为散文选辑,偶而购得第九卷非常开心。第九卷四辑为:文化编、社会编、教育编、人世编。

大师对社会历史和人生有着深刻洞见,涉笔成趣,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情趣。读大师的文章痛快淋漓,实在是一种享受。读书在于领悟大师的思想意旨,不必在乎是否与原文一字不差。大师有知定会一笑置之吧!

论及政治、经济、工业、学术落后,官僚民众缺乏改过之决心时说,正如纨绔子弟,不思发挥光大祖宗基业,徒日数家珍以夸人。希望我们多想想民族文化的弱点,不要以东方文明继承者自负!

“老成温厚”的国民性是好的,悠久的历史、统一的文化、发达的艺术……但也容易流于守旧和

太讲实际。而贪污、缺乏社会纪律、落后、幼稚、缺乏团队精神、好敷衍、不彻底是其劣性。

中国式的人文主义就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中庸之道,就是享受纯朴生活、家庭快乐。中国式的哲学限于行为的伦理,如罗素所言:“中国人美术上力求细腻,生活上力求近情。”

中国式的思想方法是直觉型的,不重逻辑论证,在于直觉的体会、体悟、妙悟。凡人伦大端,天地之和、四时之美、男女之爱。父子之情、家庭之乐都无从以逻辑推知,以论辩证实。天下之事莫不有其理,亦莫不有其情。于情未达则其理不通。近情合理才是真知,去情言理不足为道。

认识人生、社会、自然要靠自己的体悟。昭文鼓琴、师旷技策,艺术之事,父尚不能教其子、师不能教其徒,而况天地之奥、宇宙之秘!

中国的思想,无论怎样变化,总是实践第一、做人第一。读不读书、文章好不好都在其次。世界在发展变化,我们也要发展变化,但不能太功利。要“正其谊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中国文化之精神》

大师推崇幽默,幽默是人生的一种高境界。思想是人的本能,对一个人的错误,以微微一笑置之却是神了。幽默是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是放纵的心灵、心灵的放纵。孔子并不是道貌岸然、规行矩步的学究,他能笑自己的失败和挫折的遭遇。

假道学的文章没有幽默。幽默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人生,符合一般人的思想、知觉、情绪。——《论东西文化的幽默》

幽默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庄生是中国幽默的始祖,或索性追源到老子。绝圣弃智、看穿一切就是超脱,超脱了就幽默。超脱者言论放肆,笔锋犀利,远大渊放不顾细谨,孜孜为利为义只显得可笑而已。

真正幽默的文字,严肃的学士大夫是望尘莫及的。性灵派的著作时见幽默之论:定庵的私论、中郎论痴、子才论色,宋之平话、元之戏曲、明之传奇、清之小说,何处没幽默?中国真正的幽默文学应当去戏曲传奇小说小调中去找,中国最好的诗文亦当从戏曲传奇小说小调中去找。

幽默合情合理,出人意外,言人所不敢言,然幽默易涉猥亵。使人发笑,常在撇开禁忌,说出合情合理之话而已。萧伯纳说,凡人在其太太未死时,怎么可能老实说出他关于婚姻的意见?

天下相率而为伪的生活和文章是不会有幽默的,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话近情理才有幽默。——《论幽默》

方巾气、道学气是幽默之魔敌,唯有保持天真,有点傲慢才会幽默。提笔写文不必以讽世自命,也不必为酸腐所笼罩。我林语堂并无野心,只因生性所近,素恶长篇阔论,又好杂嘲乱弹,无处发表,就自办《论语》杂志,原未存心打倒严肃杂志,亦未尝强普天下人皆写幽默文,更不是救国亡国。

文学品类多矣,吾提倡小品,他人尽可提倡大品。名流学者有方巾气作祟,放不下架子,逼我来办幽默杂志。

人之心理,总自以为是,所以有吮痈之癖。自己萎弱恶人健全,自己恶动忌人活泼,自己饮水忌人喝茶,自己呻吟恨人欢笑,总是心胸狭隘之故。

方巾气的批评家自己受压迫也会哼几声,唾骂文化统一、哀怒新闻检查,自己一旦当起检查官,压迫别人也许更厉害。心灵不健全、生活少向上勇气的方巾气的批评只善摧残,对活泼的人生观只能诋毁不会有建树。——《方巾气研究》

梁任公是当代第一聪明才子,学者而能笔下生辉才是聪明才子。讲学问,尊德性很好,发扬光大我们民族固有的思想,合于我国民族思想,走孔孟的平坦大道很好,但不能定于一尊,为道统束缚。

颜习斋最注重实践,最激烈反对朱学,“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朱熹)为之也。”——《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

《金瓶梅》是客观写法,劳伦斯是主观写法。劳伦斯大胆有技巧,写性而解剖人的心灵灵肉合一。《查泰莱夫人》是骂工业社会、机器文明、黄金主义、理智,要人归返自然、艺术、情感的生活,是有感于欧战后人类颓唐无生气的发愤之作。

裸体不是淫,欲脱不脱的姿态才是淫。性是健康美妙的决不是罪恶,羞耻才是罪恶。——《论劳伦斯》

文章无波澜如女人没曲线。天下生物都是曲的,死的东西才是直的。中国艺术的冲动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冲动源于女人。

西人知人体曲线之美,不知自然曲线之美;国人知自然曲线之美,不知人体曲线之美。——《论中西画》

我觉得中国的诗已代替了宗教,宗教在于人类性灵的发抒、宇宙的微妙和美的感觉、对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中国人未在宗教里获得这灵感和活跃的情愫,却在诗里获得了。诗的写作长于简约、暗示、联想、凝练和专注,这不利写散文。罗素说:中国人艺术志于精致,生活志于情理。所以中国诗历来卓越。

诗人的目光即画家的目光,诗画历来合一。中国诗深得印象主义技巧,是思想情感的合一——象征的思考,泛神化的拟人手法,诗意与自然的合一,纯情的愉悦,情景的交融。特殊的结尾,留有余地发人深思。——《诗》

好散文一定要条理通畅而娓娓动人,善用拟人。

富有才气的自由个性者,势必会轻视体裁骸壳的束缚。苏东坡、袁中郎、李笠翁、龚定庵等都是智识的革命者。智识的革命者的作品往往受朝廷的苛评、被禁止、受贬斥,他们的个性、作风和思想,往往被正统学者目为过激、危及道德。

——《散文》

中国的小说家总以为有谬儒教,卑不足道,惧为时贤所斥,每隐其名。小说在不公开的环境下滋长发育,有如野草闲花。它的出世,非有望于报酬,纯粹出于内在创作动机,所以一旦花朵开放,真有说不尽的绮丽光辉!

《红楼梦》故事体裁的完美,人物有深切丰富的人情,不愧为世界伟大作品之一。黛玉和宝玉已成为全民族的情人,晴雯的热烈、袭人的温柔、湘云的豪爽、探春的端庄、凤姐的泼辣、妙玉的灵慧……探春则具有黛玉和宝釵两人品性糅合之美。

中国小说宜于缓读,得好好耐着性子。路旁既有闲花草,谁管行人闲摘花?——《小说》

中国戏剧作品中大部分是诗,地位高于小说,几可与唐代的短歌相提并论。上戏院主要是听,其次才是看。中国的戏剧确切地英译应该是“中国歌剧”。

京剧的京调富于微妙的音乐趣味。音乐是中国戏剧之灵魂,演剧只不过是歌唱的辅助。北曲以《西厢记》《汉宫秋》为代表,南曲以《拜月亭》《琵琶记》为代表。

外国人到中国戏院,吃不消锣鼓喧嚣的声浪,这无异于中国大爷无法欣赏萨克斯和爵士乐。一切都是顺应环境的问题。从纯文学的观点考察,中国戏曲包括了诗的形式,其势力和美质远超唐诗。中国诗歌雅致洁美,但不会很长,也不具阔

大闳深的魄力。戏曲中的歌辞则解脱了古典文学的羁绊,获得天然自由雄浑的美质,完全依仗声调与音乐艺术的灵感。戏剧在我国民族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它向非知识阶层的民众普及音乐和历史知识、传播伦理传统观念,教育分辨善恶的道德意识,调控人们的心灵和理想。——《戏剧》

我认为一个国家,不可无老成的平允笃实的经师来作先导。儒学本含政教二义,言教者常支离于饾饤章句,言政者必重微言大义内圣外王,不可偏废。

钱穆《孔子与春秋》说:“孔子《春秋》是一部亦子亦史的经,也可说是一部亦经亦史之子。”“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得其生机……我言可悬之国门,百世以俟而不惑也。有此史学眼光,然后可以谈中西文化。”

张之洞《书目答问》云:“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钱先生以史治经,专论事实,排脱门户之见。——《谈钱穆先生之经学》

贪官受弹劾,其中总有蹊跷,不是油水不匀,便是藉端报怨,谁是为公来?我不敢望中国的官不贪,所求于中国官吏者,私也营弊也舞,只要国家的事也做,如此已不可多得。中国

只要多出几个贪污而也替国家百姓做事的,老百姓就感恩戴德了。

“耻”字原比“廉”字要紧!——《谈螺丝钉》

世上最快乐之事莫过于搔痒,此道理惟圣人知之。古昔先贤立言得传于世,皆因搔着社会的痒处。圣人者,先得我心之所同痒者也。

“君子自重”是儒,“如违送捕”是法。大家不自重,你能奈之何?欲行儒道,必先行法。说良心讲礼义廉耻不花钱不伤情。都依法起诉上法庭还了得?故礼义廉耻、仁义道德之谈不止,民之蟊贼不死。——《再谈螺丝钉》

哪个文化叫人做人,做得像样,做得安乐,便是好文化,其余都是余事,人生目的是快活不是进化。

中国人生来就是道家,治国经纶为儒,下野归田悠游山林为道;成功为儒失败为道,幸福为儒穷苦为道。管事为儒,不管事为道,什么也不想管了,就当和尚。中国好的诗文大都是道家思想。

人总会矛盾破碎的,抱一守一才能一贯。现代人就如破镜破琴,破镜照出散乱之影,破琴奏出沙哑之声。欲要影正音谐必先调和自身,和谐就是仁的境界。儒家应世求人情之正、道家归真返朴,相差无几。儒道两家只能滋阴,法家才能补

阳。——《四谈螺丝钉》

国家和人一样,总是贪活恋生,与其聪明早死不如糊涂长寿。为国为人一样,当从坏处着想,勿专谈自己的长处才能振作。夸张轻狂不自检省,终必灭亡。

忍耐性、散漫性、老猾性是我们民族的三个弱点。含忍由家庭制度而来,散漫放逸由于人权没保障,老猾敷衍是道家思想。要中国人不像一盘散沙,根本是在给予宪法和人权保障。少年人须有老成人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人之襟怀。

俗话说“鸨儿爱钞,姐儿爱俏”,姐儿是理想主义者,鸨儿是现实主义者。

不懂的东西是伟大的,伟大就是不可懂。

中国历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兴不是因为王者,是因为有新鲜血液的加入。——《中国的国民性》

性急为中国人所恶,屈原、贾谊可为性急者之代表。

中庸哲学的美名掩盖了惰性。听天任命和中庸的空气不打破,思想就永远没有进步的希望。

提倡“精神复兴”,是今日言论界最重要的工作。——《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

以为高调一唱自然就有希望,这是十足的奴气。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何从谈精神复兴?

宋人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是中国人成为败类之始。——《给玄同先生的信》

《萨天师语录》是仿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形式,对时事政治、社会世相、陈规陋习的揭露和嘲讽。大师形象的描述深刻的剖析,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几十年过去了,今天读来依然不乏教益。

圣人之教得人情之正,百世以俟而不惑。圣人之教在日用伦常,中道而行并无玄虚。

孔子讲仁,是“顺民之情,遂民之欲”的达情;老子讲天道,绝圣弃智无思无欲,入初生之犊的境界;佛家出世,以情欲为烦恼、人生为苦海,出离生死。

人生在世,无一事非情无一事非欲。关键在诚,诚便是真。做人作文都要去伪存真。《红楼梦》就好在一个真字。史湘云醉卧牡丹下,不成体统;晴雯骂麝月磨牙,也欠斯文。正是此等真处,如见其肺腑。虚伪的社会上下相率为伪,说话立言做文章都是事先预备好了,说给人家听做给人家看,哪有肺腑之言、衷心之论,与真实人生何与?这致使思想僵化、文字枯竭、性灵摧残。——《说诚与伪》

平均而论,任何时代,中国的政府里头的血亏、胃滞、精神衰弱、骨节酸软、多愁善感病者,总比任何其他人群团体多。毛病就在古文“养疴”二字太风雅,要不就很少人会去生病了。

权贵要人有病并非全是假的,其实西医的话本来就不可全信。人的毛病以肠胃、神经为实在而常见。(今天则因吃得

太好太多不科学,故心血管毛病普遍。)

人的脾胃先天再好,也经不起官场应酬的糟蹋。做了官不吃早饭,确有好多顿的中饭和晚饭,肝、胃、肾病盛行是自然的。政客官僚消化不良绝不稀奇,他们本该用来处理国事的精血都去消化燕窝、鱼翅、山珍海味了。我不相信,一位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的官员会热心办公、救国救民。——《论政治病》

染指、中饱、分羹、私肥,这是中国民族亘古以来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文武老幼男女贤愚共同擅长的技术,这几乎已成了中国人的第二天性了。——《粘指民族》

革命狂潮之季乃是孔子思想理论最浸微之时。(社会动荡,一切道德礼教自然就被置之脑后;社会安定,孔子的思想理论自然大受欢迎,成了社会维持安定的良方。)

没有新道德不讲旧道德,势必就成了没有道德的丧廉寡耻。尊孔也要分清到底是尊孔家真面目还是尊宋儒伪道学。尊孔不该是口诵周孔之言,身行盗跖之行者来提倡。

处女癖、贞洁观的本质是一种变态,上古至唐代尚不厉害。一代大儒韩愈之女尚再嫁,唐朝公主再嫁三嫁,宋代理学兴起才愈演愈烈。

提倡尊孔,大有为世道忧者,也未尝无丧廉寡耻之徒。讲礼义不化钱、不伤感情,既博得维持风化之美名,又掩盖其狗盗行径。若放弃礼义敦睦讲法治,清查账目,则多少人非坐

牢不可。——《Sadism与尊孔》

中国的卫生学注重保存精力,无论何种运动,原则是动作和谐、适可而止,以摄生为基础,目的是心神安宁。所以有静坐、坐禅之术。讲究缓慢和韵律,这是真正有教养之举。

磕头与全身肌肉都有关系,两膝下跪,两臂分开下压,身体前俯,头颅触地。三磕头,身体上下伸直弯曲,腹部肌肉得以运动。心意安宁万虑俱消。然后挺胸合掌,促进深呼吸血脉流通,确是一种全身运动。大师是嘲讽磕头,但描写分析不无道理。不怕见笑,我在寺院住过四次共二十多天,上过供、打过七、参加过佛事,磕过不少头,颇有体会。起初不很适应,后稍习惯,细细想来,不说其他,确实于腰腿大有裨益。大师的嘲讽亦可滋补。——《磕头的软体操价值》

病而请医,自己茫然遂信医之高明神圣,医者亦掩其与生计关系而故示高明。唯医言是听者哪知其中玄奥,实则人死而医家尚不知其何症者有的是。世事一旦揭穿皆与此相类。

现在的人四处摭拾一点似是而非的医学知识,于是惶惶不可终日。人生在世最用得着的是常识,读书可千万别读昏了头!教育家订课程标准,你以为他们懂教育?若懂教育,岂有读书至二十多岁连封像样的信也写不通!要人治国行政、治河筑路,你以为都懂?没这事!世上只是大家混饭吃而已,或吃政治饭、或吃教育饭、或吃江湖饭。读点书留心点常识,凡事才能看清真相而受用无穷!——《从梁任公的腰说起》

超越政治政体的问题是人治与法治问题。不管政体政党的更易,关键是矫正人治之恶习。得法治则治,失法治则乱。韩非欲矫正之弊也是今日之弊;韩非欲清之病源,也是今日之病源。

《五蠹》所言人民之私安,官吏之私肥,无一不可为今日之写照。“国地虽削,私家富矣。事成则权重,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听说于其臣,事未成则爵禄已尊,事败而弗诛。”

言道德仁义不化钱不伤人,言法治则革命党人多须伏法坐牢了。(保障人权、法无二致,社会自然安定富足,可惜几千年来独缺这个!)——《半部韩非治天下》

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刮,并且可以丢、赏、争、留。有时争脸好似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也不为过。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脸一丢法治自会实现,国家自会富强。

平民本来没什么脸面可讲,还是请贵人自动丢丢脸,以促法治实现,跻国家于太平。——《脸与法治》

社会之存在,都是靠言论的虚饰和扯谎。我们所要求的不过是虚饰的同时也有说老实话的自由而已。

萧伯纳来上海时说:唯一有价值的自由是受压迫者喊痛的自由和改变压迫环境的自由。

从前于右任等党国先进办《民吁》《民呼》报,意思是为民

喊痛。然民惫民呼总是悲痛不雅之音,不会悦耳。做官的愿听的不是民吁民呼而是民赞民颂。

言论是个讨厌的东西,自己要说话又防别人说话是人的天性。事物总是相对的,民自由了,官就不自由;官自由了,民就不自由。

不许谈国事自然就只谈私事,纵欲以求人生之快,这是人权被剥夺时社会必有的反应,古今皆然。——《论言论自由》报纸天天可以印几百万言,翌日就都塞进废纸篓,但对国人思想有影响。报纸可成舆论权威,也可成欺骗工具。记者有无责任心,读者自会鉴别。记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饭碗是要敲碎的。

任何过分的宣传只会让有思想的读者反感恶感。

《书经》云:“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尊民意就是尊天命,革天之命国家危亡。报纸为天地存心,为国家立想就好;为私人报怨,播弄是非就坏。——《谈新闻事业与现代社会》

无论东西方,心口如一的作家总惹政府讨厌。越敢言,对社会贡献就越大,政府就越讨厌。记者、著作家应该是永远的反对党,执政者对他们越看不顺眼,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贡献就越大。

德国诗人海涅说“勿葬我以笔,但葬我以剑。” 自杀是暴君和独裁者最该做的事。——《希特勒和魏忠贤》

常人茶楼上评时事的眼光用不着理论,但远胜于学者的理论分析。庄子的不言之辩就是这种直觉。以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无声无言之辩,故佛家说“言语道断”。

中国人知道理论靠不住,所以强调情。说理兼言情、入情入理、合情合理,凡事才不错。——《无字的批评》

听惯夜半海洋呻吟海风孤啸者,不会在白天长吁短叹。

无论老幼都喜听歌,所以世上颂歌类的东西总特别多。——《冢国絮语解题》

孔子达情,得人情之正。孔子闻歌而乐和之,吟唱无定时。哭而恸、酒无量、与点也、三月不知肉味皆有情之证,不相知者之丧而泪无故而下(恶起泪之无从)浪漫派之行径也。孔子自然的人生观变成了阴森迫人的礼制,矫情虚伪的道学,人生乐趣就全丧矣。

道家放逸、清高、遁世、欣赏自然,皆浪漫主义。阮籍狂放唾弃名教是浪漫派深恶古典派之本色也,庄生鄙夷的笑声、唐代不绝的道风,皆浪漫思想。明末及以后的袁中郎、屠赤水、王思任、李笠翁、袁子才都是崇拜自然和真情,反对矫揉伪饰的浪漫派。这都是在孔子人本主义宽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能产龟,但断产不出长颈鹿。颈长是罪过,人人执斧欲断其颈。龟缩颈得人喜欢,龟寿鹤龄是中国式之养生。——《说浪漫》

世上最无聊最难受的是不进不退半生不死的情景。

“人情事理”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之中,以书为主而不是以人为主的教育,求活泼有为的人格,岂非如向和尚要木梳,向尼姑借篦栉?

我们的教育是教人念书而不是教人做人。

理想的大学应该充满讲学谈学的气氛,学校的环境应该森严古朴能忘记一切俗虑俗冗。物质环境和思想生活密切相关,佛家最明白这个道理,只要去东海的普陀山、西山的橝柘寺一看就明白。

学问并非只是从书本得来,而是从讲学好学的空气中浸染熏陶得来。师生接触不限于课堂更应该在大自然之中。课堂上课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而考试更是限制学子的鬼门关。

与有学问之人的广泛接触,耳濡目染,感受他们的学习趣味和学习方法,明白他们对事理的见解是最好的教育。

课堂里的学问是死的,课堂外的闲聊是活的。“常思先辈寻常语,愿读人间未见书。”

理想的大学生活应当让师生在课堂外有充分的交游、谈学的机会。应当是贤才荟萃之区、思想家科学家麇集之地、瑰异不凡者吃饭之所。学生可以自由请教员做自己的导师,学问之事专托于导师。

大师之论确实是理想的,但实施怕不容易。但大师所说教育的环境、气氛、教员的素养、教育的方式是极有道理的。——

《谈理想的教育》

教育,说到底是读书和求师。兴味到就读书,得良师指点长进就快。学风就是一种学习的氛围,浸润其中能自然而然去学习,如春风化雨。黄庭坚谓,三日不读书就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好的学习空气是教育最大的动力。人人见贤思齐不落人后,则学问自然好,人才辈出才会出大师成宗风。

学风不好源于社会道德失落贪官污吏横行,实实在在惩办了贪官污吏,就什么风气都好了。大员要员是社会不言之教的表率,君子慎乎哉!

学问是潜心研究日积月累而后成的,风气好了,窗前月下几十年何愁不成!——《学风与教育》

牛津大学的正教授每年至少演讲三十六次,学校还有不少支薪而不做事的研究员。这班先生高兴演讲了出个通知,他们演不演讲也没人理会。学生躲不躲懒在于自己,用功的学生有书可看,有学者可朝夕磋磨,有私淑的导师可聊天谈学——这便是牛津的教育。

牛津像英国人的品性、宪法、制度,理论上毛病不少,但使学者达到大学教育最纯正的目的,培养出谈吐风雅德学兼优的读书人。李格(Stephen Leacock)说:牛津没有衡量

“成绩”的风气,没有所谓的能率热狂,让贤才占便宜,让愚钝者自己去胡闹。天才的学生无须等待最后一只跛足羊跳过篱笆,他们可以随意向前发展,不受牵制,让

超凡的才华冒出天才的火花。

英人重传统远在华人之上,这也许就是英国、牛津的伟大。牛津学生走路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唯有康有为、辜鸿铭二人而已。革命者革命,反革命者反革命,大家不投机不看风使舵,中国自会进步起来。——《话牛津》

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说,我深信现代大学生道德尚未成熟,社交粗率,与知识未开化的程度相同。——《哥伦比亚大学及其他》

觉察、觉知、怀疑是思想之本,求知、养趣、用功是学问之源。

教育为考试,考试为升学,这与学问、求知、养趣相去甚远,与启发心智、培养人才也相去甚远。这样的教育,家长伤心、学子困苦、仁人长叹。制度已成,积重难返。喜欢读书,有快乐、狂喜才会有成就。读书如吃甘蔗,挤走了读书乐趣就枯燥无味如嚼甘蔗渣了。

小学要使孩子以真情实感去面对大千世界,中学要使学生打下人情事理的基础,大学要养成自我感觉、自我生活、自我反省的人生态度。——《论学问和知趣》

《学记》云:“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试,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后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

知其益,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现在的教育,老师死盯着课本唱老调,只知不断地测验考试,教的都是死记硬背不要思想的东西。从不顾学生的情趣,死读书只为应考,用分数骗他人骗自己,学会了作伪。教育从不知因才施教,教育方法错误不合情理,违背人性苛求学生。学生哪敢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痛恨老师,学习成了苦差事,哪还有读书的乐趣?即使混到文凭,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丢掉了,好的教育不能实行,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吧!《学记》好似在说今天,可见教育积弊之深。学校教育不走出科举考试求功名之路,就永无前进。

梁任公有言:”进学校求文凭不求学问,人格就先不可问了。”

考试落榜,人生并不就绝了路,进大学毕竟是少数人的特惠。人人都是大学生,难道就个个有学问?

读书读书,教科书能算是书吗?真要读书的人,天下无人能阻止。

萧伯纳说“社会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专做事,一种人专不让人做事。”

读了书该去做哪种人?——《失学解》

教育界层层压迫,最苦是学生。校长受中考高考压迫,怕学校排名落后就压迫教员;教员怕自己所教班级考试出丑,影

响自己绩效就压迫学生;父母怕孩子考不好丢面子没前途,咬着牙请家教,再加压。学生要分数要文凭要升学,只好忍气吞声受压迫。

人人都说是为了学生好,到底谁不好?层层自卫,只为自己的乌纱、饭碗、面子,谁管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明天?——《救救孩子》

同一个学生,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评定。同一个老师评同一个学生,也时有出入。分数是毫无意义的,看重分数的学生肯定吃大亏。离开了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谁还会在乎你曾有的分数?

考卷、考题未必就合理,也许考卷本身就是不及格的玩意,何必在乎考试分数?有考试就有舞弊,历来如此。评分越细越“精确”,就越荒唐。知识、学问、人品、生命如何打分?谁能打分?

学问是花树式的滋长,不是积木式的堆放。思想和学问是对世事人生一贯的、完整的看法见解。

我们的教育、学校、老师、学生不打破分数的迷信,教育、学问就不会进步。——《考试分数不可靠》

小护士唤醒酣睡的病人说:该服安眠药了!这就是教条和机械,世事可笑如同小护士。

教育要启发求知欲、培养兴趣、鼓励深思好学,而不是死背“标准答案”。电视的“知识竞赛

林语堂的散文

林语堂:《论语》、《人间世》、《宇宙风》 他认为:人要做“冷静超远的旁观者”, “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 “文章者,个人性灵之体现”。 林语堂的散文创作体现出非常突出的幽默特征,(这种观念来源于西方文化背景,尤其是英国文化)也可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找到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林语堂散文不仅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这种幽默散文观,不仅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的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语堂从1924年5月23日和6月9 日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到30年代的《论幽默》、《会心的微笑》、《答青崖论幽默译名》等,非常突出、系统地宣传了他的“幽默”理论。 在林语堂看来: (一)“幽默“是人的天性,是人生的一部分,甚而是一种人生观; (二)幽默是作家在评论和表现人生时,带着温和同情的笑,带着“我佛慈悲”、“悲天悯人”、旁观超然淡远的态度; (三)有广义和狭义的“幽默”,最高的“幽默”是“笑中有泪,泪中有笑”,是“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是“会心的微笑”; (四)“幽默”与“讽刺”相近,“讽刺”“去其酸辣,而达到冲淡心境,便成幽默”,“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

愈近于幽默本色”。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现代的中国散文里,加上一点幽默味,使散文可以免去板滞的毛病,使读者可以得一个发泄的机会,原是很可欣喜的事情,不过这幽默要使它同时含有破坏而兼建设的意味,要使它有左右社会的力量,才有将来的希望;否则,空空洞洞,毫无目的,同小丑的登台,结果使观众于一笑之后,难免得不感到一种无聊(Nonsense)的回味,那才是绝路。” 林语堂这一时期的创作,既有表现出“闲适”、“性灵”的幽默小品。如《言志篇》、《我怎样买牙刷》、《论西装》、《论避暑之益》、《我的戒烟》等,也不乏寄“愤怒”、“沉痛”于幽默的杂文小品,如《奉旨不哭不笑》、《论政治病》、《民国廿二年吊国庆》、《如何救国示威》、《诵经却倭寇》、《等因抵抗歌》、《梳、篦、剃、剥及其他》等。这些文章信笔写来,娓娓而谈,各有特色。 《言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林语堂从容达观、闲适超脱的人生态度: 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我要几套不是名士派但亦不甚时髦的长褂及两双称脚的旧鞋子。居家时,我要能随便闲散的自由。我冬天要一个暖炉,夏天一个浇水浴房。 我要一个可以依然故我不必拘奉的家庭。我要在楼下工作时,听见楼上妻子言笑的声音。我要未失赤子之心儿女,能同我在雨中追跑,能像我一样喜欢浇水浴。…… 我要院中几棵竹树,几棵梅花。我要夏天多雨冬天爽亮的天气,可以看见极蓝的青天。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放飞思想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放飞思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名言,广为 人们所知,也为当前教育理念作注脚。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完全从属于应试能力培养而变得苍白无力,功利化倾向使学生成为应试机器。而语文教育应以提高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目标,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能给予人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讲析与训练所能够达到的。因此,语文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没有大量的文本阅读,失去了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所谓熏陶只能是空中楼阁。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要完成这个过程,只有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潜心阅读。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具体的做法是: 一、淡化分析、讲解,让琅琅书声回到校园 古人早就有诵读的习惯,在学生的启蒙教学中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领悟文学作品中无法言传的神韵。现在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重视朗读,一遍一遍地诵读,把优美的语句,优秀的文学篇章像钉子一样地锲入孩子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心灵深处。而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都是精挑细选、文笔优美的优秀文章,都非常适合诵读,尤其是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诗歌,琅琅上口,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然而,现在的阅读教学,大多注重内容的分析,学生吟诵的时间太少。程式化的繁琐分析,把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下来,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没有到位。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个别读了一起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 3.朗读的面窄。

林语堂的散文两大特色

林语堂的散文两大特色: 一、闲适 林语堂的散文充满“闲适之乐”,即追求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和个人生活的雅致舒适。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时局动荡,政治环境异常,文学发展在整体上呈政治化的趋势,许多文人在此情形中为保全自我个性自由、不随波逐流而向往闲适之趣,其文学创作也就成了主流文学形态之外的另一种存在状态。林语堂的闲适散文就是这种特殊政治环境和文化语境的产物,它们既是林语堂对自我“超政治、近人生”、注重“幽默”“性灵”“闲适”创作理论的具体实践,也是他对自我个性心理、人生态度的诗意阐释。 1、“逍遥自适、不委曲而累己”的精神追求 强调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不委曲而累己”,这是历代闲适文人最为根本的精神追求,也是林语堂在闲适散文中最为强调的一个精神特点。闲适文人,远自魏晋名士陶渊明始,一直到王维、白居易、苏轼、等人,近至周作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推崇个体之精神自由与人格尊严,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高蹈“我行我素”或隐居以求其志,不甘为物所驱、为物所役。林语堂很崇尚这一点。事实上,在保全生命的前提下,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为我所用”、无所顾忌是他为人为文的最大特点。如三十年代中后期,当全国上下都进一步强调文学与文人的社会职能时,林语堂却公然说:“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生活,这是多么明显的事实,我们简直从没有想到过”。而实现这一精神理想的行为方法则主要如他阐释浪漫主义特色时所言:是“放逸”“清高”“遁世”“欣赏自然”。 “放逸”“清高”,主要体现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凌驾和超越、对个体人格尊严的高扬和肯定。林语堂推崇“保持其自由和个性”的“放浪者”,反对把“自我”变成“一个全然服从物质或经济规律的自动机”,也反对牺牲个体、把个人当作实现社会职责和群体幸福的工具。林语堂曾说,“哲学以个人为开端,亦以个人为依归。个人须是人生的最后事实。他自己本身即是目的,而决不是人类心智创造物的工具”,“如果有一种社会哲学不把个人的生活幸福,认为文明的最后目标,那么这种哲学理论是一个病态的,是不平衡的心智的产物”。因此,在作品中刻意经营和张扬一种超拔于现实功利之上的心灵体验和精神自由,就成了林语堂闲适散文的基本内容,他的一些重要的散文集如《生活的艺术》、《我的话》、《有不为斋文集》、《无所不谈合集》等,都表现出了这个特点。 在具体行文中,林语堂则常以“我”为基本视点,通过写“我”在现实境遇中的“放逸”“清高”,展示了“我”不为俗务所羁,向往和追求个体精神超脱和人格完整的理想和愿望,在作品中既给我们展示了他高远脱俗、玄澹致远的人生境界,又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静观宇宙、淡泊名利的“我”的形象。如在《有不为斋解》中,他通过叙述“我”在社会生活、政治经济、为人为文等诸多方面的“不为”,表明了他洁身自好、不贪图功利、不虚伪做作的精神特点,其中的“我”好像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的“达观者”;在《我的戒烟》中,他通过写“我”在戒烟的荒唐与艰难中感受到的“违背良心、戕贼天性”“不能达心旷神怡之境地”的痛苦与不人道,阐明了人之“得道”,应建立在顺应本性地生活之基础上,其中的“我”好像是一个勘破世俗与虚伪的“智者”;在《记纽约钓鱼》中,他通过写“钓”之趣和钓鱼时“我”所享受的自然之乐和领悟的人生哲理,表明他淡泊功名欲念、亲近自然、保持个人率真淳朴的性情志趣,其中的“我”好似一个洞察世事和人生的“高士”……藉此,林语堂表现了他不为“外物”所惑、崇尚自我内心自由体验的精神追求。 2、“闲淡舒适化俗为雅”的生活情趣 把生活审美化,营造和追求闲淡、雅致、舒适的人生境界是林语堂在闲适散文中表现的又一重要的精神特点。一方面,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肯定日常世俗生活的合理性和身心需求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又不肯以世俗物质生活为满足,认为这有失风雅,太俗。因此,他一心想做的是不避于俗又不溺于俗的“雅人”,他努力想做的便是变“俗”为“雅”,

语文(心得)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论文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从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下面,就“自读自悟”这一环节,略谈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一、以疑促读,读中理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有疑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并借机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整个阅读教学

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上课开始,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从而带动了全篇的阅读;再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里,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整体把握了课文后,教师继续让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是一对怎样的父子?(了不起)找出课文最后一句反复读,然后设计一个有探究性的问题。围绕探究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进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之后,学生针对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语句进行质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接着,学生针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质疑,进一步体会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版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阅读课上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的确,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

《林语堂散文集》之读后感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黄琳 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他会从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并透出哲理。并且在读他的散文后,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而正是他使用的文字幽默、轻松和自然流畅,使得他的散文独具一格,让人喜爱。 其中一篇《论解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生有时颇感寂寞,或遇到危难之境,人之心灵,却能发出妙用,一笑置之,于是又轻松下来。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这样的度量,所以成其伟大。古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娶了珊蒂柏,她是有名的悍妇,他有解嘲方法,说娶老婆有如御马,御马没有什么科学,娶个悍妇,于修身养性的工夫大有帮助。有一天家里吵闹不休,苏氏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到门口,他太太由屋顶倒一盆水下来,正正淋在他的头上。苏氏说,“雷霆之后必有甘霖。”真亏得这位哲学家雍容自若的态度。 豁达是幽默中蕴含着的一种重要品质。自我解嘲就是用言语或行动不失幽默地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说白了就是当我们

在生活中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不良的情绪,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有意丑化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就会自己编造一些“理由”,进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 其实我认为自我解嘲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与其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不如放松一下绷得过紧的神经,来点自我解嘲。 就如同那只拿不到葡萄的小狐狸,他已经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想要得到高墙上那串葡萄,可是并没有如愿以偿。于是它便安慰自己:“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在得不到甜葡萄的情况下,只得吃酸柠檬却硬说柠檬是甜的,有意美化得到的东西。 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有点可笑“可笑”,但奇趣搞笑要告诉大家实际上却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卫方式。可帮助我们松动一下既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目标,使自己失望、不满的情绪得到平衡和缓解,让我们能够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林语堂散文 读后感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之《论读书》 静水微啊 今年寒假的冬天异常的寒冷,于是每每于阳台晒晒太阳,信手翻阅《林语堂散文》,至《论读书》,不禁又有拍案、会心微笑、鼓掌大笑的冲动。大师果然就是大师呀!读后有点滴心得,赘述如下。 一、自由地读书,持怀疑态度地读 大师说:“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这些情态基本同样适用于今天哪?!指责国人以读书为名取利禄之实,但能撼得动教育体制的力量在哪儿?这令大师不齿的现实,同样在今天也遍地开花呵?是不是读书本来就分很多种,只有等自己的人生奋斗到一定高度时候,才有资格进入下阶段的读?果然,大师接下来说,“今日所谈,非指学堂中的读书”嘘^果然!大师提醒学子不要读死书,要透过文字看本质,持怀疑态度做学问。 大师说的读书是自由读书。大师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人极容易钻牛角尖,但读了一点书,会开了一点窍,发现前面的路还很宽,何必每每自寻烦恼,换个角度看问题,并不是天塌地陷的危难,乐观的活才是正理。 二、读书须求气质相合 大师说:“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若读得书是适合自己口味的书,那么此种读书必定是会影响人的谈吐及思维方式的,有兴致地读,必定有所收获;为卖弄而浅薄地强读,必定食古不化。这就是所谓的“读书须求气质相合。”大师

说:“读书必以气质相近,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找到师法对象,全心投入、气质浸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三、读书要顺其自然 大师说:“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读书需顺其自然之势。世上无必读之书,各人有各人的生存状态,当某人某日某种心境下,有了某种读得冲动,想应和心境地读,必能在彼时读出一时之味来。比如,少年时候读《红楼梦》,只是少年时期的春心萌动,好奇它与课本的不同,感受它直抒男女之情的奇妙。三、四十岁,关注的是人物的关系,人物的性情,其中的人情世故。 开卷有益,想必也是要有气质相合的卷,才能遭遇阅读的欢喜吧!

关于读中感悟

关于“阅读教学中感悟”的感悟 在语文教学高扬人文精神的今天,一个源自远古,至今弥香的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感悟!“语文教学具有重感情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吸收作品精华。”报刊杂志,教育网上,到处都可看到这个字眼:感悟。感悟,语文教学活的灵魂,可如今语文课堂中的“感悟”让人颇难释怀。 现状点击: 在语文课堂是,教师让学生一会儿读书、一会儿表演、一会儿汇报、一会儿画画……对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课文的重难点也一带而过,整堂课看上去气氛活跃,可除了个别学生的感悟有些价值外,大部分同学的感悟都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教师对之也置之不理,问明原委:这是重感悟,不能搞繁琐分析。 何也,原因有之:(1)观念认识模糊,不知感悟为何物。(2)缺乏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实践策略。尽管我们并不完全主张什么模式,但规律总是存在。规律总会给人更多的自由。(3)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灵活性大,我们教师缺乏自信,习惯于“拿来主义”,所以,难于驾驭课堂。 理性思考: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这就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那种“自然灵气,不思而至的思维睿智。”事实上,人们进行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活动主要凭借的往往还是感悟。因而敏锐的感

悟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牛鼻子”。但如今的教学,一味强调“感悟”忽略了理解训练,这种建立在没有基础之上的楼阅,终究要垮掉的。 实践策略: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用课文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内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让知识一点点充实他们的头脑,让精神因善于感悟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一、读为主线——悟之途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由读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读是最重要的训练。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通过朗读、默读、速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接触文本语言,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 1、悟遣词造句之妙 字、词、句是构成语言,表情达意的基本材料,遣词造句是构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生成、发展语言的“活力细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那些有点睛意义的字词,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如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名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学生在读中生疑:“异”是意思?我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请他们再读感悟。一生说:“异”就是他人的,别的。我没有到此为止,继续引导

论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

大 众 文 艺大128 摘要: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散文大家,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曾引起强烈的反响。但随着左翼文人对他的批判,“幽默文学”很快销声匿迹了。林语堂本人也去了海外。本文即在30年代的社会环境中,梳理“幽默文学”的提出到发扬及讨论林语堂提倡“幽默”的原因,并看待当时文坛对他的争论。 关键词:林语堂;幽默文学 30年代,林语堂先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小品文。一时间文坛兴起“幽默文学”热。林语堂也随之被冠以“幽默大师”的称号。但很快他便遭到了左翼文人对他的严厉批评,这使得他逐渐从大红大紫到步履维艰。本文即意在梳理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并重新看待当时文坛对他的争论。 一 “幽默文学”的提倡到发扬 我们今天所说的“幽默”一词是林语堂从英文humor翻译过来的。现代汉语大词典权威解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中国古书中最早出现“幽默”二字在屈原的《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这里的“幽默”二字是寂静的意思。把这个词借过来并发扬光大,是林语堂的功劳。 1924年5月,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发表我国最早提倡幽默的文章《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他建议,在高谈学理的书中或是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的话,以免生活太干燥无聊。同年6月份,他又在此刊发表《幽默杂话》一文。在此文章中,他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幽默,对幽默作了较为准确的说明。他认为在文学中,最堪欣赏的幽默,能够引起人家嘴旁轻轻的一弯儿的微笑。尽管在1924年,林语堂在文章中已经有了这样的提法,但是林语堂的这一提倡并未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 1924年后,林语堂一直是《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到了1930年,由于各种原因,曾经名噪一时的《语丝》终刊,林语堂一时失去了文学上的阵地。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并主编《论语》半月刊,再次提倡幽默,并最终竖起幽默文学的大旗。如林语堂有名的散文《论幽默》,写于1934年1月1日,即发表在《论语》三卷三十二期。文中分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博古通今,谈中论西,论述幽默,指出其存在的必要。“无论那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1](p223)因为他的努力,1933年被称为“幽默年”。 值得一提的是,林语堂后来又有过对于小品文的提倡。1934年4月,林语堂与陶亢德创办《人间世》杂志。1935年与陶亢德、徐訏合办《宇宙风》杂志,力倡小品文。在《人间世》发刊词中,林语堂提出了他的关于小品文的著名论断。他认为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中唯一成功的是小品文。小说佳作亦由小品散文训练而来。小品文“特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与各体别”,内容包括一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应大力提倡。1934年被称为“小品文年”。由此我们可对当时的小品文热窥见一斑。 从“幽默年”“小品文年”这些称号里,可以看出当时林语堂被欢迎的程度。其实,对于林语堂来说,这二者是二而一的东西。在《再与陶亢德书》里,林语堂这样说到:“在人生途上小憩谈天,意本闲适,故容易谈出人生味道来,小品文盛行,则幽默家自然出现。”[2] (p54-55)所以,我们用“幽默文学”这个提法就可以涵盖他这一时期的文学观点。 二 提倡幽默的原因 林语堂在20年代曾是语丝社成员,和鲁迅、周作人一起并肩作战。他不满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写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文章。比如《祝土匪》,他在文中自比土匪,讽刺嘲笑当今的所谓学者只知道脸孔、尊严,不敢说该说的话,不敢维持良心上要维持的主张。文中这样说:“惟其有许多要说的话学者不敢说,惟其有许多良心上应维持的主张学者不敢维持,所以今日的言论界还得有土匪傻子来说话。土匪傻子是顾不到脸孔的,并且也不想将真理贩卖给大人物。”[1](p31)再如《打狗释疑》,他盛赞“讨狗檄文”“对狗宣战”,认为“生活就是奋斗,静默决不是好现象,论林语堂30年代的幽默文学观 高传峰 (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宁夏固原 756000) 象去感受里面很大段的描写来体验仇虎的心境。白傻子出现的声音,他一直会很兴高采烈地模仿火车疾跑“漆叉卡叉,漆叉卡叉,漆叉卡叉,漆叉卡叉,吐兔图吐,吐兔图吐,吐兔图吐,吐兔图吐”一句比一句有气力,作为剧中貌似可有可无的“傻子”,他貌似无意识的声音其实一直在渲染和拼接配合人物的行动。而火车作为一种自由、光明的象征,反复作为背景被提及事实也是给予了人物内心的一种表达,是仇虎力图走出封建的牢笼,驱赶黑暗的势力。但是火车声却只以一种虚幻的方式存在在他们的大脑幻想中,并且一次次地从原野上与生活在那里的生命擦肩而过。 另外,剧本里,一首恐怖的曲子一直为人们“传唱”:初一十五庙门开,牛头马面哪两面排……判官掌着生死薄哟,青面的小鬼哟拿着拘魂的牌……在焦家经常时不时地以仇虎低哑的声音唱出来。焦母这个眼瞎心明的老婆子对这个曲子颇具恐惧感,一直说不吉利,如此处理就如在及其安静的情况下可以听到绣花针掉地上的声音一样,音响效果可以说是扩大了几百倍。预示着最后家破人亡、两家覆灭的结局,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读来实有喘不过气来的味道。在第三幕里,森林的逃亡这出里,鼓声一直伴随着他们。滴滴答答不间断,如生命的丧钟,就好比仇虎自己所说,这不是叫小黑子的魂,而是催他的命。 曹禺大胆地处理了奇异的幻象。他直陈,在这里,恐惧是一 条不显形的花蛇,沿着幻想的边缘,蠕进人的血管,僵凝了里面的流质。这些幻形都是人物自身恐惧结果的幻景,揭示了仇虎内心的亏欠、不安,是对逃离和死亡的惧怕,是他内心最隐秘的惊慌悔恨思想感情的暴露。 作家不是神甫,单一的解释和理论只会窒息他们,作家的信仰是没有仪式的,他们的职责不是布道,而是发现,去发现一切可以使语言生辉的事物。曹禺就是通过细腻深刻多变的笔法让人物个性鲜明形象饱满丰富,使得戏剧情境也更为具体,从而也为整出戏提供了支撑,成为一部好戏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辛宪锡 《曹禺的戏剧艺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 2.刘勇 李春雨 《曹禺评说七十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 3.洪治纲 《绝望深处的笑声——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熊元义,余三定 《西方悲剧理论的两大类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单慧珺,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081班。 文艺评论

浅谈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浅谈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永发中心学校永灵小学语文科卢启章 这次国培学习,听了教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高效阅读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感情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言语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养的阅读课堂。 而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有感情的朗读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重要性。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从阅读教学来说,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触摸语言文字心跳,品悟语言文字味道,挖掘语言文字内涵,规范学生语言表达、浸润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阅读素养得到丰润,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感染力等一系列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还获得诸多生命体验,精神历练,感情熏染……学生的言语智慧和精神人格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整。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二、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然而,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朗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背课文,这大概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于文本的对话。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打铁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如在教学《老师带领我们找春天》一课时,读到“我们又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的小桃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清香……”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学生就会被带入春天美妙的情境之中去,从而达到了指导朗读与理解课文的目的。教《纸船和风筝》时,先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边听边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伤心情感。学生对文章的悲伤的感情基调有了点滴认识后,再让学生对照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三、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高效阅读课堂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取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赛读、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如《翠鸟》最后一段有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宁静之道内在的身心宁静由于日常的控制感情,这既无秘诀又无捷径之可言。单凭看一两本书即想身心宁静亦属妄想。获得宁静的惟一办法,行之若素,思之以恒,同时要有信心。 最简单的基本实践先求身体上的镇定,不要用力踏地板。不要擦拳搓手。 不要拍案叫绝怒吼。不要来回地踱方步。不要往牛角尖里乱钻。人在激动兴奋中,动作随之趋于急切。为了避免言行急躁有一最简便的巧妙方法----站稳、坐下、躺了。竭力设法把说话的声音压得低低的。 言行平和必先思想清朗,言行系诸心境,而心境影响言行。一个人的身心是永远相互为用,有一位朋友天生是个急性子,碰一碰他就捏起拳头,提高喉咙,但他有自知之明,易言之,他控制得住自己,每处此境,他立刻把手指头伸直,绝对不容弯起来,竭力地把声音放低,低得似在耳语。他说,“一个人是不可能用耳语跟别人吵架的呀!” 这是控制情感上暴躁、急促、兴奋、紧张最有效的经验之一,谋求宁静的初步当然是先从身体的动作下手,慢慢地会觉得只要压得住

暴躁仓促的动作,情感的热烈自然低降,等到热烈的情感泄了气,又怎么暴躁得起来。这时候我发觉因为不再暴躁,节省下无数精力,因此你不再会常常疲倦得可怕。 遇事冷静,或不感情用事,或恬淡融融。在某些境遇下,即便显得迟钝些何妨。如此待人处事决不至搞到感情破裂的程度。言行修养到这个地步,则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态度必然尽情尽理而恰到好处。 人各有其聪明、智慧、个性,为理智和感情的平衡发展,不妨迟钝恬淡冷静一点,此乃中国圣贤所主张的“大智若愚”是也。 为了宁静平和,下列六点,若得经常身体力行,对你今后的生活必有裨益。 1.清心静坐,绝对地就是宁静没有一点儿思虑。 2.静坐完了之后,慢慢地想到自己的心像一面湖,先是澎湃不已,继而风息浪平,继而平静无波,最后宁静得无一丝儿绉。 3.宁静之后想一两分钟,想那美丽最平和的景色,远山红霞,黎明朝暾..曾历其境,又临其境。 4.缓缓默诵清平、朗爽、和宁的字眼、诗词、名句。 5.回忆平生无愧于衷而心安理得的一些往事。 6.求心的一贯宁静,复诵古今完人修身致静名句。一字一句细细咀诵,而临绝对宁静之境。 林语堂励志人生的散文:守株待兔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迷恋机会,有许多人在曲解机会,机会究竟是什么呢?机会确是一样

在读书中感悟

在读书中感悟 《玫瑰与教育》一书中告诉我:要做一个个性鲜明、信念坚定的思考者、实践者。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从教者走过的艰辛的成长道路;看到了一个教师心中永不言败为着理想执著追求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从教者的不普通之处。窦老师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向我们诉说着、向我们诠释着,普通的你同样也可以变得灿烂。 “练笔就好比开花,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是不可能让一瓣一瓣的花朵展开自己的面容的,……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在我感到写作的渺茫时,是窦老师的这番话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力量,让我坚定。 窦老师“活在当下”的说法,让我们每个人看到自身那涌动的火山般随时爆发的不可战胜的力量。让我们的教育生活更多幸福更有价值。“今天的教育,已经不再是强调我要教学生什么东西了。我们没有办法为下一代规划他们要学习的东西,我们也不知道为下一代调整什么东西,我们唯一能教会他们的是如何学习,而不是将孩子考成‘烧糊了的卷子’”。这段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们当前教育弃之不去的弊端,道出了我们教育的内涵,道出了一个做真教育者的心声。 拿起这本书,相信一定会带给你极大的触动:你会驻足思量自己走过的路,你会反思自己原先的无知和不足,你会重新审视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路,你会找到自己前行的航标,你会对教育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读了这本书,再次使我深深意识到:人必须始终有一种动力,使自己从懒洋洋的状态中走出来,并常常使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向上的状态,这样惰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动力来自于哪里?窦老师告诉我,这种动力来自于对某件事的期望、信念、态度、行为!千帆竞争,百舸争流,对于教师而言,这份动力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刘丰兰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上完课后,我感觉比前两次试讲的效果要好,但是也还有很多的不足,总结了几点: 1.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如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找出铁罐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先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并有层次地展开对话的朗读指导:让孩子们在评议中理解,在理解中练读,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再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我问学生铁罐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学生就从课文中找出来了“傲慢”这个词,我接着提问,“傲慢”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有学生说它的意思,有学生表演傲慢的样子,我趁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神态来朗读陶罐的话,学生兴致很高地争着举手。几个环节下来,通过指名读,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了铺垫。 2.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方法,即我先来指导学习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对话。在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个性的时候,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的方法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然后体会人物的感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个环节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感觉不是很到位,学生讨论的过程比较短,我在总结学法的时候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应该在细节方面讲得更清楚,小组内也要注意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一个组内应该有一个组织者,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些方面的训练在平常也还需要加强。 3.我觉得学生的朗读有个别的地方有些重复,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

浪漫与古典--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浪漫与古典 ——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摘要】林语堂,梁实秋都是属于闲适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散文都充满了灵性,幽默,闲适的特点。风格差异林氏潇洒自如自在,梁氏严肃雅致自安,都颇能让人回味,而得到社会的广大承认,本文从其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从而探究两人的散文特点。 【关键词】林语堂梁实秋散文风格比较 实际上林语堂和梁实秋都曾先后留学欧美,都已经受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也均属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二人的散文都给人以幽默、性灵、闲适的共同感受。但倘苦细细品味、揣摩,却又能觉察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不仅仅都是学贯中西的学者,都有着被读者遗忘的经历,更重要是他们都是闲适散文的重要代表。时代的恶劣环境下,20世纪30年代时他们躲在自己的自由世界中,谈笑风生,谈性灵幽默,观时百态,写下许多散文。本文试从两位作家的文艺观视角进行比较,探究其散文创作的不同风格。 林语堂和梁实秋都曾有先后师从白璧德,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以传统的、保守的文化价值对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存在的一种反观。白璧德企图恢复古典文化的精神和传统秩序,以此来匡救现代文明的弊端,强调理性和道德意志的力量,崇尚中庸平和的人生境界,认为世界应该是有秩序、有纪律、有规矩的,不能任凭个性张扬、自由膨胀,因此,白璧德自称其为新人文主义。林语堂以“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为座右铭,以张扬个性为天职,终于不肯接受新人文主义的观点,并自觉地站到导师的对立面,为白教授的论敌斯平加恩辩护,而斯平加恩极端推崇克罗齐,认为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即直觉”的美学理论革新传统的文艺理论体系。反对新人文主义的秩序、纪律和规矩的林语堂,发现自己与克罗齐的看法完全吻合,于是他从斯平加恩、克罗齐那里找到了直觉随感式的艺术路向——随意写来,如行云流水。他反对一切思想束缚,既反对桐城派的“义法”也不甘受梁实秋“纪律”的束缚。在论文《金圣叹代答白璧德》中说:“中国的白璧德信徒每袭白氏座中语,淆古人之所以随足为典型,盖能攫住人类通性,因攫通性,故能万古常新,浪漫文学以个人为指归,趋于巧,趋于偏,支流蔓衍,必至一发不可收拾。殊不知文无新旧之分,唯有真伪之别,凡出于人之真知灼见,亲感至诚,皆可传不朽”,表达了对梁实秋文艺观的不满。他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认为“文学之生命实寄托于此”。在文章中,林语堂常常引明清言志派、性灵派文人的言论,作为其主张的重要理论依据。他还接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表现主义,把性灵与表现理论揉合在一起形成自成体系的文艺思想,对文艺创作提出“个性无拘无碍自由自在的表现”,“真诚无伪”等,其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浪漫主义文学观。梁实秋却是新人文主义文艺观的拥护者,他接受正统的西洋古典主义文艺美学思想,这种美学观与中国传统的儒家中庸之道与中和美有暗合之处,认为感情表现要做到“质的纯正”和“量的有度”,极力反对浪漫主义,称其为“不守纪律的情感主义”,从这一点看来,他的文艺思想

如何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如何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教学时,如何体现这一要求呢? 一、课题设疑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思维的发生往往从怀疑开始。上课伊始,我出示邓小平在大海中永生的课件。问:“你们看到画面有什么?”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有位学生说:“我看到了邓小平的画像在大海中。”我相机板书——《在大海中永生》。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有关课文的问题吗?学生思考片刻,一只只小手举起,传出不同的小声音。有位学生很快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以《在大海中永生》为题目,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呢?”我说:“问题提得好!这个问题不要老师讲,你们这样聪明,自己读书就可以弄明白。”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求知欲望。 二、反复朗读课文,不读熟课文不开讲。 古人说得好:“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可见,“读”在语文课的重要性。教师感言:现在学生读书没有感情。我觉得主要存在两点原因:一、是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二、是教师指导读书的方法欠缺。我主张不熟读课文不开讲。我觉得一堂课文课教完之后,成败的唯一标准是衡量学生是否读熟课文,而不是

能做课文后面的习题。在实践中,我给学生留有充分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认真读书,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难读的句子甚至可以读五六遍。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例如学生提出课文中“…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我还没有明白句子的内涵”时,我立即加以鼓励:“真会动脑筋啊!这个问题提到点子上去了!是啊!邓小平爷爷的影响怎么这么深远呢?这个问题也不让老师讲,再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读出感情来,准能有所感悟。” 三、通过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有所感悟,受到熏陶。熟读且要精思,才能有所感悟,学生的情感才能受到熏陶。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读出感情来,是教学重要环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中,能引导学生情感投入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是一件棘手的事,但关键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分析课文时,我声情并茂地范读引路。学生对邓小平丰功伟绩的认识存在一定差距。我设法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近文本。通过文本,我相机说出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构想和制定“一国两制”的方针的两大卓越成就。“当我读课文第3自然段,①“也许……”,动情地插话:“是啊,邓爷爷,全国人民会永远记得您。”②“也许……”,动情地插话“邓爷爷,您放心,香港、澳门已经回归。”③“也许……”,动情地插话:“总有一天,台湾也会回到祖国怀抱。”④“也许……”,动情地插话:“邓爷爷,您会永远活在世

林语堂幽默观的哲学内涵_李玉娥

思考与言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2 1924年,林语堂首先将古希腊医学中的术语“humour”翻译成“幽默”,介绍到中国,并且将自己的哲思融进这个舶来的概念中,形成了独有的幽默观。对于林语堂来说,幽默是鉴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态度,是一种从容不迫的人生观。林语堂的幽默哲学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悲天悯人,二是近情达观。幽默是会心一笑,是透过形象的直观在内心获得更深的领悟,是表示“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的。林语堂的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元素,也有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元素。它们或相互补充,或本质相通,共同构成了林语堂幽默观的哲学内涵。 一儒:林语堂幽默观的出发点与反向力 林语堂将儒家哲学看作是一个有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在林语堂心中,孔孟时期的儒家思想才是真正的清流,而到了宋儒那里便已成了浊流。他认为《论语》为中国惟一关心世道之幽默文章,并最为推崇孔子的幽默,“孔子个人温而厉,恭而安,无适无必,无可无不可,近乎真正的幽默态度”,因为这样的幽默是最温厚,最近情,也是最宽容和具有智慧的。还说孟子的“浩然正气”,极具包容性,既让人拥有积极的进取心,也能让人豁达地对待生活。然这两位圣人此种人生态度的形成与其所提倡的“仁爱之心”是密不可分的。孔子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即“爱人”,即拥有一颗博大的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要推己及人,及物,亦不强加于人。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人的精神就能提升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界。有了这种对天地万物的爱心,人就能产生博大的同情和无尽的宽容,也就寻找到了一种善良的对待人和自然的方式。 林语堂认为“中庸”是孔孟能实现用仁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的途径。“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是恪守中正不偏不倚,“庸”则是“常”。中庸之道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蕴含着这样的人生信条:全面考虑,不执其一端,取其中而用,合情合理的处理各种情况,“讲情理者,其归结就是中庸之道”。林语堂特别强调“合情合理”,认为“近情,即承认人之常情,每多弱点,推己及人,则凡事宽容、容忍、而易趋于妥恰。妥恰就是中庸”。林语堂自言是“一团矛盾”,但是却以自我矛盾为乐,恰恰是因为他的中庸哲学在起作用。“我们如果把道家的现实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配合起来,便成中庸的哲学。”所以林语堂一直以来都是强调平衡适度与和谐自然“采取较为近情、一贯而和谐的人生观”。易于知足、愿意包容,心态就容易归于平和、善良,幽默便产生。这便是一个人建立幽默人生观的核心条件。 另一方面,宋代之后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沦为统治工具,其理性思考也走向极端,“儒家思想到了宋儒手里……有了存天理去人欲的信条,于是以后的儒家逐渐走向人性的反面,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儒家思想逐渐走向腐败和凝固,在理性的极端控制之下,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变得功利而严肃;对于名利的追求,更是使人们徒增压力。一个常要在其中遵循严格的理性的社会会使一个成年人觉得厌烦。到了后期的儒家,已经成了保守和极端理性的牺牲,少了基于人情的善意和包容,也便离幽默愈来愈远。“这个世界太严肃了,因为太严肃,所以必须有一种智慧和欢乐的哲学以为调剂”,这种哲学就是幽默,它能让人们超脱世外,敝屣仁义,绝圣弃智,看穿一切。 所以林语堂一方面认为儒家文化的“仁”,在道德感的形式上是以人的内心和外在的宇宙的道德相和谐为主的,极具同情心和包容性。另一方面又对儒家的森严礼教导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的现象,持批判态度。基于对儒家文化这样的认识,林语堂才认为人生既是严肃的生命体验,也是一个来去匆匆、虚妄不定的过程,没有必要过分拘执。 二道:林语堂幽默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与儒家的理性思维不同,道家尚柔、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偏好自然与直觉,倡导寂静、保守、平和,注重亲近自然的神秘力量。林语堂说他天性近乎道家,而多过因信仰而造就的儒家。在林语堂心中道家地位极高,老庄和道家思想被他推为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和生活美学,因为道家文化赋予了中国人随遇而安、返璞归真、知足乐观的精神,“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超脱派”,“有了超脱派,幽默自然出现了”,所以可以说老庄哲学是林语堂幽默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道家文化对于林语堂的幽默观的形成也可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方面是道家文化的尚柔不争精神所赋予人的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和超然世外的浪漫情怀,给幽默观提供了思想基础。林语堂向往从容、恬淡、和谐的人生境界,推崇自由的人性和快乐的人生,其幽默观的本质属性就是以宽厚同情之心对待人生的一切,不为外物所役,凭借智慧以及自足的内敛和超然境界,看淡世俗的功名利禄和成败得失,而这些恰恰都是道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另一方面,道家文化热爱天地自然,追求艺术品质,它的思想内涵更接近于人性,更具有活力。道家文化追求简 李玉娥 摘要林语堂幽默观的中心内涵是对失败之境中的人或物的怜悯之情,对人性自由的相对认同,是追求闲适的快乐哲学。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有儒家的仁学中庸,道家的超然知命,佛家的怜悯洞悉,还有基督教的博爱奉献。它们相互融合汲取,共同作用才产生了林语堂独特的幽默观。 关键词:林语堂幽默观儒道佛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林语堂幽默观的哲学内涵 12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