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4(9)班专业水平测试 _学前心理学

14(9)班专业水平测试 _学前心理学

14(9)班专业水平测试 _学前心理学
14(9)班专业水平测试 _学前心理学

1 . 气质类型的决定因素是()

A.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B.体液

C.体型

D.血型答案:A

2 . 在幼儿想象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有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答案:C

3 .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叫做

A.依附

B.依恋

C.依从

D.依靠答案:B

4 . 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态度答案:A

5 . 以下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的是

A.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

B.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C.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D.间接兴趣答案:C

6 . 幼儿能够进行数运算的年龄阶段是在

A.2-3岁

B.3-4岁

C.4-6岁

D.5-7岁答案:D

7 . 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D.毅力答案:C

8 . 属于1-2岁儿童人际交往特征的是

A.有了初步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和别的孩子建立起友谊

B.能第一次理解父母用冷冷的声音说出“不”的真正含义

C.做出举动引起父母的注意,与其他宝宝和谐相处

D.想要独立,会本能地表现出与人对抗的心理答案:C

9 . 到了学前晚期,幼儿对穿衣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颜色鲜艳,还要搭配协调;玩具柜的玩具不仅要摆得整齐,而且要摆得有规律、对称。针对该现象,以下最适当的解释是

A.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表现

B.学前儿童理智感发展的表现

C.学前儿童秩序感发展的表现

D.学前儿童的攀比心所答案:A

10 . 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的注意

A.稳定性较差

B.广度较差

C.分配较差

D.转移较差答案:C

11 . 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称为

A.幻觉

B.妄想

C.想象

D.错觉答案:D

12 . 婴儿认生一般发生在

A.刚出生

B.12周

C.16周

D.20周答案:D

13 . 5-7岁儿童数概念发展进入了

A.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间联系的阶段

B.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

C.数运算的初期阶段

D.实物运算阶段答案:C

14 . 一个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动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答案:A

15 . 孩子在听故事入迷时会表现得非常安静,这属于注意的哪种外部表现

A.适应性运动

B.呼吸的变化

C.无关运动的停止

D.血液循环的变化答案:C

16 . 我们在读鲁迅的《祝福》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答案:D

17 . 关于幼儿判断、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

B.幼儿会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

C.幼儿的判断、推理总是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D.幼儿的判断推理逐渐明确化,并开始趋于合理答案:D

18 . 儿童语言最初是

A.对话式的

B.独自式的

C.连贯式的

D.创造性的答案:A

19 . 孩子通过食物、温暖等条件强化而获得母婴依恋,该理论来源于

A.印刻现象

B.恒河猴实验

C.“陌生情景”实验

D.“碗柜”理论答案:D

20 . 学前儿童处于词和句子模式萌芽期的阶段是

A.0-4个月

B.5-9个月

C.10-12个月

D.12-18个月答案:C

21 . 给学前儿童看两幅图画,其中一幅画着小孩玩球,另一幅画着球把玻璃打碎了,小班孩子往往看不出这两幅图画之间的因果关系。这说明他们的观察

A.目的性不强

B.精确性不强

C.持续性不强

D.概括性不强答案:D

22 . “优柔寡断”体现了意志缺乏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答案:B

23 .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经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大哭大闹,全然不顾周围是否有人在看自己,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情绪是

A.不稳定的

B.冲动的

C.强烈的

D.外露的答案:D

24 . 以下属于原则性冲突的是

A.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B.又想参与节目表演又怕耽误学习

C.既想拾金不昧又想当零花钱使用

D.中了彩票既想告诉别人又怕被别人知道答案:C

25 . 宝宝刚出生时,父母与孩子的最佳视距是

A.10-15cm

B.20-25cm

C.30-40cm

D.越近越好答案:B

26 . 个性的个别性集中体现为

A.个性心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

D.心理过程答案:B

27 . 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的是

A.亲子交往

B.同伴交往

C.师幼交往

D.其他社会交往答案:B

28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描述的心理现象是

A.感知觉

B.思维

C.情感

D.意志答案:D

29 . 以下属于环境和教育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案例是

A.格赛尔关于双生子爬楼实验

B.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C.印度狼孩不能形成并发展人的心理

D.高尔顿关于名人家谱的调查答案:C

30 . 以新方式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答案:C

31 . 3-6岁阶段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

D.个性基本定型答案:C

32 . 4个月的婴儿在味觉上偏爱

A.酸味

B.甜味

C.苦味

D.咸味答案:D

33 . 大脑皮层分成四个叶,其中与听觉有关的是

A.额叶

B.颞叶

C.顶叶

D.枕叶答案:B

34 . 学前儿童识记专门为学前儿童编写的儿歌比识记唐诗宋词快得多。这说明

A.学前儿童的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好

B.学前儿童的意义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好

C.学前儿童的无意识记的效果比有意识记好

D.学前儿童的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好答案:B

35 . 针对亲子交往的年龄特征,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1岁前的宝宝尚未掌握语言,因此人际交往的方式主要是动作和表情

B.1-2岁的宝宝喜欢社交,应该多带他们参加各种社交聚会

C.3-4岁的儿童要开始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

D.4-6岁的儿童交往能力逐步提高,要注重各种良好品质的培养答案:A

36 . 与学前儿童行动的坚持性直接相关的是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稳定性答案:A

37 . 父母可以平时让幼儿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记住简单的委托,教幼儿背儿歌。这么做的目的是

A.激发儿童兴趣与主动性

B.培养儿童有意记忆

C.丰富儿童生活经验

D.教授儿童记忆策略答案:B

38 . 幼儿画画时,常把衣服扣子或他喜欢的东西画的很大,这是因为

A.幼儿画画技术不熟练

B.幼儿想象有夸大和虚构的成分

C.幼儿在说谎

D.幼儿没耐心,画画注意力不集中答案:B

39 .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兴趣比较广泛,但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高尚兴趣

D.中心兴趣答案:D

40 .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

A.人在某一瞬间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对象,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B.人们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D.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不变。答案:C

41 . 幼儿能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词之间联系的阶段的是在

A.2-3岁

B.3-5岁

C.5-7岁

D.3-6岁答案:B

42 . 关于2-3岁幼儿数概念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对大小、多少的笼统感知

B.会唱数,但范围一般不会超过1-5

C.逐步学会小范围(1-5)手口协调的点数

D.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答案:D

43 . 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在X光片上能够看到一般人无法察觉的病变。这反映了人的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答案:C

44 . 研究发现记忆恢复现象更为显著的是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幼儿期答案:A

45 .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

A.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B.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的觉察到的事物数量

C.注意保持在某种刺激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D.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答案:C

46 . 造成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的教养类型是

A.民主-权威型

B.专断型

C.放纵型

D.忽视型答案:D

47 . 我们说话、听话、写字、阅读等活动,就是言语活动,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自然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答案:C

48 . 幼儿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城市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答案:C

49 . 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

A.理智感

B.责任感

C.道德感

D.美感答案:D

50 . 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前提是

A.具备一定数量的口语词汇

B.对话言语的发展

C.独白言语的出现

D.正确发出语音答案:D

51 . 个性最显著、最核心的特征的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自我意识答案:C

52 . 反映学前儿童观察的精确性不强的表述是

A.学前初期学前儿童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

B.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往往不够仔细认真,常常粗枝大叶、笼统、片面

C.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孩子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

D.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答案:B

53 . 2-3岁儿童数概念发展进入了

A.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间联系的阶段

B.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

C.数运算的初期阶段

D.实物运算阶段答案:B

54 . 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答案:C

55 . 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盲从与独断

B.寡断与草率

C.任性与怯懦

D.半途而废与固执己见答案:C

56 . 学习后要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

A.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B.认知发展学说

C.社会学习论

D.行为主义学说答案:A

57 . 儿童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是在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答案:B

58 . 父母对儿童时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否定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往往要求儿童无条件地遵循有关的规则,却又缺少对规则的解释,并常常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这种教养类型属于

A.民主—权威型

B.专断型

C.放纵型

D.忽视型答案:B

59 . 一个人开始具有触觉绝对感受性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早期

D.幼儿期答案:A

60 . 对于容易兴奋,不可遏制的儿童,应该

A.多表扬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

B.教会他们自制,午睡先醒时能够安静躺着,不喊叫、不吵醒别人,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C.着重培养专心工作,耐心做事的习惯

D.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多和其他儿童交往,且教会他们各种活动技能和工作方法答案:B

61 . 学前儿童的兴趣绝大多数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低级兴趣

D.高级兴趣答案:A

62 . 在亲子交往中,母亲角色的特别性主要体现在

A.婴儿生命的初始阶段,母亲给予了孩子无数的“第一次”

B.在通常情况下,婴儿的看护者多为母亲

C.母亲与婴儿的交流是最多的

D.婴儿最乐意与母亲在一起答案:A

63 . 以下不符合4-6岁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特征的是

A.当别人痛苦时,有同情心

B.变得更加独立,也更能容纳别人了

C.开始对“分享”这个概念感兴趣,喜欢与别人分享好东西

D.与同伴发生矛盾时,会请成年人帮忙,会用语言进行交流答案:C

64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明显的表现

B.在有意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再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C.从小班开始,幼儿的想象就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D.幼儿的想象不需要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答案:A

65 . “喜者见之亦喜,忧者见之亦忧”,这反映的情感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答案:A

66 . 关于幼儿想象培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丰富幼儿理性知识,积累想象素材

B.保护幼儿好奇心,培养想象主动性

C.利用文学形式,激发幼儿想象力

D.开展各类游戏,创设想象情境答案:A

67 . 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依赖实际行动的思维是

A.常规思维

B.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

D.实践思维答案:D

68 .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A.1-2秒 B.1分钟 C.3分钟 D.1小时答案:B

69 . 两个月不让小女孩吃鸡蛋,她梦里吃了好几个鸡蛋,这是

A. 回忆痛苦的事情,但有好的结果

B. 受罚或自我惩罚的梦

C.反映愿望的梦

D. 恶梦答案:C

70 . 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有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对儿童的任何行为反应都缺乏反馈,且容易流露厌烦、不想搭理的态度,这种教养类型属于

A.民主—权威型

B.专断型

C.放纵型

D.忽视型答案:D

71 . 学前儿童容易记住“雪白”“天蓝”“火红”,却不易记住“洁白”“蔚蓝”“红艳艳”。这说明

A.学前儿童的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好

B.学前儿童的意义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好

C.学前儿童的无意识记的效果比有意识记好

D.学前儿童的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好答案:B

72 . 更多地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的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情感答案:A

73 . 一个人是否能辨别事物真相,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采取积极行动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答案:C

74 .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

A.集中思维

B.创造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答案:B

75 . 尽管她不怎么爱说话,但我仍然把她当成最好的朋友,这体现了

A.平等原则

B.相容原则

C.信任原则

D.互惠原则答案:B

76 . 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B.想象容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但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答案:B

77 . 手碰到针刺立即缩回属于

A.意志行动

B.习惯动作

C.随意动作

D.不随意动作答案:D

78 . 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阿Q”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A.幻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答案:D

79 . 人们对风景的欣赏,对好人好事的颂扬,这些情感属于

A.心境

B.激情

C.热情

D.美感答案:D

80 . 自信、谦虚、自尊等属于性格的

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感特征

D.意志特征答案:C

81 . 3-7岁学前儿童的最主要思维形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逻辑思维答案:B

82 . 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是

A.集中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答案:A

83 . 婴儿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这主要体现了婴儿情绪的

A.不稳定性

B.冲动性

C.丰富性

D.可塑性答案:A

84 . 以下不属于高级情感的是

A.责任感

B.质疑感

C.美感

D.兴奋答案:D

85 . 发现儿童身上存在记忆恢复现象的是

A.格赛尔

B.弗洛伊德

C.巴拉德

D.艾宾浩斯答案:C

86 . 书面语言产生的基础是

A.口头语言

B.语法

C.词汇

D.语音答案:A

87 . 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单词句

B.简单句

C.复合句

D.完整句答案:A

88 . 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各种困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称为

A.意志

B.毅力

C.意志努力

D.意志行动答案:C

89 . 在每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另一些对象。这是指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答案:A

90 . 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想象可分为

A.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B.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C.理想和空想

D.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答案:A

91 . 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长颈鹿。”这说明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答案:B

92 . 儿童的社会化不包括

A.男女性别角色和各种社会角色的掌握

B.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掌握

C.对自然界的探索

D.人际交往的学习答案:C

93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外界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性质无关

B.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无关

C.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学前儿童的生理成熟水平无关

D.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答案:D

94 . 3岁儿童注意能够集中

A.3-5分钟

B.5-10分钟

C.10分钟左右

D.15分钟左右答案:A

95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的个性具有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个别性答案:D

96 . “智慧源于指尖”这句话是说在幼儿思维能力培养中注重幼儿的

A.直观行动思维能力

B.具体形象思维能力

C.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D.表象思维能力答案:A

97 . 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这体现了人际交往的

A.平等原则

B.相容原则

C.互利原则

D.信用原则答案:B

98 . 5-7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特点是

A.计算能力发展很快,从表象运算向抽象运算过渡

B.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C.开始做简单的实物运算

D.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答案:A

99 . 大脑皮层分成四个叶,其中与视觉有关的是

A.额叶

B.颞叶

C.顶叶

D.枕叶答案:D

100 . 关于学前儿童词汇、语法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3-6岁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B.学前儿童先掌握虚词,然后掌握实词

C.4岁后学前儿童使用动词的比例超过了名词

D.学前儿童对词的转义几乎不能理解答案:B

101 . 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有效的对照标准的是

A.亲子交往

B.同伴交往

C.师幼交往

D.社会交往答案:B

102 . 关于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

B.模仿能力发展迅速

C.特殊能力有所表现

D.创造能力表现突出答案:D 103 . 设计发明“视觉悬崖”,研究学前儿童深度知觉的学者是

A.格赛尔

B.斯金纳

C.劳伦兹

D.吉布森答案:D

104 . 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关键期是

A.3岁

B.4岁

C.5岁

D.6岁答案:C

105 . 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做操时,采用“镜面教育”是由于幼儿思维具有

A.象征性

B.经验性

C.刻板性

D.表面性答案:C

106 . 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A.1-2秒

B.1分钟

C.3分钟

D.1小时答案:A

107 . 反映学前儿童观察的持续性不强的表述是

A.学前初期学前儿童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

B.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往往不够仔细认真,常常粗枝大叶、笼统、片面

C.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孩子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

D.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答案:C

108 . “浪子回头金不换”,说明人的个性具有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个别性答案:A

109 . 研究表明:要求学前儿童记住熟悉的词要比记住生疏的词效果好。这说明学前儿童

A.无意识记效果好

B.有意识记效果好

C.机械识记效果好

D.意义识记效果好答案:D

110 . 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而产生的,表示困惑、怀疑、惊奇的语言是

A.游戏语言

B.问题语言

C.情境性语言

D.连贯性语言答案:B

111 . 与人交往时既不轻许诺言,又要说话算数,诚实守信,这体现了人际交往的

A.平等原则

B.相容原则

C.互利原则

D.信用原则答案:D

112 . 儿童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师幼交往

B.同伴交往

C.亲子交往

D.社会交往答案:C

113 . 从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来看,想象可分为

A.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B.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

D.理想和空想答案:B

114 . 学前儿童连贯性语言得到发展是在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答案:D

115 . 幼儿会和小动物、花草树木说话,画太阳时会给太阳画上眼睛,是由于幼儿思维具有

A.经验性

B.拟人性

C.刻板性

D.表面性答案:B

116 . 学前儿童开始本能地表现出与人对抗的心理,一起玩时经常充满敌意,总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A.2岁左右

B.4岁左右

C.5岁左右

D.6岁左右答案:A

117 . 婴儿能理解“不”的真正含义一般是在

A.4-5个月

B.5-6个月

C.7-9个月

D.1周岁答案:C

118 . 能将自己与同伴做简单对比的儿童一般在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答案:D

119 . 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意想象占优势,无意想象逐渐发展

B.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C.无意想象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D.有意想象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答案:B

120 . 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称为

A.思维

B.感知

C.记忆

D.想象答案:C

121 . 学前儿童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言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这是

A.外部对话言语

B.独白言语

C.问题言语

D.游戏言语答案:D

122 . 4岁儿童能辨别

A.前后

B.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D.以其他幼儿为基准的左右答案:A

123 . 思维的特征有

A.概括性、间接性和对经验的重组

B.直接性、概括性和对经验的重组

C.主观性、概括性和对经验的重组

D.直接性、主观性和对经验的重组答案:A

124 .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游戏和生活等活动逐渐学会一些自理能力,懂得团结互助等道理。该过程是

A.社会化过程

B.个性化过程

C.道德化过程

D.独立过程答案:A

125 . 亲子交往始于

A.语言

B.动作

C.依恋

D.哺乳答案:C

126 . 人们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

A.集中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答案:C

127 . 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是

A.常规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答案:A

128 . 判定母婴依恋关系类型的典型手段是

A.“碗柜”理论

B.“印刻”现象

C.陌生情景实验

D.点红实验答案:C

129 . 失去父母拥抱的幼儿,会产生退缩的情绪反应。这说明

A.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B.心理是脑的机能

C.社会环境对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D.自然环境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答案:C

130 . 3-6岁儿童从“会哭”“不高兴”“会生气”“很生气”到“很恨他”这个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学前儿童发展了体验的

A.深刻性

B.丰富性

C.社会性

D.受暗示性答案:A

131 . 长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为

A.1-2秒内

B.1分钟内

C.1分钟以上

D.1小时以上答案:C

132 . 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感特征

D.意志特征答案:B

133 . 情绪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答案:D 134 . 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幼儿擅长动手操作,有的幼儿擅长语言表达,这体现的是幼儿

A.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B.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C.能力水平的差异

D.能力类型的差异答案:D

135 . 一般认为,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基础是

A.兴趣

B.实践

C.智商

D.天赋答案:B

136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个性具有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个别性答案:A

137 .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个人主观努力

B.遗传素质

C.实践活动

D.教育答案:D

138 . 人在想象中会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A.经验性想象

B.情景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答案:C

139 . 说明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肢体接触是至关重要的是

A.印刻现象

B.恒河猴实验

C.“碗柜”理论

D.“陌生情景”实验答案:B

140 .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罗森塔尔

B.皮亚杰

C.马斯洛

D.罗杰斯答案:C

141 . 由于生活经验缺乏,理解力差,所以学前儿童在记忆时较多采用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答案:C

142 . 以下交往观念中恰当的是

A.朋友越多越好

B.吃亏就是占便宜

C.交际就是认识新朋友

D.要和聪明孩子交朋答案:B

143 . 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自我意识答案:B

144 . 人们利用头脑中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常规思维

B.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

D.直观思维答案:C

145 . 除了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关外,依恋类型的另一个相关因素是婴儿的

A.外表

B.气质

C.认知水平

D.语言能力答案:B

146 . 处于学说话期的是

A.0-4个月学前儿童

B.5-9个月学前儿童

C.1-1.5岁学前儿童

D.1.5-6岁学前儿童答案:C

147 . 愤怒时,全身发抖,紧握拳头,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答案:B

148 . 上数学课时,教师让幼儿每人手里拿一套计算卡片跟随老师动手演算。教师此举的目的在于

A.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B.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以促进注意品质的发展

C.让幼儿在积极的动手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

D.对幼儿提出一定的注意要求,使幼儿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答案:C 149 . 关于气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B.气质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

C.气质类型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

D.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答案:C

150 . 人际关系的相互依存,可通过对物质、能量、精神、感情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这体现了

A.平等原则

B.相容原则

C.互利原则

D.信用原则答案:C

151 . 要求幼儿背诵一首诗,并告诉他们这是要在六一儿童庆祝会上朗诵的,幼儿背诵这首诗的注意力要比平时背诵诗歌专心认真得多。这是因为

A.幼儿在积极的动手活动中,能保持有意注意

B.幼儿对活动的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维持

C.幼儿的知识经验能促进注意品质的发展

D.暗示性、赏识性的语言能稳定幼儿的注意答案:B

152 . 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竞争

B.依恋

C.轮流

D.独占答案:C

153 . 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答案:A

154 . 学前儿童对唐诗宋词的识记,由于无法真正理解,只能采用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答案:C

155 . 在认真听课的课堂上,举手或站立的幼儿容易成为教师的知觉对象。这反映了人的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答案:A

156 . 5岁儿童能辨别

A.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以教师为基准的左右

D.以其他幼儿为基准的左右答案:B

157 . 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勺小碗,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就想象当小学生,这表明幼儿的想象

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主题不稳定答案:A

158 . 最基本的个性倾向,也是形成其他个性倾向的基础是

A.动机

B.兴趣

C.需要

D.理想答案:C

159 . 对许多字、词、句,学前儿童并不理解其含义,只是反复多次就记住了。这里儿童采用了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答案:C

160 .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

A.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就像镜子反映物像一样

B.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

C.心理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D.人的心理能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答案:B

161 . 当儿童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错误的做法是

A.帮助儿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B.给予鼓励和必要的指导

C.直接帮他们解决问题

D.适当降低任务难度答案:C 162 . 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对照料者的安全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

B.儿童个性既受历史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

C.儿童与照料者的依恋关系是一成不变的

D.依恋的强烈程度不会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答案:C

163 . 天天明知道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但还是去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这主要表现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力答案:D

164 . 活泼开朗、机敏灵活、但往往不够踏实,心思多变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答案:B

165 . 与见异思迁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答案:D

166 . 幼儿想到排好节目会让爸爸妈妈看了高兴,因而产生对排练节目的兴趣,这属于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物质兴趣

D.学习兴趣答案:B

167 . 幼儿听老师讲故事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A.创造想象

B.理想

C.再造想象

D.无意想象答案:C

168 . 智力的核心是

A.感知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记忆力答案:C

169 . 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理智感

B.责任感

C.美感

D.道德感答案:A

170 . 读《西游记》时,我们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形象是属于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答案:B

171 . 人们掌握一定的词汇后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语法,即将一些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使用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这是语言的

A.社会性

B.创造性

C.结构性

D.意义性答案:C

172 . 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是在

A.3岁

B.4岁

C.5岁

D.7岁答案:B

173 . 关于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无意注意

B.有意性水平比较高

C.有意性水平比较低

D.注意的品质水平总体不高

答案:C

174 . 关于幼儿想象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小班幼儿想象活动创造成分很大

B.中班幼儿的想象开始有了一些创造的成分

C.大班幼儿创造成分显著的表现出来,能按一定目的想象游戏活动的开展

D.幼儿想象有夸大现实的想象答案:A

175 . 关于儿童的兴趣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学前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B.提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支持儿童的探究活动

C.“船到桥头自然直”,顺其自然

D.创设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答案:C

176 . 家长或教师对学前儿童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说事情,都可以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使幼儿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去完成任务。这么做的目的是

A.激发儿童兴趣与主动性

B.丰富儿童生活经验

C.培养儿童有意记忆

D.教授儿童记忆策略答案:C

177 . 关于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反射性发声期---呀呀语期—词和句子模式的萌芽期—学说话期—积极的语音发展阶段

B.学前儿童发音发出“音节”为主,逐渐发出清晰的单音

C.4岁前学前儿童语音发展有收缩的趋势,此后有扩展的趋势

D.两岁左右的学前儿童建立了词的语音表象答案:C

178 . 以下有利于培养儿童坚持性的做法是

A.为学前儿童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B.不迁就学前儿童无理、缺乏自制的行为

C.使学前儿童明确行动规则

D.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和确定行动目的答案:D

179 . 一个人触觉差别感受性开始发展的时期是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学前儿童期答案:D

180 .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因素的是

A.先前活动中注意的紧张度

B.后续活动对象的特点

C.一个人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D.刺激物的特点答案:D

181 . 下列文学人物的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典型代表是

A.王熙凤

B.李逵

C.刘备

D.周瑜答案:C

182 . 以下不属于训练孩子换位思考能力的做法是

A.引导孩子站在故事中人物的处境上体验他们的情绪

B.引导孩子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揣摩别人的想法

C.让儿童扮演或假设自己为不同的社会角色

D.引导孩子欣赏别人的情感答案:D

183 . 要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以培养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做法正确的是

A.在生活与教学中,教师和父母要注意教授学前儿童记忆策略

B.以游戏为主,用生动活泼的操作活动来开展教育,尽量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

C.父母可以平时让幼儿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记住简单的委托,教幼儿背儿歌

D.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说事情,家长或教师都可以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使幼儿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去完成任务答案:B

184 . 幼儿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突然从窗口飞进来一只小鸟,幼儿不约而同地看小鸟。这是

A.有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间接兴趣答案:C

185 . 让脸上抹上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的

A.自我意识

B.防御意识

C.性别意识

D.道德意识答案:A

186 . 内部言语产生在

A.学前初期

B.学前中期

C.学前晚期

D.学龄前答案:B

187 . 一个人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人之间距离的能力,称为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时间知觉

D.深度与距离知觉答案:D

188 . 注意的转移是指

A.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B.注意保持在某种刺激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C.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的觉察到的事物数量

D.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答案:D

189 . 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象的一种类型,即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答案:D

190 . 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说明他们的观察

A.目的性不强

B.精确性不强

C.持续性不强

D.概括性不强答案:D

191 . 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

A.记忆

B.思维

C.感觉

D.想象答案:D

192 . 以下不属于技能的是

A.骑自行车

B.游泳

C.冬眠

D.计算答案:C

193 .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是指注意的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答案:C

194 . 3岁儿童能辨别

A.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前后

D.上下答案:D

195 . 在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中,学前儿童对生活经历能进行生动、准确的表现。这说明学前儿童

A.感觉能力提高

B.能准确回忆

C.能正确再认

D.有逻辑记忆答案:B

196 . 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A.思维水平的高低

B.认识水平的高低

C.记忆水平的高低

D.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答案:A

197 . 有些孩子学会了看风使舵,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原因往往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A.过分溺爱

B.过分严厉

C.过高要求

D.态度不一致答案:D

198 .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记忆组块一般在

A.7+2

B.5+2

C.9+2

D.6+2 答案:A

199 . 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区别,开始懂得什么是“应该的”,“愿意”要服从“应该”。说明儿童的自我意识进入到了

A.自我感觉的发展阶段

B.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

C.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

D.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阶段答案:D 200 .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

A.游戏活动

B.学习活动

C.生活活动

D.劳动答案:A

201 . 对独生子女有着特殊意义的人际交往要素是

A.分享

B.自信

C.合作

D.移情答案:A

202 . 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A.日常生活

B.劳动

C.学习

D.游戏答案:D

203 . 快捷而合理处理问题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答案:B

204 . 属于4-6岁儿童人际交往特征的是

A.有了初步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和别的孩子建立起友谊

B.能第一次理解父母用冷冷的声音说出“不”的真正含义

C.做出举动引起父母的注意,与其他宝宝和谐相处

D.想要独立,会本能地表现出与人对抗的心理答案:A 205 . 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是

A.格赛尔

B.弗洛伊德

C.埃里克森

D.艾宾浩斯答案:D

206 . 以下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说法错误的是

A.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B.合群需要源于人对安全感的渴望,而人际交往则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

C.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是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他人对我们建立自我概念起着决定作用

D.人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了解自己,也只有他人才会传递给我们正确的关于自我的信息答案:D 207 . 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是

A.需要

B.兴趣

C.动机

D.信念答案:A

208 . 孩子看到桌上有个桔子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黄黄的!”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桔子。”答案:D

209 . 有的儿童活泼好动,手脚不停,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且精力充沛;而有的儿童则好静,喜欢做安静的游戏,一个人看书或看电视等,这反映了性格的

A.合群性

B.自制力

C.独立性

D.活动性答案:D

210 . 快人快语反映的是一个人的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答案:B

211 .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

A.人在某一瞬间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对象,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B.人们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D.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不变答案:D

212 . 以下关于人际交往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B.人际交往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C.人际关系不好的人,个性也不会成熟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明人际交往比书本学习更重要答案:D 213 . 不要轻易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的原因不包括

A.生活中纯粹属于某种气质类型的人是极少的

B.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方法与成人不同

C.某一种行为特点可能为几种气质类型所共有

D.学前儿童的气质还在发展之中,尚未稳定,还能改变答案:B 214 . 个性结构当中的动机系统是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心理倾向性

C.自我意识

D.心理过程答案:B

215 . 有的人对音乐、绘画感兴趣,但仅表现为听听音乐、看看绘画,至于音乐创作的背景、绘画表现的手法等则不感兴趣,这反映的兴趣品质是

A.广度

B.稳定性

C.指向性

D.效能性答案:D

216 . 朗读属于

A.口头言语

B.内部言语

C.独白言语

D.书面言语答案:D

217 . 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是

A.集中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答案:D

218 . 关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表述错误的是

A.幼儿思维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

B.幼儿期主要的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C.幼儿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具体形象思维

D.幼儿晚期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答案:C

219 . 要丰富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在生活与教学中,教师和父母要注意教授学前儿童记忆策略

B.父母可以平时让幼儿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记住简单的委托,教幼儿背儿歌

C.在生活与教学中,我们要多带幼儿到外面去,让他们广泛接触自然与社会,扩大他们的眼界

D.家长或教师对学前儿童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说事情,都可以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使幼儿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去完成任务答案:C

220 . 吉布森研究儿童的深度知觉使用的著名仪器是

A.注视箱

B.斯金纳箱

C.视觉悬崖

D.错觉悬崖答案:C

221 . 主动把玩具给小朋友,要让儿童体会到这个小朋友的愉悦,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儿童学会

A.分享

B.合作

C.移情

D.轮流答案:C

222 . 影响遗传素质变化和生理成熟进程的是

A.个人主观努力

B.实践活动

C.教育

D.环境答案:D

223 . 如果一个儿童的实际年龄是5周岁,其智力年龄是6岁,那么智商是

A.100

B.110

C.120

D.130 答案:C

224 . 关于我国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

B.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C.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

D.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分享行为最为常见答案:D 225 . 个性最本质的特征是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个别性答案:C

226 . 最有利于儿童交往能力发展的教养类型是

A.民主-权威型

B.专断型

C.放纵型

D.忽视型答案:A

227 . 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水平的是

A.自我观察

B.自我分析

C.自我感觉

D.自我评价答案:D

228 . 儿童身上的记忆恢复现象一般发生在识记后的

A.0-1天内

B.1-2天内

C.2-3天内

D.3-4天内答案:B

229 . 注意的分配是指

A.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B.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的觉察到的事物数量

C.注意保持在某种刺激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D.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答案:D

230 . 教师的教学能力属于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认识能力

D.社会交往能力答案:B

231 . 我们读文学作品,头脑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答案:D

232 . 学前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在

A.3岁左右

B.4岁左右

C.5岁左右

D.6岁左右答案:B

233 . 关于教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孩子事事依赖、被动,缺乏社交能力,不能独自面对恐惧、困难和挑战

B.要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只有严格的教育,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C.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过多地剥夺孩子的自由空间,控制其交往,只会造成孩子胆怯、孤僻,对父母的不信任

D.家庭教育态度要一致,否则孩子年幼,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会被弄得无所适从答案:B

234 . 学前儿童为了得到一朵奖励的小红花而努力去完成成人布置的“背诵一首唐诗”的任务,这说明

A.外加动机可以明显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效果

B.学前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到记忆内容

C.令人愉快的、重复的、可预测的活动和游戏是学前儿童学习和记忆的最佳时机。

D.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生理成熟水平与认知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记忆水平也会明显提高。答案:A 235 . 在“陌生情景”中,如果儿童在母亲离开时会哭、焦虑,当母亲回来时很高兴,母亲在场时,会快乐地探索,同时会时不时地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这种依恋类型属于

A.安全型

B.逃避型

C.矛盾型

D.抵抗型答案:A

236 . 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A.分析综合

B.推理演绎

C.尝试错误

D.逻辑整合答案:C

237 . 2-3岁学前儿童最容易掌握

A.绿、蓝两色

B.红、黄两色

C.蓝、紫两色

D.暗色答案:B

238 . 儿童最先发展的思维形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表象思维答案:B

239 . 要培养学前儿童的有意记忆,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运用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B.以游戏为主,用生动活泼的操作活动来开展教育,尽量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

C.在生活与教学中,我们要多带幼儿到外面去,让他们广泛接触自然与社会,扩大他们的眼界

D.家长或教师对学前儿童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说事情,都可以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使幼儿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去完成任务答案:D

240 . 在“陌生情景”中,如果学前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总是生怕母亲会离开,因此不能尽兴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一方面想靠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种依恋类型属于

A.安全型

B.逃避型

C.矛盾型

D.抵抗型答案:C

241 . 幼儿往往会破涕为笑,这体现了幼儿情绪和情感的

A.丰富性

B.冲动性

C.深刻性

D.不稳定性答案:D

242 . 2岁前儿童典型的思维形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逻辑思维答案:A

243 . 下列表述中属于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因素的是

A.刺激物的特点

B.活动的目的任务

C.个人的知识经验

D.先前活动中注意的紧张度答案:D

244 . 头脑中形成的不仅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即

A.想象

B.印象

C.感觉

D.知觉答案:A

245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感体验属于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热爱感答案:C

246 . 学前儿童将图书里的“好人”抹上红脸,“坏人”涂上黑脸或打上“×”,这主要反映了学前儿童的

A.理智感

B.道德感

C.挫折感

D.美感答案:B

247 . 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的觉察到的事物数量,是指注意的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答案:B

248 . 下列思维形式,比较低水平的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分析思维

D.逻辑思维答案:A

249 . 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A.自信心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

C.主动性的发展

D.自主性的发展答案:B

250 . 反映亲子交往实质的是

A.父母行为

B.父母教养观念

C.父母教养方式

D.儿童社会性发展答案:C

251 . 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是

A.父亲

B.母亲

C.祖辈

D.教师答案:D

252 . 学前儿童常常要在成人的督促下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所以需要培养学前儿童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答案:A

253 . 某人在思考问题很投入时甚至会停下手中吃饭的筷子,这属于注意的下列外部表现:

A.血液循环的变化

B.无关运动的停止

C.呼吸的变化

D.适应性运动答案:B

254 . 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治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儿童

B.多血质的儿童

C.粘液质的儿童

D.抑郁质的儿童答案:D

255 .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是

A.分析水平

B.综合水平

C.推理水平

D.概括水平答案:D

256 .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活动的任务越多,注意的范围就越小

B.活动的任务越少,注意的范围就越小

C.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D.一般来说,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答案:B

257 . 父母对儿童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且让孩子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很少对孩子发怒,也不训斥、纠正孩子,这种教养类型属于

A.民主—权威型

B.专断型

C.放纵型

D.忽视型答案:C

258 . 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这是指注意的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答案:D

259 . 某些听觉好的学前儿童易于发展成为有音乐才能的人。这说明

A.生理成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

B.学前儿童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

C.环境与教育制约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与方向

D.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

答案:D

260 . 有的孩子比较随和、富于同情心,看到小伙伴哭了会主动上前安慰,发生争执时,较容易让步;而另一些孩子则存在明显的攻击行为,这反映了性格的

A.合群性

B.自制力

C.独立性

D.活动性答案:A

261 . 情感的基础是

A.需要

B.兴趣

C.动机

D.认识答案:D

262 .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描写人的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答案:A

263 . 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感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案:A

264 . 造成不同依恋关系类型的因素主要是

A.母亲的需要

B.婴儿的需要

C.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

D.婴儿对待母亲的方式答案:C

265 . 试探性嘴咬现象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段是在出生后

A.第一年的开始时段

B.第一年的中间时段

C.第一年的末尾时段

D.第二年的中间时段答案:B

266 . 抑郁质的学生容易形成的品质是

A.老成、稳定、坚韧不拔

B.勇敢、坦率、热情

C.敏感、抑郁、细腻

D.热情、稳重、细腻答案:C

267 . 大脑皮层分成四个叶,其中控制着人有目的、有意识行为的是

A.额叶

B.颞叶

C.顶叶

D.枕叶答案:A

268 .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

A.人在某一瞬间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对象,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B.人们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D.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不变答案:A

269 . 猛烈的、爆发快且时间短的情感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答案:B

270 . 在记忆10个无关联词语的实验中,女孩子对“洋娃娃”这个词的回忆较多,男孩对回忆“奥特曼”的比较多。这说明A.外加动机可以明显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效果 B.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水平也会明显提高

C.兴趣对学前儿童的记忆有明显影响

D.知识经验会影响记忆策略的运用答案:C

271 .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

A.想象

B.记忆

C.思维

D.感知觉答案:C

272 . 儿童个性开始萌芽是在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答案:B

273 . 有的人遇事总能心平气和,有的人一不顺心就勃然大怒,这表现出来的是人的

A.感觉

B.思维

C.意志

D.个性答案:D

274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外界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性质有关

B.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有关

C.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学前儿童的生理成熟水平有关

D.学前儿童注意不稳定、易转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无关答案:D

275 . 以下可以作为判断儿童气质特点的行为依据的是

A.做作业是否认真

B.遇到困难是否能迎难而上

C.能否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D.对新环境或陌生人能否很快适应

答案:D

276 . 以下能反映人际交往重要性的是

A.狼孩的故事

B.感觉剥夺实验

C.视觉悬崖实验

D.点红实验答案:A

277 . 从依恋的作用来看,逃避型依恋的儿童

A.会被情绪所左右,一旦失败就会崩溃

B.面对挑战任务时容易受挫折

C.比较容易成为攻击的受害者

D.往往不被同伴所接受

答案:D

278 . 人的意志水平主要表现在

A.不随意动作的水平

B.随意动作的水平

C.目的是否明确

D.克服困难的水平答案:D

279 . 恒河猴实验说明人类生来就有

A.交往的本能需要

B.自我肯定的需要

C.合群的需要

D.游戏的需要答案:A

280 . 儿童开始能辨别上下是在

A.3岁

B.4岁

C.5岁

D.7岁答案:A

281 . 通过感知觉获得,并保存在大脑中的事物的形象是

A.记忆

B.思维

C.感觉

D.表象答案:D

282 . 一个人的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和

A.痛觉

B.味觉

C.肤觉

D.机体觉答案:D

283 . 关于幼儿判断、推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

B.幼儿会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

C.幼儿的判断、推理总是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D.幼儿的判断推理逐渐明确化,并开始趋于合理答案:C

284 . 不少学生之所以搞不好学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薄弱,这说明

A.认识是意志的基础

B.意志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C.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D.情感具有调节功能答案:B

285 . 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现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A.移情

B.说谎

C.好奇心强

D.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答案:D

286 . 关于直观行动思维描述,错误的是

A.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B.3-7岁儿童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

C.在直观行动思维活动之前,个体主观上没有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D.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

答案:B

287 . 5-7岁儿童实物概念发展的特点是

A.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实物

B.已经能掌握物体比较突出的特征

C.给物体下定义属于列举特征型的

D.初步掌握物体较为本质的特征答案:D

288 . 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属于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责任感答案:C

289 . 处于积极的语音发展期的是

A.0-4个月学前儿童

B.5-9个月学前儿童

C.1-1.5岁学前儿童

D.1.5-6岁学前儿童答案:D

290 . 我们能预测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并借此了解人和使用人,是因为个性具有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个别性答案:A

291 . 婴儿醒来还未睁开眼睛就哭吵,生物机能没有规律,成人无从掌握他们的饥饿和大小便,经常大发脾气,在气质类型上这类儿童属于

A.容易抚育的儿童

B.抚育困难的儿童

C.发动缓慢的儿童

D.混合型儿童答案:B

292 . 神经活动过程强、平衡、不灵活,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答案:C

293 . 以下反映个体自我意识的实验是

A.守恒实验

B.三山实验

C.点红实验

D.软糖实验答案:C

294 . 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实践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日常生活是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B.游戏活动是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C.离开了活动学前儿童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

D.学前儿童心理在一定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答案:A 295 . 当妈妈抱着孩子问他的耳朵在哪里时,孩子用手摸摸自己的耳朵,又立即去摸妈妈的耳朵,说明儿童的自我意识进入了

A.自我感觉的发展阶段

B.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

C.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

D.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阶段答案:B 296 . 以下关于亲子交往的做法正确的是

A.教会孩子保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尽量不要吃亏

B.如果孩子被别人欺负了,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让孩子学会以他人接受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东西

D.教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宽厚待人,学会隐忍,吃亏是福答案:C 297 . 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是

A.个性心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

D.心理过程答案:C

298 . 幼儿把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动作停止了,思维也停止了,这属于

A.常规思维

B.逻辑思维

C.想象思维

D.直观思维答案:D

299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注意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它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而展开

B.任何一种心理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C.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D.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答案:D

300 .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是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心理倾向性

C.自我意识

D.心理过程答案:B

301 .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A.分析、归纳和演绎

B.分析、综合和抽象

C.抽象、概括和推理

D.概念、判断和推理答案:D

302 . “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

A.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灵活性

D.注意的转移答案:A

303 . 幼儿记得一首儿歌的歌词,这种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答案:D

304 . 注意的广度是指

A.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的觉察到的事物数量

B.注意保持在某种刺激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C.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D.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答案:A 305 . 对于自信心差、胆小萎缩、缺乏上进心的孩子,错误的做法是

A.多给予关心,让其感觉到老师喜欢他们

B.安排他们做事,取得进步及时肯定

C.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逐步增加难度

D.开展竞赛活动激发他们的斗志答案:D

306 . 学前儿童的心理可以得到发展的活动包括

A.日常生活

B.劳动

C.游戏

D.学习答案:A、B、C、D

307 . 形成安全型依恋的母亲需要做到

A.从孩子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

B.经常关注孩子的反应和需要,并且能够给予恰当的满足

C.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D.平时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答案:A、B、C、D 308 . 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可分为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外部语言

D.内部语言答案:A、B、D

309 . 有助于培养儿童移情能力的做法有

A.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表述出来

B.父母和老师向孩子陈述自己的情绪状态及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

C.训练孩子从别人的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辨别情感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察言观色”

D.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扮演或假设自己为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的心理特点

答案:A、B、C、D

310 . 信息保持在脑中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

A.量的变化

B.质的变化

C.只有质的变化

D.只有量的变化答案:A、B

311 . 语言的特征有

A.创造性

B.结构性

C.意义性

D.指代性答案:A、B、C、D

312 . 关于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为学前儿童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B.教学活动中突出具体性和形象性

C.发展学前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

D.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答案:A、B、D

313 . 按想象的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答案:A、B

314 . 根据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答案:A、B、D

315 . 学前儿童注意品质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有

A.注意的广度比较窄

B.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

C.注意的分配能力比较弱

D.不善于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

答案:A、B、C、D

316 . 人际交往要遵循的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相容原则

C.利己原则

D.信用原则答案:A、B、D

317 . 发展学前儿童观察的全面性、精确性的途径有

A.重视对学前儿童进行感官训练

B.给学前儿童以具体的观察指导

C.给学前儿童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D.观察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前儿童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答案:A、B、C、D

318 . 直觉思维的特点有

A.跳跃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快速性答案:A、D

319 . 关于幼儿想象的培养,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丰富幼儿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素材

B.开展各类游戏,创设想象情境

C.保护幼儿好奇心,培养想象主动性

D.利用文学形式,激发幼儿想象力答案:A、B、C、D

320 . 按所涉及的领域,可将能力划分为

A.模仿能力

B.认识能力

C.操作能力

D.社交能力答案:B、C、D

321 . 关于师幼交往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有

A.增强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

B.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及社会性的发展

C.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

D.促进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答案:A、B、C、D

322 . 关于幼儿想象,表述正确的有

A.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B.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C.想象内容贫乏零散向丰富完整发展

D.现实与想象容易混淆答案:A、B、C、D

323 . 心理学家将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分为

A.求知需要

B.本能需要

C.合群需要

D.自我肯定的需要答案:B、C、D

324 . 出生不久的儿童对图形有偏好,从注视时间长短看,他们注视时间较长的图形有

A.有条纹的

B.无条纹的

C.立体的

D.平面的答案:A、C

325 . 在画意愿画时,有的老师急于将自己的主观意图强加给儿童,一会说这样画不好,一会儿又说那样画不好,孩子就会精神紧张,画出来的画往往主题单调、构思简单,内容贫乏,形象呆板。这说明

A.培养学前儿童灵活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就要先考虑培养学前儿童积极、愉快的情感

B.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

C.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D.学前儿童的绘画水平有待提高答案:A、B、C

326 . 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就像镜子反映物像一样

B.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C.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经验的影响

D.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答案:B、C、D

327 .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

B.生理成熟

C.实践活动

D.环境与教育答案:A、B、C、D

328 . 儿童情绪日益丰富是指

A.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B.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C.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

D.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现到指向事物的内在答案:A、B

329 . 创造想象的特点有

A.新颖性

B.独立性

C.模仿性

D.创造性答案:A、B、D

330 . 对学前儿童的性格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A.家庭教育

B.实践活动

C.气质

D.同伴答案:A、B、C

331 .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小班幼儿能结合具体生活活动认识早上、晚上

B.中大班幼儿对昨天、今天、明天能分辨清楚

C.中大班幼儿对上午、下午的时间概念能分清

D.中大班幼儿对大前天、大后天能分清

答案:A、B、C

332 . 关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0-4个月的婴儿,处于反射性发声期

B.5-9个月的学前儿童处于呀呀语期

C.10-12个月处于学说话期

D.1.5-6岁处于积极的语言发展阶段答案:A、B、D

333 . 关于学前儿童语法、词汇发展的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先掌握虚词,然后掌握实词

B.先掌握名词,然后掌握动词、形容词、副词

C.学前儿童最频繁使用的是代词

D.对虚词的使用率较高答案:B、C

334 . 以下属于道德感的有

A.同情心

B.义务感

C.成就感

D.爱岗敬业答案:A、B、D

335 . 有意想象的特征有

A.有预定目的

B.有意志努力

C.无预定目的

D.不需要意志努力答案:A、B

336 .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有

A.个人的兴趣爱好

B.个人的情绪状态

C.对象本身的特征

D.已有的知识经验

答案:A、B、D

337 . 按照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以分为

A.形象思维

B.常规思维

C.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答案:B、D

338 . 以下关于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依赖成人的评

B.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

C.从只有评价,没有论据,发展到有论据的评价

D.从最初较多局限于对内心品质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外部行动的评价答案:A、B、C

339 . 学前期儿童常采用的识记方法有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答案:A、C

340 . 关于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以下表述错误的有

A.2-3岁幼儿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的概念

B.3-5岁幼儿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能按数取物

C.大多数的3-5岁幼儿能对10以内的数保持守恒

D.2-3岁幼儿对大小、多少有了笼统的感知答案:A、C 341 . 对于幼儿来说,既具有平等性,又具有不对等性的人际交往有

A.师幼交往

B.同伴交往

C.亲子交往

D.其他社会交往答案:A、C

342 . 学前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易转移的原因有

A.与外界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性质有关

B.与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有关

C.与学前儿童的生理成熟水平有关

D.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答案:A、B、C、D

343 . 记忆恢复现象一般发生在

A.儿童身上

B.不完全的学习上

C.识记后的1-2天内

D.学习较困难的材料时

答案:A、B、C、D

344 . 以下关于儿童兴趣的培养,措施正确的有

A.凡是学前儿童感兴趣的事情,都应该鼓励与支持

B.家长拥有广泛而良好的兴趣

C.组织学前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现和培养其兴趣

D.正确回答学前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保护其好奇心答案:B、C、D

345 . 对学前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的途径有

A.在游戏中有意增加感官训练内容

B.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训练学前儿童感官

C.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训练

D.由心理专家进行专门训练答案:A、B

346 . 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有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综合答案:A、B、C

347 . 同伴交往中,“社会处境不利”儿童是指

A.受欢迎型

B.被拒绝型

C.被忽视型

D.一般型答案:B、C

348 . 以下属于自我调节成分的有

A.自我观察

B.自我检查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答案:B、C、D

349 . 语言材料在保持过程中发生质的变化,主要表现有

A.颠倒了顺序

B.扩大了原材料的范围

C.简化或概括了原材料

D.使原材料更完整、详细具体、夸张突出答案:A、B、C、D

350 . 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2岁前儿童思维活动依靠直观行动思维

B.3-7岁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C.6、7岁后儿童的思维进入逻辑思维阶段

D.6、7岁后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相当发达答案:A、B、C

351 . 影响亲子交往的因素有

A.家庭经济状况

B.父母文化程度

C.家庭结构

D.教养类型答案:A、B、C、D

352 . 关于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有

A.3岁前的学前儿童没有内部语言,到了学前儿童中期,内部语言才产生

B.3岁后,对话语言进一步发展,不但能回答问题而且会提出问题和要求

C.4岁的学前儿童已具备了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前提

D.到6-7岁时,学前儿童连贯性语言得到了发展,能用完整的句子说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答案:A、B、C、D

353 . 以下关于儿童性格培养,说法正确的有

A.引导学前儿童参加集体生活和实践活动

B.选择良好的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

C.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D.给孩子越多玩具越好答案:A、B、C

354 . 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包括

A.明确的目的

B.动机冲突

C.意志行动的决策

D.意志努力答案:B、C、D

355 . 幼儿期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有

A.出现“性别分离”的现象

B.练习社交技能

C.强化交往行为

D.积极投入游戏答案:A、B、C、D

356 . 当学前儿童做事表现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成人正确的做法是

A.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和确定活动目的

B.教给学前儿童一定的技能技巧以克服困难

C.对学前儿童取得的进步给予奖励

D.学前儿童完不成任务就给予严厉的惩罚答案:A、B、C

357 . 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幼儿就会有“人来疯”的表现,这说明

A.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B.幼儿的情绪比较外露

C.幼儿的情绪极易冲动

D.幼儿的自制力较差答案:A、B、C、D 358 . 幼儿的内部语言是一种介乎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的过渡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有

A.游戏言语

B.问题言语

C.对话言语

D.独白言语答案:A、B

359 . 按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想象可以分为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答案:C、D

360 .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A.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B.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

C.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D.遗忘的进程先慢后快答案:A、C 361 . 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主要包括

A.好动好模仿

B.好奇好问

C.好交往

D.好冲动答案:A、B、C、D

362 . 衡量一个人的注意力好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答案:A、B、C、D

363 .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还是不够的,他们观察的

A.目的性不强

B.精确性不强

C.持续性不强

D.概括性不强答案:A、B、C、D

364 .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

A.确立科学合理的学前儿童发展观

B.确立科学合理的学前儿童教育观

C.更合理地开展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D.更合理地开展学前儿童的保育工作答案:A、B、C

365 . 为了控制儿童看电视的行为,父母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正确的做法是

A.对孩子收看电视的时间做严格的规定,要求孩子严格遵守

B.鼓励儿童离开电视屏幕,多参加实际的活动

C.用看或不看电视作为对孩子的奖赏或惩罚

D.避免自己过度看电视,做孩子的榜样答案:A、B、D

366 . 以下性格特征与表现特征匹配正确的有

A.意志——三思而行

B.态度——热爱生活

C.情感——喜怒无常

D.理智——善于克制答案:B、C

367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答案:错误

368 . “陌生人焦虑”现象主要出现在1岁前的宝宝身上。答案:正确

369 . 想象是对感知觉进行主观加工和改造,从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答案:错误

370 . “狼孩”事例说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人际交往儿童就无法顺利成为社会人。答案:正确

371 . 幼儿开始从尊重父母的权威转移到尊重教师的权威,是他们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进步。答案:正确

372 . 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具有集约性和扩散性。答案:正确

373 . 枯燥的文化课后,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此时的注意转移就容易实现。答案:正确

374 . 离开了活动,学前儿童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发展。答案:正确

375 . 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小班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答案:错误

376 . 3岁前学前儿童大多是在成年人陪伴下进行活动的,所以交际多采用对话形式。答案:正确

377 . 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热情好客、机智开朗的性格特征,却难以形成耐心细致的性格特征。答案:错误378 . 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是无法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的。答案:错误

379 . 学前儿童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学会走路说话,其实都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不过没被人觉察而已。答案:正确380 . 无意识记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效果也越好。所以儿童在游戏中的无意识记成绩优于有意识记。答案:正确381 . 一个人的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运动觉五种形式。答案:错误

382 . 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学前儿童,其最优发展方向是不同的。答案:正确

383 . 意志过程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更加重要。答案:错误

384 . 亲子交往专指学前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往。答案:错误

385 . 有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答案:错误

386 . 婴儿期的孩子只有同情感、怕羞等道德感的萌芽。答案:正确

387 . 物质需要就是生物性需要,精神需要就是社会性需要。答案:错误

388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答案:错误

389 . 经常表扬孩子,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就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答案:错误

390 . 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答案:正确

391 . 2岁左右的学前儿童才开始说出真正有意义的词,而且他们最初说出的词数量极少。答案:错误

392 . 婴幼儿想象相当丰富,教师不应教给幼儿表达想象的技能技巧,因为这样会影响幼儿想象的发挥。答案:错误393 . 要注重学前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识字量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答案:错误394 . 书面语言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有三种形式:写作、朗读和默读。答案:正确395 . 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必须给学前儿童以具体的观察指导。答案:正确

396 . 各种家庭因素中,心理环境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答案:正确

397 . 即使是大班儿童,要求他们克服干扰,坚持完成成人委托的劳动任务,也是不现实的。答案:错误

398 . 学前儿童最频繁使用的是代词。答案:正确

399 . 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儿童兴趣的手段,应该越多越好。答案:错误

400 . 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会形成坚毅的性格。答案:正确

401 . 直观行动思维阶段的幼儿在行动之前,主观上没有既定目的和行动计划,也不能预见行动是后果。答案:正确402 . 整个幼儿期,学前儿童可掌握5000左右的词汇。答案:错误

403 . 互利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答案:错误

404 . 当学前儿童开始掌握语言、运用语词时,便出现了真正的概括水平。答案:正确

405 . 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元音和辅音同时出现,而且两者没有先后顺序。答案:错误

406 . 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想象的创造性逐渐增长,出现了创造想象。答案:正确407 . 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答案:正确

408 . 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发展与幼儿个性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答案:正确

409 . 研究发现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记忆恢复现象比年龄小的儿童更为显著。答案:错误

410 . 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孩子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这说明他们观察的持续性不强。答案:正确

411 . 幼儿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答案:正确

412 .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答案:错误

413 . 幼儿往往通过梦来满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未能满足的欲望。答案:正确

414 .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答案:正确

415 . 气质的掩蔽现象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气质类型的改变,只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答案:正确

416 . 4岁学前儿童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答案:正确

417 . 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答案:错误

418 .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前儿童眼、耳、鼻、舌、手等感官都参与认识活动。答案:正确419 . 2-3岁幼儿对明显的大小、多少的差别能区分;对不明显的差别,只能说出“这个大,那个小”。答案:正确420 . 思维的发展是分阶段和层次的,其中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身上很晚才能完全获得。答案:正确

421 . 学前儿童注意的有意性水平比较高。答案:错误

422 . 儿童的延迟模仿能力只是发生在动作方面。答案:错误

423 . 思维活动是对头脑中知识经验的一种简单的再现。答案:错误

424 . 做事“三分钟热度”,直接说明了学前儿童意志的自觉性差。答案:错误

425 .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在5+2个组块之间。答案:错误

426 .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人知觉。这反映了人的知觉具有理解性。答案:错误

427 . 在学前期,强化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答案:错误

428 .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还不够,他们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精确性、概括性、组织性都不强。答案:正确429 . 婴幼儿想象的特点是由创造想象到再造想象,以创造想象为主。答案:错误

430 . 4-5岁的幼儿能掌握事物的公用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给物体下定义多为功用型的。答案:错误

431 . 个人的知识经验越贫乏,注意范围就越大。答案:错误

432 . 五六岁的幼儿想象内容逐渐丰富,在游戏、画画时可以考虑各角色形象的完整性,这说明幼儿想象水平很高。答案:错误

433 . 儿童生来就有人际交往的需要。答案:正确

434 . 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自我体验。答案:错误

435 . 3岁左右,学前儿童的高级情感开始萌芽。答案:错误

436 . 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答案:正确

437 . 教师的职责是及早发现超常儿童,并加以精心的培养。答案:错误

438 . 幼儿教师在绘制挂图时,把重要部分画大些,颜色分明些。这是利用了知觉的整体性。答案:错误

439 . 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答案:正确

440 .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对于幼儿的有意注意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答案:正确

441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个性具有复杂性。答案:正确

442 . 英国心理学家发现儿童在学习容易材料时,记忆恢复现象明显。答案:错误

443 . 时间知觉是学前儿童通过与其生活关系密切并重复发生的实际活动逐渐形成的。答案:正确

444 . 美感的发展与道德感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答案:正确

445 . 过深、过浅的教学内容,呆板不变的教学方法,单调平淡的教学语言,都容易使学前儿童注意转移。答案:正确446 . 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能动性质的表现。答案:正确

447 .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起儿童相应情感体验的过程属于移情。答案:错误

448 . 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答案:正确

449 . 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前提。答案:正确

450 . 小班学前儿童把柿子当成西红柿。这说明他们观察的目的性不强。答案:错误

451 . 幼儿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先记忆抽象的概念(语言文字)之后再同化其它概念。答案:错误

452 . 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答案:正确

453 . 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有情感、有想法、有动机,这反映了幼儿个性的发展。答案:正确

454 . 最新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令人愉快的、重复的、可预测的活动和游戏是学前儿童学习和记忆的最佳时机。

答案:正确

455 . 有意注意处于一定的紧张度,需要意志努力,容易引起幼儿疲劳,教学中要引导幼儿实现两种注意的交替,从而维持注意的持久性。答案:正确

456 . 学前儿童的独立性表现在2-3岁变得明显。答案:正确

457 . 因材施教的“材”,主要指的是人的能力差异。答案:错误

458 . 亲子交往始于依恋。答案:正确

459 . 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明显比无意识记效果好。答案:正确

460 . 学前儿童记住熟悉的词要比记住生疏的词效果好。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答案:正确461 .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们思维水平的高低。答案:正确

462 .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答案:正确

463 . 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人际交往水平就越高。答案:正确

464 . 学前儿童一被批评就不高兴,一被表扬就会开心,说明学前儿童情感的稳定性较差。答案:正确

465 . 实验证明,意义识记的效果明显好于机械识记。答案:正确

466 . 周围环境中那些新鲜、好玩的事物或强烈、多变化的东西,都特别容易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答案:正确

467 . 3-4岁的学前儿童,甚至5岁的学前儿童言语中仍带有情境性,常辅以手势和面部表情。答案:正确

468 . 表象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并保存在大脑中的事物的形象。答案:正确

469 . 2岁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区别。答案:错误

470 . 错觉是在一般正常状态下必然发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答案:正确

471 . 学前儿童会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答案:正确

472 .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答案:错误

473 . 人在激动状态下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激情。答案:错误

474 . 学前儿童在观察中,常常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目的性不强。答案:错误

475 . 家长或教师要教授学前儿童复述、组织、选择性注意等记忆策略。答案:正确

476 . 美术和音乐活动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答案:正确

477 . 实现注意的分配的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以上的活动,都必须很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或者只有一种不熟练,其余都很熟练。答案:正确

478 . 幼儿期是性格确定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答案:错误

479 . 只有全部能力超群的人才能称之为天才。答案:错误

480 .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也会不同。答案:正确

481 . 幼儿根据教师讲述的故事的情节,头脑中出现相应的形象是创造想象。答案:错误

482 . 幼儿运用已经学会的方法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答案:错误

483 . 在婴儿肚子饿的时候给他们喂一些以前不喜欢的食物来缓解他们的饥饿,可以使他们形成条件性的味觉倾向。

答案:正确

484 . 上课时教师引导小班幼儿观察图片,他们往往关注图片中鲜明有趣的部分,对于边缘和背景部分不太在意。这说明学前儿童注意的有意性水平比较低。答案:正确

485 . 安全依恋型的母亲对婴儿的需要最敏感。答案:正确

486 . 幼儿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答案:正确

487 . “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说明了环境对儿童能力发展的影响。答案:错误

488 . 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答案:正确

489 . “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化险为夷”这些情绪状态称之为道德感。答案:错误

490 .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对于学前儿童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必须借助具体形象来支持。答案:正确

491 . 知识就是力量,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答案:正确

492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答案:正确

493 . 学习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答案:错误

494 . 给学前儿童观察目的、任务的明确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目的、任务越明确,观察的效果越好。

答案:正确

495 . 社会性较强的自我体验从4岁以后明显发展。答案:正确

496 . 幼儿将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是幼儿心理水平低、发展不成熟的表现。答案:正确

497 . 学前儿童性格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前儿童所共有的。答案:错误

498 . 对学前儿童的行为或要求,一概予以禁止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制力。答案:错误

499 . 自我批评属于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调节。答案:错误

500 . 5-9个月的幼儿发音特点是:无意识发音,发出无意义的,比较模糊的单音节(词音)以及重叠的双音节和多音节。答案:正确

501 . 人们按照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答案:正确

502 . 学前儿童的时间知觉发展水平较低,7岁前还不容易掌握时间标尺的使用方法。

答案:正确

503 . 学前儿童容易记住“笔直”,却记不住“挺拔”。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的效果好。答案:错误

504 . 幼儿容易把想象和现实相混淆,有虚构和夸大的现象。答案:正确

505 . 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已经相当发达,可以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思维。答案:错误

506 . 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可以培养的。答案:正确

507 . 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始环节,是一个人知识的重要来源。答案:正确

508 . 在学前儿童词汇中,最初名词占主要地位,4岁以后动词在学前儿童使用的词汇总量中的比例超过了名词。

答案:正确

509 . 老师在学前儿童心目中的威信逐渐降低,是学前儿童理智感发展的一种体现。答案:正确

510 . 颜色视觉,女孩比男孩一般要好一些。答案:正确

511 . 一般来说,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就越大。答案:正确

512 . 无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答案:错误

513 . 道德感反映的是人的行动与道德需要之间关系。答案:正确

514 . 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说明了他们观察的组织性不强。答案:错误

515 .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受成人教育的影响。答案:正确

516 . 研究母婴依恋关系类型的一种典型手段是“陌生情景”实验。答案:正确

517 . 回忆有两种水平:再认和再现。再认即再次识别出识记过的信息。答案:正确

518 . 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推理是符合逻辑,比较准确的。答案:错误

519 . 教师在师幼关系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权威不可侵犯。答案:错误

520 . 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答案:正确

521 . 幼儿教师在讲课时,对重要内容辅以合适的手势。这是利用了知觉的恒常性。答案:错误

522 .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掌握遵循下列顺序:首先凭借实物的表象来认识数;然后凭借对实物的感知来认识数;最后,在抽象概念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数的概念。答案:错误

523 . 利用头脑中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逻辑思维。答案:错误

524 . 到了3岁左右,在正确的教育下,所有儿童都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行为规范,并学会了自我控制。答案:错误

525 . 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观行动思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答案:正确

526 . 个性具有稳定性,所以人的个性是不会变的。答案:错误

527 . 只要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就能培养孩子的兴趣了。答案:错误

528 . 幼儿表现出“人来疯”,是有意为难成人,不听成人的话。答案:错误

529 .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答案:正确

530 . 3-7岁的儿童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可在头脑中操作而不必表露在外显动作中。答案:正确

531 . 儿童最初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答案:正确

532 . 到了学前晚期,就可以对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了。答案:错误

533 . 3-6岁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几乎每年增长一倍,呈直线上升趋势。答案:正确

534 . 学前儿童使用词的积极性在逐渐增加,既理解又会运用的积极词汇在增多,只理解而不能正确使用的消极性词汇在减少。答案:正确

535 . 对孩子过分照顾,会形成孩子的过度依恋,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也是不利的。答案:正确

536 . 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是个性倾向性。答案:错误

537 . 儿童的告状行为是同伴关系不良的表现。答案:错误

538 . 客体是否能引起人的情感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答案:正确

539 . 3岁以前儿童的主要人际关系是亲子关系和玩伴关系。答案:正确

540 . 3-6岁的儿童已经比较明显地出现不同的气质类型。答案:正确

541 . 直接兴趣是指向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因此只要激发儿童的直接兴趣就行了。答案:错误

542 . 在兴趣活动中,学前儿童积极而投入的情绪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效果。答案:正确

543 . 人只要有脑,就可以自发地产生心理。答案:错误

544 . 按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种表现形式。答案:正确

545 . 儿童的交往类型只反映他们在同伴中的社会地位和受欢迎程度,不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答案:错误

546 . 依恋的发展是双向的过程,既有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也有父母对婴儿的依恋。答案:正确

547 . 信息保持在大脑中只会发生量上的减少,不会发生内容上的变化。答案:错误

548 . 幼儿与成人交往的水平高于与同伴交往的水平。答案:错误

549 . 回忆有两种水平:再认和再现。其中再认比再现要难。答案:错误

550 . 对于孩子“吃独食”的现象,家长从一开始就要严厉批评和指责。答案:错误

551 . 在教育学前儿童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适当的讲反话。答案:错误

552 . 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降低恐惧感。答案:正确

553 . 幼儿对活动的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维持。答案:正确

554 . “打是亲,骂是爱”,说明打骂也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手段。答案:错误

555 . 适度的情绪可以使人集中注意,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做出最佳成绩。答案:正确

556 . 让学前儿童宣泄情绪,应该是社会行为规范所允许和倡导的。答案:错误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解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学前心理学练习 绪论和第一章

绪论及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范围是() A、0—3岁 B、0—6岁 C、0—18岁 D、0—25岁 2、条件反射受()控制。 A皮下中枢B皮层C皮层和皮下中枢 3、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脑B客观现实C实践活动 4、“望梅止渴”属于()。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 5、与人的视觉有关的是()。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 6、强光照射引起瞳孔收缩属于()。 A反馈B反映C无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 7、“尝梅止渴”属于()。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 8、下列哪个选项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梅止渴B望而生畏C谈梅生津D见虎色变 9、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 间脑 B脊髓 C 延脑 D 中脑 10、学前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范围是() A、0—3岁 B、0—6岁 C、0—18岁 D、0—25岁 11、学前期又称() A、幼儿期 B、幼儿早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中期 12、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意识活动 B.反射活动 C.智力活动 D.精神活动 13、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14、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 A.反映 B.感受性 C.意识 D.反应 15、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于() A 教育 B 环境 C 遗传 D 社会 16、社会环境中,()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需要 二、填空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简称。 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3、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和两大部分。 4、大脑皮层分为4个叶:、、和。 其中是皮层的高级部分,占皮层表面积的。 5、认识过程具体表现为、、、和。其 中是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 6、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一书,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 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8、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按照起源可把它分为和。 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是。 9、人的心理一方面受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的折射,是

教师幼儿学前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三章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习理论的产生、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及学习理论的学派分类 2.了解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并理解和掌握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格思里的邻近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3.了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理解和掌握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和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4.了解折中注意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六届和掌握托尔曼的“认知—期待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康布斯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本章重点: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格思里的邻近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托尔曼的“认知—期待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本章难点:学习理论的发展,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校理论的产生 1. 学习心理思想的产生 2. 学习理论产生的标志

3. 学习理论产生时期所形成主要学习理论 4. 学习理论产生时期的主要特征 (二)学校理论的发展 1. 学习理论发展时期所形成的主要学习理论 2. 学习理论发展时期的主要特征 (三)学习理论流派的分类 第二节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 1. 桑代克学习联结说提出的标志 2. 桑代克对学习实质的解释 3. 学习联结说的主要内容 4. 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 巴甫洛夫对学习实质的解释 2. 巴甫洛夫的学习律 (三)格斯里的邻近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1.格思里在学习理论的提出上与桑代克和巴甫洛夫的区别 2.格思里对刺激、反映的理解 3.邻近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及其对学习实质的解释 4.格思里的学习律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论 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理论

《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A卷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 1、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答: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2、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答:(1)、儿童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主题不稳定。(2)、想象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3)、想象活动只需过程,不在意结果。(4)、想象收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3、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1)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与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有关

二、论述题(共25分) 。 试论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答: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2.从具体到抽象?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 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2014 级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A.远距离感觉 B. 外部感觉 C. 近距离感觉 D. 内部感觉 4.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 感觉D. 知觉 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 收集信息 C. 神经传导 D. 中枢加工 6.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7.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 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 不适应 D. 知觉适应 8.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 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 B. 光适应 C. 暗适应 D. 不适应 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C )。 A.漂白过程 B. 明适应 C. 暗适应 D. 感觉后效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 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 A.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 A. 视知觉 B. 听知觉 C. 视、听知觉 D. 视、感知觉 14.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适应性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 A. 视觉 B. 色觉 C. 知觉 D. 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主观性 D. 知觉的恒常性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9.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 A.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色觉 2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 A.知觉选择性 B. 知觉整体性 C. 知觉恒常性 D. 知觉理解性 21.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选择性C. 颜色恒常性D. 知觉的组织性 22.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A.近因效应B. 第一印象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 2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 刻板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24.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

学前心理学测试题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5、理智感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全国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 “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D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D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B ) 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B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请大家认真复习,都能取得好成绩。 1.观察法 2.遗传决定论及环境决定论 3.幼儿的情绪 4.机械记忆以及意义记忆 5.记忆的种类 6.想象 7.思维方式 8.年龄特征 9.. 10.具体形象思维 11.社会性微笑 12.气质 13.类型 14.视觉悬崖 15.埃斯沃斯的贡献 16.同化 17.个性 18.心理年龄特征 19.依恋 20.《 21.自我意识 22.儿童动作发展 23.学前儿童无意注意 2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 2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 26.学前儿童同伴交往 27.儿童说谎分析、方仲永案例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学前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C)。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A)。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正常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 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 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 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5.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6.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B)出现。 A.0~1月 【 B.4~5月 C.6~12月 D.1~3岁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学前心理学模拟试卷

学前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 1、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岁 A、1岁左右 B、2-3岁 C、4-5岁 D、0-2岁 正确答案:B 2、孩子认生发生在()时期 A、新生儿期 B、婴儿晚期 C、婴儿早期 D、先学前期 正确答案:C 3、幼儿主要以()思维为主。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直观思维 正确答案:A 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A、条件反射的出现 B、无条件反射的出现 C、自我意识的发生 D、本能反映 正确答案:A 5、学前儿童主要使用的是() A、复合句 B、简单句 C、单词句 D、多词句 正确答案:B 6、“三翻六坐八爬十站”反映了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A、整体到分化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正确答案:B 7、根据幼儿注意的广度组织活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影响幼儿提出明确的任务 B、想幼儿讲述一事物,向幼儿呈现的教具要一次性呈现 C、呈现的教具排列要有序 D、提供幼儿知识经验范围内的内容 正确答案:B 8、幼儿正在组织游戏,突然外面下起大雪,幼儿的注意转移到雪上,这是()注意。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A 9、幼儿注意的特征是() A、有意注意占主导,无意注意为辅 B、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为辅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占主导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0、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 B、意义记忆用的多 C、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D、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正确答案:B 二、填空题(共6题,18分) 1、自我中心言语的三个范畴是()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儿很喜欢做游戏 B. 幼儿很喜欢提问题 C. 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D. 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 B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 B. 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C. 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D. 普通心理学的基础 C 3.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与

B. 口腔与手的协调 C. 手与脚的协调 D. 眼手协调 D 4.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 B. 追求成功的倾向 C. 树立目标 D. 对目标的向往 B 5.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 老师语言的描述 C.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D. 丰富的游戏内容 C 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具体形象性 D. 抽象逻辑性 C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 A. 想象 B. 判断 C. 直觉 D. 下定义 A 8.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 反复练习 B. 回避说出某些词 C. 放慢说话的速度 D. 解除紧张 D 9.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的生理原**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B. 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C.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 D. 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 C 1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 C. 自我调节化 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C 1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 B. 注意 C. 动作 D. 口头言语 12.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 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编李小融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名词术语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 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 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 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 了解。 5、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 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 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 1、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 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 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 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 2)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学前教育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 4)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5、学前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测查),实验法,临床个案法,其他研究法

大专试卷《学前心理学》答案

大专试卷《学前心理学》答案 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 分)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 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 就 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 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 题,每题2 分,共10分) D )。 A.0-1 岁 B.0-3 岁 C.0-5 岁 D.0-6 岁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 想象 B. 记忆 C. 知觉 D. 感觉 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C )。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 C. 深度知觉 D. 方位知觉 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学家是(D )。

A. 陈鹤琴 B. 布鲁纳 C. 皮亚杰 D. 艾宾浩斯 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A )。 A. 工具性攻击行为B.敌意性攻击行为C .言语性攻击行为D.生理性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共5 题,每题10 分,共50分)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 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D )。 A.0-1岁 B.0-3岁 C.0-5岁 D.0-6岁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想象 B.记忆 C.知觉 D.感觉 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C )。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学家是( D )。 A.陈鹤琴 B.布鲁纳 C.皮亚杰 D.艾宾浩斯 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 A )。 A.工具性攻击行为 B.敌意性攻击行为 C.言语性攻击行为 D.生理性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不断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5. 简述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案例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 )的反映。 A.直观 B.客观 C.概括 D.能动 2.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一原则(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活动性 D.发展性 3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 A. 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C.种系心理的发生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4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 ) A.个体心理的发生B.种系心理的发生C.群体心理的发生D.人类心理的发生 5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6、7岁—6、7岁—12岁—18岁 8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 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 9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A.0~6月B.6~12月C.1~3岁D.3~6岁 10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1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 1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 A.主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这符合A.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4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15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其心理会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变化中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这主要是遵循了儿童心理研究的( ) A. 实践性原则 B. 活动性原则 C. 发展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16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 B.活动性 C.发展性 D.高效性 17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18.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学前心理学第三章历年试题

学前心理学第三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2.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 D.分配能力较差 4.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D.定向性注意 5.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 ..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6.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7.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8.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9.研究表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一般情况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 A.3~5分钟 B.5~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10.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1.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事物的更多方面,这主要是考虑到幼儿注意的( ) A.选择性 B.稳定性 C.范围 D.分散 12.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教师组织幼儿排练文艺节目时,既要求幼儿边唱边跳,同时,还要求幼儿具有丰富的表情。在此,幼儿所表现出的注意品质属于()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分配 14.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 A.选择性的发展B.稳定性的发展 C.集中性的发展D.分配能力的发展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5.选择性注意 16.注意

学前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篇一: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 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 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 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d )。 a.0-1岁 b.0-3岁 c.0-5岁 d.0-6岁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 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想象 b.记忆 c.知觉 d.感觉 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c )。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 学家是( d )。 a.陈鹤琴 b.布鲁纳 c.皮亚杰 d.艾宾浩斯 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 a )。 a.工具性攻击行为b.敌意性攻击行为 c.言语性攻击行为d.生理 性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不断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5. 简述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案例 兰兰今年三岁多点儿,活泼可爱,特喜欢画画、拼图。每次画画总 是拿起笔来就画,偶尔画出一种图形,就高兴地说:“哈,小鸟,瞧,我画了只小鸟!”画出来的像什么就说是什么。拼图也是这样。爸爸 见此很不满意。每当兰兰要画画了,他总是要求兰兰说:“你告诉爸爸,你想画什么,想好了再画画!”兰兰不听,还是拿起笔来就画。 兰兰爸爸非常生气,经常批评兰兰“做事之前不动脑筋!”。 请根据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有关理论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行为说明了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什么趋势?请对此 趋势以及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作简要说明。 2.兰兰爸爸的要求和批评是否合理?请就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像 兰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些建议或对策。 1、答:说明了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 的趋势。 兰兰现在的思维处于直觉行思维,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不 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所以兰兰画画时是画出来像什么就说是 什么,不是先想好了再画出来通常没有目的性。

最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