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部署的布线方式

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部署的布线方式

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部署的布线方式
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部署的布线方式

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部署的布线方式

论坛2012-12-06 16:22

分享到:我要吐槽

由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形态差异(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POD中服务器机柜和网络机柜的布线方式也存在差异。本文介绍EOR、MOR、TOR和刀片服务器几种数据中心布线方式的特点和差异。

数据中心机房平面布局通常采用矩形结构,为了保证制冷效果,通常将10 至20 个机柜背靠背并排放置成一行,形成一对机柜组(又称为一个POD)。POD 中的机柜都采用前后通风模式,冷空气从机柜前面板的吸入并从后部排出,由此在机柜背靠背摆放的POD中间形成“热通道”,相邻的两个POD之间形成“冷通道”。热通道正对CRAC(机房空调),热空气沿热通道流回CRAC,再开始新一次循环。

如下图,每个POD由服务器机柜和网络机柜组成,其中服务器机柜占多数。由于服务器的形态差异(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POD中服务器机柜和网络机柜的布线方式也存在差异。

机架式服务器的布线方式:交换机EOR(End of Row)布线方式

采用交换机EOR布线方式时,每个POD中的两排机柜的最边端摆放2个网络机柜,POD中所有的服务器机柜安装配线架,配线架上的铜缆延伸到POD

最边端网络机柜,网络机柜中安装接入交换机。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服务器机柜中,服务器网卡通过跳线(铜缆)连接机柜中的配线架,如图所示。

交换机EOR布线方式特点:

交换机EOR布线方式最为常见。通常在服务器和接入交换机安装以前,服务器机柜到网络机柜的布线施工已经完成,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安装和跳线工作都在服务器机柜内和网络机柜内进行。

如果每台机架式服务器的功率为500W,且每个服务器机柜的电源输出功率按4KW或6KW计算,则一个42U高度的服务器机柜能安装8-12台机架式服务器。

EOR布线方式的缺点:从服务器机柜到网络机柜的铜缆多(约有20-40根铜缆),且距网络机柜越远的服务器机柜的铜缆,在机房中的布线距离越长,由此导致线缆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灵活性差。

交换机MOR(Middle of Row)布线是对EOR布线方式的改进。MOR方式的网络机柜部署在POD的两排机柜的中部,由此可以减少从服务器机柜到网络机柜的线缆距离,简化线缆管理维护工作。

机架式服务器的布线方式:交换机TOR(Top of Rack)布线方式(真正大型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案)

交换机TOR布线方式是对EOR/MOR方式的扩展,采用TOR布线时,POD 中每个服务器机柜的上端部署1-2台两台接入交换机,机架式服务器通过跳线接入到机柜内的交换机上,交换机上行端口通过铜缆或光线接入到EOR/MOR的网络机柜中的汇聚交换上。如图所示

TOR布线方式特点:

TOR布线方式简化了服务器机柜与网络机柜间的布线,从每个服务器机柜到EOR/MOR的网络机柜的光纤或铜缆数量较少(4-6根)。

机柜中服务器的密度高。对于标准的19英寸宽,42U高的机柜,如果采用交换机TOR布线方式,则每个机柜可部署15-30台1U高度的机架式服务器(具体数量需要考虑单台服务器的功耗和机柜的电源输出功率)。

TOR布线的缺点:每个服务器机柜受电源输出功率限制,可部署的服务器数量有限,由此导致机柜内交换机的接入端口利用率不足。在几个服务器机柜间共用1-2台接入交换机,可解决交换机端口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增加了线缆管理工作量。

从网络设计考虑,TOR布线方式的每台接入交换机上的VLAN量不会很多,在网络规划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使一个VLAN通过汇聚交换机跨多台接入交换机,因此采用TOR布线方式的网络拓扑中,每个VLAN的范围不会太大,包含的端口数量不会太多。但对于EOR布线方式来说,接入交换机的端口密度高,在网路最初设计时,就可能存在包含较多端口数的VLAN。

TOR方式的接入交换机数量多,EOR方式的接入交换机数量少,所以TOR 方式的网络设备管理维护工作量大。

刀片服务器的布线方式

集成刀片交换机的刀片服务器在进行机柜安装时,不需要考虑机柜内从服务器到接入交换机/或配线架的跳线,只需考虑刀片交换机上行端口的配线方式即可。而机架式服务器则需要分别对每台服务器进行跳线连接。例如,一个42U

的服务器机柜安装10台1RU机架式服务器,1台接入交换机,并采用TOR布线方式时,在机柜后面将看到22根电源线(服务器和交换机都配置冗余电源)、10根KVM线、至少30根双绞线(每台服务器两个业务网卡和一个管理网卡),2根光纤(交换机上行端口),这还不包括连接外部存储和其他设备的线缆,显的非常凌乱。而对于一台配置了10个服务器模块和2个交换机模块的刀片服务器来说,则只需2根电源线,1根KVM线,4根光纤。因此刀片服务器在机房布线管理上比机架式服务器具有明显的优势。

集成交换机模块的刀片服务器主要采用EOR/MOR布线方式,但这种EOR 布线方式与机架式服务器TOR布线方式的特点基本相同,如图所示。服务器在服务器机柜内完成网络接入,从服务器机柜到EOR/MOR网络机柜的电缆主要是刀片交换机上行汇聚交换机的光线,而且数量比较少。但刀片服务器的计算单元的密度比机架式服务器更高,所以对单个机柜的电源输出功率以及机房制冷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采用pass-through模块的刀片服务器的机柜布线方式可分为EOR/MOR和TOR两种,如图所示,两种方式的特点与机架式服务器的相应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解决方案第一章:数据中心服务器方案 一:系统设计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设计的前瞻性。 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确保在系统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2)系统设计的先进性。 在经费的技术许可的范围内,引进、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在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和存储网络设计以及存储设备选择上采用目前国际先进方案,在建立先进的存储结构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数据系统运行效率。 (3)开放性原则 系统采用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均遵循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及国际流行标准,符合开放性设计原则,使用权其具备优良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灵活性。 (4)安全性原则 数据备份系统构成应用系统的保障子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故障恢复机制,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这一系统安全体系。 (5)稳定性原则 在采用国际先进的存储技术的同时,着重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其中又重点考虑系统可靠的平滑升级方式,使系统的运营风险降

低到最小。这样,系统能够充分享受先进的存储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 (6)系统设计的可扩展性 在考虑各子系统的设计中,均按业务要求对系统扩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考虑。 (7)经济性 在满足所有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存储管理软件,存储设备和相关存储设备,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二:系统产品选型说明 鉴于用户业务性质需求。在本方案设计中所有设备完全使用冗余架构确保系统任意一点出现故障时业务的可持续运行。 (1)产品选型 NF8260M5 是浪潮基于最新一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设计的一款2U4 路机架式服务器,在2U 空间内最大可支持 4 颗Intel 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集成48 个DDR4 内存插槽,24 块 2.5 寸硬盘,达到业界最高计算密度. (2)产品特点 超高计算密度: ?2U空间内集成4颗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最高主频可达3.6GHZ,具备38.5MB大容量三级缓存,最多112个物理核心,224个线程,处理器 之间采用全互联架构,互联UPI速率达10.4GT/s,提供强大的并行计算处 理能力,计算性能较上一代提升65%。 ?最大支持48条DDR4 ECC内存,最高频率2666MHZ,支持RDIMM、LRDIMM、NVDIMM,可以满足对内存容量有较高需求的关键应用。 ?采用浪潮独有的PCIE拓扑均衡设计,最大限度提升IO性能。 ?支持4个双宽GPU,单GPU能提供112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T ensor计算性能。 ?相比2台2U2路服务器,根据第三方权威实验室实际测试,在虚拟化场景下相同应用能够给客户带来更高的TCO收益。

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精品文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解决方案1.概述 如何更好地运用数据资产,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使业务不断成长,成为了众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数据中心的建立是为了全面、集中、主动并有效地管理和优化IT基础架构,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管理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保障业务的顺畅运行和服务的及时传递。 数据中心内放置核心的数据处理设备,是企业的大脑,综合布线作为其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成为网络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为数据中心构建安全、高效、统一的物理基础平台,是数据中心布线的核心所在。 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需要有效支持3代有源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数据中心需要能够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单体文件的容量也越来越大。这样,选择一套先进的布线系统是及其有必要的。其将确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无需更换或升级布线系统本身。 2.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本布线系统需符合以下标准: ISO/IEC 11801(国际布线标准,1995年7月) ANSI/EIA/TIA 568A(北美布线标准,1995年) CENELEC EN50173 (欧洲布线标准,1995年8月) 《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3.设计目标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支持各种通信和信息系统的运行,主要支持弱电应用系统的线路需要,合理布线系统对于实现公司信息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满足数据中心机房信息系统的需求,综合布线系统要具有以下特性:实用性:实施后的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且实现

机房综合布线方案

第1章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现代的建筑物,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本身又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在传统布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其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容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在电话、数据、图像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智能子系统中,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作为传输的基础媒介,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连接和组网,进行系统的调整和分配。 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在数据中心这样一个应用环境进行一个有效的系统集成。 1.1建设目标 与10 年前不同,这些年音频、视频、邮件等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涌现,要求新的数据中心有着特别大的吞吐量和高带宽。这样,一方面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可管理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 (1)可管理性:综合布线未来的高可管理性和易维护性非常重要,各网络能采用模块化、标签化管理,跳线、模块种类能满足需求,以方便管理、维护。 (2)安全性:设想采用集成的和机柜融合的接地解决方案,以避免雷击事故。 (3)灵活性:为方便管理、维护,整体设计上拟采用结构化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数据中心设计方案和对策(机房)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系统 设计方案 (模板)

目录 1.机房设计方案 6 1.1概述 6 1.1.1概述 6 1.1.2工程概述说明 6 1.1.3设计原则7 1.1.4建设内容实施8 1.1.5设计依据8 1.1.6引用标准9 1.1.7设计指标10 1.1.9设计思想及特点12 1.1.10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3 1.2装饰装修工程15 1. 2.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15 1.2.2装修材料的选择15 1.2.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19 1.3供配电系统(UPS系统)20 1. 3.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20

1.3.2供配电系统构成22

1.3.3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22 1.3.4供配电设计23 1.3.5电池24 1.4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24 1.4.1设计依据24 1.4.2设计目标25 1.4.3设计范围25 1.4.4新风系统25 1.4.5排烟系统26 1.4.6风幕机系统26 1.5精密空调系统26 1.5.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26 1.6防雷接地系统28 1.6.1需求分析28 1.6.2系统设计28 1.7综合布线系统30 1.7.1系统需求分析30 1.7.2机房布线方案31 1.7.3子系统主要技术说明31 1.8门禁系统31 1.8.1需求分析31 1.8.2系统设计32

1.9机房视频监控33 1.9.1项目概述33 1.9.2设计原则33 1.9.3总体目标34 1.9.4设计依据35 1.9.5机房视频监控规划36 1.10环境集中监控系统38 1.10.1概述38 1.10.2设备监控分析38 1.10.3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平台一套40 1.10.4设计依据40 1.10.5设计原则41 1.10.6系统选型41 1.10.7系统组成42 1.11机柜系统43 1.11.1设备机柜技术要求分析43 1.12消防系统44 1.1 2.1七氟丙烷火火系统45

数据中心布线的经验总结

数据中心布线的经验总结 数据中心布线的三大关注点 数据中心(DC)的建设者更多地会把目光放在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上,即使是对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来说,供配电、制冷也会成为他们关注的主角,综合布线往往成为配角,甚至沦为“群众演员”,其结果是数据中心的“整场戏”都缺少了生命力。 大背景下的高投资回报 市场咨询公司Canalys 数据表明,2011年第三季度,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规模达到了262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了2.7%。市场分析公司 Gartner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数据中心硬件支出达到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7%,2012年预计将达1064亿美元。 这两个数据表明,数据中心市场增长强劲(虽然也有一些数据表明,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增长放缓,但在“金砖国家”这一市场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进入活跃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会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数据中心工作组于2010年~2011年就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情况做过两次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数据中心机房面积呈现出明显增长势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投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从针对用户对未来五年数据中心建设投资分析的调查结果分析可见,数据中心在未来几年的建设投资中普遍呈增长态势,基本年增长率约为5%~10%。 面对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领域,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已成为当前最活跃的热点。高速以太网、节能、云计算、虚拟化已经成为IT业界谈论的主角。尤其是云计算被赋予了“第三次IT产业浪潮”,更注定了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云计算的基础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建设必然会带动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关键IT设备的发展,这些关键IT设备安全运行所需要的物理支持(如供配电、制冷、机柜、消防、布线、监控等系统)成为了数据中心关键物理基础设施。其中供配电和制冷最受建设者关注,一方面,供配电系统为数据中心内所有设备提供电力支持,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与实施是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空调系统因直接和数据中心散热、气流组织相关,从而关系到节

机房(含布线)设计方案、实施方案

目录 第1章投标产品技术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详细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智能出入库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系统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系统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中心机房设备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2) 1.3.1显示子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网络设计方案(王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综合管线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19) 1.5产品技术性能(32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网络视频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智能出入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中心机房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综合管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实施方案(7分) (24) 1.6.1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智能出入库实施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3中心机房设备实施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4综合管线施工(王磊) (55)

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部署

数据中心服务器接入部署(1)-多网卡接入,网络部署方案 服务器多网卡接入简介 服务器NIC Teaming(多网卡接入) 服务器NIC Teaming,也称单机链路的负载均衡,一般指的是单台服务器利用多个网卡进行绑定而实现的负载均衡。 不同网卡芯片的产商除了网卡自身的驱动外,还会提供管理软件来使能多网卡的负载均衡。同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如Linux,本身自带了网卡负载均衡的驱动。 简单来讲,Teaming就是把同一台服务器上的多个物理网卡通过软件绑定成一个虚拟的网卡,也就是说,对于外部网络而言,这台服务器只有一个可见的网卡。对于任何应用程序,以及本服务器所在的网络,这台服务器只有一个网络链接或者说只有一个可以访问的 IP地址(备注:MAC地址不一定相同,原因详见后面的技术原理描述)。之所以要利用Teaming技术,除了利用多网卡同时工作来提高网络速度以外,还有可以通过Teaming实现不同网卡之间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和网卡冗余(Fault tolerance)。 单服务器多网卡采用NIC Teaming技术可以将2张或最多可达8张网卡捆绑在一起使用。 服务器Teaming-Linux

Round-robin: 所有链路处于负载均衡状态,轮询方式往每条链路发送报文,基于per packet方式发送。默认情况下使用eth0(第一张网卡)的mac为绑定接口的mac,所有绑定下的接口都用这个mac。这种模式既增加了带宽,同时支持容错能力;但是会导致网络报文传输出现乱序,需要交换机端创建AP来支持。 Active-backup: 只有一张网卡处于Active状态,负责发送和接收报文,其他都处于standby 状态,不发送和接收任何报文。所有网卡共享相同的MAC和IP。这种模式支持容错能力,没有实际增加带宽。 Load Balancing (XOR): 采用取报文字段进行hash计算的方式来增加带宽,同时保证到达特定对端的会话流量总是从同一个接口上发出,保证该会话的报文顺序不乱,需要交换机端创建AP来支持。 Fault-tolerance (broadcast): 该模式下完全相同的报文会往所有接口都拷贝一份发出去。比如:ping一个报文到服务器,服务器会同时发两个接口都发完全相同ICMP回应报文。 该模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链路聚合,只是简单的将报文广播的所有的接口,目的是将报文广播到不同广播域来保证高可靠性。该模式的应用需求比较特殊,不同网卡连接的不同交换机间没有连接,且属于不同网段,而此时又需要单条流能同时到达两个不同的网段,就需要通过该模式来配置服务器。 LACP: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XXXXXX公司数据机房建设方案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设计原则及需求分析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 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方案项目包括装修工程、配电工程、空调工程、设备监控工程、闭路电视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等七大部分。本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1.1.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机房是XXXXX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

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XXXXX公司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公司,所以其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工程的可分期性: 在该IDC项目设计中,数据中心机房的工程和设备都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 经济性/投资保护: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方案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方案 1、设计原则 (一)高可靠性原则 所有的主干和水平均采用双路走线,备有冗余,并增加了铜缆做备份,可以实现在任何基础设施有计划的停机时维持正常运作的高容错性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都连接在一起,互相依存,任何一条通道或端口的故障均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运行不正常甚至中断,因此数据中心布线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除了采用的设备冗余、物理备份以外,布线系统本身也最好采用质量优、可靠性高的产品。 (二)高密度原则 为了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利用率,所有的布线产品必须遵循占用空间小,布线密度大的原则。建议使用高密度的配线架和MPO/MTP光纤预连接技术,大大节省了机柜、管道的空间,也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布线密度和安装维护的效率。 (三)高安全性原则 由于数据中心布线密集,设备摆放集中,为了机房内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建议采用LSZH的线缆。 2系统设计需求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系统由LAN网布线系统和SAN网布线系统两部分组成,在该机房系统工程中,对机房工程内的各种布线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考虑了布线桥架路由与机房内其他各种管路/桥架,以确保机房各系统实施的合理有序。 网络综合布线采用主配线区(MDA)--水平配线区(HDA)--设备配线区(EDA)的标准,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双路由结构,在机房内每列内终端机柜前端设置网络列头柜。 本系统通过对XX数据中心设备平面布局、网络拓扑结构、主干路由、招标图纸的参考等分析,同时结合该数据中心的管理服务和性能要求,确定了具体适用的产品和完善的系统设计。

3数据中心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可以是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个部分,主要用于设置计算机房及其支持空间。数据中心机房内放置核心的数据处理设备,是企业的核心。数据中心机房的建立是为了全面、集中、主动并有效地管理和优化IT 基础架构,实现信息系统高水平的可管理性、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和服务的及时提供。建设一个完整的、符合要求的高标准新一代数据中心。 1)一个需要满足安装进行本地数据计算、数据存储和安全的联网设备的地方; 2)为所有设备运转提供所需的电力; 3)在设备技术参数要求下,为设备运转提供一个温度受控环境; 4)为所有数据中心内部和外部的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 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机房应包括UPS系统、空调及送风系统、安防系统、自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及灭火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温湿度检测系统、监控及管理系统、架空地板以及基础设施的综合布线系统等。 数据中心机房从功能上可以分为计算机房和其它支持空间。计算机房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支持空间是计算机房外部专用于支持数据中心运行的设施和工作空间。包括进线间、电信间、行政管理区、辅助区和支持区等(见图1)。

中心机房布线方案

XXXX大学网络中心整体机房工程项目技术要求 机房工程项目概述 XXXX大学网络中心机房作为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其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校园网络能否稳定可靠地运行,能否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建成后的机房要求提供可靠的、高品质的机房环境,一方面要保障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安全、可靠、正常地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一个符合国际、国家各项有关标准及规范的优秀的技术场地。另一方面要满足各种电子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将网络中心机房建成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一、机房工程项目建设原则 网络中心机房的建设必须既满足当前各项应用需求,又满足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建成后的机房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在进行设计、建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1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1.2安全可靠性: 保证校园网上各项业务的应用,对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采用相应技术提高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能力,以提高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1.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1.4标准化: 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1.5可管理性: 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网络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二、采用标准规范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要求》GB6650-86 ●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2 ●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J 232-83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T16-92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原则》GB7405-87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ECS72:97

数据中心建设架构设计

数据中心架构建设计方案建议书 1、数据中心网络功能区分区说明 1.1 功能区说明 图1: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 数据中心网络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等网络安全设备分隔为个功能区:互联网区、应用服务器区、核心数据区、存储数据区、管理区和测试区。可通过在防火墙上设置策略来灵活控制各功能区之间的访问。各功能区拓扑结构应保持基本一致,并可根据需要新增功能区。 在安全级别的设定上,互联网区最低,应用区次之,测试区等,核心数据区和存储数据区最高。 数据中心网络采用冗余设计,实现网络设备、线路的冗余备份以保证较高的可靠性。 1.2 互联网区网络 外联区位于第一道防火墙之外,是数据中心网络的Internet接口,提供与Internet 高速、可靠的连接,保证客户通过Internet访问支付中心。 根据中国南电信、北联通的网络分割现状,数据中心同时申请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1条Internet线路。实现自动为来访用户选择最优的网络线路,保证优质的网络访问服务。当1条线路出现故障时,所有访问自动切换到另1条线路,即实现线路的冗余备份。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来一定会有中国移动接入的需求,互联区网络为未来增加中国移动(铁通)链路接入提供了硬件准备,无需增加硬件便可以接入更多互联网接入链路。 外联区网络设备主要有:2台高性能链路负载均衡设备F5 LC1600,此交换机不断能够支持链路负载,通过DNS智能选择最佳线路给接入用户,同时确保其中一条链路发生故障后,另外一条链路能够迅速接管。互联网区使用交换机可以利用现有二层交换机,也可以通过VLAN方式从核心交换机上借用端口。 交换机具有端口镜像功能,并且每台交换机至少保留4个未使用端口,以便未来网络入侵检测器、网络流量分析仪等设备等接入。 建议未来在此处部署应用防火墙产品,以防止黑客在应用层上对应用系统的攻击。 1.3 应用服务器区网络 应用服务器区位于防火墙内,主要用于放置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所有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可以通过F5 BigIP1600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 外网防火墙均应采用千兆高性能防火墙。防火墙采用模块式设计,具有端口扩展能力,以满足未来扩展功能区的需要。 在此区部署服务器负载均衡交换机,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也可以采用F5虚拟化版本,即无需硬件,只需要使用软件就可以象一台虚拟服务器一样,运行在vmware ESXi上。 1.4 数据库区

大型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方案资料

目录 1. 项目环境概述 (2) 1.1 XX数据中心位置 (2) 1.2数据中心机房环境 (2) 2. 工程范围 (4) 3. 项目需求分析 (5) 3.1机房综合布线设计目标 (5) 3.2设计及施工标准 (5) 3.3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6) 4. XX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描述 (11) 4.1布线系统总体介绍 (11) 4.2数据中心业务网综合布线系统 (11) 4.2.1 配线区域 (12) 4.2.2 连接线缆 (14)

1.项目环境概述 1.1 XX数据中心位置 XX数据中心位于XXXX生产基地园区内共有5#、6#、7#三栋机房楼,先期启用5#和7#二栋机房楼。单栋机房楼总建筑面积约22300m2,地上共四层,其中一层为动力层,二至四层为机房层,每层约5575m2,机房层每层6个机房模块。XX 生产基地除了数据中心3座建筑之外,还有电话银行中心,XX研发中心,运营部南方业务中心,办公培训综合办公楼等,XX生产基地园区整体规划图如图1.2.1所示: 图1.2.1 XX生产基地园区整体规划示意图 1.2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 数据中心的机房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模块按不同用电密度划分,根据机房使用功能,设置不同的用电密度;机电系统采用标准化、冗余配置,便于末端灵活配置;各系统主干到位、末端预留,便于后期IT设备的

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 数据中心大楼的二层和三四层机房物理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机房二层布局图 机房三层和四层布局图

2.工程范围 本项目中机房布线综合工程实施范围只是XX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整体工程的一部分,具体范围如下: 完成甲方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深化设计(含综合布线详细实施方案、施工图),深化设计范围包含5#和7#二栋机房楼楼内综合布线子系统、三栋机房楼楼间综合布线子系统、园区1#-4#四栋办公大楼至机房楼楼间综合布线子系统、综合布线桥架子系统等; 5#、7#两栋机房楼36个机房模块内部列内综合布线,即EDA-HDA; 5#、7#两栋机房楼36个机房模块每列列中(列头)柜至楼层汇聚配线区的互联布线,即HDA-IDA(ZDA);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方案 1. 概述 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数据的存储量已经不仅仅是用 KB、 MB 、GB 甚至 TB 来计算 , 在不远的将来 , 人们所谈论的将是 PB(1petabyte=1,000terabytes甚至 EB(1exabyte=1,000petabytes。在企业的 IT 基础架构中,数据中心是数据及业务应用的总控中心。数据中心汇聚了最昂贵的服务器和存储及网络设备, 担负着数据存储、访问的艰巨任务。数据中心的建设要面向企业业务的发展, 并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业务支撑。这种支撑涵盖了客户、企业业务、企业数据和决策支持等层面。 随着数据中心高密度刀片式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数量的增多, 数据中心面临着网络性能、散热、空间、能耗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根据全球最大的独立技术研究公司Gartner Research 发布的研究资料显示,由于缺乏灵活、高性能的综合布线规划, 在2002年之前建立的数据中心中, 半数需要在 2008年前升级或者淘汰。 因此, 建设一个完整的、符合现在及将来要求的高标准的新一代的数据中心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高可靠性——基于标准的开放系统, 预先经过测试 , 确保系统 7*24小时稳定可靠。 高性能——满足目前的网络传输需求, 支持至少 1G 或 10G 甚至更高速率传输 高密度——节省空间,方便设备散热设备散热。 可维护性——美观大方 , 适应频繁的需求变化,方便 MAC 维护。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增长,支持未来扩容需求。 本次设计将从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的原则出发, 以满足目前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基础, 充分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具有长远效益的全面解决方案。 2. 设计标准 TIA-942数据中心机房通信设施标准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构成 目前通用的数据中心建设可以参照的综合布线标准主要有:国标GB50174-2008、国际标准ISO/IEC 24764-2010、欧洲标准EN 50173.5/1-2007和美国标准TIA 942-2005。 上述列出的国外标准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构成部分的命名和拓扑结构,在内容上略有差异,但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其中欧洲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名词术语完全一致。由于国标GB50174中并未对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构成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从工程设计应用出发,国内标准推荐使用国际标准的内容。 除了以上列出的标准以外,各相关的综合布线标准在数据中心设计过程中也应严格执行,如GB50311,GB50312,TIA568C,ISO/IEC11801等的技术要求。 1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构成命名 表3.1.1列出了各标准中针对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构成所定义的名词术语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表内容来理解拓扑结构图。 表3.1.1 布线系统构成名称对应关系

2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构成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包括机房布线和支持空间布线,以下引用各标准定义的布线拓扑图。 (1) GB50174标准中机房布线构成见图3.1.1-1。

图3.1.1-1 数据中心列头柜安装位置示意 在GB50174中对建筑物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架构表示过于简单,只规定了在机房内设置一个主配线架通过缆线连至水平配线架(HD)、集合点(CP)和信息插座(TO)。上图的内容也只表示了列头柜可以为CP或HD。BD和HD配线架可以采用交叉的连接方式,以便于配线设备的管理。在术语中与国外的标准也不不统一。经过修订后的GB50174的内容会往国际标准的内容靠拢。 (2) ISO/IEC标准中机房布线构成见图3.1.1-2和图3.1.1-3。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方案 1. 概述 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数据的存储量已经不仅仅是用 KB、 MB 、GB 甚至 TB 来计算 , 在不远的将来 , 人们所谈论的将是 PB(1petabyte=1,000terabytes甚至 EB(1exabyte=1,000petabytes。在企业的 IT 基础架构中,数据中心是数据及业务应用的总控中心。数据中心汇聚了最昂贵的服务器和存储及网络设备, 担负着数据存储、访问的艰巨任务。数据中心的建设要面向企业业务的发展, 并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业务支撑。这种支撑涵盖了客户、企业业务、企业数据和决策支持等层面。 随着数据中心高密度刀片式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数量的增多, 数据中心面临着网络性能、散热、空间、能耗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根据全球最大的独立技术研究公司Gartner Research 发布的研究资料显示,由于缺乏灵活、高性能的综合布线规划, 在2002年之前建立的数据中心中, 半数需要在 2008年前升级或者淘汰。 因此, 建设一个完整的、符合现在及将来要求的高标准的新一代的数据中心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 高可靠性——基于标准的开放系统, 预先经过测试 , 确保系统 7*24小时稳定可靠。 ? 高性能——满足目前的网络传输需求, 支持至少 1G 或 10G 甚至更高速率传输 ? 高密度——节省空间,方便设备散热设备散热。 ? 可维护性——美观大方 , 适应频繁的需求变化,方便 MAC 维护。 ?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增长,支持未来扩容需求。 本次设计将从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的原则出发, 以满足目前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基础, 充分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具有长远效益的全面解决方案。 2. 设计标准 TIA-942数据中心机房通信设施标准

数据中心不同服务器部署差异

数据中心不同服务器部署差异 数据中心在逻辑上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指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包括支撑系统和计算机设备等;软件是指数据中心所安装的程序和提供的信息服务。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在其建筑之中,包括支撑系统、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服务这三个逻辑部分。支撑系统主要是电力设备、环境调节设备和监控设备,这些系统是保证上层计算机设备正常、安全运转的必要条件。数据中心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运行着上层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质量依赖于底层支撑系统和计算机设备的服务器能力。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整体统筹兼顾,才能保证数据中心的良好稳定运行。 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同时与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相连,是数据中心的核心组件。当前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按形态可分为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这三类。从网络设计上看,塔式服务器与机架式服务器的部署模式相似,且受数据中心机房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已成为数据中心主要的服务器形态,以下针对后两种形态的服务器做分析探讨。 服务器形态差异 塔式服务器 塔式服务器的外形与个人PC主机相似。与普通PC相比,塔式服务器的主板可扩展性强,接口和插槽比普通PC多,机箱尺寸比普通PC大。塔式服务器成本低,可满足入门级服务器的需求。但塔式服务器占用的机架空间大,不便于挪动,因此在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已很少部署这种形态的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配合机柜使用的服务器,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统一的机架式结构,服务器可以方便的与同一机柜或位于列头柜内的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简化了机房的布线和管理。 机架式服务器的尺寸有统一的标准: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机架式服务器的高度在1U到7U之间。 相比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的优点是占用机柜空间小,单位空间可放置更多服务器,便于机房内统一管理,且服务器移动方便。机架式服务器对机房的制冷要求较高,对于风冷方式的数据中心,在安装服务器时,要求冷空气从服务器机柜前的镂空地板送入机柜,服务器从前面板将冷空气吸入,冷气流经服务器内部转换成热空气后,从服务器后面板流出。热空气沿循环通道重新进入制冷装置。 图2. 机架式服务器 由于服务器内部空间限制,扩充性受限制,例如1U的服务器通常只有1到2个PCI扩充槽。因此这种服务器多用于服务器数量较多,且机房有比较适宜的制冷装置的大型数据中心。 刀片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具有集成化、高密化的特点,其主体结构是一个大型的具有标准机箱尺寸的机箱(又称为“刀箱”),刀箱内部可插上多块“服务器刀片”单元,其中每一块服务器刀片就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刀片可以通过本地硬盘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多个服务器刀片也可通过集群软件组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服务器刀片通过高速网络环境互联,服务于相同的用户群。除服务器刀片外,刀箱内还可根据需要安装具有不同功能的“刀片模块”,如:网络刀片、存储刀片、管理刀片等。其中网络刀片(又称为刀片交换机)的功能相当于以太网交换机,刀片交换机通常以1GE或10GE端口与刀片服务器连接,并提供10GE端口与上行交换机连接;存储刀片可以被视为一个硬盘模块,通过背板总线或者硬盘接口线向服务器刀片提供存储功能;管理刀片通过服务器刀片上集成的监控管理芯片进行刀片服务器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ToR争议—数据中心架构与布线

ToR争议—数据中心架构与布线高密度、虚拟化、云计算等数据中心技术趋势的演进,以及10 GBASE-T相关产品的应用,都深刻地影响了机房基础设施的变革,以ToR为代表的新架构设计的出现,更是对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提出了新的课题。 从综合布线系统的角度看,适应ToR等方式的点对点布线,与综合布线国际标准提倡的集中式布线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孰优孰劣也引发了新的争议。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数据中心实际需求及发展趋势?值得从业者关注和思考,更是用户关心的实际问题。 ToR潮流来袭,冲击布线厂商 在“开放式云网络框架”产品中,特别提到了对ToR架构的支持——“新产品提供更高水平的端口密度、性能以及灵活性……便于数据中心灵活选择核心与柜顶(ToR)层的构建方式……”实际上,在思科(Cisc o)、博科(Brocade)和H3C等网络设备厂商的新产品中,你都能看到ToR架构的影子。由于ToR极大地缩减了布线的使用量,这种架构若逐渐成为主流,将给布线厂商带来较大损失 什么是ToR、EoR、MoR?

ToR的英文全称为Top of Rank,意指柜顶,与列末EoR(End of Row)及列中MoR(Middle of Row)一样,都是数据中心的一种架 构设计方式。 传统的机房架构主要以EoR和MoR方式(两者差别主要在于网络机柜的位置不同)为主,采取类似的集中式布线。 其中,EoR方式是指服务器机柜中所有的服务器端口,都通过跳线连接到机柜上的配线架,再由配线架上的铜缆延伸到网络机柜(位 于一组机柜尾部)中的接入交换机上。 MoR方式与EoR方式类似,只是将网络机柜部署在服务器机柜 的中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从服务器机柜到网络机柜的线缆距离。 ToR方式的出现,为机房架构设计带来了新的变化:该方式将接入交换机放置在每个服务器机柜或单元的顶部,机柜内服务器直接通过短跳线连接到顶部的交换机上,再经由光纤从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端口连至核心交换机。 粗看上去,ToR与EoR/MoR两类方式,只是在接入交换机的位置上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改变了整个机房的网络结构。仅从设备使用上来说,一方面增加了交换机使用数量,另一方面,综合布线系统由从前的集中式布线变为了点对点布线方式,大大缩减了布线使用量。

数据中心大型机房布线标准与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方案 1.概述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存储量已经不仅仅是用 KB、MB、GB甚至TB来计算,在不远的将来,人们所谈论的将是PB(1petabyte=1,000terabytes)甚至EB(1exabyte=1,000petabytes)。在企业的IT基础架构中,数据中心是数据及业务应用的总控中心。数据中心汇聚了最昂贵的服务器和存储及网络设备,担负着数据存储、访问的艰巨任务。数据中心的建设要面向企业业务的发展,并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业务支撑。这种支撑涵盖了客户、企业业务、企业数据和决策支持等层面。 随着数据中心高密度刀片式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数量的增多,数据中心面临着网络性能、散热、空间、能耗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根据全球最大的独立技术研究公司Gartner Research 发布的研究资料显示,由于缺乏灵活、高性能的综合布线规划,在2002年之前建立的数据中心中,半数需要在2008年前升级或者淘汰。 因此,建设一个完整的、符合现在及将来要求的高标准的新一代的数据中心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高可靠性——基于标准的开放系统,预先经过测试,确保系统7*24小时稳定可靠。 ?高性能——满足目前的网络传输需求,支持至少1G或10G甚至更高速率传输 ?高密度——节省空间,方便设备散热设备散热。 ?可维护性——美观大方,适应频繁的需求变化,方便MAC维护。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增长,支持未来扩容需求。 本次设计将从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的原则出发,以满足目前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具有长远效益的全面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