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导读:《气功》杂志曾经发表张有光先生《练成胎息谈体验》一文,我阅读之后,觉得自己练内丹功出现的胎息,体验有些不一样。故将自己的练法和实践,整理成文,供给同道们探讨和验证。

我练内丹功已40余年,从未间断,都是在业余时间练的。初练时,每天夜间练功,不超过20分钟。随着练功的进展,增加到每天1~2小时。通运周天之后,不由自主地出现胎息。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发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这说明只要得到真口诀,练成真胎息,并不太难。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

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

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我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

虚无身中。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使元神在此成立真胎息的根基。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 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 通过腹式呼吸, 培植丹田内气, 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 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大约 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 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 待气足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 的一下子又过去了。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 往复不止。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 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畅极了。最后, 呼吸变得细微欲止, 若有若无, 进入了胎息状态。小周天一通, 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关键的过程及现象, 假若没有这个胎息过程,就是没有真正通小周天。有些人把时间与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通周天,而不是苦练内气,与气功本意背道而驰,势必造成空运周天的恶果。练功者当慎之!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浑元门”一代宗师萧天义老先生传下来的正宗内丹功的筑基法门,承钟吕一脉,属大道功法,易学易练。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产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日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日,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至此,可得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效。 功法在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功法要领在功法锻炼中,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中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习练丹道小周天功,有一个采“小药”的过程。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产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打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就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态。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在气通小周天的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种情况,古气功术语称作是“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

伍柳派内丹功的基础功法

伍柳派内丹功的基础功法 内丹功萌芽于东汉时魏伯阳的《参同契》到北宋时的张伯端著《悟真篇》才给内丹功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以后的许多炼功家以《参同契》和《悟真篇》为指导,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内丹功。 张伯端以后,内丹功出现许多流派,如东派、西派、三丰派和全真派等。这些流派各有所长,我个人以为明末清初的伍柳派(属全真派)是最成熟的一个流派。伍冲虚和柳华阳以自己几十年的炼功经验为基础,并总结了以东汉到明代末的内丹功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最系统的伍柳派内丹功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我以为研究内丹功应着重研究伍柳派的内丹功。内丹功的功法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与炼神还虚三个阶段组成,伍柳派内丹功子当然也不例外。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伍柳派内丹功炼精化气阶段的功夫。许多讨论基础功的文章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通大小周天上面,而将人手功夫轻轻一笔带过。根据《伍柳仙宗》的论述和我个人的炼功经验,我觉得炼精化气阶段最难,最容易走入歧途。伍冲虚认为这种入手功夫“绝于世法所谈者不同,所以世无金丹之道,生不能长者,皆为无此,是清真之中又有辨其至清至真、易修易成之仙机也”。 不同于世法之处在于内丹功是炼先天的元精、元气和元神,

而世法是炼后天的精、气和神。正如柳华阳所强调的“言万卷会,下手在先天”。在修炼入手功夫时,稍微不注意就会滑入后天成为世法,虽然也能健身治病,但已经不是真正的内丹功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炼精化气阶段的人手功夫。 炼精化气是内丹功的基础功夫,只有完成了这一步功夫,才能够进一步修炼后面的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功夫。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将炼精化气阶段分为五个步骤,即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和炼药五步。 第一步炼己 内丹功炼先天的精、气、神。内丹功认为神分为识神和元神两类。识神指人的思虑和喜、怒,哀、乐等意识,而元神是一种不杂一丝思虑和喜,怒、哀、乐的纯意识。在炼功的过程中必须排除识神的干扰,让元神发挥作用。为了炼功时能有效地排除识神的干扰,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炼己,只有炼己成功的人才能在炼功时有效地排除识神的干扰,修炼内丹功才能成功。炼己就是怒力提自己的道德水平,将名利思想降低到最小程度。修炼内丹功的人,首先必须炼己,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修炼过程,所以内功是较难练的。 第二步调药 炼精化气的人手功夫是调药.调药的方法是端坐于静室,当人已安静下来后,两眼微闭,内视丹田(即意守丹田),口鼻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 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张延生 何谓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径庭,“通“的功法层出不穷。然大道至简,兹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 热量。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情况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当液体续续受到压缩的时候,它就继 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千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下去。与 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这时候你再把这些“蒸气”,吸收起来。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殊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甘露”降下以后,再往下走,再继续 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栗米”:丹。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外膨胀。周围是腹肌,硬肌等肌肉群。这些肌肉有反弹力。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及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形成了这么个合力点。压力如果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体内突然出现一个包。形成了这个”包“以后,这个“包”内的压力就很大了。这个“包“内的压力大了,它还要往外膨胀。根据一般气体的特性,它是要冲破薄弱环节的。这团气就会首先冲破阻力小的地方进入到经络通道中间,这就如高压锅有个保险阀。当主阀被堵住了以后,锅内压力再助续增得很大的时候,为了防止锅

返还功沈岳武

返还功沈岳武 返还功 沈岳武 返还功是古代道家功法,具有强身延年的功效,由湖南浏阳县中知院沈岳武老中医继承下来。练功只需一席平坦场地,以空气新鲜、洁静之处为宜。靠山水花木之处更好。早晚面向规定方向。排除杂念,须无为中求有为,立正,两目直观。以意回光返照,以目内视,意守祖窍(脐内三寸,亦称天根,俗称三叉路口、地产),独自练功。 返还功分动功与静功,动静功法均以意守和调整呼吸为关键。 (一)动功 动功分八个动作(每个动作反复四次)。 (1)一气三清: 诗曰: 一气三清透顶门,任其百脉自调匀。 周身辗转舒经络,气在先天法自通。 保持立正姿势;两足与肩平开,足趾作抓地状。两手自然垂直,气沉丹田,意守祖窍。中正安舒,两手向前如托东西一样,掌心向天,缓缓伸直向头顶,让气从足趾伸到顶尖(头顶)后,再缓缓以意降下,手缓缓向下归还原状。 (2)横担日月:

诗曰: 横担日月向前推,吐纳绵绵着急催。 齿落发颁空叹息,快把长生法奋追。 保持立正姿势:两足与肩平开,气沉丹田,两手向前伸平,掌心向上,两手平开如一字,掌心向左右,气随动作均匀吸入,气吸足时,再两手回归,向前伸平(掌心向下)。再作辘轳式(立圈式)将手收缩平耳,又如推球一样运出,缓缓归还原式,气随动作徐徐呼出。 (3)霸王举鼎: 诗曰: 霸王举鼎练缠功,内练功夫无止境。 柔中刚化引虚门,彼此之中动中静。 保持立正姿势: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徐徐下降,吸气,腹向后(命门)收回,动作做完,吸气止。左脚向左踏开一步两手向左抱圈状,目视两手圈中,气徐徐胸放腹,左右反复四次。 (4)FL常转: 诗曰: FL常转象圆周,守法殷勤靠自修。 洗髓九年除色相,左右盘旋万事休。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我练了几年气功, 一直没有打通a小周天后来阅读了张延生先生“胎息小周天贯通法”与武立波先生“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的文章后, 颇有启发, 并按他们所说的方法练习, 竟在不长的时间内打通了梦寐以求的小周天。今将体验简介于下,以飨读者。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 通过腹式呼吸, 培植丹田内气, 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 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大约1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大约1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 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 待气足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过去了。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 往复不止。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 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

胎息诀

胎息诀 修炼原则和目标:清静自然,恬淡虚无,神气相抱,结为玄胎。人之始胎,不饮不啄,故无出入息,即元气复,元气复,即长生之道机也。所以然者,谓元气在丹田中,诸脏不隔,周流和布,无所不通,以其外不入,内不出,全元气守真一,是谓内真之胎息也。凡胎息服气,气成即清气凝为胎,浊气而出,胎成即万疾自遣,渐通仙灵。世人以阴阳气相感,结于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体具而生人。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 胎息之根,呼吸之祖。胎者,藏神之府;息者,化胎之源。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息妙凝之时,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体相虚空,泯然入定。本体共存,神与气合,紧紧不离。是名外炼,而不失去胎息。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离形去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元气。神行则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凡胎息用功后,关节开通,毛发疏畅,即但鼻中微微引气,从四肢百毛孔中出,往而不返也,后气续到,但引之而不吐也。切切于徐徐。虽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于喉中,微微而散。如此纳气,亦不流散矣。真玄真牝,自呼自吸。引以为戒春治鱼,如百虫蛰。浩气融融,灵风习习,不浊不清,非口非鼻。无去无来,无出无入,返本还原,是真胎息。 天门常开,地户须闭。息息绵绵,勿令暂忘私。吸至于根,呼至于蒂。子谓之神,母谓之气。如鸡抱卵,似鱼在水。结就圣胎,自然蝉蜕。胎息妙凝之时,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体相虚空,泯然入定。本体共存,神与气合,紧紧不离。是名外炼,而不失去胎息。 胎息状态是不能主观追求的,越是主观追求,就越是达一到,反会离开更远。在修习丹功过程中,经过调身、调息、调心所谓“三调”阶段,心神静定下来,接着便看重在调整呼吸、澄清杂念方面下功夫。当呼吸达到静细之后,可以不去管它,但系心于丹田的止念要求,胎息的关键,从根本上说还在“止念”这种努力上。当心底十分澄清之时,会忽然感到知觉渐渐泯灭,自我意识下沉到一种坐忘红尘世界的地步。这时,并不觉得自己身体的存在,而暂时生活在虚幻的环境中。尽管出现此种感觉,也许时间非常短暂,但已觉得不需要再呼吸了。尽管气息出入已相当轻微,此时却忽然中断了。明知没有呼吸的自我运动,却不感到气闷、气短,相反却飘飘然,十分舒适。 元气即是道气,即是生命的源头和动力,人如果能服元气,就可以长生。何为元气?元气相当于现代物理学中的统一场,以两种形态存在,即弥散态和聚集态。弥散态是元气散而未聚,未成形质,无形无相,能量密度低的本然状态;聚集态则是元气聚而成形,有形有象,能量密度高的能量激发态或能力聚集区。”从这个理论上看,道教神仙“聚则成象,散则为气”的说法是成立的。而胎息家即是要通过一定的步骤、方式,吸纳元气进入自己的体内,修补身体的衰老,而达到长生的地步。故胎息

胎息养生法(已经成功)

胎息养生法(已经成功) 我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早产,先天不足。所以平时挺关注气功养生方面的知识。 其中,就有“胎息”一说。有人把它形容的很神奇,据说要气功修到一定的境界才会出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下载了《胎息养生法》一书。阅读完之后,发现“胎息”启动并没有那么神秘,甚至没有多少气功基础的人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后就可以成功启动。前几天,我就开始尝试着练习。都是在晚上上床之后练习,练到自然睡着。到了今天第四天。居然初步启动了胎息。很感兴奋。 现将练法列举如下: l.闭息起伏法:稍稍收气后闭气不出,用真空力将腹部提向胸腔,使腹部凹陷,然后再用真空力将腹腔隆起,如此起伏若干次,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元气必然激荡,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2.闭息隆腹法:收气闭气不出,腹部微微向上隆起,并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元气必然激荡,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3.闭息凹腹法:呼气呼尽后闭息,腹部自然下凹,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元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我的练法是从第一种练起,第一种练几遍,第二种练几遍,然后重点练第三种。(我通过比较这三种练法,发现我本人练第三种感觉反应要明显些,所以我就重点练第三种。有兴趣的人,可以每种都试下,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种,着重练习。) 练习时,注意不要刻意去追求胎息,水到自然成,可能每个人胎息启动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我就是在恍惚之间,突然启动的,事先没有什么预兆。我启动时的感觉是:闭气时,腹部自然向中间(肚脐)收缩,同时腹部向下凹陷,就好像肚子通过肚脐吸气一样;当一口气憋不住时,呼气,肚子又恢复原状。(当胎息启动后,你用上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练习时,都能够启动胎息,而且不同的方法启动胎息的感觉不一样。) 呵呵,是不是对胎息这么简单就可以启动感到不可思议拉?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我的QQ:1541794171 伊妹儿:zwj3323139@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7466397.html, 想要《胎息养生法》一书的,可以给我发伊妹儿,我给你传一份。如果练习了的,可以加我的QQ。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习练者QQ:195505646 ,可以加我的QQ。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内丹胎息体验

内丹胎息体验 《气功》杂志1991年7月号内发表张有光先生《练成胎息谈体验》一文,我阅读之后,觉得自己练内丹功出现的胎息,体验有些不一样。故将自己的练法和实践,整理成文,供给同道们探讨和验证。 我练内丹功已40余年,从未间断,都是在业余时间练的。初练时,每天夜间练功,不超过20 分钟。随着练功的进展,增加到每天1~2小时。通运周天之后,不由自主地出现胎息。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发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这说明只要得到真口诀,练成真胎息,并不太难。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我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虚无身中。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

周天洗髓功始于黄老学说,承于彭祖,归属全真内丹功

周天洗髓功,始于黄老学说,承于彭祖,归属于全真教内丹功,现载 于昕瑞堂养生会所 洗髓功最早源于黄老学说,“黄”指黄帝,中华民族始祖;“老”指老子,在当时学者们遂将黄老联称,共尊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从此黄老学说、黄老学派成为道家代名词。 黄老之术形成于东周战国时代。黄老学派思想发展主要分为两大主题: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以形而上本体的道作为依据,结合形而下的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战争连绵,外族入侵与天灾不断,中原地区十室九空,人口持续大减。其中青壮年大量战死,为恢复繁荣,提高人口数量,彭祖是道家养生先驱,是第一个发现男女性爱与人长寿养生密切相关的人物,并且经过探索和总结,概括出了一整套长寿房中秘法,即彭祖长寿四术中的房中术。 彭祖是中华气功之祖,房中术之祖,长寿始祖,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之所以把男女房室之术作为养生长寿一大秘法,在于他把男女阴阳之气和顺合一、协调谐济作为长寿的一个重要基础。彭祖之后的《阴阳房室论》作了这样的解释:男女阴阳,一如日与月,阴与晴。宇宙乃由阴阳构成,人也一样,由男女而成。阴阳相交而化育万物,万物得以滋生,这就是道的作用…… 彭祖强调“寿尽在精”。彭祖之后的历代养生家都认为,精液的本性是血。所以关键在于防止滥泄,以永葆泱泱之泉,蓄于体内,则必然生机勃发,光彩照人。 秦汉时期.医学的进步,直接带动了导引术的发展。这一由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流传下来,秦时期彭祖传承推广开来的这一长寿养生功法,经过东方朔整理而形成了道外别传的洗髓伐毛的功夫,洗髓伐毛,清洗骨髓,削除毛发。指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有脱胎换骨的意思。在古代称为迟老还机术,可以祛病延年,永葆青春。 道教的发展历经兴衰,全真教是道教最重要的宗派,从古至今全真教始终代表着全球道教主流,被天下奉为“太上玄门正宗”。全真教全面而深刻的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科仪、戒律、符箓、丹药等道家文化瑰宝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定了根基。道家内丹功举世闻名,至王重阳先祖时期洗髓功被录入全真教内丹体系,内丹修炼学是道教专题学科,也是主要修炼功法。洗髓功是全真道士求道修智慧的必练功法之一。道教的内丹修炼是以身体某些部位和脏器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以元神为火,将元神与精气相合于任督二脉运转烹炼。王重阳先祖在承钟离权、吕洞宾两位帝君的基础上,汲取道、禅、医、武之精华融入洗髓功,将洗髓功更加完善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周天洗髓功,传承至今。 在道教重要书籍《道学与丹道》中,其中的内丹功法篇章大量篇幅写了炼精化气小周天,炼

胎息作用

胎息作用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青春永驻、健康长寿、生命资助,无不把胎息视为回归自然,达到长生久视的必经之途和再生之门。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了这把生命之匙而餐风饮露,吃尽千辛万苦,四处寻找甚至不惜生命代价,孜孜以求,所以圣人孔子感叹道:“朝闻道,昔死可矣”。然而,由于胎息潜藏于人身内,它的启动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程序,如果掌握不到这一技法,就像没有开启宝藏之门的钥匙,再多的宝藏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什么叫胎息? 胎息的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高深层次的内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影响,进入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自然进行,但却若存若亡。最高层次者,可达口鼻呼吸停止。 胎息有什么用?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育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中国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发现,胎息是长生之径,仙道之门,是人体消除疾病、返还青春,与宇宙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佳境。修道者,无不把胎息作为修炼的高层次目标。 生命来自胚胎,本自胎息而发,重新返回先天的胎息是生命自我再生。进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发生返老还童的转变。修炼胎息是从生命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胎息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人与体外能量的连接。 胎息被称为现代无形杀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的克星。胎息对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症、类风湿都有显效。 女性在胎息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是面部皮肤得到改善,变得细腻、红润,面容有光泽,这是任何美容手段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这是胎息使内分泌旺盛的结果。 男性老年人则会出现每日清晨无欲而刚的阳举;脸上皮肤变紧,红润年青,黑斑显退。只有达到胎息,才能开发人体潜能,自我创造生命能源,支撑肉体生命常存不坏。 进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

内丹功九层十法窍诀直指

第四节内丹功九层十法窍诀直指 一安全预防,养生康复法 食饮当有节,起居要知常。 形劳即消耗,作息自度量。 虚邪与贼风,应该及时防。 饮酒尽量少,最好烟莫尝。 醉后入房帏,纵欲精倍伤。 耗丧时容易,填补费时长。 治病于未病,杜渐把微防。 福兮祸所倚,恩里害潜藏。 虚极与静笃,真气从我行。 垂帘观妙窍,身体自康强。 补漏筑丹基,化作鲲鹏翔。 此身还乾健,岂仅寿元长! 注解: 1、《内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谓不大渴大饮,大饥大食,恣食厚味,及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老子说:“知常明,不知常,妄作凶。” 2、对于“生命在于运动”要有正确理解。就已衰、已老、已积劳成疾者及养生修真者而言,应该如广成子所说的“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劳形即是消耗。你已衰、已老、已积劳成病,体力已很有限,此时是继续顺行外耗,还是逆向返还再生?何去何从,请自度之。 3、指暴风雨及四时不正之气。 4、酒色财气,人称“四害”,而以酒为首,以其易乱性而导致妄为,故以饮极少为好。烟之危害咸知,不可明知故犯。 5、《内经》:“酒后入房帏,欲竭精倍伤。” 6、耗丧:外向顺行则易,填补点滴积累则难,故多入不敷出,致未老先衰。

7、《内经》说:“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战而铸锥,渴而掘井,不亦晚乎?”故中医以治未病为上工,而治未病首在防微杜渐。 8、福兮祸倚,此老子所谈,知之者颇多;“害生于恩”,此《外经》岐伯逻辑,如不知此,则难免不未老先衰也。 9、“致虚极,守静笃”是老子语。它是内功首要,必如是才能使真气听从我的支配以内守。 10、老子曰:“有欲观窍,无欲观妙”。能观窍妙,则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11、练内功欲深造到炼丹,则必须填补已破漏之体以筑基,即性命已得双修的“结丹”。所结之“丹”又名“阴精”而不同凡精,已可作长寿种子,还不是“灵根”,故必“炼精化气”以“还丹”。当阴精与命气会合后,庄子喻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而精化为气即“鲲”化为“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故曰翔,盖去以填离也。 12、取坎填离之后,此身将逐渐返还于受胎成形时的乾健之体。 二垂帘守窍,一正三辅法(初层) 一正:在床上正规坐功诀 盘脚叩手垂帘,空身空心守窍。 回光返照两眼间,痒动响开真妙。 出现木紧偏重,勿忘勿助为要。 搓手擦脸缓收功,辩证论治勿躁。 三辅:站坐卧三式辅助功诀 三辅说的三辅,是即站坐与卧。 三者仅是形不同,功法与正无异。 只为提高利用,以便造福万民。 须臾不离大可为,集体练功更妙。 注解: 1、盘脚:男左脚在外,女右脚在外,两脚交叉,自然盘坐。 叩手:男左女右,以大指尖置于无名指的内关节处(十二时辰这里属子),再将四指附合中空,成为筒状;然后将另手大指插入筒内余四指附合,共成为一枚“太极手印”,投在怀中。盘坐叩手安置,总以舒适为宜。 垂帘:盘坐叩手、心平气和后,自然地放下眼帘,作到不紧闭、不留缝,不外视。垂帘的目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摘录养气入门】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产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曰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曰,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至此,可得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效。 功法在每曰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功法要领在功法锻炼中,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曰渐稳定,下丹田中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习练丹道小周天功,有一个采“小药”的过程。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产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打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就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态。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在气通小周天的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种情况,古气功术语称作是“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的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打通小周天,对修炼内丹功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标志着本身功力取得了质变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无疾病。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而小周天一旦打通,水火既济,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病源消除了,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如笔者自幼因先天不足,患了肺炎、肠胃炎等多种疾病,体质

道家五种养生法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刘玉贤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在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盛行于世;唐末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南北朝时刘韶把道教养生之道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指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们主张的神仙服饵;最下乘的是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灭惑论》)。宋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依修炼的内容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类。宋元以后的道教大致分为炼养派(又称丹鼎派,在北方者称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两大派。本文总结前贤的创见并结合中医学理沦,将道教养生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浅述之。 一、养神之道 道教和道家虽然并不相同,但道教始终以道家尤其是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养生学的理论墓础、方术来源和实践规范。道家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主张“道法自然”。道教继承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发展并实践为出世的养神之道,以“清静无为,离境高坐”为其主要特征。 养神之道的上限极难确定.早在《老子》、《庄子》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专气致柔”的养神之道。《老子》中“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论述,原始道典《太平经》中详尽地论述了守一、潜心n}养的方法,认为养神乃一切养生的烤础和前提。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张欲长生不死须恬偷澹泊、涤除嗜欲,必须静寂无为,忘其形骸。魏晋时在上层社会中颇具影响的上清派,创建了较为系统的存思“丹田”之道。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把在《灭惑论》中将“清静无为”列为道教养生的最上乘等。但最为系统地论述道教养神之道的代表作,还要首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据《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颜回“坐忘观”而撰写的《坐忘论》一书。 《坐忘论》认为,养神之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阶论:(1)“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强调欲养生则须心诚德正。(2)“断缘”。此即要求“去物欲,简尘事”,与一切有为俗事相隔绝,除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3)“收心”。物欲之起,皆因我之知觉、感觉及思维意识的存在,欲长生则必“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老子》)。(4)“简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欲之余好,非

关窍调息启动胎息诀

关窍调息启动胎息诀(公开让大家验证)(2012-05-20 19:02:48)转载▼标签:内丹术武功宋体下丹田散盘分类:教学信息 任何气功门派、功夫拳种,下手功法都是属于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东西,学会下手,等于学会了50%。不要以为是入门东西而轻视之。 不论是中国功夫、韩国跆拳道、印度瑜珈,传统功夫都是十分重视打坐的内练作用,只有现代体育没有。所以,无论你是想健身,还是追求武功高强,如果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打坐方法,不妨试试此法。 学习此下手法后,不学后面内容也可以,只练此法就行。 练此功可出胎息,可快速补充内气、可健肾、无偏差。 一切气血不和之症,练此功可立即纠正,例如气血不和引起的失眠,可立即消失。 一切练硬功上火情况,练此功可立即纠正。 佛家养生功体系是佛道相融的功夫,主体是道家内丹功,下手法又名筑基功,功效是多方面的,无法一一描述。 下手法 练习者,请认真遵守,我们讲的每个细节,以保证功效。 1、姿势:散盘静坐,左脚在内,右脚在外。散盘更易入静,坐的时间能更长。 2、手势:左手在内,右手在外重叠,掌心向内,抱在脐下丹田, 丹田的位置在脐下一寸,"一寸"指本人的中指中间一骨节的长度, 2、调息:全身放松,用逆式呼吸法,吸气收腹,呼气挺腹,腹部的收放,以脐下丹田部位为中心,静心而坐,静心而调息即可。 吸气尽量缓慢,越慢越好,功深后可以一分钟只呼吸一次,呼气时是自然呼出,比吸气稍快一点,即所谓的“慢吸快呼”。 3、意念:吸气时意念有一个兵乓球大小的气团,自脐下丹田向后吸到命门处,呼气时回到脐下丹田部位,不要呼出体外,如此反复不断,绵绵息息。 4、收功:无须收功,结束调息,即可结束,然后伸直酸麻的双腿,伸展一腰腿即可,也可擦一擦脸,做一做干洗头,即可起身随便活动一下,舒导一气血即可。 5、练功时间:每天至少半小时,最好不少于一个小时。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虚无身中。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使元神在此成立真胎息的根基。 三、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玄妙呼吸中,一心不动,不许向身外游思,自然外感内应,觉元气流于一身内外了。功夫到此,已得到天人合一之机了。在此境界中,口中来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开目引天光入脑,凝视内外气;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中田;存守一会儿,再转左升右降进阳36周,左降右升退阴24周,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周天功, 真传 内家“浑元门”一代宗师萧天义老先生传下来的正宗内丹功的筑基灋门,承钟吕一脉,属大道功灋,易学易练。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産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日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日,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至此,可得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效。 功灋在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灋,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閤,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ф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功灋要领在功灋锻炼ф,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ф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

真气産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ф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ф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閤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ф。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ф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习练丹道小周天功,有一个采“小药”的过程。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産。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産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