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练习题方案

心理学练习题方案

心理学练习题方案
心理学练习题方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意识

3、无意识

4、实验法

5、测验法

二、填空

1. 和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2.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和。

3. 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发展性原则和。

4.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第一本心理学专著,但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独立。

5.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只是的简单模式。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测验法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四、单项选择题

1.詹姆士在1890年发表的一书中,提出了机能主义概念,该书是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A. 《实用主义》

B. 《心理学大纲》

C. 《心理学原理》

D. 《心理学引论》

2. 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

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的方法》

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3. 是使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高级心理过程。

A. 思维

B. 意识

C. 语言

D. 注意

五、双项选择题

1. 西方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可以归纳为:、、认知心理学方兴未艾、人本主义心理学向各个领域渗透、学派对立与学派交融并存等。

A. 重实证研究,轻理论建设

B. 重理论建设,轻实证研究

C. 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

D. 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

2.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可分为和两大方面。

A. 个性倾向性

B. 个性

C. 心理过程

D. 性格

3. 一书的发表,是精神分析学派建立的标志;而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A. 《癔病研究》

B. 《梦的解析》

C. 《精神分析引论》

D. 《自我和本我》

六、简答题

1. 意识有哪些作用?

2. 简述意识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变化。

3. 简述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优缺点。

七、论述题

1. 简要介绍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2. 学习心理学有哪些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兴奋

2、动作电位

3、反馈

4、神经—体液调节

5、条件反射

二、填空

1. 心理是的机能,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

2. 轴突的周围包有,具有绝缘作用,可防止神经冲动向周围扩散。

3. 脑电活动的波形可以分为4种,其中当大脑皮质处于清醒、安静、闭目状态时,记录到的是。而则是大脑兴奋的表现,它的节律越高,表示脑细胞兴奋性越强,皮质活动的兴奋性越强。

4. 于1863年在其出版的《大脑反射》一书中指出:一切有意识的及无意识的生活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5. 脑干由三部分组成:中脑、和。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 副交感神经通常在个体应付紧急情况时发挥作用,交感神经则在个体处于松驰状态时发挥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

2. 当神经细胞没有受到刺激时,膜外电位较高,带正电,膜内电位较低,带负电,这种电位差通常称为静息电位。()

3. 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四、单项选择题

1. 一系列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经训练巩固以后,只要第一个刺激出现,一连串反应就依次出现,巴甫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

A. 强化

B. 动力定型

C. 兴奋灶

D. 诱导

2. 在建立条件反射后,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类似刺激物也就不再引起条件反射,这是:

A.延缓抑制

B. 消退抑制

C.分化抑制

D. 超限抑制

3. 除嗅觉外,来自全身的各种感觉传导束都在()处更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因此,它也是皮层下感觉中枢。

A.丘脑

B. 间脑

C.下丘脑

D.中脑

五、双项选择题

1. 在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中,()是一种生物换能器,它可把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加以传导。传入通路有两条,即特异传入通路和非特异传入通路,其中非特异传入通路是指通过()的传入通路。

A.传入神经

B.感受器

C.网状结构

D.大脑皮层

2. 三个机能系统理论,把脑分成三个互相联系的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即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也叫(),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A.自我调节系统

B.调节系统

C.控制系统

D.动力系统

3. “反射”原是一个物理学名词,首先用它来解释动物行为和人的不随意运动,后来由()将其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上。

A.谢切诺夫

B.巴甫洛夫

C.笛卡尔

D.康德

六、简答题

1. 神经兴奋传导具有哪些特点?

2.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是什么?

3. 简述突触的结构并说明它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七、论述题

1. 什么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 试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马赫带

2、错觉

3、感觉后像

4、观察

5、感受性

二、填空

1. 美国心理学家等人首创的,是一种试图控制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实验方法。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感觉的重要性:剥夺人的感觉,所有高级心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只有获得感觉后才能恢复正常。

2. 无论是机械的、物理的,还是化学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并对机体造成损害或破坏时都会引起。与其它感觉不同,它没有一定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它才成为机体的报警系统,监视来自任何感觉的异常刺激,引起警觉并使人处于防御状态。

3. 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时间知觉和。

4.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

5. 时间知觉是个体通过某种媒介对客观现象的和的反映。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

2.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3. 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四、单项选择题

1.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A.绝对感觉阈限

B.感觉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中等强度刺激量

2.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宜刺激

D.阈下刺激

3.观察力是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A.知觉能力

B.智力

C.认知技能

D.思维能力

五、双项选择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反映。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的反映。

A.个别属性

B.间接的

C.概括的

D.整体的

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它主要包括内脏感觉、()和()。

A.机体觉

B.运动感觉

C.自我感觉

D.平衡感觉

3.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感觉经验的性质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和()不同。

A.刺激的传递方式

B.刺激作用的神经结构

C.刺激的频率

D.刺激作用的神经最终到达的脑区

六、简答题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3.简述感觉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七、论述题

1.试述感受性的变化及其规律。

2.联系实际说明培养观察力的意义和目标。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记忆

2.保持

3.表象

4.内隐记忆

5.遗忘

二、填空

1.记忆是指记和忆的完整过程,从记到忆包括、保持、和回忆四个基本环节。

2.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提取信息或检索信息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二是_________,三是完全系列扫描。

3.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他在记忆实验中创制了以_________为实验材料和重学法(又称节省法)的统计处理方法。

4.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称之为联想,它是事物之间和的反映。

5.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发表了一篇论文____________,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个无任何关系的项目。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2. 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舌尖现象属于后者。()

3. 干扰抑制说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

四、单项选择题

1.关于记忆的整合理论的说法,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 记忆的保持,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是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

B 记忆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

C 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D 整合理论是由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的。

2.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

A 情绪记忆

B 语词逻辑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

3.遗忘的压抑理论是()首先创立的。

A 艾宾浩斯

B 费希纳

C 斯滕伯格

D 弗洛伊德

五、双项选择题

1.长时记忆信息提取形式是()()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2.表象的特点有()()

A 直观性和形象性

B 稳定性和片面性

C 概括性

D 不可操作性

3.下面对短时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它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所贮存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B 短时记忆的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时才会转入长时记忆,否则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C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言语听觉编码方式为主。

D 短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一般长于一分钟。

六、简答题

1.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表象的特点和作用。

3.什么是遗忘?分析遗忘的规律和原因。

七、论述题

1.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记忆特点,并提出改善记忆的方法。

2.试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具体形象思维

2.爬山法

3.抽象

4.创造性思维

5.科学概念

二、填空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与_____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2.思维的形式有_____、判断和______。

3.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________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________的通路或方法。

4.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纽厄尔和西蒙(1972)认为_____和_____是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5.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一般认为,它的综合包括_____、夸张、典型化和_____的过程。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这种推理方式属于线性推理。()

2.想象根据有无目的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根据创造性程度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根据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理想、空想。()

3.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

四、单项选择题

1.下面有关想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 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C 想象的内容不可以超前于现实。

D 想象的内容可以超前于现实。

2.()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A幻想

B空想

C理想

D再造想象

3.根据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把概念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铅笔、毛笔、钢笔属于下面的哪种概念()

A关系概念

B合取概念

C析取概念

D具体概念

五、双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思维与感知觉关系的描述,哪两项是正确的()()

A 思维是以感觉、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

B 思维与感觉、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人为了弄清事物的特性、规律而产生的认识活动,它们反映的形式、范围、层次都相同。

C 思维是对事物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它既可以反映现实,

也可以反映过去和未来。

D 思维总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思维不仅没有脱离客观事物,反而更接近于客观现实,是人对现实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

2.常用的启发法策略有()()

A 手段—目的分析和逆向搜索

B 爬山法

C 保守性聚焦和冒险性聚焦

D 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3.下面关于问题解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B 象棋、围棋、乔牌、扑克等游戏都属于非对抗性问题。

C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这种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便是语义贫乏的问题。例如,物理学家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这种问题对他们来说语义丰富的问题。

D 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六、简答题

1.简述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3.概念形成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七、论述题

1.试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问题解决?

2.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注意的广度

5、注意的转移

二、填空

1.注意的外部表现可以作为研究注意的,但注意作为一种________,它和外部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2.可以根据注意产生________,以及所需要付出________的程度不同,对注意进行分类。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信息加工的一种内在机制,并提出了许多信息处理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

4.在知觉“双关图”中能够明显觉察到注意的________,这种现象与感觉器官的________有关。

5.从注意的时间来看,________是注意的良好品质,________是注意的不良品质。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2.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3.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仅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再无其它。()

四、单项选择题

1.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________。

A.能动性

B.适应性

C.稳定性

D.变化性

2.心理学家________于1973年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

A.多依奇

B.布鲁德本特

C.约翰斯顿

D.卡内曼

五、双项选择题

1.和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稳定性

D.专一性

2.注意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功能有选择、_______、整合、_______功能。

A.适应

B.保持

C.维持

D.调节和监督

3.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知觉对象的特点及_______和_______。

A.注意活动的性质

B.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C.个人的活动任务

D.个人的活动经验

六、简答题

1、什么是注意?它有哪些外部表现?

2、简述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

3、举例说明注意的类型。

七、论述题

1、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注意品质。

2、试比较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情绪和情感

2、快乐

3、心境

4、应激

5、道德感

二、填空

1.情绪情感既是一种_________或体验,又是对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反映。

2.与情绪相比,情感发生晚,是人在_________过程中产生的,具有_________。

3.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________的概念,用来表示情绪和________结合起来对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

4.情绪情感的________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的________。5.美国心理学家坎农认为,情绪并不是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________,而在________的丘脑。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

2.情绪和情感是人适应生存和生活的精神支柱。()

3.汤姆金森和拉扎勒斯提出了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

四、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信号的作用,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情绪情感的外部形式即()。

A.面部表情

B.动作表情

C.言语表情

D.身段表情

2.激情是一种暴风雨般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的出现带有()。

A.感染性

B.突然性

C.爆发性

D.紧张性

3.()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A.排除忧郁

B.自信

C.积极的认知方式

D.积极的心理暗示

五、双项选择题

1.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主要包括厌恶、()、()和轻快等。()

A.惊奇

B.快乐

C.兴趣

D.害羞

2.()、美感和()被认为是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他们包含着人类独有的社会意义,调节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A.应激

B.心境

C.道德感

D.理智感

3.情绪适应不良的后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会对机体本身造成影响,如();另一方面,在承受能力上超负荷而导致严重适应不良,从而产生()。()

A.消极情绪

B.身体疾病

C.心理疾病

D.紧张焦虑

六、简答题

1、简述情绪的类型。

2、简述情绪三因素理论。

3、怎样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

七、论述题

1、举例说明控制消极情绪情感的方法。

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意志

2、随意运动

3、双趋式冲突

4、挫折

5、挫折承受力

二、填空

1、意志行动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和。

2、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3、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研究认为,动机冲突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双趋式冲突、和3类。

4、对待挫折,除了要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克服外,还要建立起有效的心理防卫措施。具体的心理防卫方式有以下几种:合理化、、、反向作用、投射作用、升华、幽默等。(任意举出两个即可)

5、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有很多,其中有4种最为重要即:独立性、果断性、和。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意志与意志行动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意志行动是意志的主观方面,没有意志行动就没有意志;反过来,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即意志必须包含意志行动,没有意志就没有意志行动。()

2、趋避式冲突是指个体趋近一个目标,又回避与这一目标相关联的另一目标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

3、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善于根据预定目的或既定要求,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

为的心理品质。()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表现出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的俗语是()

A. 人云亦云,人行亦行

B. 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 不见棺材不落泪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表现出的是哪种动机冲突()

A. 双避式冲突

B. 双趋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式冲突

3、意志行动的核心是()

A. 具有自觉的目的

B. 随意运动

C. 克服困难

D. 情感的激励

五、双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有()

A. 转移

B. 刻板

C. 压抑

D. 退化

2、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 优柔寡断

B. 顽固

C. 受暗示性

D. 独断性

3、意志与认知的关系()

A. 意志指导认知

B. 认知指导意志

C. 意志主导认知

D. 认知主导意志

六、简答题

1、简述意志和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2、简述意志的作用。

3、简述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七、论述题

1、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2、举例说明意志在一个人成才和成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需要

2、动机

3、兴趣

4、诱因

5、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

1、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前者是,后者则是。

2、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形曲线关系,这就是定律。

3、交往动机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动机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是,它是一种以获得他人或团体的赞誉为目标的动机。

4、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行为受结果因素影响。期待决定行为,强化存在于期待之中,是期待强化。班杜拉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期待:指人对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推测;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5、马斯洛是西方心理学的创始人,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中,马斯洛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认为可以把人的动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欠缺的动机,一类为。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需要就是动机,动机也是需要。

2、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没有区别。

3、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1)同一动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2)相似或相同的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四、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用刀叉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这表明人的需要具有()

A. 对象性

B. 动力性

C. 多样性

D. 社会性

2、皮亚杰指出,儿童行为存在着自我激发的现象。当儿童自由自在地进行操作时,他们会重复地操作当交通警察、开设医院或“过家家”的游戏。这表明儿童的行为可以由()激发。

A. 生理性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内部动机

3、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这表明兴趣具有()

A. 稳定性

B. 效能

C. 指向性

D. 广度

五、双项选择题

1、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将动机分为()

A. 有意识动机

B. 无意识动机

C. 原始的动机

D. 习得的动机

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需要由7个等级构成,并将这7个等级划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下列属于高级需要的有()

A. 尊重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求知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3、以下心理学家中提出过需要理论的有()

A. 莫瑞

B. 皮亚杰

C. 斯腾伯格

D. 马斯洛

六、简答题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3、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七、论述题

1、评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

2、什么是成就动机?联系实际说明,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能力

2、智力

3、技能

4、创造力

5、比率智商

二、填空

1、安德森(1980)认为,知识有不同形式,一种是,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一种是,即“怎样做”的知识,如怎样开汽车的知识,如何和他人相处的知识等。

2、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根据人们在完成智力作业时的相关程度,认为能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组成,因此称之为。

3、智力三元论是智力成分子理论、和三种子理论的统一。

4、一般能力测量也叫,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5、PASS模型是由纳格利尔里和戴斯(Naglieri&Das)提出的关于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PASS 是指。它包含了3层认知系统和4种认知过程,其中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技能和才能是能力的不同表述形式,这三者是等同的。()

2、才能的高度发展就是天才。它表现为能以独特的、创造性的方式完成复杂的活动。天才,并非天赋之才,它是在一定遗传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艰苦努力发展起来的。()

3、卡特尔于20世纪60年代将能力划分为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液态能力指获得语言和数

学知识的能力;晶态能力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四、单项选择题

1、美国心理学家()不赞成斯皮尔曼过分强调G因素的作用,强调能力由一群不同的原始能力组成。

A. 桑代克

B. 瑟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弗农

2、为了有效地界定个体或选择具有特定特质的人,正式测量程序应该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信度、效度和标准化。如果你在同一个早晨,在浴室内进行了三次体重测量,但有三个不同的读数,那么这一测量并没有达到目的,这说明()不高。

A. 信度

B. 表面效度

C. 标准化

D. 效标效度

3、西方第一个提出有关智力测量重要思想的人是()

A. 特曼

B. 高尔顿

C. 斯坦福

D. 韦克斯勒

五、双项选择题

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采用因素分析法检验了许多与智力相关的任务。他的智力结构模型定义了任务的三个特性:内容、()和()。

A. 产品

B. 操作

C. 成分

D. 情境

2、创造能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和()。

A. 流畅性

B. 独创性

C. 新颖性

D. 复杂性

3、按照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将能力分为()和()。

A. 一般能力

B. 特殊能力

C. 液态能力

D. 晶态能力

六、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 简述智力结构理论。

3. 能力发展有哪些个别差异?

七、论述题

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名词解释

1、气质

2、气质类型

3、多血质

二、填空

1、气质是指个体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的、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2、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过程与过程。

3、高级神经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平衡性、。

4、气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耐受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倾向性。

5、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粘液质和。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气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改变。()

2、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活动表现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3、人的气质是相当稳定的,不发生任何变化。()

四、单项选择题

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2、某人性情急躁,易发脾气,喜怒形之于色,遇事缺乏思考,其气质类型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3、古希腊著名医生()认为,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人体的特质”,即血液占优势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为抑郁质。

A. 盖伦

B. 恩培多克勒

C. 阿尔克莽

D. 希波克拉特

五、双项选择题

1、气质的耐受性是指人在接受刺激作用时表现在()和()上的承受能力。

A. 时间

B. 速度

C. 强度

D. 动作

2、美国心理学家()和()提出气质的EAS理论,将人分为活动型、社交型、情绪型、冲动型4种气质类型。

A. 斯特里劳

B. 巴斯

D. 柏尔曼

3、情绪兴奋性既和神经过程的()有关,也和神经过程的()有关。

A. 强度

B. 灵活性

C. 倾向性

D. 平衡性

六、简答题

1、简述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2、气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哪些?

3、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各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试述现代气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试述气质对能力、职业活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性格

2、A型性格

3、首要特质

4、根源特质

5、投射法

二、填空

1、性格特征主要包括:意志特征、、和。

2、性格理论可分为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和。

3、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和。

4、性格的量表测定方法主要有:和。

5、两种最有名、运用最广泛的投射测验是:和。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3、性格的形成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四、单项选择题

1、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喜欢刺激的性格特征。

A. O型

B. A型

C. B型

D. T型

2、著名人格心理学家()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性格类型学说。

A. 斯普兰格

B. 荣格

C. 弗洛姆

D. 奥尔波特

3、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模型,并据此编制了人格问卷。

A. 3因素

B. 4因素

C. 5因素

D. 7因素

五、双项选择题

1、性格的形成是在()与()两种因素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

A. 生理

B. 遗传

C. 环境

D. 社会

2、心理学家()和()分别以人的生活态度、价值标准以及职业选择为依据,将人的性格分为经济型、理论型、社会型等类型。

A. 斯普兰格

B. 培因

C. 弗洛姆

D. 霍兰德

3、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两大类:()和()。

A. 共同特质

B. 个人特质

C. 首要特质

D. 次要特质

六、简答题

1、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性格特征包括哪些?

3、简述投射测验的特点,并列举两种最有名的投射测验。

七、论述题

1、试述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及答案发布人:圣才学 习网发布日期:2010-07-0915:58共7人浏览[大][中][小] 1、人的心理包括哪些过程? 答: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两部分? 答: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什么? 答:能力气质和性格。 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由哪国的谁于哪年在哪儿成立? 答:德国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 5、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备预测和有效控制从儿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6、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 器官,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的心理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已被日常生活经验,科学实践以及“反射”、“条件反射”,脑髓说等所证实,从无机物的机械反映,到动物的心理反 映,再到人的意思反映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大脑的机能。(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 能动性、人的心理除依存客观现实外,还受主观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心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实践中,心理反映的主客观性是统一的。人不是消极反 映现实,而是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人不只是自然实体。更主要是社会实体,人是积极的活动者。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7、什么是反射弧?它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精神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及反馈系统等。 8、什么是无条件反射?什么是条件反射,并各举一例。 答: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 9、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答:(1)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2)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 可用教师设问方式提问,也可用作业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日常经验引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进行。 11、如何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和学校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答:(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学习效果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学习动机;(3)掌握平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3、知觉分哪些种类? 答:知觉分类标准和依据不同,种类划分不同。(1)根据分析器不同,简单可分视、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方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研究课题:考察“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预期可能结果:不同的面部表情,识别速度有差异;或者不同的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率也有差异] 引言:速度—准确性权衡是关系到一切反应时实验信度的基本问题,下面我们将尝试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来展示任务速度和任务准确性之间普遍的权衡关系。在反应时实验中,当被试追求较快的速度时,必然要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同样,当被试力求高的准确性时,也必然要以放慢速度为代价。在具体的实验中,被试究竟会如何权衡二者的关系,取决于很多因素。本实验主要探讨不同面部表情(痛苦、微笑、悲哀、快乐)识别速度与准确率是否存在显着差异。 假设:假设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不同面部表情(痛苦、微笑、悲哀、快乐)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通过自编的e-prime实验程序对四十名被试进行施测。 三、实验材料:痛苦、微笑、悲哀、快乐的图片(均选自于标准的实验图片库)、电脑、e-prime程序 四、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自变量为不同面部表情、区分为(痛苦、微笑、悲哀、快乐)四种。每个小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只对一种表情做出反应。 因变量为反应时、准确率,分别是识别的准确率、以及被试对不同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

五、实验程序: 被试构成: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在弘德楼随机选取了几个自习室,共选取了40个被试。男女各半,年龄为18-23岁,随机分为四个小组。 研究工具: 在计算机上自编好e-prime实验程序 研究过程 (1)正式实验前被试要先进行几次类似练习,以熟悉按键反应。 (2)被试坐在电脑前,接受相同的指导语。其指导语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你将继续进行此类题目的正式作答,请用心作答”。被试按键确认后即开始正式实验、期间不再中断休息。 (3)使用主试自编计算机视觉搜索程序,每帧呈现一副面部表情图片,每幅图片呈现的间隔时间一致,随机播放图片。每种表情的图片都有10张,每张呈现2次,共呈现20次,所有表情图片共呈现80次。痛苦按“1”键、微笑按“2”键、悲哀按“3”键、快乐按“4”键。其中第1小组只对痛苦做反应、2小组只对微笑做反应、3小组只对悲哀做反应、4小组只对快乐做反应。每出现一幅图要求被试按对应的反应键,计算机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六、数据处理 采用进行统计分析。 以不同面部表情为自变量,反应时和准确率为因变量。 针对两个反应指标均可分别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独立样本的方差分析来进行差异检验。

消费心理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15年下学期《消费心理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15*2=30分) 1,消费者通过感官获得的对商品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 A感觉B知觉C思维D情感 2,消费者的个性随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表明个性具有() A 倾向性B独特性C可塑性D稳定性 3,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 A 动机B需要C知觉D态度 4,当前我国较为普及的消费文化心理是() A 节俭消费B奢侈消费C享受消费D畸形消费 5,消费者对古董字画的鉴赏,对皮毛、中药药材的检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为() A 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观察能力D鉴别能力 6,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 A 消费知觉B消费流行C消费需要D消费态度 7,消费心理学研究中最一般、最方便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实验法 8,消费者认识商品的起点是()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 9,属于比较谨慎,细致认真,善于控制自己,不易受广告、包装干扰的消费者的气质类 型是() A 胆汁 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0,反映消费者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 () A性格B能力C气质D兴趣11,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初始阶段是 () A方案评估B 信息反 馈C 确认问 题D寻求信息 12,“秉性难移”描述的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3,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方式体现的购买动机是 () A,求实购买动机B求美购买动机C求便购买动机D 求异购买动机 1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属于最高层次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会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15,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程度分类,消费者的能力类型不包括() A 知识型B无知型C盲目型D略知型 二,判断题(10*1=10分) 1,消费是指人类通过购买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角度趋向单一化,主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特点。() 3,访谈法和问卷法是消费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合理最科学的方法。() 4,知觉具有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和恒常性等特点。() 5,情绪和情感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不同的叫法。() 6,消费者的意志行动有明确的目的,而目的的确定和实现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 7,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评价某人气质优雅或气质粗俗,即个性心理特征中所指的气质。() 8,性格无好坏之分,而气质有好坏之分,人们都愿意和多血质的人交朋友。() 9,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 的状态。() 10,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把决策过程划分为确认需要、搜集信息、评估方案、购 买决策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 三,填空题(10*2=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内容概括起 来分为()和行为两个方面。 2,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 等形式对商品或服务等外部信息加以接收、整理、加工、存储。 3,按心理活动的机能对性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三种。 4,从对商品的认识程度看,人们可以把消费者分为知识型、()和无知型三种。 5,依据兴趣反应到消费者购买商品种类的倾向性的不同,可分为()、广泛 型、 () 和 ( )四种兴趣类型。 6,证明性诱导具体包括 ( )、证据诱导、论证诱导。 7,人们把表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的能力称之为(),如绘画、品酒、唱歌。四,问答题(5+5+7+8=25分) 1,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2,怎样增强消费者的有意记忆?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

小编为大家整理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常考的简答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 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 精深的专业知识。 (3)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 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 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 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 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 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 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 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 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 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 加强言语训练。 (4)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 尊师爱生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题目:人类在背诵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的长度和被试背诵的时间是否影响背诵者的记忆效果 1假设 1.1选用短的英语单词背诵时,背诵者的记忆效果比选用长的英语单词好; 1.2背诵英语单词的时间长的比背诵时间短的记忆效果好 2变量及额外变量的操纵方法 2.1自变量:单词的长度,背诵时间 2.2因变量:背诵者的记忆效果(在分析中,选取单词默写正确个数为 2.3额外变量:被试的性别、智商水平,疲劳效应等 2.3.1额外变量的操控方法: 2.3.1.1选择性别数量上相等的被试(男10女10) 2.3.1.2选择在同一智商水平(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被试 2.3.1.3让被试在实验中休息 3被试的选择及分组 选取男女被试各10名,每位被试接受四种水平(长单词—长时间、长单词—短时间、短单词—长时间、短单词—短时间)的实验处理 4实验实施过程及方法 4.1选择100个英语单词(其中,长短单词各50个)作为实验材料,20名被试把他们随机分配到四个处理水平上,每个处理水平上分配5名被试。 4.2让每组被试记忆单词,短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5-6个字母的单词,长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9-11个字母的单词;记忆的短时间为5分钟,长时间为10分钟。 4.3记忆时间到时,让被试默写自己记忆的单词;批改被试默写的单词 二、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入字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1. 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 被试 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其中选出被试45名。每个被试分别接受三个水平的实验处理(0度,10度和15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3. 实验材料 3台配置一样的电脑,分别是:0度,10度和15度。 分别给被试呈现不熟悉的材料,避免对材料有熟悉度,每段文字500字。 4. 实验程序 (1) 把被试统一安排在指定教室进行,事先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2) 指导语: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文字输入的测试。在屏幕中央将会出现一篇文字,请您以最快的速度输入文字。在我说开始后,大家可以开始了。 (3)电脑自动记录被试完成的时间。 (4)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者要探讨灯光强度与颜色对反应时的影响,试设计一个2×2实验研究范式。(要求说明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被试如何分组,实验结果如何整理等) 参考答案: 实验设计:采用2×2多因素实验设计。 该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有两个:灯光强度:分为强、弱两个水平,灯光的颜色:可分为红、绿两种不同颜色的灯光。这样,共有四种实验处理:红色的强光、红色的弱光、绿色的强光、绿色的弱光。 因变量:记录每个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控制变量:所有被试的练习次数、准备状态、额外动机、年龄以及其他个别差异应保持相等。

《消费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1学年第二学期 《消费心理学》试题A 诱导性 消费需求 商业广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通常包括 ___________ 、情感过程和 _____________ 三 个阶段。 2 .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阐述了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广告的问题 。 《 》一书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 3. 消费心理学以市场活动中消费者 ___________ 的产生、发展以及 ___________ 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在市场营销活动中 _____________ ■勺相互关系。 4. 广告具有的心理功能是:沟通功能、 ____________、促销功能、_____________ 和教育功能。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产品命名在消费者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勺功能,诱导 情感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 ■勺功能,便于记忆的功能。 7?营销员存在着不同的气质类型和典型的销售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即 _______ 、活泼型、 、 和沉默型。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抽样法 C .问卷法 2. 一个人作为消费者的时 、名 兴趣 4分,共20 分) 知觉 词解释(每各 D ?访谈法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心理学实验设计练习题

实验设计练习题 姓名:张慧学号: 201522060165 一、下面有10个心理效应的相关实验,请判断它们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设计类型。 1、进门坎效应 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是想给他人留 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 【实验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 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 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 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 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 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因变量:房前竖“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的接受者的概率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2、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 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实验2】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 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 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因变量:对报告内容的选择; 实验设计的类型( B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3、德西效应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实验3】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果:实验组被试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因变量:休息时间对于难题的兴趣和努力的程度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4、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实验4】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 更聪明。 因变量:对谁更聪明的评断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5、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实验5】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实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次,有的出现了10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看过很多次的照片,很明显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教育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与教学专长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 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教学专长:专家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统称为教学专长。 3.刻意训练:从新手到专家需要要经历大量训练活动,以不断促进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这被称为刻意训练。 4.微型教学:微型教学又称为微格教学,它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然后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简述题: 1.简述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新手之间的差异。 答: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有3个基本方面:(1)关于专业知识,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2)关于问题解决效率,专家与新手相比,在其专长的领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3)关于洞察力,专家比新手更有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些差异在课时计划制定、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出来。 2.简述教师发展刻意训练的主要形式。 答:(1)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 反思训练;(5)开展行动研究。 3.简述新教师常见的错误观念。 答:新教师常常存在三种错误观念:(1)教学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2)主修某一 学科就能提供这门学科所需的全部知识;(3)学会教学只不过是经验的积累过程。 此外,教师刚走上教学岗位,往往会有一些心理困境。有调查表明,新教师认为课堂 的重要任务有:维持课堂纪律,激励学生,处理学生差异,评价学生的作业,联系学生家长等。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 答:皮亚杰提出的“阶段”具有四个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结构性;(3)次序不变性;(4)交叉性。 2.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答: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 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答: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 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一、名字解释 二、简答题 三、实验设计(1)改错(2)设计 复习范围: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实验设计 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 第四章反应时间 第五章视觉与听觉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1.实验心理学的概念 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凡是用实验的方法揭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课题和成果,都可以纳入实验心理学的范畴。 狭义的实验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程序、操作技术等问题,可以称作“心理实验学”。 2.实验心理学的任务 提出问题—选出被试—标识、控制和测量变量—实验的安排、操作—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3.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 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 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 (2)实验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能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 特点优点:a.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即实验者规定了将要研究的事物,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 b. 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实验者可以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开始实验,并且可以通过控制事件的发生,使其重复产生,以确信某现象是否前后一致; c. 实验者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可以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 d. 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而改变某一条件,用以观察试验结果。 缺点: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实验干涉程度高;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 二、心理学实验以及各种变量 1.心理学实验的概念 实验:为了重复以前的发现,并进行拓展与发现。 实验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用来验证理论,并提供解释行为的数据。 有两种情况:a.存在假设b.没有假设 实验心理学家采用的三种基本实验:

5月份最新《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复习题

《消费心理学》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观察法 B.归纳法 C.试验法 D.调查法 2.感觉( ) A.是人脑对客观对象整体属性的反映B.是对对象个别属性(如颜色、气味、形状)的反映C.是人脑对客观外界对象和现象个别属性的反映 D.是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理性认识统一过程中的环节 3.对以前曾参加过联欢会体验到的情感的记忆属于() A.感知形象记忆 B.概念记忆 C.词语记忆D.情绪记忆 4.从消费需求的实质内容来分,可将消费需求分为( ) A.物质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 B.生产消费需求和生活消费需求 C.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公共消费需求 D.自然的消费需求和社会的消费需求 5.以注重商品和非商品的新颖、奇特、时尚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为() A.求实购买动机B.求新购买动机 C.好胜购买动机 D.自我表现购买动机6.根据人类行为一般模式即S-O-R模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为( ) A.购买行为→购买者心理活动过程→内外因素刺激 B.内外因素刺激→购买行为→购买者心理活动过程 C.购买者心理活动过程→内外因素刺激→购买行为 D.内外因素刺激→购

买者心理活动过程→购买行为7.下列属于少年期(12-16岁)儿童消费者心理特征的是( ) A.消费中学会了比较 B.模仿性消费特点突出 C.购买的倾向性开始确立,购买行为趋向稳定 D.消费需要从纯生理需要转向有社会内容的消费需要 8.对消费时尚产生影响的主要社会阶层中不包括( ) A.高收入阶层 B.社会地位较高阶层 C.影视明星 D.女性大众9.消费者购买行为程序过程包括五个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搜集信息阶段→认识需要阶段→分析评价阶段→决定购买阶段→购后感受阶段 B.认识需要阶段→搜集信息阶段→分析评价阶段→决定购买阶段→购后感受阶段 C.认识需要阶段→搜集信息阶段→决定购买阶段→分析评价阶段→购后感受阶段D.认识需要阶段→分析评价阶段→搜集信息阶段→决定购买阶段→购后感受阶段10.企业在新产品进入市场初期,利用消费者“求新”、“猎奇”的心理,将这类刚投放市场的新产品价格定的高一些,以便获取较高的利润,这种定价策略为 ( ) A.撇脂定价策略 B.渗透定价策略C.满意定价策略 D.声望定价策略 11.“太太乐”牌鸡精、“精心”口服液、“好孩子”童车灯这些商品品牌命名的心理策略属于( ) A.借效用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三、简答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 2、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份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交往发展两方面。⑴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①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批评、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②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对权威和对友谊的认知。⑵学生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交往主要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 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及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4、斯金钠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 斯金钠认为,人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对于这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也要运用消极强化。斯金钠育婴箱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他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 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⑴学优生和学差生的人格差异。所谓学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的学生。学差生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的学生。第一,动机差异。学优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学差生的;第二,主体性差异。学优生具有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第三,人格适应差异。学优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整合性、高独立性、更成熟等特征,很少有人格适应问题,而学差生常出现人格适应不良问题。⑵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人格特征: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6、简要分析学习的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包含容有⑴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⑵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⑶学习过程可

实验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2013年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实验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共20分)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2.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 B.平均差误法 C. 阶梯法 D. 恒定刺激法 3.实验中,疲劳可使阈限_____;若存在期望误差,在递增法测定时,阈限会______。() A.降低偏低 B. 升高偏低 C. 升高偏高 D. 降低偏高 4.如果想要研究“早上和晚上背书的记忆效果,哪个时刻点更好?”,则书籍内容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量 5. B反应时间之所以比A反应时间长,是因为前者的加工过程比后者的加工过程多了() A.辨别刺激过程 B. 比较刺激和决策反应过程 C.选择反应过程 D.辨别刺激和选择反应过程 6. sone 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 B.二分法 C.差别阈限法 D.等级排列法

7.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属于正确反应的是() A. Y/N B. FA C. n/SN D. CR 8. 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这叫做() 定律定律定律定律 9.以下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A. V=1/α B. P(Y/N) +P(n/SN) =1 C. d′=Z 击中-Z 虚惊 D. β=O 击中 /O 虚惊 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心理上的主观音高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B. 在ROC曲线上的点距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近,分辨率越强 C. 反应时间作为反应变量,会随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不同而变化 D. 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11.( )标志着现代心理物理学的开始。 A.最小变化法 B.史蒂文斯的幂定律 C.平均差误法 D.正误法 12.请找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3000赫 B.一个sone是指40分贝时1000赫的纯音声音刺激的响度感觉

00177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试

消费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消费心理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 发展。 2.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萌芽草创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 和确立地位阶段。 3.________________ 是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购 买行为。 4.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_________________ 和 5.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活动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购买过程模式,即需要的认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评价、 _______________ 和购后评价五个阶段。 6.广告的心理功能有:传播、诱导、教育、_________________ 和促销。 7.兴趣、气质、性格、_____________ 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构成消费者购 买行为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 ,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重要原理。 8.影响消费者期望的形成和强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价值、 ________________ 和可行性四个方面。 9.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______________ 、简明、美感、 二、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25 分) 1.消费者群体: 2.态度:

3.消费者购买行为: 4.能力: 5.消费需求: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 2 分,共 分) 1.消费者去北京百货大楼买过东西,日后能够想起百货大楼的形象,就是 ()。 A .情绪形象记忆B.感知形象记忆 C.长时记忆 D .概念记忆 2. 消费者都是带有一定动机和欲望走进商店,据美国一家百货公司调查, 在顾客的购买行为中,有 72%来自()。 A .潜在的欲望 C. 实证诱导B.意识的欲望 D. 消费期望 3. 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 A .越来越强现象 C.保持原状现象 4. 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A .个人、商业、大众、经验 同学 C.朋友、推销商、工厂、邻居 同事 5.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诅记、保持、回忆和认知四个环节。()是巩固已 经识记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使识记材料较长时间地保 持在脑海中。 10 )。 B.越来越弱现象 D .此长彼消现象 B.父母、广告、商店、 D .熟人、电视、报干刊

朱滢《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简答题)【圣才出品】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五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统考2017年研] 答:额外变量又称为控制变量,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能对被试反应有一定影响的变量。 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 (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如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等。双盲实验是一种严格的实验方法,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双盲控制时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了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试、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 (2)恒定法:额外变量无法消除时,让它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恒定,如实验仪器、物理条件。恒定法的局限是: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去;操作的自变量和保持的额外变量可能产生交互作用。 (3)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匹配法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实行。因为力图使所有因素匹配成相等很难实现,而且某些因素,比如动机、态度等,无法找到可靠依据进行匹配。 (4)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平衡被试个体差异的方法,从理论上保证了被试具有代表性,一般大于30个。 (5)抵消平衡法:有些额外变量不能消除也不能恒定,比如顺序误差、空间误差、习惯误差、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可以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相互抵消,比如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

2.在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给男性试看详细的案件资料,让他们设想自己是法官,对罪犯进行判决。所有罪犯都是女性。实验将被分为两组:一组被试阅读的案件材料附有漂亮的罪犯照片(有魅力组);一组被试阅读的案件材料附有缺乏吸引力的罪犯照片(无魅力组)。案件材料涉及两种犯罪类型,一种是诈骗罪,一种是偷盗罪,实验结果见下表: 表判刑的平均年数 (1)简要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类型。 (2)用线性图描述结果,并作简要分析。[统考2017年研] 答:(1)该实验设计为2×2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案件类型属于被试内因素,有两个水平,分别是诈骗和偷盗;照片类型(有无魅力)为被试间因素,有两个水平,分别是有魅力的照片和无魅力的照片。判刑年数为因变量。 (2)据下图所示,罪犯照片的魅力程度与犯罪类型对因变量——判刑时间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对于有魅力的女性罪犯而言,对诈骗判刑的时间比盗窃的长;而对于无魅力的女性罪犯而言,两种案件类型类型所判刑的时间区别不大,对诈骗判刑的时间比盗窃的短。

消费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消费心理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萌芽草创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和确立地位阶段。 3.________________是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4.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活动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购买过程模式,即需要的认知、_______________、比较评价、_______________和购后评价五个阶段。 6.广告的心理功能有:传播、诱导、教育、_______________和促销。 7.兴趣、气质、性格、_____________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重要原理。 8.影响消费者期望的形成和强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价值、________________和可行性四个方面。 9.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______________、简明、美感、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消费者群体: 2.态度:

3.消费者购买行为: 4.能力: 5.消费需求: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消费者去北京百货大楼买过东西,日后能够想起百货大楼的形象,就是()。 A.情绪形象记忆B.感知形象记忆 C.长时记忆D.概念记忆 2.消费者都是带有一定动机和欲望走进商店,据美国一家百货公司调查,在顾客的购买行为中,有72%来自()。 A.潜在的欲望B.意识的欲望 C.实证诱导D.消费期望 3.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 A.越来越强现象B.越来越弱现象 C.保持原状现象D.此长彼消现象 4.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A.个人、商业、大众、经验B.父母、广告、商店、同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