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司马师之死

司马师之死

《三国医话:枭雄之死5》
五、司马师之死

司马师沉着坚韧,雄才大略,和父司马懿、弟司马昭一起,为西晋王朝奠下不拔之基,若非因病中年(48岁)早逝,成为开国领袖也非不可能。兄弟二人,是《三国演义》中最后的枭雄。

司马师死于何病?演义和史书所记大致相同而略详,是“目瘤”,其究竟如何?
第一百十回《文鸳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中始言其病,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司马师左眼肉瘤,不时痛痒,乃命医官割之,以药封闭,连日在府养病”,听到毋丘俭和文钦**,毅然“带病东行”,兵到乐嘉下营,“师为眼下新割肉瘤,疮口疼痛,卧于帐中令数百甲士环立护卫”,遭文鸳劫寨,“师大惊,心如烈火,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满地,疼痛难当;又恐乱军心,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自此“卧病不起”,班师回许昌后,仍“目痛不止”“心神恍惚”,挨到二月份就死了。前后不到两个月。司马师的目瘤是什么病?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导致死亡?

梳理一下病史:左眼肉瘤,不时痛痒,手术割之,以药封闭,疮口疼痛,眼珠从疮口迸出,疼痛难当且不止,心神恍惚。

“左眼肉瘤”当是眼部肿瘤。根据解剖部位,眼部肿瘤可分为:眼睑、结膜角膜、眼内和眼眶肿瘤等。其中,眼睑肿瘤之良性者有色素痣、皮样囊肿、血管瘤,均多见于儿童,一般无痛痒症状,故均可排除。黄色瘤则多见于老年妇女,且双侧对称,亦排除。其恶性者基底细胞癌、麦氏腺癌、鳞癌、黑色素瘤等均多见于老年人,也不纳入首先考虑范围。眼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都起于眼球内部,若发展到外观可见可割除的程度,必有系列典型表现,故均可排除。眼眶肿瘤种类众多,或源自眼眶组织,或源自周围附属泪器甚至颅内,其发展也是自内而外,眼球被压而突出,眶内肿块并不以可见的“肉瘤”状物呈现,所以也都不支持。结膜和角膜肿瘤中先天性和恶性者同样不需考虑。有一种病叫做Bowen病,是一种皮肤粘膜的原位癌,可以理解成癌前期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病变部位以角膜结膜为常见(也见于颜面、躯干、四肢远端、口腔、鼻、咽、女阴和肛门等部位),其在眼部一般起于角膜缘处,灰白色或粉红色,扁平隆起,逐渐长大,一般无感觉,偶亦有瘙痒和疼痛感。约5%患者可演变为鳞状细胞癌。

经过排除法筛选,以Bowen病可能性大,多为良性。司马师不能忍受其“痛痒”,让医官割之的选择是致命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眼部手术对无菌的要求极高

,而古人根本没有这一理念。可以想象
: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手术刀割除了不大的“目瘤”,加上以非无菌的膏药封闭伤口,伤口感染几乎是必然结果。之后扩散,导致眼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伤口溃烂,眼球在高压下“迸出”。化脓性炎症不仅导致局部剧烈疼痛,更引起全身脓毒血症,最终“心神恍惚”,因感染性休克而亡。整个病程一月余,与本病演变规律也非常相符。结论:结膜角膜Bowen病,术后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

我们不能怪施行手术的那个医官,因为那个时代的医学并不知道细菌,更没有发明无菌术。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是枭雄,也无法突破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