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本科西方经济学(必过)答题库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最新本科西方经济学(必过)答题库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最新本科西方经济学(必过)答题库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最新本科西方经济学(必过)答题库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作业测试题答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A.右下方

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C需求量增加

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B) B产品的价格

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A.减少

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C.增加

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C.增加

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B)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

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A.需求增加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D)D.需求量的变动

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

13.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B.商品价格下降

1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B.右上方

15.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C)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1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C)C.供给量增加

17.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1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19.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D)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20.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B.粮食价格上升

21.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22.均衡价格随着(D)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3.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2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A.4/3

2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A.大于4

26.需求的变动引起(A)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7.供给的变动引起(B)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8.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

措施是(C)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29.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A)A.黑市交易

30.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A)(因变量的变化除以自变量的变化)A.E=(ΔB/ΔA)·(A/B)31.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2.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C)C.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33.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D)D.化妆品

34.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B富有弹性

35.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C)C.销售收益下降

36.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A)A.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37.如果价格下降2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C)C.缺乏弹性

38.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C)C.下降

39.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到4元,需求量从9个上升到11个,则该商品的总收益将(C) C 减少

40.两种商品中如果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发生下降或上升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请问二者的交叉弹性系数是()A.负B.正C.0 D.1

41.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要想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买得到票,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电影票降价10% B.电影票提价15% C.电影票降价15% D.电影票提价10% C.减少42.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B)B.价格弹性大于1时

43.所有产品的收入弹性(D)D.不一定

44.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A)A.汽车和轮胎

45.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A)A.0

46.如果Y的价格上升,对替代品X的影响是(C)C.需求增加

49.如果说两种商品A和B的交叉弹性是-3,则(D)D.A和B是互补品

50.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B)B.负

51.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B)B.周期性商品

5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C)C.封闭型

5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B)B.发散型

5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供给弹性等于0.8,则蛛网的形状是(A)A.收敛型

55.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B)B.发散型

56.一般认为,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B)B.发散型

57.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A)A.收敛型

1.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D)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

2.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C)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3.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B.边际效用为零

6.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A.递减

7.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D.可以比较

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D)D.6个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B)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10.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B )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1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B)B.主观感受

12.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C.MUA/PA = MUB/PB 13.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该家庭获得最大效用时的商品数量为(B)B.7

15.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B)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6.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B.完全替代的

1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B)B.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18.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D)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19.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C.边际效用之比

20.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A)A.完全互补品

2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22.预算线上的表明(C)C.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2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24.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

25.M=Px·X+Py·Y是消费者的(C)C. 预算约束条件方程26.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D)D.不变动

27.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C)C.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

2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C)C.预算线上

29.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

30.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

31.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 和14单位Y,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A) A.78

32.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D)D.X=50Y=125 33.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称为(D)D.收入——消费曲线

34.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品是(A)A.正常商品

3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B.下降

36.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

总效应是增加的,则商品是(A)A.低档商品

37.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C)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1.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C )C.机会成本

2.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B )B.生产函数

3.正常利润(A )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 )B.固定成本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 )A.固定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B )B.一直趋于减少7.固定成本是指(A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8.下列有关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C )C.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大

9.收益是指(A )A.成本加利润

10.平均收益是指(C )C.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1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C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12.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A)A.总利润减少

13.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D )D.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D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5.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处于( A )A.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

16.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B)B.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

17.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C )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

18.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A.20

19.当劳动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C )C.边际产量为零2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C.与横轴相交

2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A.平均产量增加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24.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C )C.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

25.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 A )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2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C )C.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

23.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B )B.5<L<8 27.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 A )A.无差异曲线2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B )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2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D )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30.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 )B.成本增加了31.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A )A.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32.如果价格不变,只是改变企业在投入要素上的总支出,就会使等成本曲线C发生平行动

33.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一定是(C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34.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C )C.MPA/PA = MPB/PB 35.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 D )D.生产扩展路线

36.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C )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37.平均成本等于(C )C.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3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 )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39.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 )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40.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A )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41.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 D )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42.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 B )B.5Q-Q2

43.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FC为(A)30000

44.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 VC为C 5-Q

45.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FC为( D )D.30000/Q

46.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

公共经济学整理知识点 2

一、公共经济活动的特征及类型 1.政府的基本特征 (一)政府具有强制力,公共经济活动具有强迫性。 (二)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公共经济活动的决策者与受益者分离。产品多需要直接或间接集体投票选择) (三)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政府的目标不是利润,政府服务于公共利益,其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四)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由于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有义务为每一位公民服务) 公益目标有时模糊,有时难以评价是否实现。公共经济活动有些情况下不受供求规律控制。可能长时期处于供求失衡状态。因此,公共经济活动尽可能给公众带来福利,但是也有许多情况下会给公众带来负效用,甚至是痛苦。 2、类型:从公共经济学的分析角度而言,政府在经济领域里扮演的三种角色,或者说政府的经济活动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政府作为经济参与者,即政府直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 (二)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即政府制定和实施影响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政策。 (三)政府作为经济管制者,即政府管理和规范民间经济活动。 *为了进一步理解政府经济活动的类型,我们可以把上述三种角色细化到七种角色。政府作为所有者;政府作为生产者;政府作为雇佣者;政府作为消费者;政府作为管制者;政府作为再分配者;政府作为经济决策者。 二、政府经济活动(或政府干预程度)的衡量标准及最优程度。 1、衡量指标构成 政府通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参与经济活动,也被称为对经济的干预。其程度的度量包括对其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方式。直接干预比较容易度量,主要包括政府收支占国民产出的比重,间接干预相对难以量化。 (一)、直接干预的衡量——政府规模 公共支出占GDP比重被作为重要的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因为其直接反映由政府部门对资源的使用或转移。(其实公共收入的比重也很重要,特别是税收其对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实际获得的数量) (二)、间接干预的衡量——市场化与管制程度 该类指标的运用并无一致的标准。例如:价格市场化程度,反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可以用市场定价比重来衡量。非公有经济市场准入程度,反映政府对投资领域所有制结构的控制,可以用禁入投资领域数量及重要程度来衡量。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反映资源在不同领域配置的政府意志的主导作用。 2、政府经济活动的最优程度 政府干预的净收益。(具体确定政府干预的最优水平及其决定因素是十分困难的。总之政府的最优敢于程度不仅取决于经济政策实现的目标,而且还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成本。) 无论是直接干预还是间接干预资源配置,都有一个最优的度,并不能简单的说政府干预程度越低越好。关键看干预的质量。 三、帕累托标准的含义及其缺陷 1、含义:帕累托最优:指政府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没有人的境况变好的状态。 帕累托改进:指政府的某一项活动或某一项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 2、缺陷: (一)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要求拟议中的政策变化要有益于某些人,但不能对任何人有害。(二)帕累托标准使现状具有合理性。 (三)帕累托标准不能把所有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排序。

高中经济学知识点复习

经济学会考知识复习 一、选择题常考点 1、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有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贮藏手段。 5、纸币是国家或者地区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 6、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全面上涨,通货紧缩则相反,都是有总供求不平衡引起的。 7、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有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信用卡、支票是转账结算。 8、信用卡是信用凭证,支票需要开通活期存款账户。 9、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 10、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此时物以稀为贵属于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是价格下跌此时货多不值钱为买方市场。 11、商品的价值有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与社会生产率成反比;跟个别无关;商品的价值总量跟社会无关,跟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跟个别劳动率成正比。 12、等价交换不等于每个交易过程都是等价的,只存在于整个过程中。 13、需求法则: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少,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 14、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跟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互为互补品的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 15、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最根本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16、恩格尔系数是食品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家庭消费水平的指数,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反正越高,消费水平由物质消费向发展和精神消费发展,由低向高。 17、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的主要参与者,50人以下,3万底的是有限责任公司;2至200人,500万起的股份有限公司;1人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无限责任。 18、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和维护权利的基础,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律依据。 19、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可以得到本金和利息。利息公式为: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活期存款的利息低于定期存款。 20、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是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 21、高风险高收益----股票,股票是股票凭证可以股息和差价利益;稳健的投资----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的是商业保险。 22、收益率: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23、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的分配的基本原则;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

2018电大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判断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力 2、(×)人们可以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商品的二重属性,从外面看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内容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8、(√)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9、(×)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1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2、(√)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13、(×)价格的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4、(×)社会分工就是部门之间的分工。 15、(√)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在资本主义早期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16、(×)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1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额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1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9、(√)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20、(×)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都是资本。 21、(×)资本积聚可以使个别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大。 2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 23、(√)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24、(√)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5、(×)资产阶级政府的干预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是可有可无的。 26、(×)垄断的形成消灭了竞争。 27、(×)垄断组织定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 28、(×)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银行准备金率。 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30、(×)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1、(×)当一国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进行国际贸易时,该国能获得绝对利益。 32、(×)资本原始积累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 33、(√)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试题 一、单选题 1、海洋经济学是伴随着( C )的产生和发展的,海洋经济活动早在远古时期就存在,经过了人类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步壮大,并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尤其是靠海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A海洋活动 B 经济活动C海洋经济实践活动 D 实践活动 2、目前( D )已经出现危机,而海洋资源却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A 水资源 B 矿资源 C 林木资源 D陆地资源 3、海洋资源是( C ),只能由国家所有而不能由某个人或某企业所拥有。 A 资源 B 水资源 C 公共资源 D私人资源 4、19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了著名的( C ),构建了完整的海权理论体系。 A “陆地论” B “海洋论” C “海权论” D“资源论” 二、多选题 1、到20世纪已经形成包括(ABCD)海水养殖、海洋运输、海水综合利用、海滨采矿等10多个部门的海洋产业经济。 A 海洋捕捞 B 海盐及盐化工 C 滨海旅游 D海洋油气 2、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体、(ABC)矿产、能源、岛礁及空间等资源;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第一、二、三产业及其与各海洋产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即与海洋有某种依赖关系的经济活动。 A 海洋动植物 B海面 C海底 D海礁 3、海洋的(BD)决定了海洋经济具有关联性。 A 危险性B连通性 C 不确定性 D流动性 4、海洋经济涵盖了(ABC)及其内部行业的各个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三、填空题 1、19世纪70年代(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考察船的环球调查,具有开发利用海洋事业的代表性和开创性。 2、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3、2000年,世界海洋经济占世界GDP总值230 000亿美元的4%,其中主要海洋国家海洋产值分别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 4、中国最早提出海洋经济这一概念的学者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和许涤新),他们在197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建立海洋经济新学科,引发了一轮海洋经济研究热潮。 四、判断题 1、20世纪前半叶,限于调查研究的深度、社会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和提供装备的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所能达到的支持程度,当时人类的海洋开发利用还不能发生本质上的转变,没有出现对传统海洋经济的突破,也没有完成向现代海洋经济的跃升。(√) 2、人们预测,21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将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 3、21世纪既是海洋开发利用的世纪,也是海洋科技、产业、经济竞争的世纪。(√) 五、简答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2、政府层次的划分:①狭义政府:(核心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③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 ④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二章市场与政府 1、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在不同用途或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就叫做资源配置。 任务:就是在资源的多种用途中选择最有效的用途。 原则:资源的最优配置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效益,即为资源配置效率,对资源进行配置而取得的最大效益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的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效率 2、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最优与改进 (1)帕累托最优: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的状态。 (2)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会使其它人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政策变化将提高社会福利。这种政策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 对帕累托最优的通俗理解——(蛋糕做到最大时)除非损人,就不能利己 3、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A/(A+B) 0.4是“警戒水位” 4、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1.从基尼系数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超过国际上公认的0.4警戒线 2.以五等分分组计算,农村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 3.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 4.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构成差距增量的主体。 5.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更为突出。 6.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过高。 解决对策: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 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第一,在各级财政之间合理划分收入分配调节事权 第二,建立居民收入监测体系。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调节资金支出方式。 第四,在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中设立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 5、市场失灵的表现: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6、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资源配置 (1)通过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支配资源的规模和围,确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给供能力。 (2)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确定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和财政资源部的配置比例。 (3)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例如,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兴办或支持有外部效益的事业,通过税收限制有外部成本的事业等。) (二)调节收入分配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低保)、征收累进所得税、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经济稳定增长 7、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1)制度创新型;(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如何评价官员的政绩:豆腐渣、拉链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2)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型(发展循环经济) 3)增进公众福利型(增加消费,培养中产阶层)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知识讲解

经济学基础 名词解释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1、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市场经济 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3、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4、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5、经济学 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 1、需求量 买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物品的数量. 2、供给量 卖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某种物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 当商品达到供求均衡时所对应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5、供给价格弹性 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2.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4、预算线

在消费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额和实际支付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 1、等产量曲线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3、等成本线 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4、企业生产的隐成本 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5、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 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 第五章市场理论 1、边际收益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2、垄断竞争 由许多生产和销售相似而不同的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市场结构. 3、寡头市场 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4、不完全竞争市场 泛指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第八章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动的市场价值. 2、名义GDP 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GDP折算数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5、通货膨胀 一国价格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 6、失业率 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为什么又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P11 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即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具有客观必然性,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且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是否认识它,只要某种经济条件存在,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这就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人们在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经过反复实践而积累经验,不断学习而提高认识能力,是能够发现未曾被认识的经济规律的,是能够加深认识前人已经发现的经济规律的必然性的。这就是说经济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如何? 第一(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二)商品二因素 1.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特点:①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②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 (2)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 第二.(一)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恒性 (二)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形成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1.统一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 3.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劳动生产率如何影响商品的价值量?P36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加,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少,其价值量就小;反之,劳动生产率降低,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数量减少,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多,其价值量就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这个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5.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职能?P39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种职能。 6.什么是价值规律?它的实现形式和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P60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按照价值量来进行,即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

海洋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海洋经济学复习知识点(一) 海洋是集海水水体、海洋大气、海岸、海盆和各类海洋资源组成的统一体。 海是濒临大陆,位于大洋四周边缘的水域。 洋是远离海岸,深邃、浩瀚的水域,它在海洋中处于中心和主体地位。 海洋八大资源 生物资源: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等 化石燃料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海底煤矿等 深海矿物资源:大洋锰结核、海底钴结壳、海底热液矿床等 海滨沙矿资源:非金属沙矿、金属沙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等 海水化学资源:海水淡水资源、地下卤水资源、海水化学物质资源等 海洋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风能、温差能、盐差能等 海洋空间资源:填海造地、人工岛、海上机场、海底仓库、海底隧道、跨海桥梁等 自然景观资源:海浪、沙滩、海岸、海底世界等 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产品销售或服务对象等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称。 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海洋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海洋经济活动中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形式;海洋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逻辑方法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分析方法、综合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等。 海洋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开发海洋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服务的能力,由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运筹性要素(生产管理、经济信息)、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等组成。它是社会生产力在海洋经济领域的体现。 海洋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利用和开发海洋的经济活动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社会生产关系在海洋经济领域的体现。 海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殊性: 第一,海洋国土归属的差异性 第二,产权界定的模糊性 第三,海洋资源的流动性 第四,海洋产业分布的立体性 第五,海陆经济的交织性 第六,海洋部分关系的国际性 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是把海洋资源这种特殊资产从其开发、利用到生产、再生产,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 海洋经济规模指海洋生产力诸因素在形成生产力系统时各组成部分在一定范围内的聚集程度。 海洋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海洋生产力总体规模指一个国家海洋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 一般而言,各国海洋生产力总体规模都是不断扩大的。这种扩大有三种方式: 一是渐进式扩大; 二是外延式扩大和内含式扩大相结合;

《公共经济学》第1-13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 2.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 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社会边际效益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3.市场失灵的表现 ?微观经济缺乏效率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 ?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第二章 1.外部效应 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正、负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 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在一点相交,这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D 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供给曲线S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的边际成本。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MEC,社会边际成本MSC=MPC+MEC。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不加干预的纸张市场的均衡在MPC=MSB点实现,这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不是最佳的,因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应是MSC=MSB。有效的均衡应当在包括了私人边际成本和外部边际成本在内的社会边际成本恰好同社会边际效益相等这一点实现,即MSC=MPC+MEC=MSB。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 正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就是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接种疫苗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一点。需求曲线D所反映的仅是消费者自身可从接种疫苗中获得的边际效益。消费者的决策所依据的仅仅是私人边际效益,而未包括外部边际效益。这样一来,在D与代表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S(为简化起见,这一例子假设提供疫苗接种的私人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相交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上,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效益超过了私人边际效益,依据私人边际效益做出的产量决策是不具有效率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可通过将私人边际效益(MPB)同外部边际效益(MEB)相加而求出。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小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3.正、负外部效应政府解决办法及其具体内容 矫正性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物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物品的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物品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企业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将负的外部效应带来的损失减少至可以

经济学基础复习-附答案

经济学基础复习 第一章 1.关于经济学里的“稀缺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A.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欲望,“经济物品”总是不足 B. 稀缺性”指世界人口太多,导致人均资源“稀缺” C. “稀缺性”是指穷国的资源不足 D. 富人不存在“稀缺性”问题 2、计算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你做一个小时的家教的收益是什么?一个小时的家教机会成本呢?做一小时家教可能的机会成本,一个小时用来学习对你能力的提升 3.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下哪一项描述了经济增长?2) 1)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向资本品移动 2)生产可能性边界动 3)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移动 4)从该曲线内向曲线移动 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怎样生产 B.为谁生产 C.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D.以上全是 5. 以下哪个不是微观经济学考察的问题(D ) A.一个竞争厂商的产出水平 B.一个垄断厂商的产出水平

C.一个年收入12000元的工人如何支配他的收入 D.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 6.判断:规范经济学研究“是什么”“会怎么样”,实证经济学研究“应该怎么样”。(X ) 7.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导致低技能的人群就业率的降低。”是规范表述还是实证表述?实证 8.对经济学“经济人”或“理性人”的表达正确的是(A ) A.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经济人才行动 B.经济人即现实中的个人 C.经济人认为生产越多越好 D.如果一件事情要承担代价,经济人选择放弃(只要收益大于代价,经济人还是选择做这件事) 9.在研究国内苹果市场均衡价格影响的模型中,以下哪些被设定为外生变量:ABD A.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 B.香蕉的价格 C.苹果的价格 D.美国专业生产苹果的果农的收成 第二章 1.影响商品的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判断:肯德基涨价使得中式快餐的需求量增加。(X )需求增加 3.影响商品的供给(广义的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哪些影响商品的供给量?哪些影响供给(狭义的供给即衡量不同价格水平下供给量的指标)?(考试时这几个问题不可能放在一起的,只是要求大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内涵:广义的理解就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就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与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就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她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与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与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瞧不见的手”与“瞧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与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与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与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就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与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汇总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商品价值 B.劳动力自身价值 C.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海洋经济学复习题(前8章)

海洋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试题 一、单选题 1、海洋经济学是伴随着( C )的产生和发展的,海洋经济活动早在远古时期就存在,经过了人类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步壮大,并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尤其是靠海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A海洋活动 B 活动 C海洋经济实践活动 D 实践活动 2、目前( D )已经出现危机,而海洋资源却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A 水资源 B 矿资源 C 林木资源 D陆地资源 3、海洋资源是( C ),只能由国家所有而不能由某个人或某企业所拥有。 A 资源 B 水资源 C 公共资源 D私人资源 4、19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了著名的( C ),构建了完整的海权理论体系。 A “陆地论” B “海洋论” C “海权论” D“资源论” 二、多选题 1、到20世纪已经形成包括(ABCD)海水养殖、海洋运输、海水综合利用、海滨采矿等10多个部门的海洋产业经济。 A 海洋捕捞 B 海盐及盐化工 C 滨海旅游 D海洋油气 2、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体、(ABC)矿产、能源、岛礁及空间等资源;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第一、二、三产业及其与各海洋产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即与海洋有某种依赖关系的经济活动。 A 海洋动植物 B海面 C海底 D海礁 3、海洋的(BD)决定了海洋经济具有关联性。 A 危险性 B连通性 C 不确定性 D流动性 4、海洋经济涵盖了(ABC)及其内部行业的各个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三、填空题 1、19世纪70年代(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考察船的环球调查,具有开发利用海洋事业的代表性和开创性。 2、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3、2000年,世界海洋经济占世界GDP总值230 000亿美元的4%,其中主要海洋国家海洋产值分别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 4、中国最早提出海洋经济这一概念的学者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和许涤新),他们在197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建立海洋经济新学科,引发了一轮海洋经济研究热潮。 四、判断题 1、20世纪前半叶,限于调查研究的深度、社会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和提供装备的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所能达到的支持程度,当时人类的海洋开发利用还不能发生本质上的转变,没有出现对传统海洋经济的突破,也没有完成向现代海洋经济的跃升。(√) 2、人们预测,21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将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 3、21世纪既是海洋开发利用的世纪,也是海洋科技、产业、经济竞争的世纪。(√) 五、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二、思考题 4.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5.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特点? 6.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类型? 12.如何正确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参考答案: 二、思考题 4.(1)生产关系首先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2)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因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要经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入消费,从而形成了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关系,这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或称生产关系体系。 5.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共同点,即都有客观性。但是,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又有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它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一般比较顺利。而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态度是不相同的。 6.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 (1)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的、本质的联系。(2)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 12.(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变化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2)经济规律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认识经济规律就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就是指人们使自己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二、思考题 1.怎样理解商品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条件? 3.如何认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4.怎样理解商品价值的形成? 7.怎样认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8.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怎样的? 10.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3.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哪些作用? 14.怎样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