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讲 西方哲学的历程

第五讲 西方哲学的历程

第五讲     西方哲学的历程
第五讲     西方哲学的历程

第五讲西方哲学的历程?一、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

?二、西方哲学的主要进展

?三、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

一、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

?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

?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

?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

?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

?前期(教父哲学)

?后期(经院哲学)

?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

?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

?前期(19世纪中后期)

?中期(20世纪前期)

?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重心转移

?意大利(1540—1610年)

?英国(1660一1730年)

?法国(1770一1830年)

?德国(1810—1920年)

?美国(1920一今)

二、西方哲学的主要进程

(一)古代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指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5 世纪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哲学。古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的开端。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人类社会史上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对后来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希腊哲学脱胎于原始宗教。最初的希腊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同宗教神话决裂,坚持从自然现象本身说明世界。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中看到联系、发展和矛盾。各派哲学家都着重探讨本体论问题,即从杂多的事物和现象中寻求万物统一的根源。

1、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的唯物主义思想。泰勒斯第一次对世界万物的本质作出哲学概括:他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从水而来,又复归于水。水是万物的统一的基础,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却不生不灭,水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

?(2)水为始基的意义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在由自然宗教向哲学思维过渡的时代,提出这样的命题,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个命题的提出,宣布了哲学开始产生和哲学史的开端。黑格尔认为,这个命题是“哲学命题,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把水作为万物的始基,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这就意味着,不管事物性质如何不同,变化如何多样,它们总是来自同一本原,又回到同一本原之中。

?这已经从感性所把握的千姿百态的事物、现象中寻找统一性的物质基础,即从现象的多中寻找本质的一,从个别的事物中寻找它们的一般。如果说,只有从认识个别前进到认识一般的时候才能产生哲学的话,那么,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的始

基”这个命题就标志着哲学开始产生。这是从统一性、总体性上把握世界的一种尝试。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万物统一性的基础,用自然的原因来说明白然现象,这就开了唯物主义的先河。“水”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反映事物的一般本质,这恰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都还非常低下。

?(3)水为“始基”的原因。

?泰勒斯之所以把水作为万物的基质,是因为他观察到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潮湿中产生,并靠潮湿来保持。凡是种子都是湿的,湿养育万物,死的东西就干燥了。泰勒斯生活在沿海,自然把水看得十分重要。他到过埃及,看到了尼罗河两岸的兴旺,又看到地中海的波涛使希腊成为富强之邦,而且农业、渔业都离不开水。

?在巴比伦和埃及人的传说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从鱼变来的,而鱼又是从水里生长的,泰勒斯不可避免会受这种传说的影响。况且,在当时看来,水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它可以适应一切容器的变化,它也随温度的变化有三态的变化。以上种种,大概就是泰勒斯把水作为万物始基的原因。

?(4)泰勒斯的灵魂观念

?泰勒斯在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的原因时,用了传统的“神”、“灵魂”观念。他说:“磁石有灵魂,因为它能吸动铁。“灵魂”在希腊文中的本义是“呼吸”,被认为是生命和活动的原则。这是一种原始的“物活论”,实际上蕴涵着万物自身具有运动能力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泰勒斯的物活论与自然宗教的灵魂论已有很大区别,自然宗教把灵魂看作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泰勒斯把灵魂看作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泰勒斯的哲学思想虽然很简单,但是对破除迷信、发展生产和科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毕达哥拉斯学派:(phthagoras)

?毕达哥拉斯学派因其创造人叫毕达哥拉斯而得名。它是古希腊第一个唯心主义派别,也是希腊哲学史上历时最长、思想内容最复杂的学派之一。这个派别起初是集政治、科学、宗教于一体的团体,其思想内容是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神学)的混合体。该学派有一个传统,就是严守学说的秘密,把一切思想内容都归

诸于创始人,无法区别不同人的不同思想,一般把这派的思想都作为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来介绍。

(1)数学唯心主义

?“数”比水、气更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具有量的属性,都可以用数来计算,因此,他把数看作万物的始因或本原。在毕达哥拉斯看来,数是万物的本原,但不是数直接产生世界万物,在数和物之间存在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数是由构成数的元素产生的;几何图形是由数产生的;

物体是从几何图形产生的。

(2)天体和谐论

?天体运动也是由一定数量的比例关系规定的。他说“:每一个星球各按其大小与速度的不同,发出一种不同的音调。这是由不同的距离决定的,这些距离按照音乐上的音程,彼此之间有一种和谐的关系;由于这和谐关系,便产生运动着的各个星球的和谐声音。”

?合理因素:第一,他认为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第二,天体运动的和谐是由差别引起的,统一来自不同。第三,提出地球的概念。?荒谬成分:第一,天体有贵贱之分,这是把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比附到天体上。第二,认为宇宙有边缘,有限论必然导致有神论。第三,认为恒星天层之外是众神居住的地方。第四,恒星天层静止不动。

(3)辩证法因素

?毕达哥拉斯在论证万物的产生时,以有限和无限的对立为纲,规定了十对对立面:有限与无限、奇与偶、一与多、左与右、阳与阴、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他主张对立是存在物的始基,万物从这些对立面的统一中产生出来,也就把对立作为原则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这是明显的辩证法因素。

3、赫拉克利特学派:

(Heraclitus)基本思想: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派的传统,从一种具体的物质中去

找世界统一性的基础。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列宁对赫拉克利特的这个思想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赫拉克利特哲学的特色在于他强调运动变化,在哲学史上被称为“变化的哲学”“、流动的学说”。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论述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道理。他把火作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出于变动性的考虑,并且又着重强调了一个“活”字。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不仅在于他强调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而且在于他阐明了万物的运动变化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

?赫拉克利特还指出,在评价事物时,经验主体是有差异的,其中包含着相对的因素和对立的状况。他说“:海水是最纯洁的,又是最不纯洁的:对于鱼,它是能喝的和有益的;对于人,它是不能喝的和有害的。驴子宁要草料而不要黄金。”同一对象,不同主体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芝诺的辩证法:“辩证法”作为一种谈话或辩论时揭露和克服对

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胜利的艺术。

“知识的圆圈”

“飞矢不动”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

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5、原子论学派主要代表: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伊壁鸠鲁Epikouros)

原子论学派的基本思想: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不可分、原子的

性质不可变;原子在“虚空”中自己运动;

原子有重量,且与它下坠时的速度无关;

原子具有偏离运动,造成原子间的碰撞,

形成万物.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原子和虚空

?原子一词,其希腊文的原意原子(是不可分割)。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指一种最小、坚实、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

?每个原子作为整体是能动的,它们在虚空中任意移动,相互撞击,结合成万物。?虚空是非存在,但不是无,而是指它稀空、不充实,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是原子的运动场所,好像容器一样。如果没有虚空,原子就不能存在,更不能运动,万物就无从形成。世界万物就是原子和虚空的对立统一。

6、苏格拉底

苏问:欺骗、偷盗是否正直?

欧答:不正直。

苏问:为了胜利,欺骗敌人怎样?

欧答:不算不正直。

苏问:为了胜利,欺骗朋友怎样?

欧答:不算不正直······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7、柏拉图的学派柏拉图(Plato)

基本思想:理念论(idealism)。

世界的本原是理念。

回忆说。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的问题在哪呢?

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

(1)世界的本原是理念

?人们感觉到的这个物质世界是变化无常的,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因而是不真实的。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背后有一个“绝对存在”的理念世界。

?“现象世界”:可以感觉到

?“理念世界”:只有思想到

?在各种具体美的东西之外有美的理念。具体事物的美是不真实的,例如,对同一个事物甲说美,乙可能说丑;此时美,彼时可能变丑,所以不真实。只有一般的美才是永恒的、普遍的、真正的美。他说“:如果有人向我说,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有美丽的颜色、形状之类,我是根本不听的,因为这一切把我闹糊涂了。我只是简单、干脆、甚至愚笨地认定一点: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

?在理念世界中,全部理念分为若干等级。最低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较高级的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念;再高级的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念;最高级的是“善”的理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宝塔式的理念世界,处在塔顶的就是“善”“。善”统治着整个理念世界,是创造一切的力量。

(2)(灵魂)回忆说

?认为人类的知识乃是灵魂对生前早已熟悉而后来却被忘记的那些理念的回忆。“我们灵魂就在我们出世以前存在过。”“如果我们是在出世之前获得了知识,出世时把它丢了,后来又通过使用各种感觉官能重新得到了原来具有的知识,那么我们称为学习的这个过程,实际上不就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吗?我们把它称为回忆对不对

呢?完全对。”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打了一个“洞穴的比喻”。大意是说,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好比一些囚犯,带着锁链面向洞穴的尽头,不能转过身来。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他们前面有一堵墙,这堵墙好比一个幕。他们在这个幕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们无法看到别的东西,所以就认为这些影子是真实的。只有学了哲学,

成了哲学家,才能看到阳光

下的真实的世界。

8、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物,堪称古代世界的黑格尔。他批判地继承了各派哲学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并对后来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他经常与其弟子在吕克昂神庙附近的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学术问题,人们看起来逍遥自在,所以,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

(1)实体理论:“实体”是事物的底层,是存在的基础。

实体是认识的对象,是人们一切认识所围绕的

中心;实体就是判断中的主词。

(2)认识理论:外在世界是存在的

人的理性力量是可以认识它的;

认识的对象是被给予的。

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

哲学是关于“存在之存在”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对以前各种哲学的一个综合,因而具有摇摆、调和、自相矛盾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它对后世的哲学起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对立的派别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自己的根据。

对古代哲学的总结

古代哲学几乎包含了后来各种西方哲学学说的萌芽,在西方哲学史上,它是精彩和重要的一笔。

第一,就哲学对象而言:古代哲学主要研究本体论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是怎样的?

第二,就哲学方法论而言:古代哲学在观察客体时,主要用直观方法。

第三,就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而言:古代哲学包罗万象,“科学之科学”。

(二)中世纪哲学

1、教父哲学:奥古斯丁(St.Augustine)

?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他少年时代放荡不羁,皈依基督教后却闭门思过、清心寡欲,被基督教誉为浪子回头的典范。奥古斯丁后半生忠心耿耿地致力于基督教的传教事业,为基督教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使者”等等。

(1)论自我意识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基督教的信仰,为人们指明一条寻找上帝的路径。奥古斯丁的出发点是人的自我意识。在他看来,人可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

?“光照说”:奥古斯丁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确认这些真理的客观有效性,而在于寻找它们的形而上学根源。一切真理的根源都存在于上帝之中,上帝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上帝之光,“光照”(illumination)是人的理性获得真理的途径。

(2)上帝的认识与信仰

?奥古斯丁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虽然主张“信仰寻求理解”,倡导用理性解释信仰,但对他来说更为根本的却是“信仰为了理解”,信仰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对于“三位一体”的上帝,奥古斯丁最终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把它归为奥秘,宣称“即使有人在其中捉摸到一些,能表达出来,也决不可自以为捉摸到超越一切的不变本体”。总之,上帝只能信仰而不可认识。

(3)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

?首先,上帝创造世界没有借助任何在他之外、不是由他创造的工具或手段。

?其次,上帝创造世界没有使用任何材料。

?再次,虽然上帝是藉着自身从无中创造世界的,但上帝不是从他自身中创造世界的。

?另外,世界与时间同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在创造万物的同时创造了时间。

(4)灵魂的不朽、堕落与获救

?灵魂不朽:灵魂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是一个独立的精神实体。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但这并不是由两个实体结合成为一个新的实体,也不是灵魂被禁锢在肉体之中,而是灵魂占有、使用和统治肉体。由于灵魂是与不变的、永恒的真理不可分割地结合在

一起的,所以它也是不朽的。

(5)历史神学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国》一书中展开了自己的历史神学原则:从上帝创世开始,人类就形成了两个敌对的阵营。爱上帝、服从上帝的一方构成上帝之国,它们追求精神生活,向往善;爱自己、对抗上帝的一方构成了人间之国,它们追求世俗生活,向往恶。二者的斗争就构成了人类的历史。而且,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之国必胜,人间之国必败。

2、经院哲学

?从字面的意思看,经院哲学就是在经院里讲授的哲学。实际上,经院哲学的意义要广·泛得多,它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如果说教父学只是提出了宗教教条和创立了神学体系,那么,经院哲学就是来论证宗教教条和为神学作注脚的。

?经院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自然和现实,而是圣经和上帝。它认为,上帝和圣经就是真理,人们无须再探求真理,哲学所要做的就是解释圣经和论证上帝。因此,经院哲学已用不着经验。单靠逻辑推理就足够了。

?经院哲学所讨论的大那是一些空洞无聊、烦琐无

?味的问题,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烦琐哲学。

?天堂里的玫瑰花是否长刺?

?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

?上帝能否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大石头?

?亚当被用上捏成时有没有肚脐眼?

?亚当被创造时几岁?吃不吃奶?身长多少?

?圣灵是否是女性?

?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身体复活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身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论争

?唯名论与唯实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共相是否实在的问

题.或者说,究竟一般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是实在的。

?唯名论者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个别,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

?唯实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

?唯名论和唯实论都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唯实论把一般说成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是第一性的,个别事物是第二性的,是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唯名论否定了一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真实的,从而为主观主义留下了后路,但是,二者相比,唯名论认为个别事物是真实的存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并且这种倾向越往后越明显,为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

?唯名论把一般看作声音、符号、名称。只屯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否定渗透各国的罗马教会的权威。实质上表示了对基督教普遍教义的怀疑,三位一体说、原罪说等教条都难以成立。既然个别为真.那么圣父、圣子、圣灵应该是个别的三个神;既然个别人是真实的,那么只有个别人犯罪.亚当夏娃犯罪,他们二人赎罪,不应让全人类来赎罪。这些思想是异端运动的理论根据。

?唯实论把一般看作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这就意昧着基督教的普遍教义是真实的,是真理。因为愈高愈真实,愈一般愈可信,所以上帝最真实.教条最可信。

罗马教会应具有无所不包的权力,教权高于王权,国王应该服从教皇。唯实论者是基督教冲学的正统,是西欧封建统治的卫道者。

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托马斯反对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认为人类没有天赋的上帝观念,不能从上帝的观念中推出上帝的存在。但他认为,人们可以从万物的存在推断出上帝的存在。

?1、从世界的万物的运动变化推断出“第一推动力”,即上帝的存在;

?2、从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推断出“世界第一因”,即上帝的存在;

?3、从个别事物的存在只是偶然的和可能的,推出一个“必然的存在者”,即上帝的存在。

?4、从世界的事物的完善性推断出一个“绝对完善物”,即上帝的存在;

?5、从一切的事物具有的目的性推出一个最终的“目的因”,即上帝的存在。

?前三种证明是从相对的东西推出一个脱离相对的绝对的存在。后两种是目的论证明,是对苏格拉底以来的目的论的发挥,它对欧洲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直到18世纪才被休谟与康德所批判。

(三)近代哲学

1、培根和狄德罗

培根(F.Bacon):Knowledge is power;

抨击经院哲学;“四假像说”;经验观察的方法

狄德罗(D.Diderot):大百科全书派——唯物主义

?英国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发祥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首创者。被称为“最聪明、最智慧、最卑鄙的人”。是近代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哲学家。

弗兰西斯·培根

? (1)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 (2)四假相说

?假相,即盘踞在头脑中的错误观念,使人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主要有四种。

四假相说(经验是真知识的唯一来源,排除四种假象)

?族类假相(种族假相):人类天性的普遍缺陷。不以客观事物为尺度,而是以主观感觉为尺度。

?洞穴假相:由于个人的特性而产生的成见和偏见。

?市场假相: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语词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假相。

?剧场假相:由于盲目崇拜权威,迷信传统的哲学体系所造成的错误思想和偏见。

四假相说的意义:

?目的是清算经院哲学所散播和灌输给人们的种种迷信谬说、偏见和怪癖、空论和诡辩,以及所编造的各种神学唯心主义体系。

?四假相说深刻地揭示了导致人们认识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

根源,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 (3)实验方法与归纳的方法

?科学知识来源于感觉,但同时重视理智的能力对实验材料进行加工、分析。

?归纳法的步骤:第一,收集材料;第二,用三表法整理材料;第三,进行真正归纳。

?缺点:片面夸大归纳法的作用。不能算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只能算是近代哲学的先驱或过渡性人物。

?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年10月5日- 1784年7月30日),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1751年——1772年)。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

2、大陆的理性主义

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笛卡儿(Descartes):

?(1595—1650年)是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他创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二元论哲学,在哲学史上

?起了重要作用。

?理性原则和普遍怀疑的方法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认为,我们可以怀疑一切,但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只要我一旦怀疑我在怀疑,那就正好证实了我在怀疑。怀疑是一种思维,我在怀疑就是我在思维。既然我在思维,这个思维的“我”就不能没有。我在思维,所以有我。我思维着,所以我一定存在着,即“我思故我在”。

?天赋观念说

?天赋观念说是笛卡尔哲学的理论核心。他认为,天赋观念是绝对

真理,它有两种作用:一是试金石的作用,可以用来鉴别错误的认识;二是点金石的作用.可以使一般认识成为科学真理。后一种作用尤为重要,是科学家研究的目的。科学家从事观察实验不是目的,目的是对感性材料说出清楚明白的道理,建立合理的科学。

斯宾诺莎(Spinzoza)

3、英国的经验主义:洛克、贝克莱、休谟

洛克(Locke):“白板说”;?°天赋人权?±(自然权利:生存权、自由权、财产权)?°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

贝克莱(Berkeley):Spiritual substance

“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休谟(Hume):Theory of Knowledge

“不可知论”

既然我们的认识全部来自经验,同时,又肯定在经验之外还有什么,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经验之外还有无不依赖与经验的东西,还要靠经验来解决,但是,经验在这里沉默了,经验不得不沉默。

在近代哲学之初,一些哲学家认为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所谓科学知识--主要是实验科学--乃是对于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由于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和个别偶然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在这样的不可靠的基础之上,如果有科学知识,它就不能以感觉经验为基础,而只能是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这两种观念,前者被称为经验论,以培根、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为主要代表,后者被称为唯理论,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为主要代表。

(4)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康德(Kant)《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康德的批判精神引起了巨大的精神运动,从此“德国被康德引入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

基本思想:认识的本性——先天分析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都有问题,认识只能是先天综合判断。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分裂的局限性,建立一种更高级的新的认识论;

客观思想: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是思维所思的那个样子,或者说,它本身也就是思维了。这就是存在于人头脑之外的所谓——

“客观思想”,即“绝对精神”。

什么是黑格尔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把思维与存在统一于绝对观念,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割裂的问题。

但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割裂了客观事物中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把客观事物的一般同人们反映这个一般的概念混为一谈,从而把事物中的一般精神化,变成决定个别实在性的精神实体。把客观事物中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歪曲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因此,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是思维的异化物,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异化为存在,并由存在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

费尔巴哈(Feuerbach)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关于自然界,自然界是物质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是对真实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自然界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因果规律。

关于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精神不能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下半截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把黑格尔颠倒的历史又重新颠倒了过来。

费而巴哈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总结

? 1.西方19世纪以前的哲学较之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无论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要广泛、丰富而深刻得多,其发展演变也更为复杂。

? 2.近代哲学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资产阶级把哲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是谈论知识问题与人性解放,只有发挥人的理性,有了知识,人才有力量,才能发展生产力。因此,近代哲学所探讨的中心便是认识论问题:关于知识的来源、范围、标准、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等一系列问题。

3.近代哲学在研究主客体关系时,主要用心理方法,即以心灵的认知作用来为不证自明的前提而进行推论的方法(我思故我在;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近代哲学已从具体科学中分离了出来。

( 四)当代西方哲学

?(1)科学主义思潮

?(2)人本主义思潮

什么是当代西方哲学?

?洞悉心灵——精神分析;

?人生与虚无——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科学的哲学——科学哲学

失落的理性——唯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

?语词的透视——分析哲学;

?理解的理解——哲学结构主义;

?破碎的镜中像——后现代哲学

思想者

闪亮的名字

?提及当代西方哲学,大家自然会联想起一串闪亮的名字:萨特、尼采、佛洛依德、海德格尔……

?对这些名字后隐含着的博大的精神领域和纷繁的分支源变能全面把握和理解的人毕竟在少数,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当代西方哲学是个庞杂而又艰奥的知识领域。

?“哲学无不是对于人的关怀或是对真理的热情追求,在其深奥的外表里,藏着的是质朴的并且是简洁明了的温暖底蕴。”

背景

?哲学发展的阶段性,是由一些重要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一)扮演主要角色的关键哲学家;(二)有决定性影响和有分量的哲学著作;(三)重大的理论争论的内容及其结果;(四)社会和文化层面的重要历史事件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这些因素,都呈现非常明显的…一次性?或…不可重复性?,对哲学思想的创造活动,提供了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精神力量;

但是,同一般历史一样,思想史和哲学史也经常走回头路,在不可预测的力量的影响下,往往出现多次重复、回归、退后、迂回、旋转和…反刍?,使当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既显示历史延续性的特征,又展现断裂、重叠、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殊轨迹。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西方哲学思想演变过程中,就其社会基础而言,有两个重要的分水岭:1968年的学生运动和八十年代末发生的五大历史事件:(1)全球化和消费文化的洪水般泛滥、(2)苏联东欧国家集团的垮台、(3)欧盟的扩大、(4)基因工程和电子数码化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5)恐怖活动及突发性社会和自然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

当代西方哲学的基本论题

? (1)人文主义的重建;

? (2)语言与符号及其与当代知识的关系;

? (3)社会正义与自由平等的关系;

? (4)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 (5)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

? (6)哲学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 (7)日常生活与哲学的生活化。

当代西方哲学特点

?从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主义

?从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

?从一元论走向多元论

?从体系化走向方法论

从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主义

总结:现代西方哲学主要研究

方法论问题:

一方面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仍然需要利用科学与知识,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革命性成就,推翻了以前许多旧的概念与理论,迫使哲学家提出了各种解释:关于科学知识的检验和标准问题;科学命题的语言表达问题;知识的必然性与普遍性问题;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等方法论问题,由此,科学方法论问题就成了西方哲学的重大

课题?a?a科学主义。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人得到彻底解放与永恒幸福,同时又陷入新的矛盾,人的价值、人的意志自由以及人性的解放等问题,越来越成为西方哲学研究所关注?a?a人本主义。

三、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

?1、西方哲学具有一种总体上的科学主义倾向。

?自然哲学、古希腊理性哲学、近代理性哲学、实证哲学、科学哲学?2、西方哲学具有一种总体上的思维科学特征。

?逻辑学、认识论、方法论分支

?3、西方哲学还具有一种总体上的人本主义倾向。

?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法国启蒙哲学、人本主义

思考题

?1、列举西方哲学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其大致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古希腊、近代西方哲学家)。

?2、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史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约四百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 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具有素朴辩证法的性质。古希腊哲学虽 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如"物活论"思想,毕泰戈 拉学派之相信灵魂轮回,苏格拉底也曾明白宣称自己为神所引导;柏拉图分裂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神看作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斯多葛学派把德行生活看成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到了古代哲 学的后期,他们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所利用。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中世纪哲学几乎完全受基督教教会的支配,哲学则是与宗教神学合为一体。中世 纪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事实,也在一定限度内起了维护理性、思维的作用。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哲学遂逐渐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近现代哲学的特征之一是哲学与宗教、思维与信仰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法兰西斯·培根明确主张哲学应当与神学分离,近代哲学大体上是哲学占主导地位,它们所讲的宗教和神大多理性化了或人 本化了:笛卡尔抛开一切外在权威,他所讲的神是建立在思维、推理的基础之上的;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 是理性的宗教,康德所主张的神不过是理性的理想,是实践理性的公设;他所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 道德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企图调和宗教和哲学,但他主张哲学高于宗教;费尔巴哈把批判宗教作为自己 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和现当代哲学与科学之间又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 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17-18世纪的哲学便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康德的星云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成就都 表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地发生的,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以不同方式表现了 哲学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深刻联系。科学主义各流派主要以研究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规 律性为己任;人文主义各流派一般反映了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关于人本身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 物论观点。“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 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根据 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

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史上,古希腊智者学派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学派,虽然在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家评价中,智者学派从来都是消极的,以至如今仍以“诡辩论”惯用其身。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即使他们在思辨的道路上走到另一个极端,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从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看,古希腊哲学史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发展的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生。一般说来,研究的对象不同,把握对象的方式和规则也不会相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古希腊哲学史视为一个整体,因为正是在这一整体中才显出了古希腊哲学前后期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他们拥有相近的目标,都关注“本源”、“存在”一类的问题,尤其是巴门尼德以来,希腊哲学家更是关注“存在”问题,因而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本体论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看,智者学派似无任何理论建树,智者们大多不关心“存在”问题,也不曾有人试图创建一套本体论学说。因此,人们未把智者当作一个哲学学派是有一定理由的。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希腊哲学史时,完全是把智者学派排斥在外的. 一、智者及智者学派 智者,即指一切有智慧的、聪明的、在理解力或某种技能方面出人头地的人。这样在古希腊就有很多人符合,毕达哥拉斯、德谟克里特是智者,而苏格拉底更是当之无愧的智者。但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才习惯于把“智者”指为从普罗泰哥拉这个系统下来的一批学者。 把这样的一批学者在一起称作“智者学派”,是否他们拥有共同的,或极为相近的观点呢?至少在看待一些通常的哲学问题时,他们的观点能相互支持或引用,也许这是我们区分哲学派别的一个标准。但从现存的原始资料看,这一批所谓的“智者”,他们的观点是很不相同的,无论哲学、科学、伦理学方面,他们都各说各的道理,并没有明显的相同的立场和观点,因此有许多学者认为“智者”不能成为一个“学派”。他们大多是教师,也许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所以“智者们”只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哲学学派。 传统的观点把包括普罗泰哥拉、高尔吉亚等一批学者称作“智者学派”。他们都把论辩术、修辞学提到教学的首位,并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也就是说智者们对传统的文化,采取了怀疑、否定的态度,从而建立和发展了一门新的学科,即语言学或修辞学。另外,智者学派把绝对本质纯粹概念或者被思维者,编写为概念或思维的运动,因此思想本身成为独立自由的。正是因为这点,有学者认为智者学派包含了辩证法的开始。 二、“人是万物的尺度” 被黑格尔誉为“伟大的命题”的普罗泰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后来的哲学家的解释中,被赋予了复杂玄妙的意义,但它的确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即使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震撼。 “人是万物的尺度,合于这个尺度的是存在的,不合乎这个尺度的是不存在的。”这是普罗泰哥拉的主要命题,其意思一方面是说要把思想作为被规定的有内容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能规定、能提供内容的东西,这个普遍的规定就是尺度,就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但最容易产生歧义的是如何理解“人”,站在苏格拉底的立场,这个“人”理所当然地被理解为感觉个体(普罗泰哥拉把知识等同于感觉),并指出知识不是感觉,“…知识?不可能在我们感觉能力的属性中,而要在心智对它们的思考中搜寻到。”对于苏格拉底的分析,学者们持有各种异议,批评者认为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全体,因为单个个人无疑也像外部事物一样变动不居,又怎么担当万物的“尺度”呢?黑格尔察觉到这个问题容易产生歧义,因为人是不定的和多方面的,所以他指出:“每一

现代西方哲学学习笔记2012

《现代西方哲学》学习笔记 2012.9.24韩玉龙 导论 一.哲学的本质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认识,既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总结和概括) 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思考。这把哲学和具体科学区分出来了。 其次,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又与自发形成的和宗教形成的世界观区分开来了。 2、哲学的三大形态 世界哲学有三大形态: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二、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1、古希腊哲学:前6世纪-3世纪 2、中世纪宗教哲学:3世纪-15世纪 3、近代哲学:15世纪-19世纪中叶:用理性(二元分立)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 4、现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今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 社会历史背景:资产阶级危机,无产阶级出现 发展背景:自然科学发展 哲学理论背景:各种思潮出现 2.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中----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过渡期(19世纪中----20世纪初)的基本哲学倾向是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马赫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弗洛伊德主义、以及狄尔泰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詹姆士实用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实在主义 完成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罗素和摩尔的分析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和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和新正统主义神学 蒯因的新实用主义、库恩的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哲学思潮的影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新托马斯主义)。 四、现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思潮 1.科学主义 实证主义:孔德、穆勒、斯宾塞 马赫主义:马赫20120925 实用主义:皮尔士、詹姆士、杜威 实在主义:迈农、亚历山大、怀特海 分析哲学:罗素、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奎因、日常语言学派 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 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 历史主义:库恩、费耶阿本德 2.人本主义 唯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 生命哲学:柏格森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班级:研究生一班(S11E01) 姓名:杨海源 学号: 课程班级:西方哲学史②班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在有限的这一学期时间选修完了这门课程,但让我说学到了、精通了多少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我觉得思维还是停留在一种印象的脚步,因为我觉得西方哲学史的确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很深奥。尤其是对于我一个东方文化背景下长大,又信仰佛教的我,有时更加有点难以理解西方的观点。哲学就是对世界和人的根本问题的无穷追问、终极思考。它的特点是大而深、但并非无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因为太复杂,我们不会去深究,但哲学家却专门思考这些不可深究的问题。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冒险,学习西方哲学史就是跟随西方大哲去经历思想的探险,在这种探险中了解当时人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取智慧,提升思想水平,开拓智力空间,挑战传统观念,颠覆陈腐价值。所以我认为学习这门课有利于我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帮助我们每个人树立历史感和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引导我们解决人生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最理想的向导。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学习过中的认识,谈几点学习《西方哲学史》这门课后的体会。 一.生命的意义 这个古老的问题难倒了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曾有位作家轻松而又激情的做出了回答:“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我们很多

人很多时候,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而他给了我们这个一直存在最大争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实现自己的理解才是生命的意义。很多次,我也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为了什么,我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我又为什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诱惑的世界里苦苦挣扎,越想弄清楚就越糊涂,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不明白的。这个世界有太多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也不例外,花半辈子时间读书,忙来忙去就是为了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这样的生活不痛苦吗有些人生来就富贵,不愁吃穿,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大四挥霍与灯红酒绿之间,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思我们佛教中说人的一生便是一个轮回,但也仅仅是一个轮回罢了。每次想到这句话时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人的生命是否会有下一轮回?或许没有人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不过是这一世的轮回,“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的生命似乎太过渺小,似乎尚没来得及折射出太阳似得光芒,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的一生的确是太短暂了,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短暂的生命里我们的意义在哪里?生命止于何处,人该如何对待自己有限的一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最可贵的,更有人说,生命的确宝贵,但最宝贵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热爱,人的生命的长短可以用时间来衡量,但对信念的执着和奋斗精神是人世间任何测量单位都无法计算的。当你明白人们活着的信念,多半是为了得到赞美,获得更多人的承认;当你发现你所承担的角色有高低之分时,你要快乐、勇敢、自珍,不要因为职业的低微而轻放自己,不要因为些微的不如意而自卑自弃,更不要因生活中出现的某种小插曲而暗淡生命。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 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第三章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二、苏格拉底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最新现代西方哲学考试要点.优选

P51尼采的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理论 在尼采看来,要成为一个创造价值、判定善恶的人,首先要推翻以往价值,这也是对人的最高的自我肯定。 尼采对以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批判也就是对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他把苏格拉底当做这一传统的肇始者,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的口号,把只是当做人生的最高目的和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而只是是依靠理性思维获得的,这样理性就被认为是万能的,成了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支配者。人的直觉和本能却被忽略、甚至被完全否定了。 尼采认为这意味着苏格拉底侧地抛弃了他以前的希腊文化重视直觉和本能的传统而开辟了理性主义传统。 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独特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在其影响下,人尽管被描绘为宇宙的建造者,周围世界的决定着,历史进步的核心;实际上,人缺必须服从普遍的、纯粹的理性及作为这种理性的体现的世界,遵循奴隶道德,陷入狭隘实际主义,不敢去创造新的东西,从而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前景和价值。越是那些被认为经过理性的严格训练的饱学之士,就越是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想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尼采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几乎所有概念都是虚构和谬误,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因此,为了使人的能力不受约束,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为理性派思想家所制定和神圣化的旧观念,代之以突出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并把它们当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概念。 你才要求建立一种能够发现和表达人的这种深层存在的哲学。他从希腊神话任务、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中找到了这种哲学的镜子。他把酒神同日神当做艺术的象征,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他认为狄俄尼索斯精神比阿波罗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意味着人的一切最原始的冲动都获得解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狄俄尼索斯的世界是一个狂醉的世界,是人性的深处得到充分表达的世界。尼采一再强调这正是哲学的真正世界,真正的哲学应该是狄俄尼索斯哲学。 P196詹姆士的意识流理论 在詹姆士心理学中,意识流又叫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因为他把思想当做了一个与整体意识相应的概念,而这就是主体的全部心理活动。 五个特征: 1、思想总是个人的思想。既不属于这人、又不属于那人的纯粹思想史无法证明的。就各个个人来说,他们的思想总是连成一气;但就各人之间说,他们的意识是不相通的。你的思想只属于你,我的思想只属于我。詹姆士据此反对那种把思想、意识当做可以脱离具体的人而存在的观点,这无疑有合理性;但他忽视了各个个人的而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都是对存在的反应,从而存在共同之处,是可以相通的。 2、思想永远是变化的 人的思想、意识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变化之中,即使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事物

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是我今天看完《西方哲学史》之后的第一感觉。这是我最艰难看完的一本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看完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的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所幸现在将它看完了。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你看懂了这书吗? 我的回答恐怕将很让你失望。因为以我目前的底蕴来看这书是不可能看懂的。可以这么说这书我看得一塌糊涂。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几乎它里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这么些字所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的是,我看的《西方哲学史》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一部,作者是英国的罗素。这个版本的《西方哲学史》可以说是讲这同类问题的书中最经典的。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个版本。即使是这个罗素这个版本的也有是选译的。而我是照全文来看的。 我一直很疑问,甚至直到现在将这本书看完之后还是一样疑问。这疑问就是,哲学究竟是什么?难道哲学就真是像我们在高中政治课上所学到那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吗?如果真是,我还是无法理解。 坦率的说,就是连咋们中国自己的哲学我也不太清楚。更何况本书的内容是西方的呢。所以我自己的底蕴是不足以使我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是认为我能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但是读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原因,一就是我之前已经说过的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是哲学;二是关于之前的哲学的定义。哲学是涉及多门科学的,我自己本身对于数理方面的一直是不大感兴趣的。这增加了我理解的难度;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西方的历史文化等背景,这不是我们只在中学时学世界历史认识了西方的一些重大人物就能理解的;四,本书从卷一古代哲学的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的第一章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写到卷三近代哲学的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的最后一章逻辑分析哲学。时间上穿插几千年,地点上写遍整个西方。确实是作为对西方历史文化没有一定了解的人是不可能读懂这本书的。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下本书的作者英国大哲学家罗素伯爵了。不读这本书,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 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 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 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 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 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 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 前期(教父哲学) 后期(经院哲学) 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 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 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 前期(19世纪中后期) 中期(20世纪前期) 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 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 1.古希腊罗马哲学 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 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 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 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哲学的分支

[编辑本段]哲学的分支 由于研究范围种类的不同,哲学可分为: 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可分为: * 哲学史 o 东方哲学史: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史伊斯兰哲学日本哲学 o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俄国哲学 o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科学哲学 * 现代哲学生存哲学分析哲学人文哲学解释学符号学 实用主义哲学 * 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政治伦理学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生态伦理学 * 美学美学史艺术美学技术美学 * 形而上学* 现象学* 过程哲学* 知识论 * 死亡哲学* 人生哲学* 法律哲学* 心灵哲学 * 墨家哲学* 当代英美哲学* 比较哲学* 当代法国哲学* 哲学哲学

与哲学相关学科 * 相对论 * 量子力学 * 混沌学 * 弦理论 * 思维科学 * 人工智能* 心理学 * 信息论 * 语义学 * 科学社会学* 逻辑学* 科学学 * 控制论 * 机械论 其他与哲学相关的学科 * 数学哲学* 宗教哲学* 政治哲学* 法律哲学 * 物理哲学 * 天文哲学* 化学哲学* 语言分析哲学 * 佛教哲学 * 教父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 日常语言哲学* 自然哲学* 经济哲学* 同一哲学 * 思辨哲学* 生物学哲学*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 历史哲学 * 易学* 经学* 玄学* 灵源泛哲学体系 * 诸子哲学 哲学命题 * 自由意志* 决定论* 因果律* 随机性* 白马非马 * 百姓日用即道* 悖论* 变化日新* 辩者二十一事 * 体用一源 * 天道自然* 万物皆备于我 * 物极必反* 心统性情* 心无本体 * 新故相除* 形质神用* 性即理* 性日生日成* 一分为二 * 一物两体* EPR悖论 * 坚白相盈*矛盾论* 仁为万物之源 * 天不变道亦不变 哲学著作 周文王《周易》 老子《道德经》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简介

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简介 理学院张兵 1091110202 在活生生的希望和恐惧面前,不确定充满痛苦,但是如果我们不愿依赖安慰人心的神话故事生活,那么就必须忍受······告诉人们离开确定性如何生活,又不因怀疑而寸步难行,在我们的时代可能是哲学为那些研究它的人可做的主要贡献了. ——波特兰·罗素现代西方哲学泛指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的传统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顶峰,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体系,但这一庞大体系在黑格尔去世之后不久便崩溃了,这也标志者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从此西方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现代哲学阶段.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按其本质特征可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按阶段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两大思潮的形成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是两大思潮对立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两大思潮则开始出现合流的趋势。 两大对立思潮的形成 科学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经验主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经历了从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转向贝克莱的主观经验主义,有转化为休谟的不可知论的演进过程.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就是休谟不可知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早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包括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以及批判实在论。 实证主义就广义而言,即对于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求知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辩,都可称为实证主义.狭义而言,则是指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哲学,认为对现实之认识只有靠特定科学及对寻常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主义的目的是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亦名经验批评主义,本质上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19世马赫主义,“” 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德国,奥地利以及其他国家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认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把实证主义进一步物理学化,吸收假设主义的把一切科学理论归结为假设的观点,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 感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感想 虽然上学期西方哲学史的课程结束了,但我对一些哲学的知识还不是完全弄明白,有些还是比较模糊的,例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感觉自己对这些哲人的思想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而这学期在继续学习现代哲学过程中,慢慢对这些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因为批判是哲学的本质,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近代哲学思想的批判中,我对以前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的认识。在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大半学期下来,感觉学习现代西方哲学比西方哲学史轻松很多,因为它从近代西方哲学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都把转向现实生活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或归宿,例如,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杜威强调经验就是生活,胡塞尔提出哲学回到生活世界等,这说明它更关注现实生活本身。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新流派,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下面我将谈谈自己感悟最深的三位哲学家的一些思想,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超人学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认为人生就是苦难,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的结果。他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它对生存的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感,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欲求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充满着痛苦,满足之后又产生新的痛苦,因为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无边无际。意志越旺盛,痛苦也就愈深重。因而他认为要解脱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意志,即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自己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 我觉得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当今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先是对于个人来说,不可否认我们的人生当中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甚至是苦难,想想我们80后这一代也有很多可悲之处: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在百万就业大军激烈竞争中勉强找到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该对生活失去信心,抱着对工作,房子等的欲求,更应奋起。让快乐、幸福、爱与善填满自己的心以消除人生痛苦,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健康的。对社会来说,如果社会成员对生活没

西方哲学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第二章思考题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第三章思考题 1、说明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知识的来源、过程和真理性等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2、简述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理论。 3、培根创建的科学归纳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试比较霍布斯与洛克在社会契约论方面的差异性与连续性。 5、洛克是如何批判“天赋观念说”的?他所提出的“白板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 7、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8、试说明贝克莱从“存在就是被感知”走向“自然实在论”的思想过程,并分析贝克莱哲学的内在矛盾。

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

对功利主义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功利主义; 贡献; 最大幸福原则;边沁 摘要:功利主义,又称最大幸福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流派,而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边沁是18世纪后半叶英国功利主义伦理理论框架的确立者和声势浩大的功利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一、功利思想的古代先驱:伊壁鸠鲁及其学派 边沁曾经说过,“在所有古代作家中,只有伊壁鸠鲁令人敬佩地认识到道德的真正来源”。1伊壁鸠鲁的功利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1、他认为快乐就是善,并且旗帜鲜明地将这一点坚持到底。这可以视为对享乐主义学派基本原则的继承。他说,“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又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2 2、审慎的快乐。尽管伊壁鸠鲁把快乐当做至善,但是他要的是满足和安宁的持久心情,而非暂时、激烈的单纯肉体享受。他说,“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审慎”,3这其实是对享乐主义内核的一个改造。在实践上,这种审慎体现为两方面。其一,他追求一种平静的快乐,或者说是一种无痛苦的静止状态,没有一切欲望的状态。其二,在实践上,他主张有智慧的人应当把没有痛苦,而不是把有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 3、一切社会联合形式最终都归结于个人功利的考虑。伊壁鸠鲁主义系统地贯彻了智者学派已经发挥过的,关于政治社团起源于成员们对自身利益的慎重考虑的学说。国家不是自然结构,而是人们反复思考的结果,是为了从它那里得到期望的利益而形成的。因此,法律在任何具体情形下都是来自有关共同利益的公约。法律的确认和有效性与法律的起源和内容完全一致,法律用以防止痛苦,法律用以导致快乐,而此痛苦和快乐的总和便是唯一的标准。 二、边沁功利思想的近代先驱 (一)霍布斯的功利思想 他说到,“人们所欲求的东西也称为他们所爱的东西,而厌恶的东西则称为他们所憎的东西”,“任何人的欲望的对象就他本人来说,他都称为善,而憎恶或厌恶的对象则称为恶;轻视的对象则称为无价值和无足轻重。因为善、恶和可轻视状况等词语的用法从来就是和使用者相关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纯地、绝对地是这样。也不可能从对象本身的本质之中得出任何善恶的共同准则”。4 (二)洛克的功利思想 “善和恶只是快乐或痛苦,或是能致快乐或痛苦的东西。因此,所谓道德上的善恶,就是指我们的自愿行动是否契合于某种能致苦乐的法律而言。它们如果契合于这些法律,则这个法律可以借立法者的意志和权力使我们得到好事,反之则得到恶报。这种善或恶,乐或苦是看我们遵守法则与否,由立法者的命令所给我们的,因为我们便叫它们为奖赏同刑罚”。5(三)休谟的功利思想 在伦理学方面,休谟最早提出功利(utility)的概念,并对边沁把功利主义作为自己法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休谟认为:“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就是快乐或痛苦,”6认为美的;休谟将这种可以实质地使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东西称为“效用(utility)”。7当然,我们也必须指出,休谟的功利思想尽管曾经对边沁产生巨大影响,但相对于边沁,休谟对功利的表达还有不少模糊之处,两人也有相当的不同。8 (四)哈特莱的联想原理和普雷斯特里的功利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梳理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梳理 古希腊思想家们在探求宇宙存在发展之谜的过程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看法,他们将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的生成变化。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思想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精神王国,饱受苦难的人们开始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神的杰作,世事的沧桑变化、人间的冷暖沉浮都是全能的上帝的意旨。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做了更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 1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汲取东西方各种文明的精华,希腊神话、巴比伦算术、埃及的宗教观念等等成为古希腊哲学丰厚的思想源泉。希腊人的哲学思考始于对宇宙的好奇,宇宙为什么存在?宇宙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宇宙存在是否遵循一定规律?这种规律是如何确定的? 在希腊人的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分离的,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融贯在对宇宙之谜、自然之谜的探求过程中。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古希腊思想家们采取的是向外探索的方式,向外在的自然界求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用自然变化的原因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将历史现象归因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是某种自然必然性,认为整个世界由自然元素或某种物质发展而来,受自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推动。这个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自然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质的差别,单纯以自然原因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眼中的万物始基就是事物运动的动力之义,因而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究也就是追寻万物始基的过程。无论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还是阿纳克西曼德的无定说,亦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将世界的始基界定为物质性的东西,而且指出了世界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循着这一唯物主义的开端,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提出世界运动变化有其必然性,根本原因是逻各斯一团永恒的、不会熄灭的活火,火是宇宙变化之道。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力控制,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惶恐。对自然的无知导致人们开始将人类的意识、欲望比附于自然界的对象之上,将自然界拟人化,将自然看成是人间事物的主宰,是掌控人类历史发展的神秘力量,古希腊时期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存在着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古希腊哲学中。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天地万物和人间世事的主宰,而神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传说,大地女神该亚产生于宇宙混沌之中,该亚生了天空神乌刺诺斯,大地女神与天空神结合生了十二位提坦巨神,而后又出现了众多的日神、月神、黎明神等,众神各司一职,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些神话中,神还不是超自然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作为自然力量本身的显现,是自然的代名词。把自然物神化为主宰人的力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神是万物运动的推动力这样一种观点以哲学形式表达出来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世界的考察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深化了前人的思想,把前人对世界本原的研究深入到对世界运动变化之源的探讨,认为整个自然、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潜在的现实化过程,而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是事物构成的原材料、载体,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犹如构成铜像中的青铜,质料因解释了事物何以在运动中保持存在。

西方哲学史复习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本原说。 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气有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有两方面:(1)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他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2)内在的本源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是根相互争斗的“恨”。他用四根说来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理念:理念是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统一性和实在性的观念,是普遍的概念,共享和形式。柏拉图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它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悬搁判断:“悬隔”即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 飞矢不动: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 二分法悖论: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要先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无穷的分割,就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温和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对个别事物的抽象概括,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唯实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极端唯实论认为共相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独立实在;温和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智者: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直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